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单元法
- 格式:ppt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84
有限单元法名词解释
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常用于工程领域,用于求解复杂的物理问题。
该方法将连续体分割为有限个小区域,即“单元”,并在每个单元内近似求解。
在有限单元法中,首先将待解问题建模为数学上的形式,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
和边界条件。
然后,将物理区域分割为有限个单元,每个单元内的数学形式由逼近函数表示。
每个单元的近似解通过如三角形和四边形等简单形状来表示。
通过解决每个单
元内的数学形式,得到整个物理区域的近似解。
这些单元共同构成了一个有限元模型。
有限单元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处理各种形状、复杂的物理特性和非线性问题。
它
能够准确地描述材料、结构、流体等领域的行为,并能够提供与实际现象相匹配的数值结果。
此外,有限单元法还能够提供对问题的优化和灵活性,通过改变单元的大小和
形状,可以在所需精度和计算效率之间进行权衡。
总之,有限单元法是一种强大的数值计算方法,应用广泛于各个领域,因其可
靠性和灵活性而受到广泛的青睐。
它是工程分析和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为我们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数值模拟手段。
有限单元法原理及应用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热传导等问题的数值求解。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复杂的结构或物理现象分割成有限数量的简单单元,通过对单元的力学行为进行建模,最终得到整个系统的数值解。
本文将围绕有限单元法的原理及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有限单元法的原理。
有限单元法的原理基于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其基本步骤包括,建立数学模型、离散化、单元划分、建立单元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组装和求解方程、计算结果后处理等。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学方程和边界条件,将问题转化为求解一组代数方程。
离散化是指将连续的物理问题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每个单元内的物理行为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方程描述。
单元划分是将整个结构或领域划分成若干个有限单元,通常采用三角形、四边形、四面体、六面体等几何形状。
建立单元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是对每个单元进行力学行为的建模,根据材料性质和几何形状计算单元的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
组装和求解方程是将所有单元的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组装成整个系统的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然后通过数值方法求解代数方程组。
最后,计算结果后处理是对数值解进行分析和可视化,评估结构的性能和稳定性。
有限单元法的应用。
有限单元法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热传导等方面。
在结构力学中,有限单元法可以用于分析和设计各种结构,如桥梁、建筑、机械零件等。
通过对结构的受力分析,可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在流体力学中,有限单元法可以用于模拟流体的流动行为,如水力学、空气动力学等问题的数值模拟。
在热传导中,有限单元法可以用于分析材料的热传导性能,评估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散热效果。
总结。
有限单元法作为一种数值分析方法,在工程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结构、流体、热传导等问题的数值模拟,可以为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是一种常用于工程和科学领域中求解复杂问题的数值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将复杂的连续问题离散化为简单的有限个单元,然后利用数值方法对各个单元进行分析,最终得到整个问题的近似解。
以下将详细介绍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1.连续问题的离散化:2.单元的建立:利用有限单元法,每个单元内部的位移和应力分布可以通过简单的变换关系来表示。
通常,在每个单元内部选择一种合适的形状函数来表示位移和应力的连续变化。
在线性有限元分析中,常用的形状函数为线性函数,而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常用的形状函数可以是二次或更高次函数。
3.边界条件的施加:在有限单元法中,为了求解问题的唯一解,必须施加适当的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可以是约束位移、施加力或给定的位移等。
通过施加适当的边界条件,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一个封闭的系统,方便求解。
