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分析报告ppt
- 格式:docx
- 大小:10.86 KB
- 文档页数: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招聘工作总结汇报PPT数据分析招聘工作总结汇报PPT数据分析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我是XX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近期的招聘工作情况和数据分析。
一、招聘渠道分析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采用了多种招聘渠道,包括线上招聘平台、校园招聘、社交媒体等。
根据对各招聘渠道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线上招聘平台在吸引候选人方面效果最好,占总人数的50%左右。
其次是校园招聘,占总人数的30%左右。
我们还注意到近期社交媒体在招聘中的作用逐渐提升,占总人数的20%左右。
在未来的招聘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挖掘这些招聘渠道的潜力,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招聘渠道效果分析除了招聘渠道的选择外,我们还对各个渠道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根据候选人的来源和入职率,我们发现校园招聘的效果最好,入职率达到了60%以上。
线上招聘平台的入职率大约为40%,而社交媒体的入职率相对较低,仅为30%左右。
从入职率来看,我们认为校园招聘和线上招聘平台是我们目前重点推广的两个渠道,我们将加大对这两个渠道的投入,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招聘。
三、候选人的背景分析通过对候选人的背景分析,我们了解到目前我们公司的招聘面临着两个主要挑战。
首先,我们公司的职位要求较高,候选人的专业背景和技能需求相对较高,这给我们的招聘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其次,候选人的年龄结构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25-35岁之间,这也给我们今后的人才储备和继任计划提出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了挑战。
在未来的招聘工作中,我们将加大对高校和行业人才资源的开发,以丰富我们的候选人库。
四、候选人的面试反馈分析面试反馈是我们了解候选人履历和能力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近期面试的反馈分析,我们发现候选人的个人能力表现良好,但在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另外,部分候选人对公司文化和价值观还不够了解,对于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前景也缺乏充分的认识。
招聘分析报告目录1. 招聘分析报告1.1 前言1.1.1 介绍招聘分析报告的重要性1.1.2 招聘分析的背景1.2 招聘需求分析1.2.1 职位需求分析1.2.2 技能需求分析1.2.3 教育背景需求分析1.3 招聘市场分析1.3.1 行业招聘趋势分析1.3.2 竞争对手招聘情况分析1.4 人才供需情况分析1.4.1 人才供给情况分析1.4.2 人才需求情况分析1.5 结论与建议1.1 前言1.1.1 介绍招聘分析报告的重要性招聘分析报告对于企业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对招聘市场、人才供需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当前的招聘形势,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招聘活动,提高招聘效率。
1.1.2 招聘分析的背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才能保持竞争力。
因此,招聘分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招聘需求、市场情况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制定招聘策略,提升招聘效果。
1.2 招聘需求分析1.2.1 职位需求分析通过对企业招聘职位的类型、数量、薪资待遇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当前最需要哪些类型的人才,帮助企业根据实际需求优化招聘计划。
1.2.2 技能需求分析分析企业对于人才的技能要求,包括专业技能、软技能等,有助于企业更加精准地定位所需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招聘成功率。
1.2.3 教育背景需求分析通过对招聘职位对教育背景的要求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对于各种学历、专业背景的候选人需求情况,为招聘活动提供指导。
1.3 招聘市场分析1.3.1 行业招聘趋势分析对所在行业的招聘趋势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行业人才的流动情况和发展方向,指导企业的招聘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1.3.2 竞争对手招聘情况分析对竞争对手的招聘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竞争对手的人才吸引能力和战略,为企业招聘活动制定对策。
1.4 人才供需情况分析1.4.1 人才供给情况分析分析人才市场上可供应的人才数量和质量情况,为企业提供了解人才市场供给状况的依据,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定位人才招聘目标。
