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键第一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485.50 KB
- 文档页数:18
化学键第一课时离子键公开课教案引言:在化学中,离子键是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化学键类型。
它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吸引力所形成的。
本节课主要介绍离子键的基本概念、形成机制以及相关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深入理解离子键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一、离子键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离子键是指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
正离子通常是金属原子或金属离子,它们往往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
负离子通常是非金属原子或非金属离子,它们往往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
离子键的形成使得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
二、离子键的形成机制离子键的形成可以通过原子间的电子转移来实现。
当一个金属原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时,形成正离子,具有正电荷。
同时,一个非金属原子获得这些电子,并形成负离子,具有负电荷。
由于相反电荷之间的互相吸引,正离子和负离子被束缚在一起,形成一个离子晶体。
三、离子键的性质1. 离子键通常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
这是因为需要克服离子之间的强电荷相互作用力才能分解离子晶体。
2. 离子化合物通常是固体,具有晶体的结构。
3. 离子化合物溶解在水中时,会导电。
这是因为水分子能够将离子吸引离开晶体,并形成水合离子。
4. 离子键的性质取决于正离子和负离子的大小和电荷。
正离子电荷越大、负离子的电荷越小,离子键越强。
四、离子键的应用离子键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1. 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氢根离子。
这些离子通过离子键与钠离子结合,形成碳酸钠,给饮料带来了咸味。
2. 盐的结构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而成的。
盐在食品加工、烹调和保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3. 硫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它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
硫酸铜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4. 氟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牙膏成分,它通过离子键将氟离子与钠离子结合在一起。
氟离子能够有效地预防龋齿。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一课时离子键知识要点一、化学键:1、定义:把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说明:(1)物质中:指分子内部或晶体内(2)直接相邻:指直接的作用(3)原子或离子,而不能是分子之间。
(4)强烈的相互作用,作用力强。
(5)形成稳定结构,体系的能量降低。
3、分类: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二、离子键1、离子键(1)定义:使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
(1)成键粒子:阴离子和阳离子(2)成键原因:①原子相互得失电子形成稳定的阴、阳离子。
②离子间吸引与排斥处于平衡状态。
③体系的总能量降低。
(3)成键元素:易失去电子的活泼金属元素(如ⅠA族、ⅡA族元素)原子与易得电子的活泼非金属元素(如ⅥA族、ⅦA族元素)原子之间容易形成离子键,如NaCl、K2O、MgCl2、CaS 等都是靠离子键结合的。
(4)离子键的实质:静电作用。
静电作用包括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和电子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静电排斥作用。
(一吸,两斥)(5)存在范围:离子键存在于大多数强碱、盐及金属氧化物中。
2.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作用所形成的化合物。
说明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而离子化合物中却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
如NH4NO3、Na2O2是离子化合物,但在NH4NO3、Na2O2中除了含有离子键外,还含有共价键。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①无氧酸盐,如NaF、CaCl2等;②含氧酸盐,如Na2CO3、MgSO4等③强碱,如NaOH、Ba(OH)2等;④铵盐,如NH4HCO3、NH4NO3等;⑤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Al2O3等;⑥其他:活泼金属氢化物,如LiH、NaH、CaH2等;活泼金属过氧化物,如Na2O2等。
三、电子式:1.概念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的___.最外层_电子,以简明地表示原子、离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排布,这种式子称为电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