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矿业法律体系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21.55 KB
- 文档页数:8
关于中澳矿业权法律制度比较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不断加强,各国政府对矿业资源的开采与管理也开始越来越重视。
其中,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对于矿业权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矿业权类型、申请条件、权利承认和保护、矿业权转让、矿业权管理和监督等方面,以期为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矿业开采和资源管理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矿业权类型中国和澳大利亚都有多种类型的矿业权。
在中国,矿业权可分为国有矿业权和非国有矿业权。
其中,国有矿业权主要包括地质调查证书、矿业权证书、采矿许可证等,而对于非国有矿业权,则通常是指探矿权、采矿权和独占经营权。
在澳大利亚,矿业权包括探矿权、矿业执照和开采许可证等。
总体来说,与中国相比,在澳大利亚更加注重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因此所以矿业权类型也更加细分和完善。
而在中国,关注点更侧重于政府对矿业资源的管理和控制,因此矿业权的类型也比较单一。
申请条件在矿业权申请方面,对于探矿和采矿权的申请人,两国都有比较严格的条件和规定。
在中国,申请人需要具备矿业权法律规定的条件,包括资质条件、技术条件、财务能力、工艺流程等。
此外,申请人还需提交相关的申请书、资质证明、技术方案和资金证明等材料,并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核和监督。
在澳大利亚,申请人需要遵守国家和当地政府的矿业法律法规,取得必要的资格和权限。
此外,在提交申请之前,申请人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地质勘察、资源评估和环境评估等工作,并提交相应的报告和证明材料。
不同之处在于,对于一些散户和小型企业,澳大利亚政府在申请条件方面有所宽松,允许其在遵守矿业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不需要提交过多的资质证明和技术方案。
这也为那些初创企业和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权利承认和保护在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矿业权承认和保护方面,两国有着不同的机制和法规。
在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对矿业权的实时监管和管理非常严格,同时还规定了矿业权的有效期和范围。
新南威尔士州矿业环境法律及2007年矿业环境规划政策澳大利亚各州有权力单独制定本州环境的相关法律,矿山环境的规定囊括其中,联邦政府不对矿山环境进行统一立法。
各州矿山环境基本规章有开采计划与开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抵押金制度、年度环境执行报告书、矿山监察员巡回检查制度等。
矿山环境规划主要探讨了矿山环境周围植被恢复、土地复垦、酸性废水处理、其他污染的治理以及矿山环境治理的验收等。
新南威尔士州矿山环境法律在环境规划、评价、保护及环境恢复、违法处罚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规定。
除了矿山环境的法律法规之外,新南威尔士州还定期对本州采矿、石油和采掘业环境规划政策(简称矿业环境规划)进行公告。
本文将主要介绍新南威尔士州矿山环境方面几部相关的重要法律,并对2007年采矿、石油和采掘业环境规划政策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新南威尔士州与矿业环境相关的几部重要法律在澳大利亚,与矿业相关的环境立法是各州、领地制定的立法。
新南威尔士州环境立法包括环境保护、规划与评价和环境违法行为处罚的立法。
与矿山环境相关的法律有:《1979环境规划和评价法》(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Assessment Act 1979 No. 203 of New South Wales,简称EPAA),《2008环境规划和评价修定草案》(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Assessment Amendment Bill 2008),《1997环境运营保护法》(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operationAct 1997),《1998环境信托法》(Environmental Trust Act 1998),《1985影响环境有害化学品法》(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ChemicalsAct 1985)等。
以下做洋细介绍。
1.《1979环境规划和评价法》新南威尔士州采矿、石油生产和采掘业遵循的一部重要法律是《1979环境规划和评价法》。
澳大利亚涉及自然资源开发的法律规定澳大利亚涉及自然资源开发的法律规定澳大利亚在多数具有经济重要性的矿产领域均可自给自足,拥有庞大的资源出口业。
澳大利亚是全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国,占全球煤炭贸易量的1/3。
矿产业在澳大利亚的年国民生产总值(GDP)中占据460亿澳元,约占GDP的5%。
