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达标训练题2
- 格式:docx
- 大小:55.63 KB
- 文档页数:10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一、课前检查: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表现及内容。
2、名誉权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3、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表现形式及其法律后果。
4、姓名权、肖像权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
5、姓名权、肖像权的侵权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二、课堂演练1、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 )A、个人的身份地位B、良好的表现C、学历D、学业成绩2、八年级学生小伟在一次考试过后,因为嫉妒同学小明比自己考得好,就告诉老师和同学说小明考试作弊,小伟的行为侵犯了小明的( )A、名誉权B、肖像权C、荣誉权D、姓名权3、人格尊严权集中表现为(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④姓名权⑤肖像权⑥隐私权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③④⑤⑥4、某校为了“便于管理”,规定交高费的学生和交低费的学生穿着不同色彩的校服,以此区分“贫富”学生,其行为( )A、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B、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C、属于正当的学校保护D、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5、下列不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 )A、经本人同意,将其肖像传到网站上B、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做广告或杂志封面C、丑化公民肖像D、通过肖像进行人身攻击6.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做法是 ( )①宁某的一张名星照,被照相馆为了招徕顾客,放在门外的橱窗里,宁某得知后没表态②小歌星杨某的艺术照片,被某胶印厂印在广告上宣传,小歌星坚决反对并制止③公安机关为追捕刑事在逃犯,将逃犯的照片用电视公告④某报记者,去一高中学校采访,将学生学习、锻炼、业余生活的照片登在了报刊上,进行宣传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7、中学生小强在期中考试中三科不及格,被老师在班会上点名批评“考试不及格,比猪还笨”。
该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小强的( )A、人身自由权 B 、人格尊严权 C、智力成果权 D、隐私权8、八年级二班学生李某将零食带进学校,在学校门口被值日老师看到,问他是哪班学生?李某怕被扣班级的分被班主任批评,谎称是三班的张某。
2015-2016学年度丹岱中学校第四课检测I卷(选择题)第|卷的文字说明请点击修改第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题型注释)i •下面漫画《说教》中母亲的言行侵犯了孩子的()I①隐私权②名誉权③人格尊严权④人身自由权A. 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名誉权等知识。
“将来还没这狗岀息”,显然是侮辱,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权是人格尊严权中的一种权利,所以②③都符合题意。
2 •下列行为属于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有()①故意给别人起不雅的绰号②犯罪嫌疑人的照片被印在通缉令上③商场保安强行检查顾客的背包④医院未经患者同意将其姓名和病情发布在网上A. 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格尊严权的认识。
①的做法带有侮辱性质,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
执法机关因执行公务维护社会利益在通缉令上印岀犯罪嫌疑人的照片,是法律允许的,不侵权。
③反映了保安侵犯公民的私人领域,侵害了公民的隐私权。
④反映了医院侵害了病人的隐私权。
名誉权、隐私权都属于人格尊严权,①③④符合题意。
3. 220XX年12月,某小学一名低年级学生因顽皮被教师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捆绑”体罚,后教师被相关部门辞退。
该教师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孩子的()A. 人格尊严权B. 受教育权C. 荣誉权D. 姓名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法律题。
教师“捆绑”体罚学生,这种行为显然侵犯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
人格尊严权,是指公民的人格有依法受到尊重、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
人格尊严权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等。
所以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对人格尊严权的正确理解。
4•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几乎人人都有绰号,这些绰号不但无损其形象,反而脍炙人口,留传于世。
这说明了:A. 故意给别人起绰号其实质是取笑别人,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B. 绰号并非都具有侮辱性,有时绰号抓住了人的某方面特征,具有幽然感C. 不分场合随意喊别人绰号,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D. 给别人起绰号,不会影响同学之间的相互感情【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绰号的认识,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解运用,对于绰号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绰号并非都具有侮辱性,但故意给人取不雅的绰号,不分场合随意喊别人的绰号,其实质是取笑别人,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
一、选择题(1—15题为单选题,16—20题为多选题)1.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这说明 ( )①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②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③人格尊严不可辱④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滨江一中高二学生林强想竞选学校学生会主席,但他的“威望”不及何辉同学,为了竞选成功,他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捏造事实背后中伤、诋毁何辉,林强的行为侵犯了何辉的( )A.政治权利和自由 B.荣誉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3.侵害公民姓名权的具体表现是 ( )①盗用他人姓名②冒用他人姓名③给他人起外号④阻碍未成年子女更改姓名 A.①② D.③④ C.②③ D.①④4.张祥是初二(4)班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他在学校设立的考勤记录卡上从来不写真实姓名和班级,有时填写“初一(8)班陆某”,有时填写“初二(1)班李某”。
