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简析易错的标点符号
- 格式:docx
- 大小:8.34 KB
- 文档页数:10
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第一篇: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一、问号1.虽然有“谁”“什么”“怎么”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末尾不能用问号。
如: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而不用问号,问号放在全句的末尾。
如:这是临阵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3.倒装句问号应置于句末。
如:到底同意还是不同意?小王。
二、顿号1.并列成分中又有另一层次的并列成分时,不能一概用顿号。
如: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必要的。
2.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
如:你大概有十五、六岁吧?3.连词(如“或”“和”“与”等)前面不能用顿号。
如:他出了车祸。
我们到他家里去,看望一下他、或给他送一点钱。
4.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
如:法律规定,中、小学必须在法定假日放假。
(误用)三、分号1.句中没有逗号不能径直用分号。
如:当时,人们对空间和时间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是空间和时间是无限可分的;二是空间和时间是由不可分的小段组成的。
2.句中已有句号不能再用分号,即“以大包小”。
如:一、学习贵在自觉。
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
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3.分号不能用在普通单句中。
如:今年全公司要继续走“ 少投入,多产出;以适用技术服务于农”的路子。
四、冒号1.提示性词语后面无需较大停顿,提引语后又有与之较紧密的宾语,这个提示性词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如:厂领导及时提出:“以强化管理抓节约挖钱潜、以全方位节约促成本降低、以高质量低成本开拓市场增效益”的新路子。
2.冒号后面提示范围不清,这个冒号去掉或改为逗号。
如:苏轼有两句说理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中蕴涵的哲理不言而喻。
3.句中短暂停顿不能用冒号。
如: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4.同一句中不能同时用两个冒号。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8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必备: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语文辅导资料,来帮助大家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希望各位考生在2018年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一、冒号误用对话中“××说”(或相当于“××说”的语言)在中间,前后都有引用的话,“说”后应用逗号。
但有人常常误用为冒号。
例①“怎么了?”一个关切的声音传来:“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吗?”(1999年中考杭州试题)该例“传来”后边应用逗号,用冒号是错误的。
二、后引号与相邻的点号位置有误例②老刘头望着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自言自语地说:“老天啊,你下点雨吧”!(1998年淮阴市题)该例句末尾的叹号不应在后引号外,应放在后引号内。
例③“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1999年北京市题)该句“春”后边的逗号位置有误,应放在后引号外。
一般说来,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在后引号内;如引用的话是作者语言的一部分,末尾标点在引号外。
三、省略号与“等等”不能并用例④事实也是如此,我对字画、古玩、盆景、古典家什、玲珑湖石……等等都有兴趣。
(1997年苏州市题)该句中省略号与“等等”意思是重复的,二者应该去掉一个,保留一个。
四、书名号该用时不能忘掉,也不能误用其他标点例⑤1947年底,茅盾在新创办的小说月刊任编委,并在文汇报上发表长篇小说《锻炼》。
(1999年西安市题)该句“小说月刊”、“文汇报”是刊物、报纸名称,都应分别加上书名号。
例⑥“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这本书提出了“实”、“准”、“简”三原则,对我们写作应用文很有帮助。
(1999年乌鲁木齐市题)该句“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应用书名号,不能误用引号。
五、圆括号误用例⑦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标点符号常见差错分析一、句号的误用1.语气强烈的祈使句误用句号如:小王气愤极了,高声喊道:“你给我出去。
”“你给我出去”不是一般的陈述句,而是一种感情强烈的祈使句,用句号不足以表达这种愤怒情绪,应该为叹号。
2.在句意连贯处误用句号如:没有朋友,一个人是孤单的,做什么事都很难顺心。
爬山没有劲,打球没有趣,连看电影、看比赛,都缺乏滋味。
句中“爬山”后边的几个句子都是对“做什么事都很难顺心”的具体说明,句意是连贯的,可见“顺心”后面应该为冒号。
这样,文气就变得通畅了。
3.并列复句的分句间误用句号如:小张为人忠厚,对自己严格要求,说到做到。
对他人则宽大为怀,热情周到。
这是一个并列复句,“为人忠厚”后面有四个小句,实际上是两个并列的关系分句,“说到做到”后边的句号用得不对,应该为分号。
二、问号的误用1.否定陈述句误用问号如:发现的这具女尸无头、无手,没有办法从面部特征和指纹上查明死者是谁?实质上这是一个否定性的陈述句,“谁”并不是表示疑问,而是表示指称(不定指),句末的问号是误用,应改为句号。
2.非疑问句误用问号如:至于谁来当我们出版社的总编辑?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
上面句子里,虽有疑问代词“谁”,但并不是疑问句。
“总编辑”后边的问号用错了,应该为逗号。
3.间接引语中的陈述句误用问号如:座谈会上有人问他对目前相声表演中出现的新形式,如男女对口相声、电吉他相声、群口相声有什么看法?句中虽然出现了“问”字,但是整个句子只是陈述提出的情况,属于间接引语,并没有直接引用说话人的疑问句,语调也是平缓的,显然是个陈述句。
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4.选择问句中问号的位置错误如:请问:到底是生来就盲的人比半道才盲的人幸福呢?还是恰恰相反。
这是一个由关联词语“是……还是……”关联两个候选项的选择问句。
既然是一个问句,不管有几个候选项,就都只能在句末用问号。
应把句中的问号移到句末,在句中原来问号的位置用逗号。
5.主谓倒装的疑问句中问号的位置错误如:怎么还不来呀?校长。
