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著名医学信息标准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10
国际上著名医学信息标准介绍国际上著名医学信息标准介绍(一)国际疾病分类ICD9和ICD-10国际疾病及健康相关问题统计分类ICD-9(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9th Revision )是世界卫生组织在欧洲早期制订的标准上拓展、细化、补充、修订形成的,其目的是用于疾病率与死亡率的统计,也可用于医院临床的疾病诊断与手术操作的分类、存储、检索及统计应用。
ICD-9-CM(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9th Revision, Clinical Modification)是ICD-9在美国的临床修订版。
ICD-9-CM更适合于临床的需要,是DRG分组的基础。
ICD-10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10th Revision)大大扩展了ICD-9,疾病分类的数量与细致程度增加了,并且适应于流行病学及保健评估的需求,编码方式亦更加科学实用。
ICD-10目前在欧洲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ICD-9-CM在美国已被嵌入众多的其他医院计价、补偿、财务系统中,因此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正在编制ICD-10-CM,准备将其投入实际应用,替换原来的ICD-9-CM,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
WHO正在组织ICD-11标准的开发,这是一个基于疾病概念本体(Ontology)方法开发的全新疾病分类系统。
该系统已有方案把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疾病分类(包括中医)纳入新的编码体系之中,什么时候可以投入使用,什么时候可以被我国接受并替换现用的ICD-10,尚不得而知。
(二)DICOM医学数字化影像通讯标准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由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 和国家电子制造商协会(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NEMA)为主制订了一个专门用于数字化医学影像传送、显示与存储的标准,该标准产生于1985年,当前已修订为第三版并正式命名为 DICOM3。
复习题第1~2章1. 医学信息学的定义说明的三个问题。
医学信息学是一个发展中的交叉学科领域,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医学领域中的信息现象和信息规律,包括数据、信息和知识三个层面的问题。
第二,医学信息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是医学信息学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也是医学信息学交叉学科特点的最直接的体现。
第三,医学信息学的任务是通过对医学信息的有效管理实现医学信息(知识)的充分利用和共享,提高医学决策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医院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医院信息系统的结构大致分为网络结构和功能结构两大类网络结构集中式体系结构、分散式体系结构、分布式体系结构、混合式体系结构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结构分类从网络拓扑结构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以下4类集中式体系结构采用集中式的局域网体系结构(C/S模式)开发HIS,即采用多工作站/单服务器模式,在网络拓扑中更像是网络结构这种集中式结构的优点:1)总体规划设计,易于信息共享2)工作效率高,安全性能好3)系统稳定性能好,运行可靠4)集中管理,方便维护缺点:技术复杂,升级困难,功能确定,修改不灵活,可扩充性,兼容性差,此方式的HIS系统结构已不多见分散式体系结构特别适用与单机或小型局域网的用户程序开发。
我国开始研发医院信息化应用的初期大都采用此种模式,有效地解决了HIS局部应用需求优点:1)技术简单,易于开发,2)紧密结合需求,用户满意度高,多为自产自销的应用软件3)自行开发,功能单一,易于维护缺点:1)HIS整体设计不足,技术落后2)缺乏信息标准化,共享性差3)多单机,多局域网系统工作状态,信息孤岛现象严重4)单机版软件层次重复开发,很难共享信息,推出商品化,标准化产品分布式体系结构:B/S模式优点:1)系统设计更加优化,组网方式灵活2)客户端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开发和客户端升级3)系统性能稳定,工作效率高4)采用集中式的数据库管理,便于信息标准化缺点:1)受到网络带宽的影响较大,数据流量的控制与分配是很大的技术难点2)由于采用集中访问数据服务器的方式工作,一旦系统服务器出现问题,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J C I概念及标准介绍JCI是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简称,由医疗、护理、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国际专家组成,他们分别来自西欧、中东、拉丁美洲及中美洲、亚太地区、北美、中欧、东欧以及非洲。
