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颗粒污染物控制课程设计实例

颗粒污染物控制课程设计实例

颗粒污染物控制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标题问题

某燃煤采暖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安定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常识系统化,培养

运用所学理论常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

方法及步调,培养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

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

设计耗煤量:600kg/h(台)

排烟温度:160℃

尺度状态下烟气密度:1.34kg/m³

空气过剩系数:α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成燃烧成分的比例: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尺度状态下空气含水按/m³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阐发值:

C Y=68% H Y=4% S Y =1% O Y=5%

N Y=1% W Y=6% A Y=15% V Y=13%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尺度〔GB 13271-2001〕中二类区尺度执行。

尺度状态下烟尘浓度排放尺度:200mg/m³

尺度状态下二氧化硫排放尺度:900mg/m³

净化系统安插场地为锅炉房北侧15m以内。

四、设计计算

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⑴尺度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Q’a Y+5.56 H Y +0.7 S Y -0.7 O Y〕〔m³/kg〕

式中 C Y, H Y, S Y, O Y——别离为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分数。

Q’a = ×××××0.05)

= 6.97〔m³/kg〕

⑵尺度状态下理论烟气量〔设空气含湿量/m³

Q’s=1.867〔C Y+0.375 S Y〕+11.2 H Y+1.24 W Y+0.016 Q’a +0.79 Q’a +0.8 N Y〔m³/kg〕式中 Q’a——尺度状态下理论空气量,m³/kg;

W Y——煤中水分的质量分数;

N Y

—— N 元素在煤中的质量分数。

Q ’

s = ××××0.06+

×××

= 7.42〔m ³/kg 〕 ⑶ 尺度状态下实际烟气量

Q s = Q ’s +1.016〔α-1〕Q ’

a 〔m ³/kg 〕 式中 α——空气过剩系数;

Q ’

s ——尺度状态下理论烟气量,m ³/kg ;

Q ’

a ——尺度状态下理论空气量,m ³/kg 。

尺度状态烟气流量Q 应以m ³/h 计,因此,Q=Q s ×设计耗煤量 Q s ×〔1.4-1〕×6.97=10.25〔m ³/kg 〕 Q = Q s ×设计耗煤量 ×600

=6150〔m ³/h 〕 ⑷ 烟气含尘浓度

C = d sh ·A

Y

Q s

(kg/m ³)

式中 d sh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成燃成分的质量分数;

A Y

——煤中不成燃成分的含量;

Q s ——尺度状态下实际烟气量,m ³/kg 。

C = ×10-3

(kg/m ³)

×103

〔mg/m ³)

⑸ 尺度状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计算

C SO2 = 2S Y Q s

× 106

〔mg/m ³)

式中 S Y

——煤中硫的质量分数;

Q s ——尺度状态下燃煤发生的实际烟气量,m ³/kg 。 C SO2 = 2××10.25 ×106

×103

〔mg/m ³)

2、除尘器的选择 ⑴ 除尘效率

η=1-Cs

C

式中 C ——尺度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mg/m ³;

Cs ——尺度状态下锅炉烟尘排放尺度中规定值,mg/ m ³。 η=1- 错误! = 91.45% ⑵ 除尘器的选择 工况下烟气流量 T

T Q Q '

=

' (m ³/h) 式中 Q ——尺度状态下的烟气流量,m ³/h ; T′ ——工况下烟气温度,K ; T ——尺度状态下温度,273K 。

Q ′= 6150×(273+160)

273 = 9754 (m ³/h)

那么烟气流量为

Q ′3600 = 9754

3600

=2.7(m ³/s) 按照 工况下的烟气量、烟气温度及要求达到的除尘效率确定

尘器:由陕西蓝天锅炉设备制造所提供的“XDCG 型

陶瓷多管高效脱硫除尘器〞〔 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 划 工程〕中拔取XDCG4型陶瓷多管高效脱硫除尘器。产物 性能规格见表3-3-1,设备外形布局尺寸见表3-3-2。

表3-3-2 XDGC4型陶瓷多管高效脱硫除尘器外型布局尺寸

图3-3-1 XDCG1型陶瓷多管高效脱硫除尘器外形布局尺寸

3、确定除尘器、风机、烟囱的位置及管道安插。并计算各管道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

及系统总阻力。

⑴ 各装置及管道安插的原那么

按照 锅炉运行情况及锅炉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装置的位置。一旦确定各装置的位置,管道的

安插也就底子可以确定了。对各装置及管道的安插应力求简单、紧凑、管路短、占地面积小,并使安装、操作和检修便利。

⑵ 管径确实定

πυ

Q

d 4=

(m)

式中 Q ——工况下管道内的烟气流量,m ³/s ;

ν——烟气流速,m/s 〔对于锅炉烟尘u=10~15 m/s 〕。 取ν=14 m/s

那么d = 错误! = 0.49 ( m )

圆整并查圆形通风管道规格拔取风道

d1=500-2×0.75=495.5〔mm 〕

由公式 d=

4Q

πν

可计算出实际烟气流速: ν= 4Q

πd

2 = 错误! = 13.8 ( m/s )

4、烟囱的设计

⑴ 烟囱高度确实定

首先确定共用一个烟囱的所有锅炉的总蒸发量〔t/h 〕,然后按照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尺度中〔表

3-3-3〕的规定确定烟囱的高度。

锅炉总额定出力:4×4=16〔t/h 〕 应选定烟囱高度为40m 。

⑵ 烟囱直径的计算

烟囱出口内径可按下式计算:

d = 0.0188

Q

ω

( m ) 式中 Q ——通过烟囱的总烟气量,(m ³/h);

ω——按表3-3-4拔取的烟囱出口烟气流速,m/s 。

表3-3-4 烟囱出口烟气流速/(m/s)

