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376.50 KB
- 文档页数:26
【导语】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求出平均数。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例题及练习题》,希望帮助到您。
【篇⼀】 例题:如果四个⼈的平均年龄是23岁,四个⼈中没有⼩于18岁的。
那么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 分析与解答:因为四个⼈的平均年龄是23岁,那么四个⼈的年龄和是23×4=92岁;⼜知道四个⼈中没有⼩于18岁的,如果四个⼈中三个⼈的年龄都是18岁,就可去求另⼀个⼈的年龄可能是92-18×3=38岁。
练习题: 1、如果三个⼈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于18岁的,那么三个⼈中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 2、如果四个⼈的平均年龄是28岁,且没有⼤于30岁的。
那么最⼩的⼈的年龄可能是多少岁? 3、如果四个⼈的平均年龄是25岁,四个⼈中没有⼩于16岁的,且这四个⼈的年龄互不相等。
那么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篇⼆】 例题:⼆(1)班学⽣分三组植树,第⼀组有8⼈,共植树80棵;第⼆组有6⼈,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共植树54棵。
平均每⼈植树多少棵? 分析与解答:因为⼆(1)班学⽣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数。
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数为:8+6+6=20⼈,所以平均每⼈植树200÷20=10棵。
练习题: 1、电视机⼚四⽉份前10天共⽣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平均每天⽣产电视机多少台? 2、⼩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1)班学⽣分三组植树,第⼀组有8⼈,平均每⼈植树10棵;第⼆组有6⼈,平均每⼈植树11棵;第三组有6⼈,平均每⼈植树9棵。
⼆(1)班平均每⼈植树多少棵?【篇三】 例题:从⼭顶到⼭脚的路长36千⽶,⼀辆汽车上⼭,需要4⼩时到达⼭顶,下⼭沿原路返回,只⽤2⼩时到达⼭脚。
平均数问题把几个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完全相等,求得的数就是平均数。
两种基本方法:1、直接求法:利用公式“总数量三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均分”思想产生的方法。
2、基数求法:利用公式“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的总和三总份数=平均数”求出平均数,这是由“补差”思想产生的方法。
1、工路队前4天平均每天筑路80米,增加工人后,第5天筑路100米,求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多少米?分析:(1)先求出5天筑路的总长度80X4+100=420(米),再求出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
(2)从“补差”的角度考虑。
由于前4天筑路的平均数小于第5天的筑路米数,所以把前4天的平均数80米看做是基数,然后把第5天多筑的(100-80)米平均分成“5份”,用4份补进到前4天的平均数中去,留1份在第5天,从而求出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的平均数。
解法一(米)解法二(米)答:工程队这5天平均每天筑路84米。
2、笑笑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语文80分,音乐88分,体育84分,美术78分,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笑笑数学得了多少分?(补差法)分析:本题关键是求出五科平均分,依题意,我们可以先求出语文、音乐、体育、美术这四科的平均分是82.5(分),根据条件“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6分”知,前四科的平均分低于五科平均分,要把前四科的平均分提高到五科的平均分,从“补差”的角度思考,需要把数学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高的6分补到前四科的每科平均分中去,平均每科补1.5(分),所以,五科平均分是(分),那么数学成绩就90(分)。
解:(1)语文、音乐、体育、美术四科平均分:82.5(2)五科平均分:84(3)数学成绩:90答:笑笑数学得了90分。
3、淘气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外语和自然的平均分是81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四门成绩的平均分提高了2分。
淘气数学考多少分?页脚.4、学校组织同学去旅行,同样价格的小点心小青买了8包,小红买了7包,小兰没有买。
平均数问题例1:一次考试,李明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数学两科平均成绩是94分,外语得多少分?例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为94分,后来英语考了100分,他三科的平均分是多少分?例3:有5个数,他们的平均数是43,如果把这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3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50,则中间的那个数是多少?例4:小明参加了四次语文测验,平均成绩是68分,他想通过一次语文测验,将五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最少70分,那么,在下次测验中,他至少要得多少分?例5:在一次爬山活动中,小刘上山时每分钟走50米,30分钟到达山顶,又从原路返回,下山时每分钟走75米,求小刘在上山、下山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例6:气象小组的同学统计了若干天的平均温度是17°,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温度时将某一天的气温31°误作13°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后,这几天的平均温度是20°。
气象小组的同学统计了几天的温度?例7:四(二)班的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人数的2倍,女同学的平均身高150厘米,男同学的身高147厘米,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多少厘米?例8:有一栋居民楼里原来有四户安装空调,后来又增加了两户,这6部空调全部运行时就会烧断保险丝,因此最多能同时使用4台空调,这样,在24小时内平均每户最多可以使用空调多长时间?(假设一户一台空调)1.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加上多少后,则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50?2.在期末五科考试中,小华除数学外的四科平均分是91分,把数学分加进去,五科的平均分是92分。