目前JCI 已经给世界40多个国家的公立、私立医疗卫生机构和政府部门进行了指导和评审,13个国家(包括中国的38个)的几百个医疗机构通过了国际JCI认证。
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代表了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最高水平。
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认证模式。
1、JCI认证是一个严谨的体系,JCI标准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可达到的标准,以病人为中心,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和流程以鼓励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并符合当地的文化。
JCI标准涵盖368个标准(其中200个核心标准,168个非核心标准),每个标准之下又包含几个衡量要素,共有1033小项,主要针对医疗、护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例如病人获得医疗护理服务的途径和连续性、病人健康状况的评估、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病人及其家属的权利以及健康教育等等。
同时JCI标准也重视公共设施及安全管理、员工资格与培训、质量改进、医院领导层的协调合作以及信息管理等等。
2、JCI标准的原则是:要求医院的管理制度要建立在标准之上,医生,护士,管理者要有授权,所有员工要有岗位考核与绩效评价,要求医院的管理达到相应的水平,尤其看重医院质量的评价依据、专家评价,考核医院的重点与国内的方式有不同,对于医院的文件,台帐,硬件建设不做为重点,而重点是对于医院的制度建设、医疗流程、质量的持续改进、医疗安全。
尽管JCI质量标准为国际统一标准,但也考虑了特定国家的国情,所以他的大部分标准都是只提供了行动的匡架,而将建立质量目标与指标的工作留给了医院。
JCI的医院目标是:为病人提供满足其健康需求的服务,协调各服务流程,以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最大限度的利用医疗资源。
评审的核心价值是:降低风险,保证安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1、1、HL7简介一、建立HL7标准的目的这个标准主要用于医疗保健领域的电子数据交换,特别是在住院病人急需的医护设施领域内(如:医院)进行电子数据交换时用到。
它总结了一个由卫生工作者、销售商、顾问组成的委员会的工作,该委员会于1987年3月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医院由Dr.Sam Schultz主持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成立。
参加者也是相互竞争的设备厂商,他们共有一个唯一目标:就是在不同的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实施公用的接口。
这个委员会,后来就成为著名的HL7工作组,它致力于使那些在医疗应用系统中交换的某些关键数据集合的格式和协议标准化。
这个会议大约每4个月都会在美国各地举行。
HL7审核国际工作组在美国以外的很多国家都存在,包括澳大利亚,德国,日本,荷兰,新西兰和加拿大。
自从上个版本(2.2版本)发布以后.,这两年一直存在两种并行的努力。
首先,2.3版本代表了在1994年12月发布的2.2版本上的一种优化改进。
2.2版本发布以后,2.3版本是HL7成员两年多时间、上千小时义务工作的成果。
它主要的目标就是继续与2.2版本兼容,纠正出版后的2.2版本中发现的错误,并对2.2版本内的格式和内容进行扩展。
HL7是在正式的细则和投票过程下操作的。
这些过程是在其他有关的医疗工业计算机信息标准组织(如ASTM)投票过程中被作为模型的,设计这些以符合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的需求。
1994年6月,HL7成为一家ANSI授权标准发展组织。
HL7参加了ANSI的卫生信息标准委员会(Health Information Standards Board (HISB).)。
作为一个组织,HL7在近两年中有了重要的进步。
现在,HL7已有了超过1500名的各类会员,而且每三年一次的会议都会吸引250-300个会员和非会员参加。
截止1996年中期,HL7证明已有几百家医疗机构实现了基于HL7标准的计算机接口。
对一个医疗机构来说,有可能通过销售商或通过购买HL7标准来使用HL7,而不需要加入HL7组织。
医疗信息学中涉及的各种国际标准一览本页介绍在医学信息中广泛应用到的标准,以便论坛的朋友进行检索。
主要介绍医疗应用方面的标准,对于应用于医疗方面的专业技术标准,如:用于通讯的通讯协议标准UDP、TCP/IP 、FTP等等,以及用于存储的JPEG 、TIFF 、PICF 、FAX 、Media等方面的标准,在涉及的时候,会给出相应的简单说明,但并不列出在下表中,因为此类标准并不需要医院的IT人员了解也会广泛应用在各个方面,其医疗方面的应用标准,如果医院的人员和医学信息学的研究人员不了解的话,是无法获得更好的应用和发展的,也无法借鉴其中成功的或者是失败的标准化经验。
本页编排以各标准的首字母顺序为序,在各标准后标有"详"字样的,表示可以点击相关链接有详细的介绍;在本页仅提供相关的网址,或仅有简单介绍的,则表明没有更多的资料,欢迎各位网友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本页的整理和维护由ironstone负责,有相关问题,请于其联系。