选定ω= 4 m/s

4×9754

4

= 1.83 〔 m 〕 圆整取d=1.8 m 。

烟囱底部直径 d 1 = d 2 + 2·i ·H 〔m 〕

式中 d 2——烟囱出口直径,m ; H ——烟囱高度,m ;

i ——烟囱锥度〔通常取i=0.02~0.03〕,取 i=0.02。 d 1 = 1.83+2××40=3.5〔m 〕 ⑶ 烟囱的抽力 S y = 0.0342H(

1273+t k -1

273+ t p

)·B (Pa)

式中 H ——烟囱高度,m ;

t k ——外界空气温度,℃;

t p ——烟囱内烟气平均温度,℃; B ——本地大气压,Pa 。

S

y

×40×〔1273-1 -1273+160

〕××103

= 183 〔Pa 〕 5、系统阻力的计算 ⑴ 摩擦压力损掉

对于圆管 Δp L =λL d ·ρν

2

2 (Pa)

式中 L ——管道长度,m ;

d ——管道直径,m ;

ρ——烟气密度,kg/ m 3

ν——管中气流平均速率,m/s ;

λ——摩擦阻力系数,是气体雷诺数Re 和管道相对粗拙度 K

d 的函数。可以查手册得到

〔实际中对金属管道λ值可取0.02,对砖砌或混凝土管道λ值可取0.04〕。

a 、对于Ф500管道 L=

ρ=ρn 273273+160 ×273443 = 0.84 (kg/m 3

)

Δp L ×9.5

0.5

×= 30.4 (Pa)

b 、对于砖砌拱形烟道〔拜见图3-3-2〕

A = 2×π4 D 2 =

B 2

+ π2 〔 B 2

〕2

D=500mm

故 B=450 mm 那么 R = A

X

式中,A 为面积,X 为周长。 ⑵ 局部压力损掉

Δp=ξ·ρν

2

2

(Pa)

式中 ξ——异形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可在有关手册中查到,或通过尝试获得; ν——与ξ相对应的断面平均气流速率,m/s ; ρ——烟气密度,(kg/m 3

)。

图3-3-3中一为渐缩管。

图3-3-3 除尘器入口前管道示意图

а≤45°时,ξ

取а= 45°,ν=13.8 m/s

0.82

8.1384.01.022

2

=⨯⨯=•=∆ρυζp (Pa) ι1×tan 67.5 = 0.12 〔m 〕

图3-3-2中二为30℃Z 形弯头

h = 2.985 - 2.39 = 0.595 = 0.6 〔m 〕 h/D = 0.6/0.5 = 0.12,取ξ′

ξ=ξRe ξ

由手册查得ξRe =1.0 ξ×

6.122

8.1384.0157.022

2

=⨯⨯=•=∆ρυζp (Pa)

图3-3-3中三为渐扩管

79.14

4985.014.31

35.02

2

1

=⨯

⨯=A A 查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附表十一,并取а=30° 那么ξ

2.152

8.1384.019.022

2

=⨯⨯=•=∆ρυζp (Pa) ι3=(1-0.4985)

2 ×tan15°= 0.93(m)

图3-3-4中а为渐扩管

图3-3-4 除尘器出口至风机入口段管道示意图 а≤45°时,ξ

取а= 30℃,ν=13.8 m/s

0.82

8.1384.01.022

2

=⨯⨯=•=∆ρυζp (Pa) L=0.93〔m 〕

图3-3-4中b 、c 均为90°弯头

D=500,取R=D ,那么

那么 4.182

8.1384.023.022

2

=⨯⨯=•=∆ρυζp (Pa)

两个弯头△p ′= 2△p = 2×18.4=36.8(Pa) 对于如图3-3-5所示T 形三通管

图3-3-5 T 形三通管示意图 ξ

4.622

8.1384.078.022

2

=⨯⨯=•=∆ρυζp (Pa)

对于T 形合流三通

ξ

442

8.1384.055.022

2

=⨯⨯=•=∆ρυζp (Pa) 系统总阻力〔此中锅炉出口前阻力为800Pa ,除尘器阻力1400Pa 〕为

∑△h=30.4+84.1+8.0+12.6+15.2+8.0+36.8+62.4+44+800+1400 (Pa)

6、风机和电动机的选择及计算 ⑴ 尺度状态下风机风量的计算 B

t Q Q p 325

.1012732731.1⨯+•

=γ ——风量备用系数

Q ——尺度状态下风机前风量,m ³/h ; t p ——本地大气压,kPa 。 8.1110986

.97325

.10127316027361501.1=⨯+⨯⨯=γQ 〔m ³/h 〕

⑵ 风机风压的计算

γ

γγγρ293

.1335.101273273)

(2.1⨯

⨯++-∆=∑B t t S h H p (Pa)

式中 1.2 ——风压备用系数; ∑△h ——系统总阻力,Pa ;

S y ——烟囱抽力,Pa ;

t p ——风机前烟气温度,℃;

t y ——风机性能表中给出的试用气体温度,℃; ρy ——尺度状态下烟气密度,〔γ=/ m ³〕。 240084

.1293

.186.97335.101250273160273)1835.2601(2.1=⨯⨯++-=γH (Pa)

按照 Q y 和H y 选定Y5-47-136.5C 工况号为2的引风机,性能表如下:

⑶ 电动机功率的计算 2

110003600ηηβγγ⨯=

H Q N e (KW)

式中 Q y ——风机风量,m ³/h ;

H y ——风机风压,Pa ;

η1——风机在全压时的效率〔一般风机为0.6,高效风机约为0.9〕;

η2——机械传动效率,当风机与电机直联传动时η2=1,用连轴器连接时η2=0.950.98,

用V 形带传动时η2=0.95;

β——电动机备用系数,对引风机,β=1.3。 9.1695

.06.010*******

.1240011109=⨯⨯⨯⨯⨯=

e N (KW)

按照 电动机的功率、风机的转速、传动方式选定Y180M-2型电动机。

7、系统中烟气温度的变化 ⑴ 烟气在管道中的温度降

式中 Q ——尺度状态下烟气流量,m ³/h ;

