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Ⅲ期临床试验项目核查及常见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6.52 MB
- 文档页数:55
临床试验中经常遇到的100个问题一、前言临床试验作为一种科学方法,是评价新药或新治疗方法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之一。
然而,在临床试验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时难以预料,有时对研究的进行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针对临床试验中常见的100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
二、伦理和审批问题1. 如何保证临床试验的伦理性和科学性?2. 临床试验是否需要经过审查委员会的审批?3. 审查委员会的作用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审查委员会?4. 临床试验是否需要取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5. 受试者知情同意的要求有哪些?如何确保知情同意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三、受试者招募和入组问题1. 如何保证受试者的代表性和样本的外推性?2. 受试者的招募应该从哪些渠道进行?3. 受试者在招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有哪些?4. 如何合理安排受试者入组,以保证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均衡性?四、试验设计和方法问题1. 临床试验如何合理选择试验设计和对照组设置?2. 如何确定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和次要观察指标?3. 临床试验中如何进行试验组和对照组的随机分组?4. 试验中出现不可抗力因素如何处理?5. 临床试验中如何合理选择样本量和统计方法?五、数据采集和分析问题1. 临床试验中如何采集和记录数据?2. 如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临床试验中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4. 如何解读试验结果和判断数据的可靠性?六、试验结束和结果发布问题1. 试验结束后如何撰写试验报告?2. 如何明确试验结果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3. 如何合理发布试验结果,并向相关群体传播试验成果?七、安全和风险管理问题1. 试验过程中如何保障受试者的安全?2. 如何评估试验可能的风险和副作用?3. 如果受试者出现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应该如何处理?4. 临床试验中如何规避未知风险的可能性?八、试验效果评价问题1. 如何评估试验药物或治疗方法的疗效和有效性?2. 试验结果存在不显著性差异如何解释?3. 如何避免伪阳性和伪阴性等偏差?九、试验过程管理和执行问题1. 如何合理安排试验进程和管理试验进度?2. 试验中如何确保受试者的合规性和数据的准确性?3. 如何保障试验的质量和可靠性?十、费用和预算问题1. 试验所需经费如何安排和申请?2. 如何制定合理的试验预算和经费计划?3. 如何有效控制试验费用和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十一、试验结果的后续分析和推广问题1. 试验结果如何进行后续分析和校验?2. 如何推广试验结果并提高其影响力?结语临床试验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面临着众多问题和挑战。
浅析中药Ⅱ、Ⅲ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的意义和方法审评一部程龙从目前临床试验报告存在的问题来看,对临床试验中对于Ⅱ/Ⅲ期临床试验的安全性方面的观察和总结重视不够。
通常报告的总结非常的简单,观察的项目较少,对于不良事件的描述也不详细,得出的结论也缺乏正确的分析方法与数据支持,甚至武断作出“不良事件与药物无关”的结论。
通常,研发人员认为I期主要观察药物安全性信息,Ⅱ/Ⅲ期主要验证有效性,因此,对Ⅱ/Ⅲ期临床试验安全性信息重视不够,影响了对于药品安全性的全面评价和认识,而造成反复发补,耽误了药品注册的时间。
这是研发单位以及药审机构均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为了减少这一现象发生,下面从药品审评的角度,就Ⅱ/Ⅲ期临床试验安全性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分析方法作一简要说明,以期对药品的安全性研究和总结有所帮助。
不论中药、西药,美国的FDA以及ICH 以及EMEA,还有SFDA,对于Ⅱ/Ⅲ期临床试验安全性分析极为重视。
尤其对于中药来说,药物临床试验对于药物安全性的评价不仅仅局限在Ⅰ期临床,Ⅱ/Ⅲ期临床试验安全性信息可能更为重要。
回顾文献发现,近年中药不良反应的特点主要为:性别分布上无明显差异;在年龄分布上有文献认为中老年较多;中药不良反应表现涉及多系统、多器官,较为复杂,按其临床表现和累及的器官进行可分为:变态反应表现为药疹,皮疹,胸闷,心慌等,过敏性休克占9.6%。
消化系统: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神经系统:表现为耳鸣,头痛,头晕等。
血液与造血系统:表现为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循环系统:表现为胸闷、心悸、心律失常。
泌尿系统:表现为腰肾剧痛、尿少、浮肿、血尿、肾功能衰竭。
呼吸系统:表现为干咳、哮喘、呼吸困难、急促。
内分泌系统:表现为月经紊乱、低血糖。
其他方面:表现为口腔溃疡、牙衄、狂躁症。
从产生中药不良反应可能原因的原因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一)药物方面的原因:包括药物成分、品种、产地与采收、炮制、制剂质量、药理作用、剂型、相互作用等;(二)机体方面的原因:个体差异、年龄、种族、性别、病理状态、生理周期等;(三)使用方面的原因:剂量、周期、辨证、滥用等。
临床试验现场核查相关流程及核查问题汇总临床试验现场核查相关流程及核查问题汇总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现场核查是保障试验质量和数据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对试验相关数据、文件和操作的实地核查,可以确保试验过程符合法规要求并有效减少可能存在的风险。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出发,介绍临床试验现场核查的相关流程,并对常见的核查问题进行汇总。
一、临床试验现场核查流程1.前期准备在进行现场核查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核查人员需要对试验计划、研究方案和相关法规进行熟悉,并了解试验执行的具体细节。
需要收集相关试验数据和文档,包括试验记录、受试者知情同意书、试验电子数据和主要检验分析结果等。
2.选择核查对象根据试验计划和相关要求,选择需要进行核查的对象。
一般来说,应侧重于关键环节和重要数据,如试验药物的分发和使用、试验数据的收集和保存、试验中心的质量管理等。
3.确定核查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和试验特点,选择合适的核查方式。
常见的核查方式包括现场观察、文件复核、源数据核查和受试者访谈等。
核查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试验的具体要求和目标,确定核查方式和频率。
4.实施现场核查根据核查计划和核查方式,开展核查工作。
核查人员应按照计划逐项核查各项内容,并及时记录核查结果和发现的问题。
