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规划及旅游区规划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75.30 MB
- 文档页数:85
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概念性规划及设计深圳市大芬村油画协会深圳市大芬油画发展有限公司2009年12月目录第一部分规划说明书第二部分第一期设计说明及图纸第一部分规划说明书一、背景分析1、发展文化及文化产业是国家最高战略的需要2、文化产业的定义3、我国文化产业现状4、我国文化创意能力低下的症结分析5、成都及周边地区的文化产业现状6、重点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是成都乃至四川的发展战略二、区位优势三、洛带古镇打造文化产业的理念四、“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总构想1、休闲旅游文化的定位2、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的定义3、“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的区位及打造构想五、“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用地规划六、“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的五大板块规划说明1、美学教育板块A、就业培训B、美学资质教育2、生产销售板块3、景观旅游板块4、文化生态板块5、社区服务板块6、人文居住板块七、“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各功能区的建设规划1、交易场所2、美术院校3、职业培训中心4、艺术家村落5、主题广场6、当代美术馆7、展览馆8、贸易中心9、休闲娱乐中心10、中西饮食文化一条街11、文化生态居住区12、文化主题酒店八、“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用地规划1、规划占地面积2、各功能区区域分布图十、“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项目进程规划1、一期规划内容2、二期规划内容3、三期规划内容4、四期规划内容5、五期规划内容十、文化产业(工业)园的规划A、用地规划B、区位地图C、目的意义D、成效评估十一、“洛带古镇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主题公园”成效评估十二、结语第二部分第一期设计理念及图纸一、设计理念二、设计内容三、景点描述四、未来畅想五、创意诠释一、背景分析1、发展文化及文化产业是国家最高战略的需要。
文化及文化创意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反映着精神的需求;它直接体现并左右着人类的价值取向,是人类的审美及道德行为的准则,也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务。
XX湖旅游区概念性规划第一章旅游区概况一、地理位置旅游区位于沭河干流上游,X县县城西北30公里,西与沂水毗邻。
旅游区交通较为便利。
西距227省道和长深高速公路(G25)沂水出口10公里,东距206国道10公里,北距青兰高速公路(G22)直线距离13公里。
旅游区所在地X县,是山东三大文化发源地之一,莒文化是中华文化源头之一,作为X县的母亲河,沭河沿岸分布有丰富的历史遗迹。
从旅游区位来看,旅游区西接沂水,位于山东黄金海岸带、鲁中民俗风情旅游区和鲁南沂蒙旅游区之间。
通过青兰高速和长深高速,旅游区距离济南、青岛、临沂均在其3小时车程内,接近客源市场。
从局部区域来看,旅游区西靠沂水彩虹谷,北接碁山寺和天成寨,为集群优势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区位优势。
二、规划范围旅游区以青峰岭水库(即XX湖)为依托,该水库建成于1960年,水库库容4.10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69亿立方米,是山东省第四大水库。
考虑到旅游区具有流域的地理特征与旅游活动空间需要,围绕水域,将整个旅游区范围扩展到周围陆地上(或分水岭)。
旅游区规划范围大致东至大坝以东的茅埠村,北到天宝村,南到西地村,西到东杨家村,具体范围是连接茅埠-庞庄-三庄-石泉官庄-车峰峪-碁山乡-河东-天宝村-北陈庄-谢家庄-黑石沟-油坊-安庄镇-刘家南湖-丰家泥沟-西地-南青峰岭-茅埠的县道或乡道围合而成的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三、自然环境状况旅游区地形特点是沟多、岭多。
土壤主要有粘土、壤土及沙壤土,以沙壤土为主,土质较好。
年降雨量为775毫米,年总日照数为3532小时,太阳辐射量为12.34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为183天。
以上条件,为发展畜牧业以及各种无公害蔬菜和果品奠定了良好基础。
水库周围林木覆盖率高,多以杨树、银杏等人工林为主,部分区域有黑松散落分布。
四、社会经济状况旅游区内耕地面积广阔,是粮食作物主产区。
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黄烟、葡萄、桑蚕、中草药、大姜、花生等多个支柱性特色农业。
旅游规划的概念与分类1、旅游规划的两⼤类型旅游规划分为两⼤类:⼀⼤类是旅游发展规划,另⼀⼤类是旅游区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按空间范围⼜可分为全国旅游发展规划、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地⽅旅游发展规划;地⽅旅游发展规划⼜可细分为省级旅游发展规划、地市级旅游发展规划和县级旅游发展规划等。
旅游区规划按编制的先后顺序和规划深度,⼜可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业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变化制定的⽬标体系,以及为实现⽬标体系,在特定的条件下对旅游发展要素所做的安排。
简单地说,即提出旅游业发展⽬标,拟定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指导和协调旅游业健康发展。
旅游发展规划的概念较易理解,但旅游区规划相对复杂⼀些。
如前所述,其按照开发的先后顺序和层次,细分为以下三类。
总体规划:为整个地区或社区开发所作的综合性⽂件,包括图件、说明书和表格。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样公布:总体规划是在⼀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地的开发、利⽤、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地利⽤、⼈⼝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所作的进⼀步安排)为依据,确定建设的⼟地使⽤性质和使⽤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以指导各项建筑和⼯程设施的设计和施⼯的规划设计。
由上述定义不难看出,旅游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三者之间既有联系,⼜有区别。
从旅游区总体规划,到控制性详细规划,再到修建性详细规划,是由宏观到微观、由粗到细、由抽象到具体、由概念到表象的过程。
旅游区总体规划确定旅游区的规模性质、发展⽅向、总体定位以及各功能分区定位,属于纲领性规划。
旅游总规、概念性总规,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txt今天心情不好。
我只有四句话想说。
包括这句和前面的两句。
我的话说完了对付凶恶的人,就要比他更凶恶;对付卑鄙的人,就要比他更卑鄙没有情人味,哪来人情味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