小华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3.学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得100分的有4人:得99分的有3人;的97分有3人:得96分的有4人,这次数学竞赛中,学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平均分为多少分?4.甲乙两地相距3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6小时,返回时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5.王亮在一次学科检测中语文、常识平均分为89分,加上数学三科平均分为91分,王亮数学考了多少分?6.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平均数是78,去掉的数是多少?7.小明第一单元英语测验的成绩是90,比第二、三单元成绩的和少96分。
小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篇一】1.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2..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且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那么年龄的可能是多少岁?年龄最小的可能是多少岁?3.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
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4.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5.梓涵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6天又读了200页正好读完。
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6.琦涵五次考试平均分为96分(满分100分),那么她每次考试的分数不得低于多少分?7.有5箱饼干,每箱鸡蛋重量相等,如果从每箱中拿出40克,那么5箱剩下的总克数正好和原来3箱的克数相等,原来每箱饼干多少克?8.一年级有6班,每班人数相等,如果从每班中调出30个,那么6班剩下的人数正好和原来2班的人数相等,原来每班多少人?9.韩琦练写字,计划每天写100字,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写4字,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
原计划要写多少字?10.张梓涵看一本书,计划每天看15页,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3页,结果提前两天完成任务。
这本书有多少页?【篇二】1.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
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
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2.四年级有60名同学去栽树,平均每人栽4棵,恰好栽完。
随后又派来一部分同学,这时平均每人栽树3棵就可完成任务,又派来几名同学?3.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梓涵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梓涵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4.九湖中心小学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分63分,其中男学生平均分是60分,女学生平均分是70分,男女生各有多少人?5.甲、乙的平均数是26,乙、丙的平均数是28,甲、丙的平均数是21,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
平均数问题专题简析:我们经常用各科成绩的平均分数来比较班级之间,同学之间成绩的高低,求出各科成绩的平均数就是求平均数。
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应用很广泛,例如,求平均身高问题,求某天的平均气温等。
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总数量”以及与“总数量”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求出平均数。
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分析与解答:因为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由问题可知“平均范围”是三个组,是按人数平均,因此所需条件是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和三个组的总人数。
三个组植树的总棵数为:80+66+54=200棵,总人数为:8+6+6=20人,所以平均每人植树200÷20=10棵。
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分析与解答:这道题可以按照一般思路解,即用身高总和除以总人数。
这道题还可以采用假设平均数的方法求解,容易发现,同学们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可以假设平均身高为150厘米,把它当作基准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平均数”。
(153×2+152+149×2+147×2)÷(2+1+2+2)=150厘米或:150+(3×2+2-1×2-3×2)÷(2+1+2+2)=150厘米例3: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分析与解答:求往返的平均速度,要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时间,往返的路程是36×2=72千米,往返的时间是4+2=6小时。
例1:小丽画了一幅画,她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她打分,已知爸爸、妈妈、爷爷打分的平均分是93,妈妈、爷爷、奶奶打分的平均分是96分,已知奶奶打分是100,求爸爸打了多少分?分析:通过对比两种平均分的打分者,“爸爸、妈妈、爷爷”,“妈妈、爷爷、奶奶”,我们发现“妈妈和爷爷”是共有的,两者总分的差就是爸爸和奶奶打分的差,奶奶比爸爸多打了:96×3-93×3=9分,爸爸打分是:100-9=91分。
例2:实验小学有90名同学参加数学比赛,平均分为72分,其中男生为65分,女生平均分为80,则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分析:这类问题有不同的解题办法,采用假设法相对简单点,孩子容易理解,我们假设90名同学全是女生,则有90×80=7200分,但实际上只有90×72=6480分,为什么会有7200-6480=720分这个差额呢?因为假设的全是女生,而实际上男生也有,一个男生可以补回80-65=15分的差额,要几个男生才能补回720分的差额呢?要:720÷15=48个,所以男生比女生多48-(90-48)=6人。
假设法是一种重要的奥数解题方法,广泛用于鸡兔同笼问题,工程问题等。
例3:小明读某一本名著,第一天读83页,第二天读65页,第三天读60页,第四天读8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这五天的平均数还多8页。
求小明第五天读了多少页?分析:这道题采用移多补少法容易理解。
前四天读的页数平均是(83+65+60+84)÷4=73页,第五天读的要比五天读的平均数多8页,把这8页分给前4天,前4天每天都分得:8÷4=2页,这时,5天读的平均页数是73+2=75页,第五天就是:75+8=83页。
