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三级预防
- 格式:docx
- 大小:16.98 KB
- 文档页数:7
糖尿病三级预防的主要内容和措施1. 糖尿病的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升高。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糖尿病可分为三级预防,即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糖尿病三级预防旨在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一级预防2.1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一级预防的基础。
通过普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饮食、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方面。
2.2 饮食控制合理饮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议采用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2.3 锻炼身体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此外,还应进行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2.4 控制体重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控制体重对于预防糖尿病非常重要。
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2.5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是导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2.6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的检测。
3. 二级预防3.1 早期筛查二级预防旨在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并进行干预治疗。
建议高危人群进行定期血糖筛查,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
3.2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
3.3 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血糖的定期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血糖控制。
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适度运动等手段,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3.4 并发症预防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疾病等。
二级预防的重点之一是预防和控制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一、一级预防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是指对易患糖尿病的人群和已有糖尿病潜在表现的人群采取非药物或药物防治措施,通过改变和减少不利的环境和行为因素,以使这类人群不患糖尿病。
一级预防的对象包括糖尿病易发人群与糖尿病潜在人群,主要对象是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的非糖尿病者、肥胖及体力活动较少者、饮酒过多者、高血压病患者,以及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
糖尿病为一种非传染性疾病,虽然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但起关键作用的是后天的生活方式及环境因素。
一级预防采取的措施主要是行为干预和药物干预。
◎行为干预(1)应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和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
过度摄入热量、营养过剩、肥胖、缺少运动等都是发病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原因是和人们的饮食观、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
所以,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潜在人群最好多吃一些低热量、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2)对体重要进行定期监测,体重增加时应及时限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使其尽早回落至正常范围,不要等到体重明显增加时才采取措施。
运动及体力活动可减少体内的脂肪含量,增加肌肉组织的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止胰岛功能衰竭。
杜绝一切不良嗜好,还要戒烟限酒。
特别是糖尿病高危人群——那些有糖尿病家族史,本身又肥胖多食、血糖偏高的人群,尤应注意预防。
◎药物干预(1)药物干预的重点在药物的选择上。
预防糖尿病的理想药物既可改善糖耐量,又不会造成低血糖;既能降低血浆胰岛素的水平,又不会增加胰岛的负担,还不会出现血脂紊乱及体重增加等副作用。
(2)常用的预防药物主要有二甲双胍与α-糖苷酶抑制剂。
二甲双胍能抑制肝糖原合成、减少消化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及利用,在降低血糖的同时,不但不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还会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二甲双胍可以直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有效地避免糖耐量异常(IGT)者血糖高的现象,这说明二甲双胍适合2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2型糖尿病三级预防措施要有效地防范糖尿病的发生,一定要贯彻“三级预防”的方针。
那么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2型糖尿病三级预防措施,希望对您有用。
2型糖尿病三级预防措施一级预防:2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包括在一般人群中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如2型糖尿病的定义、症状、体征、常见并发症及危险因素,提倡健康行为,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筛查,一旦发现有糖调节受损(IGT 和IFG),应及早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白城市医院内分泌肾病内科胡俊明二级预防:2型糖尿病的二级预防,即对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是慢性并发症。
防治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是是尽早和尽可能的控制血糖,纠正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和吸烟等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应对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2型糖尿病并发症以及相关疾病的筛查,并加强相关的治疗措施,以求达到全面治疗目的。
三级预防: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就是减少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加重和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2型糖尿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有效的治疗,早期慢性并发症有可能逆转。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一、糖尿病的一级预防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包括在一般人群中宣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如宣传糖尿病的定义、症状、体征、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危险因素,提倡健康的行为,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糖尿病筛查,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应及早实行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一)在重点人群中加强糖尿病筛查,以尽早发现糖尿病重点人群为:1、年龄≥45岁,BMI≥24,以往有IGT或IFG者。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5mg/dl即0.91mmol/L)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250mg/dl,即2.75mmol/L)者。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1、预防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感染等。
2、积极防治慢性并发症:指对已确诊的糖尿病病人通过综合疗法预防和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重点是防治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3、积极控制或消除与并发症有关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糖。
