神经性厌食症模板
- 格式:ppt
- 大小:4.96 MB
- 文档页数:19
精神紊乱病例报告范文模板摘要本报告旨在描述一名因精神紊乱而被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的18岁女性病例,并探讨该疾病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该患者表现出拒食、焦虑、抑郁、过度运动和体重控制的行为,经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后,取得了显著的康复效果。
病史患者为一名18岁女性,自述在入学后几个月内不知不觉地开始对食物和体重产生了过度关注,经常过度运动和饮食控制,体重从原本正常的55公斤下降至37公斤左右。
患者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患上了一种疾病,认为自己只是在尽力保持良好的体型。
然而,她的家人和老师都注意到了她的体重下降和奇怪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并带她去看了医生。
体检和诊断在检查中,患者表现出明显的体重下降和标志性的神经性厌食症(AN)症状,包括限制性饮食、体重恐惧和延迟进食。
她还表现出抑郁和焦虑症状。
基于这些症状,医生给她下了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
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接受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等多种综合治疗的方法。
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焦虑和抑郁症状,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抗抑郁药物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
营养支持主要通过口服营养液和胃管来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疗效治疗后,患者经过数月时间逐渐恢复了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并达到了适当的体重。
此外,她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也减轻了许多。
经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的综合治疗,该患者取得了显著的康复效果。
结论精神紊乱包括多种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和神经性厌食症等,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和精神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对于精神障碍的认识,及早预防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综合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则是精神障碍治疗的三大支柱。
治疗厌食症案例篇一:厌食症治疗病例一则厌食症治疗病例一则【疾病知识】神经性厌食症:又称为厌食症,是患者自己有意造成的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以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一种心理生理障碍。
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年龄多在13—25岁期间,主要罹及女性,男性与女性患病之比约为1:9.5。
本病例是一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住院调理的前后过程,供参考。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入院首次病程记录患者兰某,女,43岁,因“厌食、体重急剧下降3年余。
”于20-06-08入院。
病程描述:患者于3年前因退休和孩子高考失利向自感压力过大,每天睡眠差,进食少量食物,或者几乎就不吃任何食物,1年后出现体重明显骤降,由原来的50Kg降至30Kg,并出现经常性晕倒、月经不规则,去年1月份开始出现吃饭后恶心呕吐,遂与家人前往当地医院诊治,行胃镜检查示:糜烂性胃炎,行护胃治疗个月后,症状好转出院,饮食少量食物后无恶心呕吐,但体重未增加。
患者去年12月份出现双下肢水肿,当地医院诊断为低蛋白血症;3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差,睡眠差,对食物都没有食欲,每次少量迸食后会有轻微不适,发育正常,营养不良,两年未来月经,体重为30kg。
身高160cm,BMI=11.7kg/m2,经常失眠,有中度抑郁症,经常有疲劳感,情感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事情缺乏兴趣。
初步诊断:神经性厌食症鉴别诊断:1、正常节食正常节食体重虽然减轻,但食欲正常,无体像障碍和内分泌紊乱。
