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评价复习简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338.25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资源评价的涵义、内容及原则。

按流域或地区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条件作出全面的分析估价,是水资源

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基础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水决策的依据

内容: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包括多年平均值和地表水、地下水在总量中各占多少、年内和多年变化规律等;

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允许开采量的估计;

确定出适合不同用途的各类水资源的现状及其前景;

水资源供需状况及预测、解决供需矛盾的途径;

查清水的化学成分和特征,并进行分类和分区,并确定出不同化学类型水体分布范围和数量;

为控制自然界水源所采取的工程措施的正负两方面效益评价;

政策性建议等。

原则:“三水”转化原则,尤其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

“以丰补欠”原则

水量与水质并重,遵循水质标准的同时又尊重客观实际的原则

水资源评价和环境评价、评价和监测相结合的原则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系统保护协调

全面评价与重点区域评价相结合

2.水资源分区的含义、目的及意义。

含义:

目的:把区内错综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不同的分析要求,选用相应的特征指标,通过划区进行分区概化,使分区单元的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和社会经济、水利设施等各方面条件基本一致,便于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利用

意义:•水资源时空规律很复杂,在较大范围内,差异性很大,分区可以更好地研究水资源的变化规律;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自然地理条件、水土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发展、工农业布局、水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条件等许多因素的制约。对各流域各地区而言,这些制约因素既有明显的差异性,也有相似的一致性。

•分区可以根据各分区的水资源特点,既反映各地区的特点,又探索共同的规律,制定具体的切合实际的开发利用方案,便于管理和方案的实施

3.水资源评价分区方法如何?我国水资源评价工作是如何分区的?

水资源区划分的方法为逐级划区,把要研究的整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一级区,每一个一级区又可划分为若干

个二级区,依次类推,最后一级区常称为计算单元或基本单元,即区划的最小单元。

水资源区划的方法很多,有经验法、重叠法、聚类法、综合法、主导因素法、谱系群分析法等。

水资源分区方法

中国水资源评价工作采用的是三级分区:

•一级区以大江大河为主体并结合自然地理位置划分;

•二级区主要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方向的相似性进行划分;

•三级区划分着重考虑的是有利于水量分析计算。

4.如何进行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分区?举例说明

A. 地表水资源评价分区

地表水资源评价分区一般按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两种方法划分。其中,行政分区按省、市、县、乡等行政辖

区范围划定;流域分区按流域水系范围划定。

B. 地下水资源评价分区

在已划定水资源评价的行政、流域分区基础上,可根据具体情况细分地下水类型区:

a. 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平原区、山丘区作为一级类型区。

b.根据次级地形地貌特征、岩性及地下水类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将山丘区划分为一般山丘区、岩溶山

区和高原区;平原区可划分为山前平原区、一般平原区、滨海平原区、山间盆地平原区。

c.根据地下水矿化度<1g/l、1-3g/l、3-5g/l和>5g/l,将二级类型区划分为全淡水区、微咸水区、半咸水区、咸水区。

d.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二级类型区或亚区,可再划分若干水文地质单元,即计算区。

5.降水是如何形成的?包括哪些类型?降水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⑴降水的成因与分类

地面暖湿空气→抬升冷却→凝结为大量的云滴→降落地表形成降水

水汽、上升运动和冷却凝结是形成降水的三个因素。

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气旋雨

降水的基本要素: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强度、降水面积

6.根据蒸发面性质,流域蒸发分为哪些类型?简述其机理。

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散发

水面蒸发:水分化汽、水汽扩散

土壤蒸发

土壤蒸发是指土壤孔隙中的水分离开土壤表面向大气逸散的现象,

根据土壤供水条件差别及蒸发率的变化,可分三个阶段:

①定常蒸发率阶段:当土壤含水量大于田间持水量时,水分充分供给的条件下,水分通过毛细管

作用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土壤表层供给蒸发。

②蒸发率下降阶段:当土壤中水分由于蒸发逐渐减少到第一个临界点田间持水量以下时,土壤中

毛细管的连续状态逐渐受到破坏,输送到土壤表层的水分逐渐减少,不能满足蒸发需要,蒸发率

明显下降,土壤蒸发量随之减少,直至毛管断裂含水量。

③蒸发率微弱阶段:当土壤含水量减少到第二个临界点毛管断裂含水量以下时,土壤通过毛管作

用向土壤表层输送水分的机制完全被破坏,土壤水只能靠分子扩散作用而运动,土壤蒸发十分微

弱,数量极少且比较稳定。

植物散发:植物散发是植物根系从土壤等吸收的水分,通过叶面、枝干蒸发到大气中的一种生理过程。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经导管向上移动,在根压和蒸腾拉力作用下,水分移动可达树梢的叶子,进而

通过气孔散发。

7.径流的含义及分类。径流的表示方法有哪些?简述径流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径流是指流域内的大气降水,除掉部分被蒸发等损耗外,其余的在重力或静水压力作用下沿着流域地表面和地下汇入河网,并向出口断面汇集并输送的全部水流。

径流的分类

按径流途径可分为:地表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表示方法:流量、径流量、径流深、径流模数、径流系数、径流变率

径流形成过程:由降水到达地面时起,到水流流经出口断面的整个过程,可分四个

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