长期以来,金、银、铅、镍、锰、铜、锌、铁矿石和亚铁化合物的生产始终达到商业规模,此外还包括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量开采的铀、自60年代初开始大量生产的石油和天然气以及自70年代开始大量出口的矾土、氧化铝和铝金属。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级钻石生产国,这里还有可供大量开采的矿砂储备。
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由源自前寒武纪的基岩组成,中生代时期的沉积岩从北部海岸一直延伸到新南威尔士州的中央,而更近期的古生代岩石延伸到东部海岸。
第三纪岩石则主要存在于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西南部和南澳大利亚州。
如果能够可实现开采,每种岩石都蕴含着具有商业重要性的矿产。
澳大利亚自然资源的多样性意味着这里存在各种商业机会,包括直接开采矿产、建立矿石加工行业、为矿产行业提供技术知识和设备等。
澳大利亚及其大陆架蕴含着大量石油储备。
澳大利亚的主要石油和凝析气产区为西澳大利亚的西北大陆架以及远离维多利亚州海岸线的巴斯海峡。
西澳大利亚的西北大陆架及帝汶海已发现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其中包括North Rankin气田(已投产)、Bayu Undan、Gorgon、Scott Reef/ Brecknock、Sunrise-Troubadour、Scarborough以及新近发现的Jansz气田。
这些天然气资源可满足澳大利亚国内的天然气需求,还能支持以天然气为基础的大型加工业。
澳大利亚是全球第7大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国。
随着现有LNG处理厂的扩建及一批LNG新厂的开发计划,包括最近刚获得批准的位于西北大陆架巴罗岛(Barrow Island)的Gorgon LNG工厂,产量有望进一步提高。
・法学研究・澳大利亚矿业权管理制度及其启示尚 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摘 要:从澳大利亚矿业管理体制、矿业权的性质及分类、矿业立法、矿业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制度和矿业权流转机制以及澳大利亚的矿业税费制度等,考察其矿业管理制度,从而获取如何完善我国矿业权管理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澳大利亚;矿业权;矿业权管理制度中图分类号:D92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0964(2005)0620037204 澳大利亚一向被称做“矿业大国”,其矿产资源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种类繁多。
全国从事矿业生产的有8.9万人,矿业产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4.9%。
矿业在澳大利亚是支柱产业,澳大利亚政府重视矿业的管理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对澳大利亚矿业权管理制度的考察,从而获取完善我国矿业权管理制度的启示,是本文之宗旨。
一、澳大利亚的矿业管理概况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国家,在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中,地方政府基本上没有矿业管理的职能。
因此,澳大利亚实施的是联邦政府宏观控制与州政府微观管理相结合的两级矿业管理体制。
(一)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勘查管理联邦的矿业管理机构为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归初级产业与能源部管辖,其主要任务是:(1)进行综合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与大地构造调查和研究,给联邦政府工业部门和公众提供有关石油、矿产、地下水资源方面的信息,以满足石油和矿产业的需要;(2)帮助建立有关资源利用、土地使用、环境保护方面的地学知识;(3)开展与联邦政府、州政府有关部门,资源公司,大学等单位的多学科研究;(4)开展资源的分析研究,为政府的战略决策、政策制定提供咨询服务。
州政府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查管理机构主要是州矿产能源部。
其主要任务是:(1)负责本州内的地质勘察和采矿活动管理;(2)负责基础性地质调查和研究,提供有关矿产、能源、地下水资源方面的咨询和服务;(3)负责勘探和采矿租地的登记、发证、监督矿业开发活动;(4)制定本州的矿业法规和有关条例;(5)负责征收本州的矿产资源税[1]。
关于中澳矿业权法律制度比较【关键词】矿产资源矿业权制度【摘要】澳大利亚是矿业大国,在矿业权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而同为矿业大国的我国矿业权制度却相对简单。
本文从矿业权制度、矿业权主体、矿业权取得和矿业权转让四个方面,对中澳矿业权法律制度进行比较,以期借鉴澳大利亚矿业法中的先进之处,完善中国矿业权法律制度。
矿业权是理论界这些年来探索的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这也是我国不断推进的结果。
矿业权这个概念从古罗马法时就出现了,在当时矿产资源被归为物的范畴,并且罗马法规定,矿产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但国家可以将有些矿产出租给贵族和私人去开采。
在古罗马时期的某些城市,很多自由人可以从国家或私人所有的矿产中租下某些矿坑,这些小矿主要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产品,凡愿意开采的开采者,个人可以取得开采出的矿产的一半,另一半要交给国家。
