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寿县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5
我的家乡寿县古城作文600字作文一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的家乡——寿县古城。
寿县古城可美啦!那里有高高的城墙,走在上面,就好像自己变成了古代的士兵,在守护着城池。
城墙又厚又结实,经历了好多好多年,还是稳稳地立在那里。
城里有好多古老的房子,有的房子门口还挂着红灯笼,看起来特别喜庆。
还有一条老街,叫报恩寺街。
那里有卖糖葫芦的,甜甜的糖葫芦可好吃啦!每次我路过都会缠着爸爸妈妈给我买。
古城里还有一座博物馆,里面有好多古代的东西,像古老的铜钱、漂亮的瓷器。
每次去参观,我都觉得像是穿越到了古代。
最有趣的是,每年端午节的时候,城边的河里会举行赛龙舟比赛。
好多人都去看,大家一起喊着加油,热闹极了!
作文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的家乡有一个特别棒的地方,叫寿县古城。
一走进古城,就能看到大大的城门,城门上还有好多铁钉呢,看上去特别威风。
走进城里,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河水清清的,能看到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
我最喜欢的是古城里的小吃。
有一家卖牛肉汤的,那味道,香得不得了!每次我都能吃一大碗。
还有卖大麻花的,又香又脆,咬一口,“嘎吱嘎吱”响。
古城里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有一个广场,晚上会有好多爷爷奶奶在那里跳舞。
还有一个小公园,我经常和小伙伴们在那里捉迷藏。
寿县古城,是我心中最美丽的地方,我希望它永远都这么好!。
文化名城寿县千年巍峨古城墙,刀光剑影血战场,八公山上风涛吼,安丰塘畔稻花香。
寿县(别称寿州、寿春)是安徽省最早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
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
众多脍炙人口的成语都诞生于此地或于此地相关。
有500多条成语出自寿县。
寿县古城墙是中国现今仍保存完好的古代城墙之一,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它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的结晶。
由于寿县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
所以要修筑古城墙来保护古都抵御外来侵略。
今寿县城墙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明清时曾多次修复,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
城墙位于淮河南岸,八公山下,古城略呈方形,棋盘式布局。
城墙周长7147米,高为9.7米,底宽18-20米,顶宽6-10米。
城内面积3.65平方千米。
寿县古城墙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它是中国惟一保存完整的古城墙。
寿县古城墙自明清以来,按照防御战争和防洪的需要,不断进行整修。
至今仍保持着明清两朝风格。
此古城墙不仅是中国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古城墙,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防体系。
目前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单。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迫于秦国势力,只的得向东迁移到寿县(寿春),历经四王,统治18年。
源于江汉地区以荆州为中心的楚文化也随之东渐江淮地,特别是楚国迁都寿春后,汉江楚文化与淮夷土著文化进一步融合,形成了以寿春为中心的江淮楚文化。
江淮楚文化最大的成就,首先体现在水利科学上,孙叔敖为楚国令尹(宰相),楚庄王时,孙叔敖主持修建了芍陂。
它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淮河洪灾频发,孙叔敖主持治水,倾尽家资。
历时三载,终于修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农桑,造福淮河黎民。
后来又修建了安丰塘等大量水利工程,2600年过去,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
六安之寿县古城文化我的家乡——寿县,是一座历史古城,以楚文化为底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尤以正阳肘阁、寿州锣鼓等广受欢迎。
它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是隶属六安市的一座县城。
寿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称寿春、寿阳、寿州,素有“中原屏障”、“江南咽喉”之称。
