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齿轮传动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91.00 KB
- 文档页数:10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一章:机械概述1.1 机械的定义与分类讲解机械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机械的本质和作用。
介绍机械的分类,包括传动机械、执行机械、控制机械等。
1.2 机械的组成部分讲解机械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主机、附件、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
介绍各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1.3 机械的性能与参数讲解机械的性能指标,包括力、速度、精度、效率等。
介绍机械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第二章:机械传动2.1 传动机械的类型与原理讲解传动机械的类型,包括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等。
介绍各种传动方式的原理和特点。
2.2 齿轮传动讲解齿轮的基本概念,包括齿轮的形状、齿数、模数等。
介绍齿轮传动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3 皮带传动与链条传动讲解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基本概念,包括皮带和链条的规格、张紧方式等。
介绍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第三章:机械结构3.1 机械结构的基本要素讲解机械结构的基本要素,包括梁、柱、板、壳等。
介绍各个要素的受力分析和设计方法。
3.2 机械结构的设计原则讲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原则,包括强度、刚度、稳定性等。
介绍结构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3 机械结构的优化讲解机械结构优化的目的和方法,包括尺寸优化、形状优化等。
介绍结构优化算法和应用。
第四章:机械零件4.1 机械零件的类型与功能讲解机械零件的类型,包括轴承、齿轮、联轴器等。
介绍各种零件的功能和应用。
4.2 机械零件的材料与选择讲解机械零件的材料,包括钢、铝、塑料等。
介绍零件材料的选择方法和原则。
4.3 机械零件的加工与装配讲解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包括铸造、锻造、切削等。
介绍零件的装配方法和工艺。
第五章:机械系统5.1 机械系统的组成与分类讲解机械系统的组成,包括主机、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
介绍机械系统的分类,包括简单机械系统、复杂机械系统等。
5.2 机械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讲解机械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等。
介绍机械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齿轮传动小学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齿轮的作用。
2.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齿轮传动的过程,理解齿轮传动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齿轮传动的过程和原理。
教学难点:1. 齿轮的绘制和制作。
2. 齿轮传动过程中速度和力的计算。
教学准备:1. 齿轮模型或图片。
2. 齿轮传动实验器材。
3. 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齿轮的作用。
2. 展示齿轮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齿轮的形状和结构。
二、探究齿轮传动的过程(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齿轮传动实验器材,让学生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2.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齿轮传动的过程。
3. 引导学生总结齿轮传动的特点和规律。
三、齿轮的制作和绘制(15分钟)1. 教授齿轮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动手制作齿轮模型。
2. 教授齿轮的绘制方法,让学生绘制齿轮的示意图。
