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在产科应用的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10.61 KB
- 文档页数:1
产科用药总结范文产科用药是指在妇科产科临床实践中使用的药物,用于治疗妊娠期间的各种疾病和并发症,以确保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在产科用药中,需要考虑到药物的安全性、疗效以及对胎儿的影响。
本文将对一些常用的产科用药进行总结。
一、抗感染药物1. 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于引起产科感染的许多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但同时也要注意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
2. 阿奇霉素:广谱抗生素,对于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
常用于尿路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3. 克拉霉素:通常用于治疗引起妊娠妇女感染的细菌,如尿路感染、细菌性阴道炎等。
4. 硝基咪唑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妊娠期间的阴道滴虫感染,如滴虫性阴道炎。
二、抗凝药物1. 低分子肝素:主要用于预防孕妇产生血栓,并减少胎儿、胎盘及胎儿脐带发生血栓栓塞的危险。
2. 左旋肌苷:用于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帮助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
三、止痛药物1. 布洛芬:用于缓解产痛以及产后疼痛,但要注意在孕妇中的使用剂量。
2. 帕洛诺司琼:用于多种疼痛的缓解,包括产痛、产后疼痛等。
四、催产药物1. 副乳催乳素:用于诱导分娩和催产,具有收缩子宫的作用。
五、激素类药物1. 孕酮类药物:用于维持妊娠,预防习惯性流产等。
2. 胰岛素:用于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水平。
六、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1. 叶酸:用于预防神经管缺陷,孕妇每天应摄入400微克的叶酸。
2. 钙剂:用于孕妇体内钙质的补充,有助于胎儿的骨骼发育。
七、镇静剂1. 苯巴比妥钠:用于产后镇静,可缓解产后忧郁和焦虑。
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用的产科用药药物,但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合理选择合适的用药。
同时,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用药,不可滥用或过度使用药物。
对于孕妇来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合理运动也是十分重要的,以确保胎儿的健康与安全总结来说,产科药物的使用是为了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依诺肝素应用的临床科室依诺肝素是一种用来预防和治疗血栓的药物,适用于多种临床场合。
在医院的临床科室中,依诺肝素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将就依诺肝素在不同临床科室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一、内科科室在内科科室中,依诺肝素通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栓性疾病,如心脏病、肺栓塞、中风等。
内科患者常常存在多种潜在的血栓形成风险因素,依诺肝素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这些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外科科室在外科科室中,依诺肝素常常用于手术前后的抗凝治疗。
手术患者术后易发生血栓形成,特别是大型手术或高危手术患者,依诺肝素可以有效减少血栓风险,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三、妇产科科室在妇产科科室中,依诺肝素常用于妊娠期和产后的血栓预防。
孕妇和产妇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依诺肝素可以有效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
四、急诊科室在急诊科室中,依诺肝素常用于抢救危重患者。
对于急需抗凝的患者,依诺肝素可以迅速起效,有效减轻血栓带来的危害,帮助患者渡过生命危机。
五、重症监护室在重症监护室中,依诺肝素常用于重症患者的预防和治疗。
危重病患者易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和DIC等疾病,依诺肝素可以调节凝血机制,防止出现严重的凝血障碍。
六、心血管科室在心血管科室中,依诺肝素常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等患者的治疗。
这些患者存在较高的血栓形成风险,依诺肝素可以维持血液通畅,保护心脏功能。
七、其他科室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科室,依诺肝素还可以在其他临床科室中应用,如神经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医生会综合考虑使用依诺肝素的适宜性和剂量。
综上所述,依诺肝素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血栓药物,在临床科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医护人员在使用依诺肝素时应遵循相关的临床指南和用药原则,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希望本文对依诺肝素在临床科室中的应用有所启发和帮助。
妇产科DIC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中肝素的应用及其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8年1月到2012年12月期间来本院接受妇产科急性DIC治疗的8例病患。
结果:对妇产科急性DIC要早发现、早诊断,及时用肝素、祛病因,还有做到精心护理,这样才有助于病患的治疗和康复。
结论:妇产科急性DIC的发病急,病情发展快,高死亡率,需要尽快发现、诊断治疗,还需进行精心护理才能有效降低该病的死亡率。
【关键词】妇产科;DIC;肝素【中图分类号】R24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366-01妇产科DIC是妇产科中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具有发病快,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如果不能够对病患进行仔细的观察以及及时的抢救,病患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死亡的现象[1]。
