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药
- 格式:ppt
- 大小:264.50 KB
- 文档页数:11
2023年绿色农药行业市场调查报告绿色农药行业市场调查报告一、市场概况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农药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友好、对作物有害作用小、对人类健康无害的农药产品。
绿色农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人们的认可。
二、市场规模当前绿色农药市场的规模较小,但增长速度非常迅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绿色农药市场在过去几年中每年增长率达到了20%以上。
根据行业观察,预计未来几年绿色农药市场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三、市场需求政府对于绿色农药的推广给予了大力支持,市场上对绿色农药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同时,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的要求也使得绿色农药市场需求增加。
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对无害农药的需求更为强烈。
四、市场竞争绿色农药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众多企业纷纷进入绿色农药领域。
目前,国内外一些大型农药企业都推出了自己的绿色农药产品。
而国内一些中小型企业也在积极研发和推广绿色农药产品。
其中,一些具备核心技术的企业拥有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
五、市场前景绿色农药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关注越来越高,绿色农药市场将会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
而国际市场对绿色农药产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因此,未来几年绿色农药市场将会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六、市场建议在市场上推广绿色农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绿色农药品牌知名度,打造绿色农药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故事。
2. 提升产品质量,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供更优质的绿色农药产品。
3. 加强市场宣传,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推广。
4. 加大与农业部门的合作,促进绿色农药的推广和应用。
总结:绿色农药行业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升,对农产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色农药市场前景广阔。
企业可以通过加强研发和品牌的建设,提供优质的绿色农药产品,积极开拓市场,并与农业部门共同推动绿色农药的推广和应用。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更加扶持和鼓励的政策,为绿色农药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支持。
浅谈绿色农药范文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友好,对生态系统无害,对人体健康无害的农药产品。
它以植物提取物、微生物、生物制剂等为主要成分,具有高效杀虫、高度选择性和降解性快等特点。
绿色农药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传统农药长期以来存在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本文将对绿色农药进行浅谈。
首先,绿色农药的出现,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传统农药的使用往往导致农田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而绿色农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尽量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农药主要通过植物提取物、微生物等天然成分杀灭害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绿色农药对人体健康无害。
传统农药的使用,经常会残留于农产品表面,比如大米、蔬菜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而绿色农药以天然植物提取物、微生物等为成分,对人体基本无害。
绿色农药的使用能够减少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再次,绿色农药具有高效杀虫和高度选择性的特点。
绿色农药通过植物提取物、微生物等杀灭害虫,具有高效杀虫的能力。
并且,绿色农药大多具有高度选择性,对非靶害虫和益虫的影响较小。
这可以有效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减少对农作物其他自然生物的影响。
最后,绿色农药具有降解性快的特点。
传统农药往往在环境中停留时间较长,难以降解,会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影响。
而绿色农药使用天然成分,大多具有较快的降解速度,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持续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然而,绿色农药的使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绿色农药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价格相对较贵,对农民的经济负担较重。
其次,绿色农药在使用和储存上需要特殊要求,遵守一定的使用准则和防护措施。
此外,绿色农药的使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绿色农药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绿色农药的出现对解决传统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农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无害,具有高效杀虫、高度选择性和降解性快等特点。
值得在果园中应用的几类绿色农药-园林值得在果园中应用的几类绿色农药在全社会高度关注果品等食用林产品安全的形势下,“三品一标”产品成为果品发展的必然趋势。
果品生产中病虫害的发生不可避免,使用绿色药剂防治符合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的需要。
绿色农药是指从动、植物体内或微生物及其衍生物中直接提取、仿生合成的有效杀虫成分,运用一定的工艺制成的、符合无公害果品生产需求的农药。