F ——管道散热面积,㎡;

C v ——尺度状态下烟气平均比热容,一般为1.352~1.357kJ/(m ³·℃); q ——管道单元面积散热损掉。 室内q=4187kJ/(㎡/h) 室外q=5443 kJ/(㎡/h

室内管道长:L=2.18-0.6-0.12=1.46〔m 〕 F=πL ·××0.5=2.29〔㎡〕 室外管道长:L=9.5-1.46=8.04〔m 〕

F=πL ·××0.5=12.62〔㎡〕

v

C Q F

q t ••=∆1

4.9)

354

.150.662

.12544329.24187(

2

2112

2111=⨯⨯+⨯=•+•=

••+

••=

∆v

v

v C Q F q F q C Q F q C Q F q t

⑵ 烟气在烟囱中的温度降 D

A

H t •=

∆2〔℃〕 式中 H ——烟囱高度,m ;

D ——合用同一烟囱的所有锅炉额定蒸发量之和,t/h ; A ——温降系数,可由表3-3-5查得。 表 3-3-5 烟囱温降系数

44

44

.0402=⨯⨯=

∆t 〔℃〕 总温度降 △t = △t 1 + △t 2 = 9.4 + 4 = 13.4〔℃〕

五、绘制图纸

锅炉烟气除尘系统平面安插和剖面图别离见图纸。

六、主要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尺度,环境空气质量尺度GB 3095-199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尺度,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尺度 GB 16297-199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尺度,锅炉大气污染排放尺度 GB 13271-2001

4 蒋展鹏 主编. 环境工程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书社,1992

5 郑铭 主编. 环保设备----道理、设计、应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书社,2006

6 郝吉明,马广阔主编.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书社,1996

7 马广阔等主编.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书社,199

8 8 刘宏,赵如金主编. 工业环境工程. 北京:化学工业出书社,2004

9 周迟竣,王连军主编. 实用环境工程设备设计. 北京:刀兵出书社,

旋风除尘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环境工程专业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SZL4-13锅炉除尘系统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 设计时间:

目录 任务书 (3) 摘要 (5) 除尘系统计算 (6) 一、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计算 (6) 二、除尘器选型 (7) 三、除尘器设计计算 (7) 四、烟囱设计 (8) 五、系统阻力计算 (10) 六、风机的计算与选用 (11) 七、系统中烟气温度的变化 (12)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2)

颗粒污染物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 环境工程 一、课程设计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除尘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CAD 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 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2.8MW ?4) 设计耗煤量:380Kg/h /台 排烟温度:160℃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1.34 kg /m 3 空气过剩系数:α=1.4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的阻力:800 Pa 当地大气压力:97.86 Kpa 冬季室外温度:-20℃ 空气中含水(排标准状态下)10g/kg 烟气其它性质按近似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 Y C =68% Y H =4% Y S =1% Y O =5% Y N =1% Y W =6% Y A =15% Y V =13%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一时段标准执行。 四、计划安排 1、资料查询0.5天 2、及设计计算(4.5天) 3、说明书编制及绘图(5天) 五、设计内容和要求 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计算 2、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除尘器的选择和比较 确定除尘器的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4、管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 并计算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总阻力 5、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2 一.概况 2 二.设计原则、依据、设计要求 2 2.1设计原则: 2 2.2设计依据: 2 2.3设计要求: 2 三.原始资料 2 四.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3 4.1工艺的确定 3 4.2二沉池的比较和选择 4 五.污水处理构筑物的选型及设计要点: 5 5.1格栅5 5.2沉砂池 5 5.3初次沉淀池 5 5.4曝气池 6 5.5二次沉淀池 6 六.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及处理流程高程布置: 6 6.1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6 6.2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7 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7 一.设计流量的计算7 二.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计算7 2.1 泵前粗格栅7 2.2 污水提升泵站9 2.3 沉沙池10 2.4 初沉池11 2.5 曝气池13 2.6 二沉池23 2.7 消毒设备的计算: 24 2.8 污泥浓缩池25 2.9 厌氧消化池29 2.10污泥干化(脱水)设备31 三、污水处理厂平面设计及处理高程计算32 3.1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32 3.2 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32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一.概况 设计的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为11.5万m3/d。 本设计是针对我国中部某城市,该城市的全年平均气温21.8℃,最冷平均月气温9.7℃,最热月平均气温32.6℃,最高温度38.7℃,最低温度0.0℃。夏季主风向为:东南风。 二.设计原则、依据、设计要求 2.1设计原则: 1)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 2)工艺先进,工艺流程尽可能简单,构筑物尽可能少,运行管理方便; 3)污泥量少,污泥性质稳定; 4)基建投资少,占地面积少。 2.2设计依据: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5、9、11册; 《给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第2册; 《排水工程》。 2.3设计要求: 城市污水要求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8)、一级排放标准,即SS≤20mg/l;BOD5≤20mg/l;CODcr≤60mg/l。污泥处理后外运填埋。 三.原始资料 1.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1.5万m3/d。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的B标准,即SS≤20mg/L,BOD5≤20mg/L,CODCr≤60mg/L。污泥处理后外运填埋。 4.污水处理厂厂区地形拟为平坦地形,标高为75.00米。厂区的污水进水渠水面标高为72.50米。(进水渠的宽及水深根据流量自行设计确定)。 5. 受纳水体洪水位标高为73.20米,枯水位标高为65.70米。常年平均水位标高为68.20米。 6. 全年平均气温21.8℃,最冷平均月气温9.7℃,最热月平均气温32.6℃,最高温度38.7℃,最低温度0.0℃。 7. 夏季主风向:东南风。

