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电机组液压站规程

风电机组液压站规程

风电机组液压站规程
风电机组液压站规程

风电机组液压站规程

1 简介

MY1.5s发电机液压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为高速联轴器制动器和偏航制动器提供液压力,它包括一个液压站,以及连接两个执行机构(高速联轴器制动器、偏航制动器)之间的液压管路。本章只介绍液压站。

1.1 液压系统外观及参数:

液压站技术参数:工作介质:介质必须采用“Esso Univis HVI 46”

油箱容积:10L 泵出口流量: 1.6L/min

电机功率;0.75KW 正常工作压力; 160bar左右

电机频率: 50Hz 电机转速;1450RPM

电机电压;400v

1.2各部件作用说明

液压站系统示意图

见下面《液压原理图》

液位计(序号20)上的视窗用于直接目测油箱里面液位高低的情况;

液温发讯器(序号21)用于实时监制油量的高低,当油温度超过70℃C时候,开关点断开报警;

空气滤清器(序号30)用于油与空气交换,旋开盖帽可用作系统加油口和油液取样口;

压力表组件(序号290)可灵活测量各个测压点的压力值,其本身并不和任何油路相贯通;

进油过滤器(序号110)当过滤器外部指示器颜色由绿色变为红色,应及时更换滤芯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单向阀(序号120)其开启压力为0.5bar,用于对工作介质流向控制;

溢流阀(序号130)其设定值为190bar,用于保护系统的最高压力不超过190bar,作为安全阀使用;

手动泵(序号270)在电机不正常启动的紧急情况下使用,其配套的手柄放置油箱后侧,使用时插入手柄前后拉动数次以提升系统压力后与蓄能器(序号150)共同保持系统压力在一段时间内的稳定。

压力传感器(序号160)由1个模拟量(4-20mA)和2个开关量组成,模拟

量用于实时检测系统压力值,2个开关量其上限值设定为160bar,下限值设定为140bar;

蓄能器(序号150)正常情况下通过把液压能转化成弹性势能储存起来,当系统瞬时需要大量或系统压力出现波动时候,释放之前所储存的能量,另外当泵因停电或损坏时可以做为紧急动力源,起到系统保压的功能;

溢流阀(序号250)其整定压力值为200bar,出厂时候已经铅封,现场不必再另行调节;

截止阀(序号260),此阀正常工作时候为全关状态,打开即系统卸荷;

减压阀(序号180),此阀为二通型减压阀,出口压力设定值为95bar。调整出口压力时只需旋动尾部最小的六角即可,顺时针调节出口压力升高,逆时针调节出口压力降低;

电磁换向阀(序号200)不通电时候2→1自由流通,当电磁圈通电时2→1截止,1→2导通;

节流孔(序号190)起到阻尼作用,其通径为ф2mm;

电磁换向阀(序号230)不通电时候2→1截止,当电磁线圈通电时2→1自由通电,2→1截止;

压力继电器(序号280)其鉴定值为10bar,用于监制转子制动回路的压力状态,其信号用与电气控制实现联动(见附图);

测压接头(序号170)与压力表组件(序号290)配合用于快速测量指定回路中的实时压力值;

节流阀(序号210)其设定流量值为0.6L/min,该阀出厂时候流量已经整定不需另行调节;

溢流阀(序号240)此阀作为背压阀使用,设定压力为45 bar;

回油过滤器(序号220),其功能、注意事项同进油过滤器(序号110)。1.3系统开机前注意事项和液压工作原理:

1 、当风机初次使用以及液压系统修理完成后,调试前请检查确认管路连接及相关密封正确性、电气接线及供电正确性、油箱内液位高度值等相关参数;

2 、检查电机转向,从电机的风叶端(俯视)看,其正确旋转方向应为顺时针方向,与电机外壳上标识的红色箭头指向一致,严禁反转!

3 、加油前液压油必须事先经过过滤,加油时候所用的工具必须保证清洁度;

4 、如遇到无法修复之疑难故障,请及时与明阳风电公司联系。

液压原理图

液压工作原理:

该系统有两个主控制回路,高速轴制动回路和偏航制动回路,系统正常工作压力范围140bar-160bar之间,系统压力由电机和泵提供,并由压力传感器来加以精确显示,液压油泵断合是利用压力传感器(160)和电气联动控制来实现的,起到控制系统压力的作用。

高速轴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当风力发电机需要制动时,电磁阀(200)断电。液压油经油泵产生压力,压力油经滤清器(110)-单向阀(120.4)-减压阀(180整定压力95bar)-单向阀(120.2)-阻尼阀(190)、电磁阀(200)-可调节流阀(140.2)-进入高速轴制动器油缸,制动器活塞将制动片推向制动盘,从而实现高速轴制动。

风力发电机进入运行时,电磁阀(200)得电。高速轴制动器内的液压油经电磁阀(200)、迅速流回油箱,制动器活塞在弹簧的作用下将制动片推离制动盘实现释放制动。从而实现发电机运行。

偏航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三个状态):

状态1 当风机处于运行状态,不执行偏航:

电磁阀(230.1/230.2)断电,液压油经油泵产生压力,压力油经滤清器(110)-单向阀(120.4)-截止阀(140.3)-单向阀(120.3)-节流阀(210)-P2接头-进入偏航制动器油缸,制动器活塞将制动片推向偏航制动盘制动器油缸出口-P3接头-滤清器(220)-电磁阀(230.1/230.2)断电油路截止,从而实现偏航制动(140bar-160bar)。如下图A红色线所示。

状态2 当风机处于运行状态,执行偏航:

电磁阀(230.2)断电;电磁阀(230.1)得电,液压油经油泵产生压力,压力油经滤清器(110)-单向阀(120.4)-截止阀(140.3)-单向阀(120.3)-节流阀(210)-P2接头-进入偏航制动器油缸,制动器活塞将制动片推向偏航制动盘制动器油缸出口-P3接头-滤清器(220)-电磁阀(230.1得电)2-1导通-溢流阀(240、整定压力45bar)-T1接头-油箱。提供偏航时的阻尼(45bar),起到平稳偏航此时油缸内压力为45bar。如下图B红色线所示。

