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第三章
- 格式:pdf
- 大小:56.01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三章建筑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第三章建筑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第一节建筑工程材料的分类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所用的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涉及范围非常广泛,所有用建筑物施工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各种构配件,零部件都可视为建筑材料。
由于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而且在建筑物中起各种不同的作用,因此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目前有新编常用建筑材料,由水泥,混凝土,砖瓦,砌块,木材,钢材,玻璃,陶瓷,管材管件,防水材料,砂石,灰浆,饰面保温材料。
1按技术发展分类传统的建筑材料―使用历史较长的,如:砖,瓦,砂,石及作为三大材的:水泥,钢材,木材,等。
新型的建筑材料―针对传统建筑材料而言,使用历史较短,尤其是新开发的建筑材料。
然而传统和新型的概念也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动,原先被认为是新型建筑材料,若干年后可能就不一定在被认为是新型建筑材料,而传统建筑材料也可能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出现新的产品,成为了新型建筑材料,2按主要性能分类结构性能材料―主要指用于构造建筑结构部分的承重材料,如:水泥,骨料(包括砂,石,轻骨料等)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砂浆,砖和砌块等墙体材料,钢筋及各种建筑钢材,公路和市政工程中大量使用的沥青混凝土等,在建筑物中主要利用其具有一定力学性能,功效材料―主要是在建筑物中发挥其力学性能以外,特长的材料,如:防腐涂料,防水材料,建筑涂料,绝热材料,防火材料,建筑玻璃,金属或塑料管道材料等,它们赋于建筑物以必要的防水功能,装饰效果,保温隔热功能,防火功能,维护采光功能,防腐蚀功能及给排水等功能,这些材料的一项或多项功能使建筑物具有或改善了使用功能,产生了一定的装饰美观效果也使人们对生活在一个安全,耐久,舒适,美观环境中的愿望得以实现。
3按化学性质分类:无机材料―大部分使用历史较长的建筑材料属此类,无机建材又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前者如:钢筋及各种建筑钢材(属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如铜,及铜合金,铝,铝合金)及其制品,后者如水泥,骨料(包括砂,石,轻骨料等)混凝土,砂浆,砖和砌块等墙体材料,玻璃等。
建筑材料第三章复习题一、选择题1.为了消除________石灰的危害,应提前洗灰,使灰浆在灰坑中________两周以上。
()A.过火,碳化B.欠火,水化C.过火,陈伏D.欠火,陈伏2.石膏在硬化过程中,体积产生()A.微小收缩B.不收缩也不膨胀C.微小膨胀D.较大收缩3.石灰的碳化反应式是()A.Ca(OH)2+CO2=CaCO3+H2OB.CaO+H2O=Ca(OH)2C.Ca(OH)2+CO2+nH2O=C aCO3+(n+1)H2OD.CaCO3=CaO+CO24.石灰熟化过程中的“陈伏”是为了()A.有利于结晶B.蒸发多余水分C.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D.降低发热量5.石灰在硬化过程中,体积产生()A.微小收缩B.不收缩也不膨胀C.微小膨胀D.较大收缩6.高强石膏的强度较高,这是因其调制浆体时的需水量()。
A.大B.小C.适中D.可大可少7.()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其体积发生微小膨胀。
A.石灰B.石膏C.菱苦土D.水玻璃8.高强石膏的强度较高,这是因其调制浆体时的需水量()。
A.大B.小C.中等D.可大可小9.熟石膏的分子式是()。
A.CaSO4·2H2OB.CaSO4C.CaSO4·10.生石膏的分子式是()。
A.CaSO4·2H2OB.CaSO4C.CaSO4·1H2OD.CaO21H22D.CaO11.石灰熟化过程中的“陈伏”是为了()。
A.有利于结晶B.蒸发多余水分C.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D.降低发热量12.水玻璃中常掺用的促硬剂为()A.NaFB.Na2SO4C.Na2SiF6D.Na2S2O313.以下哪种材料硬化后耐水性最差?()A.灰土B.石膏C.三合土D.水泥14.下述材料在凝结硬化时体积发生微膨胀的是()A.石灰B.石膏C.普通水泥D.水玻璃15.高强石膏的强度较高,这是因其调制浆体时的需水量()。