四、齿轮传动的应用(15分钟)1. 让学生思考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分析齿轮传动过程中速度和力的变化。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引导学生反思齿轮传动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齿轮传动的过程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齿轮传动》教案陈中华任务 教材 对象 认识齿轮传动 《数控加工机械基础》 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 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项目三 任务三 认识齿轮传动 中职高一年级数控专业学生 知识目标: 1.掌握齿轮传动的特点。
2.掌握齿轮的类型。
3.了解齿轮的材料和结构 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齿轮传动特点和类型区别。
2.能够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进行自主学习。
情感目标: 1.结合学生个性特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学习素养。
齿轮传动的类型区别 项目教学、任务驱动 多媒体设备、手机、UMU 互动平台、投屏 1 课时(40 分钟) 教学内容 1.视频导入《摩登时代》 。
2.引出本节课学习任务—认识齿轮传动。
明确学习目标:认识齿轮传动特点、分类、结 构等; 明确学习模式: 教师引领下, 运用信息化手段,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通过手机完成课前测试。
教师 活动 导入 引领 展示 分析 学生 活动任务 目标重难 点 教学 方法 教学 工具 课时 安排 主要 步骤导入回答 接受任务 手机做题任务 1任务 2【理一理】 1.齿轮传动的生活应用举例。
例:机床、手表、汽车、飞机、轮船、玩具、 差速器、变速器等。
【比一比】 2.分析齿轮传动的特点,完成学案。
引导学生 应用举例 优点: (1)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平稳性好,承 载能力大,传递运动准确可靠,传动效率高; (2)可实现平行轴、任意角相交轴或交错轴 巡视学生 之间的传动; 过程记录 (3)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
不足:不适宜远距离两轴之间的传动。
【画一画】 1.根据教师给定分类画图方式,选择一种方式 对齿轮传动进行分类,可以通过个人在线搜 索、同学讨论等方式完成。
2.教师巡视学生画图情况,拍摄典型结果,进 引导 行大屏展示,学生介绍画的图。
(图例展示) 【连一连】 展示 3.学案上连线:对齿轮传动类型和动画实例进 行连线。
中班齿轮传动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熟悉齿轮传动的不同类型;•掌握制作简单齿轮传动玩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齿轮传动相关的教具材料(齿轮、轴、齿轮传动模型等);•适量的纸板、胶水、剪刀等制作材料;•讲台和黑板。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动力传递的内容,提问:“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并给学生适当时间回答。
2.引入新的话题,解释齿轮传动的概念:“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动力传递方式,它可以像人类的牙齿一样协调合作,你们猜猜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等待学生回答。
3.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要学习齿轮传动的原理,并制作一个齿轮传动的玩具。
你们准备好了吗?”理论学习(10分钟)1.介绍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齿轮是一种圆形的机械零件,它们之间通过齿轮齿齿接触而实现力的传递。
齿轮之间的大小关系会决定速度和力的传递方式。
2.展示不同类型的齿轮传动模型,并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作用。
3.与学生互动,提问:“你们能观察到哪些特点和规律呢?”鼓励学生从齿轮的形状、大小、齿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践操作(30分钟)1.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准备一套齿轮传动的制作材料。
2.引导学生按照齿轮传动的原理和设计思路进行制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每个小组完成制作后,鼓励学生进行玩具的展示,观察并比较展示的玩具在传动过程中的动作和效果。
总结与展示(10分钟)1.请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制作的齿轮传动玩具,并分享制作过程和体会。
2.引导学生总结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齿轮传动的原理和作用。
3.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齿轮传动的运用,齐活学的新齿轮传动例子。
