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知识工程研究进展与趋势
- 格式:pdf
- 大小:8.69 MB
- 文档页数:7
我国科技重心的变化趋势
我国科技重心的变化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从经验型科技向创新型科技转变。
我国过去的科技发展主要依赖技术引进和模仿,但现在越来越重视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效益。
2. 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转变。
我国科技发展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制造业领域,但现在越来越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
3. 从单个领域向交叉融合的转变。
我国科技重心正在从单一领域向交叉融合、多领域协同的方向转变,推动不同技术领域之间的融合,增强技术的综合性和创新力。
4. 从拐点向高端的转变。
我国科技重心越来越向高端领域转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突破,提高科技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力。
5. 从国内向国际的转变。
我国科技重心不仅向国内倾斜,也向国际倾斜,积极参与国际科技竞争和合作,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科技全球化。
我国科技进展情况汇报
我国科技进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先,我国在航天领域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
2019年,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的
壮举,为人类探索宇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已经初步建成,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为全球定位导航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人工智能领域,我国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交通、金融等领域,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率提升。
此外,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医学疾
病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同时也为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国在转基因作物、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除此之外,我国在新能源、环保技术、互联网+等领域也有着长足的进步。
新
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环保技术的研发应用、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为我国经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总的来说,我国科技进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不懈努力。
一文读懂十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成就近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这得益于多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以十年为周期,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历程,并了解我们取得的成就。
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信息化推进的关键。
为此,中国政府多次出台各种政策措施,投入大量资金,并积极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应用、标准规范等方面的发展。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我们取得了多项重要成就。
一、移动互联网10年前,移动互联网还不是普及的概念,但现在它已经深入人心。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在全球都是独树一帜的。
中国移动用户数量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中国的流量消费量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
移动互联网为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商业模式。
二、云计算云计算是指通过网络,将计算资源、软件和数据中心等转移到云端的技术。
中国正在加速转型,向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进军。
相应的,云计算市场也在迅速发展,每年增长约30%。
中国的云计算企业数量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当。
目前,云计算已经覆盖了政府机构、企业、个人等所有领域,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I)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
近年来,中国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投入巨大,且逐步成为全球领先者。
中国在AI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均取得了重要进展。
2018年,阿尔法狗战胜人类的围棋冠军,引起全球关注。
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
四、物联网物联网是由传感器、控制器、通讯设备和数据处理等技术构成的集成网络系统。
它可以把各种设备(如传感器、执行器、计算机等)连接在一起构成统一的通讯组网,以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输。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重点发展“物联网”,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物联网的建设。
目前,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总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一个富有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的产业。
《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摘要:通过对我国1998—2018年以知识管理为主题的文献进行梳理,运用数据统计、知识图谱绘制和关键文献判读方法研究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发现我国知识管理研究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研究热点集中在五大方面,即知识的共享、转移与创新,图书馆知识服务,企业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系统;未来的研究趋势是人工智能下的知识管理、共享经济下的知识共享和数据驱动下的知识服务,比较而言,国外研究较为分散,重点研究知识管理模型[5]、本体知识管理[6]等,国内研究较为集中,主要是从组织服务视角研究知识管理[7-9],鲜有学者对2016之后的知识管理研究进行梳理,然而2016年以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引起数据量激增、信息爆炸,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且由于只针对某些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进行梳理无法反映知识管理研究的整体面貌,因此,本文对我国1998—2018年知识管理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词频统计、图谱分析和内容分析,以掌握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和热点并探析研究趋势,为我国知识管理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启发石玉玲陈万明摘要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引起数据量激增、信息爆炸,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梳理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可为后续研究的创新和突破提供有益参考。