现将对在2008年1月到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例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08年1月到2012年12月来本院接受急性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的8例病患,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为29岁,1例初产妇和7例经产妇,孕周时间为:25到40周。
12发病诱因:5例剖宫产手术后大量出血,其余病患有2例是重度的子痫前期,另外1例是胎盘早剥。
13临床表现:该类疾病不仅有原发病的所有特有症状,还有加重进行性阴道出血以及休克现象。
剖宫产手术中阴道出血后不凝5例,剖腹产手术出血不止3例。
2结果8例病患的治疗前后情况具体,见表1。
表格18例病患的原发病、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3讨论31DIC的早期发现:妇产科的DIC在分娩的时候最容易发生,对该类病患进行及时的发现和诊断以及治疗是挽救病患生命的关键途径。
对妇产科DIC的重症患者用心电图来进行时刻观察。
观察的内容主要针对阴道出血的颜色、血流量、宫缩情况以及其他一些部位出血的情况等。
该过程需要用会阴垫对出血量进行准确计量,以便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2]。
保胎打肝素注意事项保胎打肝素是一种通过注射肝素来维持妊娠稳定的治疗方法。
这种疗法主要用于高危流产的患者,旨在减少孕早期的流产风险。
然而,保胎打肝素也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患者注意。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保胎打肝素治疗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保胎打肝素的原理是通过增加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胎盘的营养供应,从而提高胎儿的生存率。
肝素可以改善血液的流动性,减轻血栓形成的风险。
它还有抗凝血的作用,可以防止血液在血管内凝结,保护胎盘的功能。
此外,肝素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防止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提高胚胎着床的可能性。
保胎打肝素的应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既往患有反复流产史的妇女;具有染色体异常、免疫因素异常和血液凝集异常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腺肌症等病变;患有抗磷脂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妇女。
在进行保胎打肝素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遵医嘱:保胎打肝素是一种需要医生专门指导的治疗方法,因此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操作。
不可以随意调整剂量或停药,也不可以随意更换或停用其他药物。
2. 定期复查:在保胎打肝素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来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同时,患者需要配合医生进一步检查其他可能影响妊娠的原因。
3. 注意副作用:肝素是一种抗凝血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的出血、瘀斑、红肿等,以及罕见的出血性疾病。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告知医生。
4. 生活方式:患者在使用保胎打肝素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肢体碰撞,以免引起意外出血。
建议患者休息充分,避免长时间站立。
饮食上,患者应保持均衡的营养摄入,不过度饮酒和进食油腻食物。
5. 心理支持:由于流产风险的存在,患者常常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
因此,在进行保胎打肝素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及时与家人、医生和社会工作者交流,寻求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肝素对孕妇的作用与功效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和预防血栓性疾病,同时也被广泛用于孕妇的治疗中。
肝素的作用与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和治疗孕妇血栓病:孕妇在怀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血液凝固能力增加的情况,这是为了保护母体和胎儿免受损害。
然而,有些孕妇血栓病的风险增加,特别是在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方面。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孕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胎儿死亡和母亲的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肝素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孕妇血栓病,由于其具有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以明显减少血栓的形成和扩展。
2. 预防和治疗孕期高血压疾病:孕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妇女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包括妊娠诱发性高血压(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和妊娠合并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
肝素可以通过减少血小板活化、改善内皮功能以及调节血液成分等途径,预防和治疗孕期高血压疾病。
此外,肝素还能降低血小板因子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内皮损伤程度,有助于维持孕妇血管功能的稳定。
3. 降低胎儿发育迟缓风险:孕期孕妇的血栓病和高血压疾病不仅会对孕妇自身造成危害,还会对胎儿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临床研究表明,肝素可以减少孕妇血栓病和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从而降低胎儿发育迟缓的风险。
