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1: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综合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699.00 KB
- 文档页数:5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3课时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除法的意义,会使用口算及列式计算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会使用竖式或加减乘除交叉验算除法结果的正确性3.能够在一些实际问题中运用除法知识,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除法的验算方法难点:如何运用竖式或加减乘除交叉运算验算除法结果的正确性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1.师生互动,复习前面所学的整除和余数的概念,并让学生助教回答相关问题。
2.探讨什么是除法的验算方法,介绍常用的竖式验算和加减乘除交叉验算两种方法,让学生理解其原理和用途。
第二步:回顾1.讨论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和方法,师生互动,让学生口算或用竖式列式计算,巩固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利用“暴力除法法”,让学生理解口算除法的意义和思路。
第三步:讲解1.讲解竖式验算方法,通过多个例子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竖式检验口算或列式的除法的结果。
2.讲解加减乘除交叉验算方法,重新列式除法,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验证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
第四步:拓展1.进行真实场景的计算,用除法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用学生喜爱的游戏或竞赛元素,强化学生对除法知识的喜爱和积极性。
3.探索口算中把乘法和除法运算混合运用的技巧,进行相关练习。
第五步:总结1.针对本课程重点、难点以及实际应用,让学生进行思考总结和小测验。
2.汇报学生的学习成果,总结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和收获。
思考1.如何在教学中创新思想,让学生在趣味中愉悦地掌握除法知识?2.除法的验算方法和基本概念的学习,是否可以扩展到实际问题解决中,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年级数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优秀6篇位数除以一位数篇一教学目标: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首位不够除)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并做到规范书写竖式。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归纳出方法。
3、结合具体情境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难点:商的首位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1、口算400÷2 500÷5200÷5 300÷6说说计算过程,特别是最后两小题,当百位上不够除时怎么办?2、笔算654÷2 678÷6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校对,并说说计算过程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二、探索笔算方法。
1、出示例题(图)鸡蛋每千克4元,这么多鸡蛋一共卖了312元钱,问卖了多少千克鸡蛋?2、请学生列式解答312÷4=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3、这是几位数除以几位数,你能估计一下答案满100吗?为什么?100×4=400,所以312÷4比100小。
被除数百位上是3,比除数4小,商不够100。
4、答案到底是多少呢?你们能试着笔算一下吗?(让学生先尝试用竖式计算,探索计算方法,再进行交流)5、学生笔算并请一位学生板演。
6、交流讲解。
有没有和黑板上做的不同的,(有的就让他上来写一下)请你说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教师在其说得不准确、不明确的地方给予指出纠正。
重新强调一遍过程:312÷4 按照以前的方法,首先我们用哪一个数去除以4?够不够?怎么办?看前两位,用31个十除以4,商几个十?所以7要写在哪一位上?接下来怎么办?7、总结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先从哪一位开始除,百位上不够除怎么办?(看前两位)商怎样写?(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做在书上,两人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2、想想做做2前2题说说怎样验算两人板演3、想想做做3先说说商是几位数?你是怎样判断的?比较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笔算出结果,第1组说说两个算式的计算过程。
第三单元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第1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第3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第4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53页例5,课堂活动等教学目标:1、通过看、想、议、写等课堂活动,经历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没有0)的全过程,明确每一步的算理,归纳笔算算法。
2、会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没有0)的除法,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笔算除法每一步的算理,会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没有0)的笔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确定竖式中商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
1、学生在家完成学习单上的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2、出示课件情景图(修改过的例五图)猪老二两分能吹78个泡泡,它平均每分吹多少个泡泡?(1)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在草稿本上。
78÷2= (个)(2)知识回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引导学生回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除法竖式里先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除到哪一位就写在那一位上。
(注意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尝试探究。
1、出示例五情境图,学生通过看图,找出题上的数学信息。
数学信息:小猪3分钟能吹135个泡泡。
问平均每分钟能吹多少个泡泡?2、小组合作讨论,列出算式,并说明原因。
(1)要想知道平均每分钟吹的数量,知道了3分吹135个,可以用除法计算。
135÷3= (个)(2)质疑:这一题可以用估算来解决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这一题要求的是精确值,而不是近似值,所以不能估算。
3、探讨算理。
(1)学生独立计算,想一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2)小组讨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讨论:除法竖式里先从高位算起,百位上的1除以3不够商1是该怎么办? 135除以3,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1个百除以3,不够商1个百时,可以先把它看成10个十,再与十位上的3个十合并成13个十。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3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学习口算除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可以为学生掌握商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除法奠定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3是创设了整理照片的情境,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除法及验算;例4延续例3的情境,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及验算。
本节课的设计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在重难点处设置关键问题或要求,让学生思考回答,来帮助学生突破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难点。
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或两位数的笔算及验算方法,会判断商的位数。
2.在独立尝试与交流讨论中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书写位置,感悟首位够不够商1与商的位数的关系。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尝试的精神和规范书写、认真细致,自觉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1/ 8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来判断商是几位数。
教学过程:2/ 8提问:商应该是几位数?你是怎么想的?小结:只要看最高位百位,看百位够除就可以确定商是三位数了。
出示学习任务单,学生分层笔算。
1.三星:直接独立列竖式计算。
2.二星:看分小棒的过程再列竖式计算。