2、躯体疾病所致体重减轻很多躯体疾病特别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可导致明显的的体重减轻,通过相关检查可以鉴别。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入院调理病程记录调理第一天,患者一般情况同入院,情绪较稳定。
入院后检查治疗较配合。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心电图及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肝肾功检查示:总蛋白49g/L,白蛋白34.2g/L,血常规示:白细胞2.ll0 g/L,血红蛋白9lg/L,红细胞2.7810g/L,红细胞压积26.8。
神经性厌食症病人的护理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是一种以病态的对肥胖的恐惧、体像障碍(body-image disorder)、过分追求苗条为特点的一种进食障碍,其表现涉及生理、行为及心理活动各个方面。
此类病人大多数为年轻女性,起病年龄通常在10~30岁之间,其中85%左右在13~20岁之间起病,高峰年龄为17~18岁。
病人一般开始时只是普通的节食,之后出现失控,其核心的心理特征是特有的关于体型和体重的超价观念。
病人可能对自己的身体有歪曲的体象,即使体重过低仍认为自己太胖。
为了追求苗条,病人可能采取节食、禁食、引吐、过度运动、滥用泻药等方式。
【病例】病人HY,女性,16岁,高一学生,持续节食,伴频繁暴食并引吐、消瘦、频繁晕厥、闭经、成绩下降、社交退缩、情绪低落,持续1年余。
一、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一)入院时1.诊疗情况据病人家属介绍,病人性格内向,敏感,自尊心强,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一直是班里的班长。
在上小学时,病人体型较胖,曾被班里的男同学取笑,为此气恼,但从未向家人和老师提及,仅对自己的好朋友哭诉过。
到了初二时,病人的发育速度较快,体重(75Kg)和身高(170cm)明显增加,出现第二性征、初潮,班里的男同学给起了“傻大个”的外号,为此经常哭泣,学习成绩开始下降,从前五名下降至十八名。
病人上网搜索减肥方法,开始每日节食,早饭不吃,晚上仅吃一个苹果,不吃薯片、肉类(尤其是肥肉),其间偶尔出现几次暴饮暴食,进食后自行催吐,每天下课后在学校坚持跑5000米。
持续一年后,病人体型明显改善,体重降至55Kg,身高长到172cm,班中同学对其刮目相看,部分女同学也开始效仿,病人为此感到骄傲,此时病人的成绩也有所提升(升至前十名)。
进入初三后,学习压力开始增加,病人依旧节食并坚持长跑,体重降至48Kg(身高173cm)。
偶尔在上课时出现晕厥,出现闭经,记忆力下降,学习吃力,家人曾带病人在综合性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医生建议增加营养摄入,停止节食。
神经性厌食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神经性厌食概述神经性厌食(anorexianervosa)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慢性进食障碍,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进食障碍。
常常会引起营养不良、机体代谢和内分泌紊乱等,严重者甚至可出现恶病质状态,导致躯体衰竭进而危及生命。
英文名称:anorexia nervosa。
其它名称:神经性食欲不振。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发病部位:其他。
常见症状:拒绝进食、过度减肥、营养不良、消瘦、乏力、内分泌紊乱。
主要病因: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等有关。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检查、激素水平检测、X线检查、头颅CT及MRI、心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
重要提醒:神经性厌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神经性厌食的发病特点三、神经性厌食的病因病因总述:神经性厌食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等相关。
基本病因:1、生物学因素家属中有进食障碍者患此病的几率比正常人群多8倍。
因此怀疑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心理因素该症患者性格多具有自我评价低、过度依赖及完美主义倾向、过度关注体型和体重,并以此来判断自我价值。
心理动力学理论关注进食导致怀孕的幻想,关注与温暖被动的父亲间的依赖、引诱关系,以及关注攻击母亲后感到内疚的矛盾情感。
3、社会环境因素受目前社会推崇女性身材应该纤细苗条,追求所谓骨感美的影响,或者由于职业需求,如模特、芭蕾舞蹈演员等,导致患者对自己身材要求过于苛刻,可能会诱导神经性厌食的发生。
4、家庭因素家属不正确的饮食观念教育,以及家庭关系破裂,均在神经性厌食的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
厌食症治疗病例一则【疾病知识】神经性厌食症:又称为厌食症,是患者自己有意造成的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以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一种心理生理障碍。