在了解这些标准体系和编码体系之前,应当注意到的是:所有分类编码系统都有缺点,没有一个编码体系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因此,在了解了这些标准后,了解这些标准体系的适用范围、使用目的和使用人群是非常重要的。
国外标准及标准组织:ATC(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解剖-治疗-化学代码;是一种药物系统分级分类法。
在19世纪70年代初,挪威医学供应部扩展了已有的欧洲制药市场研究协会解剖和治疗3级分类系统,并增加了2个化学级。
后来,ATC分类获得WHO药物应用研究组认可,并由在奥斯陆的WHO药物统计方法合作中心(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 stics Methodology)负责维护。
ATC的优点如下:(1)确定了一个药物产品,包括有效物质、用药途径和相关的剂量。
(2)既面向治疗、又面向化学药品,这个特征是其他系统所缺乏的。
jbi标准JBI标准是国际上医学领域的权威标准。
它能够规范和统一对于医学文献的处理和管理,为临床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支持。
下面,我们将会分步骤详细介绍JBI标准。
第一步,什么是JBI标准?JBI标准也就是“Joanna Briggs Institute Evidence-Based Practice Database”,是一种系统性的文献分析方法,也是一种严谨的研究方法,用于从大量的研究文献中提取出有效的证据,支持临床护理实践和决策。
第二步,JBI标准的适用范围?JBI标准主要适用于药品和健康护理相关的文献和证据,它可以用于评估和综合高质量的证据,以支持医学和护理实践中的决策制定。
第三步,JBI标准的分类?JBI标准可以分为三类:1. JBI诊断推理:它主要用于生成诊断推理的证据。
2. JBI SPR方法:它主要用于评估治疗干预效果的证据。
3. JBI综合评价:它用于产生综合性的推理结果,包括治疗效果,预后结果等。
第四步,JBI标准的研究过程?JBI标准通常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明确研究问题。
2.选择适当的研究设计、参照文献。
3.制订搜索策略和识别关键词。
4.筛选和挑选文献。
5.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
6.从研究中提供有效的结论。
第五步,JBI标准与临床实践?JBI标准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帮助临床医生和护士制定决策,并减少误诊、漏诊的风险。
同时,JBI标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也促进了医学研究的进步,为患者健康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总结:JBI标准是一种重要的标准约定,对于药品和健康护理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为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和决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辅助。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应用JBI 标准,为医学和健康护理的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医学信息标准医学信息标准是指在医学领域中,对于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管理和应用所制定的统一规范和标准。
医学信息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学研究和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医学信息标准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在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中,医学信息标准的规范化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信息的混乱和错误,确保医疗过程中患者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同时,医学信息标准的统一规范也有利于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其次,医学信息标准对于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医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是非常重要的,而医学信息标准的统一规范可以有效保障研究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通过遵循医学信息标准,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从而得出科学、可靠的研究结论,推动医学科研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医学信息标准也是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信息化已成为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医学信息标准的建立为医疗信息化提供了规范和指导。