标点符号易考点、易错点集合(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引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的用法)顿号1. 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如: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句中“三、四里”表示的是大概距离,并非确切数字,应删去顿号。
)小姑娘看上去十二、三岁。
(“十二、三岁”表示的是大概年龄,并非准确的岁数,应该删去顿号。
)当表示的数字是以下两种情况时,应该用顿号。
一是序数,如:“今天参加活动的是八、九年级的学生。
”(“八、九年级”表示年级序号,要用顿号隔开。
)二是涉及两个对象,如:“离家乡远了久了,人往往愁肠百结。
比如唐代诗人刘皂《旅次朔方》诗里一、二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表达的就是这种感情。
”其中的“一、二句”指的是诗中的前两句,即第一句“客舍并州已十霜”和第二句“归心日夜忆咸阳”,所以“一、二”之间要用顿号隔开。
(当然,如果不是相邻的两个数,一般是要用顿号隔开的。
)2. 并列词语间无停顿或停顿很小,且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再加顿号。
例如:要切实做好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工作。
(句中“中、小学生”之间不需要停顿,应删去顿号。
)3. 两层以上并列词语之间大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
例如:为促进跨省城市间合作,山东济南、青岛、江苏南京、苏州、安徽合肥、芜湖等城市都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协作洽谈会。
(句中各城市之间虽然都是并列关系,但存在着并列分层,“青岛”“苏州”之后的顿号应改成逗号,以标明层级。
)4.引号、书名号连用时不使用顿号。
例如:(1)“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分别比喻什么?(2)《阁夜》、《旅夜书怀》、《客至》、《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律诗的代表作品。
(顿号应全部去掉)5. 在并列的几个谓语之间不能用顿号,要用逗号。
例如: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所引燃的旺盛的战斗能量,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仍然是爱。
(句中“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三项虽然是表并列关系的短语,但它们不是在一个句子内部,因为这三个并列的短语都是充当谓语的,构成三个分句,并列的分句之间是不能用顿号的,应改为逗号。
2018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必备:简析易错的标点符号|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今天查字典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语文辅导资料,来帮助大家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希望各位考生在2018年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一、顿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1.概数中间用了顿号。
误例: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分析:“三四”表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分开。
2.集合名词中用了顿号。
误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的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分析:“公安干警”是集合名词,不能用顿号将其分割开来。
3.并列成分不同层次之间用了顿号。
误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分析:“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是并列关系,合起来又是一个层次,因此第二个层次应改为逗号。
4.连词前面用了顿号。
误例:我国的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
分析: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这些词语之前不必用顿号。
5.并列词语之间有“啊”“哇”“啦”“呀”等语气助词时用了顿号。
误例: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葡萄啊、苹果啊、梨啊、西瓜啊。
6.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中间不能用顿号,而应该用逗号。
误例: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二、冒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1.冒号后面的提示语范围不清。
误例: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分析: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其提示的只有那两句诗。
因此,或者要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要将后引号后的逗号改为引号内的句号。
2.三种典型的对话叙述方式的标点问题。
(1)“我们总是坐在那边的窗前,同一张餐桌,同样的饭菜,”他停了一会儿说:“但是今年,我们第一次没在一起过。
中考语文易错题系列之标点符号运用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能够使文章更加准确、凝炼,增强表达效果,但是在中考中常常成为学生易错的地方。
本文以常见的标点符号易错题为切入点,进行解析和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标点符号的运用。
一、逗号的运用逗号是一种较常见的标点符号,它的运用涉及到分句、列举、分隔并列词组等多种情况。
下面列举一些易错的情况:1. 有一些同学在复合句中使用逗号来连接两个主句,这是错误的。
正确的做法是使用连词来连接两个主句,如“而、却、还、但、然而”等。
例:他跑得很快,大家都没有追上他。
(错误)他跑得很快,但大家都没有追上他。
(正确)2. 在列举词组或成语时,逗号可以用来分隔不同的词组。
要注意的是,逗号不应该在同一个词组内使用。
例:慷他人之慨,众人之所望建德者。
(错误)慷他人之慨,众人之所建德者。
(正确)二、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的运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是常见的结束符号,它们的使用是为了表明句子的结尾或者语气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易错的情况:1. 在复合句中,如果句子的主句和从句都是陈述句,应该使用句号而不是逗号。
例:他说他很忙,我却觉得他只是在找借口。
(错误)他说他很忙。
我却觉得他只是在找借口。
(正确)2. 在选择疑问句和陈述句时,要根据语境来确定使用何种符号。
例:你是不是去过上海。