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基础。
合理使用降血压药物,有效控制血压。
改善胰岛素抵抗,控制高胰岛素血症。
改善血液流变学,补充抗氧化剂。
纠正脂代谢紊乱。
4、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起病隐匿,早期往往缺乏明显的临床表现,一旦进展至临床阶段,其功能和病理常不可逆,并进行性恶化。
因此糖尿病病人要重视对眼、肾、心脏的定期检查,以便能够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5、加强教育。
糖尿病三级预防主要是严格控制糖尿病,在糖尿病的三级预防阶段,如果糖尿病患者再不积极的进行糖尿病预防,那么糖尿病患者很有可能会导致致残致死的现象。
糖尿病患者应该把握好这根救命稻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延缓糖尿病慢性合并症的出现。
预防糖尿病最好方法1、饮食禁忌管住嘴,不吃含蔗糖、葡萄糖的食品。
主食方面经常吃一些粗粮,如玉米、荞麦、豆类。
副食则以蔬菜、瓜果为主,对降糖有辅助作用的食物,如苦瓜、柚子皮(作菜)、番石榴、雪莲果等要常吃。
还要戒烟限酒。
2、坚持锻炼怎么做好糖尿病自我保健坚持锻炼但不能太剧烈,最好在户外进行,吸收更多的氧,且一定要持之以恒。
3、少熬夜睡眠稳定内分泌,再忙再累,也要注意安排好休息时间。
熬夜打乱身体工作流程,使胰岛素分泌失去规律或反应不及时,糖的分解代谢失常。
4、饮食均衡不暴饮暴食,生活、饮食有规律,吃饭要细嚼慢咽,多吃蔬菜,少食多餐,总量控制,日常多喝些白开水,是预防糖尿病的基础。
5、心态平和保持心态平衡,减轻心理压力。
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
6、合理减肥肥胖时脂肪细胞膜和肌肉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能力降低,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糖的利用障碍,使血糖升高而出现糖尿病。
糖尿病三级预防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糖尿病三级预防的主要内容和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控制: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并遵循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摄入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等,限制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尤其是高油脂、高糖分的食物。
2. 体重控制:保持适当的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3. 运动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增加体内糖的利用和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4.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不吸烟不饮酒或适度饮酒,可以减少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可以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糖尿病前期症状,早期干预调整生活方式,防止疾病发展。
6. 预防并控制其他慢性疾病:糖尿病与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控制和预防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生,也是糖尿病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之,糖尿病三级预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体重、血糖和血脂等指标,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糖尿病三级预防
基本内容:
目前在我国4000万名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约有1200人,合并脑卒中的有500万人、合并冠心病的有600万人。
要有效地防范糖尿病的发生,一定要贯彻“三级预防”的方针。
其中,一级预防是指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二级预防是在高危人群中筛查出糖尿病患者,并加以规范化管理,使他们的病情得以控制;三级预防是全面控制糖尿病,预防其并发症导致的残废或早亡。
糖尿病的一级预防
一般人群:
加强宣传糖尿病知识,如糖尿病的定义、症状、体征、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危险因素
提倡健康的行为,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受损(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及早地实行干预重点人群:
年龄≥45岁;体重≥正常体重的115%或体重质量指数(BMI)≥25/kg/M2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以往有IGT或IFG者;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者;有高血压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有曾分娩大婴儿(出生时体重≥4kg)者;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
使用一些特殊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生活方式干预:
相对中等程度地纠正生活方式就会产生效益
主食减少2-3两/日
运动增加150分钟/周
体重减少5%~7%
改变生活方式的目标:
使BMI达到或接近24,或至少减少5-7%
至少减少每日总热量400~500卡
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
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分钟/周
糖尿病的二级预防
1. 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是尽早地发现糖尿病,尽可能地控制和纠正患者的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肥胖以及吸烟等致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2. 对2型糖尿病病人定期进行糖尿病并发症以及相关疾病的筛查,了解病人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有关的疾病或代谢紊乱,如高血压、血脂紊乱或心脑血管疾病等,以加强相关的治疗措施,全面达到治疗的目标
代谢控制和治疗的目标
对所有糖尿病患者,加强糖尿病并发症教育,如并发症的种类、危害性、严重性及其危险因素等和预防措施等。
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强调: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对于每例糖尿病患者,都应确立血糖控制目标;1型糖尿病患者应该尽早地开始行胰岛素治疗,在加强血糖监测的基础上,控制好全天的血糖。
同时,注意保护残存的胰岛β细胞功能
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强调必须强调糖尿病治疗要全面达标,即除了血糖控制满意外,还要求血脂、血压正常或接近正常,体重保持在正常范围,并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血压的控制和血脂紊乱的纠正以及戒烟等至关重要
加强糖尿病教育,使患者掌握有关知识。
积极开展和推广自我血糖监测技术,教会患者如何监测血糖以及监测的频度,对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应学会自己调整胰岛素用量的方法
糖尿病并发症筛查
对于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应尽可能早地进行并发症筛查,以尽早发现和处理
并发症筛查
眼:视力、扩瞳查眼底
心脏:标准12导联心电图、卧位和立位血压
肾脏:尿常规、镜检、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血肌酐和尿素氮并发症筛查
神经:四肢腱反射;立卧位血压;音叉振动觉或尼龙丝触觉
足: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情况和缺血表现;皮肤色泽、有否破溃、溃疡、霉菌感染、胼胝、毳毛脱落等;询问有关症状
血液生化检查: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LDL-胆固醇和HDL-胆固醇)、尿酸、电解质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减少糖尿病的残废率和死亡率
•DCCT试验和UKPDS试验均已证实,严格地控制好血糖和血压可以降低糖尿病患
者的死亡率和残废率
•通过有效的治疗,慢性并发症的发展在早期是可能终止或逆转的预防失明:
定期地进行眼底并发症的筛查
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对于有激光治疗指征的视网膜病变,及时给予治疗
视网膜剥离和糖尿病性青光眼可以进行手术治疗而避免患者失明
糖尿病合并的白内障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而使患者重见光明
预防肾功能衰竭
严格控制好血糖和血压
首选的降压药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其受体的抑制剂
有效地控制好血糖、血压,适当地限制蛋白摄入尤其是植物蛋白的摄入,能
明显地延緩糖尿病腎病的发生与发展
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
如痛性神经病变,患者可在血糖满意控制并稳定一个时期后,病情可以得到
緩解或好转
严重的糖尿病足病变可以导致患者截肢
教会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糖尿病控制和足的保护,可以是截肢率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