自古及今,这片深厚的土地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存长期以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有句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所以寿县的饮食文化有必要也介绍一下。
中华饮食文化世界独一无二,人们赋予其审美、艺术、礼仪、禁忌等文化内涵,讲究饮食的氛围和方式。
寿县的特色食品品种繁多,味道各异。
地方特产有“大救驾”、八公山豆腐还有回王鱼等等。
当然,这些特产是有些名堂的。
所谓的“大救驾”舒相传赵匡胤攻打南唐时疲劳过度、茶饭不思。
有个厨师用上好的白面、白糖、香油、青红丝、核桃仁等材料做了点心,这种点心的外皮有数道花酥层层叠起,金丝条条分明,中间急流漩涡状。
赵匡胤只觉一股香气袭来,再看桌上摆着的点心形状美观,不觉心动。
他拿起一只放进嘴里,只觉香酥脆甜十分可口。
再仔细看那馅心,有如白云伴着彩虹一般美丽清爽,于是一连吃了许多,身子顿觉增加了力气。
此后,他连续吃了几次,很快恢复了健康,还率领军队又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
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上了大宋朝的开国皇帝,不时谈起南唐一战,对在寿县吃的点心总有念念不忘之意。
他曾对部下说:“那次鞍马之劳,战后之疾,多亏它从中救驾呢。
”于是便叫这种糕点为“大救驾”。
淮南王刘安,是西汉高祖刘邦之孙,公元前164年被封为淮南王,都邑设于寿春 即今安徽寿县城关,名扬古今的八公山就在寿春城边。
刘安好道学,欲求长生不老之术,不惜重金广招方术之士,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波、伍波、晋昌、毛被、左昊八人,号称“八公”。
刘安幽八公相伴,登北山而造炉,炼仙丹以求寿。
他们取山中“珍珠”、“大泉”、“马跑”三泉清冽之水磨制豆汁,又以豆汁培育丹苗,不料炼丹不成,豆汁与盐卤化合成一片芳香诱人、白白嫩嫩的东西。
寿县:楚文化的故乡寿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是楚文化的故乡,淝水之战古战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淮南子》的诞生地,发源于此的世界管状射击武器、垂体激素药物、中国豆腐制法、“天下第一塘”安丰塘,被世人称为“四个世界之最”,寿春楚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依八公山,傍淮、淠河,寿县历史悠久。
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屡为州、府、道、郡等治所。
它古属淮夷部落,夏为扬州域,商周为州来国地,春秋属楚。
三国时为魏地,已是十余万人的重镇。
自晋以后到唐、宋,寿县继续以繁华著称于世,所谓“扬(州)寿(州)皆为重镇。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接受令尹春申君的建议,“东徙都寿春”,寿春即今天的寿县。
公元前248年,楚考烈王将江东即今天的上海、苏州、无锡一带,列为春申君的封地,春申君黄歇因此成为历史上开发上海的第一人,楚国接受春申君建议迁都寿春,寿县才有了历史上第一次建都的荣光;春申君受封江东,大上海才得以走出蛮夷,成就了今日世界大都市的辉煌。
春秋时,楚国势力逐渐转向东方扩展。
穆王四年(前622年),楚灭六、蓼,后又灭舒入巢,楚文化开始进入江淮地区。
庄王时,楚令尹孙叔敖造芍陂(即今安丰塘),加速了此地经济的增长,从而为楚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怀王时(前328-299年),楚已据有两淮地区,楚文化的影响日益扩大、加深。
考烈王元年(前262年)此地为春申君黄歇的食邑。
在黄歇的积极经营下,建筑、熔铸、农业等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徙都寿春,寿春的地位发生了巨变,使寿县很快成为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大都会,是楚国后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说起寿州楚文化,必然要提及博物馆。
寿县博物馆位于寿春镇古城西大街中段的南侧,北与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庙古建筑群隔街相望。
环境优雅、古朴,交通便利畅达。
寿县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10月,是安徽省建馆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寿县寿县地图寿县是六安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东邻长丰县,北与淮南市、凤台县毗邻,西靠霍邱县,南与六安市、肥西县相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地处江淮丘陵与淮北平原之间,地势南高北低。
淠河流经寿县、霍邱两县之间,在正阳并入淮河,东淝河经瓦埠湖至八公山入淮河。