状态3 当风机处于解缆状态,执行解缆偏航:

电磁阀(230.1)断电;电磁阀(230.2)得电,液压油经油泵产生压力,压力油经滤清器(110)-单向阀(120.4)-截止阀(140.3)-单向阀(120.3)-节流阀(210)-P2接头-进入偏航制动器油缸,制动器活塞将制动片推向偏航制动盘制动器油缸出口-P3接头-滤清器(220)-电磁阀(230.2得电)2-1导通-T1接头-油箱。实现解缆偏航,完全释放制动,此时油缸内压力为0。如下图C红色线所示

图A 风机偏航制动图 B 风机偏航图C 风机解缆

2 液压系统检查与维护

注意:首次维护检查应在风机动态调试完毕且正常运行7——10天后进行;以后每6个月进行一次。

定期检查各部件的工作情况。系统运行时各元件及管接头连接处不允许有渗油、漏油的现象,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请及时处理。一般步骤为:

①切断电源;

②泄压断开设备;

③把介质排放到合适的密闭容器里;

④检修时候注意保持环境和工具的清洁度,避免不必要的人为污染。

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如表7-1到7-5所示);

表7-1电机泵组故障诊断

拆下端子箱盖和每次拆卸泵之前务必切断电源。必须确保,不能因疏忽而重新开启故障原因措施

1.电机开启后不运行a)电机没接电源接通电源

b)保险丝烧断更换保险丝

c)电机保护开关松开重新激活电机保护开

d)温度保护装置松开重新激活温度保护装置

表7-2液压系统异常振动和噪声的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风力发电场安全、检修、运行规程》题库资料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考试题库(796/797/666-2012)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一、填空题 1、风电场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人员(安全培训),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要求,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风电场输变电设备是指风电场升压站(电气设备)、(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等。 3、飞车是指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失效,风能转速超过(允许或额定)转速,且机组处于(失控)状态。 4、安全链是由风力发电机组(重要保护元件)串联形成,并独立于机组(逻辑控制)的硬件保护回路。 5、风电场工作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机械、电气、安装知识,熟悉风电场输变电设备、风力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掌握判断一般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掌握(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 6、风电场工作人员应掌握(安全带)、(防坠器)、(安全帽)、(防护服)和(工作鞋)等个人防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具备(高处作业)、(高空逃生)及(高空救援)相关知识和技能,特殊作业应取得(特殊作业操作证)。 7、风电场人员应熟练掌握(触电)、(窒息急救法),熟悉有关(烧

伤)、(烫伤)、(外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学会使用(消防器材)、(安全工器具)和(检修工器具)。 8、外单位工作人员应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了解和掌握工作范围内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并经过(考试合格)方可开展工作。 9、临时用工人员应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和培训),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有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后,方可参加(指定)的工作。 10、进入工作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登塔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护鞋)、(戴防滑手套)、使用(防坠落保护)装置,登塔人员体重及负重之和不宜超过(100),身体不适、情绪不稳定,不应(登塔作业)。 11、禁止使用(破损)及(未经检验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和个人防护用品。 12、风力发电机组底部应设置“(未经允许,禁止入内)”标志牌:基础附近应增设“(请勿靠近,当心落物)”、“(雷雨天气,禁止靠近)”警示牌:塔筒爬梯旁应设置“(必须系安全带)”、“(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防护鞋)”指令标识:36V及以上带电设备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当心触电)”标识。 13、风力发电机组内无防护罩的旋转部件应粘贴“(禁止踩踏)”标识;机组内易发生机械卷入、轧压、碾压、剪切等机械伤害的作业地点应设置“(当心机械伤人)”标识;机组内安全绳固

一次风机检修规程

一次风机检修规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5. 一次风机 一次风机简介及主要参数、结构 一次风机设备简介: 该风机为上海鼓风机厂生产的动叶可调轴流风机,两台机组均采用2台×50%容量。采用就地吸风方式。 一次风机主要技术参数:

设备结构部件: 一次风机主要组成部件是转子、壳体、轴承箱组件、主轴、集流器、扩压器、出入口挡板等,如图。 设备部件清单: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 数 量 单价 参考 总价备注 1* 叶片S1GA3377 套 1 469280 469280 48片/套 2* 叶片螺钉M12××40件288 级3 螺钉衬套4TY0003 件288 4 Fey密封 片 4TY0150 件96 5 调节杆3TY002 6 件24 1404 33696 调节杆3TY0039 件24 1521 36504 6* 滑块4TY0432 件48 468 22464 7 挡圈25 件48 8 螺栓M16×90件48 级 9 螺母M16 件48 10 轴承51314 盘48 1170 56160 进口 11 轴承7208 盘48 468 22464 进口 12 O型圈Ф45×件96 13 O型圈Ф50×件48 14 O型圈Ф70×件48 15 O型圈Ф75×件48 16 O型圈Ф95×件48 17 O型圈Ф135×件48

18 密封垫环4TY0281 件48 19 密封垫环4TY0270 件48 20 密封垫环4TY0215 件48 21 迷宫密封4TY0225 件48 1 轴承NJ340 盘 1 26559 26559 进口 2 轴承NU340 盘 1 进口3* 轴承7244 盘 2 15210 15210 进口 4* 骨架油封230×260× 15 件 2 9945 19890 进口 5* O型圈205×件 2 6* 间隔衬套4TY0577 件 2 2925 5850 7 预紧弹簧4TY0574 件8 8 抛油环4TY0575 付 2 1872 3744 9 导油环4TY0576 付 2 1053 2106 1 放油管L=5米计根 1 936 936 管箍另配 2 回油管L=5米计根 1 1287 1287 管箍另配 3 空气平衡 管 L=5米计根 1 936 936 管箍 另配 4 进油管L=2500 根 1 819 819 卡套和螺母另配 1* 液压缸Φ336/100台 1 136890 136890 国产 2 簧片4TY0090 片8 进口 3 螺销4TY0088 件8 4 垫圈4TY0089 件16 5 自锁螺母M8 件8 卡套和螺母另配 1 油管L=3000 根 1 70 2 702 卡套和螺母另配 2 油管L=3000 根 2 702 1404 风机侧 1 刚挠性联 轴器 6301-01 套 1 58500 58500 电机 侧 2 刚挠性联6301-01 套 1 58500 58500 橡胶

