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七讲二战后设计战后美国战后日本北欧
- 格式:pdf
- 大小:373.77 KB
- 文档页数:4
第十章战后西方各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论述题:1、德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论述题)答:德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二战之前阶段,包括穆特修斯倡导的“德国工业联盟”、格罗佩斯创立的“包豪斯”等进行现代设计的理论探讨和实践,为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为现代设计艺术思想的传播准备了条件。
②二战后十余年,是德国现代设计艺术的恢复阶段,主要表现在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建立,以及它与布劳恩公司的成功合作,把包豪斯思想推向新的高度,并大力推行“系统化设计”思想。
德国的产品到处体现着新理性主义、新功能主义、极少主义特征,形成了冷峻、简洁、富有条理的设计风格。
③20世纪60-70年代,德国的现代设计在世界市场上占据重要位置,其产品以理性、高质量、可靠的性能而著称。
④20世纪80年代之后,德国现代设计也面临世界消费市场的多元化、流行趋势、消费观念等的影响,德国设计界也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采用双重的设计战略。
⑤德国统一后,由于前民主德国企业设计相对落后,大部分设计师都在政府的设计部门Kombinate中工作,负责为全国企业进行设计,是计划经济下刻板的设计,很难跟上市场的发展,因而德国设计又面临改造原民主德国企业的设计体系,使之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的重大挑战。
二、简答题1、索尼公司确定的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八大原则?答:索尼公司确定的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八大原则在日本产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即:①产品功能必须良好(功能良好、方便保养、维修和运输);②产品设计美观大方;③优质;④产品设计具有独创性;⑤产品设计合理性,便于批量生产;⑥本企业产品必须具有独立特征,同时又必须有设计特征的关联性;⑦坚固、耐用;⑧产品与社会大环境应该具有和谐和美化的作用。
2、意大利的现代设计艺术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进行讨论?答: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现代主义萌芽阶段;②战后重建时期(1945——1955)的设计;③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反主流设计、样式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也是意大种设计艺术多元化发展的阶段。
张夫也《外国现代设计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次世界⼤战后美国的设计)【圣才出品】张夫也《外国现代设计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第⼆次世界⼤战后美国的设计8.1复习笔记⼀、第⼆次世界⼤战后⼯业设计概述(⼀)定义⼯业设计是随着⼯业⾰命⽽产⽣的。
但将⼯业设计作为独⽴学科,并使之职业化,是从⼆次世界⼤战之后开始的。
“⼯业设计”⼀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较为⼴泛地使⽤起来,之前⼀直被称为“实⽤美术”、“外形美化”、“产品造型”、“⼯业美术”等。
⽬的在于解决⼯业产品与⼈之间的关系问题。
(⼆)基本作⽤1.⼯业设计可以作为企业在决定⽣产的产品类型、开拓新产品⽣产线时的重要步骤和⽅法,因此,⼯业设计是企业在拟定市场政策时的重要协助⼿段。
2.⼯业设计可以通过使⼯业产品对顾客具有更⼤的吸引⼒来刺激市场容量,开发潜在市场,可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本索尼公司⼝号——创造市场)(三)发展表现1.20世纪40~50年代是⼯业设计的成熟期。
1957年,国际⼯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的成⽴为其主要标志之⼀。
国际⼯业设计协会联合会的三个宗旨是:(1)⿎励在设计实践中提⾼⼯业设计的⽔平(2)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挥和提⾼⼯业设计的作⽤(3)⼤⼒介绍、应⽤⼯业设计的⽅法,解决影响⼈类健康的问题。
2.第⼆次世界⼤战之后的⼆三⼗年⾥,是世界⼯业设计发展最为迅速和辉煌的时期,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1)设计理念⾛向科学化和理性化(2)设计学成为新兴的边缘学科并迅速发展(3)设计意识深⼊⼈⼼并逐渐增强(4)设计体系基本形成并进⼀步完善3.20世纪60—70年代,⼯业设计中开始出现企业形象、⾏为标志、观念标志的设计,它们的具体内容是(1)企业形象(CI)——企业标志、⾊彩等的设计(2)⾏为标志(BI)——企业员⼯⾏为规范的设计(3)观念标志(MI)——企业设计发展规划的设计(四)理论主张1.在⼯业设计理论中,认为设计应使⼈的基本要求得到双重满⾜(1)⽣理(物质)满⾜——舒适、安全、便利等(有限)(2)⼼理(精神)满⾜——美观、时髦、品位、地位象征等(⽆限)2.现代⼯业设计的六个环节调研—>设计—>⽣产—>销售—>使⽤—>环保。