通过对我国1998—2018年以知识管理为主题的文献进行梳理,运用数据统计、知识图谱绘制和关键文献判读方法研究知识管理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发现我国知识管理研究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研究热点集中在五大方面,即知识的共享、转移与创新,图书馆知识服务,企业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系统;未来的研究趋势是人工智能下的知识管理、共享经济下的知识共享和数据驱动下的知识服务。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共享知识服务研究热点趋势分析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big d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other technologies has caused a surge in data volume and information explosion, which has had a huge impact o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Comb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hot spots and future research trend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can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of follow-up research. By sorting out the literature on knowledgemanagement in China from 1998 to 2018, the current situation, hot topics and trend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are studied by using data statistics,knowledge mapping and key literature interpretation methods.The research finds that Chinas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has entered a mature stage of development,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hotspots are mainl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namely,knowledge sharing, transfer and innovation, library knowledge service,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individual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 will be knowledge management und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knowledge sharing under sharing economy background and knowledge service driven by data.Keywo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service. Research hot topics. Trend analysis.0 引言隨着网络新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逐渐成为企业、组织和个人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知识管理也扩大到社会的各领域和组织系统中。
知识工程的发展现状知识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旨在将人类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可计算的形式,以便计算机系统能够利用这些知识进行自动推理、决策和问题解决。
它涵盖了知识表示、知识获取、知识存储和知识推理等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工程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进。
首先,知识工程在知识表示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传统的知识表示方法主要依赖于符号逻辑和专家系统,但它们无法处理大规模和复杂的知识。
近年来,基于本体论的知识表示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将知识组织为一个层次化的类别和关系网络,能够更好地处理多源异构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
其次,知识获取技术不断完善。
知识获取是指从不同的知识源中提取知识并转化为可计算的形式。
传统的知识获取方法主要基于手工规则和专家系统,但这些方法依赖于人工的知识工程师,效率低且难以应对大规模数据。
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和统计模型的知识获取方法成为主流,能够自动抽取和转化知识。
第三,知识存储和管理技术不断提升。
传统的知识存储方法主要基于关系数据库和文本检索技术,但这些方法不能有效地管理大规模和多模态的知识。
近年来,图数据库和知识图谱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能够将知识组织为图状结构,并提供高效的查询和推理功能。
第四,知识推理技术不断创新。
知识推理是指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推断,进而从中获得新的知识。
传统的知识推理方法主要基于逻辑推理和规则推理,但它们面临着推理效率低和知识表示不完备的问题。
近年来,基于表示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知识推理方法取得了重大突破,能够从大规模数据中学习知识表示,并进行高效的推理和预测。
总结来说,知识工程在知识表示、知识获取、知识存储和知识推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工程将会在智能搜索、自动问答和智能决策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还存在着知识表示不完备、知识获取难度大等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十年来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特点1.引言1.1 概述概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就,经历了一段跨越式发展的时期。
这十年来,我国科技领域呈现出一些重要特点,对于指导未来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我国科技发展突破了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跑再到引领的转变。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和创新成果。
例如,在航天、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我国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为世界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我国科技发展呈现出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
我国科技发展积极融入全球科技体系,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通过开展国际间的科技交流,我国科技界了解和学习了国外的先进科技理念和经验,促进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
第三,我国科技发展突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正是由于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我国积极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
同时,我国还鼓励各企事业单位加大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培养更多的科研人员,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我国科技发展注重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将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我国加强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工作。
不仅建立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孵化和转让,还加强了产学研结合的合作。
这样的模式不仅有助于加速科技成果的应用,也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这十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具有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注重人才培养和推动产学研结合等重要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也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努力为我国科技事业的腾飞贡献力量。
我国科技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现状我国科技事业在过去几十年间经历了飞速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科技事业以尽快赶上发达国家为目标,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各种方式引进国外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我国科技事业在短短数十年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突破。
目前,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成绩是不可忽视的。
我国科学家在多个领域实现了突破,例如在高速铁路、天然气深加工、核能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卓有成效。