张祥同学的行为侵犯了陆某、李某的( )A.荣誉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姓名权 5.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是()A.某像馆为招揽顾客,私自张贴某人照片 B.在寻人启示上使用被寻找人的肖像 C.公安机关在通辑令中使用犯罪嫌疑人的肖像 D.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播放了在大街上乱丢果皮的马某的录像 6.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 )A.地位身份 B.良好表现C.学历 D.学业成绩7.某超市在醒目的地方贴出告示:为了维护本超市的合法经济利益不被侵害,本店保安人员有权对有偷窃嫌疑的顾客进行检查。
这则告示()A.合法的,因为它是为了维护超市的合法权益 B.非法的,它侵犯了公民的人格权C.非法的,它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D.合法的,因为这是保安人员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8.高考结束后,刘某因迟迟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以为自己落榜了,后来才知道是张某冒名顶替自己上了大学。
6.2《维护人格尊严》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我们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是()。
A.生命健康权B.肖像权C.人格尊严权D.劳动权2.图中学生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A.姓名权B.荣誉权C.健康权D.休息权3.据2009年10月9日《海天都市报》报道,苏某和徐某发生纠纷,苏某为了报复徐某,捏造事实,并用手机发短信给徐某的好朋友,致使徐某名誉受损。
据此,徐某把苏某告上法庭。
这一事例说明( )。
①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受法律保护②侵犯公民人格尊严应承担法律责任③徐某告苏某的做法是小题大做④我国公民依法维权意识在不断增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2010年期末复习期间,某校女生杜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女同学,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她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散布一些诋毁性的语言。
杜某侵犯了该同学的( )。
①生命权②肖像权③隐私权④名誉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学生王某因学习成绩不好,同桌给他起名为“笨猪”。
王某应该()。
A.同样给他起一个侮辱性绰号B.狠狠教训他一顿C.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D.追究其刑事责任6.希望工程宣传图片使用的是大眼睛姑娘苏明娟的肖像,而希望工程却没有对苏明娟构成侵权,是因为经她本人同意()。
A.可随便使用肖像B.可帮她提高知名度C.不以赢利为目的D.可得到他人的同情7.某网站曾进行过“丑星”评比,将一些明星列为候选人,并配发照片及文字说明。
该网站的这种做法( )。
A.有损明星的人格尊严B.给大众提供娱乐,无可厚非C.不会妨害明星的名誉D.可鞭策明星,使其健康成长9.每个人都有自己作为人的尊严,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作为未成年人( )。
①在家里应得到父母的尊重②在学校应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③在舞厅应得到同样的待遇④在社会上应该得到其他人的尊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作为中学生,也应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1.肖像是( )的人体形象再现。
A.以容貌为中心 B.以身体的全貌为特征C.以人的音容笑貌为表现 D.以照相、摄像来表现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A.广告商张某未经黄某同意,就把黄某的肖像印在广告上B.胡某对张亮不满,当着众人面,撕毁张亮的照片C.影楼老板程某与郎军打了招呼,但未得到回复,就把郎军的照片贴在了橱窗上D.彭某将社会青年明芳撕毁交通标志的行为拍摄下来后在报刊上予以曝光3.中学生小兰爱好写作,她曾以“梅兰”为笔名向某刊物投稿。
她行使的是( )A.肖像权B.姓名权C.人格尊严权D.人身自由权4.如图中同学的行为侵犯了他人哪项权利( )A.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 B.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C.侵犯了他人的荣誉权 D.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5.据北青网讯,马女士是一名退休医生,曾到她所在区的一个社区诊所应聘过。
后来,她发现该诊所以马女士的名义办理了营业手续。
你认为该诊所的行为属于( )A.侵害他人的人格尊严B.冒充他人活动C.冒用他人的姓名 D.盗用他人的姓名6.公安机关将贩毒逃犯杜某、王某相片到处公布张贴( )A.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B.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C.不符合法定程序 D.未征求公民本人同意属于违法行为7.关于肖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②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相或录像③公民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者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④公民有权处理在自己手中的任何人的肖像⑤公民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得报酬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8.张某是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的人气明星,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某房产中介网站将其照片用于楼盘推广的文章配图,并署上张某的姓名。
该房产中介网站侵犯了张某的( )①名誉权②姓名权③隐私权④肖像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9.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姓名权的是( )①大学生赵亮用笔名“小草”发表文章②梁红在步入歌坛后给自己起了个艺名③初中生李某的监护人代他更换了名字④张某用李某的名字跟别人签订了合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明理践行】当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并简要说明理由。
