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3例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93.14 KB
- 文档页数:2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A030310601);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160428175010774)作者简介:张伟健(1996 01—),男,在读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2019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脾胃病,E mail:925856855@qq com通信作者:郭绍举(1973 09—),男,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深圳市中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内镜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脾胃病,E mail:gsj1080@163 com穴位埋线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张伟健1 梁艺钟2 张维晴3 姜小艳2 陈新博1 黄彦子1 李勉力1 李海文2 李京伟2 郭绍举2(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深圳,518033;2深圳市中医院消化科,深圳,518033;3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深圳,518109)摘要 胃肠功能障碍是多种危重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为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驱动要素之一,可归为中医“痞满”“关格”“便秘”等病的范畴。
现代医学对于此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仍缺乏统一的认识,临床疗效亦不甚理想。
大量研究表明,穴位埋线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显著改善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可作为临床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潜在疗法,但目前国内外却罕有对此方面的研究报道。
为进一步阐明穴位埋线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及应用价值,现特对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简称中国知网,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简称维普资讯,ChineseCitationDatabase,CCD)和Pubmed数据库近10年来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发现穴位埋线能通过调节炎症介质、神经生长因子、神经递质、免疫细胞、胃肠平滑肌及间质细胞、胃肠激素及胃肠道微循环等途径产生抗炎、神经修复、免疫修复、强化肌肉、促胃肠蠕动、修复胃肠黏膜及维持胃肠道稳态的作用。
肠易激综合征的针灸治疗疗效评价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腹胀等不适症状。
在传统医学中,针灸被广泛运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就肠易激综合征的针灸治疗进行评价。
一、针灸治疗成为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选择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针灸在临床实践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当中。
对于肠易激综合征这类顽固性胃肠道问题,针灸也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1. 缓解腹部不适感:针灸通过调理身体内部能量流动,可以达到舒缓消化系统不适的效果。
经过正确选择穴位和施针方法后,可以显著减轻患者在腹部区域所感受到的不适。
2. 调节胃肠功能: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与胃肠道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胃肠蠕动,从而改善消化系统的运作,缓解便秘或腹泻等不适症状。
3. 改善心理状态:针灸在治疗中还具有平衡和调节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
肠易激综合征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针灸能够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促进身体内各种物质的平衡,从而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
二、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评价临床上有许多文献报道了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
这些研究主要通过对比实验组(接受针灸)和对照组(未接受针灸)的治疗效果来评估针灸治疗的有效性。
1. 疼痛缓解:一项对182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经过8周的针灸治疗后,实验组的腹痛症状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2. 症状缓解:多项临床试验表明,针灸可以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泻、便秘、腹胀等主要症状,并且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其中一项对226例患者进行的系统评价发现,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相比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在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上均有显著改善。
3. 长期效果:一些长期随访调查显示,针灸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愈率和总体有效率较高,并且具有持久效果。
而且,在一些比较中发现,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优于药物治疗。
穴位埋线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34例宗伟;衣蕾;朱云清【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in Treating mild and mod‐erate UlcerativeColitis .Methods :Sixty‐six patients with mild and moderate Ulcerative Colitis were randomiz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embed catgut in acupoint of zhongwan、zusanli、tianshu etc . The control group oral Mesalazine .After 6 weeks ,the clinical efficacies of the 2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treatme nt rate in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85 .29% vs 65 .2% ,χ2 =4 .479 ,P<0 .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 years total recurrence rate in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were 10 .34% vs 40 . 00% ,χ2 =5 .259 ,P<0 .05 .Ther e also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is an effective way in treating mild and moderate Ulcerative Colitis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
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辅助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壮医;药线点灸;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s,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
该病主要分为腹泻型和便秘型两种,患者以女性多见,近年来,笔者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且同意配合治疗的患者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及排除标准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2]中相关标准拟定。
患者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发作至少3日,同时伴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者:①排便后症状改善;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③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外观)改变;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
④肠镜检查未见明显黏膜异常,部分患者有肠运动亢进。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或造血系统疾病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②患有其他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患者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3治疗方法131对照组采用西药匹维溴铵(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50mg,国药准字20133036),每次50mg,每日3次;丽珠肠乐(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035g,国药准字S1*******),每次2粒,每日2次;蒙脱石散(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3g,国药准字H20143336),每次3g,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