收银员说:没零钱了,找你两个塑料袋吧!旅游总规、概念性总规,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旅游规划相关的含义和包含内容,谢谢!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08-9-18 11:44 | 提问者:shanlin1025最佳答案.1 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7.2 旅游区总体规划7.2.1 旅游区在开发、建设之前,原则上应当编制总体规划。
小型旅游区可直接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7.2.2 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至20年,同时可根据需要对旅游区的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对于旅游区近期的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亦应作出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3至5年。
7.2.3 旅游区总体规划的任务,是分析旅游区客源市场,确定旅游区的主题形象,划定旅游区的用地范围及空间布局,安排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开发措施。
7.2.4 旅游区总体规划内容7.2.4.1 对旅游区的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
7.2.4.2 界定旅游区范围,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
7.2.4.3 确定旅游区的性质和主题形象。
7.2.4.4 确定规划旅游区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提出规划期内的旅游容量。
7.2.4.5 规划旅游区的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和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规划旅游区内部的其他道路系统的走向、断面和交叉形式。
7.2.4.6 规划旅游区的景观系统和绿地系统的总体布局。
7.2.4.7 规划旅游区其他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附属设施的总体布局。
7.2.4.8 规划旅游区的防灾系统和安全系统的总体布局。
7.2.4.9 研究并确定旅游区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第一章区域旅游规划的概念课题与课时:区域旅游规划的概念、意义及学科范畴(2课时)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旅游规划的概念、对象及其理论体系有一个初步熟悉,以提高学生对旅游规划的认识与熟悉,增强对旅游规划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要紧重点有:区域旅游规划的概念、对象、任务与作用;难点是区域旅游规划的方法与理论。
知识要点:(1)区域旅游;(2)区域旅游规划;(3)区域旅游规划的空间布局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法、“三结合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课的类型:理论综合课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节区域旅游与区域旅游规划一、区域旅游区域旅游概念的提出是中国乃至世界旅游业进展到今天的必定呼唤。
在我国,“区域旅游”最早是由已故旅游地理学家陈传康教授于1987年提出来的。
他认为:“区域旅游,就是在旅游资源分布相对一致的空间内,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根据自然地域、历史联系与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根据旅游者的需要,通过人工的开发与建设,形成有特点的旅游空间,即各类类型的旅游区,以吸引旅游者在一定区域内旅游。
区域旅游开发,是进展区域旅游的基础,它是从区域整体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与区位等条件出发,对旅游空间进行综合性开发,以资源、市场、产品、商品、人才等一系列开发实践为宗旨。
区域旅游与旅游区是不一致的概念。
区域旅游强调的是一定区域旅游活动的特征及其影响要素的差异,不一致的区域有不一致的旅游特征。
旅游区也是一种分区概念,更多的是强调区域间的差异性,通常是指由若干地域上相连的、具有若干共性特征的旅游吸引物、交通网络及旅游服务设施构成的地域“单元”(邹统钎,1999)。
如湘西北旅游区、西南旅游区等。
旅游景区的范围更小,是指具体的旅游地,如天子山景区、索溪峪景区等。
区域旅游研究是旅游经济的空间化、具体化的过程,它既是区域科学,同时也是旅游科学的构成部分,是介于区域科学与旅游科学的边缘性研究。
二、区域旅游规划《朗文大词典》对“规划”的解释是:规划是制定或者实施计划的过程,特别是一个社会或者经济单元(企业、社区等)确立目标、政策与程序的过程。
旅游概念性规划概述:旅游概念性规划是指对一个地区或者目的地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旅游发展的概念和战略方向。
它涉及到对目标市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和规划,旨在为地区或者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1. 目标市场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这包括对目标市场的人口结构、经济状况、消费习惯、旅游需求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了解目标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可以确定适合该市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例如,如果目标市场是年轻人群体,我们可以考虑开辟一些具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旅游产品,如主题公园、艺术展览、户外运动等。
而如果目标市场是家庭游客,我们可以提供一些适合家庭出游的旅游路线和活动,如亲子游、动物园、水上乐园等。
2. 旅游资源评估: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或者目的地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在旅游概念性规划中,我们需要对目标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分类。
这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特色小镇等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
通过评估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潜力,我们可以确定如何充分利用和开辟这些资源,提升目标地区的旅游吸引力。
例如,如果目标地区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我们可以考虑开辟一些生态旅游路线和项目,如登山、徒步、野生动物观察等。
如果目标地区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打造一些文化旅游产品,如古城游、博物馆参观、传统手工艺体验等。
3. 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是旅游概念性规划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制定旅游产品规划时,我们需要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目标地区的旅游资源,设计和开辟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可以包括旅游路线、旅游活动、旅游节庆、旅游体验等。