拓展活动•邀请学生在家中观察和找出身边使用齿轮传动的物品,并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描述;•鼓励学生用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齿轮进行组合,尝试不同传动效果;•引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利用齿轮传动实现特定动作。
机械设计基础课件齿轮传动机械设计基础课件:齿轮传动1.引言齿轮传动是机械设计中的一种基本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运动和动力传递。
齿轮传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可靠性好、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课件将介绍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分类、设计方法和应用。
2.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齿轮传动是利用齿轮副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一种传动方式。
齿轮副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其中主动齿轮通过旋转驱动从动齿轮,从而实现动力和运动的传递。
齿轮副的啮合是通过齿轮齿廓的接触来实现的,齿廓的形状和尺寸决定了齿轮传动的性能和精度。
3.齿轮传动的分类齿轮传动根据齿轮的形状和布置方式可分为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等。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齿轮传动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精度高等优点。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具有传动平稳、噪声低、承载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高速和重载的传动场合。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适用于空间狭小和角度传动的场合。
蜗轮蜗杆传动具有大传动比、自锁性和精度高等特点,适用于低速、大扭矩的传动场合。
4.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齿轮传动的设计主要包括齿轮的几何设计、强度设计和精度设计。
齿轮的几何设计是根据传动比、工作条件、材料等因素确定齿轮的齿数、模数、压力角等参数。
强度设计是保证齿轮传动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寿命,主要包括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的计算。
精度设计是保证齿轮传动的精度和运动平稳性,主要包括齿轮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的控制。
5.齿轮传动的应用齿轮传动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机床、汽车、船舶、飞机等机械设备中,齿轮传动用于传递动力和运动,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轨迹和速度变化。
在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能源领域,齿轮传动用于传递高速旋转的动力,实现能源的转换和利用。
在、自动化设备等高科技领域,齿轮传动用于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和动力传递,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中等专业学校2023-2024-1教案编号:备课组别机械课程名称机械基础所在年级主备教师授课教师授课系部授课班级授课日期课题:项目一机械传动齿轮传动概述教学目标1. 掌握齿轮传动工作原理;2. 掌握齿轮传动传动比的计算;3. 了解齿轮传动常用类型;4. 熟悉齿轮传动的应用特点;重点齿轮传动工作原理、齿轮传动传动比的计算;难点齿轮传动的应用特点;教法讲授法;研讨法;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上讲内容三、新课教学齿轮传动概述齿轮传动是利用齿轮副来传递运动(或)动力的一种机械传动。
齿轮副的一对齿轮的齿依次交替地接触,从而实现一定规律的相对运动的过程和形态称为啮合。
齿轮传动属于啮合传动。
教学内容(一)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1.两轴平行2.两轴不平行(二)齿轮传动的传动比齿轮传动的传动比:n1、n2——主、从动齿轮的转速,r/minz1、z2——主、从动齿轮的齿数(三)齿轮传动的应用特点1.优点(1)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工作可靠性高,传递教学内容运动准确。
(2)传递功率和圆周速度范围较宽,传递功率可高达5×104 kW,圆周速度可达300 m/s。
