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分区之大洋洲和澳大利亚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7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地理教案-澳大利亚一、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2.掌握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3.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
二、教学内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2.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3.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
三、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2.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四、教学方法1.探究教学法;2.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出示澳大利亚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导入澳大利亚地理的学习。
2.探究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1)组织学生查找澳大利亚位于哪个大洲,用板书地理位置,引导学生理解并标注地理位置。
(2)让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形状和面积,并配以图片或地图说明。
(3)运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例如大部分地势平坦,西岸有山脉,并对学生进行口头问答,了解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理解。
3.探究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1)教师出示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澳大利亚气候的特点和气候带的分布。
(2)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图片,让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3)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探究澳大利亚自然环境保护的措施,如保护野生动植物、节约用水和减少土地污染等。
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1)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主要经济活动,如农业、矿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并结合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和思考。
(2)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让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人口情况,例如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西部人口分布较稀疏,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
第一十二节大洋洲——澳大利亚【学习目标】学习札记1.了解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及在国际交通上的重要性。
2.读图说明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特征。
3.澳大利亚气候、植被呈半环状分布的原因。
4.说明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交通分布方面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学习过程】活动一:认识大洋洲的地理位置1.在图中描绘出南回归线、40°S、120°E、150°E、日界线。
2.在地图中查找大洋洲周围大洲、大洋、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等地理事物。
教学建议、2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可强调日界线在此处的弯曲,全球变暖对太平洋小岛的威胁。
3.读图说明大洋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建议:该问题有一定难度,由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来完成。
大洋洲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非洲相望。
大洋洲在世界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散布于大洋上的一万多个岛屿,其中夏威夷群岛的火奴鲁鲁港和关岛处在太平洋上联系亚、非、南北美洲航线的枢纽位置。
随着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现已成为各大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因此在国际交通的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问题探究:材料1: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雪龙船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出发后,经过14天、4800海里的航行,于2011年11月18日抵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
次日,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离开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口前往南极,预计11月底可到达南极。
“从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到南极中山站这一航段对整个考察队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要穿越西风带,将在浮冰区航行。
”船长说,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最新的海冰资料,选择最佳路径,尽可能早抵达南极中山站,为后续的冰上卸货赢得更多的时间。
思考:为什么中国“雪龙”号南极科考船要在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停留一天?补充能源、淡水、食物等物资材料2:据记载,新西兰每年超过1.4万次地震,大约20次震级超过里氏5.0级。
世界地理大洋洲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洋洲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掌握大洋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3)了解大洋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城市、经济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运用比较法,分析大洋洲各国的发展特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洋洲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关心全球问题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大洋洲的位置与范围(1)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及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
(2)大洋洲的主要岛屿和大陆。
2. 大洋洲的自然地理特征(1)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2)地形:高原、山脉、盆地、沿海平原等。
(3)植被:热带雨林、草原、沙漠植被等。
3. 大洋洲的人文地理特征(1)人口:分布特点、民族构成、人口增长等。
(2)城市:主要城市分布、城市化进程等。
(3)经济:产业结构、资源开发、贸易往来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洋洲的位置与范围。
(2)大洋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3)大洋洲的人文地理特征。
2. 教学难点:(1)大洋洲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2)大洋洲的地形特点及影响。
(3)大洋洲的人口增长与城市化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地图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地图了解大洋洲的位置、范围等。
(2)比较法:分析大洋洲各国的发展特点。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洋洲的地图、图片、视频等。
(2)纸质地图:辅助学生直观了解大洋洲的地形、气候等。
(3)网络资源:获取大洋洲的最新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大洋洲的位置与范围。
