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讲 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9
自然辩证法题库一.名词解释:65个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指导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
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方法论。
2.自然界:是指有内在联系的“过程集合体”。
3.自然观:研究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界总体的、根本的看法。
4.观察方法:指人们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和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仔细查看、记载、叙述自然界发生的现象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5.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一定的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检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实验:人们利用一定的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6.科学方法:科学认识的主体为了正确反映、复制客体,使用主观手段的总和。
7.科学问题: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主体在一定时代条件和背景下,提出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中未解决的矛盾,它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8.科研选题:在科学问题的引导下选择和形成今后所要研究课题的过程。
9.观察: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研究对象的过程。
10.实验:人们利用一定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11.科研中的机遇:科研中,特别是观察和实验中,由于某些意外和偶然发现,导致科学认识上重大突破的过程。
12.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思维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认识的思维方法。
13.分析:在思维中把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方面、部分、特点和属性。
14.综合:在思维中,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事物的各个方面、部分和领域联系起来,形成对事物总体的认识。
15.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发现每个个别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和特点,形成一般结论。
16.完全归纳法:对一个事物的全体对象进行概括后,得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科学技术的本质、价值基准及其人文价值目标【摘要】科学技术的本质是探索真理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和创造新知识。
其价值基准在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类生活,提升人类生产力和生活质量。
而其人文价值目标则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理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力量。
通过科学技术,人类可以不断迈向更美好的未来,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只有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潜力并将其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和谐、美好的社会。
【关键词】科学技术、本质、价值基准、人文价值、探索真理、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改善人类生活、人类全面发展、共同理想、实践、未知领域、新知识、人类生产力、生活质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 引言1.1 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技术的本质是人类对自然规律和现象的认识和探索,是一种通过理性思维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法体系。
科学技术的核心是探索真理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断地进行实验和观察,通过推理和验证,逐步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认识和实践价值。
科学技术的本质还包括创新和进步的精神,它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不断探索和发现的精神活动。
通过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人类能够突破传统观念和现有技术,开创新的领域和未来。
科学技术的本质还在于其理性和客观性,科学是一种严谨的逻辑推理和实证验证的过程,技术则是一种实用性和效率性的工程应用和实践。
科学技术的本质是一种不断追求真理和实用价值的知识体系,它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1.2 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是指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其重要性体现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类生活方面。
科学技术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更高效的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科学技术还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舒适,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5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演变不断发生变化。
然而,有几个核心的本质和特征在现代科学中依然是普遍存在的。
本文将从理性思维、实证主义、理论与实践、科学方法论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来探讨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首先,现代科学的本质在于理性思维的运用。
理性思维是科学研究的基础,科学家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来发现规律、解答问题。
对于科学理论和假设的验证和证伪,也需要借助于理性思维的分析和判断。
理性思维不仅仅限于科学原理的推演,还包括科学工作中的判断、选择和决策,因此理性思维是科学发展的核心。
其次,现代科学的特征之一是实证主义的思想。
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以事实和实验为基础,强调观察、实证和验证。
在现代科学中,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来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对事实的验证和实证来构建科学理论,并通过实验证明理论的正确性。
实证主义的思想使得科学研究更加客观、精确和可靠。
第三,现代科学的特征之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
现代科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既注重发展科学理论,也注重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科学家通过理论的构建和完善来解释和预测现象,同时也通过实践来验证和修正理论。
实践的需求和问题也会推动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促进了科学的不断进步。
第四,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还包括科学方法论的运用。
科学方法论是科学研究的规范和方法,它有助于科学家进行系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
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和描述现象、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验证和证伪等步骤。
科学方法论的应用有助于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可复制性,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还体现在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上。
现代科学是全球性的事业,科学研究和成果的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科学发展的常态。
国际合作不仅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效率和质量,还能推动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扩大科学的影响力和应用范围。
