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动阀空气消耗量计算

气动阀空气消耗量计算

气动阀空气消耗量计算

气动阀空气消耗量

执行器空气消耗量计算如下:

空气消耗量基于所用阀门一次动作的,而不是每小时的耗气量

1、单动(弹簧复位)

(SA系列)

V=A×[(P+1.033)/1.033] ×N

2、双动

(SD系列)

V=(A+B)×[(P+1.033)/1.033] ×N

其中:

V—―空气消耗量(升)

P—―空气压力(kg/cm2)

A,B—―执行器容积(升)

N—―动作次数

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 系数公式

系数公式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引言在燃气燃烧产物(烟气)的计算工作中,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是经常遇到的。一般用于以下两方面:一为在控制燃烧过程中,需要检测燃烧过程中的过剩空气系数,防止过剩空气变化而引起的热效率的降低,以及燃烧工况的恶化。一为在检测燃气燃烧设备的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时,需要根据烟气样中氧含量或二氧化碳含量确定过剩空气系数,从而折算成过剩空气系数为1时的有害物含量。为了简化计算,通常是采用近似的计算公式。但是这些近似公式都有一定的设定条件。不考虑设定条件,盲目地使用近似公式,往往会引起较大的偏差,甚至于出现错误。这也是在检测工作中经常发现数字矛盾的原因之一。为了减少读者的查阅资料的时间,本文适当地重复过去推导的公式,强调的是近似公式的使用条件以及应用时应该考虑的问题。最后提出两个比较精确的过剩空气计算公式,供有关人士参考。一.根据燃烧产物的成分计算过剩空气系数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完全燃烧情况下的过剩空气系数。这里的完全燃烧是指燃烧产物中未完全燃烧成分很低,例如CO与NOX含量属于ppm级。在计算燃烧产物成分时可以不计入这些未完全燃烧成分。 1.过剩空气的来源在完全燃烧条件下,燃烧产物中有过剩空气,来源于两个情况。一为在燃烧过程中混入过多空气,使燃烧后燃烧产物中有过剩的空气;另一为根据分析燃烧产物成分的需要抽取烟气样时,混入了周围的空气。在燃烧以前混入过多的空气,会增加热损失,降低热效率;混入的空气过少(过剩空气系数小于1)也会恶化燃烧,造成污染环境与能源浪费。为此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烟气样中的成分计算过剩空气系数。从而做出调整燃烧工况的措施。在燃烧以后混入周围的空气大多数是在抽取烟气样时发生的。为了消除多余空气对烟气样中成分的影响,需要折算到没有多余空气时(过剩空气系数=1)烟气样的成分。这也需要计算过剩空气系数。虽然在燃烧前混入过多空气会影响燃烧工况,而燃烧后混入空气对燃烧工况没有关系。但是它们对烟气样的成分的影响是相同的。都可以用烟气样中的氧或二氧化碳含量计算过剩空气系数。当然这个结论都是在本文的先提条件,完全燃烧的情况下才能成立。 2.根据干烟气中的O2含量计算过剩空气系数在燃烧过程中,供给燃烧需要的空气往往会大于燃烧实际需要的空气量。这样,实际的空气量与燃烧理论需要的空气量的比值即为过剩空气系数。 1 过剩空气系数a,可用下面公式计算,根据以上公式推导,可以看出公式(6)与(7)都是有条件的,要强调指出的是使用这些公式时必须研究其特定的条件。需要经过验算与分析才能确定公式(7)的使用范围。参1指出的条件本文将进一步验证。 3.根据干烟气中的CO2含量计算过剩空气系数 2 公式(10b)中的CO2m可以根据燃气成分计算出来,所以在已知燃气成分条件下,只要测得干烟气中的CO2含量就可以求得过剩空气系数。根据以前讨论的前提条件,公式(10a)是一个完全燃烧的关系式。也就是说完全燃烧必然满足公式(10a),公式(10a)也是完全燃烧的判别式。用公式(10b)计算出过剩空气系数a,其计算结果应该与公式(7)所得的结果是一样的。再一次提醒读者,以上结论都是在完全燃烧(CO含量属ppm级)条件下成立的。二.燃烧产物的成分与燃烧三角图 1.城市燃气燃烧产物中的成分由于城市燃气尤其是天然气中基本上没有氮、硫与氧的成分。在完全燃烧的条件下,燃烧产物中主要成分是CO2、H2O和N2。在实际燃烧过程中,燃烧再完全也会有微量不完全燃烧及其他气体,也就是说在烟气样中总会有些CO、NOX等ppm级的微量的气体。另外,在燃烧过程中,为了使燃气燃烧完全,要求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为此混入的空气量略大于燃烧需要的空气量。这就是说完全燃烧条件下,过剩空气系数大于1,烟气样中还应有氧成分O"2。因此城市燃气完全燃烧下的烟气样中的主要成分为CO2、H2O、O2 及 N2;城市燃气完全燃烧下的干烟气样中的主要成分为CO2、O2 及N2。以后讨论的主要是干烟气(或干燃烧产物)。 3

CEMS数据折算计算公式

Cems环保数据折算公式 流速 Vs = Kv * Vp 其中 Vs 为折算流速 Kv为速度场系数 Vp 为测量流速 粉尘 1 粉尘干基值 DustG = Dust / ( 1 – Xsw / 100 ) 其中 DustG 为粉尘干基值 Dust 为实测的粉尘浓度值 Xsw 为湿度 2 粉尘折算 DustZ = DustG * Coef 其中 DustZ 为折算的粉尘浓度值 DustG 为粉尘干基值 Coef 为折算系数,它的计算方式如下: Coef = 21 / ( 21 - O2 ) / Alphas 其中 O2 为实测的氧气体积百分比。 Alphas 为过量空气系数(燃煤锅炉小于等于折算系数为; 燃煤锅炉大于折算系数为; 燃气、燃油锅炉折算系数为 3粉尘排放率 DustP = DustG * Qs / 1000000 其中 DustP 为粉尘排放率 Dust 为粉尘干基值 Qs 为湿烟气流量,它的计算方式如下: Qs = 3600 * F * Vs 其中 Qs 为湿烟气流量 F 为测量断面面积 Vs 为折算流速 SO2 1 SO2干基值 SO2G = SO2 / ( 1 – Xsw / 100 ) 其中