这道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第五天读的页数比这五天的平均数还多8页”。
例4:小军期中考试中,语文、电脑、英语的平均成绩是81分。
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小军的数学考了多少分?分析: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加上数学就是4科,于是一共提高了(3+1)×3=12分,这12分是高分的数学补回来的,因此,数学考了:81+12=93分。
【导语】奥数题中常常出现⼀些数量关系⾮常特殊的题⽬,⽤普通的⽅法很难列式解答,有时根本列不出相应的算式来。
我们可以⽤枚举法,根据题⽬的要求,⼀⼀列举基本符合要求的数据,然后从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希望帮助到您。
【篇⼀】 1、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加上⼀个数,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5,这个数是________。
2、⼩强考了语⽂、数学、英语、历史、⾃然五门功课,数学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90分。
把数学成绩加上去,平均成绩是92分。
⼩强的数学成绩是_______分。
3、江滨⼩学有433个⼩朋友,分乘4辆汽车去⼉童公园,第⼀辆车已经接⾛了115⼈,如果第⼆、三、四辆车乘的⼈数相同,第三辆车乘了______个⼩朋友。
4、5个数写成⼀排,前3个数的平均值是15,后两个的数的平均值是10,这五个数的平均的值是______。
5、甲、⼄两地相距240公⾥,⼀辆汽车从甲地开往⼄地⽤了6⼩时,返回时⽤了4⼩时。
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________公⾥。
6、甲、⼄、丙三⼈的平均年龄为17岁,⽽甲⼄两⼈的平均年龄为15岁,那么丙的年龄是________岁。
7、甲⼄两⼈带着同样多的钱,⽤他们全部的钱买了洗⾐粉,甲拿⾛了12袋,⼄拿⾛了8袋。
回家后甲补给⼄3。
8元,每袋______元。
8、学校⾜球队18⼈合影留念,照6⼨照⽚洗三张价格是4。
5元,另外加洗每张0。
3元,如果每⼈各得⼀张,平均每⼈需______元。
9、甲⼄两块棉⽥,平均亩产185⽄,甲棉⽥是5亩,亩产203,⼄棉⽥亩产170⽄,⼄棉⽥有________亩。
10、⼩明期中考试语⽂,数学两科分数共176分,如果再加上外语分数,三科的平均分就⽐语⽂,数学两科的平均分多3分,⼩明的外语成绩是________分。
【篇⼆】 1、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为78,去掉的数是______。
金点教育1、一箱橘子、 2 箱苹果和 3 箱梨子共重100 千克; 2 箱橘子、 4 箱苹果和 1 箱梨共重100千克。
求每箱梨重多少千克。
正解: 20 千克2、 2 只羊、3 匹马和 4 头牛每天吃草143 千克;一只羊、 4 匹马和 2 头牛每天吃草108 千克。
求一匹马每天吃草多少千克。
正解: 14.63、 3 头牛和 6 只羊一天共吃草 93 千克, 6 头牛和 5 只羊一天共吃草130 千克。
3 头牛一天共吃草多少千克?正解: 45 千克直接求法:利用公式求出平均数,这是由“均分”思想产生的方法。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基数求法:利用公式求平均数。
这里是选设各数中最小者为基数,它是由“补差”思想产生的方法。
(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总份数=平均数例 1:李师傅前 4 天平均每天加工30 个零件,改进技术后,第五天加工零件55 个,李师傅5 天中平均每天加工多少零件?解答:先算出 5 天的总零件数: 30× 4+55=175(个),再求出 5 天中平均每天加零件的个数。
(30×4+ 55)÷ 5=35(个)1、四( 1)班有学生40 人,数学期末考试时有三位同学困病缺考,平均成绩是80 分。
后来这三位同学补考,成绩分别为88 分、87 分和85 分,这时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正解:( 40— 3)× 80=2960 (分)(2960+ 88+ 87+ 85)÷ 40=80.5 (分)4.8 个。
王师例 2:王师傅 4 天平均加工26 个零件,第 5 天加工的零件数比 5 天平均数还多傅第 5 天加工多少个零件?解答:设王师傅第 5 天加工, x 个零件。
由 5 天平均数这个“量”可列方程。
X- 4.8=2 6×4+ x)÷ 55x- 24=104+ x4x=128X=32金点教育2、一个学生前六次测试的平均分是93 分,比七次测试的平均分高 3 分,他第七次测试得了多少分?正解: 93×6=558(分)93—3=90(分)90× 7=630(分)630—588=72 (分)例3:小明前几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是84 分,这一次要考 100 分才能把平均成绩提高到86分。
四年级奥数平均数问题平均数问题例1:一次考试,李明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其中语文、数学两科平均成绩是94分,外语得多少分?例2: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两科的平均成绩为94分,后来英语考了100分,他三科的平均分是多少分?例3:有5个数,他们的平均数是43,如果把这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35,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50,则中间的那个数是多少?例4:小明参加了四次语文测验,平均成绩是68分,他想通过一次语文测验,将五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最少70分,那么,在下次测验中,他至少要得多少分?例5:在一次爬山活动中,小刘上山时每分钟走50米,30分钟到达山顶,又从原路返回,下山时每分钟走75米,求小刘在上山、下山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例6:气象小组的同学统计了若干天的平均温度是17°,事后复查发现,计算温度时将某一天的气温31°误作13°计算了,经重新计算后,这几天的平均温度是20°。
气象小组的同学统计了几天的温度?例7:四(二)班的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人数的2倍,女同学的平均身高150厘米,男同学的身高147厘米,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多少厘米?例8:有一栋居民楼里原来有四户安装空调,后来又增加了两户,这6部空调全部运行时就会烧断保险丝,因此最多能同时使用4台空调,这样,在24小时内平均每户最多可以使用空调多长时间?(假设一户一台空调)1.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0,加上多少后,则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50?2.在期末五科考试中,小华除数学外的四科平均分是91分,把数学分加进去,五科的平均分是92分。