合淮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铁路淮南站约25公里,正在兴建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位于县界。
中文名称:寿县外文名称:Shou County别名:寿春、寿州行政区类别:县级所属地区:安徽省六安市下辖地区:21个镇、4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政府驻地:寿春镇电话区号:0564邮政区码:232200地理位置: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面积:2986平方千米(现为2948平方千米)人口:135万人(2007年末)方言:江淮官话、中原官话气候条件:季风性亚热带半湿润气候著名景点:安丰塘(芍陂)、楚王墓、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寿州古城机场:合肥骆岗机场火车站:寿县站车牌代码:皖N民系:下江民系、中原民系行政代码:341521目录基本介绍基本县情文化艺术寿县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一、综合二、农业三、工业和建筑业四、固定资产投资五、国内贸易六、交通和邮电七、财政、金融业八、教育和科学技术九、文化、卫生和体育十、人口和人民生活十一、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地方特产:大救驾1.大救驾2.八公山豆腐寿州香草行政区划方言基本介绍基本县情文化艺术寿县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一、综合二、农业三、工业和建筑业四、固定资产投资五、国内贸易六、交通和邮电七、财政、金融业八、教育和科学技术九、文化、卫生和体育十、人口和人民生活十一、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地方特产1.大救驾2.八公山豆腐3. 寿州香草行政区划方言基本介绍邮编:232200 代码:341521 区号:0564 拼音:Shòu Xiàn 英译:Shou County寿县[1]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东径116°27′-117°04′、北纬31°54′-32°40′。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依八公山,傍淮、淠河,同省会合肥市接壤,与国家能源城淮南市毗邻。
全县总面积2986平方公里,耕地178万亩,辖25个乡镇。
总人口133万。
寿县历史悠久。
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屡为州、府、道、郡等治所。
它古属淮夷部落,夏为扬州域,商周为州来国地,春秋属楚。
三国是为魏地,已是十余万人的重镇。
自晋以后到唐、宋,寿县继续以繁华著称于世。
寿县文化灿烂。
是楚文化的故乡,是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
以楚文化为底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乡土文化,尤以正阳肘阁、寿州锣鼓等广受欢迎。
寿县是安徽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记载的历史长达2600年,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享有“地下博物馆”之美誉,“一山一水一古城”更是声名远扬。
其中“古城”就是寿春城,保存完好的古城墙7147米,环抱古城3.65平方公里,古城内千年报恩寺、元代孔庙、明清时期华东最大的清真寺,古朴典雅,气势恢宏。
寿县楚文化博物馆珍藏文物6000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62件,为故宫的十分之一。
报恩寺座落在城内东北隅,旧名崇教禅院、东禅寺,明洪武年间改为今名。
据《寿州志》记载,此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全寺总面积1470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在江淮大地上可谓首屈一指。
走到西大寺巷尽头,越过高大红色的照壁,迈进山门,即到第一进大院,院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
院正中是宋塔地宫,原为九级的北宋舍利砖塔,后倒塌六级,残存的三级因危及游人安全,于1977年拆除。
清基时发现了塔下的地宫,地宫有彩绘壁画及金、银棺等珍贵文物。
再穿过二佛殿,便来到第二进深院,两棵千年银杏遮天蔽日,把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和东西廊房掩映在绿荫之中。
安丰塘位于寿县县城南30公里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丰塘、漳河渠、都江堰、郑国渠)之一被誉为“神州第一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介绍家乡寿县的作文
哎呀呀,我的家乡寿县那可真是个特别棒的地方呀,哈哈!