SO2 为实测SO2浓度值 Xsw 为湿度 2 SO2折算 SO2Z = SO2G * Coef 其中 SO2Z 为 SO2折算率 SO2G 为SO2干基值 Coef 为折算系数,具体见粉尘折算 3 SO2排放率 SO2P = SO2G * Qsn / 1000000 其中 SO2P 为SO2排放率 SO2G 为SO2干基值 Qsn 为干烟气流量,它的计算方式如下: Qsn = Qs * 273 / ( 273 + Ts ) * ( Ba + Ps ) / 101325 * ( 1 – Xsw / 100 )其中 Qs 为湿烟气流量 Ts 为实测温度 Ba 为大气压力 Ps 为烟气压力 Xsw 为湿度 NO 1 NO干基值 NOG = NO / ( 1 – Xsw / 100 ) 其中 NOG 为NO干基值 NO 为实测NO浓度值 Xsw 为湿度 2 NO折算 NOZ = NOG * Coef 其中 NOZ 为 NO折算率 NOG 为NO干基值 Coef 为折算系数,具体见粉尘折算 3 NO排放率 NOP = NOG * Qsn / 1000000 其中 NOP 为NO排放率

脉冲清灰耗气量计算2008.1.30

布袋除尘器脉冲清灰耗气量计算 袋式除尘器耗气量的大小,与脉冲阀的尺寸大小、喷吹时间间隔(粉尘黏度决定)、喷吹的压力、脉冲宽度等因素有关,你的收尘器96个阀,8个气包,每个气包12个脉冲阀,可肯定你的脉冲阀是3”阀,收尘器应该是行喷。 你让时间间隔为5秒,那么一分钟就有12个阀工作,即60÷5=12,阀的循环周期为96÷12=8分钟,一般情况还可以,在这种情况下: 1、耗气量为:0.24×12=2.88m3/min 2、储气罐3立方足够,别忘了你还有储气包! 3、空压机有4.5立方就够了 以上时间间隔一定参考粉尘性质,否则差别较大 CV值是普遍通用的流量单位,CV值的单位是US gal/min,1US gal/min=63.09×10-6m3/s,故3"脉冲阀cv值流量是500,故一个3"脉冲阀的耗气量=500*63.09×10-6m3/s=0.0315m3/s。 14.1空压机的选择 选择空压机时,主要考虑空压机的压气供给量。除尘设备选用的空压机,其压气压力一般为0.8Mpa。下面,将对空压机的压气供给量进行计算。 14.1.1高原3寸脉冲阀喷吹一次耗气量:Q1=500升(标态) 14.1.2脉冲喷吹间隔:t=5s 14.1.3除尘器一分钟耗气量:Q2=500×60/5=6000升 14.1.4换算为0.8Mpa下的压缩空气量:Q3=Q2/8=750升(压缩态)

考虑到除尘器除了有脉冲阀要消耗压缩空气外,还有气缸及空气炮等消耗压缩空气的元件,同时,脉冲阀本身允许有压缩空气的微量泄露(近乎为零),故需要对对压缩空气量保留一定的裕量。 14.1.5取安全系数:K=2.5(经验数值) 14.1.6理论计算出来的压缩空气消耗量:Q=KQ3=1875升(0.8Mpa 下的压缩态) 这就要求所选择的空压机必须提供1875/min的压缩空气量(0.8Mpa)。在实际选择时,选用2~3m3/min的压缩空气耗量比较合适。 上面的计算过程,考虑的是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脉冲阀在工作的情况。在某些复杂的除尘工况下,如进入除尘器的烟气含尘浓度特别高,甚至达到1000g/m3以上,此时,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脉冲阀喷吹已经不能适应清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在同一时间,有两个脉冲阀,甚至三个以上脉冲阀同时工作。其压缩空气的消耗量也相应提高。耗量的计算过程同上述类似。 14.2储气罐 储气罐的作用是储存足够的气量,保证除尘器各用气元件的用气量;同时,它又起稳定压缩空气压力的作用:即各耗气元件在工作时,气源气压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因为气源压力不稳而造成除尘设备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发生。 选择储气罐时,主要考虑储气罐的容量,根据实际使用经验,当脉冲阀喷吹完毕后,储气罐气源压力下降差压不应该超过0.02Mpa。 1

压缩空气用气量计算

压缩空气用气量计算 压缩空气用气量计算 压缩空气理论――状态及气量 1、标准状态 标准状态的定义是:空气吸入压力为0.1MPa,温度为15.6℃(国内行业定义是0℃)的状态下提供给用户系统的空气的容积。如果需要用标准状态,来反映考虑实际的操作条件,诸如海拔高度、温度和相对湿度则将应实际吸入状态转换成标准状态。 2、常态空气 规定压力为0.1MPa、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36%状态下的空气为常态空气。常态空气与标准空气不同在于温度并含有水分。当空气中有水气,一旦把水气分离掉,气量将有所降低。 3、吸入状态 压缩机进口状态下的空气。 4、海拔高度 按海平面垂直向上衡量,海拔只不过是指海平面以上的高度。海拔在压缩机工程方面占有重要因素,因为在海拔高度越高,空气变得越稀薄,绝对压力变得越低。既然在海拔上的空气比较稀薄,那么电动机的冷却效果就比较差,这使得标准电动机只能局限在一定的海拔高度内运行。EP200 标准机组的最大容许运行海拔高度为2286米。 5、影响排气量的因素: Pj、Tj、海拔高度、n、V余、泄漏等。 6、海拔高度对压缩机的影响: (1)、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绝压越低,压比越高,Nd越大; (2)、海拔越高,冷却效果越差,电机温升越大; (3)、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柴油机的油气比越大,N越小。 7、容积流量 容积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压缩机吸入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流量。用单位:M3/min (立方米/分)表示。标方用N M3/min表示。 1CFM=0.02832 M3/min, 或者1 M3/min=35.311CFM, S--标准状态,A--实际状态 8、余隙容积 余隙容积是指正排量容积式(往复或螺杆)压缩机冲程终端留下的容积,此容积的压缩空气经膨胀后返回到吸入口,并对容积系数产生巨大的影响。 9、负载系数