出示三种不同的算法,老师从高位开始依次出示这三种方法的每一步,比比谁的眼力好,在没有完全出示之前有问题的方法先找出来。
围绕列竖式重点讨论:问题一:方法2有问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问题二:方法1的问题在哪里呢?3/ 8小结:我们一起跟着分小棒的过程来说一说方法三的笔算过程吧!(动画播放一次分小棒的过程和竖式过程)。
请你再工工整整地写一遍笔算过程吧!注意先写横式再写竖式,用上尺子才能把竖式写得美美的哦!如果还有不会的,请你的同桌教一教。
小结:在竖式的过程中一目了然地就能看到我们一共分了几次?提问:那我们算对了吗?怎么检验呢?练习:先计算再验算。
第3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教学内容教科书P18例4及“做一做”,教科书P19~20“练习四”第5~10题。
▶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及验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结合数学知识,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究并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已学知识,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练习题。
学生快速作答并集体汇报。
2.揭示课题。
师:看来同学们对前面的计算都掌握得非常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设计意图】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进一步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自主探究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P18例4。
师:怎么列式?学生很快就能说出256÷6。
师:和256÷2对比,你发现256÷6有什么不同?【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除数不同,也可能说“256÷2”中被除数百位上的数等于除数,而“256÷6”中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
还有部分学生可能会说到“256÷2”的商是三位数,“256÷6”的商是两位数。
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做过多的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感性地认识算式的特点,初步感知256÷6的商跟256÷2的商有所不同,但是又不明白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自主计算,探寻算法。
师:请同学们独立算一算256÷6。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笔算。
教师指名两名学生上台板演。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综合应用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第2—5页的内容以及新课堂上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良好习惯。
3.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进行爱心教育。
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创设情境,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请大家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的哪些知识?学生思考并回答﹙估算竖式计算﹚教师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综合应用。
有关除法的这些知识中你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或忘记了?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明确复习内容,回顾所学知识点,巩固和深化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认识。
2.出示学习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良好习惯3.出示自学指导,明确本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自学指导:认真做习题。
思考:﹙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有几位数?﹙2﹚怎样用竖式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3﹚除法的估算应注意些什么?二、分层练习,巩固提升1.基本练习。
﹙1﹚估算352÷7 348÷6 301÷6 823÷9542÷6 278÷4 479÷8 638÷9﹙2﹚竖式计算618÷6 390÷3 560÷4 408÷4960÷6 324÷3 915÷7 630÷6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蓝色是修改部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综合应用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3——5页信息窗1第2个红点、自主练习6、7题及新课堂4页第2题。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速度和速度单位,理解“求速度要用路程除以时间”,掌握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2、学会用估算判断计算结果,体验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养成估算的良好习惯。
3、能够运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生活经验,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求速度要用路程除以时间”,掌握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难点: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已知其中两个量求另一个量。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在国际果蔬博览会上进行了采访,今天这节课我们接着采访,看看在这里我们还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课件出示情境图4:仔细观察这幅图,如果你是小记者,听到司机叔叔这样介绍,你会有什么疑问?请和同学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和提出的数学问题。
预设:数学信息:(1)司机叔叔的家离这里432千米,路上行驶了6小时,(2)大枣每箱净重5千克,共425千克,数学问题:(1)司机叔叔行驶的速度是多少?(2)大枣共有多少箱?3. 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的板书。
板书信息(1)和问题(1)。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数学信息,进而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探究提示:1.尝试解决:司机叔叔的家离这里432千米,路上行驶了6小时,他行驶的速度是多少?(学生可能不明白什么叫速度)2.组内探究:什么是速度呢?速度与什么有关?如何求速度?3. 尝试通过线段图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并在线段图上表示出速度、时间与路程。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3课时【教学内容】西师版三下第53页第三单元第3课时例5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1.经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首位不够除)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观察归纳并会有条理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享受成功后的乐趣,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时,商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教学准备】ppt、题卡【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 情境创设回忆旧知森林里的动物们又在举办运动会了,你们想去看吗?看小猪们,他们在干嘛呢?——吹泡泡。
看猪老二说了什么?——我两分钟能吹96个泡泡。
你能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又该怎么列式呢?学生:猪老二平均每分钟吹多少个泡泡?列式:96÷2=48(个)师引导:仔细观察这个算式,熟悉吗?就是我们前面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孩子们,你能计算吗?赶快在你的练习本上试一试!(学生在题单上完成)师:哪位小勇士愿意上来介绍计算过程。
赶快试一试!结果反馈:和他一样的孩子举手!真不错,看来你们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掌握得很好。
2.回顾方法,揭示课题想一想: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回顾,教师板书。
小结过渡:这几点就是我们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应该注意的地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
小猪也想知道它的成绩怎么样,你们能帮助它吗?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什么?老师把它请到黑板上!(出示情境图)【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运动会的过程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建构新知(一)教学例5。
1.分析题意,列出算式课件出示教材53页例5:动物运动会上,小猪在吹泡泡,三分钟吹了135个,猪老大平均每分钟吹多少个?教师:怎样列式?为什么用除法?(板书:135÷3)2.对比算式,揭示课题观察,这个除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小学数学新版二年级上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