1 植物提取剂直接从植物体中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等方式提取杀虫成分,非化学合成。
1.1 桉油精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从天然生长的桉树幼嫩的枝、叶中提炼萃取而成,加高活性的助剂,制成新型广谱强力杀虫剂,纯植物源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性,对多种抗性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具有广谱、高活性、环保的特性。
常用5%桉油精溶液由北京中德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用于防治松毛虫、舞毒蛾、美国白蛾、蚜虫等,可防治螨类,促进林木生长,既可喷雾又可喷烟,对人畜安全,对天敌无伤害。
1.2 鱼藤酮从鱼藤中提取,主要存在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区所产豆科鱼藤属植物根中,在一些中草药如地瓜子、苦檀子、昆明鸡血藤根中也有。
杀虫效力最高的鱼藤酮存在于根部,常用剂型有4%粉剂、5%和7.5%鱼藤精乳油,对作物无药害、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不影响农产品风味。
主要作用方式是胃毒和触杀作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谷氨酸酶脱氢酶活性,使害虫呼吸减弱、心跳缓慢,致害虫死亡。
主要用于防治蚜虫、尺蠖等。
但易受日光、空气、高温的影响而分解,遇碱分解,不可用热水浸泡、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1.3 茴蒿素以植物茴蒿为主要原料,从中提取茴蒿素,以中草药为增效剂,常用有0.65%茴蒿素杀虫剂水剂。
主要作用方式为触杀为主,兼有胃毒作用,有速效性和持效性。
主要用于防治尺蠖、蚜虫、食心虫等。
不能与酸性药剂混用,稀释后当天用完。
1.4 苦参碱苦参碱是由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是生物碱。
一般为苦参总碱,其主要成分有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等多种生物碱,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
绿色农药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友好、安全无害的农药产品。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农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绿色农药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评价其发展与应用的重要指标。
一、经济效益分析1.降低农药成本传统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和人身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进行安全操作和环境处理,这增加了农田管理的成本。
而绿色农药具有低毒性、低残留、高效能等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成本。
2.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绿色农药在作物防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减少农产品的残留物以及污染物,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这将使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增加农产品的销售额和利润。
3.保护生态环境传统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会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
而绿色农药采用对环境友好的成分,不会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4.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绿色农药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了药害风险和抗药性的发生,保护了生态系统平衡,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农作物抗病虫能力,从而提高了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能力。
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绿色农药的推广应用将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加农产品的销量和价值。
这将有助于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2.保障公众健康传统农药的使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绿色农药的推广应用将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降低人体对农药的摄入风险,保障公众健康。
3.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绿色农药的推广应用将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4.增强中国农业竞争力绿色农药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农业的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农产品市场中,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门槛,绿色农药将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使中国农产品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绿色农药的发展概述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友好、对人体无害、且具有高效防治作用的农药。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绿色农药作为一种新型的农药,逐渐受到农业生产者和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对绿色农药的发展进行概述。
一、绿色农药的发展背景当前,全球农药使用量大量增长,这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包括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同时也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潜在风险。
因此,人们对农药的环保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传统农药相比,绿色农药研发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因此,绿色农药的研发需要采用更加科学、高效的方法和技术,开发出更加环保、低毒、高效的农药制剂。
