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综合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51.36 KB
- 文档页数:1
zhi wu bao hu摘要:由于吉林省多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保护意识的淡薄,导致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和利用滞后,珍贵的野生大豆乃至植被的毁灭性破坏,加强野生大豆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吉林省大安市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点建设就是针对吉林省野生植物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等方面入手,对大安市的野生大豆资源进行普查,建立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野生大豆资源;必要性;保护对策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9.23.054牟玉红,李岩,王成会,侯春东(大安市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站,吉林大安131300)大安市野生大豆资源保护对策野生植物资源是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吉林省对农业生物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使得吉林省农业生物多样性下降或濒临灭绝。
吉林省大安市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点建设就是针对吉林省野生植物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等方面入手,使吉林省重点保护的农业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为国家和吉林省提供新基因的种质资源,为进一步提高吉林省优势大豆的生产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1保护野生大豆资源的建设目标1.1自然条件大安市地处吉林省西北部,松嫩平原中部。
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23°69′~124°22′和北纬44°57′~45°46′。
幅员面积4879平方公里,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14小时,太阳辐射总量5.4×10兆焦/平方米·年,年均气温4.5℃,有效积温2984℃,无霜期130天左右,气候资源基本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
全市现有耕地面积160万亩,土壤类型主要有八种,耕作层厚度为0.2~0.5米,有机质含量1.00%~1.45%。
野生大豆简介野生大豆野生大豆是黄河三角洲特有的珍贵品种资源~对研究大豆遗传基因的变迁、改善大豆品质、提高大豆产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当地农民对这一独特资源的认识不足~造成了一些人为乱垦荒、乱收割、乱放牧现象的发生~野生大豆面临绝迹的危险。
因此~保护野生大豆刻不容大豆~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粮食和油料作物~大豆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已经有五千多年了~大豆是由野生大豆经过漫长的时间栽培驯化来的。
在野生大豆身上还保留着许多栽培大豆所不具备的优良基因~对于大豆品种的改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野生大豆~一年生草本。
细茎、蔓生、主茎与分枝分化不明显~缠绕性极强。
植株高度从10多厘米到6米多。
小叶多卵圆形、椭圆形~也有披针形以至线形~叶大小变化很大。
蝶形花~较小~着生在短总状花序上。
花色有深紫、紫红、浅紫色~极少数为白花~荚果多弯镰形~少数直筒形~每荚有种子1、4粒~成熟荚极易炸裂。
植株的茎、叶、花及荚皮上生有褐色茸毛~籽粒长椭圆形~种皮黑色有泥膜~子叶黄色~百粒重1-3g。
多呈群落分布。
中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中有丰富的变异类型~除大量存在的典型野生大豆外~主要的变异类型有白花野生大豆、线叶野生大豆、长花序野生大豆、黄种皮野生大豆、绿种皮野生大豆、双色种皮野生大豆、泥膜消失种皮黑色有光泽的野生大豆等。
相关新闻:5月8日~《淮南市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获国家农业部批复立项。
该项目位于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丁山村、南塘村~建设规模50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围栏、看护房、工作路等土建工程~并购臵配套必要的仪器设备。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9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77万元、地方配套19万元~建设期1年。
淮南市是国际公认的豆腐发祥地~豆腐生产已有2000多年历史~豆腐生产的初始原料就是野生大豆。
美国曾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栽培大豆患萎黄病~其症状是生长受阻、植株矮缩、叶片黄化、荚小粒少~严重时使根系腐烂以致全株死亡。
浅谈利用野生大豆创新育种资源和新品种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野生大豆是一种重要的野生豆科植物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性和抗逆性,在农业生产和科研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人类对食品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关注不断增加,利用野生大豆创新育种资源和新品种已经成为当前育种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对野生大豆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利用,可以为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疾病、虫害和逆境环境等问题提供重要支持。