一种全功率风力发电变流器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全功率风力发电变流器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08-11-29 10:12:00 摘要:风力发电机类型很多,本文选择了几种风力发电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对比,给出了一种不控整流器加BOOST升压加PWM逆变的全功率风力发电变流器的原理、设计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及试验结果。 主题词:直驱,风力发电,全功率,变流器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on a full power wind generator converter Zhou Weilai, Sun Jinghua, Zhang Zhe, Pei Jingbin (Harbin Jiuzhou Electric Co.,LTD,150081) Abstract:The paper compares kinds of wind turbine generaters,and introduces a kind of full power converter with inactive rectifier,BOOST circuit and PWM inverter for wind turbin generater,illustrates its principle,key technologies and testing result. Key words: direct drive;full power;wind turbine generation;converter 注:本项目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06BAA01A21 1.引言 我国风力发电起步较晚,目前国内40多家风力发电设备整机制造厂家中,多数只能制造1MW以下的风力发电机组。2006年开始制造1.2MW、1.5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开始技术主要靠引进。随着国家的引导,大功率风电机组开始升温,随之而来的就是电控部件国产化问题。到目前为止,兆瓦级以上全功率风力发电变流器主要依靠进口,所以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大功率风电变流器成为当务之急。 2.几种风力发电系统结构对比 由发电机和电力电子器件或变流器构成的广泛应用的6种风力发电系统结构如图2-1所示。下面对图中的风力发电系统结构加以简单比较说明。 图a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被很多风机制造商应用的比较传统的结构,如使用鼠笼型转子的异步发电机的上风式、失速调节、三桨叶风力机就是这种结构。在八十年代这种结构被扩展,为补偿无功功率使用了电容器组,为平滑并网使用了电机软起动器。 图b是用全程范围或“低风速区域”大小的变频器代替了图a中的电容器组和电机软起动器。“低风速区域”大小的变流器的功率仅为发电机额定功率的20-30%,而全程范围的变流器功率大约为发电机额定功率的120%,但它能使风力发电机在所有风速下变速运行。 图c这种结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Vestas风力机厂生产的名为“Optislip”风力机所采用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基本思想是利用电力电子变换器改变外部的转子电阻,来改变总的转子电阻,从而使转差率有10%的变化范围。

液压站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

一:液压站的工作原理 液压站组成及工作原理: 液压站又称液压泵站,是独立的液压装置,它按驱动装置(主机)要求供油,并控制油流的方向、压力和流量,它适用于主机与液压装置可分离的各种液压机械下。用户购买后只要将液压站与主机上的执行机构(油缸和油马达)用油管相连,液压机械即可实现各种规定的动作、工作循环。也就是说:电机带动油泵工作提供压力源,通过集成块、液压阀等对驱动装置(油缸或马达)进行方向、压力、流量的调节和控制,实现各种规定动作。 液压站的组成部件 液压站的组成部件 电机带动油泵旋转,泵从油箱中吸油后打油,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能,液压油通过集成块(或阀组合)被液压阀实现了方向、压力、流量调节后经外接管路传输到液压机械的油缸或油马达中,从而控制了液动机方向的变换、力量的大小及速度的快慢,推动各种液压机械做功。 液压站是由泵装置、集成块或阀组合、油箱、电气盒组合而成,各部件功用如下:泵装置——上装有电机和油泵,它是液压站的动力源,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动力能。 集成块——是由液压阀及通道体组合而成。它对液压油实行方向、压力、流量调节。 阀组合——是板式阀装在立板上,板后管连接,与集成块功能相同。 油箱——是钢板焊的半封闭容器,上还装有滤油网、空气滤清器等,它用来储油、油的冷却及过滤。

电器盒——分两种形式:一种设置外接引线的端子板;一种是配置了全套控制电器。 另外液压站还装有滤油网、冷确器、加热器、空气滤清器等,它用于油的冷却、加热及过滤。 液压站的分类 液压站的结构形式,主要以泵装置的结构形式、安装位置及冷却方式来区分。 上置立式旁置式 1、按泵装置的机构形式、安装位置可分为: 1)上置立式:泵装置立式安装在油箱盖板上,主要用于定量泵系统。 2)上置卧式:泵装置卧式安装在油箱盖板上,主要用于变量泵系统,以便于流量调节。 3)旁置式:泵装置卧式安装在油箱旁单独的基础上,旁置式可装备备用泵,主要用于油箱容量大250升,电机功率7.5千瓦以上的系统。由于油泵置于油箱液面以下,故能有效改善油泵吸油性能,便于维护。但占地面积较大,这种结构适用于油泵吸入允许高度受限制,传动功率较大,而使用空间不受限制的各种场合。 2、按站的冷却方式可分为: 1)自然冷却:靠油箱本身与空气热交换冷却,一般用于油箱容量小于250升的系统。 2)强迫冷却:采取冷却器进行强制冷却,一般用于油箱容量大于250升的系统。液压站以油箱的有效贮油量度及电机功率为主要技术参数。油箱容量共有18种规格(单位:升/L):25、40、63、100、160、250、4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200 、4000、5000、6000一般情况液压站厂家可根据用户要求及依据

机床液压系统使用说明书

机床液压系统使用说明书 在客户新购买的液压站常常不知道怎么使用,或者使用错误,造成原本不会出现的液压站故障。那么在使用新液压站时,请详细阅读汉力达液压提供的液压系统使用说明书。 一、液压站工作条件 1.调试前必须认真检查下列各项: (1)因为经过运输,收到货后请检查液压站外观是否有破损,各管路是否有松动; (2)如果电控箱是您自行配置的,那么需要把液压站和电控箱的线路连接起来,确保线路正确、牢固可靠; (3)为油箱加液压油。冬天用32#液压油,夏天用46#液压油。液压油常有规格:200L/桶、18L/桶。 例如YZL120-Z3,则准备至少120L油。装油时,观察液位计指针(红线与黑线之间)。 调整测试液压系统的调整测试的主要内容有空负荷测试和负荷测试等。 1.空负荷测试 空负荷测试目的是全面检查液压系统各个元件、辅助装置和各种基本回路的动作是否正常。 检查的方法是:(1)启动液压泵,先点动确定液压泵的转向。一般为从电机后端看是顺时针转。

