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OF质谱材料培训
- 格式:docx
- 大小:472.30 KB
- 文档页数:11
qtof质谱校准指标
QTOF质谱的校准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辨率:分辨率是质谱仪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反映了仪器区分相近质量数的能力。
对于QTOF质谱,高分辨率是其特点之一,能够提供更精确的质量测量和更丰富的分子结构信息。
2. 质量范围:质量范围表示仪器能够测量的质量上限和下限,通常以Dalton 或Da 为单位。
对于QTOF质谱,其质量范围通常较宽,可以覆盖较大的分子量范围,有利于不同分子量的化合物分析。
3. 灵敏度:灵敏度表示仪器检测低浓度物质的能力。
对于QTOF质谱,其灵敏度较高,可以检测低浓度的化合物,有利于痕量分析。
4. 稳定性:稳定性表示仪器在不同时间段的性能一致性。
对于QTOF质谱,其稳定性较好,长期运行不易漂移,可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5. 重复性:重复性表示仪器在不同时间段或不同操作条件下获得的相同结果的程度。
对于QTOF质谱,其重复性较好,能够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QTOF质谱校准时,需要注意仪器的环境条件、样品处理方法、校准物质的选择等因素,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校准方法和参数,以达到最佳的仪器性能和检测效果。
Waters Xevo G2-XS QTof高分辨质谱仪操作规程一、开机步骤1. 打开氮气发生器的电源(或液氮瓶的开关),确认压力指示在100psi(或0.6-0.8MPa),打开氩气减压阀确证压力指示在7psi(或0.05MPa)。
2. 打开电脑输入用户名:administrator,密码: waters进入Windows桌面并等待3分钟。
3. 打开液相各个模块的电源(没有顺序)。
4. 打开质谱电源开关(在质谱背面板中下部有两个银色按钮,将两个银色按钮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搬至向上的位置,在搬动过程中,需要将按钮向外稍微用力才可以上下搬动)。
5. 等待5分钟。
6. 双击桌面上的MassLynxV4.1图标,打开软件,等待在MassLynx的主窗口状态栏中部偏右的位置出现“Not Scanning”的信息。
7. 打开MS Tune窗口,选择Vaccuum菜单中的pump选项。
8. 打开MS Tune窗口,单击氩气的控制开关,使氩气关闭。
9. 观察MS Tune/View/Vacuum中真空度变化情况,当TOF真空度小于1.1e-6仪器可以工作。
10. 开机过程结束。
二、质谱调谐和校正1.打开“MS Tune”界面,用于质谱调谐与控制,选择“Shortcut”, “Instrument”列表下,点击“MS Tune”。
2.点击质谱调谐界面右下角按钮,使仪器处于开机工作状态。
3.在质谱调谐界面选择正离子模式、灵敏度模式和MS 模式。
11.12.13.14.15.4. 在质谱调谐界面,“ES+”标签下,设置质谱离子源参数,毛细管电压Capillary(kV):ES+ 2.5 kV / ES- 3.0 kV,样品锥孔电压Sample Cone:30 - 60 V,离子源缺省电压Source Offset:80 V,源温Source temperature:80 - 120 °C ,脱溶剂温度Desolvation temperature:280 - 400 °C ,锥孔气Cone Gas:0 - 50 L/h,脱溶剂气流速Desolvation Gas:600 - 1000 L/h。
TOF QTOF Q&A:1.什么是自动调谐(AutoTune)?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自动调谐?如何判断TOF需要自动调谐?简单的说,自动调谐(Autotune)是指仪按照预先编好的软件程序,利用调谐液(Calibrant)里的离子做标准,对仪器的灵敏度及质量检测精度进行自动优化及校准的过程。
调谐时仪器做的事其实就是优化各级离子透镜的电压以确保离子能够顺利的最大限度的从离子源到达检测器。
通常,对于TOF/QTOF来说,仪器的调谐后的相关参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例如3个月或以上)会维持稳定,不会随开关机、或维护与否而发生大的改变,因此我们建议在必要时如仪器的灵敏度有问题时才进行Autotune,这个时候仪器会自动的调整仪器的增益以获得最佳的响应。
如果在停机,更换气体,日常维护等之后,在仪器重新开机达到正常的真空度后,调谐的参数很少会发生改变,因此通常不必做Autotune。
我们建议用户每天或者做样之前进行一次Calibration即可,保证仪器有最佳的精度。
如果Calibration的结果绝大多数是pass,则完全不需要进行Autotune。
所以,在进行Autotune之前,先做Calibration或者Checktune,根据它们的结果来决定是否进行Autotune。
建议在做Autotune之前先给安捷伦800响应中心一个电话,咨询一下,要不要做。
2.为什么有时CALIBRATION时误差很大,怎么办?Calibration只校正质量轴的偏差,不改变其他任何参数。