深入研究野生大豆在育种中的应用和意义,探索利用野生大豆进行创新育种的方法,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野生大豆作为重要的遗传资源,在农业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利用野生大豆进行创新育种可以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新的遗传资源和育种思路,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野生大豆资源丰富多样,具有耐病虫害、抗逆性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可以为育种工作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可能性。
通过对野生大豆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利用,可以开发出更多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新品种,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逆能力,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的需求。
充分发挥野生大豆在育种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野生大豆资源的概述野生大豆是一种具有潜在育种价值的重要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抗逆性。
野生大豆主要分布在中国、韩国、日本等地,是大豆的野生近缘种,有着与普通大豆不同的形态特征和遗传背景。
野生大豆在自然环境中长期适应,并且表现出了抗病虫害能力、耐逆性等优良性状,可以为大豆育种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
野生大豆资源包括多种野生近缘种,如硬壳大豆、黑芝麻大豆、裂瓣大豆等,这些资源在形态、生理、生态、遗传等方面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为大豆育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变异。
野生大豆资源中还有一些珍贵的基因型,具有重要的抗逆性状和生物学功能,可以为大豆的品质改良和产量提高提供新的基因材料。
野生大豆资源是大豆育种的宝贵资源,通过对野生大豆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利用,可以为大豆育种培育出更具抗逆性、高产性、优质性的新品种,为大豆生产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大豆,属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中国,在中国栽培并用作食物、药物已有五千年历史[1-3],是人类重要的营养和保健食品,是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农业作物[4]。
我国41%的食用油和60%的植物蛋白均来自大豆。
我国曾一直是国际上主要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国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年净出口大豆超过百万吨,但随着人口增加、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大豆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大豆种植收益下降,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图1),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从1995年起,我国大豆国际贸易开始出现逆向发展,首次由大豆净出口国转为大豆净进口国,至今一直为大豆净进口国并进口量持续增长(图2)[1]。
随着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减玉米,增大豆”的种植结构调整,以及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的爆发,国产大豆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振兴大豆产业,扩大种植面积的潜力是有限的,而提高单产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必须从大豆育种创新抓起,切实提高我国大豆种质创新能力以及优良品种产出速率[5]。
目前,国产栽培大豆品种面临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遗传黄河三角洲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宁凯徐化凌毕云霞燕海云于德花陈小芳(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91)摘要: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挟带大量泥沙至入海口处沉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土壤含盐量梯度大,生境条件复杂,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丰富。
本文作者总结了黄河三角洲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分析了当前保护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对策,为充分发挥黄河三角洲野生大豆优势,更好地保护与创新利用黄河三角洲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黄河三角洲;保护;利用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产业关键技术项目(2016CYJS05A02-2)。
作者简介:宁凯(1986-),男,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生态学等研究。
E-mail:*****************图1我国大豆产量与种植面积(1995-2018年)图2我国大豆进口量(1995-2018年)174--基础狭窄、优良品种育成速率较慢的严峻考验,国产栽培大豆的系谱分析表明其遗传背景都不同程度地来自少数祖先亲本[4,6-8],比较而言,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则更加丰富[9-10]。
野大豆:袖珍豆子更金贵作者:陈博君来源:《百科知识》2014年第14期2013年1月4日的《扬子晚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感人的报道:在南京市江宁区的禄口街道,有一位名叫甘传香的农妇,她29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地照顾患病的丈夫。
甘传香用一种采自山上的野生大豆给丈夫熬粥,长期食用后不仅丈夫的糖尿病得到控制,还使中风的丈夫神奇般地可以重新下地走路了。