通过医学信息标准,可以更好地实现医疗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高医疗信息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为医疗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医学信息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医疗服务、医学研究和医疗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遵循医学信息标准,才能更好地保障医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医学科研的进步和发展,促进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
因此,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学研究单位应当高度重视医学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共同推动医学信息标准化的发展,为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医学map的不同标准1.引言1.1 概述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医学map(Medicine Mapping)标准是一种用于描述、记录和解释医学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工具。
它为医学研究、临床实践和医疗管理提供了规范化的方法和框架。
医学map标准的定义和背景各不相同,不同的标准在其描述和表示医学知识的方式上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源于不同的学科背景、研究目的或应用需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学领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医学map标准,例如医学本体论(Medical Ontology)、医学主题映射(Medical Subject Mapping)和医学数据规范化(Medical Data Normalization)等。
每种标准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应用领域。
医学map标准在医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对医学领域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整理,揭示医学知识和概念之间的关联与演化。
此外,医学map标准还可以提供方便有效的信息检索、知识分享和协同工作的手段,促进医学研究的进展和发展。
医学map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们可以提高医学领域的信息可信度和共享程度,从而推动医学研究的合作与创新。
此外,医学map标准还可以支持医疗机构的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护理。
本文将探讨不同医学map标准的定义、背景和特点,分析其应用领域和重要性,并总结各种标准的优缺点。
最后,对未来医学map标准的发展进行展望,探讨可能的趋势和挑战。
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和分析,读者将对医学map标准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并对它们的应用和发展有更好的把握。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
本文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讨论不同医学map标准的不同标准。
首先,在引言部分简要回顾了本文的概述,指出了本文对不同医学map标准的研究和探讨,并介绍了本文的结构。
医学名词术语规范
医学名词术语在医学界具有重要的规范性,遵守规范可以确保医学信息的准确和一致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学名词术语规范:
1. 使用国际通用的医学名词术语:如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国际疾病编码(ICD)和国际统计分类(ICPC)等通用的医学名词术语分类系统。
2. 使用标准的缩写和符号:医学领域有许多常用的缩写和符号,如血型系统的ABO、RH等,这些缩写和符号都是标准的,应按照规范使用。
3. 使用准确的解剖学描述:在描述人体解剖结构时,应使用准确的术语进行描述,以
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例如,使用几何形状(圆形、椭圆形等)和位置(上、下、前、
后等)来描述器官或组织的形状和位置。
4. 使用统一的命名规则:对于新的疾病或疾病分类的命名,应遵循统一的命名规则。
一般来说,疾病的命名应尽量准确描述疾病的特征和病变部位。
5. 避免歧义和混淆:在使用医学名词术语时,应尽量避免歧义和混淆,避免多义词或
类似词汇的混用。
在需要使用不同含义的词汇时,应使用上下文来明确其含义。
