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工程建设规范标准体系表》
- 格式:pptx
- 大小:192.72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印发《中国建筑业协会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日期】2016.01.25•【文号】建协〔2016〕2号•【施行日期】2016.01.25•【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市场监管正文关于印发《中国建筑业协会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建协〔201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筑业协会(联合会、施工行业协会),有关行业建设协会,解放军工程建设协会,有关城市建筑业协会(联合会),本会各分支机构、单位会员:根据六届二次会长会议精神,经征求有关单位意见,我会制定了《中国建筑业协会2016年工作要点》,现予以印发。
中国建筑业协会2016年1月25日中国建筑业协会2016年工作要点我会2016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住房城乡建设部的中心工作,抓住主题,突出重点,开拓创新,认真履行各项职能,推动行业改革发展,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努力为行业和会员提供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服务,使协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为主题,推动建筑业改革与发展201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会将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为主题,全面推动建筑业改革发展。
一是配合做好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五年,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将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我会将在前期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调研工作的基础上,2016年重点抓好“十三五”规划的贯彻落实工作,并组织编写好实施指南。
二是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着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
2016年,我会将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战略部署,支持和引导企业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并通过新一轮的企业改制重组和二次创业,构建母子公司体系,再造企业管理流程,优化产业结构,促使大型总承包企业做强做优,扶持中小劳务企业聚集发展,统筹推动企业资本向产业链上下游转移,实现以资产经营带动生产经营,积极稳妥走预制装配化路径,推动建筑业生产方式深层次变革。
第一章测试1.标准化的对象应具备共同使用和()的特征。
A:适度使用B:重复使用C:及时使用D:独立使用答案:B2.我国在古代标准化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被称为“标准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A:统一度量衡B:统一货币C:活字印刷D:天文历法答案:C3.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制定和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A:上级审批B:共同商定C:协商一致D:投票决定答案:C4.如果某个产品同时存在有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那么企业标准的水平应()国际标准的水平。
()A:低于B:等于C:高于D:不确定答案:C5.下列哪个标准是企业标准?()A:DB /T29-88-2018B:Q /HXN0001s2020C:ISO9001-2015D:WB /T1024-2019答案:B6.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标准化机构是美国ASTM。
()A:对B:错答案:B7.由于标准的规制属性而产生的促进转型和提质增效的作用。
()A:对B:错答案:A8.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成为新的市场竞争模式之一。
()A:对B:错答案:A9.以下关于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标准化法》规定,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B:目前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C:在我国,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都是推荐性标准D:在我国,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答案:ACD10.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包括()A:生产秩序B:生活秩序C:社会秩序D:市场秩序答案:ACD第二章测试1.根据桑德斯的标准化原理,标准化的本质是()A:互换B:统一C:均衡D:简化答案:D2.常用的E系列包括E6、E12和()。
A:E3B:E18C:E9D:E24答案:D3.等差数列适用于下列哪类参数值的分级。
呼伦贝尔市2023年质量强国建设知识竞赛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共60题)1.新华社北京2023年2月6日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单选题] *A.《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23年)》;B.《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正确答案)C.《质量发展纲要》。
2.质量发展是()之道、()之策。
[单选题] *A.兴国、强国;(正确答案)B.治国、立国;C.立国、强国。
3.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
[单选题] *A.基本;B.重要;C.途径。
(正确答案)4.当前,我国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还不够坚实。
[单选题] *A.制造强国;B.质量发展;(正确答案)C.质量强国。
5.从( )入手,立足目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推进建设质量强国,增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单选题] *A.强化法治、贯彻责任、加强惩处、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B.强化法制、贯彻责任、加强监督、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C.强化法治、贯彻责任、加强教育、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
(正确答案)6.指导2011-2020年我国质量发展的工作方针是:()。
[单选题] *A.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遵法,扎实基础,创新驱动,以质取胜;(正确答案)B.以质取胜,诚信为本,安全为先,扎实基础,创新驱动,增进发展;C.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至上,扎实基础,创新驱动,又好又快。
7.把()作为质量发展的关键理念,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
[单选题] *A.以人为本;B.安全为先;C.以质取胜。
(正确答案)8.()是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
[单选题] *A.诚信遵法;(正确答案)B.扎实基础;C.创新驱动。