可以在任何操作模式下进行。
建议每天运行样品前做一次 Calibration。
以确保仪器的测量精度。
如果仪器受到了污染,Calibration的结果会给出较大的误差,因为校正时,在TOF MASS CALIBRATION标签下有个Peak Detection Window,缺省值为1%,即离子检测窗口大小为被测离子质量的1%,软件在给出的调谐液里的相关离子的Peak detection Window里找到的丰度最大的离子被认为是该离子,并按照这个结果计算校正值,当仪器污染时,当出现在Peak detection Window里的污染离子丰度值超过调谐液中给出的离子的丰度时,软件会错把污染离子当成是校正的离子,这时就会得到很大的误差,这时可以把Peak detection Window改成0.1%试试,通常会很有效果,但最好的办法还是清洗干净仪器的离子源和毛细管。
安捷伦液相色谱- G6500系列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现场培训手册 II版本©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20142014年 6月本手册依据安捷伦TOF和Q-TOF MassHunter工作站定性、定量软件B0600和数据库软件0400版本编写。
不同版本的功能可能有所差异。
声明本手册内容如有改变,恕不另行通知。
安捷伦科技公司对本材料,及由此引起的任何商务和特种用途不承担责任。
安捷伦科技公司对本手册中可能有的错误或与装置、性能及材料使用有关内容而带来的意外伤害和问题不负任何责任。
如果安捷伦与用户对本书中的警告术语有不同的书面协议,这些术语与本书中的警告术语冲突,则以协议中的警告术语为准。
联系方式售后服务中心免费电话:800 820 3278手机拨打:400 820 3278 (需支付本地电话费)免费传真:800 820 1182电子信箱:lsca-china_800@中文网站:目录版本 (2)目录 (3)1 如何建立和使用个人数据库(PCDL) (4)1.1如何建立数据库(PCDL) (4)1.1.1输出CEF文件 (4)1.1.2建立新库 (7)1.1.3添加化合物二级质谱图 (11)1.2如何使用数据库(PCDL) (13)1.2.1在数据库中搜索化合物 (13)1.2.2在定性软件里查找数据库中匹配的化合物 (17)2 Q-TOF定量方法的建立 (20)1 如何建立和使用个人数据库(PCDL)建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我们经常分析的化合物,将常用化合物的信息存储在PCDL软件里面,便于以后分析相关样品时进行对比查找。
1.1 如何建立数据库(PCDL)当采集完Target MS/MS数据后,数据库的建立需要我们使用以下软件:定性软件(Qualitative analysis)和数据库软件(PCDL Manager)。
1.1.1输出CEF文件该CEF文件用于PCDL数据库里面图谱的编辑。
QTOF质谱的检定校准指标一、分辨率分辨率是QTOF质谱仪的重要性能指标,它决定了仪器区分和识别不同元素或化合物的能力。
分辨率的测量方法通常是以半峰高(FWHM)或峰形宽度(FW)来衡量。
分辨率越高,仪器区分相近峰形的能力越强,对于复杂样品的分析越有利。
二、灵敏度灵敏度指的是仪器检测低浓度物质的能力。
通常使用信噪比(SNR)来表示,即信号与背景噪音之间的比值。
一个高灵敏度的仪器意味着能够检测更低浓度的物质,这在许多应用中都是非常必要的,例如环境监测、生物样本分析等。
三、线性范围线性范围指的是仪器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线性响应的能力。
理想的质谱仪应该在检测范围内保持线性响应,这样才能够准确地定量分析不同浓度的样品。
线性范围越宽,仪器能够分析的样品浓度范围越广。
四、精度精度指的是仪器测量值的准确性。
通常使用偏差(bias)或重复性(repeatability)来衡量。
一个高精度的仪器能够提供更可靠的结果,减少误差。
在进行分析时,了解仪器的精度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了解结果的可靠性。
五、交叉污染交叉污染是指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的污染。
在质谱分析中,交叉污染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了解仪器的交叉污染情况是很重要的。
校准质谱仪时,应该测试仪器的交叉污染情况,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
六、背景噪音背景噪音是指在质谱图上不相关于目标物质的其他干扰信号。
背景噪音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一个低背景噪音的仪器能够提供更可靠的结果。
因此,校准质谱仪时,应该测量背景噪音的水平,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
七、动态范围动态范围指的是仪器能够检测的浓度范围。
一个大的动态范围意味着仪器能够分析不同浓度的样品,这在许多应用中都是必要的。
了解仪器的动态范围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了解仪器是否适合你的分析需求。