(3)结构紧凑,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
(4)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维护简便。
2.缺点(1)运转过程中有振动、冲击和噪声。
(2)对齿轮的安装要求较高。
(3)不能实现无级变速。
(4)不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四)渐开线齿廓1.齿轮传动对齿廓曲线的基本要求(1)传动要平稳(2)承载能力要强2.渐开线的形成3.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1)能保证瞬时传动比的恒定,保证了传动的平稳性,减少了振动和冲击。
(2)即使两轮的实际中心距与设计的中心距稍有改变,其瞬时传动比仍保持不变。
四、课堂练习完成图所示,并进行计算:(1)作出K点的压力角,回转半径,基圆半径,曲率半径。
(2)如果基圆半径为30mm,在半径为50mm处齿廓的曲率半径是多少?压力角是多少?2.如图所示为渐开线齿廓形成示意图。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二.齿轮传动的特点(1)齿轮传动的优点齿轮传动的缺点二、齿轮传动的类型根据一对齿轮是否在同一平面运动,可将齿轮传动分为平面齿轮传动和空间齿轮传动。
1. 平面齿轮传动2. 空间齿轮传动根据齿轮的工作条件不同,可将齿轮传动分为开式齿轮传动、半开式齿轮传动和闭式齿轮传动。
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按齿廓曲线不同分为渐开线齿轮、摆线齿轮和圆弧齿轮。
1.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由渐开线的形成过程可知,其具有如下性质。
(1)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
(2)渐开线上任一点 K 的法线,也是该点基圆的切线,即渐开线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
(3)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渐开线离基圆越远的部分,其曲率半径越大。
(4)基圆内无渐开线。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四、斜齿圆柱齿轮传动1.斜齿圆柱齿轮齿面的形成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也有外啮合、内啮合、齿轮齿条三种类型。
2.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应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承载能力都高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所以,它适用于高速、重载传动的场合。
五、锥齿轮传动1.锥齿轮传动介绍1.锥齿轮传动在汽车中的应用在汽车的驱动桥中,常用锥齿轮将动力旋转平面改变 90°,使其与驱动轮转动方向一致。
直齿锥齿轮在汽车机械中广泛应用于减速机构。
曲齿锥齿轮应用于轿车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和差速器中。
六、齿轮的结构齿轮一般由轮缘、轮毂和轮辐三部分组成。
四、任务实施一、汽车齿轮齿条转向器分析五、课堂小结六、作业布置1. 汽车中哪些装置采用了齿轮传动?为什么?。
第四章齿轮传动(10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齿轮传动的分类、特点2、理解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了解齿廓的啮合的特点3、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几何尺寸计算4、了解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的特点5、掌握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6、了解斜齿圆柱齿轮、直齿圆锥齿轮的应用特点7、了解齿轮轮齿失效的形式教学重点难点上述3、5两点【复习】1、链传动的组成及特点、类型和应用2、链传动的传动比3、滚子链的组成、标记和特点第一节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应用一、概念齿轮机构是由齿轮副组成的传递运动和动力的装置。
二、齿轮传动的类型齿轮的种类很多,可以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
(1)根据轴的相对位置,分为两大类,即平面齿轮传动(两轴平行)与空间齿轮传动(两轴不平行)(2)按工作时圆周速度的不同,分低速、中速、高速三种;(3)按工作条件不同,分闭式齿轮传动(封闭在箱体内,并能保证良好润滑的齿轮传动)、 半开式齿轮传动(齿轮浸入油池,有护罩,但不封闭)和开式齿轮传动(齿轮暴露在外,不能保证良好润滑)三种;(4)按齿宽方向齿与轴的歪斜形式,分直齿、斜齿和曲齿三种;(5)按齿轮的齿廓曲线不同,分为渐开线齿轮、摆线齿轮和圆弧齿轮等几种;(6)按齿轮的啮合方式,分为外啮合齿轮传动、内啮合齿轮传动和齿条传动。