总之,医学名词术语规范是医学界对于医学信息的标准化要求,遵循规范可以确保医
学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便于医学交流和研究的进行。
ISO/TC 215、CEN/TC 251、WHO卫生信息标准简介ISO/TC 2151.简介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
ISO的任务是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化及其有关活动,以利于国际间产品与服务的交流,以及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发展国际间的相互合作。
它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活动。
ISO下设225个技术委员会,TC215是负责卫生信息领域标准(Health informatics)的技术委员会。
它的职能范围是卫生信息领域的标准化、卫生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其目标是达到在不同的系统中实现兼容性及互用性,保证数据在统计上的兼容性(比如分类),尽力减少不必要的冗余。
ISO/TC 215设有主席、秘书处,目前共有21个正式成员,15观察员国家,中国是ISO/TC 215的观察员国。
秘书处设在美国国家标准化学会(ANSI,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ISO/TC 215分为六个工作小组(Working Group):第一组:健康记录与模型协调(Working Group 1 - Health Records and Modelling Coordination)第二组:消息与通讯(Working Group 2 - Messaging and Communication)第三组:健康概念陈述(Working Group 3 - Health Concept Representation)第四组:安全(Working Group 4 – Security)第五组:健康卡(Working group 5 : Health Cards )第六组:电子药剂学与药物经济(Working group 6:E-pharmacy and medicines business)同时,ISO/TC 215还下设了顾问组和三个特别小组,它们分别是:消费者政策小组(Consumer Policies)、移动卫生(Mobile Health)、Web应用(Web Applications)。
医学数据记录与存储中的标准与规范要点在医学领域,数据记录与存储的标准与规范是确保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随着医学信息化的推进,医疗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医学数据记录与存储的标准化、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隐私保护三个方面介绍相关要点。
一、医学数据记录与存储的标准化医学数据的标准化是指将医学信息按照统一的规范进行记录和存储,以便于交流、共享和利用。
在医学数据记录与存储中,采用统一的标准可以确保医疗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常见的医学数据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卫生部门或相关机构制定的医学数据标准,如我国的《医疗信息技术术语编码规范》。
行业标准是指由医疗行业内的专业组织或协会制定的标准,如HL7(Health Level Seven)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由国际组织或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医学数据标准,如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相关标准。
医学数据标准化的要点包括数据格式、数据元素、数据词典和数据编码。
数据格式是指医学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格式,常见的包括文本格式、图像格式和音频格式。
数据元素是指医学数据的最小单位,如姓名、性别、年龄等。
数据词典是指医学数据的定义和描述,用于统一数据的含义和解释。
数据编码是指为医学数据赋予特定的编码,以便于系统处理和管理。
常用的医学数据编码包括ICD(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编码、CPT(Current Procedural Terminology)编码和SNOMED CT(Systematized Nomenclature of Medicine Clinical Terms)编码等。
二、数据质量控制医学数据的质量是保证医疗信息准确性和可信度的重要因素。
数据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方法,确保医学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icd-10诊断标准的分类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ICD-10是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的简称,它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一套用于统计和监测全球医疗信息的标准化分类系统。