二、绿色农药的分类与特点绿色农药主要包括植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等几个大类。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环境友好、对非靶生物影响小、对人体无害,且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一)植物源农药(二)微生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来防治农业病虫害的农药。
常见的微生物源农药主要包括Bt菌素、木霉素、拮抗菌等。
这类农药通过直接杀灭病虫害或阻断其生命周期,达到防治的目的。
与化学农药相比,微生物源农药具有活性高、环境友好、无残留等优点。
(三)生物化学农药生物化学农药是由植物或动物自身分泌的化学物质衍生而来的农药。
这类农药具有对目标害虫或病菌具有选择性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非靶生物的影响。
此外,生物化学农药还具有降解性好、无残留等优点。
三、绿色农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在当前,国内外对绿色农药的研发和应用越来越重视。
在国内,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都为绿色农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一些国内农药生产企业纷纷转型升级,开始加大对绿色农药的研发与生产力度。
同时,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绿色农药的研发和应用的创新。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一些植物源农药的活性成分转移到其他作物中,从而实现对多种病虫害的防治。
绿色农药的概念绿色农药,也称为环保农药、生物农药或天然农药,是指用于农业生产中的一类无害环境、对人畜无毒害、对作物无残留、无抗药性等特点的农药产品。
与传统农药相比,绿色农药具有较低的环境和生物风险,更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要求。
下文将从绿色农药的分类、原理、优势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绿色农药的分类可分为有机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提取物农药和天敌农药等几个主要类别。
有机农药是以天然物质为主要成分,利用植物提取物、动物提取物、矿物质等来制备的农药产品。
有机农药主要包括拟除虫菊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微生物水解蛋白类等。
其主要作用方式是通过干扰害虫神经系统、阻断害虫的正常生长发育等来达到灭除害虫的目的。
微生物农药是利用某些能够对害虫、病原微生物、杂草等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微生物制剂。
常见的微生物农药有细菌农药、真菌农药、病毒农药等。
微生物农药通常是通过杀死害虫或抑制其繁殖,从而达到防治的效果。
植物提取物农药是指从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并通过适当的加工和提纯工艺制备而成的农药产品。
植物提取物农药具有广谱、高效、环保、安全等特点,常见的有菊酯类、植物挥发性剂、杀菌素类等。
天敌农药是指利用害虫的天敌(包括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等)或者敌害微生物(如嗜寄生真菌、病毒等)来进行农药防治的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害虫种群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农药防治的目的。
绿色农药相比传统农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绿色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由于其成分主要是天然物质或微生物,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土壤、空气和水体等环境产生持久的污染。
其次,绿色农药对人畜的安全性高。
绿色农药中的活性成分通常不对人畜体内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农民和消费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再次,绿色农药对目标害虫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绿色农药一般作用于害虫特有的生理过程,对益虫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
最后,绿色农药对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要求较高。
绿色农药使用后不会在农产品中留下有害残留,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绿色农药——生态农药[1]
绿色农药——生态农药[1]
绿色农药,也被称为生态农药,是指对环境友好且对人体无害的农药。
它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探讨绿色农药的定义、分类、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
首先,绿色农药的定义是指在保证高效杀灭有害生物的同时,对非靶
生物和环境具有较低的毒性和影响。
绿色农药的开发和应用是为了解决传
统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一些传统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以及
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绿色农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农田作物、果树、蔬菜和花卉等。
与
传统农药相比,绿色农药可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同时降低对食品和环境的污染。
绿色农药还具有使用方便、价格合理等优点,受到农民的广泛青睐。
未来,绿色农药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农药的选择性、效果和稳定性。
随
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将推动绿色农药的进一步创新。
例如,纳米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药的释放和降解特性,减
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绿色农药的研发还需要加强对非靶生物和生
态系统影响的评估,确保其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绿色农药是一种环境友好且对人体无害的农药。
它的开发
和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药的问题,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目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应用,绿色农药的效果和稳定性将会进一
步提高。