西方矿业权的概念完善和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时随着西方国家大多走向了化,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矿业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要弄清它的确切含义,有必要对其进行解析,其实矿业权是一个权利束,是由一系列相关权利组合而成的。
让我们来看一下西方国家对矿业权的理解。
矿业权,简称矿权,是指探采人依法在已登记的特定矿区或工作区内勘探、开采一定的矿产资源,取得矿产品,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矿产资源本身的特点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使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与保护成为一个国家的重大任务。
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矿业权法律制度的设立。
澳大利亚是一个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矿业产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4.9%,矿业已然成为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
而对于同样拥有巨大矿产资源的我周,矿业也是重要的产业支柱。
矿业权及相关权利的设定对这两个国家具有特殊的意义,这在矿业立法上得到了集中体现,现将中澳两国的矿业权立法比较如下。
一、矿业权制度比较矿产资源具有贮藏的隐蔽性,多数埋藏于地下,只有经过勘探才有可能认识和发现它,而且要经过采掘等过程才可能变成人类所需的矿产品。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与政策宋国明;胡建辉【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3页(P31-33)【作者】宋国明;胡建辉【作者单位】航天科工集团四院十七所【正文语种】中文澳大利亚是世界矿产资源大国,也是世界矿业大国。
其矿产品大部分供出口,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贸易伙伴,许多矿产品在国际矿业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其成为我国矿山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目标国。
矿产资源与开发现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矿产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且储量巨大。
目前已探明的矿产中,金、铁、铅、锌、镍、锆石储量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统计,金储量为7400吨,占世界总量的14.5%,铁矿石储量为350亿吨,占世界总量的20.6%,镍储量为240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0%,铅储量为290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4.1%,锌储量为560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22.4%。
铝土矿、钴、钍氧化物和钛铁矿的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铝土矿储量为62亿吨,占世界总量的21.4%,钛铁矿储量为1亿吨,占世界总量的15.4%;居世界第三位的有镉、铜、稀土氧化物、锂和金刚石。
共中铜储量为8600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2.4%,金刚石储量为1.1亿克拉,占世界总量的18.3%;此外,铋、镁、锰、锑、锡和煤等矿产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位置, 如锰金属储量为9300万吨,虽然居世界第4位,但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也达到14.76%。
澳大利亚也是世界矿业大国。
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的矿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煤钴、铜、金刚石、金、铁矿石、锂、锰矿石、钽和铀等。
其中铝土矿产量超过世界总量的30%,居世界第一位。
2011-12年度,由于全球经济有所回暖,大多数矿产品产量比上一年度有一定增长,其中金刚石增长最多达到26.7%,镍矿山产量和铁矿石产量也增长较多,分别增长19.5和16.7%,锰矿石增长8.6%,铀增长6.5%,铝土矿增长5.8%,银增长3.9%,原地黑煤增长1.1%,也有些矿产品产量下降,锡矿山产量下降最多,不及上一年度的一半,石油产量(包括凝析油和液化石油气)为224亿升,比上一年减少9.5%,其他下降的矿产还有铜、铅、金、金红石、盐等。
关于中澳矿业权法律制度比较概述矿业权是指国家或者集体所有的,授予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一定的区域内开采矿产资源和利用地下空间的权利。
矿业权是属于法律规定的产权范畴,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的矿业权法律制度也不尽相同。