4.系统的建立:利用有限单元法,可以将整个问题表示为一个线性或非线性的代数方程组。
构建这个方程组需要考虑到每个单元的位移和应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组装每个单元的刚度矩阵和力向量,最终可以得到整个问题的刚度矩阵和力向量。
5.方程组的求解:得到整个问题的刚度矩阵和力向量后,可以使用各种数值方法求解代数方程组。
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如高斯消元法)和迭代法(如共轭梯度法)。
求解得到的位移和应力即为整个问题的近似解。
6.解的后处理:在有限单元法中,为了解决工程问题,通常需要进一步对位移和应力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可以包括计算其他感兴趣的物理量、绘制应力和位移图等。
通过后处理,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它们的工程意义。
总结起来,有限单元法通过将连续问题离散化为有限个单元,然后使用适当的形状函数表示位移和应力的连续变化,通过施加边界条件和构建代数方程组,最终得到问题的近似解。
有限单元法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各种复杂问题。
有限单元法原理及应用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简称FEM)是一种用于求解工程问题的数值方法。
它将一个连续问题分割成一系列离散的有限单元,通过对每个单元进行局部的数值近似,再将它们组合起来得到全局解。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假设的位移关系和应变能量原理,将连续介质离散为有限个单元,然后通过数学方法对每个单元进行近似。
在每个单元内,假设解的形式,并通过插值方法得到每个节点的未知位移。
根据边界条件的限制,将每个单元的刚度矩阵组装成整个结构的刚度矩阵。
最后,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整个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分布。
有限单元法广泛应用于求解各种工程领域的问题,如结构力学、电磁场、流体力学等。
它的应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分析:有限单元法可用于结构强度分析、振动分析、热传导分析等。
通过对结构进行离散,可以计算结构的应力、应变分布,以及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形式。
2. 热传导分析:有限单元法可以用于求解具有复杂边界条件的热传导问题。
通过离散化连续介质,可以计算温度分布和热流量分布,进而获取材料的热传导性能。
3. 流体力学:有限单元法可用于求解流体动力学问题,如流体的流动、传热、传质等。
通过将流体域离散化为网格,在每个单元上建立基本流动方程的数值近似,可以计算流体的速度、压力分布,以及各种力学量和热力学量。
4. 电磁场分析:有限单元法可以用于求解电磁场分布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通过离散化电磁场区域,可以计算电场、磁场和电流分布,以及物体的电磁参数。
5. 地下水流动:有限单元法可用于模拟地下水流动和污染传输。
通过离散化地下水流动域,并运用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可以计算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压力分布,以及污染物的传输路径和浓度分布。
总之,有限单元法在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求解各种复杂的力学、热学和流体学问题,并为工程设计和分析提供重要的数值仿真工具。
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
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是一种数值分析
方法,常用于求解复杂的物理问题。
它将连续物体的区域划分为许多小的离散单元,然后在每个单元内建立局部的数学模型和方程。
通过求解这些局部模型和方程,可以得到整个物体的行为和性能。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是将连续问题离散化为有限数目的独立子问题。
在每个小单元内,选择一个数学函数作为近似解,并通过将近似解与原问题的偏微分方程进行数值积分和数值迭代,得到近似解的解析解。
将每个小单元的解汇总起来,可以得到整个物体的解。
有限单元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解决各种工程和科学领域的问题。
例如,它可以用来模拟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特性,预测材料的疲劳寿命,优化产品的设计,以及研究流体和热传导等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有限单元法可以用来分析建筑结构的荷载和变形,评估结构的安全性。
在汽车制造业中,它可以用来模拟车辆的碰撞和破碎行为,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有限单元法可以用来优化飞机的结构和翼型,提高飞机的性能。
此外,有限单元法还可以应用于地震工程、地下水流动、电磁场分析等领域。
总之,有限单元法通过离散化连续问题,将其转化为独立的子问题,然后通过求解局部模型和方程,得到整体解。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为解决多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