ICD-10诊断标准分类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性。
通过使用ICD-10编码,可以对不同疾病和健康情况进行准确、一致的描述和归类,为医学数据管理、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医疗质量评估等提供了基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ICD-10诊断标准分类展开详细说明和解释。
首先,将介绍ICD-10诊断标准分类背景和发展的历史,包括简要介绍ICD以及历次版本修订情况。
其次,会详细阐述ICD-10诊断标准分类的主要分类系统,分别是疾病分类系统(ICD-10-CM)、手术操作分类系统(ICD-10-PCS)以及对外因素和其他影响健康状态的分类系统(ICD-10-ZCMI)。
然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深入探讨ICD-10诊断标准分类的编码规则和结构解析,包括概述编码规则以及如何使用索引与编码手册。
最后,将讨论ICD-10诊断标准分类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利用价值,并介绍一些具体的案例应用,涵盖临床诊断支持、医疗管理分析、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公共卫生分析、保险赔付以及统计数据分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ICD-10诊断标准分类的重要性和优势,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系统全面地介绍和解释ICD-10诊断标准分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分类系统的背景、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对ICD-10诊断标准分类主要分类系统及其编码规则和结构进行详细解析,读者可以获得对该标准化分类系统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各个方面的深入了解。
通过具体案例的介绍,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在不同领域中利用ICD-10诊断标准分类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的实际应用,进而提高医学质量评估和信息统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最终,本文还将为读者展望ICD-10诊断标准分类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深化对该分类系统的认知。
二、英美等国卫生信息标准简介(一)国际疾病分类法国际疾病分类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aes,ICD)是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解剖部位等特性,将疾病分门别类,把同类疾病分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有序的组合。
《国际疾病及其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法》为按照既定标准将疾病单位纳入类目的一种系统,其内容是全部病症,将它们以易于管理数目的类别,按照便于病死率报告的分组方式组织起来。
ICD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疾病分类法,由世界卫生组织(WHO)编撰,用于发病率和一般流行病学目的,美国健康和人类服务部编撰了该分类法的临床修改版,大大地扩大了范围。
编制疾病分类表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使死亡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标准化。
世界上第一个疾病分类法是W.Farr(1807-1883)于1853年出版的死因标准术语集。
而 ICD的前身则是1893年由J.Bertillon(1851-1922)编撰的新死因分类法。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承担了ICD的编撰工作,称为《国际疾病、创伤和死因的统计分类法》。
1975年出版了第九版,称为ICD-9,是使用比较广泛的版本,1979年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出版了临床修订版,简称ICD-9-CM。
其欧洲版为HCIMO(classific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maladies et operations,adeptation hospitaliere)。
该分类法每10年左右改版一次,ICD目前最新版本是1993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第十版(ICD-10),改称《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法》,这种名称使得该分类法的内容和目的更为清晰明了,反映了该分类法使用范围已经超出了疾病和损伤分类的范畴,但是人们比较熟悉的缩写方式ICD则依然保留。
