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潮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9
1、.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要思想流派。
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在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
自由主义经历了传统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传统自由主义将个人自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倡导个性解放,新自由主义力求把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统一,使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传统自由主义将生命、自由和财产视为公民的自然权利,新自由主义强调公民权利范围的不断扩大、权利内容的不断丰富;传统自由主义主张法治与分权、推行代议制民主,新自由主义更强调法治与民主的关系、建立民主程序与民主秩序;传统自由主义认为契约为基础的国家应当是消极无为的,新自由主义主张扩大国家的积极作用、建设美好的福利国家。
(传统自由主义:传统自由主义始于洛克、经济自由主义始于亚当斯密斯、社会自由主义始于密尔。
新自由主义的有名代表人物是罗尔斯和他的正义论。
)2、自由主义的特征(1)个人主义,它宣告对任何社会集体的的否定,将个人独立的精神置于首位。
(2)平等主义,认为人们在精神上都有同等地位,否认人与人之间在法律地位或政治地位的不同(3)普遍主义,依据特殊历史群体和文化形式的重要性,承认群体的道德体系(4)社会向善主义,认为所有的社会群体和政治安排都是趋向进步的。
3、保守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分歧(1).新自由主义带有较多的理性主义特征,保守自由主义则带有较多的经验主义色彩。
(2)新自由主义一般强调肯定性自由(积极自由),保守自由主义强调的则是否定性自由(消极自由)。
<3.>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加强政府干预,保守自由主义则坚决捍卫自由市场秩序。
<4.>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扩大民主参与,保守自由主义则更强调民主的间接性质。
4、政府干预与福利国家格林根据积极自由观念,论证了加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霍布豪斯用国家“经济主权”概念,为国家干预提供论证。
霍布豪斯还从发展福利事业的需要论证国家干预的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政治思潮主要讲授当代西方三大政治思想: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
第一讲自由及自由主义2.四种理解“哲学自由”主要指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或者说对“自由”的认识。
“政治自由”是社会意义,实践意义上的自由。
“积极自由”或从积极的角度理解的自由,是把自由定义为自身控制或自身掌握。
“消极自由”或从消极的角度理解的自由,是把自由定义为不存在着外在的高压政治。
二、自由主义:可以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一)古典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其基本涵义就是强调以理性为基础的个人自由,主张维护个性发展的政治主张。
2.奠基人洛克是。
3.发展-----边沁4.转型——密尔(二)新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1.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特征新自由主义泛指从十九世纪末一直到当代的自由主义思潮。
第一:新自由主义力求达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第二,新自由主义反对古典自由主义的“消极国家”的观点,主张积极发挥国家的作用,扩大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
第三,新自由主义主张更多的社会合作,强调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奉行改良主义。
2.二战前新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①托马斯·格林②霍布豪斯③杜威3.二战后的新自由主义①二战后新自由主义概况其一,在理论上,重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深入发掘自由主义的本身价值,如对正义的阐发。
其二,在实践中,研究怎么把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与社会实践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样既求得自由主义自身的发展,又能彰显自由主义的理论价值。
②二战后新自由主义的代表J·伯林(Isaiah Berlin 1909—1997年)[英]J·罗尔斯(John Rawls 1921—2002)公平的正义理论:第一、社会契约论的程序正义原则;第二、“反思平衡”的思考背景;第三、“无知之幕”屏蔽下的理性选择;第四、“公平正义”的两大原则公平正义论的两大原则:第一,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与他人一起同等享有最广泛的基本自由。
在70年代以来,西方政治思潮主要为三个方面
1,传统思潮如保守主意和自由主义以及教派主义民族主义等
2,新派思潮如女权主义和绿色和平主义、以及后行为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
3,学科交汇如新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社会学等
影响:
政治思潮作为一种观念形太大致归结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备共同政治倾向和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
以此基础上我们能够得到:思潮具有理论导向作用,即对某一时代的普遍政治观念,或者是政治学说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
从政治概念研究的角度上来说,它与政治学说有很大的不同,政治学说历史影响长远,相对稳定持久,可能一时不为更广泛的民众所了解。
