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变迁
- 格式:pptx
- 大小:149.9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改革开放之三十年的巨大变化从1978年到2008年,转眼间,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已走过了30个年头。
回首这波澜壮阔的30年,你会发现,中国的改革开放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也影响了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它的出现与发展,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更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的就是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
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
而现在,家庭楼房格局最低档次也是三室一厅。
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九十年代,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改革开放把封闭和半封闭的中国带进全球化,融入世界经济的同时,更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
正是30年前的改革开放,结束了闭关锁国的半封闭状态而走向现代文明,正如一度向北的九曲黄河,最终还是向东流入大海,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重新逐步融入世界文明,人权、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日渐成为我们文明中的核心价值。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这个问题全中国与全世界都会说出两个字“巨变”。
这两个字是毋需置疑的,因为铁的事实已摆在世人面前。
首先,应该说是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次,当然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巨变。
无论是GDP还是进出口贸易、外汇储备都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再次,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变。
由改革开放前的“温饱不足”,发展到今天的“吃讲营养、穿讲时尚、住有楼房”。
三次,文化实现了空前的大繁荣,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取代了改革开放前的单调贫泛的文化。
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充满了乐趣与情趣。
四次,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有了较大进展。
人权有了明确的保障。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使我们国家又一次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2008年的一系列伟大胜利已充分证明,伟大的中国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
功经验,将使我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迈出更稳健、更快捷的步伐!让我们信心百倍的迎接下一个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变化09文学院1班郭敏慧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是新中国历史上又一段不平凡的日子,是一个新时期的起点,是中国现代史中极具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此期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从国家到个人,社会的各个方面,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政治上说,这三十多年是我国和谐稳定的三十多年,良好的社会秩序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先天条件。
香港、澳门回归促进了祖国统一的步伐。
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中国民主政治取得较大成就。
从经济上说,1978年我国GDP总量为3645亿元人民币,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10位。
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
截至2010年末,我国的GDP总量已达397983亿元人民币,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二位, 30年间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
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仅1132亿元,1985年翻了一番,达到2005亿元,1993年再翻一番,达到4349亿元,1999年跨上1万亿台阶,达到11444亿元,2003年超过2万亿元,达到21715亿元,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已经超过5万亿元,达到51322亿元,1979-2007年年均增长14.1%。
外汇储备实现由短缺到富足的历史性转变,从1978年的1.67亿美元飞跃到2010年的2.8万亿美元。
经济结构大为调整,发展方式和增长模式呈现由粗放向集约和节约的转变。
从文化上说,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04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并收获51枚金牌。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变化改革开放年来三十的变化时间流逝,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路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上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中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繁荣富强、世界文明之路。
改革开放以前,人们还坐着小黄包车,而小黄包车的走动还需要人力;改革开放以前,有电话的家庭都会称作为有钱人,有官位的人;改革开放以前,小孩子的玩具简简单单,几个骨锤,一个皮筋,一的毽球,一个小皮球就行了等等.而现在呢?!大街上,新旧汽车到处都是,替换了改革开放以前的小黄包车;改革开放以前只有有钱人家才会有的电话现在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以前那简简单单的玩具,现在已被替换成电子玩具;那时候,哪有什么柏油马路、水泥路,厚厚的泥土让人们踩成了狭窄的马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路上到处是水潭,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整只脚就会陷进去,好不容易把脚拔出来,可鞋子却留在了泥潭里……。
还有那时的学校很多都是一座座破旧的土木结构房屋,土墙斑驳脱落,窗户上一块玻璃都没有,一到冬天,呼呼的寒风凛冽刺骨,遇到下雨,雨点从破瓦片上的窟窿里落下“滴答”的声音与朗朗的读书声凑成了不和谐的曲子……自改革开放30周年以来,我们国家实行了大规模现代科学技术,使我们进入了科学时代,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30年!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今年4月14日7时49分的玉树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的30年!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神七”的成功发射,神七在太空漫步,让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中华民族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东方。
激荡三十年改革开放社会变迁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
在这三十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到一个全球化的经济大国。
这篇文章将探讨三十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社会变迁。
第一章:改革开放的背景1978年12月,中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被正式宣布。
在这之前,中国处于一个经济落后和政治封闭的状态。
毛泽东去世后,中国陷入了政治混乱,经济也停滞不前。
因此,改革开放政策的宣布意味着中国要摆脱过去的不发达和封闭,走向现代化。
第二章: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
尤其是在198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更加迅猛。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由市场经济和外资的引进。
大量的外资带来了新的技术和知识,加速了中国发展的步伐。
此外,中国在出口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出口国。
第三章: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迁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城市和乡村,许多人摆脱了贫困和落后的生活。
他们获得了更好的教育和工作机会,享受了更高的生活水平。
中产阶级的出现转换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化。
改革开放还带来了社会观念的变化。
人们开始追求更加自由和开放的生活方式。
一些旧的观念和传统被取代,特别是在年轻人中间。
同时,改革开放也引进了一些西方文化,包括音乐、电影和时装。
这些文化的影响深刻地改变了中国青年的生活方式。