ICD-10的网址为:http://www3.who.int/icd/vollhtm2003/fr-icd.htm (二)系统医学命名法系统医学命名法(Systematized Nomenclature of Human and Veterinary Medicine,SNOMED直译为“人类与兽类医学系统术语”,是一种系统化和多轴的临床用语词汇表,支持疾病的多方面编码。
国际上著名医学信息标准介绍(一)国际疾病分类ICD9和ICD-10国际疾病及健康相关问题统计分类ICD-9(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9th Revision )是世界卫生组织在欧洲早期制订的标准上拓展、细化、补充、修订形成的,其目的是用于疾病率与死亡率的统计,也可用于医院临床的疾病诊断与手术操作的分类、存储、检索及统计应用。
ICD-9-CM(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9th Revision, Clinical Modification)是ICD-9在美国的临床修订版。
ICD-9-CM更适合于临床的需要,是DRG分组的基础。
ICD-10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10th Revision)大大扩展了ICD-9,疾病分类的数量与细致程度增加了,并且适应于流行病学及保健评估的需求,编码方式亦更加科学实用。
ICD-10目前在欧洲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ICD-9-CM在美国已被嵌入众多的其他医院计价、补偿、财务系统中,因此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正在编制ICD-10-CM,准备将其投入实际应用,替换原来的ICD-9-CM,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
WHO正在组织ICD-11标准的开发,这是一个基于疾病概念本体(Ontology)方法开发的全新疾病分类系统。
该系统已有方案把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疾病分类(包括中医)纳入新的编码体系之中,什么时候可以投入使用,什么时候可以被我国接受并替换现用的ICD-10,尚不得而知。
(二)DICOM医学数字化影像通讯标准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由美国放射学会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 和国家电子制造商协会 (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NEMA)为主制订了一个专门用于数字化医学影像传送、显示与存储的标准,该标准产生于1985年,当前已修订为第三版并正式命名为 DICOM3。
DICOM3已被全世界的医学影像设备制造商和医学信息系统开发商广泛接受,实际上成为全世界PACS系统普遍遵循的医学影像结构化表达的唯一标准。
DICOM委员会和其他的国家和国际标准组织(ISO)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已经被ISO接受为医学影像通信的国际标准。
DICOM IOD 支持多个字符集,可以表达不同语言的文本信息编码(包括中文的GB-18030和Unicode)。
DICOM委员会目前拥有20多个工作组在不断开发新的功能,把它在放射影像系统互操作性领域所获得的成功推广到其他与影像有关的领域,使影像信息在病人集成健康记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SNOMED系统医学命名法系统化医学名称—临床术语(SNOMED CT)标准。
系统化医学名称—临床术语(SNOMED CT)标准可能是目前最全面的临床概念和术语系统。
SNOMED CT 标准由美国病理学研究院(CAP)开发,它组合了SNOMED 参考术语(SNOMED RT)和英国的临床术语版本3标准(以前称里兹码)。
该术语系统覆盖几乎所有临床类别的36万多个概念,例如疾病、诊断结果、临床服务过程等。
每个SNOMED CT 概念被赋予一个唯一的概念代码,并定义唯一的意义,但可以表达成不同的术语(其中之一是优先术语,其他为同义术语)。
每个术语都有自己的唯一代码,并表达成某种人类使用的语言。
SNOMED CT英语版目前包含将近100万条术语[SNOMED-1]。
其他SNOMED CT语言版本有德语和西班牙语。
如前所述,ICD和ICD-CM标准主要用于为了预测趋势和统计报告目的的群体卫生信息编码,而SNOMED CT标准是为了记录表达个体医学状态和症状。
这些医学状态和症状数据构成了病人医学记录中的基本内容。
它不仅标确定诊断结果,而且能记录病人就诊场景中的叙述。
这个使用目的决定了SNOMED CT标准必须包括大量的词汇(概念和术语)以及概念之间的复杂联系(关系)。
SNOMED CT 还包括它自己的概念和ICD-CM(重叠部分)之间的映射。
SNOMED CT用描述逻辑的方式在它的概念模型中定义概念,所有的概念被归类到19个顶层类别中按层次组织(每个顶层类别包含多个底层类别层次组织)。
概念模型能表达复合SONMED CT概念(一个概念拥有属性,而属性又由别的概念定义),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提供后置概念构成的能力。
目前,SNOMED CT 的关系表中大约有一百四十六万条关系。
由于概念模型,SNOMED CT的确远远超出了一个一般的术语字典,它提供了基于唯一标识号和完备定义的医学概念之上的临床术语管理和医学知识推理的一般框架。
SONMED CT标准的目的是支持下用严格编码方式表达临床信息表达,但也提供相当的灵活性允许临床医生在日常医学实践中说他们想说的或是他们所习惯说的。
除了标准化的术语码,SNOMED CT模型允许医疗机构在他们自己局部使用范围对概念、术语和关系进行扩展。