(2)松开全部溢流阀手柄(压力调到最小,溢流阀先调到最低,测试时观察压力表指示在最低),泵在空负荷下间歇运转。 ①检查泵的卸荷压力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压力表指针是否在低位) ②有无刺耳噪声。 ③油箱中油液表面是否有吸入空气的泡沫。 ④将液压缸在低压下来回动作数次,最后以最大行程往复多次,以排除系统中积存的空气。

(3)空负荷运转一段时间后,检查油箱内的油面是否过低。 (4)检查安全阀及压力继电器等是否可靠。 (5)当液压系统连续运转半小时以上时,查看油温是否在35~60℃的规定范围内。 (6)检查系统有无异常。 (7)检查各连接处、接合面有无泄漏。 2.负荷测试负荷测试是使液压系统在规定负荷下工作,是检查液压系统能否满足各种参数和性能要求的重要阶段。一般先在低于最大负荷下测试,然后逐渐加载。如果运转正常,才能进行最大负荷测试。 (1)负荷测试时,应缓慢旋紧溢流阀手柄,使系统的工作压力按预先选定值逐渐上升,每升一级都应使液压缸往复动作数次或一段时间。 (2)测试过程中,还应及时调节行程开关、先导阀、挡铁、碰块及自动控制装置等,使系统按工作循环顺序动作无误。

风力发电机组检修作业危险点及安全措施

风力发电机组检修作业 危险点及安全措施 2015年7月 目录 一、登塔作业 (2)

二、风机机舱内的工作 (3) 三、进入风机轮毂内的工作 (4) 四、机舱外作业 (5) 五、风机定检作业 (5) 六、电气回路上的工作 (6) 七、液压扳手使用 (7) 八、大力矩 (7) 九、液压系统上的工作 (8) 十、齿轮箱注油、取油样 (9) 十一、齿轮箱、液压站渗、漏油消缺 (10) 十二、风机变流器检修工作 (10) 十三、风机轴系上的工作 (11) 十四、发电机对中 (11) 十五、调整、更换滑环、碳刷 (12) 十六、控制系统工作 (12) 十七、现场复位操作 (12) 十八、风机通信系统上的工作 (13) 十九、风机机舱及塔筒内动火作业 (13) 二十、使用机舱升降机的工作 (14) 二十一、风机大部件更换 (14) 二十二、导电轨(或母线夹板)、电缆调整 (16) 二十三、安全工器具的使用 (17) 二十四、风机工作中中暑 (17) 二十五、风机维护时车辆停放 (18) 一、登塔作业 危险点: 1、高空坠落、落物

2、机械伤害 3、人身触电 安全措施: 1、特殊气候情况下(东汽风机风速超过 18m/s、雷电天气)严禁进行登塔检修作业。 2、身体不适、情绪不稳定,不得登塔作业。 3、在接近风机时要注意从风机上坠下物体伤人,如螺栓、工具、积雪、冰块等,更不要在塔架下休息。 4、在攀爬之前,必须穿戴好合格的安保用品:工作服、安全帽、头灯、手套、安全鞋、安全带、双钩安全绳,必须仔细检查梯架、安全锁扣、安全带和双钩安全绳,确保安全合格后,方可攀爬。 5、登塔前清空口袋,确保工具包无破损零配件、油脂及工具等单独放在工具袋内,在攀登时把工具包与安全带相连或者背好。携带工具的人应后上先下。 6、登塔前必须确定风机运行方式为“手动停机”,并在转换开关上悬挂“禁止操作,有人工作”标识牌。 7、手中不能有任何物品, 鞋上的泥、油污等必须清理, 爬塔时保证三点接触。 8、当进到塔筒时不要站在梯子的正下方,防止从风机上掉下螺栓、工具等物品。 9、在无法使用助爬器登塔维护检修时,不得两人在同一段塔筒内同时登塔,在一人到达上一节休息平台时将双钩安全绳挂钩挂在挂靠点上,并将平台盖板关闭后,另一人方可继续攀爬。 10、如在工作中,不需要使用吊车或出舱,安全带应放置在顶段塔筒顶部平台处,以防止安全带卷入旋转部件里。 11、登塔时,必须随身配备两种通迅工具,确保通信畅通。 12、使用助爬器登、下塔时,必须要调节到适合自己体重的档位。 13、使用助爬器登塔时,一人登至机舱后,发出准确信息,第二个人得到信息后,方可再次使用助爬器。 14、登塔时,到达爬梯尽头后,必须将双钩安全绳悬挂在固定、牢靠位置后,在拆取助爬器挂钩和安全滑块。待到达平台,确定安全后,在取下双钩安全绳。 15、用助爬器下塔时,必须先将双钩安全绳悬挂在固定、牢靠位置后,在安装安全滑块、助爬器挂钩。在下塔过程中务必使用安全滑块,双手依次紧握爬梯,双脚不得同时离开爬梯。 二、风机机舱内的工作 危险点: 1、人身触电 2、高空坠落、落物 3、机械伤害 4、高温烫伤 5、吸入有毒气体及碳粉 安全措施:

_风力发电实验指导

风力发电实验 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10 8万千瓦,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 6万千瓦,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要大10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环境的保护更加重视,风力发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大力发展风电等新能源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风电不但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不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近几年,随着我国的风电设备制造技术取得突破,风力发电取得飞速发展。 据2011年4月《国家电网公司促进风电发展白皮书》。截至2010年底,全国风电并网容量2956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接近100%。2010年,全国风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2097小时。蒙东、蒙西、吉林、黑龙江风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分别达到21.1%、8.7%、5.6%、4.6%,风电利用已达到较高水平。预计到2015年,我国风电规模将超过9000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1.5亿千瓦以上。 与其它能源相比,风力,风向随时都在变动中。为适应这种变动,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近年来在风叶翼型设计,风力发电机的选型研制,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方式,并网发电的安全性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为风力发电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风电的飞速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与个人发展机会,普及风电知识,在高等院校培养相关专门人才已成当务之急。 实验内容 实验1 风速,螺旋桨转速(也是发电机转速),发电机感应电动势之间关系测量 实验2 测量扭曲型可变浆距3叶螺旋桨风轮叶尖速比λ与功率系数C P 关系 实验3 切入风速到额定风速区间功率调节实验 实验4 额定风速到切出风速区间功率调节实验 - 变浆距调节 实验5 风帆型3叶螺旋桨风轮叶尖速比λ与功率系数C P 关系的测量 实验6 平板型4叶螺旋桨风轮叶尖速比λ与功率系数C P 关系的测量 实验原理 1、风能与风速测量 风是风力发电的源动力,风况资料是风力发电场设计的第一要素。设计规程规定一般应收集有关气象站风速风向30年的系列资料,发电场场址实测资料一年以上。在现有技术及成本条件下,在年平均风速6米以上的场址建风力发电站,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应。风力发电机组的额定风速,也要参考年平均风速设计。 设风速为V 1,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气流方向,面积为S 的截面的气流动能为: )1(2 1 213121SV mV P ρ=?= 空气的动能与风速的立方成正比。 (1)式中ρ为空气密度,由气体状态方程,密度与气压p ,绝对温度T 的关系为:

风电机组维保安全操作规程

风电机组维保安全操作规程 第一条基本原则 安全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因此,负责风电场运行维护的管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教育指导并督促所有工作人员和能够接触到风机的其他人员执行风机的安全工作要求。 第二条风电场工作人员基本要求 (1)经检查鉴定没有妨碍工作的病症,能适应野外作业和高空作业。 (2)具备必要的机械、电气、安装知识。 (3)熟悉风力发电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掌握判断一般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掌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使用方法。 (4)维保人员应认真学习风力发电技术,提高专业水平。至少每年一次组织员工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每年度要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考试,合格者继续上岗。 (5)新聘维保人员应有3个月实习期,实习期满后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实习期内不得独立工作。

(6)所有维保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触电现场急救方法,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第三条安全及防护设备 为了个人的安全,所有人员在风力发电设备上面或周围工作时,都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受伤。 个人安全保护装置包括: (1)安全帽:在风机现场及风机内停留或工作的每个人必须佩戴 (2)安全带、钢丝绳止跌扣、防坠连接装置:根据自己的体型调整安全带的松紧,系好所有的带扣。钢丝绳止跌扣是一种防跌落装置。按箭头朝上的方向将其固定在安全钢丝绳上,另一端挂在安全带(胸前的卡口)上 (3)安全鞋:在现场或风机内工作时,安装和服务人员都必须无条件穿戴安全鞋 (4)手套:在风机内或周围工作的每个人都必须带手套 (5)防护耳套:在产生高噪音区域工作时,如螺栓打力矩,站在发电机或燃油发电机附近或风机正在工作时的机舱内时,必须带防护耳套 (6)护目镜:野外大风工作必须佩戴护目镜

(完整版)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DLT796-2012

风机发电场安全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场人员、环境、安全作业的基本要求,风力发电机组安装、调试、检修和维护的安全要求,以及风力发电机组应急处理的相关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并网型风力发电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2900.53 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T6096安全带测试方法 GB 7000.1 灯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GB 18451.1 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GB19155 高处作业吊篮 GB/T20319 风力发电机组验收规范 GB 26164.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热力和机械 GB 2685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 26860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L/T 572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 574 变压器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 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741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 969 变电站运行导则 DL/T 5284 履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DL/T 5250 汽车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风电场输变电设备 风电场升压站电气设备、集电线路、风力发电机组升压变等。3.2 坠落悬挂安全带 高出作业或登高人员发生坠落时,将坠落人员安全悬挂的安全带。 3.3

全功率变流器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

第五章全功率变流器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 5.1 全功率变流器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 (2) 5.1.1全功率变流器风电机组传动链形式 (2) 5.1.2同步发电机 (2) 5.1.3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结构及特点 (5) 5.1.4电励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结构及特点 (18) 5.2 全功率变流器风电机组变流器 (19) 5.2.1 电机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20) 5.2.1 电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21)

5.1 全功率变流器风电机组的工作原理 5.1.1全功率变流器风电机组传动链形式 随着现代风电机组的额定功率呈现上升趋势,风轮桨叶长度逐渐增加而转速降低。例如:额定功率为5MW的风电机组桨叶长度超过60米,转子额定转速为10rpm左右。当发电机为两对极时,为了使5MW风力发电机通过交流方式直接与额定频率为50Hz的电网相连,机械齿轮箱变速比应为150。齿轮箱变速比的增加,给兆瓦级风电机组变速箱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挑战。风电机组功率及变速箱变速比增大时,其尺寸、重量及摩擦磨损也在增加。作为另外一种选择,风力发电机可以采用全功率变流器以AC/DC/AC的方式与电网相连。 全功率变流器是一种由直流环节连接两组电力电子变换器组成的背靠背变频系统。这两个变频器分别为电网侧变换器和发电机侧变换器。发电机侧变换器接受感应发电机产生的有功功率,并将功率通过直流环节送往电网侧变换器。发电机侧变换器也用来通过感应发电机的定子端对感应发电机励磁。电网侧变换器接受通过直流环节输送来的有功功率,并将其送到电网,即它平衡了直流环节两侧的电压。根据所选的控制策略,电网侧变换器也用来控制功率因数或支持电网电压。 5.1.2同步发电机 发电系统使用的同步发电机绝大部分是三相同步发电机。同步发电机主要包括定子和转子两部分。定子是同步发电机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部件,由定子铁芯、三相电枢绕组和起支撑及固定作用的机座组成。转子的作用是产生一个强磁场,并且可以由励磁绕组进行调节,主要包括转子铁心、励磁绕组、滑环等。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用直流发电机作为励磁电源的直流励磁系统,另一类是用整流装置将交流变成直流后供给励磁的整流励磁系统。发电机容量大时,一般采用整流励磁系统。同步发电机是一种转子转速与电枢电动势频率之间保持严格不变关系的交流电机。 同步发电机的转子基木上是一个大的电磁铁。磁极有凸极和隐极两种结构。凸极转子结