(2)激发学生对大洋洲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大洋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地图。
世界地理大洋洲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洋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岛屿。
(2)掌握大洋洲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人口、经济和文化特点。
(3)了解大洋洲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和生物多样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运用比较法,分析大洋洲各国的发展差异。
(3)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洋洲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
(3)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大洋洲概述(1)地理位置和范围(2)主要岛屿(3)国家与地区2. 第二节:大洋洲人口与经济(1)人口分布与特点(2)经济发展状况(3)主要产业3. 第三节:大洋洲自然环境(1)气候特点(2)地形特征(3)生物多样性4. 第四节:大洋洲国家文化特色(1)澳大利亚文化(2)新西兰文化(3)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化5. 第五节:大洋洲发展面临的挑战(1)环境问题(2)资源问题(3)国际关系与合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洋洲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岛屿。
(2)大洋洲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其人口、经济和文化特点。
(3)大洋洲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和生物多样性。
2. 教学难点:(1)大洋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差异。
(2)大洋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大洋洲文化特色的多样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大洋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人口、经济、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等基本知识。
(2)比较法:分析大洋洲各国的发展差异。
(3)小组讨论法:讨论大洋洲的发展问题和合作前景。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洋洲的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
(2)网络资源:查询大洋洲的相关信息。
(3)教学地图:观察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岛屿分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包括其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
3、了解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其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4、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和形成原因。
5、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其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大洋洲概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2、澳大利亚概述: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
3、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基本地理特征,并完成相应的学案。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交流:让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全班同学互相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和地图,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理解。
6、课堂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重点和难点。
7、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专注度、互动情况等。
2、学习成果: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学案完成情况、小组展示情况等。
3、作业情况:评价学生的作业情况,包括完成情况、正确率等。
掌握东亚地区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
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区域分析能力,以及用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日本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精神。
导入: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东亚和日本的了解情况,以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知识梳理:通过多媒体展示东亚与日本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对东亚和日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地理教案:学习大洋洲的国家和地理特点一、大洋洲国家的概述大洋洲是世界上的一个大洲,位于太平洋中南部,包括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主要的大洋洲国家以及它们的地理特点。
二、澳大利亚——南半球的大陆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的一个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国家。
它被印度洋和太平洋所环绕,拥有众多的海岸线,并且有着世界上最长的珊瑚礁之一——大堡礁。
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主要是沙漠和草原,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维多利亚沙漠和吉布森大沙漠。
澳大利亚的动植物也非常独特,因为长期的地理隔离,许多物种都发展出了独特的特点。
三、新西兰——奇妙的海岛国家新西兰是大洋洲最南端的国家,由北岛和南岛两个主要岛屿组成。
它是一个非常山岳ous的国家,有许多活火山和壮丽的峡湾。
新西兰的南岛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壮丽的阿尔卑斯山脉和著名的米尔福德峡湾。
此外,新西兰还是奥克兰(New Zealand Auckland)的所在地,是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四、巴布亚新几内亚——岛屿大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岛国,由巴布亚新几内亚和伊里安贝该省组成。
该国的地理特点主要是多岛屿国家,其中最大和最著名的是新几内亚岛。
这个岛屿的中部是一个山脉景色如画的地区,其中包括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最高峰——威尔金森山。
巴布亚新几内亚也以其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而闻名,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
五、斐济——美丽的海岛度假地斐济是由超过300个岛屿组成的国家,位于南太平洋。
它以其美丽的海滩、蓝天和白云闻名于世,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胜地。
斐济的尼塔萨利农村是一个世界最顶尖的冲浪胜地,并且还有壮观的珊瑚礁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斐济还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深受游客和学者的喜爱。
六、汤加——友好王国汤加是一个由176个岛屿组成的王国,位于太平洋南部。
它以其美丽的海滩、温暖的气候和友好的人民而闻名。
汤加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独立的皇室国家之一,有着悠久而独特的历史和文化。
该国还以其美丽的珊瑚礁和海洋动物闻名,吸引了很多潜水爱好者。
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范文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初一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基本概况以及大陆、岛屿、半岛、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
使学生了解海陆形成的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并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方法,掌握画大陆轮廓略图的技能。