我们可以根据目标市场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
例如,针对年轻人群体,我们可以开辟一些冒险旅游产品,如徒步穿越、潜水探险等。
对于家庭游客,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亲子游产品,如动物园游、乡村体验等。
湖南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设计说明第一章现状条件分析一.项目资源及地段分析1.基地区位条件本项目位于湖南宁乡经济开发区。
宁乡隶属长沙,地处湘中东北部、湖南“五区一廊”金三角地带,是长沙通往湘中、湘北之要冲,总面积2906平方公里,人口130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开发区位于宁乡县城东北部、沩水两岸,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
以宁乡县城为发展起点,依托长常高速公路、石长铁路、金州大道(宁乡县城于长沙高新区连接线)和319国道线,东距长沙市中心30公里、黄花国际机场50公里,集江南秀丽风光与现代工业文明于一体,既是长沙通往西部省份的交通枢纽,也是湖南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的通衢要塞。
宁乡是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故乡,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名胜古迹广布境内,其中刘少奇同志故居,沩山密印寺、灰汤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等均为盛名远播的旅游胜地;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灰汤与毛泽东故居韶山、刘少奇故居花明楼成“品”字形排列,各相距30-40km。
交通便利。
项目基地位于长常高速公路和宁乡大道的交汇处。
地块占地3600亩,西侧依靠宽阔的宁乡大道,北面即为长常高速公路,离高速公路宁乡出入口的咫尺之遥。
2.项目优劣势比较第二章规划依据和规划原则一.规划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3.国家及有关城市建设和住宅建设管理法规、规则及建筑、结构设备等有关设计规范和文件等4.宁乡规划局提供的基本地形图及相关资料5.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历次提交成果的书面修改意见二.规划基本原则与理念1.在宁乡大道与长常高速公路的汇交点上,营造一个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体育运动(高尔夫运动),高档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商住区。
2.确定“原生态”的基本规划理念,强调对项目开发过程中对现有环境的保护;3.确定“原地形”的基本规划理念,强调对项目开发过程中对现有地形进行保留,因地制宜,突出竖向规划的合理性;4.确定高尔夫社区的基本规划原则,强调高尔夫球场设计与周边物业相得益彰,相互利用,滚动开发;5.确定“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处处考虑居民生活特点及私密性要求,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旅游总规,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旅游总规,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引言概述:旅游业是现代社会中蓬勃发展的产业之一,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规划和管理旅游资源,旅游总规、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规划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三个规划的概念和作用,并详细阐述它们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旅游总规1.1 旅游总规的概念和定义旅游总规是指对一个地区或国家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方向、目标和策略进行规划的文件。
它包括对旅游资源的评估和分析,确定旅游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发展目标,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1.2 旅游总规的作用旅游总规对于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该地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和潜力,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同时,旅游总规还可以促进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
1.3 旅游总规的内容旅游总规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对旅游资源的评估和分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人文景观等;确定旅游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发展目标,例如发展特色旅游、生态旅游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推广等。
二、控制性规划2.1 控制性规划的概念和定义控制性规划是指对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布局、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问题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文件。
它主要包括对旅游区域的划定、旅游设施的布局和旅游活动的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2.2 控制性规划的作用控制性规划对于保护旅游资源、提高旅游环境质量和保障旅游者的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避免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保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控制性规划还可以规范旅游活动,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3 控制性规划的内容控制性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旅游区域的划定和分区,例如划定核心保护区、限制开发区等;对旅游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进行规划,例如确定旅游接待中心、停车场、酒店等的位置和规模;对旅游活动的管理进行规定,例如制定旅游行为准则、旅游安全管理措施等。
旅游概念性规划
一、定义
旅游概念性规划应该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准确进行市场定位、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创造性的设计游憩方式、设计具备开发价值的独立项目、设置合理的管理运营和整体开发的系统模式,并对旅游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