寿县有好大好高的城墙呢,嘿呀,那城墙可壮观啦!每次我看到它,都觉得好威风呀。
我和小伙伴们还会在城墙上跑来跑去,可好玩啦,嘿嘿。
还有还有,寿县有好多古老的建筑呀,哎呀,那些房子都好有历史的感觉呢。
走在那些小巷子里,就好像穿越到了古代一样,嘿呀。
寿县还有好多好吃的呢!我最喜欢吃那里的大救驾啦,咬一口,哎呀,甜甜的,脆脆的,可好吃啦,哈哈。
寿县的人们也都特别好,大家都很热情呢。
走在路上,大家都会笑着打招呼,嘿呀,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我最喜欢在寿县的公园里玩耍啦,那里有好多花草树木,哎呀,可漂亮啦。
我会在那里跑来跑去,和小伙伴们做游戏,嘿嘿。
我真的好喜欢我的家乡寿县呀,哎呀,它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哈哈,以后我也要一直在这里生活,嘿嘿!。
介绍家乡寿县的作文
哎呀呀,我要给你们讲讲我的家乡寿县呀,哈哈!
寿县可是个特别棒的地方呢!嘿呀,那里有古老的城墙,高高的,厚厚的,可威风啦,嘿嘿。
我经常和小伙伴们在城墙上跑来跑去,可好玩啦,哈哈。
还有那美丽的护城河,河水清清的,哎呀,有时候还能看到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呢,嘿呀。
寿县还有好多好吃的哟!比如那香香的大救驾,咬一口,哎呀,那味道,可甜啦,嘿嘿。
还有八公山豆腐,滑滑嫩嫩的,好吃得不得了,哈哈。
寿县的历史也很悠久呢,有好多好多古老的建筑和故事,嘿呀。
每次听大人们讲那些故事,我都觉得特别神奇,哎呀。
我可喜欢我的家乡寿县啦,嘿嘿,这里有我好多美好的回忆呀,哈哈!以后我也要一直一直住在这里,嘿嘿。
我的家乡寿县作文我的家乡寿县,风景秀丽。
春天到了,漫山遍野都是绿色;夏天来临,一片碧绿;秋天是金黄色的世界;冬天,一派银装素裹的美好景象!小草们已经不知不觉地从泥土里探出头来,瞧!它们绿油油、软绵绵的,多么舒服啊!有些小朋友还把小草给拔下来玩呢!花儿也迫不及待地绽开了笑脸,争先恐后地想要展示自己最美的姿态:桃花粉红粉红的,像害羞的姑娘;梨花雪白雪白的,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娃娃……五颜六色的菊花也竞相开放着,有紫色的、淡蓝色的、橙色的、黄色的……真漂亮呀!远处看去,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树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甜润,令人心旷神怡。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座城市便披上了节日盛装,彩灯闪烁,流光溢彩,绚烂夺目,美轮美奂。
街道两旁的路灯,如同一条条巨龙,蜿蜒盘旋,鳞次栉比,直冲云霄。
马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汽笛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商店门口各种各样的霓虹灯,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我家住在长岗村的东面,那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和奇特的自然现象。
其中最著名的就数“三仙洞”了。
据说很久以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打仗。
他们为了保护百姓免受伤害,决定联合抗敌。
于是,他俩化作凡间百姓,混进敌营,与敌军周旋。
由于他们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终于取得了胜利。
因而,后人称赞他们为“三仙”。
又传说八仙过海时,吕洞宾留守蓬莱岛,只带了铁拐李、汉钟离二位随行。
后来,八仙飘洋过海,来到了南方某省。
但见这里青山绿水,环境优雅,民风淳朴,便结庐隐居,修炼成仙。
他们虽然功力深厚,却仍旧常回故里,造福桑梓。
大约过了十分钟,我们终于爬完了陡峭的石阶,站在了平台上。
哇!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里竟然别有洞天,高低错落,曲径通幽,犹如迷宫一般。
突然,我听到了潺潺的溪水声,循声望去,原来是一条瀑布悬挂在岩壁上,飞珠溅玉,雾气蒙蒙,宛若轻纱笼罩,朦胧缥缈,煞是壮观。
我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哪!”话音刚落,我忽然感到脚底痒痒的,抬腿一看,原来是几只蚂蚁正忙碌地搬运食物呢!我连忙蹲下仔细查找,没想到,这群调皮的小家伙早已逃之夭夭啦!咦?怎么会有一股臭味扑鼻而来?哦,原来是我踩死了一只小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