肝素能够维持孕妇血液循环的稳定,减少胎盘血栓形成和胎儿供氧不足的情况,确保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4. 预防流产和胎儿血栓病: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容易导致血栓和胎儿血栓病的发生。
肝素作为一种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和胎儿血栓病的发生,从而降低流产的风险。
此外,肝素还有助于维持孕妇的血液循环稳定,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
5. 改善孕妇子痫前期和子痫的预后:子痫前期和子痫是妊娠期妇女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及母儿生命。
简述肝素优缺点及分析护理措施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血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它具有很多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
在使用肝素时,护理措施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肝素的优点包括:1. 高效抗凝作用,肝素可以有效地抑制血液凝固,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
2. 快速起效,肝素的抗凝作用很快,通常在注射后几分钟内就能发挥作用。
3. 安全性高,肝素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长期使用时不会对肝脏和肾脏产生明显的损害。
4. 可逆性强,肝素的抗凝作用可以通过注射一种叫做普通凝血酶的药物来逆转,这在需要进行手术或其他操作时非常有用。
然而,肝素也存在一些缺点:1. 需要监测,使用肝素时需要经常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以确保药物的剂量和疗效在合适的范围内。
2. 出血风险,肝素的抗凝作用可能导致出血的风险增加,特别是在高龄患者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
3. 药物相互作用,肝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多,容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或疗效降低。
4. 使用复杂,肝素的使用方法较为复杂,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
在给予患者肝素治疗时,护理措施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1. 监测凝血指标,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如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以确保肝素的剂量和疗效在合适的范围内。
2. 注意出血风险,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特别是在治疗初期和剂量调整时,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事件。
3. 配合其他药物,注意肝素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4. 教育患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药物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他们了解肝素的使用方法、剂量和不良反应的预防。
5. 观察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出血等,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总之,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血药物,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缺点。
在使用肝素时,护理措施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肝素在孕妇中的应用一、背景介绍:肝素(heparin)是一种抗凝剂,是由两种多糖交替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
肝素的药理作用主要分为4个方面:1.抗凝血:(1)增强抗凝血酶3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加速凝血酶的失活;(2)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3)增强蛋白c的活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抗凝物质和纤溶物质。
2. 抑制血小板,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并可调控血管新生。
3. 具有调血脂的作用。
4. 可作用于补体系统的多个环节,以抑制系统过度激活。
与此相关,肝素还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按照分子量的大小,肝素可以分为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也称“标准肝素”或“未分级肝素”,平均分子量为15000d (3000-30000d),活性/抗凝血活性的比值为1左右。
而低分子肝素的平均分子量为4500d,其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的生物利用度是普通肝素的3倍。
静注维持12h,皮下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几乎达100%。
每天一次即可,使用方便,活性/抗凝血活性的比值为1.5~4.0,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
低分子肝素的优点是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
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低分子肝素主要有低分子肝素钙和低分子肝素钠。
肝素钙与肝素钠作用相似,但肝素钙皮下注射后不减少细胞间毛细血管的钙胶质,也不改变血管通透性,基本上克服了肝素钠皮下注射易致出血的副作用。
二、肝素在普通孕妇中的应用怀孕期间的血栓状态可能使发生血栓性事件的风险升高3-4倍。
因华法林具有致畸性,其他新型抗凝血药(即新型维生素K拮抗剂)在孕妇当中的安全性尚未建立。
肝素是一种预防孕妇血栓形成的标准方法。
虽然缺少临床证据证明使用肝素的有效性,但有超过20年的时间,专家均建议使用肝素治疗,用以预防血栓、子痫等。
在一些无危险因素的孕妇病例中,抗凝剂被用来预防凝血或不良妊娠。
