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外历史大事时间对照表)具体..
- 格式:doc
- 大小:150.50 KB
- 文档页数:14
中外历史重要事件时间表详表中国历史
先秦时期(公元前206年以前)
- 公元前2697年:黄帝时期始。
- 公元前2070年:尧时期始。
- 公元前1766年:商朝末年,夏朝建立。
- 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
- 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始。
秦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
- 公元前206年:汉朝建立。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 公元220年:三国时期。
- 公元589年:南北朝时期。
唐宋元明清(公元618年-1912年)
-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
-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
- 公元1279年:元朝建立。
-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
- 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
近现代史(1912年以后)
-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国际历史
古代
- 公元753年:罗马城建立。
- 公元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 公元27年:罗马帝国建立。
中世纪
-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 800年:查理曼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现代
-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签署。
-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 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 1939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论
以上是中外历史重要事件的时间表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大事年表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大事年表一、介绍在高中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包括中外历史的纲要和重要事件。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载和总结,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演变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根据您的要求,为您整理中外历史的纲要和重要事件,并以深度和广度的方式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
二、我国历史纲要大事年表1. 夏商西周时期- 夏朝建立- 商朝兴起- 西周建立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3. 秦汉时期- 秦朝统一我国- 汉朝建立4.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 南北朝时期5. 唐宋元明清时期- 唐朝盛世- 宋朝科技发展- 元朝统一我国- 明朝海外贸易- 清朝国力衰退6. 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世界历史纲要大事年表1. 古希腊罗马时期- 古希腊城邦兴起- 罗马帝国扩张2. 中世纪- 拜占庭帝国兴衰- 十字军东征3. 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 文艺复兴运动- 大航海时代开启4. 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 英国工业革命- 殖民地扩张5. 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冷战时期全球格局竞争四、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整理和回顾我国和世界历史的纲要大事年表,我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连续性和复杂性。
在不同的时期,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相互交织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了解历史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过去,也能够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总结通过撰写这篇文章,我对中外历史的纲要和重要事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对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有了更全面和灵活的认识。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历史,并为您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总字数:3487以上就是我根据您提供的主题撰写的文章,希望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如果您还有其他需求或者修改意见,也欢迎随时和我沟通,我会尽力满足您的需求。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1、旧石器时代(距今200万年——1万年)(1)文化遗存代表:①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中国已知最早人类);②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人。
(2)生产生活:①打制石器;②从事渔猎和采集;③过着群居生活;④学会用火2、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1)生产活动:①磨制石器;②大量使用陶器;③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定居生活;(2)文化特征:①分布广泛;②多元一体(3)文化遗存代表:A、距今约7000-5000年①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彩绘陶器、粟);大汶口文化②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养蚕缫丝技术)B、距今约5000年①黄河流域:龙山文化(黑陶,被称为“蛋壳陶”)②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精美的玉器,大规模祭坛、神庙)(出现阶级分化)3、原始社会分期①原始人群;②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共同劳动,成果共享);③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形成部落联盟)4、三皇五帝时代:①禅让制;②炎帝、黄帝是华夏始祖;③陶寺遗址(国家初始形态)5、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①禹建立夏,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启继位后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代替公天下。
②二里头遗址(最能证明夏文化存在的遗址);③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机构: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④地方管理:聚族而居,夏王直接统治夏后氏部落,其他部族实行间接统治6、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①内外服制(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之地,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②青铜器;③甲骨文;④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是商朝政治的特点。
7、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1)西周建立与灭亡:①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获胜,建立西周;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期,引发“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③公元前771年,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中国历史朝代朝代起止时间都城都城今址建立者夏朝约前 2022 年-约前 1559 年阳城、阳翟、斟鄩、商丘、纶城、帝丘、原、老丘、西河河南郑州、许昌、洛阳、商丘、濮阳、济源、开封夏王姒启商朝约前 1559 年-约前 1046 年亳、西亳、嚣、相、邢、殷、朝歌河南商丘、洛阳、郑州、安阳、焦作、鹤壁商太祖子履西周约前 1046 年-前 771 年镐京、成周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周武王姬发东周前 770 年-前 256 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秦朝前 221 年-前 207 年咸阳陕西咸阳秦始皇帝嬴政西楚前 206 年-前 202 年彭城江苏徐州西楚霸王项羽西汉前 202 年-8 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帝刘邦新朝8 年-23 年常安陕西西安建兴帝王莽玄汉23 年-25 年南阳、洛阳、长安河南南阳、河南洛阳、陕西西安汉更始帝刘玄东汉25 年-220 年洛阳、许昌河南洛阳、河南许昌汉世祖刘秀三国(220 年-280 年)曹魏220 年-266 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蜀汉221 年-263 年成都四川成都汉烈帝刘备孙吴222 年-280 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西晋266 年-316 年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东晋317 年-420 年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十六国(304 年-439 年)南朝(420 年-589 年)刘宋420 年-479 年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南齐479 