本文将重点比较中澳两个国家的矿业权法律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所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没有任何个人或者单位可以私自占有。
同时,矿产资源所有权和矿业权分离,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家享有,而矿业权可以授予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矿业权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矿业权保护主要由《矿产资源法》和《土地管理法》两个法律进行规定。
其中,《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业权人拥有矿业权的权利,包括采矿、利用矿物、建设必要的设施等。
同时,《土地管理法》也规定了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矿业权流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矿业权流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出让、招标、拍卖、协议和竞价。
其中,出让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它是指通过公开出让等形式,将矿业权出售给符合条件的申请人。
矿业权的出让主要由国家授予,而地方政府并不能直接授予。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所有权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属于地方政府,而不是属于联邦政府。
不同的州和领地对于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有不同的规定,其中西澳大利亚州和昆士兰州是两个主要的矿区。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挖掘主要由联邦和各领地、州政府分别授予矿业权。
矿业权保护澳大利亚的矿业权保护主要由《矿产资源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进行规定。
其中,《矿产资源管理法》规定了授予矿业权的程序和标准,并对矿业权的评估、租用和转让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也明确了矿业权人的职责和义务。
矿业权流转澳大利亚的矿业权流转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竞争性出让、协议、招标和竞价等方式。
其中,竞争性出让是最常见的方式,它是指将矿业权拍卖给出价最高、开采效率最高的申请人。
此外,澳大利亚的矿业权流转还需要经过严格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以确保矿产开采对环境和当地社会不会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
政策法规 (Policy Info): 澳大利亚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一、概况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在太平洋西南部和印度洋之间,是一个大陆岛国,国土总面积为768.23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830 万(1996 年),是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人口分布也非常集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大陆四面环水,海岸线长36735 公里。
澳大利亚是平坦的大陆,在自然地理上可分为三部分:东部山区、中部平原区和西部高原区,西高东低,平均海拔300 米。
澳大利亚是人们居住中的最干旱的大陆,70%是沙漠,年降水量在地理分布和季节分布上不平衡,内陆沙漠地区降水量不到150 毫米,而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则高达2000 毫米。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起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以农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
50 年代期间,农牧业及其产品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和出口的80%。
近年来,由于经济成分多样化,特别是矿业的发展,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和出口的28%(1996-97 年度)。
农牧业用地4.75 亿公顷,占全部国土面积的63.8%。
工业以矿业和制造业为主,二次世界大战后,矿业得到快速发展,矿产值年增长率,在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前半期为4.1%,六十年代后半期曾达到18.6%。
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基本保持在7%左右。
1996-97 年度矿业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4.3%,制造业占13.6%。
