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体重指数的对照分析(1)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6
厌食症治疗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厌食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治疗厌食症需要面对多方面的挑战,包括心理治疗、营养补充和药物治疗等。
为了明确诊断厌食症并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医学界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
一般而言,医生在诊断厌食症时会结合患者的症状、体重变化和心理表现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以下是常用的厌食症诊断标准:一、身体指标:1. 体重指数(BMI):BMI低于18.5kg/m²;2. 体重损失:患者在短期内体重下降达到15%以上。
二、心理表现:1. 对体重和体形过度关注,担心变胖;2. 拒绝接受体重正常增长;3. 过度运动或限制食物摄入;4. 对食物有强烈的厌恶感;5. 偏执地担心身体肥胖;6. 低自尊、产生焦虑或抑郁情绪;7. 对吃东西有非常明显的强迫性行为。
三、身体症状:1. 月经不规则或停经;2. 低体温、低血压、心率下降等生理指标异常;3. 皮肤干燥、头发脱落、牙齿病变等;4. 难以集中注意力、易疲劳、头晕等症状。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厌食症诊断标准,医生在诊断时会根据患者情况综合判断。
需要强调的是,厌食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治疗过程也较为复杂。
需要综合运用心理治疗、营养补充和药物干预等多种手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在治疗厌食症时,医生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病史、家庭环境等因素,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身体状态。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改变有害的观念和行为,缓解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营养师可以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恢复身体功能。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症状,促进治疗效果。
厌食症的治疗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手段,而科学的诊断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希望患者能够及早接受治疗,早日康复。
【2000字】第二篇示例:厌食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特指在食欲遭受到意识意识化限制或交替玩耍这种现象。
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是一种以拒绝摄食、对体重过分关注和恐惧、自我价值感过度依赖体重和外貌等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需要依据一系列的标准和指南,以确保对患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首先,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拒绝维持正常体重的急迫性,表现为明显的体重减轻;其次是对体重和体形过分关注,常常伴有对自己体重和体形的扭曲认知;再者是对摄入食物的严格限制,甚至拒绝进食;最后是对体重增加的恐惧和焦虑,以及对体重控制的过度依赖。
这些标准是诊断神经性厌食症的重要依据,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除了DSM-5的诊断标准,国际上也有其他一些诊断指南,如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
ICD-10对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与DSM-5有些许不同,但总体上也包括对体重、体形的过分关注和限制性进食的特征。
这些不同的诊断标准为医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诊断工具,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
在进行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时,医生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癌症、消化系统疾病等。
这些疾病可能会导致体重减轻和进食困难,与神经性厌食症产生混淆,因此排除这些疾病对于准确诊断神经性厌食症至关重要。
除了体征和症状的评估,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家庭背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神经性厌食症往往伴随着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而家庭环境的影响也可能对患者的病情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需要依据一系列的标准和指南,包括DSM-5、ICD-10等诊断标准,以及对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进行排除。
此外,医生还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体征、症状、心理状况和家庭背景,以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一例神经性厌食症的评估分析作者:胡凌云来源:《科学与财富》2010年第08期[摘要] 来访者王某,女性,13岁,某中学初一学生。
父亲,47岁,教师;母亲,46岁,公安干警。
王某因同学说其胖,近一年来进食量明显减少,每日仅进食少量零食,体重明显减轻。
身高1.56m,体重由55kg降至32kg,体重指数13.15,严重营养不良,皮肤脱水状态。
2008年10月根据CCMD-3诊断神经性厌食。
在本例,首先应以系统家庭治疗为切入点,重视来访者的行为与家庭人际关系模式的联系,重视来访者的病态行为与情绪的关系。
关注来访者本身的行为控制能力。
强调来访者本身对节食行为有决定和控制能力,使当事人最终领悟,节食行为是家庭功能失调的反应。
家庭成员共同努力,改变不合意的家庭关系模式,进而消除病态节食行为。
继而依据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从系统界限、权威分工、行为模式、沟通功效、家庭角色等角度进行评估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目标和治疗技术。
