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的热辐射·气体的黑度和吸收率计算举例
- 格式:docx
- 大小:153.41 KB
- 文档页数:3
《管式加热炉》一、填空题1.管式加热炉一般由辐射室、对流室、余热回收系统、燃烧器及通风系统五部分组成。
P22.一般来讲,全炉热负荷的70%~80%是由辐射室担负的,它是全炉最重要的部位。
P23.对流室一般担负全炉热负荷的20%~30%。
P34.对流室吸热量的比例越大,全炉的热效率越高。
P35.余热回收系统是离开对流室的烟气中进一步回收余热的部分,其回收方法分为两类,分别是空气预热方式和废热锅炉方式。
P36.废热锅炉一般多采用强制循环方式,尽量放到对流室顶部。
P37.通风系统分为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两种方式。
P38.每台管式加热炉单位时间内向管内介质传递热量的能力称为热负荷,一般用MW为单位。
P3 9.通风系统的任务是将燃烧用空气导入燃烧器,并将废烟气引出炉子,它分为自然通风方式和强制通风方式两种。
P39.辐射炉管每单位表面积、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称为炉管的辐射表面热强度,也称为辐射热通量或热流率。
P410.燃料燃烧的总发热量除以炉膛体积,称之为炉膛体积热强度,简称为体积热强度。
其大小一般控制为在燃油时小于125kW/m3,燃气时小于165 kW/m3。
P411.钉头管或翅片管的对流表面热强度习惯上按炉管外径计算表面积。
P412.热效率是衡量燃料消耗、评价炉子设计和操作水平的重要指标。
P513.火墙温度是指烟气离开辐射室进入对流室时的温度,它表征炉膛内烟气温度的高低,是炉子操作中重要的控制指标,一般炉子把这个温度控制在850℃以下。
P614.管式加热炉按外形大致上可分为箱式炉、立式炉、圆筒炉、大型方炉。
P715.无焰燃烧炉的主要缺点是造价昂贵,且只能烧气体燃料。
P916.无反射锥的辐射—对流型圆筒炉已成为现代立式圆筒炉的主流。
P1017.按用途管式加热炉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炉管内进行化学反应的炉子、加热液体的炉子、加热气体的炉子和加热气、液混相流体的炉子。
P10$$燃料油的粘度是对其流动阻力的量度,它表征燃料油输送和雾化的难易程度。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黑体、白体、镜体、透明体凤谷工业炉吸收率α=1的物体叫做绝对黑体,简称黑体;反射率ρ=1的漫反射的物体叫做绝对白体,简称白体;反射率ρ=1的镜面反射的物体叫做镜体;透过率τ-1的物体叫做绝对透明体,简称透明体。
这些都是假想的物体。
对于红外辐射,绝大多数固体和液体实际上都是不透明体,但玻璃和石英等对可见光则是透明体。
注意,所谓黑体或白体,是指物体表面能全部吸收或全部反射所投射的辐射能而言,所以黑体并不一定是黑色,白体并不一定是白色。
看起来是白色的表面,也可能具有黑体的性质,这是因为:大部分热辐射的波长在0.1~100μm之间,而可见光辐射能的波长约有0.38~0.76μm之间。
这样,如果一个表面除可见光辐射范围外对其余所有的热辐射具有很高的吸收率,则它将几乎吸收全部的投射辐射,而反射的部分只有很小的份额,从这个意义上说,该表面近似黑体,可是,它所反射的那很小的份额都处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因而该表面呈现白色。
例如,冰雪对人眼来说是白色的,它对可见光是极好的反射体,但它却能几乎全部吸收红外长波辐射(α=0.96),接近于黑体。
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具有重要影响的,不是物体表面的颜色,而是表面的粗糙度。
不管什么颜色,平整磨光面的反射率要比粗糙面高很多倍,即其吸收率要比粗糙面小得很多。
气体无反射性,ρ=0;单原子气体,对称性双原子气体等不吸收热辐射线,透过率τ=1,可称为“透明体”,或“透明介质”。
空气中有蒸汽、CO2时,就变成有吸收性的介质。
实际固体的吸收率除了与表面性质有关外,还与投人辐射的波长有关,即物体的.单色吸收率αλ、随投射辐射的彼长而变。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基尔霍夫热辐射定律基尔霍夫热辐射定律(Kirchhoff热辐射定律),德国物理学家古斯塔夫·基尔霍夫于1859年提出的传热学定律,它用于描述物体的发射率与吸收比之间的关系。
简介一般研究辐射时采用的黑体模型由于其吸收比等于1(α=1),而实际物体的吸收比则小于1(1>α>0)。
基尔霍夫热辐射定律则给出了实际物体的辐射出射度与吸收比之间的关系。
•M为实际物体的辐射出射度,M b为相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出射度。
而发射率ε的定义即为所以有ε=α。
所以,在热平衡条件下,物体对热辐射的吸收比恒等于同温度下的发射率。
而对于漫灰体,无论是否处在热平衡下,物体对热辐射的吸收比都恒等于同温度下的发射率。
不同层次的表达式对于定向的光谱,其基尔霍夫热辐射定律表达式为对于半球空间的光谱,其基尔霍夫热辐射定律表达式为对于全波段的半球空间,其基尔霍夫热辐射定律表达式为•θ为纬度角,φ为经度角,λ为光谱的波长,T为温度。
参考文献•杨世铭,陶文铨。
《传热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56-379。
•王以铭。
《量和单位规范用法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普朗克定律描述的黑体辐射在不同温度下的频谱物理学中,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也简称作普朗克定律或黑体辐射定律)(英文:Planck's law, Blackbody radiation law)是用于描述在任意温度T下,从一个黑体中发射的电磁辐射的辐射率与电磁辐射的频率的关系公式。
这里辐射率是频率的函数[1]:这个函数在hv=2.82kT时达到峰值[2]。
如果写成波长的函数,在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率为[3]注意这两个函数具有不同的单位:第一个函数是描述单位频率间隔内的辐射率,而第二个则是单位波长间隔内的辐射率。
因而和并不等价。
它们之间存在有如下关系:通过单位频率间隔和单位波长间隔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函数可以相互转换:电磁波波长和频率的关系为[4]普朗克定律有时写做能量密度频谱的形式[5]:这是指单位频率在单位体积内的能量,单位是焦耳/(立方米·赫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