颗粒污染物控制课程设计实例

颗粒污染物控制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标题问题 某燃煤采暖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安定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常识系统化,培养 运用所学理论常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 方法及步调,培养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 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 设计耗煤量:600kg/h(台) 排烟温度:160℃ 尺度状态下烟气密度:1.34kg/m³ 空气过剩系数:α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成燃烧成分的比例: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尺度状态下空气含水按/m³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阐发值: C Y=68% H Y=4% S Y =1% O Y=5% N Y=1% W Y=6% A Y=15% V Y=13%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尺度〔GB 13271-2001〕中二类区尺度执行。 尺度状态下烟尘浓度排放尺度:200mg/m³ 尺度状态下二氧化硫排放尺度:900mg/m³ 净化系统安插场地为锅炉房北侧15m以内。 四、设计计算 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⑴尺度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Q’a Y+5.56 H Y +0.7 S Y -0.7 O Y〕〔m³/kg〕 式中 C Y, H Y, S Y, O Y——别离为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分数。 Q’a = ×××××0.05) = 6.97〔m³/kg〕 ⑵尺度状态下理论烟气量〔设空气含湿量/m³ Q’s=1.867〔C Y+0.375 S Y〕+11.2 H Y+1.24 W Y+0.016 Q’a +0.79 Q’a +0.8 N Y〔m³/kg〕式中 Q’a——尺度状态下理论空气量,m³/kg; W Y——煤中水分的质量分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含计算书(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含计算书 一、课题名称 DG-120/39型火电厂锅炉高硫无烟煤烟气氨法脱硫+袋式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题条件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要素,构成了环境系统中的大气环境子系统。但随着自然活动,更主要的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大气质量下降,污染日益严重。而工业废气所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是最主要的原因。在我国针对工业废气的治理多采用符合我国国情和不同地区特点的先进技术,如:在各项建设中纳入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与措施,实行“三同时”;由于燃煤是我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从节约能源和控制大气污染双重目的出发,积极研究、开发节能、高效、少污染的新型锅炉,等。但我国治理中存在着工业生产技术落后,资金不足,废气治理设施运转率低、效果差,乡镇企业缺乏规划与管理等问题。 本设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锅炉烟气的消烟除尘。使其排放到大气的烟尘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不致造成环境污染。 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如下: 1、煤与烟气的性质 (1)煤的工业分析值 (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分数) C Y=65% H Y=2% O Y=10% N Y=1% S Y=3% A Y=15% W Y=4% ; V Y=8%属于高硫无烟煤 (2)烟气的性质 锅炉型号:DG-120/39 即,东方锅炉厂制造,蒸发量120t/h,出口蒸汽压力39MPa 燃烧方式是沸腾炉,所配发电机组功率25MW 设计耗煤量:14t/h; 排烟温度:160℃ 空气过剩系数=1.1 飞灰率=28%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960Pa 污染物排放按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2类区新建排污项目执行。 连接锅炉、净化设备及烟囱等净化系统的管道假设长度300m,90°弯头50个。 2、处理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l3271-2014中规定(颗粒物浓度排放标准:50mg/m3;二氧化硫排放标准:300mg/m3)。 3、处理工艺流程 自定 4、气象资料 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气温:全年平均气温为16. 50C,全年平均气温≤-80C有21天; 极端气温:最高为38.00C,最低为-90C; 水文:全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为:116.3mm。 5、厂区地形 净化处理设备处理站位于锅炉房的北侧10m,地势平坦,地面标高 5.5m,平均地面坡度为0.03%~0.05%,地势为东南高,西南低,征地面积为250m2。 三、设计任务 本次设计的目标是对某生活区采暖工程进行改造。其主要内容包括: (1)根据燃煤的原始数据计算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 (2)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包括净化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运行参数的选择与设计;净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等。 (3)除尘设备结构设计计算 (4)脱硫设备结构设计计算 (5)烟囱设计计算 (6)管道系统设计,阻力计算,风机电机的选择 (7)根据计算结果绘制设计图,系统图要标出设备、管件编号、并附明细表;除尘系统、脱硫设备平面、剖面布置图若干张,以解释清楚为宜,最少4张A4图,并包括系统流程图一张。 四、设计说明书正文内容 1、概况(包括烟尘中各种有害成分对人体等的危害)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DZL2-13型锅炉高硫无烟煤烟气袋式除尘湿式脱硫系统设计 姓名:李欣 学院:河海学院 专业:环境科学 目录

前言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依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煤烟型污染。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一直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

空气是地球表面一切有生命的物质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空气,人类的生存及其社会活动就无法维持下去,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其它生物也不复存在。所以,当大气遭受污染之后,其成分、性质都发生了改变,这势必会对人体健康、动植物生长生活以及生态平衡乃至各种器官的存放产生有害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11个城市中,空气中的烟尘和细颗粒物每年使40万人感染上慢性支气管炎。在一定程度上,城市生活正在背离人们所追求的健康目标。呼吸道疾病、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等,在这些名词已经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气污染的控制已经刻不容缓。 就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及能源的结构来看,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状况在长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我国的大气污染仍将以煤烟型为主。因此,控制燃煤烟气污染使我国大气质量、减少酸雨额二氧化硫的关键问题。 1.总论 设计任务 设计DZL2-13型锅炉高硫无烟煤烟气袋式除尘湿式脱硫系统,要求对主要烟气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设计内容及要求 4张A4图,并包括系统流程图一张。

大气污染控制及应用实例

大气污染控制及应用实例 大气污染控制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减少或防止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和人民健康。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大气污染控制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大气污染控制的方法和应用实例。 首先是工业废气排放的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包含大量的污染物。为了减少这些废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和控制措施。例如,通过安装大气污染物去除装置如脱硫、脱硝、除尘等设备,可以将工业废气中的污染物去除或减少到合理的标准范围内,达到控制大气污染的目的。同时,国家还对工业企业进行了严格的监测和检查,确保其废气排放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是交通尾气排放的控制。交通运输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为了减少交通尾气的排放,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提高车辆的排放标准,通过采用先进的汽车排放控制技术如三元催化转化器和颗粒物过滤器来减少尾气排放。此外,也鼓励使用清洁能源车辆如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以减少尾气污染。 第三是能源结构的优化。能源消耗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燃煤和石油相关的能源消耗。为了减少大气污染,各国都在逐步改变能源结构,更多地使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此外,也鼓励使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减少燃煤和石油等高污染的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