小华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分?3.学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得100分的有4人:得99分的有3人;的97分有3人:得96分的有4人,这次数学竞赛中,学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平均分为多少分?4.甲乙两地相距3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6小时,返回时用了4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5.王亮在一次学科检测中语文、常识平均分为89分,加上数学三科平均分为91分,王亮数学考了多少分?6.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平均数是78,去掉的数是多少?7.小明第一单元英语测验的成绩是90,比第二、三单元成绩的和少96分。
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例1: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共植树80棵;第二组有6人,共植树66棵;第三组有6人,共植树54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1,电视机厂四月份前10天共生产电视机3300台,后20天共生产电视机6300台。
这个月平均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2,小明参加数学考试,前两次的平均分是85分,后三次的总分是270分。
求小明这五次考试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3,二(1)班学生分三组植树,第一组有8人,平均每人植树10棵;第二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11棵;第三组有6人,平均每人植树9棵。
二(1)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例2:王老师为四年级羽毛球队的同学测量身高。
其中两个同学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
求四年级羽毛球队同学的平均身高。
练习二1,五(1)班有7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其中有两个同学得了99分,还有三个同学得了96分,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得了97、89分。
这7个同学的平均成绩是多少?2,气象小组每天早上8点测得的一周气温如下:13℃、13℃、13℃、14℃、15℃、14℃、16℃。
求一周的平均气温。
3,敬老院有8个老人,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8岁、76岁、77岁、81岁、78岁、78岁、76岁、80岁。
求这8个老人的平均年龄。
例3:从山顶到山脚的路长36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
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练习三1,小强家离学校有1200米,早上上学,他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从学校到家用了10分钟。
求小强往返的平均速度。
2,李大伯上山采药,上山时他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下山时,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75米。
求李大伯上下山的平均速度。
3,小亮上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走2千米,下山时的速度是每小时走6千米。
那么,他在上、下山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例4:李华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
四年级:平均数问题思维训练题1.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2.四年级有60名同学去栽树,平均每人栽4棵,恰好栽完.随后又派来一部分同学,这时平均每人栽树3棵就可完成任务,又派来几名同学3.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梓涵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梓涵的得分如果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就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学共有多少人4.九湖中心小学有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平均得分63分,其中男学生平均分是60分,女学生平均分是70分,男女生各有多少人5.甲、乙的平均数是26,乙、丙的平均数是28,甲、丙的平均数是21,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6.梓涵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投掷成绩不算在内,平均成绩是83分,梓涵投掷得了多少分7.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3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多少岁8.五个数的平均数是45,将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9,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53,第三个数是多少9. 梓涵参加了三次数学竞赛,平均分是84分,已知前两次平均分是82分,求他的三次得了多少分10. 梓涵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前他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92分,数学成绩公布后,他的平均成绩下降了1分.梓涵数学考了多少分11. 如果三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2岁,且没有小于18岁的,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12. . 如果四个人的平均年龄是25岁,且没有小于16岁的,且这四个人的年龄互不相等,那么年龄最大的可能是多少岁年龄最小的可能是多少岁13. 在一次登山活动中,梓涵上山每分钟行50米,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钟行75米.梓涵上山和下山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14. 一个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15. 梓涵同学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6天又读了200页正好读完.这个同学平均每天读多少页16.琦涵五次考试平均分为96分满分100分,那么她每次考试的分数不得低于多少分四年级应用题11、奶奶去买水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68元,买1千克梨和3千克荔枝的价钱相等,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2、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330千克,每筐苹果重量是每筐橘子重量的2倍,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3、张老师为阅览室买书,他买了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102元,买3本童话书和5本故事书价钱相等,买1本童话书和1本故事书各需多少元4、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4袋大米和7袋面粉共重68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1、一个标准油桶,桶连油共重7千克.