神奇药效助农妇救夫甘传香用野大豆治好丈夫顽疾的消息传开后,人们不仅对她肃然起敬,同时也对这种药效神奇的野大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原来,野大豆是一种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珍贵植物,可提取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大豆低聚糖、大豆磷脂等珍贵药用成分,对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治疗心脑血管病、治疗更年期疾病、抗衰老等均有特殊的药用效果。
尤其是对控制糖尿病和强筋健骨更具奇效。
相关科学实验证明,给小鼠喂食野大豆的种子粉,有明显降低血糖和血胆甾醇的作用,而且这种野大豆不含糖分,特别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其实早在《救荒本草》《救生苦海》和《百草镜》等一些古代植物典籍中,就有关于野大豆药用功效的记述,称其种子“可供药用,功效为健脾、解毒透疹、养肝理脾,主治盗汗、伤筋、麻疹和肝血不足”。
现代中医著作《上海常用中草药》《浙江民间草药》和《杭州药植志》等也都有记载,称野大豆的功效是平肝、健脾、滋养、强壮、敛汗。
野大豆不仅种子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根茎也同样是治病良药。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就详细列出了相关的药方,如治伤筋,可选野大豆鲜根和蛇葡萄根皮,加酒糟或酒捣烂后,烘热包敷于患处;治盗汗,则可选野大豆藤1~4两,红枣1~2两,加糖煮,连汁吃。
袖珍大豆成濒危物种也许你会觉得讶异:这种野生的大豆究竟是怎样一种植物,竟有如此神奇而特殊的疗效,能使瘫痪20多年的病人恢复行动能力,并且有效控制住现代人普遍受害的糖尿病病情?接下来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野生的大豆”吧。
野大豆又名野毛豆、柴豆、野黄豆、山黄豆、野毛扁旦、鹿藿、饿马黄,是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与利用胡小梅;林红;刘广;阳;杨雪峰;刘丽艳;张俐俐;张必弦;朱延明;来永才;李炜;李琬;毕影东;肖佳磊;齐宁【摘要】对野生大豆资源的分布、起源、分类、研究与利用5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从野生大豆的产量品质、生理性状、杂种优势的优良特性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角度介绍了野生大豆资源研究利用的情况.%Thedistribution,origin,classifying,studies and utilizes of wild soybean(dycine soja)were expounded,and the studies and utilization condition of wild soybean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angles of yield,quality,physical properties,hybrid advantages and biotechnology apply.【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22【总页数】3页(P13311-13313)【关键词】野生大豆;资源;草本植物【作者】胡小梅;林红;刘广;阳;杨雪峰;刘丽艳;张俐俐;张必弦;朱延明;来永才;李炜;李琬;毕影东;肖佳磊;齐宁【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86;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3.7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栽培大豆(Glycine max)的祖先物种[1]。
大豆种质资源的工作总结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豆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为了不断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我国一直在大力开展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我们在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系统的收集和鉴定,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大豆种质资源库,为大豆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其次,我们在大豆品种改良和选育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通过对大豆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我们成功地选育出了一些高产、抗病虫害和适应性强的新品种,为我国大豆生产的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然而,我们也要面对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大豆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还存在一些不足,部分珍贵的种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和保护。
其次,大豆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环境和市场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大豆种质资源库。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大豆品种改良和选育工作,不断推出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新品种,为我国大豆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取得更多的成绩,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利用野生大豆创新育种资源和新品种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野生大豆作为重要的农业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和遗传丰富性,被广泛认为是育种改良的重要资源。