而政治思
潮是一种社会曾面的动态思想倾向,它蕴涵着某种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的意义。
判断某一政治思潮的特点,地位和重要性,不是取决于它在某一历史时期是否重复出现,存在多长时间,而是在于它是否能成为标志政治观发展的潮流,凡是能够成为某个时期具有主导性的政治思潮,总是具备广泛的群众倾向,影响其对应的政治活动,甚至能影响到政治学说的发展。
也可以说,政治思潮是政治学说的发源地,作为某部分人的思想倾向,它不是孤立的,而且是必然有着与社会接轨的现实存在其中。
而政治学说的背景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政治思潮的发展。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一翻译:独立宣言;社会民主主义核心观点独立宣言:1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hat to secure these rights, Governments are instituted among Men, deriving their just powers from the consent of the governed.(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2 That whenever any Form of Government becomes destructive of these ends,it is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to alter or to abolish it, and to institute new Government, laying its foundation on such principles and organizing its powers in such form, as to them shall seem most likely to effect theirSafety and Happiness.(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近代工业革命大幅提升了人类的物质文明,但也造成许多社会问题浮上台面,例如污染、童工,和都市人口过于拥挤等。
物质和科学上的进步增长了人类的寿命,减少了死亡率,也因此人口爆炸性的增长。
而这造成了劳工过多的问题,减低了平均的工资。
米尔顿·佛利民指出这个时代造成的现象不是贫穷人口增加,而使“贫穷现象更显而易见”了。
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如约翰·洛克、亚当·斯密、威廉·冯·洪堡则认为这些问题将会由工业社会自身进行修正,而无须政府的干预。
在19世纪,多数的民主国家都延伸了选举权,而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公民往往倾向支持政府干预的政策,由于识字率的提高和知识传播的发达产生了在社会上各种形式的行动主义。
19世纪产生的社会自由主义(Social liberalism)成了第一个从古典自由主义里分裂出来的重要流派,社会自由主义主张立法禁止童工和规定劳工的最低工资。
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是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
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资产阶级个人自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因而成为一种经济自由主义的复苏形式,自从1970年代以来在国际的经济政策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自由主义指的是一种政治—经济哲学,反对国家对于国内经济的干预。
发展概况New Liberalism:19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危机严重,为适应资产阶级新的政治要求,T.H.格林首先提出了既坚持英国自由主义传统,又实施国家干预,充分发挥国家作用的新理论。
90年代以后,英国自由党内外很多自称“集体主义者”的激进知识分子,主张建立平等、合作的新社会,要求国家在减少日益严重的失业和贫困现象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他们从格林的著作中寻找行动的理论依据。
“新自由主义”成为他们所推崇的理论的代名词。
此时的新自由主义事实上是New Liberalism,因为新自由主义对“自由”解释与古典自由主义相比有了显著的不同,提出自由应该是制度框架内的自由,而不是放任自流。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导论1.什么是“当代西方政治思潮”?2.为什要学习这么课?3.怎么学习这么课?4.课程安排1.什么是“当代西方政治思潮”?1.1.当代西方政治思想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以下若干阶段:古希腊罗马政治思想:6BC-5AD中世纪基督教政治思想:5-15AD现代政治思想:15-20AD70s当代政治思想:20AD70s-当代政治哲学复兴的标志:约翰·罗尔斯与《正义论》1971年1.2.西方东西方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意识形态概念。
西方通常指那些实行宪政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3.政治思潮1.3.1.什么是政治?在一个社会中,人们通过获取、维持、影响、运用国家权力的方式来参与公共决策的活动和形成的关系。
1.3.2.什么是政治思潮?思潮即思想的潮流,政治思潮即政治思想的潮流、流派。
其核心是各种在政治生活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的政治主张及其理论形态。
政治思潮与政治思想(或政治理论):区别:前者重主张,后者重论证;前者重实践,后者重学术;前者的载体是政治参与者,后者的载体是研究者。
联系:政治思潮的核心是政治思想。
没有理论支持的政治主张缺乏说服力。
1.4.两种政治理论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主要研究对象——规范性的政治理论思潮。
一个社会中的人们依据各种规范政治理论而提出关于理想政治生活的各种主张,从而形成各种政治思潮。
政治理论→政治主张→思潮1.5.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点1.5.1.西方政治思潮的历史发展A,古希腊罗马政治思想:以自然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政治,认为社会是自然有机体的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政治学》)B,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以超自然的神的观点来看待政治,认为人类社会是神创世界中的一部分。