(错误)你是不是去过上海?(正确)三、冒号、分号和引号的运用冒号、分号和引号是较为复杂的标点符号,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的方式也不同。
以下是一些易错的情况:1. 冒号用在引言、解说、举例等情况下,表示引导、解释、说明的作用。
例: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写道:独立寒秋。
(错误)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独立寒秋”。
(正确)2. 分号多用在复合句中,表示不同的意思或并列成分之间的分隔。
例:他今天表现很好;可能是因为他昨天休息得很好。
(错误)他今天表现很好;可能是因为他昨天休息得很好。
(直打版)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直打版)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直打版)初中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标点符号解读考点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课标与教材对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了解标点符号的书写规则、用法及其位置。
标点符号考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断句题。
如给一段没有标点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改正一段文字中用错的标点符号,为一段文字选用恰当的标点符号,理解一段文字中某一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
解答标点符号试题,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弄清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知识归纳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2013-05方法交流Ss :Is fruit a healthy diet ?T :Yes.Our Chinese people often eat fruit and vegetables but the westerners don ’t.Now,which diet is more healthy ,the Chinese diet or the western diet ?Ss :The Chinese diet,of course.通过谚语巧妙地揭示了本单元的中心意义,既熟悉了西方文化,又达到了教学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九、游戏导入法中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
他们精力充沛,参与意识强。
因此,我们的课堂,特别是语言教学的课堂,应当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十、生活话题导入法从一些贴近高中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入手,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不失为导入课文的一种好形式。
教师可以由饮食谈Healthyeating ,由音乐谈Country music ,由体育谈sports ,有时可借助于国内外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作为引入课文的又一话题。
十一、知识问答导入法英语教师不仅要传授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要不失时机地,有意识地传授其他边缘学科的浅显知识,使一部分英语成绩相对较差但其他学科成绩较好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被调动起来。
总之,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运用适当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中学)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中考中常考的,各地的中考题基本都有标点符号使用的题,我将顿号、问号、书名号这三种标点符号最易考又最易错的考点,归纳如下:一、顿号的使用顿号一般是用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并列的,顿号使用最易出错的是与数词连用时。
当句子中的数词表示概数时数词之间不用顿号,表示确数时则需要用顿号相隔。
初中语文中标点常见易错点【智康语】标点,很多人解决没有那么重要,其实一个标点符号的改变可能句子的意思也就随之发生变化,所以标点是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小编整理的初中语文中标点常见易错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活用标点。
一、非疑问句错用问号例1.(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解析】有的句子虽然有疑问词“是否”“谁”“什么”“怎样”等,但不一定用问号。
“这条路是否能走通”是做宾语,不是独立成句的,虽然有疑问代词“是否”,形似疑问,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句中不能用问号,应该用逗号。
二、后引号与点号错用例2. (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
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解析】句末点号究竟是放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关键要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者的。
如果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如果引用部分是从属于引用者的,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外。
本句中的“雪,凝雨也”。
是独立成句的,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
三、××说之后点号错用例3.(2013年湖北市黄冈市)“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解析】××说后的点号,有三种情况。
如果××说放在所说话语的前边,“说”字后一般用冒号;如果××说放在所说话语的后边,“说”字后一般用句号;如果××说放在所说话语的中间,“说”字后一般用逗号。
本句属于××说放在所说话语中间的情况,“问”字后面应该用逗号。
本题的说在中间,应该把“冒号”改为“逗号”。
四、反问句句中错用问号例4.(2013年湖北市黄冈市)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中去呢?【解析】反问句的问号应放在句子末尾,一个反问句只能用一个问号,句子中间的停顿不得用问号。
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标点用法
本文是关于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标点用法,感谢您的阅读!