招聘工作述职报告ppt内容
招聘工作述职报告PPT内容:
1. 简介
- 自我介绍:姓名、岗位、入职时间等
- 简要概述招聘工作的任务和目标
2. 招聘需求分析
- 分析招聘职位的具体要求和岗位描述
- 调研行业内的人才供需情况
- 确定招聘的目标和招聘计划
3. 招聘渠道策划
- 整理分析不同招聘渠道的优缺点
- 设计并执行招聘渠道策略:线上渠道、线下渠道、校园招聘等
- 确定并联系合作的招聘网站、中介机构等
4. 简历筛选与面试评估
- 筛选简历的标准和方法
- 设计并制定面试题目和评价标准
- 参与面试流程,对候选人进行面试和评估
5. 候选人管理与跟进
- 跟踪候选人的面试进度和笔试情况
- 参与候选人的背景调查和资源内部推荐评估
- 协助制定并执行offer发放和入职台账
6. 招聘效果评估
- 制定评估招聘效果的指标
- 分析和总结候选人来源、转化率等数据
- 提出改进建议和招聘优化方案
7. 经验分享
- 分享在招聘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 强调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建言献策,为团队招聘改进提出意见
8. 总结与展望
- 总结招聘工作的成果和亮点
- 展望未来招聘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 表达对团队的感谢和对未来工作的期待
注意事项:
- 为了避免重复,每页的内容不要出现相同的标题文字
- 在每页中使用简洁明了的段落或者带有项目符号的文字来代替标题
- 在PPT设计上可以采用清爽简洁的风格,以突出信息的重点。
招聘分析报告第一项 招聘工作概况一、 招聘小组人员组成及分工情况 序号 人员 分工 职责备注 1 HRA初试 基本条件审查,各项外在信息的收集2部门直属主管复试一 技术资格审查 3部门负责人复试二 任职资格审查 4 HRM复试三 综合能力考察 5 BOSS终试 确认是否入职 6二、 招聘工作一般流程第二项 招聘数据汇总一、基础数据统计数量与质量评估参数说明:1、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总成本效用计算:2、面试比=面试人数/应聘人数×100% 1、总成本=网络招聘费+现场招聘费3、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2、网络招聘费=(3000元/12月)*5月=1250元(3月—8月)4、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3、现场招聘费=2000元*1次=2000元5、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4、总成本效用=19人/(1250元+2000元)=0.55%2、部门招聘数据汇总(表二)日期:2019年07月30日序号部门岗位数计划人数应聘人数应聘比面试人数面试比录用人数录用比招聘完成比到岗人数到岗率录用未到原因备注1 行政部 1 1 192 192 19 10% 1 1% 100% 1 100%2 工程部 1 1 22 223 14% 1 5% 100% 1 100%3 市场部 2 3 35 11.7 9 26% 0 -0 0 -4 管理培训中心10 20 333 16.7 33 10% 9 3% 45% 7 78% 薪资5 营销管理总部 1 4 66 16.5 6 9% 1 2% 25% 1 100% 推荐6 产品三部 1 2 23 11.57 30% 2 9% 100% 2 100%7 产品二部 1 4 37 9.25 8 22% 3 8% 75% 3 100%8 产品一部 1 2 16 8 2 13% 0 --0 -9 医药事业部 1 1 19 19 9 47% 1 5% 100% 0 0% 薪资10 系统集成 1 1 30 30 2 7% 0 -0 0 -合计20 39 753 19.3 97 13% 19 2% 46% 15 83%数量与质量评估参数说明:1、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2、面试比=面试人数/应聘人数×100%3、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4、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5、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3、招聘成本数据汇总(表三)数量与质量评估参数说明:人均招聘成本计算1、单位耗时:该岗位招聘所需工作日1、总招聘成本=1250+2000=3250元2、人均招聘成本=总招聘成本/录用人数2、人均招聘成本=3250/19=191元备注:1、仅统计根据招聘申请流程报上来的岗位;2、按照流程上报,但人员通过非招聘途径录用的岗位不统计在内;3、因为新入职人员离职造成二次招聘的数据不统计在内;4、各地分公司的招聘数据不统计在内;5、招聘成本仅统计网络招聘包年费和招聘会费用,其他费用(工资、广告费、交通费等)不包括在内;6、因产品一部招聘正在进行中,核算招聘成本时不统计在内。
招聘分析分析报告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招聘分析数据为XXXXX部(包括:XXXXX组)1、全年招聘走势分析:图1:本年每月度招聘人数统计表,招聘的高峰集中在2月、3月、8月、9月及10月份(一季度和三季度);从面试的成功率来看,全年1月份及6月份招聘成功率较高,录用率高达70%;招聘成功率最低的是在10月份仅为10%。
图2可以看出,本年度招聘功录用到谈薪成功,其成功率为50%;再到正式到岗入司成功率为100%,这也说明我们谈薪过程中与录用者充分的沟通,达到有效沟通;上图中的其它,有后期再联系的或本人选择放弃。
2、入职基本情况分析部门分布统计如下:图3:部门入职分布图4:招聘一揽表图3、图4看出:面试效果比较好的部门为A组;相比之下H部就比较差,面试、录用及到岗比为10:1:0,其原因除我们招聘效率外,用人部门自己对人员的需求并在2014年并不强烈,所以使招聘效率达成较低;3、渠道统计如下:图5:招聘渠道分布渠道面试数录用数到岗数智联60 17 9校招7 3 1前程无忧12 3 3内部推荐9 1 1图6:渠道招聘一揽表结合以上图5、图6可以看出,研发体系主要的招聘渠道为这4个,总来讲还是比较局限;招聘人员重点来源于智联招聘;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及竞争的日益激烈,研发体系对人才的需求及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也更倾向于招聘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可以适当的开辟新的渠道包括猎头。