3.在学习“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理论知识中,使学生认识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运动的,从而进一步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课型讲授新课,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有关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及分布和七大洲及其分界,难点是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1.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2.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3.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带教学挂图:①《世界地形图》。
②六大板块示意图。
小地球仪,每个学生一个;立体地表地球仪一个。
教学提纲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海洋与陆地1.海陆的分布2.大陆与大洲3.洋与海二、海陆的形成1.大陆漂移学说2.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过程[出示地球仪]将立体地表地球仪置于讲台上,并演示地球自转。
引入新课这是演示地球在自转,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表面。
这些广大的地区被水覆盖着,我们称其为海洋,这些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我们称为陆地。
我们人类就是居住在陆地上。
那么,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提问] 观察自己桌子上的地球仪,看一看海洋与陆地谁的面积大(海洋)一、海洋与陆地(板书)[教师总结] 1.海陆的分布(板书)[提问] 请看教材封底的地球卫星照片,说一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请学生描述教师总结时强调从太空中看地球,蔚蓝色,大部分为海洋水覆盖。
小学三年级地理教案:认识四大洲和五大洋认识四大洲和五大洋一、引言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地理,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环境、文化和人口分布等。
在小学三年级的地理教育中,我们需要让学生认识四大洲和五大洋,这样他们能够对地球的构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本教案将分为四个部分,依次介绍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以及五大洋的特点和重要性。
二、认识亚洲、非洲、欧洲1.亚洲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洲。
它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有许多国家和民族生活在这里。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亚洲的地理特点是多山多河流,有著名的长江、尼罗河、恒河等。
亚洲还有许多有名的建筑和自然景观,比如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等。
2.非洲非洲是地球上第二大的洲,是一个丰富多样的洲。
非洲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
大草原上的狮子、长颈鹿等动物都是非洲的特产。
在非洲,你还可以看到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以及许多美丽的海滩和岛屿。
3.欧洲欧洲是一个发达的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欧洲有许多有名的城市,比如巴黎、伦敦、罗马等,这些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景和建筑。
欧洲还有许多著名的企业和科技发达的国家,例如德国的汽车、英国的大本钟。
三、认识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1.北美洲北美洲是地球上的第三大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生物。
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是北美洲最重要的国家。
北美洲有五大湖,包括苏必利尔湖、休伦湖等,这些湖泊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都有重要意义。
此外,北美洲还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北美洲山脉。
2.南美洲南美洲是地球上面积第四大的洲,位于北美洲的南方。
南美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雨林,以及著名的巴西瀑布。
南美洲的阿根廷还以探戈舞和足球闻名于世。
3.大洋洲大洋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小的洲,它由许多岛屿组成,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大洋洲的自然景观非常壮观,澳大利亚有着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堡礁,新西兰则以其独特的地貌和美丽的湖泊而闻名。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澳大利亚地形的特点.
(2)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
(3)澳大利亚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分布特点.
(4)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1)能够用经纬线定位法描述澳大利亚大陆的位置.
(2)能够从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的成因。
(3)能够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的原因。
(4)能够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图说明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气候分布及成因、人口和
城市分布特点和成因
【教学方法、手段】读图、填图训练,多媒体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世界地理分区之大洋洲和澳大利亚教案精编资料
学习目标1.了解大洋洲位置,范围,重要岛屿及主要自然地理特征.2.了解澳大
利亚自然环境特
点,理解生物的特点及形成原因.3.掌握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地理,教案
世界地理分区之大洋洲和澳大利亚教案
学习目标
(了解大洋洲位置、范围,重要岛屿及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1
(了解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特点,理解生物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
(掌握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3
一、地理位置
大洋洲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非洲相望。
大洋洲在世界交通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散布于大洋上的一万多个岛屿,其中夏威夷群岛的火奴鲁鲁港和关岛处在太平洋上联系亚、非、南北美洲航线的枢纽位置。
随着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现已成为各大
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因此在国际交通的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范围
,读图识记,1(三大群岛、主要大陆、岛屿;2(赤道、南北回归线、日界线 3(两
大洋、塔斯马尼亚岛、大堡礁;4(经度(110E155E)、纬度(10S40S)、回归
线;5(三?—??—?
大地形区(剖面图)、河流;6(四个主要城市
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几内亚岛
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自东北向西南)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
世界上唯
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
重要经纬线:
经线
120E经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西部 ?
150E经线穿过新几内亚岛东南端、澳大利亚 ?
大陆东部、美拉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160W经线穿过夏威夷群岛。
?
新西兰南北二岛介于160E向东至180之间赤道横穿三大群岛 ??
纬线
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群岛
20S、2326S、30S纬线都穿过澳大利亚大陆??′?
40S纬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的巴斯海峡和新西兰北岛南端 ?