调节阀的流量计算

调节阀的流量计算 调节阀的流量系数Kv,是调节阀的重要参数,它反映调节阀通过流体的能力,也就是调节阀的容量。根据调节阀流量系数Kv的计算,就可以确定选择调节阀的口径。为了正确选择调节阀的口径,必须正确计算出调节阀的额定流量系数Kv值。调节阀额定流量系数Kv的定义是:在规定条件下,即阀的两端压差为10Pa,流体的密度为lg/cm,额定行程时流经调节阀以m/h或t/h的流量数。 1.一般液体的Kv值计算 a.非阻塞流 判别式:△P<FL(P1-FFPV) 计算公式:Kv=10QL 式中: FL-压力恢复系数,见附表 FF-流体临界压力比系数,FF=- PV-阀入口温度下,介质的饱和蒸汽压(绝对压力),kPa PC-流体热力学临界压力(绝对压力),kPa QL-液体流量m/h ρ-液体密度g/cm P1-阀前压力(绝对压力)kPa P2-阀后压力(绝对压力)kPa b.阻塞流 判别式:△P≥FL(P1-FFPV) 计算公式:Kv=10QL 式中:各字符含义及单位同前 2.气体的Kv值计算 a.一般气体 当P2>时

当P2≤时 式中: Qg-标准状态下气体流量Nm/h Pm-(P1+P2)/2(P1、P2为绝对压力)kPa △P=P1-P2 G -气体比重(空气G=1) t -气体温度℃ b.高压气体(PN>10MPa) 当P2>时 当P2≤时 式中:Z-气体压缩系数,可查GB/T 2624-81《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的设计安装和使用》 3.低雷诺数修正(高粘度液体KV值的计算) 液体粘度过高或流速过低时,由于雷诺数下降,改变了流经调节阀流体的流动状态,在Rev<2300时流体处于低速层流,这样按原来公式计算出的KV值,误差较大,必须进行修正。此时计算公式应为: 式中:Φ―粘度修正系数,由Rev查FR-Rev曲线求得;QL-液体流量 m/h 对于单座阀、套筒阀、角阀等只有一个流路的阀 对于双座阀、蝶阀等具有二个平行流路的阀 式中:Kv′―不考虑粘度修正时计算的流量系 ν ―流体运动粘度mm/s FR -Rev关系曲线 FR-Rev关系图 4.水蒸气的Kv值的计算

烟气监测系统计算公式

烟气监测系统计算公式: 1. 流量 1.1原烟气流量(湿态) 【未用】 1.2净烟气流量 1.2.1工况下的湿烟气流量s Q : s s V F Q ??=3600 s Q ――工况下的湿烟气流量,h m 3; F ――监测孔处烟道截面积,2m ; s V ――监测孔处湿烟气平均流速,s m /。 1.2.2监测孔处湿烟气平均流速s V : s V = 流速仪输出值 1.2.3标准状态下干烟气流量sn Q : )1(273273101325sw s s a s sn X t P B Q Q -+?+?= sn Q ――标准状态下干烟气流量,m 3; sw X ――烟气湿度。 1.2.4烟气排放量 ∑=?=n i sni h Q n Q 1)1( ∑==24 1i hi d Q Q ∑==31 1i di m Q Q ∑==121i mi y Q Q 式中, Q h ——标准状况下干烟气小时排放量,m 3;

Q d ——标准状况下干烟气天排放量,m 3; Q m ——标准状况下干烟气月排放量,m 3; Q y ——标准状况下干烟气年排放量,m 3; Q sni ——标准状况下,第i 次采样测得的干烟气流量,m 3/h ; Q hi ——标准状况下,第i 个小时的干烟气小时排放量,m 3/h ; Q di ——标准状况下,第i 天的干烟气天排放量,m 3/h ; Q mi ——标准状况下,第i 个月的干烟气月排放量,m 3/h ; n ——每小时内的采样次数。 2.烟气湿度sw X : 222O O O sw X X X X '-'= 2O X ――湿烟气氧量,%; 2O X '――干烟气氧量,%。 3.过量空气系数α': 2 2121O X -='α 4.烟尘 4.1.1标准状态下干烟气的烟尘排放浓度 程截距烟尘方程斜率+烟尘方.dust dust C C ''=' 式中, dust C ''——实测的烟尘排放浓度,mg/m 3; dust C '——标准状态下干烟气烟尘排放浓度,mg/m 3。 4.1.2折算的烟尘排放浓度 α α'?'=dust dust C C 式中, dust C ——折算成过量空气系数为α时的烟尘排放浓度; dust C '——标准状态下干烟气烟尘排放浓度,mg/m 3; α' ——实测的过量空气系数;