八、稳定性稳定性指的是仪器在不同时间点上性能的一致性。
一个稳定的仪器在不同时间点上应该表现出相似的性能特性。
了解仪器的稳定性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你了解结果的可靠性。
lc-q-tof质谱应用前沿
LC-QTOF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是一种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质谱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蛋白质组学研究:LC-QTOF质谱技术可以用于对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进行高通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帮助研究人员研究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修饰情况。
2. 代谢组学研究:LC-QTOF质谱技术可以对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全面的筛查和分析,帮助研究人员揭示代谢途径、发现生物标志物并诊断疾病。
3. 药物研究与开发:LC-QTOF质谱技术可以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结合蛋白的筛选、药物代谢产物的鉴定等方面,有助于开发新药和优化现有药物。
4. 环境监测与污染物分析:LC-QTOF质谱技术可以对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和分析,有助于环境监测和污染物的评估。
5. 食品安全检测:LC-QTOF质谱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有害化学物质等进行检测和分析,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6. 代谢动力学研究:LC-QTOF质谱技术可以对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进行研究,揭示代谢产物的结构和代谢途径。
总之,LC-QTOF质谱技术在生命科学、医药研发、环境科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QTOF的原理和应用1. 简介QTOF(Quadrupole Time-of-Flight)是一种高分辨质谱仪,通过结合四极杆质谱和飞行时间质谱的原理,能够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质量的质谱分析。
本文将介绍QTOF的原理和应用。
2. QTOF的原理QTOF仪器由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和检测器。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组成部分的原理。
2.1 离子源离子源是将样品中的分子转化为离子的装置。
常见的离子源包括电喷雾离子源(ESI)和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
离子源将分子经过电离产生离子,这些离子随后被引入质谱仪进行分析。
2.2 四极杆四极杆是一种用于过滤和分离离子的装置。
通过调节四极杆中的电压和频率,可以实现只通过特定质量/荷比(m/z)的离子。
四极杆可以控制离子通过的路径,将需要的离子传递给下一个组件。
2.3 飞行时间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是一种基于离子质量和离子飞行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质谱分析的装置。
离子进入飞行时间质谱仪后,会经过一个带电场的漂移管,离子会以不同的速度飞行到质谱仪终端,终端上的一系列探测器会记录离子到达时间。
根据离子到达时间的差异,可以计算出离子的质量。
2.4 检测器检测器将离子到达时间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放大和数字化处理。
最常见的检测器是电子倍增器,它可以将微弱的电信号放大到可检测的范围。
3. QTOF的应用QTOF作为一种高级质谱仪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
3.1 代谢组学研究QTOF可以用于分析生物体内的代谢产物,通过对代谢产物的分析,可以了解生物体内的代谢变化和相关代谢途径。
这对于研究疾病发生机制、药物安全性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3.2 蛋白质组学研究QTOF可以进行蛋白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对复杂样品中蛋白质的分析,可以研究蛋白质的组成、修饰和相互作用等信息,从而深入了解蛋白质功能和生物过程。