绿色农药的推广和使用不仅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也对
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绿色农药分类和应用绿色农药又叫环境无公害农药或环境友好农药,是指对防治细菌、害虫高效,而对人畜、害虫天敌、农作物安全,在环境中易分解,在农作物中低残留或无残留的农药。
随着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进行,绿色农药的使用越来越多。
本节中微生物肥专家金宝贝将介绍集中绿色农药的功能和用途。
绿色农药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即控制农业有害生物药效高,单位面积使用量小;对农业有害生物的自然天敌和非靶标生物无毒或毒性极小;对农作物无药害,使用后在农作物体内外、农产品及在土壤、大气、水体中无残留或即使有少量残留也可以在短期内降解,生成无毒无害的物质而完全融入大自然。
1. 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是指能够用来杀虫、灭菌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微生物活体及其代谢产物。
可以分为原生动物型、线虫型、真菌型、细菌型、病毒型以及农用抗生素。
细菌制剂以苏云金杆菌(简称Bt)为代表;其次是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和缓死芽孢杆菌。
真菌制剂主要有白僵菌、绿僵菌,此外尚有赤僵菌、蚧生轮枝菌、汤姆生多毛菌等。
病毒制剂主要有核型多角体病毒和质型多角体病毒。
线虫研究和应用主要有斯氏线虫、异小杆线虫属的线虫等,原生动物目前研究应用最多的是微孢子虫。
农用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低微浓度时即可抑制或杀灭作物的病虫草害或调节作物生长发育的制剂。
我国农用抗生素经过50年的发展历程,开发成功的有井冈霉素、灭瘟素、春雷霉素、阿维霉素、公主岭霉素、浏阳霉素、韶关霉素、农抗23-16、农抗120、中生菌素、武夷菌素、宁南酶素、杀枯肽等。
此外金宝贝系列中的金宝贝增甜着色剂也属于微生物农药,可用于果实品质的提高。
2.植物源农药人们发现一些植物次生物质在光照条件下对害虫的毒效可提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千倍,显示出光活化特性。
自花椒毒素的光活化性质被首次发现以来,陆续发现的植物源光活化毒素已经有十几类。
不仅用于杀虫,也用于杀病毒、病菌、线虫等。
与一般化学农药相比,光化学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选择性强、对人畜安全等优点,作为一类新型无公害农药具有很大的潜力。
绿色农药的原理与作用
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友好、经济可行且能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一类农药。
其原理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物防治:绿色农药通常利用有益生物或天敌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
这些有益生物可以是昆虫、细菌、真菌等。
绿色农药不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
2. 植物提取物:绿色农药使用植物提取物来控制病虫害。
这些植物提取物包括植物精油、植物提取物等。
植物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对病虫害具有杀菌、杀虫作用,能够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
3. 生物化学制剂:绿色农药利用生物活性化合物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控制。
这些生物化学制剂包括天然有机化合物、微生物等。
这些化合物对病虫害具有杀菌、杀虫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
4. 诱杀剂:绿色农药利用具有引诱作用的物质来诱杀病虫害。
这些物质可以是植物挥发物、昆虫信息素等。
这些诱杀剂可以吸引病虫害进入陷阱,从而达到控制的效果。
总的来说,绿色农药的原理和作用就是利用生物防治、植物提取物、生物化学制剂和诱杀剂等手段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具有环境友好、经济可行和有效控制病
虫害的特点。
能化“绿色农药”发展呈四大趋势水性化粒状化高浓度化功能化“绿色农药”进展呈四大趋势农药对人类的贡献有目共睹。
但随着科学讨论不断深化和农业技术不断进步,农药的负面影响也渐渐被人们所熟悉,尤其是不合理用药而危害食品平安的事例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施用高效无毒“绿色农药”的呼声越来越剧烈。
记者最近就此采访了福建省农科院副院长翁伯琦。
翁伯琦表示,就进展方向而言,“绿色农药”研发仍主要包括高效灭杀且无毒副作用的化学合成农药与富有成效的生物农药两方面。
将来“绿色农药”剂型呈现四大进展趋势:水性化—削减污染,降低成本;粒状化—避开粉尘飞扬;高浓度化—削减载体与助剂用量,削减材料消耗;功能化—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就技术层面而言,业界开头关注植物体农药开发,即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作物、抗除草剂作物,并通过开发抗虫抗病的转基因作物来实现少用农药,甚至不用农药的目的,从而削减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翁伯琦说,近几年中国农药行业抓紧结构调整,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替代产品开发及生产步伐进一步加快,正在重点进展替代高毒杀虫剂新品种、新型水田和旱田除草剂、水果蔬菜用杀菌剂和保鲜剂。
当前化学农药的开发热点是杂环化合物,尤其是含氮原子杂环化合物。
在世界农药专利中,约有90%是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的优点是对温血动物毒性低;对鸟类、鱼类比较平安;药效好,特殊是对蚜虫、飞虱、叶蝉、蓟马等个体小和繁殖力强的害虫防治效果好;用量少,一般用量为5~10克/公顷;在环境中易于降解,有些还有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
翁伯琦表示,科学进展“绿色农药”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生物农药活性成分是自然存在的物质,因具有独特优势而被广泛看好。
生物农药主要分为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三大类型。
植物源农药以在自然环境中易降解、无公害的优势,现已成为绿色生物农药首选之一,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及植物光活化霉毒等。
到目前,自然界已发觉的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源杀虫剂有除虫菊素、烟碱和鱼藤酮等。
化学农药在森林有害生物防控中的优缺点及绿色农药创制
发展方向
化学农药在森林有害生物防控中的优缺点:
优点:
1. 快速杀灭有害生物:化学农药可以在短时间内杀死大量的有害生物,有效防止它们对森林造成损害。
2. 稳定性好:化学农药在环境中不易被分解,可以长时间存储和使用。
3. 有效范围广:化学农药可以在森林中广泛应用,对多种有害生物都有杀灭作用。