年-502 年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南梁502 年-557 年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南陈557 年-589 年建康江苏南京帝陈霸先北朝(386 年-581 年)北魏386 年-557 年平城、洛阳山西大同、河南洛阳道武帝拓跋珪东魏534 年-550 年邺城河南安阳魏孝静帝元善见北齐550 年-577 年邺城河南安阳齐文宣帝高洋西魏535 年-557 年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北周557 年-581 年长安陕西西安周明帝宇文毓隋朝581 年-618 年大兴城、洛阳陕西西安、河南洛阳隋文帝杨坚唐朝「前期」618 年-690 年长安、洛阳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唐高祖李渊武周690 年-705 年神都洛阳河南洛阳圣神皇帝武则天唐朝「中后期」705 年-907 年长安、洛阳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唐中宗李显五代(907 年-960 年)后梁907 年-923 年开封府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温后唐923 年-936 年河南府河南洛阳唐庄宗李存勖后晋936 年-947 年开封府河南开封晋高祖石敬瑭后汉947 年-951 年开封府河南开封汉高祖刘知远后周951 年-960 年开封府河南开封周太祖郭威十国(891 年-979 年)南吴902 年-937 年广陵江苏广陵南吴太祖杨行密南唐937 年-975 年江宁府江苏南京唐烈祖李昪前蜀907 年-925 年成都四川成都前蜀太祖王建后蜀933 年-966 年成都四川成都后蜀高祖孟知祥南汉917 年-971 年兴王府广东广州南汉高祖刘龑南楚896 年-951 年长沙府湖南长沙楚武穆王马殷吴越907 年-978 年杭州、越州浙江杭州吴越太祖钱镠闽国909 年-945 年长乐府、建州福建福州、福建建瓯闽太祖王审知荆南924 年-963 年江陵府湖北秭归楚武信王高季兴北汉951 年-979 年太原府山西太原北汉世祖刘崇北宋960 年-1127 年开封府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南宋1127 年-1279 年应天府、临安府河南商丘、浙江杭州宋高宗赵构辽朝916 年-1125 年临潢府、开封府内蒙古巴林左旗、河南开封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西夏1038 年-1227 年兴庆府宁夏银川夏景宗李元昊金朝1115 年-1234 年大兴府、会宁府、开封府北京、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开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元朝1271 年-1368 年大都路北京元世祖忽必烈明朝1368 年-1644 年应天府、顺天府江苏南京、北京明太祖朱元璋清朝1644 年-1911 年奉天府、顺天府辽宁沈阳、北京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高中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要说实在的东西,课堂是很实在的。
⾼中必修⼀历史知识要点归纳 在学习中,⼤家最不陌⽣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为了帮助⼤家更⾼效的学习,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中必修⼀历史知识要点归纳,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必修⼀历史知识要点归纳篇1 ⼀、罗马政体演变 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元⾸制——帝制 1、贵族共和制 ①执政官:共和国的最⾼官职,有任期,只由贵族担任。
②元⽼院:最⾼权⼒机关,是古罗马的决策机构,成员由贵族组成,实⾏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③公民⼤会:负责选举公职⼈员,通过元⽼院拟定的提案。
④保民官:监督政府,维护平民利益。
2、帝制 (1)元⾸制 ①公元前27年,屋⼤维建⽴。
②实质:披着共和外⾐的君主专制。
③作⽤:确⽴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罗马进⼊相对稳定的“罗马和平”时期。
(2)帝制:三世纪初,戴克⾥先公开实⾏君主统治。
⼆、罗马法 1、《⼗⼆铜表法》——罗马法的源头 (1)内容: ①基本上是过去未成⽂习惯法的汇编。
②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制,维护了私有财产和贵族利益。
(2)评价 ①是古罗马的第⼀部成⽂法。
②虽没有给平民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贵族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任意解释习惯法。
2、《查⼠丁尼民法⼤全》的组成: ①《查⼠丁尼法典》 ②《查⼠丁尼法学总论》 ③《查⼠丁尼学说汇纂》 ④《查⼠丁尼新敕》 3、罗马法 (1)罗马法以《⼗⼆铜表法》为开端,以《查⼠丁尼民法⼤全》为总结。
(2)对罗马法的评价: 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泛的古代法律。
①《查⼠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②它保留了罗马法学⽅⾯的创造成果,以法律⼿段规范⼈的⾏为,调节社会⽭盾,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具。
③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的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中必修⼀历史知识要点归纳篇2 ⼀、三省六部制的确⽴及其演变 1、三省六部制的确⽴(隋唐时期) ①三省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 ②尚书省下设六部。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时间轴详解关于历史时间轴和知识大框架是学会生关心的问题,下面本人的本人将为大家带来高中必修一的时间轴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历史必修一的时间轴1.公元前1046-771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制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2.公元前221-206:秦秦确立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3.公元前208-公元8年:汉内朝制度,削弱相权方法:频繁更换丞相4.618年到907年唐设立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特点及影响:1、相权一分为三2、各部门分工和作,监督牵制提高行政效率3、保证君权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创造5.960年到1172年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使管军事设三司使管财政6.元元朝的十个行中书省行省和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省官互迁7.明1368年到1644年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8.清1644年到 1840年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处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9.1840-1842(鸦片战争时期)鸦片战争(英国发动)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东南沿海门户洞开协定关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10.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法国发动)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11.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九年级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1、文艺复兴:以现实人文主义为中心。
但丁是文艺复兴先驱,代表作《神曲》。
巨人达·芬奇,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文艺复兴意义-------------------------见课本第页新航路开辟:意大利哥伦布,率船队达美洲巴哈马群岛,开辟通往美洲的航路。
达·伽马1498年,麦哲伦1519年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的意义:---------------------------------------------------见课本第页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君主专制的严重阻碍。
导火线:17世纪30年代,苏格兰人民起义。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开始标志:新议会的召开重要文献: 《权利法案》,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国王的权力。
历史意义:---------------------------------------------------------------------------见课本第页3、美国独立战争: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爆发标志:1775年4月莱克星顿的枪声。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重要文献:1776年7月发表《独立宣言》,宣布人人有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力。
转折:1777年沙拉托加大捷。
胜利标志: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宪法:19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实行三权分立学说。
总统:1789年,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届总统。
独立战争的意义:----------------------------------------------见课本第页4、法国大革命: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发展。
导火线: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爆发标志:1789年7月,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重要文献:1789年8月制宪会议颁布《人权宣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