在传统大豆育种过程中,野生大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利用野生大豆创新育种的研究也日益活跃起来。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以及人们对高品质、高产量、抗病虫害的需求不断增加,利用野生大豆进行育种已经成为农业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通过引入野生大豆的优良基因,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大豆对病虫害的抵抗力,降低农药的使用,从而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对野生大豆的深入研究和利用,对于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耐病性和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野生大豆资源的特点、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利用野生大豆创新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2. 正文2.1 野生大豆资源的特点1. 遗传多样性丰富:野生大豆作为栽培大豆的近缘种,具有丰富的基因资源和遗传变异。
这种多样性为育种工作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可以帮助育种者获取新的优良基因。
2. 抗逆性强:野生大豆在自然环境中长期生长,逐渐形成了对各种环境胁迫的适应性。
野生大豆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包括抗病虫害、抗干旱、抗盐碱等性状。
3. 营养价值高:一些野生大豆种质不仅在生长特性上具有独特优势,还在营养价值方面表现出色,含有更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
4. 生长环境广泛:野生大豆种植分布范围广泛,生长环境包括山地、沙地、荒野等不同类型的生境。
这种广泛的适应性为育种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能性,能够创造更多的新品种。
野生大豆资源以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较强的抗逆性、高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生长环境等特点,为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资源支持。
利用野生大豆资源进行创新育种,可以为大豆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大 豆 优 异 种 质 资 源 创 制 及 新 品 种 选育与应用大豆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其品质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经济。
因此,大豆种质资源的创新和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 大豆种质资源的创新:通过遗传改良、基因编辑等手段,创造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大豆种质资源。
例如,通过杂交、突变等方式,可以创造出具有高产、抗病、耐旱、耐盐碱等优良性状的大豆种质资源。
2. 新品种的选育:利用创新的大豆种质资源,通过选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法,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例如,通过选择育种,可以选育出高产、抗病、耐旱、耐盐碱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3. 新品种的应用:将选育出的新品种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发展。
例如,将高产、抗病、耐旱、耐盐碱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发展。
大豆种质资源的创新和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对于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野生大豆资源保护方案
野生大豆是一种珍稀濒危植物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来保护和保护这种植物的生存环境。
以下是一些野生大豆资源保护方案的建议:
1. 保护生境:野生大豆主要分布在特定的地理区域中,保护其生存的自然环境非常重要。
这包括保护其生长地的土壤、水源和气候条件,避免大规模的开发和破坏生境。
2. 禁止非法采挖和盗窃:野生大豆的资源非常宝贵,由于其稀少性,容易受到非法采挖和盗窃的威胁。
相关政府机构应加强执法力度,制定严厉的法律法规来打击非法行为,并加强监管,加大对非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 种植保育:对于部分濒危的野生大豆资源,可以考虑在适宜的地方进行种植保育。
这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并制定科学的种植管理措施,确保野生大豆的种群数量能够得到增加和生长发育。
4. 种质资源保护:野生大豆是一种重要的遗传资源,为了保护其种质资源,应建立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库,收集并保存各地的野生大豆种子样本,进行科学的分类和鉴定,并进行保存和利用。
5. 科学研究和推广:对野生大豆的科学研究非常重要,有助于了解其生态特征、生长习性和生存环境要求等。
同时,通过科学研究的成果,可以推广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方法,提
高社会公众对其保护的重视程度。
总之,保护野生大豆资源需要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合作和共同努力,野生大豆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确保其能够继续繁衍和生存。
·58·工作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12期野生大豆资源保护及利用研究进展陈爱国,王 岩(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161)摘要:经过研究表明,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极高,并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我国是保存野生大豆资源最多的国家,其是重要的蛋白基因资源。
从原生环境生态保护和异位保护两种保护手段进行分析,进而对野生大豆资源在生物技术、高蛋白高产中间材料、选育大豆新品种和大豆雄性不育系研究四种利用方式进行探究,以期对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及利用方式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野生大豆;资源保护;资源利用0 引言野生大豆及人类食用大豆同属豆科大豆属soja亚属,食用大豆是野生大豆经过人工选择、培育后的产物。