有限单元法基础
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是一种数值计算
方法,常用于求解连续介质力学问题。
它将连续的物理域划分为有限数量的离散单元(finite elements),通过在每个单元内构建近似函数来描述物理场,再根据物理方程建立离散方程组,通过求解离散方程组来得到物理场的近似解。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路是将连续域离散化为有限数量的小单元,每个小单元内使用适当的数学函数进行插值,将大问题分解为很多个小问题,并利用变量之间的连续性建立全局的离散方程组。
然后通过求解离散方程组得到近似解。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1. 网格划分:将要求解的区域划分为多个离散单元,并在每个单元内选择适当的形状函数。
2. 形函数构造:在每个单元内选择适当的形状函数,用于描述物理场的分布。
3. 整体方程组:根据物理方程在每个单元上的积分,建立整个问题的离散方程组。
4. 边界条件:根据边界条件,将边界上的节点处的值固定为已知值。
5. 求解方程组:利用数值方法求解离散方程组,得到物理场的
近似解。
6. 后处理:根据求解结果,计算所需的物理量并进行分析和验证。
有限单元法具有广泛的应用,适用于各种连续介质力学问题的数值求解,如结构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热传导等。
它可以处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且精度和收敛性能较高。
有限单元法
答:一、定义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前提是:将连续的求解域离散为一组有限个单元的组合体,这样的组合体能解析地模拟或逼近求解区域。
由于单元能按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组合在一起,且单元本身又可以有不同的几何形状,因此可以模型化几何形状复杂的求解域,有限元法作为一种数值分析方法的另一重要步骤是利用在每一个单元内假设的近似函数来表示全求解区域上待求的未知场函数。
单元内的近似函数通常由未知场函数在各个单元节点上的数值以及插值函数表达。
这样一来,一个问题的有限单元分析中,未知场函数的节点值就成为新的未知量,从而使一个连续的无限自由度问题变成离散的有限自由度问题。
一旦求解出这些未知量,就可以利用插值函数确定单元组合体上的场函数。
显然,随着单元数日的增加,单元尺寸的缩小,解的近似程度将不断改进,如果单元是满足收敛要求的,近似解最后将收敛于精确解。
二、有限单元法主要学什么
1、有限单元法主要讲述线弹性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matlab编程实现及相应商业有限元软件的应用,对线弹性动力有限元法及材料、几何和接触三类非线性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和程序应用也进行了介绍。
2、主要内容是:matlab编程及符号运算、分部积分、泛函极值与变分法、直接刚度法、有限元求解方法、杆单元力学基础、单元组
装、弹性固体结构、板壳结构。
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和数值方法1. 引言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简称FEM)是一种用于求解工程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连续体分割为离散的有限单元,通过建立有限单元间的关系,近似求解连续体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值方法。
2. 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有限单元法基于两个基本假设:一是一个连续物体可以用小的有限单元来近似表示;二是连续物体在每个有限单元内有近似均匀的力和位移。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2.1 离散化将连续物体划分为有限个离散的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性质和参数。
通常采用三角形、四边形、四面体等简单形状的单元。
2.2 建立单元间的关系通过节点和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来构建整个有限元模型。
每个单元都与相邻的单元共享一些节点,通过共享的节点建立单元间的关系。
2.3 定义单元的属性为每个单元定义材料性质、几何属性和荷载条件等参数,这些参数将用于描述单元的行为。
2.4 定义求解问题的边界条件为有限元模型定义相应的边界条件,如位移边界条件、力边界条件等。
2.5 利用单元间的关系建立方程通过应变能最小原理,利用单元间的关系建立求解整个结构的方程。
2.6 求解方程将建立的方程离散化,采用数值方法求解得到解。
3. 有限单元法数值方法有限单元法中常用的数值方法有直接法和迭代法。
3.1 直接法直接法是指直接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通常使用高斯消元法、LU分解法等。
直接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稳定性好。
但是当方程组规模较大时,计算量会很大。
3.2 迭代法迭代法是指通过迭代逼近求解方程组的方法,常用的迭代法有Jacobi迭代法、Gauss-Seidel迭代法等。
迭代法的优点是计算量相对较小,适用于大规模方程组。
但是迭代法的收敛性需要保证,且需要选择合适的迭代停止准则。
4. 有限单元法应用有限单元法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的结构分析、流体力学、电磁场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