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制改革 期末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79.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的税制改革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结构都随着市场化进程发生了变化,但税收结构并未作出相应调整,从而导致现行税制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并不能有效地纠正市场失灵。所以,我们要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原则,深化税制改革,实现各类市场主体之间税收待遇平等、税收负担公平,以利于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的作用。

一、我国税制的发展历程

(一)我国税制的建立过程

1、新中国初期税制的建立

建国时我国制定了《全国税收实施要则》(简称《要则》)并于1950年1月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施行。《要则》中规定,除农业税外,在全国统一征收14种税,即货物税、工商业税(营业税、所得税、摊贩营业牌照税和临时商业税)、盐税、关税、薪资报酬所得税、存款利息所得税、印花税、遗产税、交易税、屠宰税、房产税、地产税、特种消费行为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后又开征了契税,创建了适应我国过渡时期经济建设与发展和财政需要的新税制。

2、1953年修正税制

1952年12月政务院发布了《商品流通税试行办法》和《关于税制若干修正及实行日期通告》,并于1953年起实施。修正税制的主要内容:一是试行商品流通税,即从原来征收货物税的税目中选择能够控制或收购的烟、酒、原木和钢材等22种产品,以及将原来在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缴纳的货物税、营业税及营业税附加和印花税等合并为商品流通税等;二是修订货物税,将应税货物工业环节和商业批发环节原来征收的营业税及其附加并入货物税征收,并相应地调整货物税税率;三是修订工商业税,将工商业营业收入应纳的营业税及其附加、印花税并入营业税征收,并统一调整营业税税率等。

3、1958年改革工商税制

1956年,我国基本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公有制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在这样的背景下,1958年,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简化工商税制,试行工商统一税,将原来的商品流通税、货物

税、营业税和印花税合并为一个税种。1958年的这次税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实行的多税种、多次征的税收制度,使税制结构开始出现了以流转税为主体的格局。

4、1973年试行工商税

1958年以后,“左”的思潮开始干扰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生活。在税收方面,“非税论”开始流行。到了“文革”期间,“左”的思潮进一步发展,认为税收的作用除了积累资金外,调节经济的作用已不重要,认为税制越简化越好,因此,1973年对已经简化了的税制又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其核心仍然是简化工商税制。简化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试行工商税,合并税种;简化税目、税率;改革征收制度。

5、1980-1981年建立涉外税制

本着维护国家利益、平等互利和促进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原则,参照国际惯例,全国人大于1980年和1981年相继通过了《中外合资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财政部颁发了其相应的实施细则。此外,明确了对涉外企业及涉外个人征收的流转税制和财产税制。对涉外企业和个人的产品销售收入和经营业务收入,征收工商统一税;对其拥有的房地产和车船,征收城市房地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

6、1983-1984年国营企业利改税

所谓利改税是对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代替利润上缴的办法,把国家与国营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用税收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利改税分两步进行。

(1)1983年第一步利改税。第一步利改税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国营企业所得税制度。于1983年开始推行,将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三十多年的国营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制度改为缴纳企业所得税。这一改革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了国营企业只能向国家缴纳利润,国家不能向国营企业征收所得税的禁区。这是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改革的一个历史性转变

(2)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1984年国家开始了第二步的利改税。其主要内容包括:将第一步利改税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和国营企业调节税加以改进,对企业当年利润比基期利润的增长部分给予减征70%的优惠,增长利润的计算办法由环比改为定比,并一定7年不变等。

7、1984年工商税制的全面改革

将工商税按征收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划分为在工业环节征收的产品税、增值税、盐税和在商业环节征收的营业税4种税;开征了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等7种税,其中后4种暂缓征收。

8、1985-1993年的税制调整和改革

为进一步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1985-1993年我国对税制作了进一步的修改、调整和补充,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流转税制。主要包括: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统一计税方法;1985年重新发布了进出口关税条例及进出口税则,并于1992年又作了进一步的修订;1989年设置特别消费税,1992年予以取消。

(2)所得税制。主要包括:1985-1988年按年度分别开征了集体企业所得税、个体工商业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1991年7月合并涉外所得税,即开征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3)其他税种的调整和改革。主要包括:1985年开征了国营企业奖金税、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集体企业奖金税和行政事业单位奖金税;1985年和1986年开征了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1986年修订和实施了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1987年开征了耕地占用税;1988年恢复征收印花税;1988年颁布土地使用税和筵席税暂行条例,前者于同年11月起实行,后者由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决定开征时间;1989年和1991年又分别开征了国家预算调节基金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

9、1994年税制的全面改革

1994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全面改革货物和劳务税制,实行以比较规范的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营业税并行,内外统一的货物和劳务税制。第二,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将过去对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分别征收的多种企业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第三,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将过去对外国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对中国人征收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合并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第四,大幅度调整其他税收,如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开征土地增值税,取消盐税、烧油特别税、集市交易税等12个税种,并将屠宰税、筵席税的管理权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新设了遗产税、证券交易税(这两种税后来没有立法开征)。第五,改革了税收征管制度。普遍建立了纳税申报制度,积极推行了税务代理制度,建立了严格的税务稽查制度等等。

至此,中国的税制共分五大类20个税种,基本上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1994年税制改革是中国税制改革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多、最科学、最成功的一次,是税制建设中的历史性突破。

10、21世纪以来的税制改革

进入21世纪以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现实的需要,我国又对税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主要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流转税的调整与改革。主要包括:2001年起对烟、酒实行从量定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