降低压缩空气消耗量及空压机节能措施

它山石 降低压缩空气消耗量及空压机节能措施 马思军 (帛方纺织有限公司) 我公司是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20多万棉纺纱锭,320台喷气织机,公司空压站配置大小20多台水冷或风冷空压机,公司供气区域按纺织机械使用压缩空气压力的高低分成六个区域。 2013年我公司五万纱锭用气量约为500-700 m3/h(流量计瞬时流量),与纺机生产厂家提供的设备耗气量相差较大,为此我们进行了节气降耗的技术攻关活动。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过程中使用压缩空气时存在浪费现象。 2、主管道、支管道及各类管件、阀门存在漏气,且管道内较脏(锈、水、污泥等),造成管道内壁摩擦系数偏大,部分管径偏小,导致部分管网阻力大。 3、设备上的用气设施存在漏气现象。 4、供气压力低时,自动络筒机接头不符合质量要求而被电清切除,多次重复接头动作,浪费较多的压缩空气。 5、清洁用气直接从供气管路上取气,压力较高,浪费压缩空气。 6、用气奖惩效果差。导致员工节约用气的积极性不高。 7、空压机安装设计不合理,造成空压机效率偏低。空压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温升高,耗电多。 8、没有对空压系统进行有效的规范,导致空压系统效率降低。浪费部分能源。 2采取的措施 1、加强供气主管道的巡回检查,尤其是地沟、暗井或法兰连接处等日常不易发现的地方,发现泄露及时维修处理。同时督促用气部门加强排除设备漏气点,规范用气行为,杜绝跑、冒、滴、漏现象。通过修订用气管理制度,加大对漏气点的考核。 2、为提高供气质量,我们在用气各工序的管道末端安装了阀门,当发现管道内有水锈和杂质时,就利用节假日或停机时间打开管道末端的阀门,用压缩空气对供气管道进行冲刷,清洗,把管道内的水锈和杂质吹出来,以减少自动络筒机电磁阀等气路部件损坏的频率。 3、配合用气管理制度及考核规定,对用气各部门安装空气流量计,强化各用气部门杜绝跑、冒、滴、漏及节约用气的意识。 4、要求空压运行人员定时用拖把清理排气楼;每班清洁空气预过滤器的滤布,减少滤布的阻力,延长空滤器的使用寿命。 5、将风冷空压机吸气口从温度较高的空压机间改到温度较低的风冷干燥机间,将水冷空压机的吸气口全部接至室外,降低吸气口的温度(空压机吸气温度降低了3-9℃,空压机效率提高了1-3%)。 6、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及时开停冷却塔风机,冷却塔供水温度在22℃以下时停风机,供水温度达到26℃时再开风机。 7、根据用气部门的用气量及时调整空压机的开台数,使空压机的产气量与用气量相匹配,提高空压机的运行效率。安装用气设备时,尽量靠近空压主管道,降低压缩空气阻力损失。 8、定期逐个检查设备及管路系统的动、静密封点,加大巡回检查力度,密切关注各工序的用气量波动情况,根据用气部门的工艺要求和公司制定的供气压力标准,随时调节供气压力。在空压值班室、生产车间及实验室等重要用气点按装灯光、声音报警装置,以及时发现压力波动,及时处理故障。 9、对风冷空压机油冷却器的风机加装变频器,该风机功率较大,是按夏季负荷配置的,夏季室外最高温度可达35-40℃,冬季室外最低温度只有-18℃左右,而且夏季与冬季湿球温度相差也很大,因此

如何控制锅炉过剩空气系数

如何控制锅炉过剩空气系数 ?通过燃烧调整确定最佳过剩空气系数根据经验当炉膛过剩空气系数1.3~1.5左右时,锅炉的热效率最高。省煤器(二 级省煤器)出口的最佳过剩空气系数控制在1.7以内,如 果α过高,一方面使烟气量增加,排烟热损失加大,另一 方面使炉内温度降低,燃烧恶化,造成机械不完全燃烧损 失和化学不燃烧损失增大。 ?根据负荷和煤种变化等情况,及时调整送、引风门开度。 如锅炉负荷降低时,燃料的需要量相应减少,燃烧所需的 空气量也相应减少,此时如不及时调节风量,就会使炉膛 过剩空气系数增大。 ?要及时堵住漏风,堵绝炉膛、省煤器等尾部设备的漏风。 ?装设二氧化碳或氧气分析仪,连续自动地检测烟气中二氧化碳或氧气含量,以便及时地对炉膛或出口处过剩空气系 数作必要的调整。 剩空气系数 过剩空气系数是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用“α”表示。 计算公式:α=20.9%/(20.9%-O2实测值) 其中:20.9%为O2在环境空气中的含量,O2实测值为仪器测量烟道中的O2值 举例:锅炉测试时O2实测值为13%,计算出的过剩空气系数α=20.9%/(20.9%-13%) =2.6

国标规定过剩空气系数应按α=1.8(燃煤锅炉),α=1.2(燃油燃 气锅炉)进行折算。 举例:燃煤锅炉,锅炉测试时O2实测值为13%,SO2排放值500ppm, 计算出的过剩空气系数α=2.6,那么根据国标规定,折算后的SO2排放浓 度=SO2实测值×(α实际值/α国标值)=500ppm×(2.6/1.8 )=722ppm 举例:燃油燃气锅炉,锅炉测试时O2实测值为13%,SO2排放值500ppm,计算出的过剩空气系数α=2.6,那么根据国标规定,折算后的SO2排放浓 度=SO2实测值×(α实际值/α国标值)=500ppm×(2.6/1.2 )=1083ppm 在ecom产品中,J2KN、PLC具备测量过剩空气系数的功能。 摘要: 大庆油田有多套原油稳定装置,均采用立式圆筒加热炉为原油加热,该种加热炉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过剩空气系数偏大,能耗较高、热效率偏低又不易解决的难题。但通过控制炉膛烟道档板开度将炉膛负压调节在一定范围,就可提高加热炉运行效率,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对于新型加热炉可选用测量烟气中的含氧量装置,直接计算出过剩空气系数来自动控制烟道档板,从而控制空气的进入量,使过剩空气系数始终在标准规定的规范内,排烟温度得以有效地降低,提高加热炉的热效率。 根据《安全工程大辞典》(1995年11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一般认为,层燃炉和沸腾炉最佳的a值为1.3~1.6;固态排渣煤粉炉为1.2~1.25;液态排渣煤粉炉为1.15~1.2;旋风炉和燃油

除灰系统耗气量计算(西北院)