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年龄多在13—25岁期间,主要罹及女性,男性与女性患病之比约为1:9.5。
本病例是一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住院调理的前后过程,供参考。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入院首次病程记录患者兰某,女,43岁,因“厌食、体重急剧下降3年余。
”于2012-06-08入院。
病程描述:患者于3年前因退休和孩子高考失利向自感压力过大,每天睡眠差,进食少量食物,或者几乎就不吃任何食物,1年后出现体重明显骤降,由原来的50Kg降至30Kg,并出现经常性晕倒、月经不规则,去年1月份开始出现吃饭后恶心呕吐,遂与家人前往当地医院诊治,行胃镜检查示:糜烂性胃炎,行护胃治疗个月后,症状好转出院,饮食少量食物后无恶心呕吐,但体重未增加。
患者去年12月份出现双下肢水肿,当地医院诊断为低蛋白血症;3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差,睡眠差,对食物都没有食欲,每次少量迸食后会有轻微不适,发育正常,营养不良,两年未来月经,体重为30kg。
身高160cm,BMI=11.7kg/m2,经常失眠,有中度抑郁症,经常有疲劳感,情感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事情缺乏兴趣。
初步诊断:神经性厌食症鉴别诊断:1、正常节食正常节食体重虽然减轻,但食欲正常,无体像障碍和内分泌紊乱。
2、躯体疾病所致体重减轻很多躯体疾病特别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可导致明显的的体重减轻,通过相关检查可以鉴别。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入院调理病程记录调理第一天,患者一般情况同入院,情绪较稳定。
入院后检查治疗较配合。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心电图及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肝肾功检查示:总蛋白49g/L,白蛋白34. 2g/L,血常规示:白细胞2.l*l0 g/L,血红蛋白9lg/L,红细胞2.78*10g/L,红细胞压积26.8%。
心理精神评估提示中度抑郁症。
患者罗某,女性,18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主诉:进食少、极度消瘦、下肢浮肿2年,易怒、情绪不稳3个月。
现病史:患者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97年考入高中,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平平,父母为此着急,患者也深感不安。
一次,患者听同学议沦她身材偏胖(身高163cm,体重53kg),患者开始节食减肥,每日进食少量主食(50—100g),逐渐不吃主食,只进食蔬菜、水果、花生米。
有时服泻药,并增加运动量,如跑步、打球等。
2个月后,体重下降至43kg。
患者仍然认为自己太胖,继续节食,遭到父母反对,经常因此和父母争吵。
患者精力尚充沛,能够坚持正常的学习,1999年初患者体重下降至36kg而出现闭经、双下肢浮肿,在父母的强迫下住当地医院治疗。
检查发现患者子宫萎缩,贫血,头部CT、胃肠功能及内分泌检查未见异常。
给予白蛋白、脂肪乳输液治疗。
2个月后体重增加到40kg。
但是,当患者听别人议论她面色好看时,又开始节食,总担心自己发胖。
逐渐出现乏力,情绪不稳定,经常因为小事向家人发脾气,有时父母劝患者吃饭,患者生气,将饭菜摔到地上,对父母大声喊叫,摔东西。
在父母再三的劝说动员下,由母亲陪伴到我院进行心理咨询。
个人史:平素体健。
患者足月顺产,为独生女。
自幼受到父母亲过度的关注和严格的管教,患者穿衣、吃饭、看书、学习、交友都要受到家长的干涉。
随着孩子年龄逐渐增长,父母感到患者越来越不听话。
病前个性:胆小、听话,容易紧张,敏感,非常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缺乏主见。
13岁月经初潮,月经规律,1998年12月闭经。
体格检查:血压110/70mmHg,体重33 4kg,皮下脂肪极少,皮肤干燥、弹性差,乳房萎缩,体毛脱落,心率61次/分,双下肢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末见异常。
精神检查:意识清楚,接触被动,语量少,多低头不语,言谈切题,称自己没有什么病,父母认为她有点儿瘦,是他们让她来看病的。
表7.2 神经性厌食症的特征及特色
常见的特色
1.体重过轻
2.体重下降
3.扭曲的身体心像
4.害怕体重增加
5.满脑子都是体重和食物
6.害怕失去控制
7.具备关于食物和营养准则的知识
8.过度运动
9.完美主义
10.纠结的家庭
11.发作的年龄在11-22岁之间
12.女性
偶尔出现的特色
1.中产,上流的社会经济阶层
2.有成就/智商高
3.良好的语言技巧
4.忧郁/低自尊
5.焦虑
注:上面所列出的这些特色都是常见的,但并非所有的个案均是如此。
有些特色和诊断相关,而且是必要的项目,而某些症状可能不是诊断所需的项目。
「常见的」特色是这个疾病典型的表现,「偶尔出现的」特色为经常会出现,但是在大部分的个案身上不是必然需要看到的。
赠送:表儿童、家长和教师的访谈内容和提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