在核查过程中,应注重保持客观、公正和专业,确保核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总结与报告完成核查后,核查人员应及时总结核查结果,并形成核查报告。
核查报告应包括核查发现的问题、风险评估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应将核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并督促其进行改进和整改。
二、临床试验现场核查问题汇总1.试验数据完整性问题在核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试验数据的完整性。
包括缺失数据、错误数据和重复数据等。
对于试验数据的完整性问题,应及时发现并进行整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试验操作规范性问题试验操作规范性问题是另一个常见的核查问题。
包括试验操作人员的资质、试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等。
附件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要点序号现场核查要点一、Ⅱ、Ⅲ期临床试验、人体生物等效性(BE)/人体药代动力学(PK)试验、疫苗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要点——通用内容1.临床试验条件与合规性(含各方在临床试验项目中职责落实)1.1*临床试验单位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的条件与合规性:1.1.1临床试验须在具有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的医院内进行(含具有一次性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的批件),落实临床试验条件是否支持试验项目实际的实施过程。
1.1.2具有合法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1.1.3核对项目开始实施时间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时间相符性。
1.2伦理审查批件及记录的原始性及完整性:1.2.1有出席伦理审查会议的签到表和委员讨论的原始记录。
1.2.2委员表决票及审查结论保存完整且与伦理审批件一致。
1.3临床试验合同经费必须覆盖临床试验所有开支(含检测、受试者营养/交通费补贴、研究者观察费等)。
1.4申办者/合同研究组织(CRO)按照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原则、方案及合同承担相应职责的文件和记录(如合同或方案中规定的项目质量管理责任及监查、稽查相关记录等)。
2.临床试验部分(以研究数据的真实完整性为关注点)2.1受试者的筛选/入组相关数据链的完整性:2.1.1*申报资料的总结报告中筛选、入选和完成临床试验的例数与分中心小结表及实际临床试验例数一致,若不一致须追查例数修改的环节。
2.1.2*方案执行的入选、排除标准符合技术规范(如实记录体临床试验过程记录及临床检查、化验等数据的溯源:2.3.1临床试验的原始记录,如执行方案、病例报告表(CRF )、采血记录、接种记录、观察记录、受试者日记卡等保存完整;核查任何一项不完整、不真实的数据。
2.3.2核查CRF 记录的临床试验过程(如访视点、接种时间、采血点、观察时间等)与执行方案的一致性;核查任何一项不一致、不真实的数据。
2.3.3*核查CRF 中的检查数据与检验科、影像科、心电图室、内镜室(LIS 、PACS 等信息系统)/等检查数据一致;核实任何一项不一致/不能溯源的数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要点的公告(2015年第228号)
2015年11月10日
为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要点》,现予发布,并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根据《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要点》,对完成自查资料填报的药品注册申请逐一进行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
二、从已经完成的部分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情况看,部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存在擅自修改数据、瞒报数据以及数据不可溯源等弄虚作假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发现一起公布一起,并对注册申请人、临床试验机构、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及相关责任人依法严肃处理。
三、临床试验机构或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应继续按照《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要点》,对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自查,发现存在不真实问题的,应主动将情况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并督促申请人主动撤回申请。
临床试验机构或合同研究组织主动报告问题的,可免予追究责任。
四、药品注册申请人发现临床试验数据存在真实性问题的,可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申请撤回。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知现场核查前主动申请撤回的,公布申请人和品种名单,不予追究责任;通知现场核查后不再接受撤回申请。
特此公告。
附件: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要点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5年11月10日附件
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要点。
ⅡⅢ期临床试验项目核查及常见问题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试验在新药开发和治疗方案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ⅡⅢ期临床试验是在Ⅰ期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评估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然而,由于ⅡⅢ期临床试验涉及较多的参与方和复杂的操作流程,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
本文将对ⅡⅢ期临床试验项目进行核查,并探讨其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试验设计和数据收集的核查ⅡⅢ期临床试验的试验设计和数据收集是试验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在核查过程中,需要对试验设计的合理性和严谨性进行评估,并仔细审核每个患者的病历和数据记录。
以下是试验设计和数据收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样本容量和统计方法确定的合理性:一些临床试验设计中,由于样本容量不足或统计方法不当,导致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解释性降低。
对此,需要临床试验专家对样本容量和统计方法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并参考相关的指南和规范进行核查。