矿产品出口价值为355 亿澳元,占出口总额的44%。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有些矿产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探明储量居世界前三位的矿种有:铝土矿、铁、锰、铅、锌、铀、金刚石等,煤矿资源居世界第四位。
二、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一)国土资源管理体系澳大利亚是英联邦成员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6 个州和两个地区组成。
国外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59中央设有联邦政府,各州设有州政府。
这二级政府在资源管理上发挥着不同的职能与作用。
澳大利亚矿业法律体系介绍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
由于我国资源需求较大,境外矿业领域内的投资越来越来吸引国内能源矿业巨头甚至民营投资者的兴趣。
对于这些企业或投资者来说,了解甚至熟悉投资地的法律政策尤其是矿业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对所在地政策还没有了解清楚的情况下,便贸然签署协议是有极大风险的。
拟投资所在地的法律是否允许投资某个矿种,是否有合资或合作的要求,是否有投资额的要求,是否存在其他管制等等,这些对投资者判断预期收益都是必不可少的。
鉴于此,我在这里对澳大利亚矿业法律体系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其中不仅涉及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立法及操作实践,同时也重点介绍了西澳大利亚州与新南威尔士州的矿业立法情况,以期对广大拟赴境外投资的投资者有些许帮助。
一、矿业立法体系根据澳大利亚国家宪法,原则上,每个州都有权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单独的矿业法规。
其中,铀矿为例外,根据1946年《核能(材料控制)法》(Atomic Energy(control of Materia ls)Act),铀矿归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所有,由联邦政府立法。
二、联邦政府和和州/领地分权管理分权管理模式总体上来讲,澳大利亚实行矿产资源所有权同地表所有权相分离的政策,对土地的所有权并不代表对地下资源的拥有,这一点同许多国家的管理态度是一致的。
不过,矿产所有权又分为有公有和私有之分。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实行联邦和州/领地分权管理。
联邦主要负责海上石油立法、环境立法以及对外投资等采矿业政策协调与发展相关的立法、限制矿产出口等;而各州和地区则管理各自司法管辖区内的矿业活动,包括土地产权,监管矿山运营情况,矿山安全、环境、健康,征缴权利金和税费等。
对于澳大利亚海上矿产,联邦和州的立法是分界划分的。
1 999年的《海上矿产法》中规定:联邦海上矿产立法以基线为界,即近海区3海里以外的区域。
州海上矿产立法仅就3海里以内区域的矿产进行立法。
联邦和州在规范和管理澳大利亚领基线外的海土矿业时,均尽力保持共同的原则、条例和惯例。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税制改革经验与启示近年来,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税制改革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通过对其经验的总结和归纳,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启示和借鉴,对中国的矿产资源税制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一、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税制改革的背景澳大利亚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矿业是其重要的支柱产业,其出口和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2003年至2010年间,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的超额利润在日益扩大,却只缴纳了相对较少的税费。
这种情况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和争议,政府开始考虑改革矿产资源税制度,以改变此前矿业税款收入状况差、效率低的情况。
二、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在矿产资源税制度改革中,澳大利亚政府主要使用的是通过立法改变税法来实现。
与此同时,政府还在众多利益相关者间开展了广泛的侦听和咨询,包括矿业公司、政府、采矿业协会、金融机构、市民和专家等。
具有代表性的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税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延长资源租用税的范围澳大利亚政府在2012年推出的资源租用税法案,对矿产资源的征税范围进行了扩大,将其从传统的煤、铁矿石和天然气等大型矿产资源扩展到了包括矿产油、液化天然气和石油在内的新兴矿产资源。
2.扩大缴税义务人范围在2012年新的资源租用税法案出台后,缴税义务人的范围得到了扩大,包括矿业公司、采矿权所持有人及其附属公司。
这个变化使税务部门有可能跟踪矿业公司的全球业务,并保持专业的税务合规性。
3.增加资源税税率在新的资源租用税法案中,政府对矿产资源税率的标准也进行了调整和提高。