2013年的一篇研究[1]《妊娠期静脉血栓栓塞的抗凝治疗: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妊娠期发生急性静脉血栓栓塞(VTE)的妇女采用肝素抗凝治疗后的出血事件风险和血栓再发生率。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第33卷第23期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增多,妇科手术后发生的双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呈现上升趋势[1]。
众所周知,妇科手术是深部盆腔手术,其中血管较多,术中需要止血的部位较多,患者发生心、脑、肺和双下肢静脉血栓的概率较高,其中尤其容易发生双下肢静脉栓塞[2,3]。
据有关统计[4,5],妇科术后发生双下肢血栓者可以达到3%左右。
我科每年有5~6例患者发生了双下肢静脉血栓,给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015年11月-2016年12月随机抽取部分易发生双下肢静脉栓塞患者,在术后12h 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钠),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方法:从2015年11月-2016年12月住院行妇科手术患者中选取易患血栓性疾病的患者,如年龄较大、体型肥胖、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术前服用激素、手术后未能及早下床活动的患者,在术后12h 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钠)0.4mL 皮下注射,1次/d,3~10d。
术后及早指导患者早期床上活动,如足踝运动、深呼吸、按摩双下肢。
手术后及时给予双下肢间隙性充电加压泵治疗2~6次,如有需要,可加穿弹力袜,尽早指导患者下床活动。
结果在我院所有经过此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无人发生心、脑、肺和双下肢静脉血栓疾病。
注射部位发生皮肤瘀斑3例,发生皮下硬结2例,无伤口渗血、腹腔内出血,引流量无明显增多,阴道无出血。
而在同期进行手术、未接受此方法的患者中,出现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3例。
讨论下肢静脉血栓主要是指血液无法正常回流而在深静脉内凝结,从而阻碍下肢静脉的有效回流[6]。
妇科手术由于处于盆腹腔深部,血管较为丰富,术中需要多处止血,极易形成静脉血栓因子。
由于手术伤口较大,患者术后活动度减少,易发生血栓性疾病[7]。
若血栓性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造成慢性的血栓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8],因此,积极做好术前及术后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肝素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黄雅杰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6(022)023
【摘要】肝素作为抗凝剂应用于临床已有60余年的历史,肝素具有抗炎、消肿、降血脂、抑制癌细胞增殖与转移及降肝酶、降胆酸等作用。
目前,它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该药综述如下。
【总页数】3页(P3394-3396)
【作者】黄雅杰
【作者单位】百色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广西,百色,5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
【相关文献】
1.无肝素化持续血液滤过在妇产科危急重症中的应用研究 [J], 邓庆萍;王晓萍;邬敏志
2.无肝素、低分子肝素及改良无肝素透析在肝硬化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J], 李颖
3.应用venaflow system技术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妇产科高危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 [J], 胡永青;戴红春;胡海珍;董玉莹;黄小春
4.无肝素、低分子肝素及改良无肝素透析在肝硬化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J], 李颖
5.探讨肝素在妇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应用和护理 [J], 常利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科医生必读|低分子肝素在产科领域如何规范应用?近年来随着对低分子肝素(LMWH)的研究和逐步深入了解,其具有抗凝、抗栓、抗炎和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在产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低分子肝素在产科领域哪些方面应用?如何规范使用?是否要与患者和家属作特殊沟通呢?一、LMWH在产科的临床应用01 防治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
研究提示LMWH有助于预防孕产妇VTE发生。
2020年3月,昆士兰卫生组织发布的《妊娠期和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指南》对孕产妇妊娠期和产褥期发生VTE的风险因素进行分层和细化管理,建议对具有反复存在诱因的VTE、活动性自身免疫或炎性疾患、肿瘤等高风险人群,以及产前风险评分≥3、产后风险评分≥2的所有风险人群予以LMWH标准预防,而对具有妊娠前抗凝治疗病史、无诱因复发性VTE、大于1项易栓症实验室检查阳性或APS等高风险人群予以LMWH治疗性抗凝[1]。
2021年4月我国《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诊治专家共识》强调高危因素的动态评估是预防妊娠期及产褥期VTE发生的重要手段。
健康宣教、物理方法是预防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首选;妊娠期及产褥期有VTE 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应合理应用预防性抗凝药物[2],见图1。
图102 子痫前期近年来,研究提示LMWH可能对子痫前期(PE)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在子痫前期治疗时,其作用如下:(1)有抗凝、抗血栓、增强纤溶活性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低分子肝素对已形成的血栓没有溶栓作用,只能抑制新血栓的形成及抑制刚形成的小血栓进一步发展并促使纤溶系统溶栓,避免再发生微循环障碍。
(2)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3)能改善胎盘循环、脐动脉S/D值下降,围生期窒息率下降,期待治疗时间延长,改善围产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