三、齿轮传动的应用1、传动比式中 n1、n2表示主从动轮的转速z1、z2表示主从动轮的齿数2、应用特点:优点: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工作可靠性高,传递运动准确。
传递功率和圆周速度范围较宽,传递功率可达50000kw ,圆周速度300m/s两轴平行两轴不平行 按轮齿方向按啮合情况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人字齿圆柱齿轮传动 外啮合齿轮传动内啮合齿轮传动 齿轮齿条传动相交轴齿轮传动交错轴齿轮传动 锥齿轮传动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蜗轮蜗杆传动结构紧凑,可实现较大传动比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维护简便缺点:运转中有振动、冲击和噪声齿轮安装要求高不能实现无级变速不适用中心距较大的场合第二节渐开线齿廓一、齿轮传动对齿廓曲线的基本要求一是传动要平稳,二是承载能力要强二、渐开线的形成、性质1、渐开线的形成当一条动直线(发生线),沿着一个固定的圆(基圆)作纯滚动时,动直线上任意一点K的轨迹称为该圆的渐开线。
2、渐开线的性质由渐开线的形成可知:(1)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线段KB,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圆弧长AB。
(2)渐开线上的任意一点K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
渐开线上的各点的曲率半径不相等。
点离基圆越远,其曲率半径越大,渐开线越平直。
反之亦然。
(4)渐开线的形状决定与基圆的大小。
基圆相同,渐开线的形状完全相同。
基圆半径无穷大时,渐开线将变成直线,齿轮就变成齿条。
(5)基圆内无渐开线。
二、渐开线齿廓啮合基本定律齿轮传动要满足瞬时传动比保持不变,则两轮的齿廓不论在何处接触,过接触点的公法线必须与两轮的连心线交于固定的一点。
三、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1、传动比恒定2、两齿轮的传动比与两节圆半径成反比,同时与两基圆半径成反比。
由于两啮合齿轮的节圆半径、基圆半径是定值,所以能保证传动比恒定3、传动的可分性当两轮的中心距稍有变化时,其瞬时传动比仍将保持不变,这个特点称为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可分性。
4、由于齿轮制造和安装误差等原因,常使渐开线齿轮的实际中心距与设计中心距之间产生一定误差,但因有可分性的特点,其传动比仍能保持不变。
啮合角为定值 cosα′=r b1/r1′=r b2/r2′=常数说明渐开线齿廓在啮合时啮合角α′为定值。
由于啮合角不变,则齿廓间的压力方向不会改变,这对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很有利。
第三节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复习】1、齿轮传动的分类及特点2、渐开线齿轮的性质【新授】一.齿轮各部分的名称1.齿槽:齿轮上相邻两轮齿之间的空间。
2.齿顶圆:轮齿顶部所在的圆称为齿顶圆,其直径用d a表示。
3.齿根圆:齿槽底部所在的圆称为齿根圆,其直径用d f表示。
4.齿厚:一个齿的两侧端面齿廓之间的弧长称为齿厚,用s表示。
5.齿槽宽:一个齿槽的两侧齿廓之间的弧长称为齿槽宽,用e表示。
6.分度圆:齿轮上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的圆称为分度圆,其直径用d表示。
7.齿距:两个相邻而同侧的端面齿廓之间的弧长称为齿距,用p表示。
即p=s+e8.齿高:齿顶圆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称为齿高,用h表示。
9.齿顶高:齿顶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称为齿顶高,用h a表示。
10.齿根高:齿根圆与分度圆之间的径向距离称为齿根高,用h f表示。
11.齿宽:沿齿轮轴线方向量得的齿轮宽度,用b表示。
二、主要参数:1.齿形角就单个齿轮而言,在端平面上,过端面齿廓上任意一点的径向直线与齿廓在该点的切线所夹的锐角为该点的齿形角分度圆压力角——齿廓曲线在分度圆上的某点处的速度方向与曲线在该点处的法线方向(即力的作用线方向)之间所夹锐角,也用α表示。
齿形角——在端平面上,过端面齿廓上任意点K的径向直线与齿廓在该点处的切线所夹的锐角,用α表示。
K点的齿形角为αK。
渐开线齿廓上各点的齿形角不相等,K点离基圆越远,齿形角越大,基圆上的齿形角α=0°。
2.齿数Z一个齿轮的牙齿数目即齿数。
3.模数m因为分度圆周长πd=Zp,则分度圆直径为 d=Zp/π由于π为一无理数,为了计算和制造上的方便,人为地把p•/π规定为有理数,即齿距P除以圆周率π所得的商称为模数,用m表示。
即 m=p/π (mm)齿数相等的齿轮,模数越大,齿轮尺寸就越大,轮齿也越大,承载能力越大。
4.齿顶高系数h a*对于标准齿轮,规定h a= h a*m。
h a*称为齿顶高系数。
我国标准规定:正常齿h a*=1。
5.顶隙系数c*当一对齿轮啮合时,为使一个齿轮的齿顶面不与另一个齿轮的齿槽底面相抵触,轮齿的齿根高应大于齿顶高,即应留有一定的径向间隙,称为顶隙,用c表示。
对于标准齿轮,规定c=c*m。
c*称为顶隙系数。
我国标准规定:正常齿c*=。