2. 数据采集和记录的准确性:临床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核查过程中,需要审核参与者的数据采集和记录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可以通过训练临床研究员和监察员,进行数据源文件和电子数据的核对,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试验过程和安全性监测的合规性: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并及时监测患者的安全性。
在核查过程中,需要查看试验记录和安全性监测报告,以确保试验的合规性和安全性监测的有效性。
二、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核查临床试验项目进行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是保证试验的道德性和合法性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核查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 伦理委员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伦理审查过程中,伦理委员会需要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并拥有相关的专业知识。
在核查过程中,需要审核伦理委员会的成员构成和工作程序,并评估其独立性和专业性。
2. 知情同意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患者在参与临床试验前,需要明确知晓试验的目的、方法、风险和利益,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临床试验现场核查相关流程及核查问题汇总临床试验的现场核查是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临床试验现场核查的相关流程,并列举一些常见的核查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供参考。
一、临床试验现场核查的流程:1. 召集现场核查小组:由临床研究员、数据管理人员、监察员等组成核查小组,负责具体的核查工作。
2. 制定核查计划:根据试验的特点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核查计划,明确核查的内容、对象和时间节点。
3. 进行试验现场的实地核查:核查小组对试验现场进行现场访谈和观察,了解试验过程、数据采集和记录的具体情况。
4. 核查试验数据的准确性:核查小组通过详细查阅原始记录、电子数据和试验报告等方式,对试验数据的收集和记录过程进行核实。
5. 核查试验过程的合规性:核查小组对试验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是否符合试验方案和合规性要求进行核查,包括试验药物的使用、试验者的资质、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等。
6. 记录核查结果:核查小组将核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存在的问题、核查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以及修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7. 提出修正建议:核查小组根据核查结果,提出相应的修正建议,帮助试验团队及时改进和完善试验过程,以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完成核查报告:核查小组根据核查结果和修正建议,编写核查报告,对核查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并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阅和批准。
二、常见的临床试验现场核查问题及解决方法参考:1. 数据收集和记录过程的不规范:核查小组发现数据收集和记录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情况,可以提醒试验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并根据具体问题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2. 实验操作与试验方案不符:核查小组发现实验操作与试验方案不符的情况,可以要求试验人员解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建议,确保试验过程的合规性。
3. 数据采集和记录的不完整:核查小组发现数据采集和记录的不完整情况,可以与数据管理人员协商确认相关数据的获取和记录方式,并提出相应的补充措施。
临床试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临床试验是新药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旨在评估新药的安全性和疗效。
然而,临床试验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而解决这些问题是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本文将讨论临床试验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 研究人员招募困难在进行临床试验时,研究人员常常会面临招募受试者的困难。
这可能是由于目标受试者人群的特殊性,或者由于公众对临床试验的不了解和不信任。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临床试验的目的、重要性和好处,提高公众对临床试验的认识和信任。
- 扩大合作网络:与相关临床研究机构、医生和患者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广和宣传临床试验。
- 提供激励措施:例如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报酬或其他激励,吸引更多人参与临床试验。
2. 样本量不足在临床试验中,样本量的大小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经费限制、时间限制等,研究人员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受试者,导致样本量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多中心合作:与其他临床试验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试验,以增加样本量。
- 招募多个目标受试者群体:在试验设计中考虑招募多个目标受试者群体,以扩大样本量。
- 适当调整研究设计:通过做出适当的研究设计调整,如采用交叉试验设计,以降低样本量需求。
3. 杂乱因素干扰临床试验过程中,杂乱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对试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患者的基线特征可能存在差异,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不良事件等。
为了减少杂乱因素的干扰,研究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随机分组: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治疗组,以减少基线特征的差异。
- 盲法:采用双盲或单盲设计,使研究人员和受试者对治疗组的情况不知情,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 控制其他变量:在试验设计中控制其他与研究目的无关的因素,使它们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