3.3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QTOF可以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通过分析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速率,可以评估药物的代谢途径、药物的清除速度等信息,为药物研发和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qtof原理
Q-TOF,即质谱时间转换(Quadrupole-Time-of-Flight)技术,是理论上分辨率极高的一种质谱分析技术,学术界也称它为“时间分辨质谱”或“质谱图”。
在科学研究中,Q-TOF技术常被用来快速进行定量精确的质谱图谱的分析,在食品安全检测、药品研发等应用中也得到了极大的成功。
Q-TOF 质谱分析技术的原理:
(1)离子产生:原组分经过离子源离子解离,离子源可选用离子化压力发射、气相离子化等方法,形成质谱测量有用离子。
(2)离子球杆降解:离子源输入到离子球杆内,离子球杆施加速度和径向加速,把原组分的离子分别转化为具有不同质量的中子,实现根据分子质量分离的目的。
(3)飞行时间测量:这些分散的离子被发射至时间分辨探测器,可以准确测量它们的到达时间,从而借助原子质量上的差异来计算每个分子(离子)的质量分数。
(4)质谱图谱解读:最终出来的质谱图谱,通过高度精确和良好的拟合,将质谱图谱的信息定量的映射在目标物中,从而完成组分的
鉴定。
Q-TOF质谱分析技术的优势:
1、高分辨率:Q-TOF技术的质谱分析能够提供比其他分析方法更高的质谱分辨率,使得准确的定量检测变得可行。
2、快速灵敏:Q-TOF技术的质谱分析具有极快的扫描速度,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
3、长期稳定性:Q-TOF质谱技术具有非常好的长期稳定性,它可以提供非常好的可靠性和重复性,更加精确地分析检测。
4、实用性:Q-TOF质谱技术可以在很多方面有用,如药物研究、食品检测等,可以实现精细的质谱图谱分析。
总结来看,Q-TOF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快速灵敏、长期稳定性及实用性的特点,在质谱分析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质谱内部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质谱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在医药、生物、环境、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仪器原理和操作,以及严格的数据处理和解释要求,对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分析能力。
本培训计划旨在为质谱分析领域的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系统全面的培训,提高其质谱分析技术,推动质谱分析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二、培训目标1. 掌握质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 熟练掌握质谱仪器的操作和维护3. 能够独立完成质谱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4. 深入理解质谱数据的解释和应用5. 提高质谱分析的实际操作技能三、培训内容1. 质谱分析基础知识(1)质谱的基本原理(2)质谱值及其解释(3)常见质谱仪器的类型及原理2. 质谱仪器的操作和维护(1)质谱仪器的结构和功能(2)质谱仪器的操作流程(3)质谱仪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3. 质谱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1)质谱数据的采集技术和方法(2)质谱数据的处理和解释(3)常见质谱数据处理软件的应用4. 质谱分析的应用(1)质谱分析在医药领域的应用(2)质谱分析在生物领域的应用(3)质谱分析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4)质谱分析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五、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由专业的讲师进行质谱分析的基础理论知识讲解,包括原理、技术和应用。
2. 案例分析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引导学员深入了解质谱分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示范操作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示范操作,让学员了解质谱仪器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4. 实践操作提供实验室场地和设备,让学员亲自操作质谱仪器,进行质谱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五、培训评估1. 知识考核对学员进行培训内容的理论知识考核,包括质谱分析基础知识、仪器操作和维护知识、数据处理和分析知识。