9.全面提高各行各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发挥质量的()作用,依托质量发明市场竞争优势,增强我国产品、企业、产业的关键竞争力。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6.08.09•【文号】建标[2016]166号•【施行日期】2016.08.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定额正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意见的通知建标[2016]166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家人防办,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建设局,有关单位: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进一步改革工程建设标准体制,健全标准体系,完善工作机制,现将《关于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8月9日关于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经过60余年发展,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已达7000余项,形成了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工程建设各环节的标准体系,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与技术更新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仍存在着标准供给不足、缺失滞后,部分标准老化陈旧、水平不高等问题,需要加大标准供给侧改革,完善标准体制机制,建立新型标准体系。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13号)等有关要求,借鉴国际成熟经验,立足国内实际情况,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标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放管结合。
第 40 卷第 1 期2024 年2 月结构工程师Structural Engineers Vol. 40 , No. 1Feb. 2024上海市《既有建筑改造技术标准体系表》修订介绍马泽峰*王平山李承铭(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11)摘要基于《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及《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2021—2025)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政策法规,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标准体系与专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调研,引入系统工程方法论进行体系多维度分析,梳理归纳了既有建筑改造技术标准体系表编制的愿景目标、范围边界与指导原则,形成上海市《既有建筑改造技术标准体系表》,并对2025年前上海市既有建筑改造标准体系的完善提出近期建议。
关键词既有建筑,改造,标准体系表,系统论Introduction to Revision of Technical Standards System Table forExisting Building Renovation in ShanghaiMA Zefeng*WANG Pingshan LI Chengming(East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hanghai 200011,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Shanghai Urban Renewal Regulations and the Medium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Plan of Shanghai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ndards (2021—2025),this paper introduces system engineering methodology for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through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relevant standards systems and special technologies at home and abroad, composes and summarizes the visionary objectives, scope boundaries and guiding principl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table of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the renovation of existing buildings. The draft of Shanghai Existing Building Renovation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Table was developed,and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hanghai existing building renovation standard system by 2025 were proposed.Keywords existing buildings, renovation, standard system table, system theory0 引言近年来,针对不同建筑功能、不同结构体系及构件类别、不同工程建设阶段的既有建筑改造技术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
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指导监督研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7.10.20•【文号】建标实函〔2017〕206号•【施行日期】2017.10.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定额正文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指导监督研究工作的通知建标实函〔2017〕206号有关单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工程建设标准改革的有关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全面有效实施和监督,推动中国工程标准国际化,我司拟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指导监督研究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带一路”中国工程标准国际化、中外工程建设标准比对研究及品牌战略、改革完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法规制度、工程建设标准宣传培训、其它与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有关的重点问题研究5个方面,具体包括:1.“一带一路”中国工程标准国际化。
重点为中国工程标准国际合作现状调研、中国工程标准“走出去”成功案例研究、编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化活动相关组织及法规体系汇编。
包括中国工程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情况调研,我国城乡规划、公路工程、港口工程、铁路工程、能源工程、石油化工工程、通信建设工程、工业建筑工程、民用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国际化调研,发达国家工程标准国际化经验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有关规划、政策及沿线国家工程管理体制、制度调查研究等内容。
2.中外工程建设标准比对研究及品牌战略。