除灰系统耗气量计算及空压机和干燥器的选型 西北电力设计院 许尚宏 摘要:正压气力除灰中,压缩空气是输灰的动力,因此除灰系统耗气量计算,空压机的容量及台数的选择是除灰系统的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的保证,根据工作实践的总结,提出气力除灰系统中压缩空气系统的配置方案,与同行共同探讨研究。 关键词 除灰系统耗气量计算 空压机 干燥器 1.0概述: 正压浓相气力除灰过程中,空压机是输灰的动力,是除灰系统的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的保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确定运行方式、输送距离,当地气压和气温等条件,并根据《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确定除灰系统出力来计算输灰系统的耗气量,选择空压机的容量及台数和相配套的干燥装置。 2.0 除灰系统耗气量计算 2.1、设计依据 2.1.1、除灰系统出力、输送距离、提升高度、当地气压及气温等条件。 2.1.2、除灰系统运行方式(间断或连续运行,同时运行几套系统) 2.1.3、分别设置输灰空压机和仪用空压机,还是合并选用空压机。 2.1.4、除灰空压机供全厂用气,应由用气专业提出空气品质要求、用量及供气时间 和地点等。 2.2、除灰系统总耗气量计算 2.2.1、在标准状态下,海拔高度为0m ,温度为0℃,压力为1013hPa ,输灰耗气量计算: j =n ??j h 60G 1000ρ (Nm 3/min) 公式(1-1) Q 式中:Q j ——标准状态下输灰耗气量(Nm 3/min)。 G ——除灰系统出力(t/h),与运行方式(间断或连续)有关,根据每台 锅炉排灰量按《除灰设计规程》计算。如果每台炉允许2套除灰系统同时运行,应以2G 代入公式(1-1)内。 h h j ρ——在标准状态下,空气温度为0℃时,空气比重 j ρ=1.293 kg/m 3 . n——灰气比(kg/kg),即1kg 空气可输送多少kg 灰,主要与灰的性质及 输送距离有关。建议采用如下数值:当输送距离L≤300m 时,n=25~30;当L 在300~500m 之间时,n=20~25;当L 在500~800m 之间

调节阀流量系数计算

1、流量系数计算公式 表示调节阀流量系数的符号有C、Cv、Kv等,它们运算单位不同,定义也有不同。 C-工程单位制(MKS制)的流量系数,在国内长期使用。其定义为:温度5-40C的水,在1kgf/cm2压降下, 1小时内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Cv夬制单位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60 C F (15.6 C)的水,在1b/in2(7kpa)压降下,每分钟流过调节阀的美加仑数。 Kv-国际单位制(SI制)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5-40 C的水,在10Pa ()压降下,1小时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注:C Cv、Kv之间的关系为Cv=, Kv=1.01C 国内调流量系数将由C系列变为Kv系列。 (1)Kv值计算公式(选自《调节阀口径计算指南》) ①不可压缩流体(液体)(表1-1) Kv值计算公式与判别式(液体) ^1-1流动工况隹m塞锹1 朋J式Ap 丫 F f{pa-Fipy} 计算公式 0.01 Wi.__ O-OW L (pi-Ffp )爺注 低雷诺数修正:流经调节阀流体雷诺数Rev小于104时,其流量系数Kv需要用雷 诺数修正系数修正,修正后的流量系数为: JCvL= 在求得雷诺数Rev值后可查曲线图得FR值。 计算调节阀雷诺数Rev公式如下: 对于只有一个流路的调节阀,如单座阀、套筒阀,球阀等: 对于有五个平行流路调节阀,如双座阀、蝶阀、偏心施转阀等707(X)Q L 如 /尸】tv 494WQ L 甘亦

F R --雷诺数系数,根据 ReV 值可计算出; QL--液体体积流量,m 3/h v-运动粘度,10-5m 2/s ② 可压缩流体(气体、蒸汽)(表1-2) Kv 值计算公式与判别式(气体、蒸气) 尸F 关系曲线 文字符号说明: P1--阀入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压力, MPa ; P2--阀出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压力, MPa △ P--阀入口和出口间的压差,即( P1-P2), MPa ; Pv--阀入口温度饱和蒸汽压(绝压),MPa ; Pc--热力学临界压力(绝压),MPa ; F F --液体临界压力比 系数, ft-0.96-0.28 F L --液体压力恢复系数 P L --液体密度,Kg/cm 3 W L --液体质量流量,kg/h , 表1-2

公共机构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办法

公共机构能源消耗限额及计算方法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简称能耗)限额限定值及计算方法。 本方法规定了公共机构办公过程中及公务用车所消耗的综合能耗的折算方法,综合能耗、电能、水及公务用车油耗的统计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公共机构办公过程中能耗量的计算与考核,其中医院、学校按照相应的能耗限额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方法的引用而成为本方法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方法,然而,鼓励根据本方法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方法。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384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方法。 3.1公共机构 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政府财政补贴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等。 3.2公共机构综合能耗 公共机构综合能耗指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将办公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 3.3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所消耗的综合能耗。 3.4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每人消耗的综合能耗。 3.5公共机构综合电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消耗的总电量。 3.6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综合电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所消耗的电量。

3.7公共机构人均综合电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每人所消耗的电量。 3.8公共机构公务用车油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公务用车消耗的燃油量。 3.9公共机构公务用车百公里油耗 公共机构在报告期内,公务用车每行驶百公里油耗。 3.10报告期 按年度确定报告期。 4公共机构能耗限额额限定值 公共机构建筑面积综合能耗、电耗、油耗限额限定值见下表。 表1公共机构单位综合能耗、电耗、油耗限额限定值 单位建筑面积综合能耗(kg ce/m2·a)单位建筑面积电 耗 (kWh/m2·a) 人均综合能耗 (kg ce/人·a) 人均综合电耗 (kWh/人·a) 百公里油耗 (L/100km) ≤20 ≤58≤430≤2450≤15 5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计量管理和计算方法 5.1统计范围 5.1.1公共机构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 公共机构综合能耗的统计范围是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量。各种能源折标系数以实测低位热值为准,若无条件实测,可采用本方法附录A。 公共机构中独立核算的、能分项计量的食堂、浴室和印刷厂等非办公用的能耗不计入内。 5.1.2公共机构电耗的统计范围 公共机构电耗是统计对象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电力。独立核算的、能分项计量的食堂、浴室和印刷厂非办公用的电耗不计入内。 5.1.3公共机构人员的统计范围 公共机构人员的统计范围是在公共机构办公的人员,包括在编人员、非在编人员、提供全天服务的人员等,临时进场工作的人员不计入内。 5.1.4计量管理 公共机构应建立电耗和能耗数据库及能耗计算、考核的文件档案,进行受控管理,并应符合GB17167-2006的规定。