三、地形
1(澳大利亚地形南北纵列分布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中部:平
原,有大
自流盆地和地势最低处北艾尔湖;西部:低矮高原,占全国面积一半
2(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
大陆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等。
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
由于地
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
面积较大,地势较高
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夏威夷群岛
珊瑚岛: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面积不大,地势低平
,注意,瑙鲁面临磷矿资源枯竭,因气候变暖图瓦卢举国移民
3(墨累河和北艾尔湖
四、气候
1(澳大利亚气候特点、植被控制带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澳大利亚气候炎热干燥,气候类型大致呈半环状分布。
由于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作半环状递减,植被带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带向内陆逐渐过渡为草原带、荒漠带。
(2)形成原因:?纬度位置: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南纬1041,3911之间,南回归线横º′º′贯大陆中部偏北,大部分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大,日照强烈,气候炎热。
?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的影响。
澳大利亚大陆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的控制下,降水少,气候干燥。
a(南部和西南部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成为地中海气候。
b(北部,夏季来自赤道附近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水源,形成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成为干季。
c(东部沿海一带,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比较湿润。
东北部沿海常年吹来自暖流上空的东南信风,并受大分水岭的抬升,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最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d(西部、中部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南信风控制,炎热干燥,加上西部沿海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热带沙漠气候直逼西部沿海。
五、人口和经济
1(经济状况: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羊毛、小麦著名世界,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煤和铁矿石出口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目前,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
分布:国土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
经营方式: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
墨累达令盆地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混合农业优点: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羊活动交替进行,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主要出口到英国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
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政府实施东水西调促进农业发展
问: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自然条件
(1)地形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
(2)气候南回归线穿过大陆中部,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广大内陆和西部气候——
干旱,为草原和沙漠。
天然牧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5。
(3)水文中部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
有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分布区大————自流盆地,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自动流出地面形成自流井,井水盐度高,不宜灌溉农田和人的饮用,但可作为牲畜饮水。
可见,草原肥美,分布广,地下水丰富,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
养羊业一直是澳大利亚经济的主要部门,其羊毛产量(占世界1,4)、出口量(占世界1,2以上),均居世界第一,致使澳大利亚成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
2(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后裔,白种人为主,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
3(人口分布:人口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东南沿海气候温和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和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思考:如何分析大洋洲的城市分布特点及原因?
首先回忆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区位和矿产、交通、军事、宗教、科技等的社会区位。
其次读教材中的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地形、气候图分析“”“”人口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横穿中部,全国大部分处于热带和亚热带,中部和西部广大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炎热干燥、沙漠广布,人烟稀少;东南沿海地区处于温带,气候温暖湿润,适于人类居住,并有利于农牧业的发展。
沿海有优良港口,对外交通便利,吸引了大量人口。
最后,联系历史知识可知,英国移民最先到达东南沿海,建设了城市,发展了工农业。
因此,澳大利亚的城市多分布在东南沿海。
4(稀有动物:古老而独特的袋鼠、鸸鹋、鸭嘴兽等。
原因:位置孤立,自然条件单一,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动物演化缓慢
5(澳大利亚经济结构的变化
二战以前二战以后 20世纪70年代以来
经济结构出口以农牧业产品(羊毛、工矿业发展快,工矿业收入服务业大大超过农牧
的变化牛肉和小麦)为主,被称为超过农牧业,被称为“坐在业和工矿业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矿车上的国家”
6(城市:首都:堪培拉
最大港口,工业中心:悉尼;
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思考,加拿大与澳大利亚都属于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比较两国地理特征的异同
相同点:(1)地广人稀,农业现代化注重高度机械化。
(2)地形南北三个纵列带。
(3)都是农产品和矿产源出口国。
(4)工农业、人口、城市都分布在本国的东南部。
(5)白色人种都为欧洲移民的后裔。
不同点:(1)纬度位置:加拿大位于北极圈附近,寒冷;澳大利亚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炎热。
(2)地形:加拿大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为高原;澳大利亚则东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西部为高原。
(3)植被:加拿大亚寒带针叶林和温带草原广布;澳大利亚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面积广阔。
(4)粮食作物:加拿大多种植春小麦,澳大利亚多种植冬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