善空气质量。 另外,大气污染控制还可以通过建设环保产业来实现。环保产业指的是通过环保技术和产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例如,大气污染控制装置的制造和安装,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应用,以及废气治理技术的开发等,都属于环保产业的一部分。发展环保产业不仅可以控制大气污染,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所述的大气污染控制方法和应用实例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大气污染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只有通过综合治理和各方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 题目某小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除尘、 脱氮、脱硫处理系统的设置班级环境N081 学号 200845849501 学生姓名杨梦霞 指导老师吴家强 完成日期 2011年6月25日

目录 一、前言 (1) 二、设计原始资料 (1) 2.1锅炉设备的主要参数 (1) 2.2其他参数 (1) 2.3煤的工业分析值 (2) 2.4锅炉大气污染排放准 (2) 三、设计方案 (3) 四、设计计算 (3) 4.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3) 4.2、除尘器的选择 (5) 4.3、旋风除尘器的设计 (5) 4.4、脱硫脱氮吸收塔的设计 (7) 4.5、除尘器,风机,烟囱的位置及管道布置 (9) 4.6、烟囱的设计 (9) 4.7、系统阻力的计算 (11) 4.8、风机和电动机的选择及计算 (12) 五、小结 (13) 七、参考文献 (13) 八、流程图 (14) 九、除尘器图 (15)

一、前言 目前,大气污染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主要有温室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而大气污染可以说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对人体的舒适、健康的危害包括对人体的正常生活和生理的影响。目前大气污染已经是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该燃煤电厂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颗粒污染物,而且排放量比较大,所以必须通过有的措施来进行处理,以免污染空气,影响人们的健康生活。 所以,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生,应该具有处理烟尘的能力,此课程设计就是针对燃煤锅炉的尾气处理所制定出的一份方案。 二、设计原始资料 1、锅炉设备的主要参数 2、其他参数 m 烟气密度(标准状况下):1.37㎏/3 m 空气含水(标准状况下):0.01293㎏/3 烟气在锅炉出口的阻力:1200Pa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8% 当地大气压:101.325×(273+4)/273=102.81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4℃ 空气过剩系数:a=1.4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 1. 总论 (2) 2. ****污染现状 (3) 3.工艺流程选择 (4) 3.1 常用除尘技术原理 (4) 3.2 除尘工艺流程选择 (4) 3.3 管道系统设计 (4) 4 工艺计算 (6) 4.1 旋风除尘器设计 (6) 4.2 袋式除尘器设计 (6) 4.3管道设计 (6) 1)管径的计算与实际速度的确定 (6) d )=14.154m/s; (7) 核算实际速度:v=4Q/(2 1 管段长度的确定 (7) 图1 除尘工艺流程图 (7) 管道压力损失的计算 (7) 管道保温及热补偿设计 (10) 4.4 风机选择 (10) 5. 课程设计小结 (11) 6.参考文献 (12)

1. 总论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在三十年来飞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不论是西方媒体的各种赞誉还是“中国威胁论”的炒作,都掩盖不了一个中国现在日益突显的事实:飞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只追求利益的增长。然而,金钱的光芒不能掩盖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对环境的破坏,与我们所坚持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不利于当今社会,更不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因此,为了我们的地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能生活在蔚蓝的天空下,我们更应该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经济。 当今经济高速发展,冶金等重工业企业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不论是产量还是效率都与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们不能忽略冶炼过程中烟气颗粒物带给我们的污染。 排放到大气中的颗粒物,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可以随呼吸进入肺部并沉积,长期大量吸入,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引起肺组织慢性纤维化,导致肺心病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咽炎等一系列病变,并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另外,粉尘还可能成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引发大气中化学物质的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等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为了人类健康和环境清洁,人们设计了除尘器来解决粉尘颗粒物的污染。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 本课程设计主要围绕着水污染的控制展开,并以一些具体的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厂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提出了一套全面的水污染控制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实施和评估。本报告详细介绍了课程设计的目的、方法和结果,并对未来的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1.引言 水污染是当前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水污染控制工程旨在通过多种措施,减少排放的有害物质以及优化水处理过程,以提高水质。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个综合的水污染控制方案,以满足污水处理厂的要求。 2.方法 2.1现状分析 首先,我们对所选择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现状分析。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相关文献研究,我们了解到该厂的运行状况、水质情况以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2.2水污染特征分析 针对该厂的水污染特征,我们对排放水体的主要参数(COD、BOD、氨氮等)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我们确定了主要的污染物和优先控制的方向。 2.3控制方案设计

基于现状分析和水污染特征分析的结果,我们设计了一套综合的水污染控制方案。该方案包括预处理工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以及后处理工艺等。 2.4实施和评估 我们对设计的水污染控制方案进行了实施,并通过实地监测和取样分析,对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估。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经济和环境效益评估,以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3.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所设计的水污染控制方案的实施和评估,我们发现该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排放浓度,并提高水质。实施方案后,该污水处理厂的COD和BOD排放浓度分别降低了20%和30%。同时,氨氮排放浓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4.结论 本课程设计基于对污水处理厂的现状分析和水污染特征分析,设计了一套综合的水污染控制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实施和评估。通过实施该方案后,该厂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提高。本课程设计为进一步研究水污染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参考。 附录:详细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方案及实验数据可在需求的时候提供。 注意:以上只是一个架构示例,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