第四章:改革开放的影响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它使中国成为了一个全球化的力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国家之一。
在社会方面,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更加多元化和开放,摆脱了封闭和落后的传统,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
结论:总的来说,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改革开放政策的宣布意味着中国要走出过去的不发达和封闭,走向现代化。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繁荣。
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30年的新变化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我国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正是邓小平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推动中国迈上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30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神州风物沧海桑田,国人风貌焕然一新。
30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国,迎来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
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
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在建国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取得了新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我们就从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中来发现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吧。
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30年的时间,可谓弹指一挥间!30年的各种各样的变化经历让我触摸到社会前进的脉搏,3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使每一个国人感觉到幸福之门以开启,又将踏上一个新的征途。
1978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从几大方面来讲,1999年3月2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持久的推动力量;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2001年7月13日——对于每个中华民族的儿女来说,这一天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全体委员将投票选举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城市。
就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念出“北京”的名字时,所有的中国人都沸腾了,中国体育人士几代人的努力在这一刻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数亿名中国观众通过电视观看了这令人激动的一幕,在萨马兰奇确认北京赢得举办资格后,神州大地立刻进入陷入到了狂欢的状态中,在经历了1993年两票之差遗憾不敌悉尼的伤痛之后,北京始终坚持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最终认可。
2008年,世界的目光将聚焦中国、投向北京。
在申奥成功当晚举行的庆祝活动中,数万名首都群众汇聚北京中华世纪坛,“热烈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标语随处可见。
国家主席江泽民也第一时间出席庆祝仪式,并发表了“热烈祝贺北京申办奥运成功”,“衷心欢迎世界各国的朋友们都来参加北京奥运会”等慷慨激昂的讲话,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热情。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对比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对比如下:
经济上:
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采取计划经济模式,国有企业垄断市场,经济增长缓慢,人均收入水平低。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推行市场经济,吸引了大量外资,经济迅速增长,人均收入大幅提高。
社会上: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封闭,人们思想受限,生活水平低,教育匮乏。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逐渐开放,人们思想解放,生活水平和医疗教育条件得到了改善。
文化上:
改革开放前,中国文化面临挑战,在意识形态上受到限制。
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面临多元化趋势,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关注。
政治上:
改革开放前,中国政治体制高度集中,政治权力高度集中。
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向改革开放道路转向,政治改革从一党专政向多党制和民主制度转化。
外交上: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政策以自我封闭为主,经济贸易只集中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之间。
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
的经济贸易和交流取得了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首先说吃,民以食为天。
30年前的大米.面粉一般价格在0.17元,而现在的价格在1.30元左右,上涨了接近8倍。
副食价格就很惊人,蔬菜价格由平均5分钱一斤上涨到平均1.50元一斤,涨幅30倍。
肉食价格,以猪肉为例从0.82元到现在的平均6元,上涨了7倍还多。
牛羊肉的价格至少达到10倍以上,食用油的涨幅大概也有7倍多。
想一想,真的是很吓人啊。
其次谈谈穿吧,现在一套象样的衣服怎么说也得一二百以上吧,30年以前,2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问题。
所以,衣服的价格相对于那个时代上涨了18倍。
下面这个题目就是住。
30年前的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烧的都是木材和煤炭,对环境污染很大。
再看现在,家家都步入了电气化时代。
都喜欢使用对大气没有污染的燃料。
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以前,大人们不重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
现在,每家每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进大学校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农民,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再下面的题目是行,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有人开私家轿车,当然,也有人爱坐出租车。
这些都不具有代表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乘坐公交车,30年前的车票5分钱,现在的车票是1元,整整上涨了20倍。
吃饭穿衣住房出行分析完了,我们来谈谈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等。
30年以前我们有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工人看病都是单位报销,不用花钱,农民有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等,看病也基本不用花钱。
那么,我们假定一个人没有单位,他看病是花钱的,进一次医院需要多少钱呢? 30年以前,感冒这种普通疾病块八毛的就解决问题了,即使打吊瓶最多10多块吧,现在呢?少说20到30元,如果输液了,100元根本不够。
如果病大,就更麻烦了。
医疗费用上涨了80倍!现在,我们的收入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过去一个月几十元就能养活全家十几口人。
而现在呢?上涨到了几百元甚至几千元,工资翻了十几倍到几十倍。
教育问题就更大了,过去的九年义务教育那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父母上学的时候全年学杂费也就5元左右,你小子有本事考上大学,1分钱都不用交,吃饭钱都是国家管着,没有读不起书的。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召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下,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标志着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的结束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的开始。
这次大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从此使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使中国的大门打开,走向世界。
这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划时代的事件。
因为这次大会是在中国历史朝何处走,以及向哪个方向走的十字路口徘徊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和中国其他领袖共同所做出的伟大决策,正是这个决策使中国人民在以后的30年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伟大变化,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还是民生方面,人们生活中所能看到和所接触到的方方面面都与开放前的中国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0年来,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华大地焕发出了更新更强大的活力,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变成现实。
