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 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任何部位 简称内异症(EM)。
.
二、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年龄:25-45岁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EM是一种卵巢激素依赖性疾病。理由:
多发生于生育龄妇女 初潮前无发病 绝经后或切除卵巢后异位内膜可萎缩 妊娠或闭经,可使EM好转或稳定
.
九、治疗
尚无一种理想的根治方法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年龄、症状、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对 生育要求等情况全面考虑
期待治疗 Obstrvation 病变轻微 药物治疗 Drug treatment 手术治疗 Operation 随诊
.
1.药物治疗:
对症 激素抑制: 原理是
免疫力下降或耐受,机体把异位 子宫内膜当母体组织而不清除。 3 炎症: 腹腔液中的细胞活性增加,PG是 P450的活化剂, PG升高导致E2含 量增多
.
病因学新进展
经血逆流很普遍(80-90%), 但为何其中10-20%得以生长,发病?
关键在于内膜细胞本身:内异 征患者子宫内膜功能活跃(增殖活 性增加,凋亡能力下降),血管增 生及侵袭性强,易于迁徙及种植。 —“在位内膜决定论”
.
(四)其它部位的内异症
可累及消化、泌尿、呼吸等系统及其他少 见的远处内异征。
.
镜下检查
病理诊断应具备
子宫内膜腺上皮endometrialepithelium, glands 内膜间质glandlike stroma structures 含铁血黄素hemorrhage. 纤维素
肉眼正常的腹膜,在镜下发现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称为镜下内异症。
.
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