调节阀口径计算

调节阀口径计算 1、口径计算原理 在不同的自控系统中,流量、介质、压力、温度等参数千差万别,而调节阀的流量系数又是在100KPa 压差下,介质为常温水时测试的,怎样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决定阀的口径呢?显然,不能以实际流量与阀流量系数比较(因为压差、介质等条件不同),而必须进行K V值计算。把各种实际参数代入相应的K V值计算公式中,算出Kv值,即把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所需要的流量转化为该条件下所需要的K V值,于是根据计算出的Kv值与阀具有的Kv值比较,从而决定阀的口径,最后还应进行有关验算,进一步验证所选阀是否能满足工作要求。 2 、口径计算步骤 从工艺提供有关参数数据到最后口径确定,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计算流量的确定。根据现有的生产能力、设备负荷及介质的状况,决定计算的最大工作流量Qmax 和最小工作流量Qmin。 (2)计算压差的决定。根据系统特点选定S值,然后决定计算压差。 (3)Kv值计算。根据已决定的计算流量、计算压差及其它有关参数,求出最大工作流量时的Kvmax。 (4)初步决定调节阀口径,根据已计算的Kvmax,在所选用的产品型式系列中,选取大于Kv-max并与其接近的一档Kv值,得出口径。 (5)开度验算。 (6)实际可调比验算。一般要求实际可调比应大于10。 (7)压差校核(仅从开度、可调比上验算还不行,这样可能造成阀关不死,启不动,故我们增加此项)。 (8)上述验算合格,所选阀口径合格。若不合格,需重定口径(及Kv值),或另选其它阀,再验算至合格。 3 、口径计算步骤中有关问题说明 1)最大工作流量的决定 为使调节阀满足调节的需要,计算时应考虑工艺生产能力、对象负荷变化、预期扩大生产等因素,但必须防止过多地考虑余量,使阀口径选大;否则,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系统能耗大,而且阀处小开度工作,使可调比减小,调节性能变坏,严重时还会引起振荡,使阀的寿命缩短,特别是高压调节阀,更要注意这一点。现实中,绝大部分口径选大都是此因素造成的。 2)计算压差的决定——口径计算的最关键因素

废气产生量计算方法

烧一吨煤,产生1600×S%千克SO2,1万立方米废气,产生200千克烟尘。 烧一吨柴油,排放2000×S%千克SO2,万立米废气;排放1千克烟尘。 烧一吨重油,排放2000×S%千克SO2,万立米废气;排放2千克烟尘。 大电厂,烟尘治理好,去除率超98%,烧一吨煤,排放烟尘3-5千克。 普通企业,有治理设施的,烧一吨煤,排放烟尘10-15千克; 砖瓦生产,每万块产品排放40-80 千克烟尘;12-18千克二氧化硫。 规模水泥厂,每吨水泥产品排放3-7千克粉尘;1千克二氧化硫。 乡镇小水泥厂,每吨水泥产品排放12-20千克粉尘;1千克二氧化硫。 物料衡算公式: 1吨煤炭燃烧时产生的SO2量=1600×S千克;S含硫率,一般。若燃煤的含硫率为1%,则烧1吨煤排放16公斤SO2 。 1吨燃油燃烧时产生的SO2量=2000×S千克;S含硫率,一般重油%,柴油。若含硫率为2%,燃烧1吨油排放40公斤SO2 。 ¬排污系数:燃烧一吨煤,排放万标立方米燃烧废气,电厂可取小值,其他小厂可取大值。燃烧一吨油,排放-万标立方米废气,柴油取小值,重油取大值。 【城镇排水折算系数】 ~,即用水量的70-90%。 【生活污水排放系数】采用本地区的实测系数。。 【生活污水中COD产生系数】60g/人.日。也可用本地区的实测系数。 【生活污水中氨氮产生系数】7g/人.日。也可用本地区的实测系数。使用系数进行计算时,人口数一般指城镇人口数;在外来较多的地区,可用常住人口数或加上外来人口数。 【生活及其他烟尘排放量】 按燃用民用型煤和原煤分别采用不同的系数计算: 民用型煤:每吨型煤排放1~2公斤烟尘 原煤:每吨原煤排放8~10公斤烟尘 一、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计算 1.实测法 当废气排放量有实测值时,采用下式计算:

脉冲喷吹耗气量计算

举例:米长的袋子,口径,每个脉冲阀要清个滤袋416cmscg353a04712 直径()滤袋长度*π3.14* 米米平方米0.16*3.14*4=2.01 平方米个滤袋平方米(也就是每个脉冲阀要清灰的面积)2.01*12=24scg353a047 一般每平米所需的耗气量通常业内定在?平方米(依照粉尘的含尘量、浓稠度来预估)10-15l/ 所以也就是预估要清灰的粉尘为一般的粉尘,我们以每个平方米需要(升)112l 平方米升升24*12=288 之后我们就去找 scg353a051脉冲阀喷吹量的对应表,一般脉冲宽度建议在 100-200千秒(ms),所以找到对应表1.5寸scg353a047脉冲阀,asco脉冲阀现货 脉冲宽度150千秒用6公斤压力喷吹量达到280升,所以由此可以建议以这样的滤袋清灰面积用1.5寸电磁脉冲阀 scg353a047是足够的。 电磁阀样本举例:气包长度为米,直径,体积为asco540cm 半径半径长度**π* 也就是立方米升(为气包的容积,在自然大气的状态 下)0.2*0.2*3.14*5=0.628=628 容积压力(公斤)每次脉冲喷吹耗气量*=scg353a047 升公斤(每次喷吹空压机对气包所给予的气量)628*5=3140 每次喷吹所消耗的量不得超过气包内容的,这是为了保证在下一次喷吹时能够 供给脉冲阀现货50%asco喷吹足够的气量 一般建议1.5寸scg353a047阀使用8寸气包,2寸scg353a047脉冲阀使用10 寸的气包,3寸scg353a047脉冲阀使用12寸气包(或以上,14寸也有)