野生大豆具有极高的蛋白质含量,且能通过一般的杂交育种方式将高蛋白基因转移到食用大豆中去,所以野生大豆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在野生大豆具有优良性状的情况下,仍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所以通过一定的选育方式,野生大豆还可作为牧草、饲料等培育。
1 对于野生大豆资源的保护方式为了保障野生大豆的可持续利用,需对野生大豆资源展开全面的保护方式,为确保野生大豆健康生长,可以采取基于原生环境的生态保护方式,而原生环境遭到破坏的地区,则采用异位保存的方式进行资源保护。
1.1 基于原生环境生态保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野生大豆的原生环境越来越少,而野生大豆资源的发现越发困难,基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为了保障我国大豆产业的稳定发展,对于野生大豆原生的生态保护是必要的。
近年来,对野生大豆的发现呈减少趋势,在适宜野生大豆生长的区域多为农村,而当地居民对野生大豆的认识不足,造成了一些不可逆的人为垦荒、放牧的情况出现,所以应对适宜生长环境下的居民进行野生大豆科普,使其意识到野生大豆对于大豆产业及社会经济的重要性,自发性的保护野生大豆,降低对野生大豆资源的人为破坏。
野生大豆植株高度从6 cm到10 m不等,是一种茎细、主枝与分枝分化不明显的蔓生植物,具有缠绕性强的特点,其小叶多呈椭圆形、卵圆形和披针形,花形呈蝶状、常为深紫色、紫红色及浅紫色,只有极少部分呈白色花,野生大豆植株的花、茎和叶上生有褐色绒毛,荚果大多数为弯镰形,少部分为直筒形,种皮呈黑色,外部都泥膜,野生大豆多呈群落分布[1]。
辽宁省野生大豆利用途径及保护模式初探作者:王树宇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4期摘要:对辽宁省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考查与应用途径分析。
结果表明:野生大豆资源在食药用、饲料及大豆育种的遗传改良上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从建立野生豆保护地、野生大豆资源种植保存、进行野生大豆资源研究利用等途径对野生大豆这一宝贵植物资源加以保护。
关键词:野生大豆;应用价值;利用途径;保护0 引言一年生野生大豆( G l y c i n e s o j a s i e b . e t Z u c c . )属于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ne)、大豆属(GlycineWild)、黄豆亚属(Soja),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种。
由于野生大豆仅存在于东亚非干旱的温带地区,即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其生存环境非常狭窄,所以是我国的一种宝贵植物资源。
目前,中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国产大豆品种面临遗传狭窄、育种进展缓慢的严峻考验,辽宁省作为大豆种植和消费主要省份,积极研究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并将其优良特性应用与大豆育种当中,对振兴大豆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辽宁省野生大豆的生存现状全国1978—1983年进行了野生大豆初步考察。
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除新疆、青海、海南3省(区)没有野生大豆外,其余各省均有分布。
在之后工业迅速发展的30年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野生大豆的资源也在急剧减少,为了对野生大豆这一宝贵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与利用,重庆、山东、吉林等省份先后进行了补充考查,辽宁省作为野生豆资源丰富的省份,从2011年起至2017年,陆续进行了省内野生大豆资源的考察与收集,考察范围包括沈阳、铁岭、抚顺、丹东、营口、大连、盘锦、本溪等地。
考察方式为派遣科研团队分别到各市下辖乡镇农村进行野生豆的实地收集。
考察团队在几年间共收集野生大豆资源7 000余份,通过整理分类提纯,入库保存野生大豆资源4 000余份。
吉林省大豆品种资源的创新与利用我国大豆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是综合性状优良、遗传力又比较高的资源并不多见。
虽然评价鉴定出一批性状特异的优良种质,但除极少数能在大豆育种中应用外,绝大多数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发挥作用。
吉林省开展大豆品种资源研究的历史较早,尤其是近二十年来,许多科技工作者利用地理远缘杂交、理化诱变、外缘DNA导入、生物技术等手段开展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创造出一批优良性状突出、综合性状好、配合力高的育种中间材料。
1. 种质创新吉林省农科院早期评价及创造出的黄宝珠、金元、丰地黄、满仓金、铁荚四粒黄、小金黄1号、紫花4号等优良种质资源,已成为国内外许多优良大豆品种的亲本。
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湖南、山西、新疆等省(区)的200多个大豆品种都与这些种质有亲缘关系;美国196个品种的祖先种来自这些品种;日本的长叶白、小岛白目的父本是黄宝珠,小金白、早生小金的母本是紫花4号,十胜白的母本是满仓金。
东北地区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的57.7%来自10个品种,其中金元和黄宝珠2个品种就贡献了28.7%。
吉林省农科院最早鉴定出的大豆食心虫抗源铁荚四粒黄品种,利用其做亲本,选育出了抗虫大豆新品种吉林3号,在世界上开创了抗大豆食心虫育种的先河。
此后,以铁荚四粒黄、吉林3号作为大豆食心虫抗源而广泛应用于抗虫育种中。
利用这2个品种做亲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省选育出40多个抗虫大豆新品种。
2. 品种改良的应用吉林20号:不但产量高、适应性广,而且配合力高,是一个优良的大豆杂交亲本。
近20年来,仅吉林省育种单位直接利用吉林20或与吉林20号有亲缘关系的材料做亲本,选育出了30多个大豆新品种,其中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的品种就有8个;还有一批与吉林20号有亲缘关系的新品系正在参加省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
其它省(区)的育种单位利用吉林20号做亲本也选育出了一批大豆新品种,吉林20号成为我国春大豆骨干亲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