2. 操作技能考核对学员进行质谱仪器的操作技能考核,包括仪器的启动和关闭、样品准备和质谱数据的采集。
离子淌度质谱和qtof 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离子淌度质谱(Ion Mobility Mass Spectrometry,简称IMS)和QTOF质谱仪(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简称QTOF)是目前在质谱领域中应用广泛的两种先进技术。
离子淌度质谱结合了气相色谱、电动力学流动和质谱技术的优势,能够提供化合物的分子量、结构、形状等信息,并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特点。
QTOF质谱仪则克服了一些传统质谱仪器在分辨率和灵敏度方面的局限性,通过测量待测样品化合物碎片离子飞行时间与荷质比例关系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文旨在探讨离子淌度质谱和QTOF技术的原理、仪器组成与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这些先进技术的概述和解释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分析检测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叙述:首先在引言部分对离子淌度质谱和QTOF技术进行概述;接着在第二部分详细介绍离子淌度质谱的原理、仪器组成与工作流程;第三部分则着重解释QTOF质谱仪的原理、仪器组成和工作原理;紧接着,在第四部分探讨了离子通道技术的进展和应用前景,包括其概述、研究方向展望以及挑战与解决方案讨论;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全文主要观点和发现结果,并对离子淌度质谱和QTOF技术未来发展提出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离子淌度质谱和QTOF技术的全面概述和解释说明。
通过阐述这两种先进技术的工作原理、仪器组成以及应用范围,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它们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此外,通过对离子通道技术的进展与应用前景进行探讨,本文还旨在启发对该领域感兴趣的研究者们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并促进这些先进技术在未来的创新和发展。
2. 离子淌度质谱:2.1 原理:离子淌度质谱(Ion Mobility Mass Spectrometry, IMS)是一种基于气相分离原理的质谱技术。
全二维gcqtof原理
"全二维GC-QTOF"(Gas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是一种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和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这种技术结合了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分辨率,适用于对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合物进行高效的分析。
这一技术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气相色谱分离:样品在气相色谱柱中进行分离。
这种分离是基于化合物在柱上的相互作用,具体是根据化合物的挥发性、亲油性等特性进行的。
2.质谱检测:分离后的化合物进入质谱检测器,这里是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QTOF)。
在QTOF中,离子通过四极杆进行初步质量选择,然后进入飞行时间池。
在这里,根据不同质荷比(m/z)的离子通过飞行时间的差异来测定它们的质量。
3.高分辨率质谱:QTOF提供了高分辨率的质谱数据,能够准确测定分子的质量。
这对于分析复杂样品中的同分异构体或同位素具有重要意义。
4.数据分析:通过在不同的飞行时间和质荷比下记录的数据,可以生成质谱图谱,进而进行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
全二维GC-QTOF技术在分析复杂混合物、挥发性化合物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详细的化合物信息。
这对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质谱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升我国质谱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我们公司于近期组织了一次质谱技术培训。