A.大B.小C.适中D.可大可小16.为了充分发挥吸声材料的作用,应将吸声材料安装在室内()上。
第三章 水 泥一、授课提纲及讲解内容1、水泥命名与分类;2、硅酸盐水泥:定义,原料,生产,矿物组成,凝结硬化,技术性质,侵蚀;3、掺混合材水泥:混合材定义,分类,开发意义,混合材水泥,F P P P S P O P ⋅⋅⋅⋅,,,特点与应用;4、特性水泥与专用水泥:一般了解;5、水泥应用:品种与标号选择,验收,贮运,受潮鉴别,质量仲裁。
二、讲解时间8×50min 。
三、讲稿与板书(*加黑部分为黑板板书内容)1、基本概念水泥呈粉末状,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既可用以制造各种砼结构与构件,又常用来做灌浆材料,以加固地基与基础。
按GB4131-84水泥命名原则,用于一般土木工程的水泥为通用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又号称五大水泥;适用专门用途的水泥称为专用水泥如道路水泥,砌筑水泥,油井水泥等;具有比较突出的某种性能的水泥,称为特性水泥,如快硬水泥,抗硫酸盐水泥,低热水泥等。
最近又推出一种叫做复合水泥的品种。
每种水泥又按其胶砂强度的大小,分为若干强度等级。
§3-1 硅酸盐水泥1、定义92175-GB 定义: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50-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代号P 。
P 又分两种,不掺混合材的称I ⋅P ,掺%5混合材称∏⋅P 。
2、原料与生产水泥石灰石⎤ 石膏3、矿物成分及作用过程:结晶胶化饱和溶解→→→水泥石结构:未水化的水泥颗粒+水泥凝胶+毛细孔(含水)影响因素:矿物成分、细度、用水量、养护温度、湿度、时间。
5、主要技术性质1、密度:3/20.355.3cm g -=ρ松堆密度:33/1600,/11001000m kg m kg 紧密堆积-。
2、细度92175-GB ,规定P 水泥比表面积kg m /3002>,其他水泥%0.1080≤筛余m μ。
3、标准稠度及用水量:调整用水量固定用水量测定方法:测值:一般%30%24-。
教学内容:第三章气硬性胶凝材料本章学习目标经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石灰、石膏两种常用气硬性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硬化机理、技术性质和各自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配制、储运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石灰1、石灰的生产与品种;2、生石灰的熟化、陈伏、硬化过程;3、石灰的技术性质及用途。
第二节石膏1、气硬性胶凝材料的共性;2、石膏的概念及分类;3、石膏的凝结硬化机理、技术性质、用途。
◆ 本章重点1、气硬性胶凝材料的共性;2、生石灰的消化原理和特点,正确的消化方法和石灰浆的硬化原理。
从而理解石灰浆的主要性质和合理应用;3、石膏的技术性质、用途。
◆ 本章难点通过石灰、石膏的化学物理组成去推导相关技术性质,根据技术性质推导出它们各自的用途及局限性。
概述:胶凝材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身的一系列变化而能把其它材料胶结成具有强度的整体的材料,通常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
有机胶凝材料: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基本组分的一类胶凝材料,例如沥青、树脂、橡胶等。
无机胶凝材料:以无机矿物为主要成分,当其与水或水溶液拌和后所形成的浆体,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后能产生胶结力而把其它材料胶结成为具有强度的整体,如石灰、石膏、水泥等。
无机胶凝材料一般又可分为水硬性胶凝材料和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
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继续硬化并保持和发展其强度,如水泥。
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保持其强度,如石灰、石膏等教学内容:第一节石灰一、生产与品种石灰一般是不同品种化学组成和物理形态的生石灰、消石灰、水硬性石灰的统称。
一)生石灰的生产(一)概念:由以碳酸钙为主的原料(如:石灰石、白云石等),经适当的煅烧,排除二氧化碳后,所得的块体,其主要成分是CaO。
(二)制备:1、原料:含CaCO3为主的石灰石、白云石。
2、工艺:900~1100℃CaCO3 CaO(生石灰)+CO2↑排出CO2,剩下的块体主要成分为CaO,即为生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