政治隶属于神。
C,现代政治思想的总的特点是高扬人的主体性。
随着主体性哲学的发展和人的发现,政治思想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政治既非自然,也非神创,乃是自由平等的个人所创造。
名词解释¤2、哲学王: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
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
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
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
他认为,这体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
这样城邦才会发展,个人才会完善。
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3、双城论:罗马帝国时期教父学最高权威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观点,这是他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
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原罪救赎说),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
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
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
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
而世人之城的人们无论多么富足,注定被上帝所摈弃,永远遭受魔鬼统治的痛苦。
¤4、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
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
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它从基督教神学教条出发讨论政治问题,从《圣经》和神学权威的理论中演绎出政治结论,一些关键的政治学概念如主权等都是在神学的体系内得到讨论。
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6、阿奎那: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神学大全》是他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
阿奎那坚持基督教的信仰,致力于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这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人物小传1. 沃尔特·韦尔 (Walter Weyl 1873一1919)现代自由主义该政治思潮的先导是T.H.格林、L.T.霍布豪斯、J.A.霍布森和E.巴克为代表的英国新自由主义政治派别和W.韦尔、H.克罗利和J.杜威为代表的美国现代自由主义者他们以道德理论为基础,主张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社会发展相一致。
国家应为个人自由创造条件,扫除障碍,提供保证。
国家的作用是积极的,干涉是必要的。
国家要救济贫者,扶助弱者,规定最低收入标准和生活标准,推行各类社会保险,扩大公共教育。
他们主张实行更多的社会合作,提倡改良主义。
他们既批判帝国主义,也反对科学社会主义,主张走第三条道路。
2.霍布豪斯Hobhouse,Leonard Trelawney (1864~1929)英国政治思想家,哲学家,社会学家。
1864年9月8日生于一个牧师家庭,1929年6月21日卒于法国阿郎松。
1887~1897年任教于牛津大学。
1897~1902年任《曼彻斯特卫报》编辑、主要撰稿人。
1903~1905年任自由工会书记。
1905~1907年任《论坛报》政治编辑。
1907~1929年任伦敦大学教授。
霍布豪斯认为公民自由、财政自由、个人自由、社会自由、经济自由、家庭自由、民族自由和国际自由是自由主义的八大要素。
重申自由不是绝对的,法治是实现自由的第一步。
他赞同对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划分,主张变消极自由为积极自由。
认为自由与平等并行不悖。
自由以平等为基础,建立在不平等之上的自由只会导致特权。
不仅法律面前应当人人平等,机会面前也应人人平等。
他承认私有财产的多寡决定个人享有自由的程度,财产权是自由的重要基础,但不主张人们经济地位的平等。
他注重自由的社会意义,强调自由的社会整体性。
认为在恶劣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下,人不会有政治上的充分自由,在国际社会中具有畏惧感或使他国畏惧的国家也没有真正的自由。
他认为国家应积极广泛地干预政治、经济、教育等活动,提供广泛的公共福利,并以有效的改革措施为发展自由提供更多、更有利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西方政治思想主要围绕自由、平等、正义、民主、主权等基本概念,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又随着当代世界政治形势的复杂多变、社会结构的迅速调整、人类科学技术和思维能力的飞跃,而出现新的前所未有的含义,不同的政党和不同的流派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甚至在基本的价值观上也做出了不同的解释,虽然各个流派的学说之间不免存在分歧,但从总体上来看,西方的政治思想呈现出流派纷呈和多样化的态势。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主要包括的流派有自由主义政治思潮、保守主义政治思潮、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政治思潮、西方新社会运动、社会民主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等,各种政治思潮都有各自的形成的历史渊源、理论基础、特征与性质等存在,也都有该思潮盛极一时的年代,并对当时人们的思想产生过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随社会的发展,它们在不断地改进中,也经历着由盛极而衰再到重新复兴的历史循环。