司机马叔叔已经用去一半油,现在连桶还重4千克.桶里还有多少千克油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2、一瓶香水连瓶重50克,用去一半的香水后,连瓶还重30克,原来有香水多少克瓶重多少克3、一瓶酒连瓶重80克,喝了一半的酒后,连瓶还重50克,原来有酒多少克瓶重多少克4、一瓶汽水连瓶重45克,用去一半的汽水后,连瓶还重25克,原来有汽水多少克瓶重多少克1、有6箱鸡蛋,每箱鸡蛋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箱中拿出50个,那么6箱剩下的鸡蛋个数正好和原来5箱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箱鸡蛋多少个2、有7筐苹果,每筐苹果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筐中拿出40个,那么7筐剩下的苹果个数正好和原来5筐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筐苹果多少个3、有5箱饼干,每箱鸡蛋重量相等,如果从每箱中拿出40克,那么5箱剩下的总克数正好和原来3箱的克数相等,原来每箱饼干多少克4、一年级有6班,每班人数相等,如果从每班中调出30个,那么6班剩下的人数正好和原来2班的人数相等,原来每班多少人1、韩琦练写字,计划每天写100字,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写4字,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写多少字2、张梓涵看一本书,计划每天看15页,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3页,结果提前两天完成任务.这本书有多少页3、修一条路,计划每天修60米,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8米,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这条路多少米4、陈赫做千纸鹤,计划每天做30个,实际每天比计划多做6个,结果提前3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做多少个千纸鹤1、琦涵有10张画片,郑洁有4 张画片.琦涵给郑洁多少张画片后,她俩的画片张数相等2、红盒子里有52个玻璃球,蓝盒子里有34个玻璃球,每次从多的盒子里取出3个放到少的盒子里,拿几次才能使两个盒子里的玻璃球的个数相等3、大袋子里有68粒糖,小袋子里有28粒糖,每次从多的袋子里取出4个放到少的袋子里,拿几次才能使两个袋子里的糖的粒数相等4、书架的上层有25本书,下层有27本书,爸爸又买回10本书,怎样放才能使书架上、下两层的书同样多四年级应用题21、电视机厂装一批电视,每天装80台,15天可完成任务,如果要提前3天完成,每天要装多少台2、某厂每天节约煤40千克,如果每8千克煤可以发电16度,照这样计算,该厂9月份按25天计算节约的煤可发电多少度3、某车间计划20人每天工作8小时,8天完成一批订货,后来要提前交货,该批货由32人工作,限4天内完成,每天需工作几小时4、学校总务处张老师去商店采购学生用练习本,练习本定价4元8角,带去买900本的钱.由于买得多,可以优惠,每本便宜了3角钱,张老师一共买回多少本练习本5、某工程队预计用20人,14天挖好一条水渠,挖了2天后,又增加20人,每人工作效率相同,可以提前几天完工6、锅炉房按照每天3600千克的用量储备了140天的供暖煤,供暖40天后,由于进行技术改造,每天能节约600千克煤,问这些煤共可以供暖多少天7、学校食堂管理员去农贸市场买鸡蛋,原计划每千克5元的鸡蛋买96千克,结果鸡蛋价格下调,用这笔钱多买了24千克的鸡蛋.问鸡蛋价格下调后每千克是多少元8、18个人参加搬一堆砖的劳动,计划8小时可以搬完,实际劳动2小时后,有6个人被调走,余下的砖还需多少小时才能搬完9、24辆卡车一次能运货物192吨,现在增加同样的卡车6辆,一次能运货物多少吨10、张师傅计划加工552个零件.前5天加工零件345个,照这样计算,这批零件还要几天加工完11、3台磨粉机4小时可以加工小麦2184千克.照这样计算,5台磨粉机6小时可加工小麦多少千克12、一个机械厂4台机床5小时可以生产零件720个.照这样计算,再增加6台同样的机床生产3600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13、一个修路队计划修路126米,原计划安排7个工人6天修完.后来又增加了54米的任务,并要求在6天完工.如果每个工人每天工作量一定,需要增加多少工人才如期完工14、九湖中心小学买了一批粉笔,原计划25个班可用40天,实际用了10天后,有10个班外出,剩下的粉笔,够在校的班级用多少天15、扬栋发电厂有10200吨煤,前十天每天烧煤300吨,后来改进炉灶,每天烧煤240吨,这堆煤还能烧多少天16、师傅和徒弟同时开始加工各20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25个,完成任务时,徒弟还要做2小时才能完成任务.徒弟每小时加工多少个17、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汽车行完全程要5小时,步行要40小时.泽奇同学从甲地出发,先步行8小时后该乘汽车,还需要几小时到达乙地18、旭婷筑路队修一条长4200米的公路,原计划每人每天修4米,派21人来完成,实际修筑时增加了4人,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19、舒琪自行车厂计划每天生产自行车100辆,可按期完成任务,实际每天生产120辆,结果提前8天完成任务,这批自行车有多少辆20、德韬同学计划30天做完一些计算题,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算80题,结果25天就完成了任务,这些计算题有多少题四年级和差问题一、1、学校有排球、足球共50个,排球比足球多4个,排球、足球各多少个2、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26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3、甲乙两个工程队合挖一条长48千米的水渠,甲队比乙队多挖了6千米,求甲、乙工程队各挖了多少千米4、小宁与小芳今年的年龄和是28岁,小宁比小芳小2岁,小芳今年多少岁5、小敏和他爸爸的平均年龄是29岁,爸爸比他大26岁.小敏和他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6、小兰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6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小兰语文、数学各得多少分二、1、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480本,如果从甲书架中取出40本放入乙书架,这时两个书架上书的本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2、两个桶里共盛水30千克,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6千克到第二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原来每桶各有水多少千克3、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58吨,如果从甲仓调3吨大米到乙仓,两个仓库所存的大米正好相等.甲、乙两个仓库各存大米多少吨4、甲、乙两人共有150元钱,如果甲增加13元,而乙减少27元,那么两人的钱数就相等.