初二政治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试题1.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A.财产所有权B.受教育权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人身自由权利【答案】D【解析】结合教材知识,我们知道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ABC选项不和题意,所以通过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人身自由权利2.王芳今年19岁。
去年父亲病故后,母亲改嫁带她嫁到李家。
继父要求王芳改姓李,王芳就是不答应,两人的关系因此十分紧张,王芳的母亲也很为难。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王芳应该改姓,继父有权给孩子改名B.王芳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是否使用和依照法律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C.姓王姓李无所谓,对此双方不必计较D.王芳的继父可以持户口本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更改王芳姓氏的手续【答案】B【解析】王芳的继父强令其改姓是侵犯王芳姓名权的行为。
在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叫什么名字,材料中的王芳已19岁,满足此条件,因此王芳有权决定是否使用和依照法律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
改姓B。
3.李勇是某校八(1)班的学生,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要求家长签字时,他总是偷偷模仿父亲的笔迹,签上爸爸的名字。
李勇同学的行为侵犯了其父亲的()A.名誉权B.姓名权C.隐私权D.荣誉权【答案】B【解析】李勇模仿爸爸的笔迹签名,是冒用他人姓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的行为。
这符合侵犯公民姓名权的表现。
故选B。
4.下列属于侵犯姓名权的是()A.用笔名在报纸上发表文章B.母亲为患有精神病的女儿签字C.小明用别人的名字写诬告信D.以李琳的名义为其患病母亲汇款【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姓名权的理解和认识。
小明用别人的名字写诬告信,是冒用他人的姓名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
故选C。
5.公民的姓名权受法律保护。
下列关于公民姓名权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使用他人姓名谋取不正当利益是违法行为②使用他人姓名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姓名权受到非法侵害后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维权④尊重他人姓名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姓名权,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法律素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姓名权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同步测控测试题及答案和解析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同步测控1.小兰(14岁)喜爱舞蹈,让爸爸给自己拍了张跳舞的照片。
某刊编辑找到小兰,要求将该照片刊登于杂志封面上。
你认为小兰应该()A.拒绝编辑的要求,因为这是在侵犯自己的肖像权B.马上答应编辑的请求,因为她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肖像权.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D.直接把照片给那位编辑解析: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相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如挂在自己家里还是用于广告等;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
不过,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小兰还是未成年人,所以应该先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
答案:2.黑龙江一名七旬老汉死后,被一企业当成病例,用其照片做起了广告。
其妻子将该企业告上法庭,并在一审判决中获胜。
该企业侵犯了死者的()A.名誉权 B.荣誉权 .隐私权 D.肖像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誉权和肖像权的理解能力,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以赢利为目的地使用他人肖像是对公民肖像权的侵犯。
而企业把死者当成病例,又造成对名誉权的侵犯。
答案:AD3.(2010福建模拟)2010年4月1日,一个好开玩笑的朋友,以李正的名义给他家人发了一份传真,内容为“我病重住院,请速”。
你认为这位朋友的做法()A.是不道德的,但不违法B.朋友之间开个玩笑,很正常.是违法的,侵犯了李正的姓名权 D.是违法的,侵犯了李正的名誉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人格尊严中具体权利的侵权方式的分析能力。
姓名权与名字有关,这位好朋友的行为已经侵犯了李正的姓名权,是违法行为。
答案:4.白某因怀疑女友与自己分手是由于吴某,因而对吴某大肆进行谩骂、侮辱。
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白某向吴某公开道歉,并向吴某支付精神损害赔偿费5 000元。
这表明()A.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B.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姓名权不受侵犯D.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解析:材料中白某的行为是对吴某名誉权的侵犯,而对白某的惩罚则表明了公民的人格尊严和名誉受法律保护。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一、单项选择题1、人格尊严权详细表现为〔〕①声誉权②肖像权③姓名权④选举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被别人起了侮辱性绰号后,殷某心里很不好受。
起侮辱性绰号的行为进犯了殷某的〔〕3、以下行为属于进犯别人人格尊严权的有〔〕①成心给别人起不雅的绰号②犯罪嫌疑人的照片被印在通辑令上③商场保安强行检查顾客的背包④未经患者同意将其姓名和病情发布在网上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以下行为属于进犯公民肖像权的是〔〕A.在宣传窗里张贴小徐获奖的照片5、以下行为中,属于正确行使公民姓名权的是〔〕①张某用李某的名字跟别人签订了合同②大学生赵亮用笔名“小草〞发表文章③小明给同桌起了个绰号叫“武大郎〞④梁红步入歌坛后给自已起了个艺名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二、非选择题6、当你遇到以下情景,你会怎么做〔或者怎么判断〕,请说明理由。
〔1〕教师按成绩排座位,成绩好的坐前面,成绩差的坐后面。
做法:理由:〔2〕初中生学生小林因为小事和同学小李闹矛盾,非常生气,回家后翻开电脑,在QQ 空间上,对小李进展谩骂,一吐为快。
判断:理由:7、小志和莉莉是同桌,上周两个人因为琐事发生争执。
小志无意间知道了莉莉的QQ登录密码,于是他想到了右图漫画中这个报复莉莉的“好办法“……观察漫画,联络所学知识答复以下问题。