将问题化简为繁(症状到关系),再化繁为简(通过层层结构),使得症状消除,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 家庭治疗评估分析技术一、基本情况(一)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父亲王力:47岁,大学教师,硕士学历。
个性柔和而坚定。
母亲肖雪:46岁,公安干警.直爽刚毅,控制欲强说话大义凛然。
女儿王颖:13岁,云南某中学初一学生。
根据CCMD-3诊断神经性厌食。
(二)掌握“无条件尊重”原则,利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对求助者充分表现了尊重、共情、积极关注等态度,与来访者家庭成员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形成了安全、信任的咨询氛围;通过摄入性谈话搜集了求助者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形成了初步判断陈述。
1、王力陈述:刚开始我只是觉得小女生爱美,有意识地控制进食量,为了身材苗条,对食物挑三拣四,后来发展为对家人的监督开始撒谎,上学带的食物明明没吃却说吃了,在学校食堂吃午餐时任意减少,回家却说吃得很多、很饱。
这是从她朋友那打听来的。
私低下甚至还不断地用手指刺激咽部,使吃进的食物再吐出来,面对香喷喷的食物也不再感到饥肠辘辘,而是真的从心里感觉厌恶、想吐,此时无论怎样逼迫她们进食都没用,软硬兼施。
神经性厌食的诊断标准神经性厌食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其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相关标准,我们可以对神经性厌食进行准确的诊断。
首先,神经性厌食的主要特征是对体重和体形的极度关注,以至于导致极端的饮食限制。
患者常常拒绝保持正常体重,害怕体重增加,即使他们的体重已经过低。
这种行为可能表现为拒绝进食、拒绝进食足够的热量,或者通过过度运动、滥用泻药或利尿剂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其次,患者对体重和体形的认知出现严重失真。
他们可能过分关注自己的体重和外貌,但却无法意识到自己的体重已经明显过低。
他们可能频繁地称自己为“胖子”,并且对自己的体形产生极大的不满。
这种认知失真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此外,神经性厌食患者的月经周期可能出现异常。
女性患者可能出现闭经或月经不规律的情况,这是因为她们的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这也是诊断神经性厌食的重要指标之一。
除了上述主要特征外,神经性厌食还可能伴随着其他心理和身体问题,如自卑感、社交回避、心率过慢、低血压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
需要强调的是,诊断神经性厌食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体重减轻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消化系统疾病等。
因此,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
最后,诊断神经性厌食需要符合DSM-5或ICD-10的相关标准,并且需要由专业的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
诊断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总之,神经性厌食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对体重和体形的极度关注、认知失真、月经周期异常等特征,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
只有通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和诊断,患者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关怀。
对于患有神经性厌食的患者来说,及早发现并进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一、引言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是一种常见的进食障碍,并且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对于帮助患者恢复正常饮食行为和改善身体状况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常见评估方法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等内容。
二、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1. DSM-5诊断标准根据DSM-5,医生可以根据以下三个主要标准之一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神经性厌食症:(1) 体重低于预期或年龄和发育不相符。
(2) 对体型、体重增加和形象有强迫性恐惧。
(3) 患者对自己体型、体重过度关注,并表现出明显的认知扭曲。
2. 神经性厌食症评估量表为了更准确地评估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医生通常会使用一些评估量表:(1) EDE-Q(Eating Disorder Examination Questionnaire):用于评估患者的自我评价、饮食行为和认知特点。
(2) SCL-90-R(Symptom Checklist 90 Revised):用于评估患者的心理病征,如焦虑、抑郁等。
(3) BDI(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用于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
三、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方法1. 医学治疗在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时,医学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需要确保患者体重恢复到正常水平,并处理其可能出现的营养不良问题。
此外,医生还可能采用药物治疗来帮助控制患者的情绪和焦虑感。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1) 心理动力学治疗:通过深入了解和处理内心冲突和潜意识问题,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2) 认知行为治疗: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干预,帮助患者更好地处理负性情绪、改变扭曲的思维模式,并建立正常的饮食习惯。
(3) 家庭治疗:涉及患者的家人或亲密关系人参与治疗过程,以改善家庭动力、增强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神经性厌食诊断标准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拒绝摄入足够的食物,导致体重急剧下降,甚至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