现将本次培训总结如下:二、培训背景1. 质谱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迅速,已成为科研、工业、医药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2. 公司业务涉及多个领域,对质谱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3. 为了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满足公司发展需求,组织此次质谱技术培训。
三、培训内容1. 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发展历程2. 质谱仪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3. 质谱技术的应用领域及案例分析4. 质谱数据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5. 质谱技术在公司业务中的应用及前景四、培训方式1. 邀请业内知名专家授课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场演示及互动交流3. 分组讨论,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五、培训成果1. 培训期间,学员们积极参与,认真听讲,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 学员们对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及数据分析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3. 通过实际操作,学员们掌握了质谱仪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4. 学员们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部分学员对质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理论学习。
2. 实践环节时间较短,学员们希望增加实践操作时间。
改进措施:1. 针对学员需求,调整培训课程,加强理论知识的讲解。
2. 增加实践操作环节,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 邀请更多业内专家进行授课,丰富培训内容。
七、总结本次质谱技术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提高了员工的专业技能,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公司整体实力,为我国质谱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一、培训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质谱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提升我国质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水平,加强科研人员对质谱技术的理解和操作能力,我单位于[培训时间]举办了为期[培训时长]天的质谱技术培训班。
仪器原理介绍电喷雾电离源(ESI)套管的清洗、维护(如果需要可以演示操作)电喷雾电离源是一种软电离方式,即便是分子量大,稳定性差的化合物,也不会在电离过程中发生分解,它适合于分析极性强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肽、糖等。
(对于非极性、挥发性的待测化合物,则不使用。
)电喷雾电离源的最大特点是容易形成多电荷离子。
这样,一个分子量为10000Da的分子若带有10个电荷,则其质荷比只有1000Da,进入了一般质谱仪可以分析的范围之内。
根据这一特点,目前采用电喷雾电离,可以测量分子量在300000Da以上的蛋白质。
(因此由ESI电离源电离的质谱仪在测量的分子量范围上,理论无上限,只需要调节条件,让其带上更多的电荷即可。
)电离源几个参数的意义1、毛细管电压(3KV~8KV)控制合适的电压,以便对于待测化合物有更好的电离度并且在这个条件下不会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降低待测物质的信号。
在负离子模式下,由于电压过高,电离源尖端会出现紫色的尖端放电现象,做样品测试的时候要尽量避免,防止由于尖端放电,电压过高使样品发生裂解,从而不能得到较高丰度的分子离子峰。
同时也会由于电流的产生,损毁离子源内的元件。
2、去溶剂温度(溶剂的最低的气化温度到最高的气化温度之间)电离源温度是溶剂气化的重要参数。
软件添加附件之后可以将该参数设置到350℃。
对于水比较多流动相而言,我们需要调高电离源的去溶剂温度以便水能最大程度液化,因为有时候未气化的水会进入到质谱仪器内部,对一些阀门造成损坏。
(当然,对于水而言,由于表面张力比较高,很难形成电喷雾,所以可以在不影响液相分离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水的含量,避免信号的损失。
)3、锥孔电压(根据灵敏度和分辨率进行数值优化)锥孔也可以叫采样孔,调节合适的锥孔电压可以增强仪器的灵敏度,但是锥孔电压过高会造成待测化合物的源内裂解。