〔1〕小志假借莉莉之名发有损其形象的帖子,这进犯了莉莉的什么权利?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2〕假如你是莉莉,这时候会怎么做?〔3〕这件事带给我们什么警示?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一课一练(1)参考答案:一、简答类(共30分)1. 此案的判决是正确的。
因为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享有名誉权。
公然辱骂他人,是一种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违法行为。
刘老汉正是遭到张某的无端辱骂而诱发死亡的。
张某的侵权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法院对张某的判决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
2. 李非的做法是违法的。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名誉。
李非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张勇,侵犯了张勇的名誉权。
3. ①小陈的行为侵犯了同学的人格尊严,应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却为此招来了杀身之祸。
②第一,小峰同学面对侵害,不懂得用法律手段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他对小陈实施绑架勒索,侵犯了小陈的人身自由权利,犯了绑架勒索罪;第三,伙同他人将小陈打死,侵犯了小陈的生命健康权,犯了故意杀人罪。
因此,应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严惩。
③小峰还是未成年人,因此,他应受到相应的司法保护。
4. 不对。
因为李某的行为侵犯了丁某的人格尊严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李某因丁某与他分手而对丁某进行诽谤,严重侮辱了丁某的人格尊严,所以是违法的。
5. 写检查的同学冒用他人姓名,给他人带来一定的精神伤害,是一种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违法行为。
他显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
尊重他人的姓名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姓名权,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法律素质。
6. 李非的做法是违法的。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名誉。
李非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张勇,侵犯了张勇的名誉权。
二、单选类(共14分)1. D2. A3. A4. C5. B6. C7. C三、多选类(共4分)1. A,D2. A,D解析:一、简答类(共30分)1. 无解析2. 无解析3. 无解析4. 无解析5. 无解析6. 这是一道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轧东卡州北占业市传业学校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权【一课一练】1、以下事例中,对肖像权构成侵害的行为有〔〕。
A.经本人同意,将其照片刊登在某杂志封面上B.私自使用他人照片填写自己的艺术报名表C.聘请他人为某公司广告主角,并予以报酬 D.警方发布通缉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2某校初二学生张某和李某星期天去乒乓球馆打乒乓球,玩了三个小时后,他们付了钱,交回乒乓球拍后准备回家。
但是出门时被报案人员拦住,以两副昂贵的乒乓球拍丧失为理由,强行将二人脱去外衣,对其身体和背包进行搜查。
你认为两位生应该〔〕A忍气吞声 B纠集朋友到乒乓球馆大吵大闹,使其无法正常营业C对报案人员进行打击报复,使其付出代价D寻求法律帮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某人到公司去应聘被拒绝,因为在他的档案中有一次考试HY的记录。
这件事告诉我们〔〕A.要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B肖像权对我们很重要4.以下不属于人格尊严权的是〔〕5.关于人格尊严的权利,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成年人有人格尊严权,未成年人尚不具备人格尊严权B.正在服刑的犯人不能享有人格尊严权C.每个人都享有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D.人格尊严权主要表现为他尊6.八年级学生小杰想竞选学生会主席,但他的“威望〞不及小何。
为了竞选成功,他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捏造事实,背后中伤、诋毁小何。
小杰的行为侵犯了小何的〔〕A.人身自由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7.以下属于表达中华民族重视个人名誉的名言是〔〕①士可杀不可辱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④三HY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C.洪某和陈某因小事争吵,洪某当众辱骂陈某D.宋某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开户登记了两部小灵通并恶意使用9.刘冬因为一些琐事与姐姐拌嘴,为了表示对姐姐的不满,当着姐姐和父母的面,撕毁了姐姐的相片,并扔在地上乱踩。
刘冬的行为侵犯了姐姐的〔〕10.崔某在愚人节那天以同事赵某的名义在报纸上登了一那么征婚启事,结果使赵某非常为难:领导批评、同事取笑、妻子闹着要离婚。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本卷贰O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近年来肖像权被进犯的案例不断为媒体所报道,从影视、体育明星到普通公司职员,都有为维护自己的肖像权而走上法庭的。
以下关于肖像的认识错误的选项是( )因认为自己肖像权被进犯,演员张某将一网络公司及某告上法院。
网络公司及一审被判抱歉并赔钱。
据此答复2、3题:2.法院的判决说明( )C.使用别人肖像的行为均会构成HYD.张某小题大做,没必要打官司3.演员张某将网络公司及告上法院启示我们( )A.法律确认公民的肖像权B.当公民的肖像权受到损害时,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HY人的责任C.擅自使用别人的肖像是损害别人肖像权的表达D.公民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使用别人的肖像4.丽丽经过某影楼时,意外地发现橱窗里摆着她在影楼拍摄的艺术照。
该影楼的行为进犯了丽丽的( )5.以下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姓名权的是( )①大学生赵亮用笔名“小草〞发表文章②梁红在步入歌坛后给自己起了个艺名③初中生李某的监护人代他更换了名字④张某用李某的名字跟别人签订了合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HY著名法学家德沃金说:“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享有一种作为同类而受到其别人最低限度尊重的权利。
〞这种权利就是( )7.人格尊严不可辱。
人格尊严权详细表现为( )①声誉权②肖像权③姓名权④选举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曲某在某超内偷窃猪肉时被店员发现,随后超保安为了起到威慑作用,竟在其脖子上挂了一块写有“我是××,因偷猪肉……〞等字样的牌子示众。