压缩空气耗气量 压缩空气耗气量 耗气量计算公式如下: Q=(N×Z×S×K)/T 式中:Q —耗气量,m3/min; N —室数; Z —每室脉冲阀数量; S —每次喷吹的气量,Nm3; K —系数,厂内供气取1.5,单独压缩机供气取2.0;

压缩空气用气量计算

压缩空气用气量计算 压缩空气理论――状态及气量 1、标准状态 标准状态的定义是:空气吸入压力为0.1MPa,温度为15.6℃(国内行业定义是0℃)的状态下提供给用户系统的空气的容积。如果需要用标准状态,来反映考虑实际的操作条件,诸如海拔高度、温度和相 对湿度则将应实际吸入状态转换成标准状态。 2、常态空气 规定压力为0.1MPa、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36%状态下的空气为常态空气。常态空气与标准空气不同在于温度并含有水分。当空气中有水气,一旦把水气分离掉,气量将有所降低。 3、吸入状态 压缩机进口状态下的空气。 4、海拔高度 按海平面垂直向上衡量,海拔只不过是指海平面以上的高度。海拔在压缩机工程方面占有重要因素,因为在海拔高度越高,空气变得越稀薄,绝对压力变得越低。既然在海拔上的空气比较稀薄,那么电动机的冷却效果就比较差,这使得标准电动机只能局限在一定的海拔高度内运行。EP200 标准机组的最大容许运 行海拔高度为2286米。 5、影响排气量的因素: Pj、Tj、海拔高度、n、V余、泄漏等。 6、海拔高度对压缩机的影响: (1)、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绝压越低,压比越高,Nd越大; (2)、海拔越高,冷却效果越差,电机温升越大; (3)、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柴油机的油气比越大,N越小。 7、容积流量 容积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压缩机吸入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流量。用单位:M3/min (立方米/分)表示。 标方用N M3/min表示。 1CFM=0.02832 M3/min, 或者1 M3/min=35.311CFM, S--标准状态,A--实际状态

8、余隙容积 余隙容积是指正排量容积式(往复或螺杆)压缩机冲程终端留下的容积,此容积的压缩空气经膨胀 后返回到吸入口,并对容积系数产生巨大的影响。 9、负载系数 负载系数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压缩机的平均输出与压缩机的最大额定输出之比。不明智的做法就是卖给用户的压缩机,正好满足用户的最大的需求,增加一个或几个工具或有泄漏会导致工厂的压力下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英格索兰多年来一直建议采用负载系数:取用户系统所需气量的极大值,并除以0.9或 0.8的负载系数。(或任何用户认为是个安全系数) 这种综合气量选择能顾及未预计到的空气需量的增加。无需额外的资本的投入,就可做一些小型的 扩建。 10、气量测试 (1)、往复式压缩机气缸容积 压缩机气缸的容积是指活塞移动的容积减去活塞杆占有的体积。通常是用每分钟立方米来表示。多级压缩机的容积只是第一级压缩的容积,因为逐一通过所有级的气体都来源于第一级。 (2)、测试 低压喷嘴测试是一种精确衡量压缩机所提供空气的方法。这一方法得到压缩空气和气体学会的认可,还为ASME能源测试代号委员会所接受。ASME PTC-9中有关采用低压喷嘴测 试往复式压缩机的描述。ASME PTC-10中有有关采用低压喷嘴测试动力式压缩机的描述。 压缩空气理论――用气量的确定 确定一个新厂的压缩空气要求的传统方法是将所有用气设备的用气量(m3/min)加起来,再考虑增加一个安全、泄漏和发展系数。 在一个现有工厂里,你只要作一些简单的测试便可知道压缩空气供给量是否足够。如不能,则可估算出还需增加多少。 一般工业上空气压缩机的输出压力为0.69MPa(G),而送到设备使用点的压力至少0.62MPa。这说明我们所用的典型空气压缩机有0.69MPa(G)的卸载压力和0.62MPa(G)的筒体加载压力或叫系统压力。有了这些数字(或某一系统的卸载和加载值)我们便可确定。 如果筒体压力低于名义加载点(0.62MPa(G))或没有逐渐上升到卸载压力(0.69MPa(G)),就可能需要更多的空气。当然始终要检查,确信没有大的泄漏,并且压缩机的卸载和控制系统都运行正常。