大气污染操纵工程 课程设计 设 计 讲 明 书

大气污染操纵工程?课程设计讲明书 前言:在目前,大气污染差不多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咨询题,要紧有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而大气污染能够讲要紧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对人体的舒适、健康的危害包括对人体的正常生活和生理的碍事。目前,大气污染差不多直截了当碍事到人们的躯体健康。该燃煤电厂的大气污染物要紧是颗粒污染物,而且排放量比立大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处理,以免污染空气,碍事人们的健康生活。 因此,做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有处理烟尘的能力,此课程设计确实是根基针对燃煤锅炉的尾气处理所制定的一份方案。 设计原始资料如下: 直吹式煤粉炉,3台 设计耗煤量:36.4t/h〔台〕 锅炉额定蒸发量10t/h〔台〕 主蒸汽压力9.8Mpa 锅炉排烟量44000 m3/h 排烟温度:140~150℃,本设计取150℃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比例:15% 空气过剩系数a=1.8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当地大气压力:100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0.01293kg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飞灰化学成分质量分数〔%〕飞灰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SiO255.56~62.8Al2O315.79~19.38 Fe2O37.0~12.2CaO2.0~4.0 MgO1.2~4.4K2O2.3~3.3 Na2O0.8~2.2SO21.0~2.7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200mg/m3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图1、图2所示,在锅炉房南侧20m以内 一、设计缘故此 除尘净化系统通过落低烟尘排放量,极大地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好的除尘净化系统不仅除尘效果好,投资省,而且抵达排放标准。设计除尘净化系统时,通常遵循以下缘故此: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除尘器的设计)[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除尘器的设计)[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 除尘器的设计 一、引言 大气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危险的颗粒物和污染物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因此,采取有效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尤为重要。除尘器作为大气污染控制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具有去除颗粒物和污染物,净化大气的功能,因此其设计和性能优化非常重要。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设计一个高效的除尘器,以去除工业排放中的颗粒物。 二、设计目标 本次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性能高效、操作方便、成本适中的除尘器,以满足工业排放中颗粒物的去除要求。设计要求如下: 1. 最大去除率达到95%以上。 2. 设备运行稳定,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 对操作人员友好,易于维护和清洁。 4. 设计和制造成本要合理。 三、设计步骤

1. 参数选择 根据工业排放中颗粒物的特性,确定设计所需的参数。包括颗粒物浓度、粒径、密度、流速等。 2. 过滤材料选择 根据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过滤材料。可以选择布袋过滤器、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 等多种形式的滤料。 3. 设计滤袋结构 根据过滤材料的特点和设计要求,设计滤袋的结构。包括滤袋的材料、尺寸、排列方 式等。 4. 设计气流分布 根据设计参数和滤袋结构,确定气流在除尘器内的分布。通过合理的气流设计,确保 所有颗粒物都能被有效捕获。 5. 选型和设计辅助系统 根据设计的除尘器要求,选型和设计相应的辅助系统,如压缩空气系统、清灰系统等。 6. 设计控制系统

根据设计的除尘器要求,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可以选择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自动监测和控制。 四、设计计算与验证 在完成以上设计步骤后,进行计算和验证。包括气流计算、压力损失计算、滤袋清洁间隔计算等。确保设计的除尘器符合设计要求,并能实际应用。 五、结论 本次设计的除尘器能够有效去除工业排放中的颗粒物。通过合理的滤袋结构和气流分布设计,可以达到高效的除尘效果。此外,辅助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操作方便性。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深入了解了除尘器的设计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了相关参数的选择和滤袋结构的设计技术。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将能够更好地应用和优化除尘器的设计,提高大气污染控制效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附图纸)

环境治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彭伟功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工程 姓名:孙秀枝 学号:070508127 日期:2010-12-6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本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的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为学生以后从事本工程领域的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大气污染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结合前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运用各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除尘、除硫、脱氮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通过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教学要求: 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规律,重点掌握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学会正确选用除尘设备、设计除尘系统;气态污染物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污染物的典型净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选择和运行大气污染净化系统; 3.进行大气污染控制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设计计算、绘图工程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应用行业或者领域:水泥建材行业、冶金行业、焦炭行业、采暖通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 2.运行工况: 处理风量:34000m3/h 排烟温度:140℃ 流体密度(标准状态下):1.34kg/m3 颗粒真密度: 1.33×103kg/m3 流体介质粘度: 1.30×103 空气过剩系数:1.4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染成分比例: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煤的工业分析值: C Y=68% H Y=4% S Y=1% O Y=5% N Y=1% W Y=6% A Y=16% V Y=13% 3.工作地点水文气象资料(以便做好防潮防冻等相关防护措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任务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xx级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x年x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1. 设计名称:塑料加工生产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2. 设计时间:2周 3. 要求: 1)通过对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掌握有关除尘系统基本设计过程,包括除尘设备选择、集气罩和管路的确定与设计计算等; 2)要求独立完成相关的设计内容,不得抄袭 二、主要内容与原始设计参数 某物料初加工车间,车间内气体流动尚属平静,颗粒物分类属于其他类别。为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有关环境与卫生标准,需收集颗粒物产生点的空气对其进行除尘治理。请根据有关原始资料,和污染物排放允许值设计一除尘系统以达到环境要求。出于经费和管理的考虑,厂方要求通过原有排气筒进行排放。 1.工厂车间的基本情况 1)车间工作环境: ✧该加工工业建于2008年,位于一般工业区内。 ✧车间环境气温:20℃,101.3kPa ✧车间空气尚属平静 ✧收集气体平均含尘浓度: 5 g/Nm3 ✧主要排尘点: (相应的位置尺寸见车间的平面布置图。) A: 工作台。尺寸大小(mm):W×L×H= 720×1200×450 , 冷源 B:工作台。尺寸大小(mm):W×L×H= 600×800×800 , 冷源。 C: 工作台。尺寸大小(mm):W×L×H= 600×800×800 , 冷源。 2)平面布置图: ✧车间高为18M,长20M,宽8M,周围200米半径内无高于车间的建筑 ✧要求除尘设备置于车间内,并连接车间顶部的排气筒。 ✧B、C上部设计伞形集气罩,罩口距工作台面大于200mm ✧排气筒高度为25 M(从车间顶部算起),内径为300mm,材质为钢板(D;外壁距离 墙壁外边1m)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背景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环境问题之一。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作为一门前沿技术,以有效地治理和控制大气污染为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大学生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认知和理解,本次课程设计将针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进行探讨,了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技术应用和实际操作,进而掌握相应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任务目标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目标如下: 1.了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技术应用和实际操作。 2.掌握各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和运行原理。 3.熟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实践操作技能。 4.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综合性应用能力。 三、任务内容