此举招来附近居民的斥责:“偷了一斤猪肉,竟然被挂着牌子站在超门口示众,实在有辱别人的人格。
〞对此事正确的看法是( )C.超的做法有利于消除偷窃行为D.对盗窃超商品者,超有权做任何处分9.以下对人格尊严权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C.进犯公民人格尊严必须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D.除违法犯罪的人以外,公民都享有人格尊严权10.2013年3月20日?晚报?:王女士的丈夫莫名收到一顶绿帽子,还附有一张“忍者神龟,要想生活过得去,不怕头上戴点绿〞的纸条。
初二政治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试题1.法律保障公民享有人格尊严权。
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有()①给朋友起侮辱性绰号②用漫画丑化老师形象③烧毁他人的日记本④辱骂及变相体罚学生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略2.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名誉权的有()①公然挖苦嘲讽他人②强迫他人更改姓名③捏造事实中伤他人④非法使用他人专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侮辱行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
诽谤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①③属于侵犯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强迫他人更改姓名侵犯姓名权,非法使用他人专利侵犯智力成果权,故本题选C。
【考点】考查对名誉权的认识。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誉权的认识。
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获得经济利益。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维护名誉权。
3.小茹知识渊博,同学私下都称她“小博士”,同学们的行为()A.违反同学交往的基本要求B.侵犯了小茹的姓名权C.没有侵犯小茹的任何权利D.侵犯了小茹的建议权【答案】C【解析】略4.生活中,未成年人容易受到各种伤害,其人格尊严也常常不能受到应有的尊重。
下列行为属于不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是()①子女的学习成绩下降,家长帮助他们分析原因②罚站违纪学生③有些家长酒后看子女不顺眼非打即骂④学生发生了错误后,班主任对其进行耐心教育并指出错误的根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是一个反向选择题。
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管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同步测控1.小兰(14岁)喜爱舞蹈,让爸爸给自己拍了张跳舞的照片。
某刊编辑找到小兰,要求将该照片刊登于杂志封面上。
你认为小兰应该()A.拒绝编辑的要求,因为这是在侵犯自己的肖像权B.马上答应编辑的请求,因为她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肖像权C.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D.直接把照片给那位编辑解析: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相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如挂在自己家里还是用于广告等;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
不过,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小兰还是未成年人,所以应该先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
答案:C2.黑龙江一名七旬老汉死后,被一企业当成病例,用其照片做起了广告。
其妻子将该企业告上法庭,并在一审判决中获胜。
该企业侵犯了死者的()A.名誉权 B.荣誉权 C.隐私权 D.肖像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誉权和肖像权的理解能力,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以赢利为目的地使用他人肖像是对公民肖像权的侵犯。
而企业把死者当成病例,又造成对名誉权的侵犯。
答案:AD3.(2010福建模拟)2010年4月1日,一个好开玩笑的朋友,以李正的名义给他家人发了一份传真,内容为“我病重住院,请速来”。
你认为这位朋友的做法()A.是不道德的,但不违法B.朋友之间开个玩笑,很正常C.是违法的,侵犯了李正的姓名权D.是违法的,侵犯了李正的名誉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人格尊严中具体权利的侵权方式的分析能力。
姓名权与名字有关,这位好朋友的行为已经侵犯了李正的姓名权,是违法行为。
答案:C4.白某因怀疑女友与自己分手是由于吴某,因而对吴某大肆进行谩骂、侮辱。
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白某向吴某公开道歉,并向吴某支付精神损害赔偿费5 000元。
这表明()A.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B.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C.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姓名权不受侵犯D.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解析:材料中白某的行为是对吴某名誉权的侵犯,而对白某的惩罚则表明了公民的人格尊严和名誉受法律保护。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练习题班别: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项选择题1.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 。
A.肖像权 B •人格尊严权 C •人身自由权D •荣誉权2.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这说明( )。
①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②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③人格尊严不可辱④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②③④ B .①③④C.①②④ D .①②③3.滨江一中高二学生林强想竞选学校学生会主席,但他的“威望”不及何辉同学,为了竞选成功,他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捏造事实背后中伤、诋毁何辉,林强的行为侵犯了何辉的()。
A.政治权利和自由B荣誉权C.隐私权D .名誉权4. 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
A.地位身份 B •良好表现C •学历D.学业成绩5. 人格尊严权集中体现为( ) 。
①生命健康权②自由权③名誉权④肖像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A.①④⑤⑥ D .①③④⑤C.③④⑤⑥ D .②③⑤⑥6. 小马为了表示对你的不满,当着你和其他同学的面,撕毁你的照片,并扔在地上乱踩。
小马的行为()。