除了缴纳12.5%的税款外,同时将超额利润的税率增加至30%。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政府对矿产资源的掌控,也推动了矿业公司的信息透明度和税务贡献。
三、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税制改革的意义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其他国家的税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1.增加政府收入矿产资源税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调整矿业税收体系,保证政府能够从矿业公司的超额利润中获得更高的税收回报。
国外煤矿(矿⼭)安全法规的主要特点⽰范⽂本⽂件编号:RHD-QB-K8013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国外煤矿(矿⼭)安全法规的主要特点⽰范⽂本国外煤矿(矿⼭)安全法规的主要特点⽰范⽂本操作指导:该安全管理⽂件为⽇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作、⽣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制定的,并由相关⼈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编辑与保存。
国外主要煤矿(矿⼭)法规南⾮《矿⼭健康与安全法》:1996年5⽉30⽇通过,1997年1⽉15⽇⽣效。
该法共8章:⽴法⽬的、矿⼭健康与安全、健康与安全代表和委员会、三⽅机构、矿⼭健康和安全监察局、部长的权⼒、法律诉讼和违法⾏为、总则。
前苏联《煤矿和油页岩矿安全规程》:于1986年9⽉由前苏联煤炭⼯业部和矿⼭监察委员会批准发布。
主要包括采掘⼯作、井下巷道通风和煤尘⽡斯管理制度、矿井运输和提升、电⽓设备、防⽕与灭⽕。
美国《联邦法典》(矿产资源卷节选):1998年颁布,其中第75部分是地下煤矿的强制性安全标准,第77部分是露天煤矿及地下煤矿露天部分强制性安全标准。
美国《联邦矿⼭安全与健康法》:本法由美国国会众参两院审议通过,⼜称为“1977年联邦矿⼭安全卫⽣法”,内容以“井⼯煤矿法定安全暂⾏标准使⽤范围”为主。
波兰《地质与采矿法》:这是⼀部⽐较全⾯和完整的法律,对矿⼭安全⽣产做出了基本规定,规定任何公司在井下从事活动必须获得许可证。
德国《煤矿安全管理条例》:分四个部分:关于井下作业和井上作业的规定;地下开采的附加规定;地⾯作业的附加规定;结论。
1970年颁布,1984年修正。
澳⼤利亚《新南威尔⼠州煤矿管理法》:该法是新南威尔⼠州颁布的法律。
印度《矿⼭法》:⼜叫《1952年矿⼭法》,主要包括:关于安全和保健的规定、⼯作时间和限制、带薪休假、法规条例及细则、处罚与处罚的程序。
澳大利亚的煤矿安全管理1. 澳大利亚煤矿产业概述澳大利亚是全球主要的煤炭出口国家之一,其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大,质量优良。
根据澳大利亚能源舆情局(Australian Energy Regulator)发布的数据,澳大利亚的煤炭产量在2019年是7.29亿吨,这也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国。
煤炭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它的出口量占据了该国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
煤炭在澳大利亚的经济和能源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煤炭从业者的安全事关生命财产,因此,煤矿安全管理成为了澳大利亚煤炭产业的重要部分。
2. 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各州和地区政府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保煤矿的安全管理。
其中,联邦政府制定的煤炭矿山安全与健康法规(Coal Mining Safety and Health Regulation)是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法规。
该法规为煤矿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的安全保障。
此外,各州和地区政府也都有不同的法规来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煤炭矿山安全与健康法规规定了煤矿所有者、运营商和从业者的职责,同时也规定了在采煤过程中要采取的安全措施。
运营商必须负责将可控风险降至最低,并且建立预防和应急措施,以便在需要时立刻响应。
从业者必须遵守规定并接受培训,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和他们的同事安全。
各州和地区政府也有自己的煤矿安全法规。
例如,昆士兰州的《煤炭采矿安全与健康法规》要求煤矿的组织和管理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并且必须执行煤矿安全计划和应急准备计划。
此外,新南威尔士州的《煤炭矿山安全与健康法规》规定运营商必须设立有效的健康和安全管理计划,并且从业者需要参加安全培训。
综上所述,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和各州和地区政府制定了各种法规和政策,确保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和从业者的安全。
3. 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和实践澳大利亚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安全培训和督导澳大利亚各地的煤矿必须为从业者提供严格的培训计划,确保他们了解煤矿安全规定和应急准备计划。