标点符号还有许多同学不太会用吧,下面老师告诉同学们如何合理地运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用法》中列了16种标点符号:
句、逗、顿、分、冒、问、感叹号;(7种)引、括、省、破、连、名,还有间隔和着重。
(9种)(其中“名”指书名号和专名号)学法指导
在作文中能否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这里应注意的是有的同学作文中经常一逗到底,这显然不行,另外,冒号、引号、分号这些标点也容易出错,这也是在作文中标点扣分较多的地方,同学们复习时一定要注意。
同时在阅读中要会运用标点来理解文章的内容。
总结:同学们标点符号不是乱用的吧,什么样的语句运用什么类型的符号,这才是要点。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掌握好语文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以供大家学习。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括号使用括号要注意:(一)括号要紧挨前面被注释或说明的词语或句子。
(二)按注释范围大小来分,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前者只注释句中一部分词语,括号前如有点号要放在括号外边,括号内的最后一个点号(问号、叹号除外)应当省去。
后者要放在全句句末点号之后,括号内的标点按一般情况处理。
例:他高声念道:“万道光芒地,将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
”(郭沫若:《太阳礼赞》)例:猿人是第一次能用双手制造工具的人,他和那种只能本能地使用自然工具(石块、木棒)的一般南方古猿,有了本质的区别。
括号和破折号都可以注释前边的话,两者的区别大致是:内容重要,属于正文的部分的,用破折号;内容不太重要,不是正文的一部分,只是注释,没有它也不影响意思完整的,用括号。
这时附带说明一下常用序次语的表示方式。
(一)用“首先”“其次”“最后”或“第一”“第二”“第三”等,后面用逗号。
例:首先,思想上要重视。
……其次,要掌握有关知识。
(二)用“一”“二”“三”或“甲”“乙”“丙”等,后面用顿号。
例:根据代词指代的对象的不同,代词可分为三种:一、人称代词,二、疑问代词,三、指示代词。
(三)数字外面加了括号,序次语后面就不再加点号。
例:第一单元有下面几篇课文:(一)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二)说“小”(三)文学评论两篇(四)用阿拉伯数字时,后面用小圆点。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省略号(一)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表示重复的或者类似的语气的省略,还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二)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说话空隙,或者说话断续、沉默不语等。
例;原来如此!……例:喂!是小陈吗?你托我买的书买到了……你什么时候来取?……好,好,再见!使用省略号要注意下边三点;(一)省略号所表示的不必尽举的同类事物省略,一般要在列出三项以后再用,以便读者据以联想和补充省略的内容。
2018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之简析易错的标点符号
-、顿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1.概数中间用了顿号。
误例: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分析:三四表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分开。
2.集合名词中用了顿号。
误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
开的,和公安干、警的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分析:公安干警是集合名词,不能用顿号将其分割开来。
3.并列成分不同层次之间用了顿号。
误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分析: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和安徽的黄
梅戏河南的豫剧是并列关系,合起来又是一个层次,因此第二个层次应改为逗号。
4.连词前面用了顿号。
误例:我国的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
分析: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这些词语之前不必用顿号。
5.并列词语之间有啊哇啦呀等语气助词时用了顿号。
误例: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葡萄啊、苹果啊.梨啊、西瓜啊。
6.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中间不能用顿号,而应该用逗号。
误例: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二、冒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1.冒号后面的提示语范围不清。
误例: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分析:表面上看,冒号后而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其提示的只有那两句诗。
因此,或者要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要将后引号后的逗号改为引号内的句号。
2.三种典型的对话叙述方式的标点问题。
(1)我们总是坐在那边的窗前,同一张餐桌,同样的饭菜,他停了一会儿说:但是今年,我们第一次没在一起过。
(2)行啊!他停了一会儿,不过我还要征求一下别人的
意见。
(3)他停了一会儿说:行啊!不过我还要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三、问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1.无疑问用了问号。
含疑问词的成分作关注(不)知道了解等动词的宾语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误例: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
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
置?
2.选择问句用了多个问号。
误例:网络技术对传统艺术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己初露端倪。
人们不得不思考:是高科技艺术的沉沦?还是
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分析: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各选项之间只能用逗号。
3 •倒装成分之间用了句末点号。
误例: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
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分析: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
的句子,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
倒装成分之间只能用逗号。
四、引号使用中常见的错误
引号的使用应根据引用的内容是作句子的成分还是独立成句确定句末点号的位置:独立成句,句末点号在引号的里而,表示所引的话终结;作句子的成分,句末点号在引号的外面,表示整个句子
终结。
误例: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 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芥菜花。
平中
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
分析:前一个引用独立成句,所以句号在引号里面,使用
正确;后一个引用作在的宾语,句号表示整个句子的终结,应该放在后引号的后而。
五、其他标点符号使用中常见的错误
1.插号与句末点号的错位。
句中的括号要紧跟在被解释的词语后面;句末的括号则是对整个句子的注解,应该放在句号之后。
2.标点符号与和它功能相同的字词并用。
省略号和等等等都可以表示列举的省略,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3・滥用书名号。
书名号标示书名、篇名、报刊名、图画名、歌曲名等,并且都是己经存在的。
报刊、电视中的栏目、文章的题目、专栏名、专
题名、丛书名、单位名称等不能用书名号。
误例: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成。
分析: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误例:近日,《重庆H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
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分析:第二个书名号应改为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