二、规划内容
旅游概念性规划内容包括:
1、资源分析、市场研究、定位分析。
2、对项目的客源市场的需求总量、地域结构、消费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与预测。
3、界定项目范围,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对各类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
4、确定项目的性质和主题形象。
5、确定规划区域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提出规划期内的旅游容量。
6、规划本项目的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和内部道路系统和游线系统布局。
7、规划旅游区的景观系统和绿地系统的总体布局。
8、研究并确定资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9、以资金投入为基础,按照业务顺序与结构板块,形成投融资分析计划;
10、重点项目概念性策划。
三、规划成果要求:
1、规划文本。
2、图件,包括区位分析图、市场分析图、现状分析图、功能分区图、项目布局示意图、标志性景观及风格控制示意图、概念性规划总平面图、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土地利用规划图、重点项目示意图等。
四、工作进程
可分为踏察与资料搜集阶段、提纲阶段、初稿阶段、论证稿阶段、最终成果阶段。
制作一般的旅游概念性规划一般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的工作时间。
五、规划作用
主要是为一级土地开发服务的,为开发者提供开发的定位、核心产品、投资风险、投资收益、项目大体情况。
因成果包括大量的图件和示意图,所以是开发商取得一级土地规划资格和招商引资的利器。
旅游概念性规划一、背景介绍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对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需要进行旅游概念性规划。
本文将就旅游概念性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二、概念性规划的目的旅游概念性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规划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目的地。
通过旅游概念性规划,可以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三、概念性规划的内容1. 旅游目标:明确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定位,包括发展旅游的主题和特色,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旅游资源评估: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分类,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等,确定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潜力。
3. 旅游产品规划:根据旅游资源评估的结果,规划和设计旅游产品,包括旅游线路、旅游项目、旅游活动等,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供游客选择。
4.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根据旅游目标和旅游产品规划的需求,规划和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设施、酒店和住宿设施、旅游服务设施等,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5. 旅游营销策略:制定旅游营销策略,包括市场分析、目标客群定位、品牌推广等,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6. 旅游管理与监管:建立健全旅游管理和监管机制,包括旅游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旅游市场的监测和评估等,保障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四、概念性规划的实施步骤1. 调研与分析:对旅游目的地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业等方面的情况,了解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 制定规划目标: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确定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明确旅游发展的重点和重点项目。
3. 编制规划方案:根据规划目标,制定旅游概念性规划的方案和措施,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创新、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升等。
4. 宣传与推广:将规划方案进行宣传和推广,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形成共识和合力。
弥渡县白总旗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1.区域概况弥渡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
地理坐标东经100°19′~100°47′,北纬24°47′~25°32′。
东至水目山顶与祥云县交界;西至隆庆关(龙箐关)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分疆,宽26公里;北至九顶山巅与大理市、祥云县分壤;南至牛街乡的太平山顶与思茅地区景东彝族自治县接连,长82公里;东南部接壤楚雄州南华县。
自西北向东南呈狭长地形,总面积1523.43平方公里,其中坝区面积13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66%,山区、半山区面积1391.4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1.34%。
弥渡县自古就是通往滇西、滇西北、滇西南的交通要冲,唐代就有古驿道过境,上通京城长安,西达保山,可出缅甸;西北通丽江、中甸;西南通临沧,可出老挝、泰国。
广大铁路和楚大高速公路越境而过,214国道和320国道(老线)在县境北部纵横交汇,并有连接线与楚大高速公路相通,是昆明通往滇西和滇西南的咽喉要地。
弥渡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政府驻地——弥城镇,东至昆明320公里,西北至州府大理市60公里,南往临沧238公里、达思茅469公里。
项目规划范围以白总旗温泉两边山30度坡度以下祥临高速公路以东为界,和凤凰山南侧35米等高线、炮台山山脊线东侧为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15.033公顷。
弥渡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只有干季、雨季之别。
立体气候明显,从低热河谷龙树大桥,到高寒山区的朵祜,平均温差7.8℃,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河谷区热,坝区暖,半山区、山区凉,高寒山区冷”的特征。
多年平均气温为16.3℃,最热月的六月份平均气温为21.7℃,最冷月的一月份平均气温为8.9℃,年较差为12.8℃,但气温日较差大,为29.4℃。
2.现状分析项目用地在总体空间形态上呈现出三面环山、一泉(温泉)、一路(祥临公路)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