三.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P44)齿顶高h a h a=h a*m=m名称代号计算公式齿根高hf hf=(ha*+c*)m=齿高h h=ha+hf=分度圆直径d d=mz齿顶圆直径da da=d+2ha=m(z+2)齿根圆直径df df=d-hf=m基圆直径db db=dcosα标准中心距a a=(d1+d2)/2=m(z1+z2)/2正常齿制 ha=1, C=短齿制 ha=, C=顶隙一对齿轮啮合时,一个齿轮的齿顶到另一个齿轮的齿根之间的径向距离,用c表示。
顶隙可以避免一对齿轮传动时轮齿相互碰撞,•并可贮存一些润滑油。
标准中心距 a=r1+r2=m (Z1+Z2)/2例题:已知一对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其传动比i12=3, 主动轮转速n1=600r/min, 中心距a=168mm, 模数m=4mm, 试求从动轮的转速n2. •齿轮齿数z1和z2各是多少?解:传动比i12=n1/n2=Z2/Z1n2=n1/i12=600/3=200r/mini12=Z2/Z1=3a=m (Z1+Z2) /2=168Z2=3Z1 Z1=21Z1+Z2=84 Z2=63四、直齿圆柱内啮和齿轮内齿轮与外齿轮不同点1、内齿轮的齿顶圆小于分度圆,齿根圆大于分度圆。
2、内齿轮的齿廓是内凹的,齿厚和齿槽宽分别对应于外齿轮的齿槽宽和齿厚。
3、为使内齿轮齿顶的齿廓全部为渐开线,其齿顶圆必须大于基圆。
当要求齿轮传动轴平行,回转方向一致,且传动结构紧凑时,可采用内啮和齿轮五.直齿圆柱齿轮传动1.正确啮合条件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2.连续传动条件前一对轮齿尚未结束啮合,后继的一对轮齿已进入啮合状态。
注意:单个齿轮有固定的分度圆和分度圆压力角,而无节圆和啮合角,只有一对齿轮啮合时,才有节圆和啮合角。
第四、五节其他齿轮传动简介;渐开线齿轮失效形式【复习】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几何计算公式。
【新授】一、斜齿圆柱齿轮及其传动1、斜齿圆柱齿轮齿线为螺旋线的圆柱齿轮称为斜齿圆柱齿轮,简称斜齿轮。
2、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特点(1)传动平稳,承载能力高。
(2)传动时产生轴向力。
(3)不能用作变速滑移齿轮.3、标准斜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法向截面内的模数采用标准模数,齿形角采用标准齿形角,齿顶高等于模数,全齿高等于的斜齿圆柱齿轮称为标准斜齿圆柱齿轮, 简称标准斜齿轮。
斜齿轮只在垂直于齿轮轴线的平面(端平面)内具有渐开线齿形。
所以有关齿形的尺寸应在端平面内进行计算。
4、斜齿圆柱齿轮用于平行轴传动时的正确啮合条件(1)两齿轮法向模数相等。
(2)两齿轮法向齿形角相等。
(3)两齿轮螺旋角相等,旋向相反。
二、直齿锥齿轮及其传动1、直齿锥齿轮分度曲面为圆锥面的齿轮称为锥齿轮。
按齿线形状分:直齿锥齿轮,斜齿锥齿轮,曲线齿锥齿轮。
锥齿轮用于相交轴传动和交错轴齿轮传动。
2、直齿锥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1)两齿轮的大端端面模数相等(2)两齿轮的齿形角相等。
三、齿轮齿条传动1、齿条一个平板或直杆,当其具有一系列等距分布的齿时,就称为齿条。
分直齿条和斜齿条齿条可视为齿数趋向于无穷大的圆柱齿轮。
当一个圆柱齿轮的齿数无穷增大时,其分度圆,齿顶圆,齿根圆面为互相平行的直线,分别称为分度线,齿顶线和齿根线。
相应的基圆好无限增大。
齿条的特点:由于齿条的齿廓是直线,所以齿廓上各点的法线是平行的。
由于齿条上各点的同侧齿廓是平行的,所以不论在分度线上,齿顶线上还是与分度线平行的其它直线上,齿距均相等。
齿条各部分的尺寸计算:齿条的齿顶高:齿条的齿根高:齿条的齿高:齿条的齿厚:齿条的槽宽:2、齿轮齿条传动由直齿条(或斜齿条)与直齿(或斜齿)圆柱齿轮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齿条副。
齿轮齿条传动的主要目的是将齿轮的回转运动变为齿条的往复直线运动,或将齿条的直线往复运动变为齿轮的回转运动。
齿条的移动速度:当齿轮每回转1转时,齿条移动的距离:四、齿轮轮齿的失效形式1、齿面点蚀点蚀多发生在靠近节线的齿根表面处。
齿面点蚀是在润滑良好的闭式齿轮传动中轮齿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
齿面抗点蚀能力主要与齿面的硬度有关。
提高齿面硬度,减小齿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和增大润滑油的黏度有利于防止点蚀。
2、齿面磨损齿面磨损是润滑条件不好,易受灰尘及其有害物质侵袭的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
为减小齿面磨损,应尽可能采用润滑条件良好的闭式传动,同时,提高齿面硬度,减小轮齿齿面表面粗糙度值。
3、齿面胶合提高齿面的硬度和减小轮齿表面粗糙度,以及两齿轮选择不同材料(亲和力小)等措施均可减少胶合的发生。
4、轮齿折断疲劳折断和过载折断轮齿折断是开式齿轮传动和硬齿面闭式齿轮传动中轮齿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
预防措施:选择适当模数和齿宽,采用合适的材料及热处理方法,减小齿根应力集中,齿根圆角不宜过小应有一定要求的表面粗糙度,使齿根危险截面处弯曲应力最大值不超过许用应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