液压系统油管选择、使用及保养注意事项

液压系统油管的选择 各管路国家标准推荐流速: 吸油管路: ~ m/s 回油管路 : ~ m/s 压力油管路: <25 bar ~3 m/s <50bar ~4 m/s <100bar ~5 m/s <200bar 5~6 m/s >200bar 6~ m/s

A、B为接执行组件(液压缸)的工作油口 X或K为液压组件外控油口,Y或R为液压组件外泄油口 液压机器使用注意事项 液压站是由液压泵、驱动用电动机、油箱、溢流阀等构成的液压源装置或包括控制阀在内的液压装置,当启动发动机时,由发动机传动给液压泵,再由液压泵产生液压力传输到各个工作装置上,这样就产生了工作力了。液压机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液压油是液压站工作时的能量传递介质,液压油的质量、清洁度、粘度对液压泵、液压阀及液压缸的寿命起到了主导地位,故在使用液压站时应高度重视液压油的质量和保持液压油的清洁。 2.使用液压站前,必须在油箱里加入有合格的液压油,并检查油面是否达到油箱高度(不含脚)的80%处。 3.使用相当于ISO VG32,VG46,VG68石基抗磨液压油。在我国一般采用VG46石基抗磨液压油。液压油应具有润滑性、不燃性、耐磨性及良好的流动性。在寒冷地域,采用的液压油还应具有良好的抗低温防凝特性。①正常工作时油温低于30℃时,应采用VG32液压油。②在可承受油温高于70℃的工程机械,可采用VG68液压油。 4.液压站环境温度范围10℃-35℃。若环境温度过高,应远离发热体或加隔热装置及通风设备。 5.液压油温度范围10℃-60℃,温度过高应加冷却器。若油温过低,可采用调定40%-60%的额定压力开机,让油循环预热;或安装专门的液压油加热器加热,加热时必须开机让油箱内的液压油得到充分循环,均匀受热。100℃85℃75℃65℃-70℃55℃-65℃45℃-55℃30℃-45℃20℃-30℃0℃-20℃危险温度限界温度注意温度安全温度理想温度常温低温绝对不能使用缩短全作动 油之寿命,应使用油冷却器,油温逾60℃,每上升8℃,其使用寿命将次第减半。最适当的使用温度,性能最高,寿命最长起动时无危险,但长时运转时效率低下。起动时应注意,低温时工作油之粘度很高,易引起空蚀现象。 6.液压站的配管,应采用高压软管或无缝钢管。装配前,所有管道及接头必须要经过严格的除锈、除尘、防锈处理。固定部 件与振动、活动部件连接应采用软管,以免松动及受力。 7.开机前,应检查各管道接法是否正确,管道及接头是否牢固。 8.开机时,先点动电机,检查电机油泵旋转方向是否正确。注意电机、电磁阀等的控制电压是否正确,以免烧坏或不能驱动。 9.注意控制电磁阀的电线要求有足够过流能力,一般采用,若距离较远的情况应考虑采用更大的规格。直流电磁阀一般应采用1 MM2,交流电磁铁一般可采用MM2。

派克液压系统UP3000-100国电使用说明书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3MW风机液压系统使用说明书 Engineering Document Doc No.: PHBJ-IM-10052-A0-0-SH 1. 范围 本操作说明书适用于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3MW风机液压系统使用说明书(以下简称系统); 本操作说明书规定了系统的使用方法,常规保养和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2. 系统简介 本系统主要用于3MW风机的转子刹车,偏航刹车和主轴插销控制。 2.1 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液压动力站总成和管道组成。 2.2 主要工作参数: 2.2.1 主齿轮泵: PGP502A0012CH1H1NE3E2B1B1 (1.2ml/r) 最大工作压力: 25 MPa 数量: 1台 辅应急手动泵: HP10-21A-O-N-B(10.6ml/stroke) 2.2.2 电动机 电机型号: MS802-4-B14-400/50-IP55 输出功率: 0.75 KW 转速: 1500 rpm 数量: 1台 2.2.3 电加热器 型号: SK7787-220-170 功率: 170W 220VAC 50Hz 数量: 1 台 2.2.5 供电要求 电动机为:三相 AC400V, 50Hz 电加热器: 单相 AC220V, 50Hz 控制电源和电磁铁电源为: DC24V 2.2.6 油箱容积 有效容积为12L,最大容积为15L。 2.2.7 液压工作液 Mobil SHC 524油液清洁度应保持在NAS 8级(ISO 17/14),最低不能超 过NAS9级( ISO 18/15),油液含水量不超过0.1%。

2.3 外形及安装说明 外形, 外接管路及地脚螺钉尺寸见所附外形图 3. 工况说明: 系统液压回路及相关的技术参数见液压系统原理图和附件样本。 系统由电机泵组(6,7,8)提供动力, 系统压力由溢流阀(13.1)调整至170bar, 蓄能器(22,23)提供应急动力源, 压力传感器(19.3)监控主系统压力, 压力 传感器(19.2)监控偏航刹车压力, 压力传感器(19.1)监控主轴刹车压力,节 流阀(24)平时处于关断状态, 在泵卸荷时才需要开启. 3.1 转子制动回路 转子制动器系统用来停止转子。 正常工作时, 电磁换向阀(15.1,27.1)电磁铁Y1,Y2得电, 转子刹车释放. 应急情况下, Y1, Y2失电, 蓄能器(23)压力油经电磁阀(15.1)进入刹车卡 钳, 转子制动. 压力继电器(3.8)在刹车油腔低于10bar时断开发讯. 压力 传感器(19.3)监控蓄能器(23)充压情况. 压力传感器(19.1)监控转子刹车 压力情况.减压阀(16)控制刹车油最高压力. 节流阀(17.1)控制刹车起压时 间. 3.2 偏航刹车回路 偏航制动器系统用来停止机舱旋转。 电磁换向阀(27.2)得电, 偏航刹车释放. 电磁换向阀(27.3)得电, 偏航 刹车半刹, 溢流阀(13.3)调整半刹时的压力. 节流阀(17.2)控制刹车起压时 间.电磁换向阀(15.2)在偏航半刹和解缆时得电。 3.3 主轴插销回路 主轴插销回路是用来在停机后防止主轴在外力作用下继续旋转。 手动泵(11.2)用于给主轴插销油缸加压,手动换向阀(26)控制压力油的 流向,以控制主轴插销油缸伸出或者缩回。 3.2 使用条件说明 3.2.1 液位:工作油路液位应保持在油箱高度的70%左右。 油箱上设有液位液温控制器,当液位低时,SL液位控制器断开,提示使 用人员加油。 3.2.2 油温:油温要求控制在2℃和70℃之间; 当油温低时,加热器自动启动; 当油温高于700C时,油温控制器ST断开,高温报警. 3.2.3 压力:系统主轴刹车压力由S1,BP1,BP2和BP3监控, BP1输出为 4~20mA(0~250bar)信号,对应应急动力源压力,S1监控刹车压力, 低于 10bar时断开. BP2输出为4~20mA(0~250bar)信号,对应应监控高速轴刹 车压力,偏航刹车压力由BP3监控, 输出为4~20mA(0~250bar)模拟信号.