现代科学必须摆脱地理边界和学科壁垒的限制,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第一节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一、科学内涵1.科学是一种不断探索研究宇宙万物普遍规律的知识体系2.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认识结果和改造世界的实践结果的统一3.科学具有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4.科学具有其特殊的社会功能性科学可定义为: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一项追求知识的社会活动事业。
特征:理性客观社会实践理论系统通用共享动态发展科学是生产力二、技术可定义为:根据科学原理和实践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体系。
特征:1.技术是客观的物质因素和主观的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就是知识、经验和技术同一定的物质手段相结合的系统体现。
2.技术是直接生产力。
3.技术是人们控制、改造、利用和保护自然的一种动态过程。
三、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区别:1.目的和任务不同2.研究内容和成果形式不同3.发展进程不同4.研究过程和劳动特点不同5.对社会作用不同6.知识的评价标准不同7.管理方式不同8.对人才素质要求不同联系:1.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转化2.两者互为动力相互促进3.两者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第二节科学、技术共同体的社会规范一、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是遵守同一科学规范的科学家所组成的群体。
特征:1.制度性目标是致力于扩展被证实了的知识2.由科学家或科学工作者构成的,是一个同质共同体3.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动力来自科学家对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及共同体内部对科学家成果的承认4.科学家在获得社会承认的过程中存在“马太效应”。
5.内部存在层次结构二、技术共同体技术共同体是指从事技术发明活动的人员群体。
分为:职业交流专业机构研究思想特征:1.制度性目标是致力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并增长一定的技术知识2.由工程师、技术专家和一般技术人员等组成。
3.从事技术发明的动力来自科学的逻辑和继续,尤其是运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之类的社会需要,以及技术共同体的奖励系统与专利制度所获得的社会承认。
4.在获得社会承认的过程中也存在“马太效应”5.也存在两种层次结构三、科学、技术共同体的社会规范科学共同体: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技术共同体:一定程度的普遍主义私利主义非公有主义替代主义第三节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一、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1.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促进人类劳动方式的改变3.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二、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1.推动人类认识的提高2.推动人类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进步3.推动着社会民主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教育的普以及道德水准的提高三、推进社会结构的变革1.促进经济结构的变革2.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3.促进世界政治经济革局的变动。
第九章科学技术观第一节技术的本质和特征一、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工具、机器设备以及知识、经验、技能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
二、技术的基本特征1、自然性和社会性相统一2、物质性和精神性相统一3、中立性与价值性相统一4、主体性和客体性相统一三、技术和科学的区别1、技术和科学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科学是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属于一般生产力。
技术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属于直接生产力。
2、技术和科学的目的不同科学属于认识范畴,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
技术属于实践范畴,主要解决做什么、如何做。
3、技术和科学的可预见性程度不同科学的具体发展途径和结果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技术的具体发展途径和结果一般来说是可以预见的4、对技术和科学的评价标准不同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
技术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生产出更新和更好的产品第二节技术的分类一、按照人类实践活动领域进行技术分类——自然技术、社会技术、人类自身技术。
自然技术是人类在同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一类技术的总称。
社会技术是指人类社会为了达到某种预定目的和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要而对科学知识和物质手段的运用。
人类自身技术是作用于人类的身体和精神的技术。
二、自然技术分类——实验技术、专业技术、工程技术和生产技术(产业技术)。
1、实验技术——实验技术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一定的目的,通过实验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的条件下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的技术或方法的集合。
2、专业技术——专业技术是把技术科学的专业理论与一定的物质手段相结合,并应用于不同对象的研究与开发中,由此产生出不同类型的专业技术3、工程技术——工程技术是与应用科学相对应的关于各种产业部门技术的总称,其功能在于把技术原理与物质手段相结合,把天然自然变为人工自然,它的构成方式是规划、设计、工艺、制造和施工等。
4、生产技术——生产技术是直接改造自然的技术,直接体现在生产劳动过程中。
哲学:自然辩证法试题(最新版)1、问答题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正确答案:首先,这种复杂性是由于观察的易谬性。
其次,这种复杂性来自科学理论的复杂结构。
再次,这种复杂性还在于评价和检验受制于评价者和检(江南博哥)验者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
最后,这种复杂性还在于科学共同体从表达方式及其社会形象方面对科学理论的确认。
2、名词解释技术价值正确答案: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来考察和评价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3、填空题欧洲近代经验派与理性派论战的三个阶段包括:论战内容广泛(认识对象、认识主体、认识的起源和途径、认识方法等),()(如牛顿力学、欧式几何等)的来源,以及认识能力问题(贝克莱和休谟的否定回答)。
正确答案:科学理论4、问答题怎样理解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建立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有哪些类型?正确答案: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可见,假说既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思维形式,又是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基本程序之一。
假说作为科学研究中的核心要素,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
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假说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是在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某些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性说明。
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内容和形式,内容就是构成事物的诸种要素;形式就是事物诸种要素的结构表现。
定律的确立、学说的形成、理论的建立和研究远景的展示等就是构成自然科学发展自身的要素,而假说的不断提出、被证实或被证否,就是它的发展结构的表现,假说在自然科学大厦各层次的兴建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假说使科学研究带有自觉性。
第二,假说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桥梁。
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
)科学假说的建立:为了解决一定的科学问题,人们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相关的现象作出一种猜测性的陈述或假定性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