西方政治思潮的影响是与西方社会体制现实是密不可分的,其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顺应了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
西方社会虽然与我国社会有本质的区别,但有许多东西的确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各种西方民主政治建设和行政管理的经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思想和学说,就有其借鉴的价值。
我们对西方政治体制既不能全盘照搬,更不能按照资本主义模式构建我们的社会和国家,而是要深入地了解它并按照我国社会主义的需要有选择地科学地吸取和借鉴。
所以对当代西方的各种政治思潮进行学习和研究,最重要的是要到达应用这个层面,我们要在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揭示其本质,并挖掘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借鉴意义。
西方政治思想的多元性教案:一窥保守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导语: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至今已经积累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出现了诸多的政治思潮,其中包括保守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等,这些思潮在近代对于西方的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塑造。
本教案主要对保守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进行了深入剖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政治思潮的多元性和特点。
一、保守主义思想1.1 保守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保守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的欧洲,当时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得许多人开始反思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带来的后果,并寻求一种更为传统和稳定的社会组织形式。
保守主义思潮的核心是对传统、权威、秩序以及稳定的尊重和重视,这些价值观念一直都是保守主义思潮的根基,并且保守主义者认为这些价值观念是社会协调和稳定的基础。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保守主义的表现和特点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英国,19 世纪初期的保守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宗教上,而在美国则是由南方的农业领主和种植园主们发起的。
在现代,保守主义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并且开始与其他的思想流派融合和交错,例如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
1.2 保守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保守主义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对传统、权威、秩序、自由和道德的尊重和重视。
保守主义者认为传统是无价的,它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经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能轻易地被丢弃和取代。
权威和秩序是社会组织的基石,如果失去了这种基础,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
自由是需要受限制的,因为过度的自由可能导致社会的混乱和崩溃,而道德责任则是确保社会成员行为的举止合乎社会规则的基石。
另外,保守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是社会组织的重要性。
保守主义者认为社会组织应该保持其传统和秩序,应该避免激进的改革和变革。
他们反对过度的自由和平等,认为这些价值观可能导致社会的分裂和动荡。
同时,保守主义也主张个人的责任和自律,这种责任和自律应该基于道德原则,而不是基于法律和规定。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1.国家中立不能基于对各种优良生活观的高低排序来为国家的行为提供辩护,而国家也不试图刻意地影响人们对不同生活观的价值判断1.消极自由消极自由指的是不受限制的自由。
这里的限制指的是有意的人为干涉,无论这种干涉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限制的内容既包括一个人实际上有的欲望和实际上想做的事情,还包括他可能有的欲望和可能想要做的事情。
2.机会平等所谓机会平等是指在面对有利的时间情景中,每个人都有能力利用这种有利条件。
并且在抓住这种条件的时候不存在先后和不受其他任何人为因素影响。
3.社群主义指一种关注社会利益的表现形式的社会哲学,又称为“社区主义”、“共同体主义”、“合作主义”等。
反对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认为自由主义忽略社群意识对个人认同,政治和共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4.至善论把某一特殊的生活观或某一些生活观视为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对资源的分配应该旨在促进这类生活方式。
5.自由主义哈耶克代表作:《通往奴役之路》,《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致命的自负》柏林:{自由论}罗尔斯: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万民法德沃金《法律帝国》认真对待权利》《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诺齐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6.功利主义边沁《道德和立法原理导论》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功利主义》亨利·西季维克《伦理学方法》8. 社群主义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黑格尔》《现代性之隐忧》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9. 哈耶克对自由秩序的论述1,当社会不依赖于人为设计或特意安排时,凭籍个人将各自知识用于各自目的的复杂行为,社会本身可自生自发出一种有序性;2,这种秩序应该只服从保护个人自由和私人领域的一般性规则,因此,它具有最广泛适用性和最强扩展性;3,虽然人类理性不能证明这种秩序是最好的,但从历史经验看,它就是最好的。