造成非二级质谱造成的碎片峰的产生,不利于谱图的解析。
4、去溶剂气去溶剂气流量的选择:经验法选择去溶剂气,一般流动相的流速为0.1mL/min时候,选择100L/h 的去溶剂气流量,0.2 mL/min时选择200L/h的去溶剂气流量,依次类推。
仪器原理介绍电喷雾电离源(ESI)套管的清洗、维护(如果需要可以演示操作)电喷雾电离源是一种软电离方式,即便是分子量大,稳定性差的化合物,也不会在电离过程中发生分解,它适合于分析极性强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肽、糖等。
(对于非极性、挥发性的待测化合物,则不使用。
)电喷雾电离源的最大特点是容易形成多电荷离子。
这样,一个分子量为10000Da的分子若带有10个电荷,则其质荷比只有1000Da,进入了一般质谱仪可以分析的范围之内。
根据这一特点,目前采用电喷雾电离,可以测量分子量在300000Da以上的蛋白质。
(因此由ESI电离源电离的质谱仪在测量的分子量范围上,理论无上限,只需要调节条件,让其带上更多的电荷即可。
)电离源几个参数的意义1、毛细管电压(3KV~8KV)控制合适的电压,以便对于待测化合物有更好的电离度并且在这个条件下不会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降低待测物质的信号。
在负离子模式下,由于电压过高,电离源尖端会出现紫色的尖端放电现象,做样品测试的时候要尽量避免,防止由于尖端放电,电压过高使样品发生裂解,从而不能得到较高丰度的分子离子峰。
同时也会由于电流的产生,损毁离子源内的元件。
2、去溶剂温度(溶剂的最低的气化温度到最高的气化温度之间)电离源温度是溶剂气化的重要参数。
软件添加附件之后可以将该参数设置到350℃。
对于水比较多流动相而言,我们需要调高电离源的去溶剂温度以便水能最大程度液化,因为有时候未气化的水会进入到质谱仪器内部,对一些阀门造成损坏。
(当然,对于水而言,由于表面张力比较高,很难形成电喷雾,所以可以在不影响液相分离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水的含量,避免信号的损失。
)3、锥孔电压(根据灵敏度和分辨率进行数值优化)锥孔也可以叫采样孔,调节合适的锥孔电压可以增强仪器的灵敏度,但是锥孔电压过高会造成待测化合物的源内裂解。
造成非二级质谱造成的碎片峰的产生,不利于谱图的解析。
4、去溶剂气去溶剂气流量的选择:经验法选择去溶剂气,一般流动相的流速为0.1mL/min时候,选择100L/h 的去溶剂气流量,0.2 mL/min时选择200L/h的去溶剂气流量,依次类推。
去溶剂气的流量必须稳定,需将液氮分压表的分压控制在0.6左右,否则做出实验的待测化合物的离子计数重现性很差。
另外,当去溶剂气流量升到1000L/h的时候,会发现去溶剂温度的反馈值保持在300℃(如果预设为350℃),属于正常现象。
总而言之,电离源的最佳使用效果是要保证从电离源外观看来,一定要产生锥形电喷雾。
从图谱上看,如果样品量能保证在mg/mL,质谱的响应值能达到103或者104数量级。
如果未达到,分析思路:1、离子模式选择是否正确。
2、离子源、锥孔是否清洁。
3、所设的离子源数值是不是没有得到相应的反馈值。
4、待测样品是否适合用这种电离源进行电离。
5、仪器的灵敏度是不是不够(在重新进行软件的附件安装之前,应该保存ms tune 方法参数,以防由于参数设置问题造成灵敏度下降)。
四级杆检测器两种工作方式:1.全扫描scan:指定的两个质核比间扫描每个离子的丰度。
2.仅检测被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离子的丰度。
飞行时间检测器原理质荷比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只要测定出飞行时间,就可换算成质荷比。
在检测时,显然是质荷比小的先到达检测器,质荷比大的后到达。
在通常情况下,离子的飞行时间为微秒数量级。
飞行时间性能指标:1.分辨率:RP = M / ∆M (M:为测定的质量,∆M:半峰高的峰宽)线性模式,分辨串较低;反射模式,分辨率可高达15000“延迟引出”(DE)技术或称“脉冲离子引出”(PIE)2.质量范围:目前的商品仪器.—般可测到几十万原子质量单位(u)飞行时间在多肽,蛋白质,糖,核苷酸有广泛的应用,能使有机质谱测试难得到信号的物质得到理想谱图。
MCP检测器微通道板与电子倍增器的作用类似,都是离子的物理型放大器。
与电子倍增器不同的是,MCP有成像功能;但是在TOFMS应用中仅使用了电子倍增功能。
在微通道板的每个通道的内壁上都涂有一种能发射次级电子的半导体材料,当给微通道板加了一定电压后,就会在每个通道中产生一个均匀的电场。
这个电场是轴向的。
所以能使进入电场的低能电子(光子或电子)与壁碰撞的时候能产生次级电子,并且在轴向电场的作用下次级电子被加速,这样次级电子碰到壁上又会产生更多的新的次级电子。
这样。
对于一个入射粒子。
在板的输出端就会产生很多的电子。
实际上我们很容易理解,每个通道就是一个光电倍增管,不过它没有专门的光阴极,而且打拿极是连续分布的,另外入射电子不只限于光子,事实上任何载能电子,只要在通道壁上能打出次级电子,它都能响应,与光电倍增管外电路分压器相比拟,它利用铅玻璃自身的体电阻作为分压电阻,一般极间总电阻为10欧,通道中的电势梯度使次级电子得到加速,获得能量,从而保证在下一次轰击通道时有足够大的二次发射系数。
微通道板(MCP)是由内壁镀有半导体层的微管规则排列熔压而形成的二维阵列,可以将微弱电子图像或信号均匀放大到10000倍以上。
保持端面的清洁,不能用手触摸。