30的求索与奋斗,使一个经济上贫穷、落后的中国,迅速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这两个方面的重大政策。
对内改革,指的是要从根本上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它各方面体制;对外开放,从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
这两个方面的重大决策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9.88%,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3%左右的增长速度;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
截至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4位,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1位。
从经济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改变了过去新中国刚刚建立时的“一穷二白”的底子,成为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回想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发展,回顾从自身的经历和生活情况,真是一脸无奈。
那时接近解放已经一个世纪的三分之一,由于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
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
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
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乎大家都如此。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
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当然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
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
改革的速变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而在全国进行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批判了“二个凡是”,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不断地解放,特别是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全国兴起了持续经济大发展,从而奠定了目前国家空前发展与强大。
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其他不说,单说们一家发展情况,足以证明“改革开放”带来新飞跃。
民生的改善在住房方面,我细细的听我爷爷开始说起,30年前一家6口人局促在不到40平方旧厂房里,一家老小起居在一处诸多不便,那时做梦也想要一间房子,然后说起当时20年前单位自建职工宿舍,根据当时政策,家分到一间60平方米三层楼,真是欢天喜地,像是做梦一样。
改革开放30年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100多年完善市场的道路,把西方100多年的发展压缩到30年,矛盾则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30年的改革是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
在这千头万绪的改革中,总体上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先导,主要解决的是“国家和社会的矛盾(涉及横向分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涉及纵向分权);劳动和资本的矛盾(涉及要素分权)问题。
”[1]然而,中国政府机构的改革无疑是解决上述三个矛盾的重要的物质承担者,因而毫无疑问成为中国改革、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政府机构改革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失败而不断前进的过程。
中国政府在30年中进行了6次大的政府机构改革,大致每隔5年进行一次:1982、1988、1993、1998、2003、2008年。
回顾30年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程,我们认为有成就有问题,因此客观评价与反思30年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得与失,从中总结一些经验与教训,是我们行政管理研究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回溯30年政府机构改革的过程,我们认为: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是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调整政府机构的结构与运行,重点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通过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型来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来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以解决公权过大过多,私权过弱过小的问题;通过政府的向下分权来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解决集权与分权的问题。
政府机构改革的方向随着历史的推进具有精简化、分权化、市场化、国际化、服务化的趋势。
推动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本质动力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市场化的驱动;其内在动力表现为党的方针政策的推动与财政的压力。
政府机构改革的层面由初期的政府机构结构调整的技术层面上升到职能转变、体制改革的政治层面;政府机构改革的内容经历了精简机构、职能转变、理顺关系、职能整合、政府转型的不同阶段;我国改革开放所形成的两大制度性成果为政府机构改革提供了制度基础: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中国与世界在一系列制度平台上所建立起来的制度化的开放与合作关系。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后三十年,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
以下将按照不同类别来总结其中的一些重要成就。
政治方面: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政治体制基本上延续了几千年封建帝制,国家发展遭遇了许多阻碍。
改革开放后,国家积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逐步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权利保护。
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20年台湾地区选举等事实上证明,中国政府在扩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内民主生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
经济方面:改革开放后三十年里,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特别是实施市场经济改革以来,中国的GDP增长率位居世界前列。
同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多次举办各类经济论坛等一系列重要举措,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开放合作的新局面。
以著名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例,这一倡议将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纳入到中国的发展格局中,使世界各国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
文化方面:改革开放后三十年,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大量的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修复,各类文化展览、文化产业、文化交流不断地繁荣。
在国际上,我国的文化作品也日益受到关注和推崇,包括电影、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
社会方面: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社会变革,彰显了中国的发展成果。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得到了确保和完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会安全系统不断夯实。
此外,在社会和谐发展方面,中国各地积极推行的文化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也得到了很好的成果。
总结:改革开放后三十年里,中国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显著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
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同时,也更加深刻的实现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当然,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仍需要作出更多努力才能推动国家社会事业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