甲、乙两人各有多少元三、1、甲、乙两堆货物共180吨,甲堆货物运走30吨仍比乙堆货物多12吨,求甲乙两堆货物各多少吨2、甲、乙两堆货物共180吨,如果从甲堆货物调运30吨到乙堆货物,甲堆货物仍比乙堆货物多10吨,求甲乙两堆货物各多少吨3、甲、乙两筐苹果共64千克,从甲筐里取出5千克放到乙筐里去,结果甲筐的苹果反而比乙筐的苹果还少2千克.甲、乙两筐原有苹果各多少千克4、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2008人,如果从甲校调走20人,乙校调走15人,甲校比乙校还多5人,两校原各有学生多少人5、学校食堂共有三种蔬菜,其中黄瓜、番茄共重50千克,青菜、黄瓜共重70千克,青菜、番茄共重60千克.这三种蔬菜各有多少千克6、红楼梦分上、中、下三册,全书共108元.上册比中册贵11元,下册比中册便宜5元.上、中、下三册各是多少元7、四个人年龄之和是77岁,最小的10岁,他和最大的人的年龄之和比另外二人年龄之和大7岁,最大的年龄是几岁8、小诺沿长与宽相差30米的游泳池跑了5圈,做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已知小诺共跑了700米,问:游泳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9、曾老师比琪晗重30千克,曾老师比陈赫重25千克,琪晗陈赫共重75千克,琪晗陈赫各重多少千克10、苗圃有很多花苗,11000棵不是玫瑰,12500棵不是牡丹,玫瑰和牡丹共有8500棵,玫瑰和牡丹各有多少棵四年级和倍问题1、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0岁,妈妈的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小红和妈妈各是多少岁2、甲乙两数和是150,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4,甲乙两数各是多少3、一块长方形木板,长是宽的2倍,周长54厘米,这块长方形木块的面积是多少4、一筐苹果、一筐梨和一筐葡萄共重42千克,知道苹果重量是葡萄的2倍,梨的重量是葡萄的3倍,苹果、梨、葡萄各是多少千克5、三年级三个班共植树200棵,二班植树棵数是一班的2倍,三班植树棵数和二班一样多,三个班各植树多少棵6、有三堆煤,甲堆是乙堆的3倍,丙堆是甲堆的2倍,三堆煤共重240千克,那么甲堆、乙堆、丙堆煤各重多少千克7、有三队修路队合修一条长240千米的路,甲队修的是乙队的3倍,丙队修的是甲队的2倍,那么甲队、乙队、丙队各修多少千米8、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共83个球,其中篮球比足球的2倍多5个,这两种球各有多少个9、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排球共83个球,其中篮球比足球的2倍多5个,排球比足球的2倍少7个,这三种球各有多少个10、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排球共83个球,其中篮球是足球的2倍,足球比排球多5个,这三种球各有多少个11、小华有笔30枝,小明有笔15只,问小明给几枝给小华后,小华的枝数是小明的8倍12、小明有书18本,小芳有书8本,现在又买来16本,怎样分配才能使小明的本数是小芳的2倍13、甲水池有水60吨,乙水池有水30吨,如果甲水池的水以每分钟3吨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钟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2倍14、一个除式,商是18,余数是4,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292,除数与被除数各是多少四年级差倍问题1、林下小学购买的排球是篮球的3倍,排球比篮球多18只,购买的排球和篮球各有多少只购买的排球和篮球共有多少只2、有大小两个书架,大书架上书的本数是小书架上的4倍,如果从大书架上取出150本放到小书架上,这时,两书架上的书的本数相等.大小书架原来各有多少本3、老猫和小猫去钓鱼,老猫钓的是小猫的3倍.如果老猫给小猫3条后,小猫比老猫还少2条.两只猫各钓多少条鱼4、张老师买回篮球比足球多83个球,其中篮球比足球的2倍多5个,这两种球各有多少个5、副食店中白糖的千克数比红糖的3倍少35千克,已知白糖比红糖多41千克.副食店有白糖、红糖各多少千克6、张老师买回篮球足球排球,其中足球是篮球的3倍,足球比排球多7个,排球比篮球多11个.这三种球各有多少个7、梨比葡萄重2000千克,苹果重量是葡萄的2倍,苹果重量比梨多3000个,苹果、梨、葡萄各是多少千克8、小明的存款数是小刚的3倍,现在小明取出380元,小刚取出110元,两人的存款数变得同样多.小明和小刚原来各存款多少元9、甲仓存粮吨数是乙仓的3倍,如果甲仓中取出60吨,乙仓中运进80吨,甲、乙两个粮仓存粮吨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10、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若干吨,甲仓存粮的吨数是乙的3倍.如果甲仓中运进60吨,乙仓中运进260吨,则甲、乙两个粮仓存粮的吨数相等.甲、乙两个粮仓各存粮多少吨11、小张有36本课外书,小徐有24本课外书,两人捐出同样多的本数后,小张剩下的本数是小徐剩下本数的3倍,两人各捐出多少本书12、师徒两人加工同样多的一批零件,师傅加工了102个,徒弟加工了40个,这时,徒弟剩下的个数是师傅的3倍.师徒要加工多少个零件用假设法解题兔数=总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鸡数=鸡兔总数-兔数假设鸡,先求出兔或:鸡数=每只兔脚数×鸡兔总数—总脚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兔数=鸡兔总数-鸡数假设兔,先求出鸡1、鸡兔共30只,共有脚7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2、鸡兔共20只,共有脚50只,鸡兔各有多少只3、在一个停车场内,汽车、摩托车共停了48辆,其中每辆汽车有4个轮子,每辆摩托车有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172个轮子,停车场内有汽车、摩托车各多少辆4、体育老师买了运动服上衣和裤子共21件,共用了439元,其中上衣每件24元,裤子每件19元,问老师买上衣和裤子各多少件1、买甲、乙两种戏票,甲种票每张6元,乙种票每张4元,两种票买了11张,一共用去50元,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2、扬栋有面值2元、5元纸币共30张,一共是90元,面值2元、5元纸币各有多少张3、有2角,5角和1元人民币20张,共计12元,则1元有_______张,5角有______张,2角有_______张.1、一批水泥,用小车装载,要用20辆,用大车装载,只要12辆,每辆大车比小车多装4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2、一堆水泥,用小集装车装载,要用30辆,用大集装车装载,只要24辆,每辆大集装车比小集装车多装5吨.这批水泥有多少吨1、某公司运输衬衫400箱,规定每箱运费30元,若损失一箱,不但不给运费,并要赔偿100元,运后的运费结算为8880元,问这次运输损失了几箱2、某小学进行英语竞赛,每答对一题得10分,没有做、答错一题倒扣2分,共有15道题,小明得了102分,他做对了多少题3、九湖小学六年级举行数学竞赛,共20道试题.做对一题得5分,没有做一题或做错一题倒扣3分.刘刚得了60分,则他做对了几题4、工人运青瓷花瓶250个,规定完整运一个到目的地给运费20元,损坏一个倒赔100元,运完这批花瓶后,工人共得4400元,则损坏了多少只1、李宇春演唱会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门票共600张,收入234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票各售出多少张2、王舒琪演唱会售出30元、40元、50元的门票共200张,收入7800元,其中40元和50元的张数相等,每种票各售出多少张1、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16只,共有110条腿和14对翅膀.