重点为中外工程建设标准比对研究行动方案研究,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及管理体系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标准关键技术指标研究,中国与日本装配式住宅建筑标准关键技术指标对比分析研究,装配式建筑成套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研究。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实施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06.11•【文号】国标委综合[2009]40号•【施行日期】2009.06.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实施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09]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务院各有关部委、行业协会、集团公司,质检总局、认监委,标准委各部(室),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出版社、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中国标准化协会、质检总局有关直属单位,各直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国家标准体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但现行标准体系仍不够完善,标准缺失、老化、滞后、交叉重复甚至矛盾的现象仍然存在,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布局也不尽合理,还不能全面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因此,通过实施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分析现有标准的适用性和协调性,研究标准化技术组织布局的系统性和合理性,构建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标准体系、标准化技术组织体系、国际标准化工作推进体系以及标准化保障体系,有利于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明确发展方向,提高我国标准化总体水平,有利于支撑钢铁等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为此,经国家标准委研究决定,组织实施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分析我国标准化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构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体系表,进一步明确标准化工作重点领域,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尤其是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等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关标准的研制。
建筑工程量计算原则(国际通用)目前国际上计算建筑工程量,一般情况下都由工料测量师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编制工程量清单,使用英国的建筑工程量计算原则(SMM7)(国际通用)1.新版SMM7背景国际通用的建筑工程量标准计量规则即通称SMM体系,自1922年第一版问世,经1927年第二版、1935年第三版、1948年第四版、1963年第五版、1979年第六版直到1988年7月1日修订成第7版。
几十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建筑业在全世界的迅猛发展是成功建立建筑工程量标准计量规则的重要基础,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国际工程承包中已运作了近百年的时间,SMM7是在招标投标期内寻求一个减轻工作量的途径和进行财务成本控制,有效地实施工程合同管理的奠基石。
为避免SI(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组织)和QSA(英国皇家特许工料测量师协会)处理建筑工程量中的计算口径纠纷,确保计算工作的统一性和精确性,早在1912年为制订标准规则克服争端,专门成立了(SJC)联合委员会,1922年SI和QSA合并成RICS(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或称英国皇家特许估价师协会)。
联合委员会中有6人来自RICS,4人来自NFBTE(英国全国建筑业雇主联合会)和CIOB(美国皇家特许营造师协会),1972年修改订正为第六版、1979年开始校修增订为第七版。
SMM7以崭新的面貌引进了许多新的工程分类和吸纳了一批新的工程科技进步成果,自1988年7月1日正式颁布后,被英联邦体制下的上百个国家广泛接受和使用,一些WTO成员国家和地区在SMM7基础上编制本地区的规则,以适应国际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浪潮。
从上简述中,可以看出RICS编制的SMM7有以下几个特性:(1)SMM7体系的市场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几乎都采用这种工程计价模式,该模式的基础是: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化;工程量计算方法标准化;工程造价的确定市场化,其量价分离、公平竞争的平台,给市场化和规范化带来便利条件和更大空间,推动各国建筑工程市场化的进程,避免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各方陷人市场误区,作为国际上认可通行的技术标准规则,已产生了极大的SMM效应,这是SMM7体系的一个独特之处。
jtj标准体系JTJ标准体系是指交通建设标准体系,是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使用的标准体系。
该体系由交通部建立,是中国第一个标准体系。
随着公路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JTJ标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以材料分类为主导的设计规范体系。
JTJ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引进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在连续刚构、混凝土斜拉桥等方面引进外国规范,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
同时,自1981年起,我国正式建立了指导公路桥梁建设的行业标准体系,即代表交通建设标准体系的“JTJ体系”。
至1990年底,我国共制定了公路工程标准规范34本。
2.“消化改进”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在吸收引进的规范基础上进行改进,以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3.“标准化”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开始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推动公路工程建设走向标准化。
4.“国际化”阶段: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合作的日益频繁,JTJ标准体系逐渐与国际接轨,开始采用国际标准和规范。
总之,JTJ标准体系是公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标准体系之一,其发展历程表明了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JTJ标准体系是中国交通运输部制定的公路行业相关标准的体系,包括了一系列由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涵盖了公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方面的各项技术规定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JTJ标准体系中的重要标准:1.JTG A01—XXXX—XXXX: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是整个标准体系的核心标准之一,规定了公路分级、设计、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2.JTG D20—XXXX—XXXX: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了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和标准,是公路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标准之一。