三、总结1、人才结构方面:中坚力量是23-27岁的年轻人,行业工作经验在1-3年之间。
同时,应届毕业生和医药相关行业的销售是重要的人才补充渠道。
2、用人机制方面:员工流失率偏高,在同行业同规模的医药公司中,对员工的吸引力不够。
这同该企业逐年增加的招聘数量相矛盾,只有完善用人机制,同时提高招聘效率,才可以解决这个矛盾。
3、招聘效率方面:社会招聘方面,把重点放在国内规模较大的内资企业,效率会提高。
2月份招聘分析报告一、招聘入职人数统计分析:表1:本月各中心入职人数统计2月份公司各中心及部门总需求人数156人,实际完成130人,完成率83.33%;1月份公司各中心及部门总需求人数142人,实际完成79人,完成率55.63%;环比招聘达成率上升27.7%;2月份招聘到岗人数环比2月份增加51人,环比到岗人数上升64.6%;本月招聘完成率相较于1月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于招聘人员的增加以及节后离职潮,另一方面来自于招聘渠道的拓展,其中熟人推荐贡献最大, 占入职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但是,招聘完成率依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有些岗位比较难招,如百货采购、ERP产品经理等,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给用人部门带来一定的影响。
改善对策:1、要求各中心部门做好人员需求计划,月底统一上报次月人员需求计划。
若期间人员需求计划发生变化,需及时沟通并做调整,避免出现盲目招聘与重复招聘,以便节约时间及成本。
2、部门临时提出新增人员需求时,严格按照招聘管理制度中各岗位招聘周期进行。
3、由于公司发展过快,人员需求量过大,人力资本部现有人员还是不足以应付,仍然需尽快配备到位相应人员。
4、各中心部门提报人员需求时,应详细填写各岗位的职责及任职要求,用人部门和人事部门应进行深入沟通并及时完善公司岗位说明书;接着人力资本部招聘人员依据市场岗位人员稀缺状况、人员跳槽的频次及周期,提前沟通,锁定应聘者人员目标,提前做好人才储备。
5、对于某些岗位,部门要有意识的去培养一些相关人才。
6、建立公司人才储备库,依据公司业务模式快速发展做准备。
表2:公司招聘到岗各级别人数占比通过表1、表2数据分析:目前公司重点招聘任务集中分布在河南分公司与连锁运营中心两大部门,两大部门总需求人数共计122人,占比78.2%,实际入职人数为112人,占比86.2%;相较于1月份,基本变化不大。
按公司层级分析:重点招聘级别主要集中在职员级(包括一线门店人员),需求量比较大。
招聘分析报告
1. 引言
本文是针对招聘分析报告PPT的撰写步骤进行逐步思考的过程。
招聘分析报告是用于分析公司招聘活动的效果和趋势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招聘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公司能够更好地了解招聘策略的有效性,以及在吸引和筛选候选人方面的优劣势。
本文将以逐步思考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撰写招聘分析报告的步骤和方法。
2. 数据收集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招聘活动相关的数据。
可以从招聘广告发布的渠道、候选人的申请信息、面试过程的记录以及最终录用的员工信息中收集数据。
此外,还可以考虑收集员工的反馈和调查结果,以便更全面地评估招聘结果。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撰写招聘分析报告的基础。
3. 数据整理和清洗
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
这一步骤包括去除重复数据、修正错误数据以及填补缺失数据。
通过数据整理和清洗,可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据分析
在数据整理和清洗完成后,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招聘渠道分析:根据招聘广告发布的渠道,分析不同渠道的效果和成本。
例如,可以比较不同招聘网站的申请数量和录用率,以评估其吸引力和效果。
- 候选人筛选分析:分析招聘过程中的筛选环节,包括简历筛选和面试筛选。
可以计算简历筛选的通过率和面试筛选的录用率,以评估筛选过程的效果。
- 候选人来源分析:分析候选人的来源,例如招聘网站、内推和校园招聘等,以了解不同来源的候选人质量和成本。
- 招聘周期分析:分析从招聘开始到最终录用所需的时间,以评估招聘的效率。
- 面试评估分析:分析面试评估的结果,了解面试官的评估准确性和一致性。
5. 结果呈现
在完成数据分析后,需要将结果呈现给相关的利益相关者。
招聘分析报告通常以PPT的形式呈现。
在呈现结果时,可以使用图表、表格和文字说明来清晰地传达分析结果。
确保报告的结构清晰,重点突出,易于理解。
6. 结论与建议
在招聘分析报告的结尾部分,需要总结分析的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针对招聘策略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例如,如果某个招聘渠道的效果较好,可以建议增加投入;如果某个招聘环节的通过率较低,可以建议改进筛选标准或改进面试流程。
7. 结束语
通过逐步思考的方式,本文为读者提供了撰写招聘分析报告的步骤和方法。
招聘分析报告对于公司的招聘活动效果评估至关重要,能够帮助公司优化招聘策略,提高招聘效率和质量。
希望本文对读者撰写招聘分析报告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