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小儿造血及血液的特点
1.胚胎期造血 依据造血组织发育和造血发生的先后,分为三个阶段
(1)中胚叶造血期 (2)肝脾造血期 (3)骨髓造血期
2.生后造血 是胚胎期造血的延续 分骨髓造血和骨髓外造血
(1)骨髓造血:出生后的主要造血 (2)骨髓外造血
①肝、脾、淋巴结肿大 ②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 ③幼稚的中性粒细胞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 出生时 红细胞为(5.0~7.0)×1012/L
血红蛋白为150~220g/L
生理性贫血
随着自主呼吸建立,血氧含量增高,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 时降低;胎儿红细胞寿命短,破坏较多(生理性溶血);生长迅速,循环血量迅 速增加等因素,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逐渐降低,至2 ~ 3个月时红细胞降至 3.0×1012/L 、血红蛋白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2.白细胞及其分类 初生时白细胞为(15~20)×109/L 因应激反应,生后6 ~ 12h达(21~28)×109/L,之后逐渐下降,1周时
平均为12×109/L,婴儿期维持在10×109/L左右,8岁后接近成人水平
在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随年龄而变化
% 65%
白细胞分类两次交叉
0.02, HbA约占0.95
5.血容量 ✓ 小儿血容量相对较多 ✓ 新生儿血容量约占体重的10%(平均300ml),儿童血容量占体重的8%~10%,
成人占体重的6% ~8%
中性粒细胞
30% 出生 4~6d
淋巴细胞
4~6岁
年龄Βιβλιοθήκη 3.血小板数 小儿血小板数与成人相似,为(150~250)×109/L
4.血红蛋白种类 ✓ 出生时胎儿血红蛋白(HbF)占0.70,成人血红蛋白(HbA)约占0.30. ✓ 出生后HbF迅速被HbA所代替,一岁时HbF不超过0.05,2岁后接近成人, HbF不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