二、过程与方法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观察、推理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正确地进行三位数笔算除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调查学生预习情况。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养鸡场(共有3 层),一共有600只鸡,平均每层有几只?看了这幅图,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你知道平均每层有几只?二、新课学习A.因为200×3=600(只),所以600÷3=200(只)(也可能出现相加)B.6个百除以3得2个百,2个百就是200。
C.6÷3=2, 600÷3=200三、结论总结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大家学习都非常认真,请大家想一想,在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注意些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归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四、课堂练习6÷2= 8÷4= 7÷7= 9÷3=60÷2= 80÷4= 70÷7= 90÷3=600÷2= 800÷4= 700÷7= 900÷3=五、作业布置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我们还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
六、板书设计导入新课尝试练习巩固练习全课总结课堂练习总结鼓励。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综合应用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采访果蔬会信息窗1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速度和速度的单位,理解“求速度要用路程除以时间”,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2、学会用估算判断计算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能够运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生活经验,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求速度要用路程除以时间”,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难点:掌握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4:
仔细观察这幅图,如果你是小记
者,听到司机叔叔这样介绍,你会有什
么疑问?请和同学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提取有用的
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
2.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和提出的数
学问题。
预设:
数学信息:
(1)司机叔叔的家离这里432千米,路上行驶了6小时,
(2)大枣每箱净重5千克,共425千克,
数学问题:
(1)司机叔叔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2)大枣共有多少箱?
3. 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的板书。
板书信息(1)和问题(1)。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数学信息,进而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欲望。
同时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
)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尝试解决:司机叔叔的家离这里432千米,路上行驶了6小时,他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2.独立思考:什么是速度?如何求速度?
3.学生交流:1小时行驶的路程就是汽车的速度。
求速度要用路程除以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认识速度,理解“求速度要用路程除以时间”。
)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小组内解决问题,教师提示:
可使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2.交流。
预设:
(1)估算:432≈420,420÷6=70
(2)列算式计算:432÷6=72
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对用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鼓励发扬。
教师多媒体展示列竖式计算的过程,复习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学会用估算判断计算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
4.教师组织讨论:速度的单位是什么?(千米/小时或千米/时)
预设:可能学生会说:速度的单位是千米。
这里可能会有分歧,要放开手,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争论,各抒己见,在争论中学会知识。
教师补充解释:速度的单位是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合成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米/秒,常有的还有:厘米/秒、千米/小时。
计算公式:v=s/t, v表示速度, s表示通过路程, t表示时间。
教师强调:速度单位的读法和写法。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情境认识速度和速度的单位。
)
四、抽象概括,总结升华
先让学生总结:1小时行驶的路程就是汽车的速度。
求速度要用路程除以时间。
求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求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求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课本第5页第7题。
(本题多媒体出示。
提示学生关注:①速度=路程÷时间;②积累生活经验,在轿车、大客车、火车这三种交通工具中,轿车的速度最快,火车的速度最慢。
)
2.课本第5页第6题。
(1)林洁从家到学校,走哪条路最近?
(2)林洁要在8分钟内赶到学校,平均每分钟至少要走多少米?
(本题多媒体出示。
提示学生关注:①从林洁家经过公园到学校,共有几条路?目的是: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②最近的是哪条路?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选择最优答案)
3.《新课堂》第4页第2题。
从天津到济南的里为360千米,从天津到济南的列车13:30开出,17:30到达,火车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
(本题多媒体出示。
本题的设计意图是:进一步巩固速度的求法和渗透24时计时法,为第五单元“走进天文馆”做准备。
13:30是下午1时30分,17:30是下午5时30分,这两者之间有4小时。
)
4.济南距枣庄234千米,一辆货车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它行4小时能否从济南到枣庄?
(本题是自出题,多媒体出示。
本题的设计意图是:灵活使用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可板书:求时间:时间=路程÷速度,求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小组同学呢?老师呢?(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谈收获,加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多元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水平,更关注了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
板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综合应用
-----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
司机叔叔的家离这里432千米,路上行驶了6小时,
他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432÷6=72(千米/小时)
答:他行驶的速度是72千米/小时。
求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求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求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使用说明:
教学反思:
1、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
通过实际教学,我发现本节课几个部分实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本节课非常重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把一切学习活动放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总结,去体会,去建立知识网络。
其次,重视基础性练习,且这一练习是很具有层次性的。
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既有针对性,又能实现更好的练习效果,而不是漫无目的的题海练习。
2、使用建议:
城乡教师根据授课班级的具体学情,可以自由调整基础性练习的时间。
3、需破解的问题:
速度的单位是复合单位,学生第一次接触,接受和理解起来还有难度,有什么方式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