神经性厌食的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神经性厌食的诊断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首先,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神经性厌食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明显的体重减轻,患者的体重明显低于正常范围,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其次是对体重和体形的过分关注,患者常常对自己的体重和体形有过分的担忧和焦虑,这种焦虑超出了正常范围;接着是对食物摄入的严格控制,患者常常限制自己的食物摄入,拒绝摄入足够的热量,甚至可能出现饮食行为失调;最后是月经失调,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的紊乱或者停经。
其次,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神经性厌食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明显的体重减轻,患者的体重明显低于正常范围,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其次是对体重和体形的过分关注,患者常常对自己的体重和体形有过分的担忧和焦虑,这种焦虑超出了正常范围;接着是对食物摄入的严格控制,患者常常限制自己的食物摄入,拒绝摄入足够的热量,甚至可能出现饮食行为失调;最后是月经失调,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的紊乱或者停经。
总的来说,神经性厌食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明显的体重减轻、对体重和体形的过分关注、对食物摄入的严格控制和月经失调。
医生在诊断神经性厌食时,需要根据这些标准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这一疾病,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同时,对于患有神经性厌食的患者,及早的诊断和干预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尽早走出疾病的阴影,恢复健康的生活。
综上所述,神经性厌食的诊断标准对于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根据DSM-5和ICD-10的标准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神经性厌食,并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同时,对于一般公众来说,了解神经性厌食的诊断标准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及早发现并帮助患者寻求专业的帮助。
神经性厌食症诊断标准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其特征为对体重和体型的极度恐惧,以及对饮食和体重控制的强迫性追求。
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在不同的临床指南和诊断手册中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指标。
首先,体重和体型恐惧是神经性厌食症的核心症状之一。
患者对自己的体重和体型有明显的不满和恐惧,常常出现对自己过重或过胖的错误认知。
这种恐惧常常驱使患者采取极端的饮食行为,如节食、拒绝进食或者过度运动,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因此,对患者对体重和体型的恐惧程度进行评估是神经性厌食症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次,饮食行为的异常也是神经性厌食症的重要表现之一。
患者常常表现出对食物的严格限制和拒绝进食的行为,有时甚至出现拒绝进食至严重营养不良的情况。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进食后采取排泄行为,如催吐、使用泻药或利尿剂等,以减轻体重。
因此,评估患者的饮食行为是否异常,以及是否存在明显的进食控制行为,对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体重和营养状态的改变也是神经性厌食症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者常常出现明显的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的表现,如体重下降超过正常范围、BMI指数低于正常范围、营养不良的生理指标等。
这些生理指标的改变往往伴随着患者身体和心理功能的严重损害,因此对患者的体重和营养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对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心理和行为方面的表现也是神经性厌食症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患者常常出现明显的情绪障碍、自我评价过低、对体重和体型的过度关注等心理问题,以及对饮食和体重控制的强迫性追求、进食后的排泄行为等行为问题。
这些心理和行为方面的表现往往伴随着患者社交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的严重受损,因此对患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全面评估,对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对体重和体型恐惧、饮食行为的异常、体重和营养状态的改变,以及心理和行为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
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与心理治疗引言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以自我节食和极度担忧体重控制为特征。
诊断和治疗是帮助患者克服这一疾病并恢复健康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准则、常见评估工具,并讨论心理治疗在其管理中的作用。
诊断准则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依据国际通用分类系统(如DSM-5)或临床标准手册。
通常,以下几个主要标志用于确定诊断:1. 静态指数:BMI低于18.5kg/m²;2. 进食限制:坚持限制摄入量导致体重下降;3. 身体图谱失真认知:对自身体型和体重存在误判;4. 强迫运动:过度身体活动以消耗能量。
初步评估工具医生和心理学家在诊断过程中使用各种评估工具,包括:1. Eating Attitudes Test (EAT):测试对饮食和身体形象的态度;2. Body Mass Index (BMI):用于评估体重;3. Eating Disorder Inventory (EDI):测量个人行为、认知和情绪特点。
诊断工具的使用有助于确定病情严重性、识别干预需求,并跟踪治疗进展。
但是,这些工具的应用仅作为辅助手段,临床医师还需要进行面谈和体格检查来综合评估患者。
