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1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3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一、复习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乘法口诀,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有关乘法口诀的知识。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 4×3= 2×5= 3×3=2.填空。
2×()=4 3×()=6 4×()=8()×3=12 ()×4=20 5×()=15说一说()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二、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对除法有了初步认识,那么我们在解决哪两种类型问题可以用到除法?那你能根据刚才我们总结的方法解决下面两个问题吗?(课件)过渡:这两名同学不但能解决问题,还能说出商,那么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求出商的呢?我们今天就来解决除法求商的问题。
(板书课题)三、新课1.引出除法算式12÷3。
课件呈现例1放大图:猴妈妈从果园里摘回了12个桃子,它想给每只小猴分3个,猴妈妈这时想到了一个问题,谁能猜一猜猴妈妈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生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同学们很善于思考想到猴妈妈的问题,那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他不但列出算式还说出结果,那他是用什么方法算出商的呢?我们动手来用手中的学具分一分,看看他算得的商是否正确。
汇报是怎样分的。
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了问题。
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我们怎样算出结果呢?生: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想3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4。
这三种求商的方法中,你喜欢哪一种法方法?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求商的方法解决以下的问题。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
(2)与你的同桌交流怎样解决问题,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3)汇报: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笔记第1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教学内容教科书P18例1,完成教科书P18“做一做”,P20“练习四”第2题。
▶教学目标1.经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探索过程,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断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探索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活经验,为求商作铺垫课件出示习题。
师:说一说括号里应填什么数,运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梳理、巩固已有的知识经验,抓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8例1。
师:今天猴妈妈带小猴们去摘它们最爱吃的桃。
它们一共摘了12个桃,每只小猴要分3个桃。
同学们,你们猜一猜,一共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学情预设】4只小猴。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学情预设】分一分;画一画;算一算。
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呀!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
(2)分析题意,列除法算式。
师:你能直接列出算式吗?【学情预设】12÷3;3×4,如果有学生选择用乘法,就继续追问要求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是求12里面包含了几个3,用乘法不合适,应该选择除法。
师:为什么选择除法?【学情预设】这里是平均分活动,所以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活动的过程。
2.自主探究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师:我们通过题意可以直接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那平均分的结果呢?能不能自己找一找平均分的结果?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方法找到平均分的结果。
【学情预设】画一画,每3个分一堆,结果12个桃分成了4堆,所以平均分的结果是分给4只小猴。
师:如果不动手操作,能怎样计算出商呢?[板书标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平均分的结果。
【教育资料】二年级数学下: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目标1.使学生抓住乘除联系理解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并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8个羽毛球图片、火柴根图片、口诀卡片、折叠卡片。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1.让学生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12的2~6的乘法口诀,如让学生背出: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六十二、一三得三三四十二。
2.出示填乘法口诀中的未知数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练习。
如:二()得八、()四得八、二()一十、()六十二、三()得九、()三得六、三()十二。
3.让学生读算式,说出每个算式的意思。
63=2124=3如果学生只说出算式的一种含义,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另一种含义。
4.出示火柴棍图:让学生看图填空:123=□124=□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第一空填4,从图上可以看出:12根火柴,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所以12除以3得4;第二个空填3,从图上可以看出12根火柴,每4根一份,分成3份,所以12除以4得3.教师结合此题说明:计算除法时每次都借助图或学具想怎么分的,计算比较麻烦,也比较慢,除法要算得又对又快,就要学会用口诀求商,今天我们就学习新知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1)教师出示羽毛球图。
(2)让学生根据图意想一想,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想出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2=882=484=2①每组4个羽毛球,有2组,求一共多少个?就是一共有2个4.所以列式是42=8.②共有8个羽毛球,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多少个?所以列式是82=4.③有8个羽毛球,每4个一组,可以分成几组?所以列式是84=2.(4)比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联系。
使学生知道在这两个除法算式中的商与除数正好是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被除数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积。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_知识点总结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多记一些基础知识点,数学知识点也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为大家提供的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供大家复习时使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练习题一、根据算式填空。
算式:8÷2=( )这个算式有2种不同的含义。
可以这样说:这个算式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也可以这样说:这个算式还表示( )里面有( )个( )。
二、仿照例子编出两道不同的应用题。
15÷3=5例:(1)有15名同学,平均分成3个小组,每个组有几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15名同学,每3个人为一个小组,这些同学可以分成几个小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根据算式填空。
算式:8÷2=( 4 )这个算式有2种不同的含义。
可以这样说:这个算式表示把( 8 )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4 )。
也可以这样说:这个算式还表示( 8 )里面有( 2 )个( 4 )。
二、仿照例子编出两道不同的应用题。
15÷3=5例:(1)有15名同学,平均分成3个小组,每个组有几个人?答:15÷3=5(人)(2)有15名同学,每3个人为一个小组,这些同学可以分成几个小组?答:15÷3=5(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