A.是合法行为 B .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C.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 D •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权7.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 )。
①名誉获得权②名誉利益支配权③名誉维护权④名誉收益权A .②③B .①②C .③④ D.①④8. ( ) 是将人区别开来的文字符号,是每个人人格的基本标志。
A.名誉B .姓名C .学历D .肖像9. 侵害公民姓名权的具体表现是( )。
①盗用他人姓名②冒用他人姓名③给他人起外号④阻碍未成年子女更改姓名A.①② D .③④巳②③ D .①④10. 张祥是初二(4)班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他在学校设立的考勤记录卡上从来不写真实姓名和班级,有时填写“初一(8)班陆某”,有时填写“初二(1)班李某”。
【八年级】八年级下册政治第4课同步练习: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1.下边漫画中的女儿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①与母亲冷静沟通,要求母亲尊重自己的隐私权。
②无条件接受父母管教,对母亲做法不予计较。
③与母亲激烈争吵,指责母亲不对,不再搭理母亲。
④理解母亲良苦用心,建议母亲用恰当方式行使监护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某杂志社以营利为目的,在未经小王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她的照片印在了杂志的封面上,该杂志社侵犯了小王的()A.姓名权B.隐私权C.肖像权D.荣誉权。
3.某校一学生寝室丢了东西,老师怀疑是本次学生所为,在查无结果的情况下,让同学们投票“选小偷”。
这种做法侵犯了学生()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C姓名权D荣誉权4.李明的父亲病故后,母亲带他嫁到王家。
继父令李明改姓王,李明就是不答应,两人的关系由此紧张起来,李明的母亲也十分为难。
对此,你的看法是( )A李明应该改姓,父亲有权给孩子取名B姓李姓王无所谓,双方不必计较C李明的继父可以持户口本到户籍管理部门请示办理D李明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5.下列行为不属于侵犯我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是()A父母查看子女储存在电脑上的电子邮件B父母或监护人拆阅未成年人的信件C公安人员因国家安全的需要对出境信件按一定程序予于检查D村干部拆阅劳教人员寄给家属的信件6.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不宜公开或不愿意公开的、不妨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个人私事,如随意披露他人的私事就侵犯了公民的( )A.名誉权B.荣誉权C.肖像权D.隐私权。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著名法学家德沃金说:“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享有一种作为同类而受到其他人最低限度尊重的权利。
”这种权利就是(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生命健康权D.名誉权2.人格尊严不可辱。
人格尊严权具体表现为( )①名誉权②肖像权③姓名权④选举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曲某在某超市内偷窃猪肉时被店员发现,随后超市保安为了起到威慑作用,竟在其脖子上挂了一块写有“我是××,因偷猪肉……”等字样的牌子示众。
此举招来附近居民的斥责:“偷了一斤猪肉,竟然被挂着牌子站在超市门口示众,实在有辱他人的人格。
”对此事正确的看法是( )A.曲某虽然涉嫌盗窃,但其人格尊严依然要受到法律保护B.曲某盗窃被挂牌示众是咎由自取C.超市的做法有利于消除偷窃行为D.对盗窃超市商品者,超市有权做任何处罚4.下列对人格尊严权理解正确的是( )A.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B.人格尊严权只包括名誉权和肖像权C.侵犯公民人格尊严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除违法犯罪的人以外,公民都享有人格尊严权5.右图中教师的行为( )A.履行了教师的职责B.维护了教学秩序C.侵犯了该同学的人格尊严D.维护了其他同学的合法权益6.2013年3月20日《北京晚报》:王女士的丈夫莫名收到一顶绿帽子,还附有一张“忍者神龟,要想生活过得去,不怕头上戴点绿”的纸条。
王女士认为这是自己同事的报复行为,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同事告上石景山法院。
这说明侵害名誉的行为( )①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②混淆是非、颠倒黑白③破坏社会道德④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下列属于侵犯他人人格尊严权的有( )①个别同学故意给别人起不雅的绰号②商场保安强行检查小张的背包③抢劫犯的照片被印在通缉令上④某医院未经患者同意将其真实姓名和病情发布在报纸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2013年2月21日,秦某到公安局报案,称网名为“猫之眼0”的网民于2013年2月7日在“贴吧”以连载的方式先后发表了十篇帖子,恶意侮辱、蓄意中伤报案人及其工作单位、同事。
判断1、一个人有了信誉才能有良好的名誉,如果失去了信誉,迟早会身败名裂。
()2、我国法律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3、维护自己的尊严,就要不惜一切代价。
()4、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权利和义务是相同的。
()5、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才能真正维护好自己的人格尊严。
()单项选择题1.无业人员张某到一居民家行窃时,被户主抓获。
为教训小偷,户主和邻居将张某捆绑并殴打。
户主和邻居的行为()A.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B.防卫过当,应付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C.违法行为,侵犯了张某的人身权利D.依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行为,值得提倡2.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是( )。
A.肖像权B.人格尊严权C.人身自由权D.荣誉权3.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这说明( )。
①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②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③人格尊严不可辱④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下列情形中,属于不合理使用肖像权的是选项1:新闻报道中使用领导人的肖像选项2:公安机关为缉拿犯罪分子在报刊上使用犯罪分子的肖像选项3:寻人启事上使用失踪者的肖像选项4:街头人物特写摄影,并在电视台做广告5.__________是人格权中的核心表现。
()A.人格尊严权B.生命权C.荣誉权D.人身权6.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李某由于对同事刘某不满,多次在不同场合对刘某进行侮辱、诽谤。
这种行为不仅应受到社会道义的谴责,而且()。