心理治疗方法心理治疗在神经性厌食症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BT)CBT是一种有力的心理治疗方法,致力于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它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有效地处理神经性厌食症:1. 意识到错误信念:帮助患者认识到自身对体形、体重等方面存在错误认知;2. 行为干预:建立规律进食时间、降低过度运动程度等;3. 日记记录:让患者记录饮食、情绪和行为,以便识别潜在问题和触发因素。
家庭治疗由于神经性厌食症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波恩治疗模型(Maudsley Model)具有显著的效果。
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是一种以严重的体重减轻、对体重和体形异常担忧以及进食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对自己的体重和体形有过度的担忧,导致持续性的饮食限制,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和身体损害。
因此,及早诊断和干预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患者必须满足体重减轻的标准。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的定义,体重减轻的程度应当显著低于个体的正常体重,而且这种体重减轻不是由于其他生理性原因(如生病或者运动)所致。
其次,患者必须表现出对体重和体形的异常担忧。
这种担忧可能表现为对自己体重的过度关注,对食物摄入的极度限制,以及对自己体形的扭曲认知。
患者可能会频繁测量体重,对食物摄入进行严格限制,甚至拒绝进食。
另外,患者的进食行为也应当出现异常。
这种异常可能表现为拒绝进食、拒绝摄入足够的热量,或者出现进食后采取排泄行为(如催吐、使用泻药等)。
最后,患者的行为应当对其身体健康造成明显的损害。
这种损害可能包括严重的营养不良、体重过低、月经紊乱以及其他身体健康问题。
此外,患者的行为也应当对其社交、学业或者工作功能造成明显的影响。
总的来说,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重情况、对体重和体形的担忧程度、进食行为以及对身体健康和功能的影响。
对于怀疑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个体,及早进行专业的评估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准确诊断才能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帮助他们摆脱疾病的困扰,重获健康和幸福。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应当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心理评估,排除其他可能的身体疾病和精神障碍,从而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同时,患者的家人和社会支持系统也应当积极参与,为患者提供支持和关爱,协助他们走出疾病的阴影。
总之,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涉及体重减轻、对体重和体形的异常担忧、进食行为异常以及对身体健康和功能的影响。
进食障碍如何鉴别诊断?神经性厌食症1、疾病诊断:厌食症的诊断有个有效的视觉辅助条件——患者有明显可见的消瘦,体重指数下降至17.5以下,或在青春期发育阶段不能达到所期望的躯体增长标准,并有发育延迟或停止。
另外,这样的体重下降或体重不增是患者自己故意造成的,其手段包括拒食“导致发胖的食物”,以及至少下列1项:①自我诱吐;②导泻;③过度运动;④服用食欲抑制剂或利尿剂等。
很多患者存在特异的精神病理性的体像扭曲——一种持续存在的异乎寻常地害怕发胖的超价观念,并且病人给自己制订一个过低的体重界限,这个界值远远低于其病前医师认为是适度的或健康的体重。
同时出现了内分泌紊乱,女性表现为闭经(停经至少已3个连续月经周期);男性表现为性兴趣丧失或性功能低下。
青春期前起病的,青春期发育减慢或停滞(生长停止,女孩乳房不发育并出现原发性闭经,男孩生殖器呈幼稚状态),随病情恢复,青春期多可正常度过,但月经初潮延迟。
当上述症状存在3个月或更长时间时,就要考虑厌食症的诊断了。
说明:1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体重千克数/身高米数的平方;2需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如脑瘤、肠道疾病例如Crohn病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3当缺乏上述特征条件中的1个或多个,如体重标准和闭经,而除此之外具备典型的临床相时,可诊断为非典型神经性厌食。
2、鉴别诊断除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外,还需与下列精神科疾病进行鉴别1.精神分裂症幻觉妄想支配下的拒食、诱吐和体重减轻;2.抑郁症所致的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3.躯体化障碍所致的胃肠不适、进食困难和体重减轻;4.强迫症所致的进食食物种类限制、时间延长、进食减少等所致的营养不良等。
神经性贪食症贪食症患者的外表常并无特殊之处,体重通常在正常范围内。
其诊断特征在于患者持续存在难以控制的对食物的渴求和进食的冲动,表现难以克制的发作性暴食,在短时间内吃进大量食物。
同时,患者至少用下列一种方法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①自我诱吐;②滥用泻药;③间断禁食;④使用食欲抑制剂、甲状腺素类制剂或利尿剂。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体重指数的对照分析(1)论文·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体重指数的对照分析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00083)孔庆梅张大荣【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体重指数(BMI)的特点及疾病的临床特征。
方法:采用进食障碍调查问卷(EDI-1)对30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评定,计算EDI-1量表分、BMI。
结果:根据期望BMI和目前BMI的差值,厌食症患者可分为追求更瘦组和不追求更瘦组。
不追求更瘦组的目前BMI最低,追求更瘦组的目前BMI次之,正常对照组目前BMI 最高,差异具有显著性(F=54·15,P<0·01);两病例组间期望BMI没有差异(P>0·05),但都低于正常对照组。
追求更瘦组EDI-1量表总分最高、不追求更瘦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结论:体重过低的厌食症患者可能希望体重增加。
但无论患者是否希望体重增加,期望体重指数都低于正常,实际上都是怕胖的。
追求更瘦的患者可能预后较差,这可能与患者较严重的认知偏差以及某些心理特征有关。