风力发电场安全操作规程

风力发电场安全操作规程 版 本:A/0 编 制:虎世宏 审 核:张剑辉 批 准:汪海 受控状态:受控文件 分 发 号:FF-01JSZX 2009年6月22日发布 2009年6月22日实施 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 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GL/CX-4.4.6-07 QES/TY

目录 1 范围 (3) 2 引用标准 (3) 3 总则 (4) 4 风电场工作人员及负责人基本要求 (4) 5 风电机安装安全措施 (7) 6 风电机组维护、检修、调试安全措施 (9) 7 攀登风机安全注意事项 (15) 8 机组内应具备的安全设施 (17) 9 风机操作基本安全注意事项 (18) 10 机组调试、启动运行条件 (19) 11 兆瓦机组转子锁定注意事项 (20) 12 变桨系统工作安全注意事项 (21) 13 变流系统操作注意事项 (24) 14 水冷系统维护安全事项 (24) 15 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机械危险 (25) 16 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电气危险 (25) 17 风电机组安全运行规定 (27) 18 风电场的其它相关规定 (30) 19 提升装置的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38) 20 未经允许禁止操作项目 (39) 21 重大配备吊装的规定 (40) 22 安全用电常识 (41) 23 油液造成的危险 (41) 24 自然环境危险 (42) 25 发生火灾时的做法 (43) 26 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急救和做法 (44) 27 人员发生电气设备事故时的做法 (46) 附录紧急救护法 (47)

风力发电场安全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力发电安全生产工作内容、权限、责任及检查考核办法。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各现场、部门风电场安全生产全部过程。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 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 558—1994 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DL/T 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DL/T 666—1999 风力发电场运行规程 DL/T 797—2001 风力发电场检修规程 DL796─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SD 292—1988 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 电业安全[1994]227号关于修订《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部分条款的通知》

液压站的知识

液压站的知识

液压站 1. 液压站的种类: 按照日常使用可将液压站分为专用液 压站和通用液压站两类。工业设备所用的液压 站都是根据主机的某种工艺目的专门设计和制 造的,一般不具有通用性,属于专用液压站范 畴。针对现代机械设备的一些共性特和使用要 求,近年来,有些液压制造商还为用户提供一 类通用化液压装置。这类通用化液压装置常将 大部分控制元件与液压泵及其驱动电机,油箱 等集成在一起,这种液压装置称为液压多功能 液压工作站。这类液压装置一般为便携式结构, 体积与重量较小,一般由液压元件厂专门生产。 按液压站的规模大小,可划分为三类。规 模较小的单机型液压站,通常为动力型或复合型整体式液压站。中等规模的机组型液压站,则多采用复合型分离式结构。中央型液压站是大规模的液压站,高置这种液压站可以对液压系统进行集中管理。 按照操作执行器的液压控制装置的安放位置及液压站的功能,又可进一步将液压站分为动力型液压产的复合型液压站两种结构类型。复合型液压站的将系统中液压泵及其驱动电机,油缸及其附件,液压控制装置及其它辅助元件等均安装在主机之外,系统的执行器仍安装在主机上。复合型液压工作站不但具有向执行器担供液压动力的功能,同时还兼具控制调节功能。按照液压控制装置是否安装在液压泵上,此种液压站又可进一步分为整体式液压站和分离式液压站两类。整体式液压站是将液压控制装置及蓄能器等均安装在液压泵上。而分离式液压泵站,液压阀站和蓄能器站等几部分,各部分间按照液压系统原理中确定的油路关系通过管路进行连接。 2. 液压站工作原理: 液压站是液压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的液压控制单元单元, 液压站主要由柱塞泵、冷却泵系统、过滤器、两位两通换向阀、电磁溢流阀、压力表、压力传感器、节流阀、单向截止阀、溢流阀、恒温器、加热器、手动球阀、盘型闸、蓄能器、远程温控器、比例调节阀、截止阀、油位继电器等组成。 液压站的工作原理

液压泵站使用说明

BZ 型超高压油泵站 一、适用范围 BZ 型超高压油泵站是以超高压、小型、安全、效率高等为特点的油压泵站,在需要以油压为动力的各种作业中都可以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配以相应的机具和装置,可进行推广、拉伸、扩张、夹紧、弯曲、顶升、挤压等基本作业,也可进行送变电导线压接、钢筋压接、钢筋混凝土桩压桩以及桩基测试等工程作业。油泵站内设有安全阀(注:125MPa 泵站无安全阀)、溢流阀、三位四通换向阀、操作灵活、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二、型号说明: 电动机D (可省略) 原动机 汽油机Q 风动马达F 改型编号 (a,b,c......) 流量1/min 额定工作压力MPa 泵站 四、液压系统与工作原理: 1、液压系统图 BZ 型超高液压油泵站,主要由电动机(汽油机)、轴向柱塞泵、安全阀(125MPa 泵站无安全阀)、溢流阀、三位四通换向阀、油箱等组合而成。液压系统见下图:

2、工作原理: 本泵站是将电能(或机械能)转变成液压能的装置,是供分离式千斤顶或其他液压机具进行作业的液压动力源。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汽油机)带动压轴旋转,由于压轴的倾斜面,使与其压盘接触的柱塞产生轴向移动,柱塞油腔容积发生变化,达到吸油、压油之目的。液压油通过三位四通换向阀将压力油输出,通过装有快换接头的两根高压软管(均可作进出油管)与分离式千斤顶或其他液压机具连接,实现顶升、下降或其他作业要求。 五、操作方法与维护 1、首先由装有快换接头的高压软管将油泵站与分离式千斤顶或其他液压机具连接牢固,然后将溢流阀处于开启状态(逆时针旋松),同时将换向阀手柄盖箭头置于中间位置(见图一、图二)。

2、启动电动机(或汽油机)(电动机正反转均可),油泵站运转正常达到工作状态后,将换向阀手柄盖箭头旋转到任一管接头出口位置上,然后顺时针旋转溢流阀上的调压螺帽进行压力调节(注:当千斤顶或其他液压机具在运动时调压,压力不会升高),此时油泵站将工作油经对应的出口处输出,若接头出口软管与千斤顶上的“下腔”连接,则千斤顶上升;欲使千斤顶下降,则将换向阀手柄盖箭头方向指向另一管接头出口位置,改变工作油的输出方向,千斤顶则达到回程目的。 3、当停止使用需拆下高压软管时,油泵站的接头必须用防护套封住,以防止杂质进入接头内,从而引起回路接头堵管或油路堵塞造成油缸变形或其他不良的严重后果。 4、70MPa高压软管不论使用与不使用,其弯曲半径应小于200mm(尽可能大),125MPa高压软管其弯曲半径小于300mm。当拆下后,应将软管两端接头对接封住,以防止杂质等进入管内堵塞通道造成事故,同时携带方便。 5、快换接头连接时,用手指用力将外管接头的外套沿轴方向退出,保持不动,用另一只手握住内管接头,沿轴方向用力插入外管接头内,确定插到位后,放松外套使其复位。脱离时,用手指用力将外管接头的外套沿轴方向退出,保持不动,用另一只手握住内管接头,沿轴方向用力拔出内管接头后,放松外套使其复位并装上防护套。在拆装过程中,用力必须沿轴方向用力,以防止“O”型圈擦伤或外管接头卡住,并注意清洁以防止杂质进入管路引起渗漏或堵管,造成不良后果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连接方法:一只手先将外套退出保持不动,另一只手将内管接头沿轴方向插入外管接头后,放松外套。

风电机组安全规范

13.1.1 在风电机组上工作,应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及变电站部分(GB26860-2011)、热力和机械部分(GB267.94.1-2010)、电力线路部分(GB26857.9-2011)、高压试验部分(GB26861-2011)以及本规程。 13.1.2 在风电机组上工作的人员应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机械、电气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应具备高处作业所要求的能力,并熟练掌握高空逃生及高空救援的相关技能。 13.1.3 风力发电机组底部入口处应设置“禁止烟火”、“未经允许,禁止入内”等标示牌;基础附近应设置“请勿靠近,当心落物”、“雷雨天气,禁止靠近”等警示牌;塔架爬梯旁应设置“必须系安全带”、“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防护鞋”等指令标识;可能触及的带电设备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当心触电”标识。 13.1.4 风电机组内无防护罩的旋转部件应粘贴“禁止踩踏”标识;易发生机械卷入、轧压、碾压、剪切等机械伤害的作业地点应设置“当心机械伤人”标识;机组内安全绳固定点、高空应急逃生定位点、机舱和部件起吊点应清晰标明;塔架平台、机舱顶部和机舱底部壳体、导流罩等作业人员工作时站立的承台等应标明最大承受重量。 13.1.5 塔架内照明设施应满足现场工作需要,照明灯具选用应符合《灯具第一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 7000.1)的规定,灯具的安装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7.9)的要求。 13.1.6 机舱和塔架底部平台应配置灭火器,灭火器应置于便于取用的位置并可靠固定。 13.1.7 风电机组机舱内、交通运输工具上应配备急救箱、应急灯和逃生装置等应急物品,并定期检查、补充或更换。急救箱内的药品应根据风电场现场需要合理配置。 13.1.8 雷雨天气不得安装、检修、维护和巡检风电机组,发生雷雨天气后一小时内禁止靠近风力发电机组;风电机组叶片有结冰现象且有掉落危险时,禁止人员靠近,并应在风电场各入口处设置警戒区;塔架爬梯有冰雪覆盖时,严禁攀爬。 13.1.9 在12m/s及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雷电、冰雹、大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风速超过25m/s及以上时,禁止人员户外作业。 13.1.10 攀爬风电机组前,应将风电机组置于停机状态,将就地控制箱运行方式切换至“检修/维护”模式并挂警示牌,防止远程启动和就地误启动。 13.1.11 在风电机组上工作时,应不少于两人;禁止两人在同一段塔架内同时攀爬;通过塔架平台盖板后,应立即随手关闭盖板;随身携带工具人员应后上塔、先下塔;到达工作位置,应先挂好安全绳,后解防坠器;在塔架爬梯上作业,应系好安全绳和定位绳,安全绳严禁低挂高用。 13.1.12 登塔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工作服、穿防护鞋、戴安全帽、戴防滑手套、使用防坠落保险装置,登塔人员体重及负重之和不宜超过100kg。 13.1.13 登塔作业时,风速不得高于该机型允许登塔风速,但风速超过18m/s时及以上时,禁止任何人员登塔作业。 13.1.14 高处作业时,使用的工器具和其它物品应放入专用工具袋中,不得随手携带;工作中所需零部件、工器具必须传递,不得空中抛接;工器具使用完后应及时放回工具袋或箱中,工作结束后应清点。 13.1.15 登塔用安全带应按照《安全带》GB207.95-2007.9、《安全带检验方法》GB207.96-2007.9有关规定进行保管、使用、检查和试验。使用前检查安全带及其附件无开线、开裂、金属件变形、连接器开启、断股等现象。 13.1.16 登塔用防坠器、连接绳、连接器、缓冲器应按照《电力高处作业防坠器》DL/T 1147-2007.9有关规定进行保管使用、检查试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