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概述 利用课堂讲解、分组讨论、调研报告等形式,了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概述,包括大气污染概念、通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分类等方面。 2.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和特征 结合实验操作、课堂讲解、研究报告等形式,认识大气污染物的性质、来源和特征,探讨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及污染物的影响。 3.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应用 利用组内小组讨论、实验操作和数学模拟技术,了解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应用,包括大气监测、大气污染源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等方面。 更具体地,学生需要了解大气污染预防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和技术成果,并选择一个例子,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技术应用研究。 4.大气污染控制程序的模拟和优化设计 通过实验操作和模拟技术,模拟和分析大气污染控制程序,并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大气污染控制效果和经济效益。 五、作业要求 1.按照学科规律和任务要求,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2.在课程设计完结后,结合实验数据和研究报告,撰写课 程设计论文,论文内容应包括: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课程设计 1. 实验目的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验,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处理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2. 实验内容 2.1 水质分析 在实验室中,使用标准溶液和化学试剂对水样进行常规分析,包括测定水的pH 值、COD、BOD、氨氮等指标。 2.2 水处理工艺 设计和搭建实验室小型自来水处理装置,采用混凝、絮凝、过滤、消毒等处理 技术,处理水样,使其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2.3 污水处理工艺 设计和搭建实验室小型污水处理装置,采用生化处理、沉淀、转运等技术,处 理模拟污水,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 实验步骤 3.1 水质分析实验步骤 1.收集水样:收集不同水源的水样,如自来水、河水、饮用水、废水等。 2.测定pH值:使用电子酸度计或指示剂测定水的pH值。 3.测定COD值:取适量水样,在硫酸-硫化铬法下测定水的COD值。 4.测定BOD值:取适量水样,在98°C下培养5天,测定水的BOD值。

5.测定氨氮值:取适量水样,使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含 量。 3.2 水处理工艺实验步骤 1.测定原水:对原水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 2.混凝:将原水加入混凝剂,搅拌均匀,使杂质凝固成大颗粒。 3.絮凝:用絮凝剂对其进行絮凝处理,使水中的小颗粒聚结成大颗粒。 4.过滤:将絮凝后的水经过滤处理,去除悬浮颗粒。 5.消毒:用紫外线灯或氯气对滤后水进行消毒。 3.3 污水处理工艺实验步骤 1.测定污水:对污水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 2.生化处理:将污水进入生化池,加入细菌株,进行有机物降解处理。 3.沉淀:处理后的水流入沉淀池,经重力沉淀,去除污泥和小颗粒。 4.转运:将经沉淀处理后的水流入调节池进行调节,经管道输送到二次 处理或直接排放。 4. 实验结果分析 分析实验结果,对比分析水质分析实验、水处理工艺实验、污水处理工艺实验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异,寻找问题所在,提出改进建议。 5. 实验总结与思考 本实验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了解实际效果。通过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让学生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1. 研究 大气污染是当今全球环境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工业大国, 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显。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大气污染治理成为重点工作之一。因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环境工程、化学工程、材料科 学等多个学科。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大气污染的来源、传输、转化等基础知识,并了解各种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原理、应用及优缺点等内容。通过课程设计,能够更好地掌握大气污染治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实践。 2. 课程设计内容 2.1 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 •帮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治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提高学生对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2.2 课程设计任务描述 本课程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理论分析和实践操作。 理论分析 在理论分析部分,学生需要选取一个具体的大气污染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具体任务如下: 1.选择大气污染问题:学生可以选取本地区的一个大气污染问题,如车 辆尾气、烟气排放等。 2.分析污染来源及影响:学生需要了解该污染物的来源、传播途径、对 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信息,并撰写对应的分析报告。 3.探讨治理技术:学生需要查阅文献,了解当前常用的治理技术,包括 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技术,并比较其优缺点。 4.设计治理方案:根据所选污染物、治理技术、投资费用等因素,制定 可行的治理方案,并撰写治理方案报告。

实践操作 在实践操作部分,学生需要根据理论分析部分制定的治理方案,进行实践操作。具体任务如下: 1.选择处理设备:根据理论分析部分制定的治理方案,选择合适的污染 治理设备。 2.进行实验:根据实际情况,对所选治理设备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 据。 3.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治理效果,并与理论分析部分的 预期效果进行比较。 4.撰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 方法、实验结果、实验分析和等内容。 3. 课程设计评分 本课程设计的评分按理论分析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分别计分。具体分数比例如下: •理论分析部分:50% –选题分析报告:20% –治理技术比较报告:15% –治理方案报告:15% •实践操作部分:50% –实验数据记录:20% –治理效果分析报告:20% –实验报告:10% 4.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 可以充分了解污染控制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环保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本课程设计还可以促进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一、引言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但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水污染 问题逐渐凸显。为了保护水环境,减少水污染的影响,水污染控制工程应 运而生。本文旨在设计一套水污染控制工程方案,以解决水污染问题。 二、问题描述 2.水处理技术选择:根据不同污染源的特点和污染物的属性,选择合 适的水处理技术,如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3.工程设计与运行:根据水处理技术选择设计相应的处理设备和工艺 流程,并确定工程运行的关键参数和监测指标。 4.技术经济分析: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评估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包 括成本估算、效益分析和社会效益评估等。 三、方案设计 1.污染源分析 2.水处理技术选择 根据不同污染源的特点和污染物的属性,选择合适的水处理技术。例如,对于农业排放的污染物,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如湿地处理和生物 过滤器等。对于工业废水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可以考虑化学处理技术,如混凝、沉淀和吸附等。对于城市污水的处理,则需要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 3.工程设计与运行