【关键词】精神病学神经性厌食症病例对照研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f Anorexia NervosaKONG Qingmei &ZHANG Darong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Beijing University, 10008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BMI of patients with anorexia nervosa and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MI andclinical features·Methods: 30 femalewhometthe criteria of anorexia nervosa of ICD-10 and 30 normal controlswere eval- uated with the EDI-1·The current BMI, expected BMI, pre-morbid highest BMI were compared between patient group and control·Results: The current BMI and expected BMI of anorexia nervosa group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nor-mal controls (P<0·01)·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xpected BMI and current BMI, anorexia nervosa group was divided intotwo subgroups: expecting lowerweight and not expecting lowerweight·The current BMI of the subgroup expectinglowerweight was just below normal limit, about 17·The current BMI of the subgroup not expecting lowerweight had alreadybeen far belownormal, about 15·The subgroup expecting lowerweight presented smaller age of onset and longer duration thanthe subgroup not expecting lowerweight (P<0·05)·Conclusion: Patientswith very lowbodyweightmay be not so eager asthose with relatively normal weight in seeking for more weight loss, but their expected BMI is still lower than normal·【Key Words】psychiatry anorexia nervosa case-control studies body mass index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曾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产物,然而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透,进食障碍在中国的患病率明显增加[1,2]。
论文·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体重指数的对照分析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00083)孔庆梅张大荣【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体重指数(BMI)的特点及疾病的临床特征。
方法:采用进食障碍调查问卷(EDI-1)对30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评定,计算EDI-1量表分、BMI。
结果:根据期望BMI和目前BMI的差值,厌食症患者可分为追求更瘦组和不追求更瘦组。
不追求更瘦组的目前BMI最低,追求更瘦组的目前BMI次之,正常对照组目前BMI最高,差异具有显著性(F=54·15,P<0·01);两病例组间期望BMI没有差异(P>0·05),但都低于正常对照组。
追求更瘦组EDI-1量表总分最高、不追求更瘦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结论:体重过低的厌食症患者可能希望体重增加。
但无论患者是否希望体重增加,期望体重指数都低于正常,实际上都是怕胖的。
追求更瘦的患者可能预后较差,这可能与患者较严重的认知偏差以及某些心理特征有关。
【关键词】精神病学神经性厌食症病例对照研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f Anorexia NervosaKONG Qingmei &ZHANG Darong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Beijing University, 10008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BMI of patients with anorexia nervosa and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MI andclinical features·Methods: 30 femalewhometthe criteria of anorexia nervosa of ICD-10 and 30 normal controlswere eval-uated with the EDI-1·The current BMI, expected BMI, pre-morbid highest BMI were compared between patient groupand control·Results: The current BMI and expected BMI of anorexia nervosa group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nor-mal controls (P<0·01)·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xpected BMI and current BMI, anorexia nervosa group wasdivided intotwo subgroups: expecting lowerweight and not expecting lowerweight·The current BMI of the subgroup expectinglowerweight was just below normal limit, about 17·The current BMI of the subgroup not expecting lowerweight had alreadybeen far belownormal, about 15·The subgroup expecting lowerweight presented smaller age of onset and longer duration thanthe subgroup not expecting lowerweight (P<0·05)·Conclusion: Patientswith very lowbodyweightmay be not so eager asthose with relatively normal weight in seeking for more weight loss, but their expected BMI is still lower than normal·【Key Words】psychiatry anorexia nervosa case-control studies body mass index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曾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产物,然而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透,进食障碍在中国的患病率明显增加[1,2]。
