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肌学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18
肌学的重要知识点肌学是研究肌肉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涉及到人体肌肉的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肌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肌肉结构肌肉是由肌纤维组成的,肌纤维又由肌原纤维组成。
肌原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单位,它由许多肌节组成。
肌节内有许多肌小束,肌小束内有许多肌纤维束,肌纤维束内有许多肌纤维。
肌纤维是由许多肌原纤维并列排列而成的。
二、肌肉功能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力和产生运动。
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来产生力,并通过连接骨骼的肌腱来产生运动。
肌肉的收缩是由神经冲动引起的,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递到肌肉,使肌肉收缩。
三、肌肉类型人体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类型。
骨骼肌是人体中最多的肌肉类型,它负责人体的主动运动。
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和血管壁中,负责内脏器官的运动和血管的调节。
心肌是心脏中特有的肌肉,负责心脏的收缩和泵血功能。
四、肌肉骨骼系统肌肉和骨骼系统相互作用,形成肌肉骨骼系统。
肌肉通过与骨骼相连的肌腱来产生力和运动,骨骼提供了肌肉收缩时的支撑和稳定。
肌肉骨骼系统使人体能够保持姿势、进行运动和承受外界力量。
五、肌肉力量肌肉力量是肌肉产生的力量大小。
肌肉力量受到肌肉截面积、肌肉纤维数量、肌肉收缩速度和神经激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增加肌肉力量可以通过力量训练来实现,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肌肉纤维的数量和肌肉截面积,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和神经激活水平。
六、肌肉疲劳肌肉疲劳是指肌肉在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后出现的力量下降和耐力减退的现象。
肌肉疲劳是由于肌肉内物质代谢紊乱和神经冲动传递异常引起的。
肌肉疲劳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和营养补充来缓解。
七、肌肉损伤与康复肌肉损伤是肌肉受到外力冲击或过度拉伸导致肌肉纤维断裂的情况。
肌肉损伤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损伤,不同程度的损伤需要不同的康复治疗。
肌肉康复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目的是恢复肌肉的功能和力量。
八、肌肉的适应性肌肉具有适应性,即在长期重复刺激下,肌肉会适应刺激并增加力量和耐力。
肌学基础知识总结肌肉是运动系统的动力,几乎参与了机体的所有运动,而且对骨骼和脏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而肌肉的损伤和病变也是中医,尤其是针灸推拿诊治的常见疾病。
因此对肌肉的类型、分布及功能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临床诊疗效果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肌肉分类:1.随意肌:受意识支配的肌肉,如骨骼肌。
2.不随意肌:不受人意识支配的肌肉,如胃胃肠。
3.心肌:不停跳动的肌肉,心脏特有。
肌肉群的位置和功能:一、颈阔肌位于颈部前面皮下最浅层,收缩时拉口角向下,并拉紧颈部皮肤。
二、胸锁乳突肌这是颈部浅层最显著的肌肉。
下固定时,一侧作用可使头转向对侧,并向同侧倾斜;当头部处于正常姿势时,肌肉合力通过寰枕关节横轴的后面而使头前屈。
上固定时,上提胸廓帮助吸气。
三、斜方肌位于颈部和背部的皮下,一侧成三角形,左右两侧相合构成斜方形,称为斜方形肌。
近固定时:上部下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后缩;中部横纤维收缩,使肩肿骨后缩。
四、三角肌位于肩部皮下。
它是一个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该肌形成。
两侧肌肉纤维呈梭形,中部肌纤维呈多羽状。
近固定时,前面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和旋内;中部收缩,使上臂外展;后面收缩,上臂伸。
外旋,前、中、后三部分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
五、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外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
上部被斜方肌遮盖。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
远固定时,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
由于背阔肌部分纤维起于肋骨,在远固定时,可提起肋骨,所以也称吸气辅助肌。
六、骶棘肌背部一细长的肌肉称为骶棘肌。
位于脊柱两侧,象两根大立柱从头部的枕骨到脊柱的最末端(骶骨),脊柱置于骶棘肌之间明显的凹形槽内,是一块强大的脊柱伸肌。
七、胸大肌位于胸前皮下,为扇形扁肌,其范围大,分为锁骨、胸肋和腹三部。
近固定时,可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跳绳和爬杆等动作。
此外,该肌还能提肋,是吸气辅助肌。
胸肌发达时,胸脯高挺,呼吸更为充分和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