根据水处理技术选择,设计相应的处理设备和工艺流程。例如,针对农业排放的生物处理技术方案,需要设计湿地和生物过滤器的规模、布置和运行参数。对于化学处理技术方案,需要设计反应槽、混凝剂投加系统和反应条件等。根据设备和工艺的设计结果,制定工程运行的关键参数和监测指标,确保水处理工程能够稳定运行。 4.技术经济分析 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评估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通过成本估算,评估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并与水处理效益相比较。同时考虑社会效益,如降低疾病发病率、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对于水处理方案的可行性有所了解后,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决策。 四、总结与展望 通过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我们深入了解了水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污染源分析、水处理技术选择、工程设计与运行以及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我们对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理解。希望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解决水污染问题做出贡献。 注:以上仅为课程设计的简要介绍,实际文档内容需包含方案设计的详细实施过程和数据分析等。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及课程设计指导书-(1)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及课程设计指导书-(1)

实验一、粉尘安息角测量(注:自备直尺) 一、实验目的: 粉尘安息角是设计料仓的锥角和含尘管道倾角的主要依据,通过本实验加深对粉尘安息角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粉尘通过小孔连续下落到平面上时,堆积成的锥体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安息角。 三、实验步骤: 1、用研钵将粉笔研成细粉备用 2、将漏斗安装在铁架台上(如图1),放好白纸 3、从安置好的漏斗上部,将备好的粉笔粉徐徐放下,同时进行观察。就会发现白纸上的料堆角度不断发生变化,即沙堆的半径和其高度的变化是不成比例的。(在从漏斗上部不断补充粉灰的时候,应随时将安置漏斗的试管架栋梁逐渐上移,以保持漏斗下部与沙堆顶部距离始终不小于1.0cm左右)。 4、一边逐渐上移试管架横梁,一边继续向漏斗内加入粉粒,直至料堆的半径与其高度比例不再发生变化,即料堆的坡度不再发生改变为止。测量高度H,圆锥直径D,此时得到的料堆角既为

采用一定粒径粉灰风干时的安息角。 5、重复做5次。 图1 实验装置图 四、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 序号高度 (mm )圆锥直 径 (mm) 安 息 角 平均值 1 2 3 4 5 附:GBT 16913-2008粉尘物理试验方法粉尘安息角测定仪(注入限定底面法)

有刻度的接目镜来进行,这种接目镜的十字丝上刻有100个小格(又称刻度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因物镜放大倍数的不同而异。通过观测物台微尺给定长度的刻度,便可以确定目镜刻度尺上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 粉尘是由各种不同粒径的粒子组成的集合体。因此,测定好各个单一粉尘粒子的投影径以后,可通过多种方法得出粉尘的分散度。常用的方法有列表法、直方图法、频率曲线法等。为了更好地了解粉 尘粒径分布、比 较不同的粒子总 体,可以适当地 计算粉尘的几个 特征数。粉尘的 特征数主要包 括:算术平均径(d)、中位径(50%)(d50)、众径(d m)、方差、标准差等。 三.实验设备 本实验应用它测定粉尘颗粒的投影粒径。偏光显微镜的式样很多,我国常用的有江南光学仪器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前言】 人类不仅能适应自然环境,而且还能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工农业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由此产生了对环境有危害的固体废物、污水、废气等。大气污染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密集,煤炭和石油燃料的迅猛增长产生的,目前,大气污染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主要有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而大气污染可以说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对人体的舒适、健康的危害包括对人体的正常生活和生理的影响,大气污染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大气污染物只要分为颗粒态污染物和气太污染物。贵州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因此燃煤在工业与生活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由电厂燃煤、锅炉取暖燃煤、生活取暖燃煤等造成的大气颗粒物污染非常严重。因此对于燃煤烟气除尘系统的优化设计尤为重要。故我们将用科学的方法选用合适的装置设计脱硫除尘系统。 【关键字】大气污染颗粒物 SO袋式除尘器 2

1 / 18 一.设计原始资料 1.锅炉设备数量:2台 燃煤量:(0.6t/h) 空气及烟气参数(标准状况): 30.013Kg/m空气含水:3 1.34Kg/m烟气密度:o C 排烟温度:150当地大气压力:98KPa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799Pa 空气过剩系数:1.4 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比例:0.15 2.煤的工业及元素分析值: C=0.75。 H=0.04。 O=0.04。 S=0.02。 N=0.01: A=0.14, 3、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按GB13271-2001中的二类区二时段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况)200mg/m3 SO2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况)900mg/m3 4.脱硫除尘系统布置在锅炉房北侧15M内 二、除尘设计 2.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SO浓度的计算2(1)煤成分分析及计算:以1000g为标准 2 / 18 成分质量/g

环境工程系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完整版)

环境工程系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完整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设计任务题目、目的和要求 1.1设计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振动炉排式链条炉+强制送风+600kg/h)。 1.2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1.3 设计内容和要求 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净化系统布置区域(距锅炉房15m以内) 2.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4.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并计算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总阻力。5.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总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第二节设计依据 2.1大气质量标准 当地大气质量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13271-2001”中的二级标准。 2.2 烟尘排放浓度 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13271-2001”中的二级标准。本标准按锅炉建成使用年限分为两个阶段,执行不同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标准: Ⅰ时段:2000年12月31日前建成使用的锅炉。 Ⅱ时段:2001年1月1日起建成使用的锅炉(含在Ⅰ时段立项未建成或未运行使用的锅炉、建成使用锅炉中需要扩建、改建的 锅炉)见表1。 表1 燃煤锅炉烟尘初始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限值 2.3锅炉烟囱高度应根据锅炉房总设计确定 新建锅炉烟囱周围半径200m的距离内有建筑物时,烟囱高度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达不到此要求时,锅炉烟尘排放浓度限值及黑度按“GB13271-2001”中的二类区域的浓度标准执行。烟囱的高度由锅炉蒸发量确定见表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