10. 功利主义效益最大化1、作为决策程序的效用最大化主张效用主体指这样的人:它通过计算自己各种行动对于总效用的效果,来决定如何支配自己的时间和资源。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演变西方政治思潮的演变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自古以来,西方政治思想一直是世界政治的引领者和探索者。
不同于其他地区,西方社会大多数都是民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的确是西方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会介绍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演变以及其特点。
第一章:自由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是指在社会、政治以及经济领域中,推崇自由、平等以及个人权利的思想体系。
它强调市场经济完全无法容忍政治干预,主张追求个人自由和自主选择。
大约在20世纪的上半叶,自由主义在西方世界迅速发展起来。
在美国和欧洲各地,自由主义思潮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大量的揭示学术研究和实践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研究。
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由主义理念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逐渐失去了其发展动力,开始迎来了美国保守主义等思潮的崛起。
第二章:保守主义思潮保守主义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保守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一股重要的西方政治思潮。
保守主义主张坚持传统价值观,并认为个人自由过于强调个人利益,对整体利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保守主义思想在那个时代得到广泛的支持,主要是由于当时世界范围内的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被证明失效,而传统的保守主义提供了一种与现状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
第三章:新保守主义思潮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新保守主义思潮的诞生标志着对于传统社会模式的一种重新构思,并对传统保守主义的一些观念做出了调整。
新保守主义提倡保守派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并与自由主义的思维方式结合,提倡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并高度关注道德传统以及恢复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力。
新保守主义以强烈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为基础,主张在国际关系中采取强硬的立场。
该思潮反对温和主义和国际组织,并试图推动国际关系重归世界强权之下。
第四章:自由民主思潮自由民主思潮强调民主和自由的理念,并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提出了一些有关于如何促进自由、平等、保护其它基本人权的措施。
自由主义一、霍布斯、斯宾诺莎、洛克对于自由主义的贡献二、、自由主义的涵义及起源1、涵义:在政治和社会生活方面,它主张通过法律赋予的权力系统使个人自由最大化;在经济领域它主张在一定的框架内使经济和商业自由竞争最大化。
自由主义的基本信条是:非依法律规定,任何人不能被剥夺生产或财产;所有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权利;个人自由不能随便缩减;政府遵照受其统治人民的意愿行事。
2、起源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马基雅弗里的共和政体论;马丁·路德的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加尔文改革教会的民主思想;在宗教改革时期的一些思想家提出的人民自由、人民主权等思想;法国一些思想家提出的自由状态、自然权力、人民主权、政府源于契约思想等等。
自由主义是在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
革命中的英国资产阶级以自然法学说为基础,提出了以后成为自由主义支柱的一系列宪政原则:1.人权原则;2.有限政府原则;3.法治原则;4.代议原则;5.分权原则;6.政教分离原则;7.人民同意原则;8.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上述原则主要回答了政府应该干什么、应该如何运转、如何构成以及如何形成等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二、20世纪自由主义的发展从17世纪三百多年来,自由主义经历了传统自由主义(又称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又称新自由主义)两个历史发展时期。
现代自由主义的四个特征:个人主义、平等主义、普遍主义和向善主义。
(格雷)根本区别:古典自由主义主张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自行其是,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与自由经营,不需要任何政府力量的干预。
现代自由主义则是主张资本主义与福利主义并行,就是在自由的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政府进行适当的干预与监督。