外国现代建筑历史---二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第四章二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第一节战后的建筑概况战后各国的发展不平衡一西欧――战后恢复,许多国家出现了应急的重建与城市长远规划的矛盾。
英国和荷兰干的不错。
英国:卫星城镇规划建筑设计上:史密斯夫妇A.and P.Simthson 和斯特林Jamess tiling 为代表新粗鲁主义New Brutalism现代建筑派在战后的一个企图在建筑形式上创新的支派。
60年代以库克Peter Cook为代表的――阿基格拉姆派Archigram所提出的未来城市的设想,对当时的青年建筑师与建筑学生影响很大。
虽然阿基格拉姆学派提出的插入式城市plug in cith没有实现,但却一度在青年人中掀起一股了钢筋或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来综合解决多种途径与可变要求的建筑设计倾向,并预告了在建筑中采用与表现尖端技术的高技派High-Tech 的来临。
20C60年代下半期,面对尖锐的城市交通问题,英国开始研究旧城中心的改建。
1..建筑架空的陆地层New Land――伦敦的南岸艺术中心South Bank Art Center,1967年和其东侧的国家剧院.20C70年代,掀起后现代形式主义思潮――私人住宅或面向中下层的公众住宅。
高技派不是英国特有,但其贡献最大:福斯特Norman Foster 罗杰斯Richard Rogers 格里姆肖Nicholas Grimshaw 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阿普鲁Ove Arup和他的联合事务所Arup Associates是世界是最知名的擅长解决工程技术难题的事务所。
法国1949---1969年,建筑活动活跃。
城市规划:勒阿弗尔是法国沿英吉利海峡的主要城市。
佩雷规划与重建――采用了房屋预制构件的6.24米作为模数。
法国的工业建筑体系,使其迅速解决了住房尖锐的问题。
并因其组合上的灵活多变,形式多样而受到世界的关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设计课件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设计领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本课件主要介绍了这一时期美国设计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以及影响。
在战争结束后,美国经济迅速恢复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
这一时期的设计反映了美国的现代化进程、科技进步以及对全球设计趋势的影响。
课件将详细介绍战后的美国设计如何融合了商业、技术、文化和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设计风格,并对全球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将探讨战后美国设计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它如何不断适应时代变迁,引领全球设计潮流。
1.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球设计领域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球设计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也极大地推动了设计领域的变革与进步。
战争带来的需求促进了设计与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军事装备、战争机器和后勤供应等需求催生了大量技术创新和设计的革新。
美国的军工产业在战争期间迅速发展,对设计的依赖度大幅提高,许多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战争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全球设计风格的融合与演变愈发明显。
美国的现代设计理念开始盛行,逐渐影响到全球设计趋势。
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让设计师们开始思考更为深刻的设计理念,诸如关注人权、平等与和谐共生等社会议题逐渐融入设计的理念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球设计领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为设计领域带来了变革与进步的动力,推动了全球设计风格的融合与演变。
2. 引出美国设计在战后的发展与变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不仅重塑了全球的政治格局,也深刻影响了文化、艺术和设计领域。
作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者,不仅在经济上迅速崛起,而且在设计领域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新。
美国的设计领域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
由于战争的破坏和重建的需求,设计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设计也开始更多地服务于大众市场,追求功能性和审美性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