SNOMED CT标准已经得到ANSI批准,并在许多应用领域广泛地用于临床术语表达。
SNOMED CT标准也得到政府医疗卫生术语测试程序(例如美国的健康信息整合(CHI)计划、英国的临床信息标准委员会(CISB)等)和许多专业团体和组织的推荐、认可和支持。
其他HCIT标准也在他们的词汇定义中接受SNOMED CT作为临床术语的引用来源(例如DICOM、HL7、X12等)。
(四)观测指标标识符逻辑命名和编码(LOINC)标准观测指标标识符逻辑命名和编码(LOINC)标准由一组医学信息学者和临床医生在美国REGENSTRIEF医疗研究所协调下开发而成。
REGENSTRIEF医疗研究所负责维护和发展该标准,并拥有对它的版权。
REGENSTRIEF研究所授予开放使用许可,允许公众免费使用LOINC编码[3]。
LOINC标准的目的是为检验测量、临床结果和观测定义一套标准的字码和名字。
实际中,LOINC标准的主要应用集中在不同的检验数据源之间交换临床检验的结果数据。
由于LOINC编码系统,这种数据交换保证了数据的临床含义精确性。
LOINC编码目前大约包含4.1万条术语,其中3/4用于检验观测指标数据编码。
LOINC的临床检验结果部分编码覆盖了所有常用的检验类别,例如化学、血液学、血清学、微生物学(包括寄生虫学和病毒学)和毒理学,以及药物和细胞计数类别。
LOINC码已经在美国的大型医保一体化组织(例如Kaiser Permanente和Aetna)、商业医用检验机构(例如Quest, LabCorp, 马友医院实验室和MDS实验室)和政府部门(例如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国防部、退伍军人部和国家医学图书馆)广泛应用于检验结果报告数据交换。
2005年,美国卫生部(HSS)宣布LOINC编码被挑选为HIPPA财务结算申请附件的编码标准。
在临床术语方面,除了临床观测指标,LOINC标准还包含一组编码用于通用临床文本及其章节的命名,例如临床笔记(Clinical Notes)、进程报告、放射影像诊断报告,医学摘要等。
LOINC文本命名模型包括文本种类、医疗服务类型、临床机构、主题领域、文本作者训练和专业等级等信息。
由于临床文本近来被认为是通向可伸缩的EHR方案的关键,LOINC医学临床文本编码和命名得到了其他开发定义临床文本内容的标准组织(例如HL7,IHE等)的极大兴趣。
LOINC赋予概念唯一的编码及名字,每个编码定义在一个六维特征空间中:成分、属性、时间特征、系统/样本、标尺和方法,其中方法是一个可选的特征,只包括在需要它的概念里。
在临床检验结果编码领域,LOINC已成为业界公认的用于不同系统之间交换数据的标准,并在其他标准协调组织得到采用(例如IHE,EHR化验室互操作性和连通性标准ELINCS等)。
(五)HL7 2.x消息交换标准作为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ANSI)认可的SDO,HL7开发了医疗卫生领域里的一系列标准。
其中之一就是20年前开始发布的HL7消息交换标准。
事实上,消息交换标准至今仍然代表着HL7组织的主要努力,尽管它正在不断地将其标准产品从ISO模型的第七层扩展到其他领域(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部分其他的HL7标准)。
因此,HL7消息交换标准也常常简称为HL7标准。
HL7采用了服务器-客户机消息交换模式:发送方启动一个消息交易(例如查询、通知或服务请求等),然后接受方用另一个消息响应这个原始消息(例如查询答案、应答等)。
从1987年发布版本1,HL7 消息交换标准在过去20年中不断地更新,以增加它的应用覆盖范围。
最近的HL7 2.5版本(HL7 2.6目前正在表决过程中,不久将会发布)定义了下列领域中的消息:1.病人和医务人员的行政管理。
2.临床服务医嘱下达、执行和结果管理。
3.财务管理、结算申请和报销。
4.临床观测。
5.主索引文件(字典)。
6.医学记录和文本管理。
7.日程资源计划。
8.病人转诊和护理。
9.临床检验及自动化。
10.应用程序管理。
11.材料管理。
1992年,HL7组织启动了旨在对其消息交换标准开发方法进行重大变革的努力,并于2003年开始发布新一代的版本3标准。
但在实用中,HL7 2.x目前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
我们将在下面的章节中简要讨论HL7版本3标准。
HL7消息定义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
每个消息对应于一个触发事件,它规定什么时候发送方需要启动该消息交易。
应用系统之间的HL7消息传送既可以通过TCP网络协议,也可以通过文本文件。
HL7 2.x标准没有正式的信息模型,但是这些触发事件定义把消息与实际用例联系起来。
例如,ADT(病人入院、离院、转移的英语缩写)消息的触发事件“A01:入院/门诊通知”定义了一个病人登记消息。
该消息可以在一个病人入院或门诊登记时被发送给其他应用系统。
一个医嘱录入系统可以用触发事件“O21:检验医嘱”把检验医嘱消息发送给检验系统以要求对病人进行某种临床检验。
这些消息分别包括病人入院信息和临床检验要求的有关数据。
HL7 2.x已经在美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医院被广泛应用于数据通信。
在HL7标准中,消息规范的概念是应用系统基于相互间私有协议来定义互操作性细节的标准方法。
这样的灵活性促进了HL7标准在实用中的广泛接受。
可是,尽管这种系统间私有定义的消息规范允许他们实现所需要的任何数据交换要求,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大量的局部集成问题,HL7消息标准还是没能提供多系统多厂商环境中可伸缩的集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