缺点:
1. 对非目标物种造成危害:化学农药不仅可以杀灭有害生物,同样也可能伤害非目标物种,从而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甚至导致生态失衡。
2. 长期使用会产生抗药性: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使有害生物逐渐产生抗药性,从而减弱杀灭效果。
3. 污染环境:化学农药可能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污染地下水、土壤和空气,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绿色农药创制发展方向:
为了避免化学农药造成的负面影响,绿色农药的研发和应用十分关键。
目前,绿色农药的创制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以微生物、植物、昆虫等天然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生物发酵或提取技术制得的农药,具有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绿色农药的一种重要类型。
2. 植物提取物:利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制成的农药,可以有效地杀灭有害生物,同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 微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生物作用制成的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同时对环境和人体无害。
4. 新型化学农药:新型化学农药是指在化学农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进行创新设计,以达到更高的杀虫、杀菌、杀藻、除草等效果,同时避免污染环境和伤害非目标生物。
绿色农药发展概述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绿色农药的发展逐渐成为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
绿色农药是指对环境友好、对人类和非靶生物无毒性或低毒性的农药,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绿色农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绿色农药发展的背景绿色农药的发展背景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传统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大量使用传统农药导致了农田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其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对绿色农药的需求逐渐增加;第三,农药抗药性问题的日益突出,传统农药已经越来越难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因此,发展绿色农药成为了当前农药行业发展的关键。
二、绿色农药的发展趋势1.低毒性绿色农药的核心要求是安全、无毒性或者低毒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
绿色农药发展的趋势主要是从高毒性农药向低毒性农药的转变。
研发出低毒性的农药,有助于减少传统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保障人们的健康。
2.高效性绿色农药要求既安全又高效,能够迅速有效地杀灭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
发展高效性的绿色农药,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新材料、新技术等手段来加强绿色农药的防治效果。
3.微生物农药的应用微生物农药是指以微生物为活性成分的农药制剂,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特点,是绿色农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微生物农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植物保护,对化学农药进行替代和补充,达到更好的农业生产管理效果。
4.植物提取物农药的研究植物提取物农药是指以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为基础的农药制剂,具有环境友好、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随着人们对天然健康产品需求的增加,植物提取物农药作为绿色农药的一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三、绿色农药的发展挑战1.技术难题绿色农药的研发技术难度大,绿色农药的发展需要对农药剂型、制剂工艺、释放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
我国无公害产品允许的绿色化学农药防真菌:咪鲜胺、代森锰锌(绿色大生)防细菌:噻唑酮防虫:印素、苦参碱、防虫菊免疫激活物质:海藻酸四、栀子病虫害的综合防治1、农艺策略(1)切断断病虫害发生链条A、重视修剪最大限度的利用光、气、空间;创造不利于病虫害的生存条件※栀子树冠大小与果数量的关系:减去枯枝、纤弱枝、密生枝、重叠枝、饶长枝和病虫枝,使树冠外圆内容枝条舒展开朗、通风透光、开线开阔的自然形态。
※栀子树修剪与不修剪的抽梢数量与产量:B、处理残留病虫害残留、烧毁(2)平衡施肥、提高抗性NPK比例:1:1:1,补充锌、钙、硼、镁微量元素。
重视壮果肥:这是增加当年产量最有效的方法。
必须施还阳肥:栀子是春梢结果,还阳肥是明年产量的基础。
喷施激活免疫药物。
2、物候策略※全年枝梢生长阶段和春夏秋枝梢比例都正湾农技中心2003芽枯病:气温15-200℃适温:20-27℃;褐斑病:25℃;叶玻璃:24-29℃;碳蛆病:5月开始发生,7-8月危害最严重。
※栀子花与果消长时间都正湾农技中心20033、防治运筹策略(1)病虫害发生的历史过去发生过什么,在哪里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发生多少,危害多大?(2)抓住主要病虫害防治每一块地的一定时段只有3-5种病虫害,抓住对树体和产量影响较大的列为防治的主要目标。
(3)运用时间和药物应用病虫害活动规律和防治药物最佳,最佳持续时间用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建议※(1)从5月份开始至8月底为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120天)。
(2)防病害20一次(5-6次),防虫害15天一次(7-8次)根据虫量减少或增加次数。
(3)病害选药:多菌灵或甲托、月咪鲜胺、代森锰锌交替使用。
(4)虫害选药:1%苦参碱、印素乳800-1000倍液。
1%除虫菊素、苦参碱微囊悬浮剂1000-1500倍液。
※无公害规范化种植生产基地应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1)质量要求:择地前应该对基地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基地以及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应既是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