避免碰撞,挤压造成机械破损。
避免真空不高的情况下加高压,以免引起通道内孔放电。
防止两端面间高压击穿造成绝缘破坏。
防止MCP一次性直接暴露在强粒子束中。
二级质谱原理在一级的基础上,确定感兴趣的母离子进行碎裂(借助四极杆进行筛选,使用碰撞池进行碰撞碎裂),碎裂机理为碰撞诱导解离。
(CID)本实验选择在一级质谱的基础上选择分子量为721的离子进行碰撞,可得到如下的质谱图,见其碎片峰。
二级图谱的碰撞电压的选择直接影响图谱的形成,对数据的解析有很大的影响。
最佳情况应该保证图谱中存在5%~10%的原母离子和碎片离子,若碰撞电压设置过高,也会对碎片信息的获得造成影响,碎片过碎,碎片难以解析。
二级质谱的应用·待测化合物的碎片获得,可以通过二级图谱与已知化合物的二级碎片进行对比,进行待测化合物的确定。
·半定量的方法·多肽测序·代谢产物的鉴定······新开机后仪器使用、调谐一:开机1.打开质谱:总按钮,抽真空与控制电压按钮。
2.打开质谱液相与电脑的中枢按钮3.打开电脑,MassLynx软件注意:a.如果Mass Tune 界面是灰色的,而且没有时上时下的峰,则说明电脑与仪器连接不良。
b.如果电脑与仪器长期连接不良,质谱控制电压按钮一定要处于关闭状态,以免质谱内电压不受控造成质谱烧毁。
二:MCP检测器的老化(老化应在真空24小时后完成,观察压力表在10-7兆帕,Vaccum中的表指针应在绿色区域,避免未达到真空度,MCP双板电极之间通电短路。
避免MCP一次性暴露在强的粒子流中)1.打开MS Tune 界面,点开Press for operate(变绿)2.将Flight Tube电压逐渐升至5630V。
(每隔500V一升。
)3.Options中点MCP Conditioning:Voltage:start(v)0Stop(v)2300Time: start(mins)720Stop(mins)13.开始之后12小时Flight Tube中的MCP Detector为2300v5.关闭质谱:将Voltage以200v为间隔降到0v,关闭Press for operate(变红)6.MCP电压最高值是工程师调谐的,若实验过程中发现精密度不高,也避免调MCP的电压,以免对MCP造成损耗。
三:质谱校正校正溶液的选择注意事项:选择能够产生离子簇的物质,一般校正溶液的选择与平时所测的物质的分子量范围有关。
1.校正溶液异丙醇甲酸钠的配制(本实验室常用校正液)基本比例:以10ml异丙醇甲酸钠为例A.9ml超纯水放入容量瓶中,用甲酸标定,即得10%甲酸溶液。
B.将0.5ml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与0.5ml甲酸水溶液加入10ml容量瓶中C.将体积比为9:1的异丙醇加入到“2”中的容量瓶中标定,即得甲酸钠溶液。
注意:有机相,水相分别过膜。
2.打开质谱1、Press for operate打开,点开两个气阀。
2、ES+ Source:capillary调成3350v(负离子模式为2600v,毛细管电压可以根据不同化合物的性质做出调节,总体范围在2kv~8kv之间) desolvation temperature 调到300℃(如果安装附件可以到达350℃)3、Time of Flight:Flight Tube以500v为间隔升到5630v MCP Detector以200v为间隔升到2300v。
开启质量校正页面后,质量校正前请先确定目前仪器处于未校正的状态,可以将flie 文件中的Uncal—No Calibration。
3.连接校正液与质谱,打开校正液流速,待质谱有信号后按”Acquire”收集信号4.一段时间后(3min左右)将质谱方法停止,观察spectrum,确定下分子量,在MS Tune中的Calibration中查询标准物的准确分子量注意:由于经常做的是天然产物,其分子量在400-500之间,所以要校正400-500之间的数值。
(按m/z的需求对分子量进行选择,若待测化合物的分子量在700左右,则选择700左右的分子量进行校正。
)5.计算Leff值,将计算后的Leff值输入到Option里的TDC setting中,之后再进行3-4操作,直到采集到的分子量与查表得到的分子量小数点后3位一致即可。
6.保存:A.到spectrum中找到process—centre—areas—Tof—ok—ok—file—saveB.MS Tune中Calibration—From Files—找刚存的文件名称—点“history”(acru mass)—点最近那个时间—ok RMS residual图中的点若偏移太大则删去。
(校正后保证质量偏差在10个10ppm)C.再回到MS Tune calibration—file—save as四、仪器灵敏度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每一种待测化合物都有最适合自己的电离条件,对于质谱条件的优化选用标准品进行,但是从科研角度而言,这样的工作一般做的比较少的,除非是基于筛查的目的。
进过标准品试液之后,通过调节毛细管电压、电离源温度、去溶剂温度、去溶剂气、电离源与锥孔距离的调节可以对仪器灵敏度进行优化。
事实上,每一种化合物都有最佳的质谱条件,普适的灵敏度调节可以用接近仪器最常使用的分子量范围的校正液进行。
五、仪器的分辨率的调节完成仪器的灵敏的调节之后可以对仪器的分辨率进行调节,本台质谱仪的分辨率为5000左右,相对于单四级杆的200~2000的分辨率而言属于高分辨质谱仪,并且分辨率主要由于飞行时间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