问,每种昆虫各几只2、甲,乙,丙三种练习本每本价钱分别为7角,3角,2角.三种练习本一共卖了47本,付了21元2角,买的乙种练习本的本数是丙种练习本本数的2倍.就三种练习本各买了多少本3、买一些4分和8分的邮票,共花6元8角.已知8分的邮票比4分的邮票多40张,那么两种邮票各买了多少张4、有一元,五元和十元的人民币共14张,共计66元,其中一元的张数比十元的多2张.问三种人民币各多少张盈亏问题的关系式:1、盈+亏÷两次分配的差=份数2、大盈-小盈÷两次分配的差=份数3、大亏-小亏÷两次分配的差=份数每次分的数量×份数+盈=总数量,每次分的数量×份数-亏=总数量,解答盈亏问题的关键是要求出总差额和两次分配的数量差,然后利用基本公式求出分配者人数,进而求出物品的数量.1、幼儿园买来一些玩具,如果每班分8个玩具,则多出2个玩具,如果每班分10个玩具,则少12个玩具,幼儿园有几个班这批玩具有多少个2、小明带了一些钱去买苹果,如果买3千克,则多出2元,如果买6千克,则少了4元,问苹果每千克多少元小明带了多少钱3、一个小组去山坡植树,如果每人栽4棵,还剩12棵,如果每人栽8棵,则还缺4棵,这个小组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棵树4、一组学生去搬书,如果每人搬2本,还剩12本,如果每人搬4本,还缺6本,这组学生有几人这批书有多少本1、老师买来一些练习本分给优秀少先队员,如果每人分5本,则多了14本;如果每人分7本,则多了2本;优秀少先队员有几人买来多少本练习本2、把一袋糖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分4粒,则多出12粒,如果每人分6粒,则多出2粒,问有几个小朋友有多少粒糖3、妈妈买来一些苹果分给全家人,如果每人分6个,则多出了12个,如果每人分7个,则多出了6个,全家有几人妈妈买回多少个苹果4、某学校有一些学生住校,每间宿舍住8人,空出床位24张,如果每间宿舍住10人,则空出床位2张,学校共有几间宿舍住宿学生有几人1、学校派一些学生搬树苗,如果每人搬6棵,则差4棵,如果每人搬8棵,则差18棵,学校派了多少名学生这批树苗有多少棵2、自然课上,老师给学生发树叶,如果每人分5片树叶,则差3片树叶,如果每人分7片树叶,则差25片树叶,这节课有多少学生老师一共带了多少树叶3、数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数学题,如果每人做6道题,则少4道,如果每人做8道题,则少16道,问有几个同学一共有多少道数学题4、学校排练节目,如果每行排8人,则有一行少2人,如果每行排9人,则有一行少7人,一共排了多少行一共有多少人1、三1班学生去公园划船,如果每条船坐4人,则多出4人;如果每条船坐6人,则多出了4条船;公园里有多少条船三1班有多少名学生2、学校给新生分配宿舍,如果每间住8人,则少了2间房,如果每间住10人,则多出了2间房,一共有几间房分给新生新生有多少人住宿3、同学们去划船,如果每条船坐5人,则有10人没船坐,如果每条船多坐2人,则多出两条船,共有几条船有多少个同学4、小明从家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40米,则要迟到2分钟,如果每分钟走50米,则要早到4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1、三年级学生练习册,如果每人发5册还剩下32册,如果其中10个学生每人发4册,其余每人发8册,就恰好发完.那么三年级学生有多少人练习册有多少本2、小明买了一本趣味数学,他计划:如果每天做3题,则剩下16题,如果每天做5题,则最后一天只要做1题.那么这本书共有几道题小明计划做几天3、三2班同学去植树,如果每人植5棵,还有3棵没有人植,如果其中4人每人植4棵,其余每人植6棵,就恰好植完所有的树.那么参加植树的有几名同学共植树多少棵4、小明从家到学校,出发时看看表,发现如果每分钟步行80米,他将迟到5分钟,如果先步行10分钟后,再改成骑车每分钟行200米,他就可以提前1分钟到校.问小明从家出发时离上学时间有多少分钟。
平均数问题1、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走40米,18分到达山顶。
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走60米。
小刚上、下山平均每分走多少米?2、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期中考试平均分是多少分?3、有八个数字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9.3。
已知前五个数的平均数是10.5,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1.3。
问:第五个数是多少?4、王新同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语文和数学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8分;语文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6分。
王新语文、数学、外语各得多少分?5、芳芳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语文87分,数学96分,地理93分,思想品德94分,外语考试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低2分,求外语成绩及五科平均成绩。
6、某班统计数学考试成绩,得平均成绩85.13分。
事后复查,发现将张小云的成绩87分误作78分计算。
经重新计算后,该班的平均成绩是85.31分。
这个班有多少学生?7、数学考试的满分是100分,六位同学的平均分数是91分,这六个人的分数各不相同,其中有一位同学仅得65分。
那么,居第三位的同学至少得了多少分?8、小华爬山,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到达山顶后立即下山,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
小华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9、六(1)班42名同学进行毕业合影留念。
拍6寸合影照片可附送两张照片,费用为5.2元。
如果需加印,每张加收0.71元。
现在每人各得一张照片,平均每人需付多少元?10、甲、乙、丙三个乡各出相等的钱购买若干辆相同的汽车,买好后,由于丙乡需要量少,结果丙乡比甲、乙两乡各少要15辆。
因此,甲、乙两乡各偿还给丙乡9万元。
问:每辆汽车的价格是多少元?11、用1、8、8、4四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若干个不同的四位数,所有这些四位数的平均值是多少?有更好的方法吗?12、有几位同学一起计算他们语文考试的平均分。
赵峰的得分如果再提高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如果赵峰的得分降低5分,他们的平均分只有87分。