澳大利亚矿业法律体系介绍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走出国门到境外投资。
由于我国资源需求较大,境外矿业领域内的投资越来越来吸引国内能源矿业巨头甚至民营投资者的兴趣。
对于这些企业或投资者来说,了解甚至熟悉投资地的法律政策尤其是矿业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对所在地政策还没有了解清楚的情况下,便贸然签署协议是有极大风险的。
拟投资所在地的法律是否允许投资某个矿种,是否有合资或合作的要求,是否有投资额的要求,是否存在其他管制等等,这些对投资者判断预期收益都是必不可少的。
鉴于此,我在这里对澳大利亚矿业法律体系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其中不仅涉及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立法及操作实践,同时也重点介绍了西澳大利亚州与新南威尔士州的矿业立法情况,以期对广大拟赴境外投资的投资者有些许帮助。
一、矿业立法体系根据澳大利亚国家宪法,原则上,每个州都有权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单独的矿业法规。
其中,铀矿为例外,根据1946年《核能(材料控制)法》(Atomic Energy(control of Materials)Act),铀矿归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所有,由联邦政府立法。
二、联邦政府和和州/领地分权管理分权管理模式总体上来讲,澳大利亚实行矿产资源所有权同地表所有权相分离的政策,对土地的所有权并不代表对地下资源的拥有,这一点同许多国家的管理态度是一致的。
不过,矿产所有权又分为有公有和私有之分。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实行联邦和州/领地分权管理。
联邦主要负责海上石油立法、环境立法以及对外投资等采矿业政策协调与发展相关的立法、限制矿产出口等;而各州和地区则管理各自司法管辖区内的矿业活动,包括土地产权,监管矿山运营情况,矿山安全、环境、健康,征缴权利金和税费等。
对于澳大利亚海上矿产,联邦和州的立法是分界划分的。
1999年的《海上矿产法》中规定:联邦海上矿产立法以基线为界,即近海区3海里以外的区域。
州海上矿产立法仅就3海里以内区域的矿产进行立法。
联邦和州在规范和管理澳大利亚领基线外的海土矿业时,均尽力保持共同的原则、条例和惯例。
现行的联邦政府海上矿产法是1 994年《海仁矿产法》联邦法。
石油也是联邦和州分别立法。
在澳大利亚,近海面3海里以内的海上石油资源归同这些海面相邻的各州/领地来立法;3海里以外的联邦海面则由联邦和与海面相邻的州共同管理。
陆上石油由各州立法。
联邦政府的《海上石油法》规定领海区域3海里以外范围为该法管辖,也包括延伸到大陆架外部界限的海域。
联邦政府的石油立法有1967年《石油(下沉陆地)法》,2006年《海上石油法》,2006年《海上石油(权利金)法》等。
各州/地区有各自独立的矿业立法和海上矿产立法,不过因各州/领地资源状况等的差异,各州/领地矿业立法情况也有不同。
三、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审批澳大利亚依法开展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管理。
澳大利亚与陆上固体矿产开发利用有关的法律包括《采矿法》、《原住民土地权法》、《环境保护法》等。
海上矿产和能源的勘探和开发,也有专门法律。
澳大利亚《采矿法》规定了矿产资源的三种权限:所有权、勘探(包括初步勘探和详细勘探)权和开采权。
每个州/领地也有相应的法律。
如西澳《采矿法》(Mining Act 1978)规定,矿产资源归皇家(联邦政府)所有,1899年前转让的自有土地上的非贵金属除外。
在澳大利亚从事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活动,要申请并取得许可证。
如果暂时不开发,可以申请保留权许可。
每个州的审批情况大同小异。
根据澳大利亚的法律,探矿权、采矿权可以合法转让。
矿业权人出现以下情况时,都可以将矿业权转让给出价最高的人。
如一个探矿权人发现了一处有经济价值的矿体,不想开采又想收回勘探投入;大矿业公司认为发现的矿体规模小,不想开采;小矿业公司发现了矿体,不具备开采条件,没有开采能力。
勘查许可证持有人可能希望寻找合资伙伴来分担勘探风险,可以建立联合股份公司,将权利转让给该公司。
矿业权是一种有价的无形资产,投资人如欲以矿山企业的资产及其产品作担保进行筹资,最基本的条件是他应有权抵押以致最终转让矿业权的权益。
矿业权转让,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议定,政府一般不进行干预。
四、澳大利亚矿山环境保护与复垦管理矿山开发将对植被、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统、生物多样性等产生较大影响。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依据《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法(1999)》(EPBC)的有关规定,对那些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活动进行环境评估和审批。
该法规定的具有全国意义的环境事件包括:海洋环境,受保护的世界遗产,国家遗产,加入《拉姆萨尔国际公约》的湿地,国家濒危物种,迁徙物种,涉核活动等。
如果涉及到上述内容,就必须经过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环境部长批准后才能开展矿业活动。
在澳大利亚,矿业企业均要依法编制矿山环境保护和关闭规划,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放在重要位置。