发展阶段:(20世纪自由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古典自由主义向国家干预主义的转变(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自由主义始终是社会主义最主要的对手20世纪初的自由主义属于古典自由主义(自由放任),——其结果引发了1929年经济危机。
1、政治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利确认和保障社会成员权利和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权利关系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作用关系,政治权利关系体现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的资格和资源分配关系,利益关系是社会成员结成政治权力关系和政治权力关系的动因。
2、自由:是指自愿的不受强制的行动,也就是个人不受威胁或者其他形式的强制,出于自愿选择而做出的行动,即个人的行动是选择的结果,在行动时能够做出不同于他实际做的事情,这意味着行动者具有理性和责任能力。
3、权利和权力权利是一个政治、法律术语,通常是个人宣称对其对象3、平等:自由主义中的平等原则指人与人关系上的同等对待,不允许在身份、资格认定和性别等方面的歧视。
西方社会文艺复兴以来的最大进步便是对人的平等权利的认同和追求从中世纪的等级制身份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变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平等的发展。
4、政治思潮: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它具有理论导向的作用,即为某一时代的普遍政治观念或政治学说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地带动作用,它是一种社会层面的宏观的动态的思想倾向,蕴含着某种价值取向的和方法论的意义。
5、正义:正义是让每个人得其所应得。
它意味着同等地对待同类对象,区别对待不同的对象,区别对待的程度应当与其不平等的程度成比例。
在进行区别对待时,必须给出某种能够成立的理由。
正义分为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
实质正义:(社会正义)是指社会资源和要素分配的结果须符合正义原则。
程序正义则是一般不注重分配的结果,而要求分配的形式和程序符合正义的要求。
6、法治:法治其全称是法律的统治。
在实行法治的国家,其最高权威不是某些随心所欲发号施令的个人或集团。
而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建立起来由独立的司法机构执行,并以权力制约方式维护的整套法律制度及其运作方式。
7、民主:民主就是指多数人的统治,或叫人民的统治,即最终的政治决定权不依赖于个别人或少数人,而是特定人群或人民全体的多数,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
8、个人主义:每个人是其自身利益以及知道如何促进这些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因此,要赋予每个人以选择其自身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的最大自由和责任,即所有价值观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任何人都不能被当作其他人福利的手段。
9、功利主义:(结果论)功利主义认为一切立法,政府决策和道德原则的最终判定标准是其实行之后可能达到的功利水平,功利主义者以人的感觉所表现出了的快乐作为判定的基本出发点,并推导出个人从事经贸,拥有财产,政治信仰自由,可以促进个人功利和社会总体功利的最大化。
10、理性主义:(广义)广义的理性主义既包括经验论者,也包括一些唯理论者,其特点是与非理性主义相对,要求认识和立论都建立在逻辑思维和可推导或论证的基础上,而不是诉诸无法论证的,因人而异的,直觉或非理性的体现。
11、社会契约论:其理论前提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促进其利益而选择规则结构时所表现出来的方法。
这一理论假定人们是在原初的状态下,通过相互订立协约或契约而确立基本政治和组织原则,建立权力机制制定法律规则。
从霍布斯、洛克到卢梭,他们都把社会道德准则和体制看作是原初人们协议的产物。
霍布斯把订阅过程看作是排除主权者参与的过程,因此得出了拥护君主专制的结论;洛克强调人们在制定契约时只让出一部分权利,还保留着生命、财产和自由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卢梭的社会契约则是人民主权式的,即权力最终应当归于人民。
罗尔斯的契约论则论述了一种采取较强再分配举措的社会民主国家。
12、现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征有哪些?(1)研究主题和基本价值观不断深化。
自由、平等、正义、民主等基本概念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含义。
这些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早在17、8世纪就被人们作为一种革命的思想武器为推翻封建秩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而奋斗。
另外,在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对建立在理性与科学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结构与秩序进行了反思与批判,揭露现代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
(2)思潮流派纷呈,具体问题上的具体主张呈现多样化态势。
在二战后,世界两级对抗的格局中,除少数国家少数政党长期追随美苏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党在经历了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摸索后,开始认识到有必要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
(3)不同政治思潮流派和学科间不断渗透与交融,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容纳表现在唉多种层次和多种意义上。
a.西方各国政坛上的各党派之间观念、政纲和政策的相互融通。
b.政治问题与理论问题的地区化与国际化。
c.政治学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临近学科的相互影响,出现了政治心理学、决策论、政治沟通、政治体统等研究途径。
(4)在政治学研究方法上的不断探索、求新。
在二战后出现的行为主义方法论和分析模式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政治学中占据了主流地位。