四年级奥数的练习题:平均数平均数的运用是四年级奥数的常见题型,那么平均数的奥数题目是如何的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奥数的平均数题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1、甲班有6个组,每组7人,乙班有40人,甲乙两班平均每班有________人.2、电冰箱厂一季度生产电冰箱42万台,二季度生产电冰箱48万台,上半年平均每个月生产电冰箱________万台.3、甲、乙两地的公路长2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4小时,从乙地返回甲地用了6小时,这辆汽车往返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千米/时.4、小阳在期末考试时,语文得了88分,外语得了95分,在考数学前,他想争取三科的平均分至少为93分.那么,他的数学成绩至少要得_________分.5、气象小组在某一天的2时、8时、14时、20时测得温度分别是15°C、17°C、26°C、18°C.请算出这一天大约的平均温度是__________.6、化肥厂一月份的产量是2100吨,二月份的产量是2400吨,三月份比二月份多生产300吨,化肥厂一季度平均每个月生产化肥( )吨.(A)2100 (B)2400 (C) 2700 (D)25007、有50个数,它们的平均数为38,若划去其中和为124的两个数,那么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 ).(A)38 (B)37 (C) 36 (D)358、某小学举行歌咏比赛,刘明评委队某选手打分如下:77分 82分 78分 95分 83分 75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是多少?9、小宇先后参加了三次数学竞赛,前两次的平均成绩是85分,三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87分,小宇第三次竞赛得了多少分?10、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8,丁数是64,求四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二11、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数的平均数是78.去掉的数是多少?12、5个人轮流背两个行李包,走了15千米,问:平均每人背多少千米?13、一个运动员进行爬山训练,从山脚出发,上山路长15千米,每小时行3千米;爬到山顶后沿原路下山,下山每小时行5千米.这位运动员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4、某五个数的平均值为60,若把其中一个数改为80,平均值为70,这个数应为多少? 15、一个人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山脚登上山顶,又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从山顶按原路返回山脚.在一个上、下的过程内平均速度是多少?。
平均数问题1.在一次登山比赛中,小刚上山时每分走40米,18分到达山顶.然后按原路下山,每分走60米.小刚上.下山平均每分走若干米?40×18÷60=12分40×18×2÷(18+12)=48米2.某班有40逻辑学生,期中数学测验,有两名同窗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窗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期中测验平均分是若干分?3.有八个数字排成一列,它们的平均数是.已知前五个数的平均数是,后四个数的平均数是.问:第五个数是若干?10.4.王新同窗期末测验成绩如下:语文和数学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8分;语文和外语平均成绩是86分.王新语文.数学.外语各得若干分?94+88+86=268 268-88×2=92 268-86×2=96 268-94×2=805.芳芳上学期期末测验成绩:语文87分,数学96分,地理93分,思惟品格94分,外语测验成绩比五科平均成绩低2分,求外语成绩及五科平均成绩.(87+96+93+94)÷4=92.5 92.5-2÷4-2=906.某班统计数学测验成绩,得平均成绩分.过后复查,发明将张小云的成绩87分误作78分盘算.经从新盘算后,该班的平均成绩是分.这个班有若干学生?(87-78)÷(85.31-85.13)=507.数学测验的满分是100分,六位同窗的平均分数是91分,这六小我的分数各不雷同,个中有一位同窗仅得65分.那么,居第三位的同窗至少得了若干分?91×6―65―100―99=282 282÷3+1=948.小华登山,上山的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到达山顶后立刻下山,下山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小华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若干千米?1×2÷(1÷2+1÷6)=39.六(1)班42名同窗进行毕业合影留念.拍6寸合影照片可附送两张照片,费用为元.假如需加印,每张加收元.如今每人各得一张照片,平均每人需付若干元?10.甲.乙.丙三个乡各出相等的钱购置若干辆雷同的汽车,买好后,因为丙乡须要量少,成果丙乡比甲.乙两乡各少要15辆.是以,甲.乙两乡各清偿给丙乡9万元.问:每辆汽车的价钱是若干元?11.用1.8.8.4四张数字卡片可以构成若干个不合的四位数,所有这些四位数的平均值是若干?有更好的办法吗?12.有几位同窗一路盘算他们语文测验的平均分.赵峰的得分假如再进步13分,他们的平均分就达到90分;假如赵峰的得分下降5分,他们的平均分只有87分.那么这些同窗共有若干人?(13+5)÷(90-87)=613.用6元1千克的甲级糖,元1千克的乙级糖,3元1千克的丙级糖,混杂成为每千克4元的什锦糖.假如甲级糖1千克,丙级糖1千克,应放入乙级糖若干千克?[6―4―(4―3)]÷(4―3.5)=214.先生在黑板上写了13个天然数,让小明盘算平均数(保存两位小数),小明盘算出的答案是.先生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他的数字都对.准确的答案应是若干?15.有两组数,第一组数的平均数是,第二组数的平均数是,而这两组数总的平均数是,那么第一组数的个数和第二组数个数的比值是若干?(12.02-10.2)÷(12.8-12.02)=7/316.某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平均成绩是78分,男.女生各自的平均成绩是分和81分.这个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17.会场里有两个座位和四个座位的长椅若干把.某年级学生(缺少70人)来开会,一部分学生一人坐一把两座长椅,其余的人三人坐一把四座长椅.成果平均每个学生坐个座位.问:有若干个学生来开会?(2-1.35)÷(1.35-4/3)=39 39+1=4018.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运发动评分后,去失落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只去失落一个最高分,平均得分;只去失落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这个运发动的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若干分?(9.58-9.46)×3=0.36 (9.66-9.58)×3=0.24 9.66-9.46+0.36+0.24=0.819.六小我围成一圈,每人心里想一个数,并把这个数告知阁下两个相邻的两小我.然后每小我把阁下两个相邻居告知本身的数的平均数亮出来.问亮出来数11的人本来心中想的数是若干?2×9-2×4=10 10×2=20 (20+10)÷2=1520.一次象棋比赛共有10名选手介入,他们分离来自甲.乙.丙三个队.每小我都与其余九名选手各赛一盘,每盘棋的胜者得1分,负者得0分,平手各得分.成果,甲队选手平均得分,乙队选手平均得分,丙队选手平均得9分.那么,甲.乙.丙三队参赛选手的人数各是若干人?总分:45分平均分:45÷10=4.5分丙1人乙:(9-4.5)÷(4.5-3.6)=5人甲:10―1―5=4人21.奥林匹克业余体校篮球班的同窗进行一次投篮测试,每人投10次,按每人的进球数统计,得到下表(中央部分数据已被擦去).已知至少投进3个球的人平均每人投进6个球,进球少于8个的人平均每人投进3个球.篮球班介入测试的同窗有若干人?2×4=3(x―3―4―1)+8×3+9×4+10×1X=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