澳大利亚还设立了"矿山关闭基金",资金主要来源于矿山企业的上缴,用于矿山关闭后的生态恢复、设施拆除、产业转型等目的。
如果企业按照标准完成了闭坑的相关工作,上缴资金将被返还。
五、澳大利亚矿业税费征收在澳大利亚申请初步勘探权、保留权及采矿权许可都要付费,但费用不高。
在取得勘探权、采矿权后,企业在开始工作前要赔偿地上物品损坏和其它因土地契约终止、通行权受限,损坏的环境改善及合理控制损坏等项费用。
在西澳、南澳和新南威尔士,还要赔偿土地使用权损失、收入减少以及其它社会危害等费用。
在澳大利亚采矿,企业要向联邦政府、州政府交矿业税。
政府通过法规确定许可证税收制度。
矿业税率的形式及税率高低根据矿种、矿山所在地及矿产品分组确定。
澳大利亚矿业税收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1、固定费率的许可证税收制度,按单位重量收取;2、从价费率的许可证税收制度,按照产值的一定比例计算税率;3、与利润挂钩的许可证税收制度,也称为资源税租金;4、混合许可证税收制度,按照固定从价制与利润挂钩制相结合的办法征收。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许可证收税标准在各州/领地不同,基本水平如下:金属矿产:%%的从价税率,或最高为%的利润税率,并有税收抵扣政策;煤炭:%%的从价税率,或最高为18%的利润税率,或固定税率澳元/吨;非金属矿产(砂石、石灰石等):澳元/吨,或产值的%。
六、澳大利亚矿业收购并购的法律1、审查机构外国投资委员会(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成立于1976年,负责向财长提供政府外资政策和执行的咨询。
财长享有外国投资政策制定及外国投资项目的审批权。
财政部外国投资和贸易政策处向财长提供对外国投资事务管理建议,并作为外国投资委员会的秘书处开展日常工作。
外国投资委员会的职能:审核属于政策和相关法律规定需要审查的投资项目,并就投资项目向财长提出建议;向财长或其他主管投资部长提供政策及《外资并购法(1975)》实施意见,及属于政策和法律规定的投资项目意见;向外国人或其代表/代理人提供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原则;监督和确保(外资)符合政策和法律规定。
2、审查标准法律赋予财长禁止他认为可能"与国家利益相悖"(Contrary to the national interest)的外资并购。
在《外资并购法》中没有明确界定国家利益以及与其相悖指哪些。
《外资并购法》授权财长基于个案来决定并购是否会违反国家利益。
在委员会实际审查中,不符合政策规定要求的投资将被认为有悖于国家利益。
主要考虑投资项目有三个方面:是否符合当前全部政府的政策和法律,特别是涉及国家利益的重要领域、行业和方面,重点审查通讯、传媒、航空、环境和竞争政策等方面;是否符合国家安全利益;是否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对外国政府及其机构并购在以下六个方面审核:投资者经营是否独立于相关的外国政府;投资者是否符合法律,并遵从一般性商业行为准则;投资项目是否可能妨害竞争或导致相关行业和领域不适当的集中或控制;投资项目是否可能妨害澳政府税收和其他政策;投资项目是否可能妨害国家安全;投资项目是否可能妨害澳商业运营和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2、审查范围凡涉及澳大利亚商业实质性利益及其他符合申报起点和情形的并购,或者获澳城市土地利益,均属于审查范围。
实质性商业利益指当外国投资者(和任何投资合伙人)拥有15%所有权或数个外国投资者(或投资合伙人)合计拥有40%及以上公司、商业或信托所有权。
澳城市土地指未生产初级产品的所有土地,而无论是否是城市土地。
申报起点具体规定:外资并购澳公司的全部资产,或投资意向额(包括并购成本、公司发展等)超过1亿澳元;总投资1千万元及以上新建投资项目;在传媒5%及以上非直接投资,以及无论金额大小的直接投资;涉及澳大利亚子公司或其全部资产超过2亿元且占全球资产少于50%的海外并购;外国政府和其机构的直接投资,无论数额大小。
获得城市土地利益(包括租用、融资和利润分配安排)有以下几种情况:1、开发金额在5000万以及上、列入遗迹目录的非住宅商业房地产;2、开发金额在5000万及以上、未列入遗迹目录的非住宅房地产;3、住宅设施;4、空置房地产;5、住宅房地产;6、在澳城市土地公司或信托房产中持有股份或地产。
收购交易涉及外国人或者已经由外国人控制(称为外国人对外国人并购)同样适用于《外资并购法》。
有两种情况:一是外国公司通过这种并购直接获得澳商业或资产;二是通过外国人已经拥有或控制的资产进一步拥有或控制澳商业和资产。
外国人对外国人交易,澳商业和资产目标,必须适用于申报起点。
3、审查期限《外资并购法》规定,对于外资投资项目,有30天法定时间决定期限。
期限自收到完整的申报通知开始起算。
《外资并购法》规定政府通过发布"临时命令",可将法定审查时限延迟到90天。
在这段时间,申请者提供补充信息,并解决项目存在着问题,以利于通过外资审查。
财长授权委员会执行成员或其他高级职员对符合政策的外国投资项目和不涉及特别敏感的事项做出决定。
94%投资项目的是通过这种授权方式决定的。
4、投资案例近年来,境内投资者到澳大利亚收购矿业项目的案例很多,其中有几个案例比较出名。
例如,五矿以26亿收购澳大利亚一家公司。
还有另外一个收购案例就是中国铝业收购力拓,大概25亿,通过可转换债券和直接买股份,收购了大约30%力拓的资产,不过最后也失败了。
其中,原因很复杂,可能不单纯是商业原因。
因为上面提及的两个公司都是国有企业,这是澳大利亚政府和媒体都很担心的。
七、西澳大利亚矿业立法1、主管部门西澳大利亚州(Western Australia,简称西澳洲,是澳大利亚联邦最大的州,占澳洲总面积1/3)矿产资源主管部门为州政府下属的矿产石油部(Department of Mines and Petroleum)。
该部主要负责在资源开发和发展上吸引外资,为外商提供地质科学信息,并为矿业、石油和地热工业提供公平可靠的权益制度,包括各种许可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