我国的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更是在全球范围内走在了前列。
此外,我国还在太空探索、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颇具实力。
虽然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但现状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我国科技领域创新不足、科研经费紧张、科技人才流失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
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1.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当前全球前沿科技领域之一,我国的人工智能在不断发展。
人工智能的使用可以提升其实行效率和生产力,而且智能产品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
我国要持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与之相关的人机关系、产业布局等问题,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
2. 5G网络技术目前,5G技术的商用正在不断推进,而我国在5G技术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
5G技术提供了更高的网速和更低的延迟,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好的应用场景,例如远程医疗、智慧城市等。
未来,5G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带来更多新的生产力。
3. 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在生物医药、基因测序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将带来可持续医疗、健康饮食等领域的突破。
4. 超级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我国在超级计算机的研发和应用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未来,超级计算机将有利于模拟和模拟各种物理和化学现象,为生产、科学和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持。
总结我国科技事业在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
十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回顾过去十年,我们可以看到:
一是科技创新实力大幅提升。
我国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例如量子通信、高通量基因测序、深度学习等,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不断提高。
国家不断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让中心等机构建设也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日益显著。
三是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加。
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一直处于提高状态,2019年基础研究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达到6.1%,高于许多发达国家。
四是重大科技项目不断涌现。
“973”、“863”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继续推进,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得以实现。
总的来说,十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成就不仅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了支撑,也为世界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
未来,我们还需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
- 1 -。
我国知识服务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目的和范围 (4)2. 知识服务概述 (5)2.1 知识的概念与特性 (6)2.2 知识服务的定义与分类 (7)2.3 知识服务的主要功能与应用领域 (8)3. 我国知识服务研究现状 (9)3.1 历史发展沿革 (11)3.2 当前研究概况 (12)3.3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3)4. 我国知识服务研究热点 (14)4.1 知识服务的理论构建 (16)4.2 知识资源与数据库建设 (17)4.3 知识服务技术的发展 (18)4.4 知识服务与用户需求的匹配 (20)4.5 知识服务的商业模式与应用创新 (21)5. 我国知识服务研究发展趋势 (23)5.1 数据驱动与智能化 (25)5.2 跨界融合与生态构建 (26)5.3 服务标准化与质量评价 (28)5.4 知识产权保护与法律政策支持 (29)6. 研究展望与建议 (30)6.1 未来研究方向 (31)6.2 政策建议与应用对策 (33)1. 内容简述本报告旨在全面剖析我国知识服务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从研究现状来看,我国知识服务领域已取得显著的进展,涵盖了理论基础、方法论、应用实践等多个层面。
众多学者致力于探索知识服务的本质与内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
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知识服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知识服务对传统图书馆的变革、知识服务产业链的构建等方面。
这些热点问题不仅反映了学术界对知识服务领域的关注焦点,也预示着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在趋势分析部分,我们预测未来我国知识服务将更加注重个性化与定制化服务,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跨学科合作与知识服务国际化将成为推动知识服务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报告将从现状、热点和趋势三个方面对我国知识服务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未来十年的科技趋势与前沿技术解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十年将迎来许多令人激动的科技趋势和前沿技术。
本文将分析未来十年可能出现的一些重要技术领域,并探讨它们对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1.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是未来科技发展最热门的领域之一。
在未来十年中,人工智能将在各个行业快速发展,包括医疗保健、金融、制造业等。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将不断改进,使得计算机能够更好地模拟人类的智能和思维能力。
人工智能将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信息、提升工作效率,并为我们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2.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未来十年中,云计算将变得更加普及和发达。
云计算技术使得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访问和共享计算资源和数据,而不需要在本地存储和处理。
云计算将成为各个行业的标配,包括企业、政府、教育和医疗机构等。
它将带来更高的数据安全性、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协作能力。
3.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设备和物体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互动和交流。
未来十年,物联网将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的家居、交通工具、城市基础设施等将成为智能化的一部分。
智能家居、智能车辆和智慧城市等将大幅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和便利程度。
4. 虚拟与增强现实(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未来十年将迎来重大突破和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将让我们身临其境地体验虚拟场景,增强现实技术将允许我们将虚拟元素与真实世界融合在一起。
这些技术将在游戏娱乐、医疗、教育和建筑设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改变我们的沟通和学习方式。
5. 自动驾驶技术(Autonomous Driving)自动驾驶技术是未来交通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在未来十年中,自动驾驶车辆将逐渐取代传统人工驾驶的车辆。
未来十年的科技趋势与前沿技术解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未来十年将迎来许多令人激动的科技趋势和前沿技术。
下面将对未来十年的科技趋势和前沿技术进行解析。