3.JTG D30—XXXX—XXXX: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规定了公路路基设计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和标准,包括路基排水、防护、加固等方面的要求。
BIM(建筑信息模型)标准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BIM(建筑信息模型)标准进行了综述,包括国内外BIM 标准研究现状、国际和国内BIM标准体系、以及BIM标准在建筑行业的应用等方面的详细内容。
探讨了BIM标准的前沿发展及未来趋势,为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对各国BIM标准的比较和分析,为我国BIM标准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结论部分总结了BIM标准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BIM标准对建筑行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指出了未来BIM标准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本文全面阐述了BIM标准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有益信息。
【关键词】BIM,建筑信息模型,标准研究,国内外,国际标准体系,国内标准体系,建筑行业应用,未来发展方向,综述。
1. 引言1.1 BIM(建筑信息模型)标准研究综述BIM(建筑信息模型)标准研究综述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BIM标准的制定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对国内外BIM标准研究现状进行概述,探讨国际与国内的BIM标准体系,分析BIM标准在建筑行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BIM标准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提高建筑项目的效率、降低成本、减少错误,进而提升建筑行业的整体质量。
由于BIM技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国家和地区对BIM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也存在一定差异。
深入了解各国的BIM标准体系对于推动全球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国内外BIM标准研究现状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已经颁布了针对BIM的标准和指导文件,如美国的National BIM Standard-United States(NBIMS-US)和英国的BIM Level 2。
这些标准囊括了BIM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的应用,统一了BIM模型的格式和信息交换方式,提高了建筑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培训项目简介IPMP简介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简称IPMP)是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简称IPMA)在全球推行的四级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体系的总称。
IPMP是对项目管理人员知识、经验与能力水平的综合评估证明,根据IPMP认证等级划分获得IPMP各级项目管理认证的人员,将分别具有负责大型国际项目、大型复杂项目、通常复杂项目或者具有从事项目管理专业工作的能力。
IPMA根据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标准(IPMA Competence Baseline,简称ICB),针对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不一致将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质认证划分为四个等级,即A级、B级、C级、D级,每个等级分别授予不一致级别的证书。
◤A级(Level A)证书是认证的高级项目经理。
获得这一级认证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有能力指导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分支机构)的包含有诸多项目的复杂规划,有能力管理该组织的所有项目,或者者管理一项国际合作的复杂项目。
这类等级称之CPD(Certificated Projects Director--认证的高级项目经理)◤B级(Level B)证书是认证的项目经理。
获得这一级认证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能够管理通常复杂项目。
这类等级称之CPM(Certificated Project Manager--认证的项目经理)◤C级(Level C)证书是认证的项目管理专家。
获得这一级认证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能够管理通常非复杂项目,也能够在所有项目中辅助项目经理进行管理。
这类等级称之PMP(Certificated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认证的项目管理专家)◤D级(Level D)证书是认证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
国际工程EPC项目的管理要点分析1 前言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深化,国际产业链融合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我国工程建设企业承接国际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
EPC总承包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模式,是我国资源开采、钢铁冶金等诸多行业承接国际项目的主要模式。
项目管理理论认为,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在一定的预算成本内,在适当的性能和规格下,得到客户的认可。
施工环节作为EPC 总承包项目实施的最后环节,具有生产流动性大、外部制约性强、生产周期长、涉及相关方多、协调关系复杂等特点,对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对于国际工程来说,设计和采购主要在总承包单位所在母国进行,但是施工管理必然在项目所在国进行。
根据《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 GB / T24353 -2009) 对风险管理的定义,风险管理过程包括明确环境信息、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监督和检查。
国际EPC 工程的施工管理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外部市场环境,项目所在国的社会风俗习惯、内外部政治环境、当地经济环境、适用法律、工艺标准和习惯做法,地理气候,思维模式都与国内有所区别。
同时,施工管理实施地远离工程公司总部,沟通相对困难,管理难度大,人力派遣困难,成本高,对项目进展的动态响应慢。
另一方面,因为国际工程施工管理在项目所在地实施,和客户的直接联系更为紧密,项目管理水平能够直接地被客户观察到,更容易影响客户对工程公司的评价。
所以,国际工程的施工管理对整个EPC 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高,多属性不确定因素多,不能依靠确定型模型进行管理,否则,项目管理目标无法实现。
不确定因素往往来源于不同的施工标准,来源于实施工作的具体人员,也来源于项目的外部环境,特别是项目所在国的特有环境。
重视和研究国际EPC 工程的施工管理,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并采取措施降低其不确定性,有利于提升工程公司的整体项目管理水平,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地位。
本文结合在非洲某国EPC 项目中施工管理的一些实例,介绍笔者对国际EPC 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管理的一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