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二 地球和地图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70
2011届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一、经线与纬线:1、经线与纬线的特点: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所有经线长度相等20000KM,正对的两条经线构成圆圈且平分地球。
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与赤道平行的线,赤道为大圆(40000KM)从赤道向两极长度变小。
(设赤道半径为R,则其他纬线长为2πCOSФR),指示东西方向。
2、经度与纬度的特点:经度:自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增大为东经度,减小为西经度,正对的两条经线经度相差180度,已知一条经线为X则正对的另一条经线经度为Y=180—X(X、Y所属东西经不同)定距离:在纬度为Ф的纬线上每隔一个经度的水平长度约为111*COSФKM纬度:某地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所成的夹角。
北半球某地看北极星的仰角与该地的地理纬度相等(南北球看不到北极星)自南向北增大为北纬,数值减小为南纬定距离:经线上每隔一个纬度的水平长度约为111 KM3、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南极为最南、北极为最北,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用“劣弧定向法”。
判定东西方向首先选择“劣弧段”(两点的经度差值小于180度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东、西。
地球上两点的最短球面距离: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部分。
(1)某人从Q点以北40千米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他位于:()赤道A、出发点B、出发点以西C、出发点以北D、出发点以东(2)图示中A点到B、P两点的实际距离最短的分别是:(A、AEB ADPB、ADP AEBC、AEB ACPD、ACP AFB[题目2]图5是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
读图5回答1—4题。
1.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B 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C 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D 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2、①山脉南北绵延约A200千米 B 700千米C 400千米D 1400千米3、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A50千米 B 100千米C 300千米D 500千米4、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A 春小麦、亚麻、甜菜B 冬小麦、玉米、水稻C 棉花、春小麦、大豆D 油菜、茶叶、春小麦二、比例尺的大小与缩放: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比例尺缩放后的图幅面积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地球与地图专题一、单选题下图示意一游客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公园朝北拍摄的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景观拍摄的月份和时间段最可能是()A.1月日落B.4月日出C.7月日落D.10月日出2.拍摄图示景观当月()A.南京太阳高度日较差大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C.北极地区可见极光现象D.晨昏线与经线夹角变大下图示意皖南一传统民居某日的日照情况,该地8月常年实际日照时数多于6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前阳台正对的方向是()A.东北B.东南C.西南D.西北4.该日所在月份最有可能是()A.1月B.3月C.7月D.9月5.该地8月实际日照时数多于6月的原因是8月()A.白昼长B.晴天多C.风力强D.气温高云顶天池是位于我国东南地区的一个山顶湖泊(见图),该湖水位常年保持稳定,当地有"久旱不涸,久雨不涝"之说。
湖泊周围山坡植被繁茂且分布着大量有孔隙的喷出岩岩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按照湖泊成因,云顶天池可能属于()A.构造湖B.冰川湖C.岩溶湖D.火山湖7.云顶天池旱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B.雨水C.河流水D.冰川用融水8.图中最高点与湖面的高差最大可达()A.18米B.23米C.30米D.35米下图为我国某新建水库局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区域位于我国()A.江南丘陵B.塔里木盆地C.三江平原D.柴达木盆地10.某旅游者在丁地拍摄夕阳下小岛,太阳照射水面,波光耀眼,则该日最可能是A.3月20日B.7月8日C.10月1日D.12月23日11.水库附近有-一个古镇,最可能在()A.甲附近B.乙附近C.丙附近D.丁附近下图为我国年日照总数(h)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图中显示,我国年日照总数分布特征大致为()A.东多西少,南多北少B.东多西少,北多南少C.西多东少,北多南少D.西多东少,南多北少13.四川省境内年日照总数最大差值可能为()A.898h B.1198h C.1498h D.1798h 14.造成四川省境内年日照总数差异大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C.纬度位置D.地形地势15.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分水线的是()A.B.C.D.二、综合题16.读下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⑴.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⑵.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旋转椭球体或三轴椭球体⑶.地轴和两极:地轴──地球自转的中心轴;两极: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
某地的纬度就是该地和地球球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线面角);某地的经度就是该地所在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角)。
(4).经纬网的意义:定位置、定方向①.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
②.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向西递增的为西经度。
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180°经线以西为东经,以东为西经。
③.东西半球是以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划分的。
因此0°至西经20°之间的地区处在东半球,而东经160°至180°之间的地区处在西半球。
纬线与经线特点的比较纬度和经度的特点比较(补充知识)一、根据两地经度数判读其东西方向1.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东经,则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经度数值小的在西面。
2.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西经,则经度数值小的在东面,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
3.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分别为东经和西经时,要用两地经度之和来辨认东西方位: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
西经度的地点在西面;b.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西经度的地点在东面.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c.若两地经度之和等于180,则两地分别位于两条正相对的经线上,说哪—点在东,哪—点在西均可,此种情况比不出东西方向。
二、根据两地纬度数判断南北方向1.两地都是北纬、数值大的在北方,数值小的在南方。
2.两地都是南纬,数值小的正北方。
数值大的在南方。
3.两地一个是北纬,—个是南纬,北纬的在北方,南纬的在南方。
三、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1.方格状或圆弧形经纬网图(1)辨别南北纬: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