一、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已经成为科技领域的重要热点,而在未来十年,AI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随着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将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医疗、交通、金融等。
人工智能技术将不仅仅是执行简单任务,还能够进行复杂的决策和判断,具备更高的智能水平。
二、物联网技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实体物体,使它们能够自动收集数据并进行交互。
物联网技术将在未来十年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随着各类设备的智能化和连接性的提高,人们将能够通过智能手机、智能家居设备等实现对物品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改变。
三、生物技术和基因编辑生物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在未来十年将取得重大突破。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出现,为人们研究、治疗和预防一系列疾病提供了新的方向。
未来,基因编辑技术将为基因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加精准的方法,同时也将带来一系列伦理和法律的考验。
四、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在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得到应用。
未来十年,随着硬件设备的不断创新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将带来更加沉浸式、真实的体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五、能源技术的转型能源技术将在未来十年迎来转型和创新。
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得到更大的推广,包括太阳能、风能等。
同时,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新的能源技术将带来更可靠、可持续的能源供应,并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六、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技术是未来科技领域的重要方向。
2013—2022年我国知识服务研究科学知识图谱分析作者:唐欢田丽来源:《现代信息科技》2024年第06期收稿日期:2023-09-08DOI:10.19850/ki.2096-4706.2024.06.026摘要:文章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选择其中收录的2013-2022年知识服务领域的期刊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以可视化方法从作者、机构、关键词等方面,对数据进行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总结该领域近十年的核心研究机构、核心作者、热点主题和研究趋势。
研究发现,知识服务研究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知识服务的开展领域、知识服务的内容、知识服务的技术、基于用户的知识服务。
根据上述研究绘制该领域知识图谱,对知识服务领域的研究热点现状和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知识服务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知识服务;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CiteSpace中圖分类号:TP391;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4)06-0121-06Analysi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Graph of Knowledge Service Research in China from 2013 to 2022TANG Huan1, TIAN Li1,2(1.School of Manage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82, China;2.Dalian Public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Dalian 116082,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CNKI as the data source, selects the periodical literature data in the field of knowledge service from 2013 to 2022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es CiteSpace software, and carries out co-occurrence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on the data from the aspects of authors,institutions and keywords by visual methods, so as to summarize the core research institutions,core authors and hot topics and research trends in this field in recent ten years. It is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of knowledge service mainly focuses on these aspects: the development field, content,technology of knowledge service and user-based knowledge service. According to the above research, the Knowledge Graph of this field is draw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hotspots and research trends in the field of knowledge service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so a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knowledge service.Keywords: knowledge service; scientific Knowledge Graph; visual analysis; CiteSpace0 引言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及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资源,知识服务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1]。
教材教法Teaching methods2018年第13期近十年以来我国教师知识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基于CNKI 收录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计量分析康毕华1 康丽华2(1.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2.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摘要】为了解近20年以来我国教师知识研究的相关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当前CNKI 搜索以关键词为主的现状,结合美国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分析近20年以来我国教师知识研究现状及趋势。
【关键词】教师知识;知识图谱;研究热点【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教师知识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愈来愈得到重视,其对教育行业的作用日益重要,甚至对整个社会发展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教师教育研究把教师知识研究作为一个重点研究对象。
在特定学科领域结构和演变的研究上,文献计量学已经发挥了很好的效果。
因此,要研究我国的教师知识现状,可以充分利用文献计量学来清晰、系统、全面地展现我国教师知识发展的状况、研究热点以及动向等。
一、数据分析(一)文献年度刊载数量分析1.本研究以近十年内CNKI 上的4492篇文献为数据量,以年度为类别。
2007—2016年,文献年度刊载量增减变动不大,均在500篇以下。
从2016年开始,刊载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依此估计,2017年刊载量会逐步增大,数量有望达到1745篇。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要对一个期刊的信息量进行准确把握、估计与衡量,其中最一个重要的参考数值即是刊载数量。
2.基于关键词共现的研究热点分析。
对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Citespace 软件绘制了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下图,节点大小代表该词出现的频次,连接的细表示两个节点词的共现频次,节点双击跳转到相应的知网节。
可知数字代表共现次数,圈越大越代表越靠近关键词的核心部分。
(二)主要机构及作者分析教师知识的研究结合Citespace 和CKIN 两个软件,可以直观展现教师知识研究的机构、权威作者以及相关合作情况,详细情况如下:运用Citespace 软件来统计目前研究“教师知识”这一主题的研究机构,并按照发文数取前10名,可见东北师范大学可以作为该研究主题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