A.李某赔礼道歉就可以了B.刘某可以"以牙还牙",讨回"公道"C.李某若知错能改就不必追究了D.李某应当承担法律责任7、某服装厂老板怀疑工人下班时把服装偷带出去,叫保安对本厂女工进行搜身。
这种行为()A、维护了工厂利益B、侵犯了女工的人格尊严C、不道德但是不违法D、侵犯公民的姓名权8、女工们将该厂老板告上法庭并胜诉,这说明()A、工人们没有处理好个人和工厂的关系B、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C、妇女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D、公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9、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是()①泄露别人隐私②恐吓、殴打他人③诽谤获得荣誉称号的人④拐卖、残害妇女、儿童。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同步测控1.小兰(14岁)喜爱舞蹈,让爸爸给自己拍了张跳舞的照片。
某刊编辑找到小兰,要求将该照片刊登于杂志封面上。
你认为小兰应该()A.拒绝编辑的要求,因为这是在侵犯自己的肖像权B.马上答应编辑的请求,因为她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肖像权C.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D.直接把照片给那位编辑解析: 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相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如挂在自己家里还是用于广告等;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
不过,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小兰还是未成年人,所以应该先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
答案:C2.黑龙江一名七旬老汉死后,被一企业当成病例,用其照片做起了广告。
其妻子将该企业告上法庭,并在一审判决中获胜。
该企业侵犯了死者的()A.名誉权B .荣誉权C. 隐私权D .肖像权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誉权和肖像权的理解能力,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以赢利为目的地使用他人肖像是对公民肖像权的侵犯。
而企业把死者当成病例,又造成对名誉权的侵犯。
答案:AD 3.(2010 福建模拟)2010 年4月1日,一个好开玩笑的朋友,以李正的名义给他家人发了一份传真, 内容为“我病重住院, 请速来”。
你认为这位朋友的做法()A.是不道德的,但不违法B. 朋友之间开个玩笑,很正常C.是违法的,侵犯了李正的姓名权D. 是违法的,侵犯了李正的名誉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人格尊严中具体权利的侵权方式的分析能力。
姓名权与名字有关,这位好朋友的行为已经侵犯了李正的姓名权,是违法行为。
答案:C4.白某因怀疑女友与自己分手是由于吴某,因而对吴某大肆进行谩骂、侮辱。
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白某向吴某公开道歉,并向吴某支付精神损害赔偿费5 000 元。
这表明()A.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B.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C.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姓名权不受侵犯D.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解析: 材料中白某的行为是对吴某名誉权的侵犯,而对白某的惩罚则表明了公民的人格尊严和名誉受法律保护。
答案:AD5.陈刚期模拟试两门功课不及格, 班主任赵老师在班会上批评他不努力,简直比猪还笨。
陈刚在座位上小声申辩, 赵老师又以不服从管教为名, 罚他面壁而站。
对这件事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A.严师出高徒,赵老师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B.赵老师的做法侵犯了陈刚的人格尊严权C.赵老师的做法固然不对,可陈刚也不该申辩D.小事一桩,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解析: 这是一道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题,考查我们对老师行为的正确认识。
很明显老师的行为是对学生的不尊重,是对学生人格尊严的侵犯。
答案:B6.25 岁的刘某,2002 年毕业于北京市某学院。
2010年, 学校在印刷招生信息时,使用了他的学位证书复印件,隐去了照片。
下列对学院行为的看法中正确的是( )A.没有使用照片, 所以不构成侵权B.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该生获此荣誉的褒义宣传,况且学校将其照片隐去, 保护了学生的肖像权C .校方未经当事人同意, 就是侵犯了刘某的姓名权D.学校没有盗用、冒用和干涉使用学生的姓名,学校也没有给学生造成什么损害后果, 所以不构成对姓名权的侵犯解析: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 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学校在没有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姓名,属于侵权答案:C7.中学生刘明喜好文学,在向文学刊物投稿时, 常以“墨含”署名。
他这样做()A. 是在合法行使自己的姓名权B. 是欺骗读者的不诚实行为C.是冒用他人姓名的违法行为D. 是法律所不允许的非法行为解析: 公民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所以刘明的行为是合法。
答案:A8.针对冒用他人姓名上学、侵害他人受教育权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曾于2001年7月作出了批复:以侵害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公民依据宪法所享有的受教育基本权利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依据这个司法解释,考上中专后被人冒名顶替的山东姑娘齐玉苓赢了官司。
这表明()①公民的姓名权受法律保护②公民享有的姓名权,不容他人侵犯③当公民的姓名权受到侵害,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姓名权④违反宪法的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解析: 公民依法享有的姓名权不容他人侵犯,冒用他人姓名是对公民姓名权的侵犯。
公民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姓名权答案:A9.某校一学生在寝室丢了东西,老师怀疑是本校同学所为,在查无结果的情况下,校长让全体学生投票“选小偷”。
这种做法()A.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B. 保护了学生的合法财产C.是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有效手段D. 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解析:公民依法享有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老师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答案:D10.(2010山东枣庄模拟)请运用有关法律知识,谈谈你对下面漫画反映出的问题的认识。