1983年初至2001年底大约15 年期间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共有51例进食障碍病人住院资料,其中18例是在2000年10月以后的14个月内收治的(约占35%)[3]。
以此趋势,该病将成为中国社会以及精神科临床领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对于该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问题的研究,已成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进食障碍量表”(Eating disorder inventory, EDI-1)已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并应用于临床[4]。
本文是对该系列研究中受试者的体重指数以及体重指数和EDI-1量表分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疾病特点和心理特征。
对象和方法对象1·厌食症组: 2000·1-2002·8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就诊,经主治医师以上医师确诊符合ICD-10神经性厌食症诊断标准的30名女性患者,年龄19-27岁,平均年龄21±2岁。
平均身高(1·62 ±0·03)米。
受教育程度高中(或中专) 9人,大专5人,本科14人,硕士研究生2人。
2·正常对照组:与患者年龄相差不超过半岁、受教育程度匹配的30名正常女性,经医生晤谈,证实她们不存在进食相关问题。
平均年龄22±2岁。
平均身高(1·62±0·04)米。
两组年龄差异没有显著性(t=-0·97, p=0·34),身高差异没有显著性(t= 0·06, p=0·95)。
方法采用进食障碍量表EDI-1为自评问卷,总共有64项条目。
每条目均为六级:总是、经常、时常、有时、很少、从不。
本研究采用6-1分赋值法,得分越高,表示问题越严重。
填写该量表一般需5-10分钟。
这64个条目组成八个分量表,即:对瘦的追求(Drive for Thinners, DT)、贪食(Bulimia, B)、对身体不满意(Body Dissatisfaction, BD)、无效(Ineffectiveness, I)、完美主义(Perfection, P)、对他人不信任(Interpersonal Distrust, ID)、内感受的觉察(Interoceptive A wareness, IA)、成熟恐惧(Maturity Fears, MF)[5]。
EDI-1量表还同时调查受试者的年龄、身高、目前体重、受试者的期望体重、既往最高体重、患病后最低体重、起病年龄、总病程等方面的资料。
根据公式: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体重(kg)/身高(m)2计算受试者目前体重指数、期望体重指数、既往最高体重指数。
采用SPSS统计软件中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 A)等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
结果1·厌食症组与正常对照组间BMI的比较厌食症患者的目前BMI明显低于正常组,期望BMI也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两组间既往最高BMI差异没有显著性(表1)。
组内配对t检验发现厌食症患者的期望体重指数高于目前体重指数,差异有显著性(t=5·31, p=0·000)。
正常组的期望体重指数低于目前体重指数,差异也具有显著性(t=4·35, p=0·000),即从整体上看,厌食症组希望体重增加,而正常对照组希望体重降低。
表1厌食症组与对照组间BMI的比较(x±s)厌食症(n=30)对照组(n=30) t目前BMI 15·62±1·86 20·14±1·83 -9·50**期望BMI 17·50±1·35 19·13±1·13 -5·06**既往最高BMI 20·36±1·87 21·20±1·61 -1·82*P<0·05, **P<0·012·厌食症组中追求更瘦者、不追求更瘦者组间及与正常对照组间的比较根据上述厌食症患者整体上希望体重增加的结果,提示并非所有厌食症患者都追求体重更低。
厌食症组中有6名患者的期望BMI低于目前BMI,即她们希望自己更瘦;另外24名患者的期望BMI都高于目前BMI,即她们希望自己体重能增加一些。
本文将这两组分别命名为追求更瘦组和不追求更瘦组。
以下比较各组间的差别。
1)年龄、起病年龄和病程的差别:追求更瘦组、不追求更瘦组以及正常对照组间年龄差异无显著性(见表2)。
表2追求更瘦患者、不追求更瘦患者、正常对照组间体重指数和量表分数的比较(x±s) 追求更瘦组a(n=6)不追求更瘦组b(n=24)正常对照组c(n=30)F组间比较年龄22·17±3·43 20·91±1659 21·70±2·20 1·31BMI目前BMI 17·36±0·81 15·18±1·80 20·14±1·83 54·15**b<a<c期望BMI 16·64±0·57 17·52±1·40 19·13±1·13 15·32*a, b<c既往最高BMI 20·73±2·29 20·26±1·79 21·20±1·61 1·81患病后最低BMI 15·09±1·09 13·82±1·95 - -EDI-1量表对瘦的追求(DT) 37·05±4·42 21·42±9·14 17·07±6·72 17·47***a>b>c贪食(B) 33·33±8·89 18·42±9·68 11·07±2·82 27·38***a>b>c对身体不满意(BD) 37·83±9·68 29·00±5·52 28·63±8·74 3·73***a>b, c 无效感(I) 44·80±4·97 35·00±8·48 27·13±3·88 22·32***a>b>c完美主义(P) 25·83±7·78 24·38±5·72 21·37±6·03 2·35对他人不信任(ID) 23·67±8·64 21·87±5·96 16·40±4·67 8·13***a, b>c 内感受的觉察(IA) 42·60±8·91 30·21±11·65 20·17±5·21 18·69***a>b>c 成熟恐惧(MF) 30·17±7·03 26·79±4·85 27·50±5·02 1·03总分274·00±40·13 207·18±43·23 169·33±24·16 20·58***a>b>c 追求更瘦组的起病年龄为(16·33±0·82)岁,明显低于不追求更瘦组的起病年龄(18·16±1·84)岁,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2·36, p=0·025);追求更瘦组的病程(6·00±3·11)年,明显长于不追求更瘦组的病程(2·83±1·52)年,差异具有显著性(t=3·58, 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