这种学术思潮试图在政治研究领域建立一门精确的政治科学。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政治学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政治哲学的再度兴盛。
在政治研究领域出现了“再意识形态化”和“再理论化”的主张,力图走出纯科学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的困境,随后,行为主义在受到批评的情况下,又逐步过渡到“后行为主义”,不再拒绝有关价值的讨论。
13、保守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比较。
(1)从认识论上看,新自由主义带有较多的理性主义特征,保守自由主义则带有较多的经验主义色彩,新自由主义对积极自由的强调,对国家干预的提倡背后都隐藏着某种理性主义的根据,即都相信人有理性能力,支配自己和控制社会,而保守自由主义者继承了英国自由主义的经验主义成果,他们强调理性的限度和经验知识的重要,重视历史传统的作用和社会的自发进化性质,在方法论体现出和自由主义较大的差异。
(2)新自由主义强调积极自由,保守自由主义强调消极自由,积极自由主要指的是人发展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自由,强调自由的积极性质就是要回答如何保障人的发展,并为人的发展提供社会物质条件的问题,从而得出福利国家的结论,而这正是保守自由主义所竭力反对的,保守自由主义者批评积极自由观会导致强制,最终破坏自由,真正的自由应该是消极自由,即摆脱他人干涉的自由,或不受制于他人专断意志的自由。
(3)新自由主义主张加强政府干预,保守自由主义则坚决捍卫自由市场秩序,新自由主义希望通过政府的干预活动弥补自由市场的不足,保守自由主义则从经济政治哲学等角度对私有制和自由市场进行了辩护。
在经济上,保守自由主义揭示政府的失灵和政府干预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政治上则集中批判政府干预所导致的政府超载和行政效率低下,哲学上,则批判国家干预主义的哲学基础,如积极自由观和分配正义。
(4)新自由主义主张扩大民主参与,保守自由主义更强调民主的间接性质,自普选权在西方国家逐渐实施后,自由主义内部关于民主问题的分歧出现了扩大的趋势。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民主权利的形式平等和人们对政府决策的实际影响力的不平等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因此主张扩大民主参与,保守自由主义者则抱怨民主的过分发展,主张实行间接民主,把政治交给那些选举出来的精英人物去操心,即实行能人统治。
14、自由主义如何认识自由和平等的关系?自由主义对平等的态度是颇为复杂的。
一方面自由主义自始至终强调权利的平等和形式的平等,另一方面许多自由主义者不接受结束平等的主张,但无论如何平等原则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原则的必然引申。
自由主义对个人平等的强调体现了自由主义的现代性的特征,也代表了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根本分别。
自格林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开始关注平等问题以来,自由主义的主流已经开始逐步接受了这样的观点:一定程度的社会正义(结果平等)是必要的,只是结果平等的政策应该限制在最低限度。
15、保守主义有哪些基本主张?(1)成见的意见与理性的偏见。
保守主义认为理性主义的几何学的推理方式在人类事务中的应用极为有限,人们还需要与理性主义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来自情感,情绪和经验,这就是成见。
成见是整个认识,理解和感觉方式的精华,是存在于传统中的权威和智慧在个人精神中的集中体现,因而保守主义职责理性主义者总是在安乐以上为所有的政府和社会进行谋划,试图以抽象原则建立政治制度,而不是让制度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自生自灭。
理性主义的错误在于忽视亲和,看重间接知识的抽象性和一般性。
(2)财产和生命。
坚持私有财产的重要性并旗帜鲜明的主张财产权利比生命权利更重要,生命只是一种原始的东西,仅仅是我们珍视为文明的生物基础,是能够证明人类比动物更有价值的基础,但人类与动物相比更有价值的东西都与我们的所有权相联系,因此,保守主义竭力反对以国家利益为名的侵犯财产权利而坚持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的干预。
(3)自由与平等的对立。
保守主义认为平等是对自由的否定,对平等持反对态度,自由和平等之间内在的绝对不相融成为保守主义的一个基本立场,保守主义认为尝试消除别人从来没有做到的平等,因此除了法律和宪法上的平等以外,大多数形式的平等都是对个人和群体自由的威胁,因此保守主义反对自由主义的收入再分配政策,主张通过开放的等级制和社会流动来解决人际差距问题,认为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再分配模式实际上是给予某些人特权,以这种观念制定的制度是一种平均主义。
(4)有机社会和历史传统保守主义历史观的一个基础是社会有机论,即社会并不是一种机械的东西,也不是一种各个部分可以互换分离的机器,社会在制度的结合和功能的相互关系两个方面是有机的。
保守主义在求助于传统的时候,并不是盲目地赞成从过去传下来的每一种观念和每一件事情。
保守主义是有选择的,选择的依据是认为一种有益的传统是过去传下来的但又必须符合现状,因为有益的传统把人们与过去连结起来。
【保守主义对待传统的态度】(5)秩序与权威。
保守主义批判启蒙思想家的一个焦点是反对人民主权,崇尚秩序和权威。
保守主义在强调权威在社会中的重要性的时候是从权威与自由的关系开始的,尼斯比特认为权威和财产是保守主义哲学的两个主要概念。
尽管自由是保守主义的基本价值,但秩序和权威具有优先权,自由在秩序之下,离开秩序的规范,自由就不可能存在。
从这一观点出发,保守主义认为近代自然权利理论的致命缺点就在于对由传统和社会规范所代表的权威和社会秩序漠不关心。
【材料分析,尼斯比特,保守主义】16、罗尔斯如何批判功利主义?反功利主义的新社会契约论。
罗尔斯是当代西方批判功利主义的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他批评功利主义仅仅关心整体的社会福利的增加而基本不关心这些福利的满足是如何实现的。
对个人权利和利益的坚持与维护才是首要的。
17、罗尔斯两个正义原则的优先顺序如何?第一个正义原则是社会制度规定和保障公民的各种基本的平等自由,它适用于社会基本结构的第一部分。
第二个正义原则是社会中整体利益的分配,它适用于社会基本结构的第二部分,即社会制度规定和建立社会经济平等的方面。
第一个正义原则优先于第二个正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