解析:盗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
盗用他人姓名是指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身价或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冒用他人姓名是指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
漫画中的同学,冒用他人的名字写检查,以逃避责任,这样做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还是违法的。
答案:写检查的同学冒用他人姓名,给他人带来一定的精神伤害,是一种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违法行为。
他显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
尊重他人的姓名权, 依法维护自己的姓名权,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法律素质。
11.男青年李某,女青年丁某,一次偶然机会相识成为朋友,数月后,丁某感到李某生活懒散、上进心不强,便提出分手。
李某怀恨在心,2010年10月,李某以小字报的方式,捏造丁某有严重的生活作风等问题,并在丁某的单位及住处多次张贴。
李某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解析: 材料中的李某因怀恨丁某而进行对丁某的诽谤,是对丁某人格尊严的侵犯。
违反了我国法律对“禁止任何人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的规定。
答案: 不对。
因为李某的行为侵犯了丁某的人格尊严权。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李某因丁某与他分手而对丁某进行诽谤,严重侮辱了丁某的人格尊严,所以是违法的。
我综合我发展12.某校八年级的学生小陈自恃家庭条件较好,总是讥笑甚至污辱班里部分同学。
小峰等三位同学怀恨在心,一天下课后,纠集社会人员共六人,在校外对小陈实施绑架勒索,并对其大打出手,致使小陈死亡。
(1)请你评析小陈和小峰的行为。
(2)这起恶性事件给我们中学生什么警示?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人格尊严权的理解。
材料中小峰等人的行为已经侵犯了小峰等人的人格尊严,是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答案: (1) ①小陈的行为侵犯了同学的人格尊严,应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却为此招来了杀身之祸。
②第一,小峰同学面对侵害,不懂得用法律手段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他对小陈实施绑架勒索,侵犯了小陈的人身自由权利,犯了绑架勒索罪;第三,伙同他人将小陈打死,侵犯了小陈的生命健康权,犯了故意杀人罪。
因此,应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严惩。
③小峰还是未成年人,因此,他应受到相应的司法保护。
(2)这起恶性事件给我们中学生的警示:①我们应自觉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团结友爱,与人为善。
②要增强法律意识,做到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用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3.(2010 广西南宁模拟)学校准备举办元旦文艺晚会,决定在八年级 (1)班选拔一名主持人,李非和张勇都想成为晚会的主持人。
为了实现这一愿望,李非在班上捏造事实说张勇在校外敲诈勒索小学生。
张勇因此而落选。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李非的做法是否合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 这是一道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决该题用到的知识点是司法保障的有关内容。
答案: 李非的做法是违法的。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名誉。
李非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张勇,侵犯了张勇的名誉权。
14.李老太太的丈夫刘老汉为人老实。
2010年6月8日夜有雨,第二天一大早,刘老汉就打扫房前屋后,还将过道上的积水扫到邻居张某家的水沟里,遭到了邻居张某的谩骂,老汉受辱,一气之下昏倒在地,三天后死去。
李老太太为讨回公道,一张诉状告到法院。
某人民法院判决被告张某赔偿原告相应的损失费,并承担本案的鉴定费和受理费。
此案的判决是否正确?并简要评析。
解析:我国法律明文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侵害,有权在名誉受到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材料中张某的行为是对刘老汉名誉权的一种侵犯。
答案:此案的判决是正确的。
因为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享有名誉权。
公然辱骂他人,是一种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违法行为。
刘老汉正是遭到张某的无端辱骂而诱发死亡的。
张某的侵权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法院对张某的判决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
15.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漫画反映的问题加以评析。
解析:这两幅漫画主要是考查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懂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我们的权益。
漫画中保安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人身权利,是违法行为。
答案:(1)保安的行为是违法的,随便说人偷窃并加以搜身,既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也损害了他人的名誉,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而被侵害者没有予以拒绝和制止,是缺乏权利意识的表现。
我们有权利用自己的良好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16.中学生小明是个学习上的有心人,他每天都把自己遇到和观察到的一些社会现象记录在本上,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
下面表格里有小明记录的几件事情,因为疏忽他忘记了写上看法。
请你帮他加上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民人身权利中的具体权利的侵害,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答案:提示:(1)星星照相馆侵犯了小明的肖像权,是违法的;小明依法行使自己的肖像权,是具有法律意识的表现。
⑵小明做得对。
因为公民有姓名权。
(3)小明的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非法使用童工是严重摧残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并且殃及民族兴旺大业的违法行为,法律严惩这种行为沁园春•雪<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