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

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 引言 在燃气燃烧产物(烟气)的计算工作中,过剩空气系数的计算就是经常遇到的。一般用于以下两方面: 一为在控制燃烧过程中,需要检测燃烧过程中的过剩空气系数,防止过剩空气变化而引起的热效率的降低,以及燃烧工况的恶化。 一为在检测燃气燃烧设备的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时,需要根据烟气样中氧含量或二氧化碳含量确定过剩空气系数,从而折算成过剩空气系数为1时的有害物含量。 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就是采用近似的计算公式。但就是这些近似公式都有一定的设定条件。不考虑设定条件,盲目地使用近似公式,往往会引起较大的偏差,甚至于出现错误。这也就是在检测工作中经常发现数字矛盾的原因之一。为了减少读者的查阅资料的时间,本文适当地重复过去推导的公式,强调的就是近似公式的使用条件以及应用时应该考虑的问题。最后提出两个比较精确的过剩空气计算公式,供有关人士参考。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一、根据燃烧产物的成分计算过剩空气系数 本文讨论的主要就是完全燃烧情况下的过剩空气系数。 这里的完全燃烧就是指燃烧产物中未完全燃烧成分很低,例如CO与NO X含量属于ppm级。在计算燃烧产物成分时可以不计入这些未完全燃烧成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过剩空气的来源 在完全燃烧条件下,燃烧产物中有过剩空气,来源于两个情况。一为在燃烧过程中混入过多空气,使燃烧后燃烧产物中有过剩的空气;另一为根据分析燃烧产物成分的需要抽取烟气样时,混入了周围的空气。 在燃烧以前混入过多的空气,会增加热损失,降低热效率;混入的空气过少(过剩空气系数小于1)也会恶化燃烧,造成污染环境与能源浪费。为此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烟气样中的成分计算过剩空气系数。从而做出调整燃烧工况的措施。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在燃烧以后混入周围的空气大多数就是在抽取烟气样时发生的。为了消除多余空气对烟气样中成分的影响,需要折算到没有多余空气时(过剩空气系数=1)烟气样的成分。这也需要计算过剩空气系数。 虽然在燃烧前混入过多空气会影响燃烧工况,而燃烧后混入空气对燃烧工况没有关系。但就是它们对烟气样的成分的影响就是相同的。都可以用烟气样中的氧或二氧化碳含量计算过剩空气系数。当然这个结论都就是在本文的先提条件,完全燃烧的情况下才能成立。

压缩空气单价、成本计算

鄂钢2013年4月压缩空气单价、成本计算 l 概况 鄂钢目前空压机站点为一空站、二空站、三空站、四空站(未生产),三个空气压缩站主要向公司生产单位提供压缩空气。 2 空压站压缩空气单价计算 按2014年4月的经营费用进行计算,具体数据见下表: 项目数据 4 月份经营费用 流动电费单价(元/ kwh) 0.53元/ kwh 总耗电量kwh kwh 设备折旧费用486万元 辅材备件消耗81万元大修费用10万 人均年工资福利(万元/人·年) 3.6万 万立方米压缩空气直接处理成本见后面计算 3 具体计算如下 (1)空压站用电量:kwh,电费单价为0.53元/kwh,则电费金额为: kwh×0.53元/kwh=381.78万元。 (2)辅材及备件消耗 辅材及备件消耗共计81万,其中更换空压机油40万,维保备件30万,更换滤芯11万,总计81万元。 (3)人员工资及福利: 人均年工资福利(万元/人·年)×人数=人员工资及福利 人均年工资福利(万元/人·年)按3.6万元/人·年计算 则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为:3.6×45×7/12=8.10万 (4)大修费用 2013年4月进行了空压机的维保,维保费用10万元。 (5)设备折旧费用 月折旧费用:40.50万元 (6)成本总费用为前5之和 总成本=381.78万+81万+8.10万+10万+40.5万=521.38万 4 今年4月的供风量 三个空压站总供风量为:58165846 m3 考虑到压缩空气制备和输送过程中的损失占总产量的5%~10%左右,2013年4月压缩空气总量为m3×(1-0.08)=5351.26万m3。 5 压缩空气的直接处理成本 万立方米压缩空气的成本=总成本/供风总量

调节阀的口径计算

调节阀口径计算 1 口径计算原理 在不同的自控系统中,流量、介质、压力、温度等参数千差万别,而调节阀的流量系数又是在100KPa压差下,介质为常温水时测试的,怎样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决定阀的口径呢?显然,不能以实际流量与阀流量系数比较(因为压差、介质等条件不同),而必须进行Kv值计算。把各种实际参数代入相应的Kv值计算公式中,算出Kv值,即把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所需要的流量转化为该条件下所需要的Kv值,于是根据计算出的Kv值与阀具有的Kv值比较,从而决定阀的口径,最后还应进行有关验算,进一步验证所选阀是否能满足工作要求。 2 口径计算步骤 从工艺提供有关参数数据到最后口径确定,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计算流量的确定。根据现有的生产能力、设备负荷及介质的状况,决定计算的最大工作流量Qmax和最小工作流量Qmin。 (2)计算压差的决定。根据系统特点选定S值,然后决定计算压差。 (3)Kv值计算。根据已决定的计算流量、计算压差及其它有关参数,求出最大工作流量时的Kvmax。 (4)初步决定调节阀口径,根据已计算的Kvmax,在所选用的产品型式系列中,选取大于Kv-max并与其接近的一档Kv值,得出口径。

(5)开度验算。 (6)实际可调比验算。一般要求实际可调比应大于10。 (7)压差校核(仅从开度、可调比上验算还不行,这样可能造成阀关不死,启不动,故我们增加此项)。 (8)上述验算合格,所选阀口径合格。若不合格,需重定口径(及Kv值),或另选其它阀,再验算至合格。 3 口径计算步骤中有关问题说明 1)最大工作流量的决定 为使调节阀满足调节的需要,计算时应考虑工艺生产能力、对象负荷变化、预期扩大生产等因素,但必须防止过多地考虑余量,使阀口径选大;否则,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系统能耗大,而且阀处小开度工作,使可调比减小,调节性能变坏,严重时还会引起振荡,使阀的寿命缩短,特别是高压调节阀,更要注意这一点。现实中,绝大部分口径选大都是此因素造成的。 2)计算压差的决定——口径计算的最关键因素 压差的确定是调节阀计算中的关键。在阀工作特性讨论中知道:S值越大,越接近理想特性,调节性能越好;S值越小,畸变越厉害,因而可调比减小,调节性能变坏。但从装置的经济性考虑时,S小,调节阀上压降变小,系统压降相应变小,这样可选较小行程的泵,即从经济性和节约能耗上考虑S值越小越好。综合的结果,一般取S=0.1~0.3(不是原来的0.3~0.6)。对高压系统应取小值,可小至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