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号 高风险作业开工前检查验收制度印发版
- 格式:pdf
- 大小:351.24 KB
- 文档页数:6
2024年安全风险工点定期检查制度为了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安全风险工点定期检查制度非常必要。
下面将从检查的目的、检查的内容、检查的程序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检查的目的制定安全风险工点定期检查制度的目的在于减少事故的发生,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完整的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隐患,促进安全体系的建设和稳定运行。
同时,通过检查,可以全面把握工作场所的安全现状,规范生产作业行为,提高班组、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
二、检查的内容安全风险工点定期检查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安全风险工点名称、负责人、检查人、检查日期、检查结果等基本档案;2.安全风险工点环境检查,包括检查消防设施、防护设施等是否完好,有无防盗等安全措施;3.安全控制检查,包括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操作规程是否规范、是否有清晰的安全标识、有无违章操作等;4.安全风险评估,通过检查和调查,客观分析工作环境、操作规程和人员素质等因素,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归类、打印报告,并汇总整理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和提升;5.教育培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三、检查的程序1.制定检查计划,明确检查主体、检查内容、检查周期等,形成检查计划。
2.进行现场检查,根据计划进行现场检查,记录所发现的问题和隐患。
3.撰写检查报告,结合所发现的问题,撰写检查报告。
4.提出整改意见,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提出整改方案和意见,并督促整改。
5.跟踪整改情况,对已经提出的问题和隐患,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并彻底解决。
以上就是安全风险工点定期检查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执行这个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并剔除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保障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4年高空作业安全检查制度一、作业前认真做好安全确认制,即工作前对工作场所的安全状况进行彻底检查,如发现有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待安全隐患排除后,方可进岗作业。
二、进岗时,必须穿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严禁穿易滑的鞋子。
三、作业人员必须是两人或者两人以上。
并安排有监护人员,严禁在无人监护情况下进行登高作业。
四、患有登高禁忌症者,如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精神病患者等病的人员不能安排进行登高作业。
五、需用梯子必须严格检查,上下梯子应有人扶持,或者加防滑脚垫。
中心安健环质检查组对固定梯子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移动式爬梯等除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外,至少每旬由站库自查一次。
六、高压线旁无遮拦不能进行登高作业。
七、夜间照明不足不准进行登高作业。
八、如遇大雾、大雨、六级以上大风时不准进行露天登高作业。
九、登高作业焊接作业,在高空的垂直下方____米内不准存放易燃、易爆物。
不准将电焊线围在身上或搭在肩上,应拴在可靠的建筑物上。
在高空焊接接近电源线工作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后方可工作。
高空作业措施为了预防高空作业事故的发生,对高空作业实施控制,特制定本措施。
1、对高空作业人员要进行考核,并且要求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2、室外高空作业应在遇有大风、雷雨、大雪、大雾等特殊天气时,必须暂停作业;3、高处作业必须戴安全带和采取其它措施,所有工具装入工具袋内,不得任意放在房架上或其它物件上,以免掉下伤人;4、应在作业场所划出禁区,采取绳拉、建墙、设栅栏等方式进行封闭,禁止和放置非操作人员入内;5、登高前应检查工具,如:脚扣、平降板、安全带、梯子等是否完好可靠;6、上横担时,应检查横担腐朽锈蚀情况,检查时安全带系在稳定固件上;7、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抽筋、耳神经失常等疾病或者酒后、年老、体弱者、严禁高出作业。
8、高处作业人员穿软底鞋,不准穿硬底鞋或带钉的鞋,更不准赤脚操作;9、高处作业严禁多人聚在一起操作,也不要单人操作,免得发生事故。
高风险作业操作与管理制度1. 背景介绍为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稳定,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及其对人员生命资产安全的威逼,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企业内进行高风险作业的操作与管理,包含但不限于高空作业、火焰作业、化学品操作等。
2. 作业流程与管理2.1 作业前准备1.高风险作业操作前,需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风险评估与安全方案订立,明确目标、步骤、方法、装备和条件等。
2.确定高风险作业操作人员,他们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并接受定期安全培训。
3.申请上级审批,获得相关许可证和批准文件,确保符合政府法规和企业的相关要求。
2.2 安全设施与装备1.在高风险作业现场,必需配备符合标准的安全设施,如防护网、安全带、护目镜等,并保持其完好有效。
2.使用高风险作业所需的专业装备和工具,严禁使用损坏或未经检验的设备。
3.全部安全设施和装备必需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保存相应的记录。
2.3 作业人员管理1.高风险作业操作人员必需经过正式调度,确保其符合岗位要求和相应的技术资质。
2.在作业前,操作人员应参加安全会议,明确作业目标、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并签署相关责任书。
3.作业期间,操作人员应遵守规章制度,严禁越权操作或超负荷作业。
2.4 作业现场管理1.高风险作业现场必需进行严格管控,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2.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告标识,提示作业风险和安全注意事项。
3.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按规定进行作业。
4.作业现场必需保持乾净有序,作业结束后,立刻清理现场,并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查。
2.5 事故应急响应1.高风险作业操作人员应具备应急逃命和救援知识,能够娴熟操作相关救助设备。
2.在发生事故或突发情况时,应立刻停止作业,组织人员进行紧急撤离,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3.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组织事故调查,找失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开仿佛事故再次发生。
3. 监督与检查1.上级部门应定期对高风险作业的操作与管理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
高风险作业操作规范管理规章制度细则一、引言高风险作业操作是指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着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环境破坏或财产损失的潜在危险的作业行为。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高风险作业操作规范管理规章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细则旨在规范高风险作业操作行为,阐述实施措施,明确责任分工,保障员工安全,提高作业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高风险作业操作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施工、起重吊装、高空作业、有毒有害作业等。
三、工作前准备1.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高风险作业操作安全管理体系,制定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和权限。
2. 编制风险评估报告:在进行高风险作业操作前,对作业环境和作业任务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评估报告,并据此确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3. 确保必要的培训:对从事高风险作业操作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技能等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操作知识和技能。
四、作业现场管理1. 建立作业现场标识:在高风险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标识,包括禁止入场、安全警示、安全提示等标识,引导员工正确进出作业现场。
2. 确保作业现场清洁整齐:维护作业现场的整洁和有序,清除垃圾和杂物,保持通道畅通,确保员工安全作业。
3. 安排专人监护:对于高风险作业操作,必须安排专人进行监护,确保作业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危险。
五、作业操作管理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员工在进行高风险作业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反操作步骤和安全要求。
2. 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装备:根据作业任务的需要,确保使用符合标准的工具和装备,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员工安全。
3. 禁止擅自更改作业方案:员工不得擅自更改高风险作业操作方案,必须事先报告并经过批准后方可进行操作。
六、事故处理与记录1. 发生事故时的处理:在发生高风险作业操作事故时,应立即停工,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并通过正确的报告程序上报,及时组织调查和处理。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风险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范围内所有高风险作业,包括但不限于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动火作业、动土作业、盲板抽堵作业、断路作业、电力设备设施检修(清扫)作业等。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三条成立高风险作业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确保高风险作业安全。
第四条各部门、车间应指定专人负责高风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1. 作业前的安全评估;2. 作业中的安全监控;3. 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整改;4. 作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第三章作业前的准备第五条作业前,作业单位应进行以下工作:1. 对作业内容、作业环境、作业人员、作业工具进行全面评估,确定作业风险等级;2. 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包括作业步骤、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3.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掌握安全操作技能;4. 审批作业方案,并报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第六条作业前,作业单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保作业现场安全,消除安全隐患;2. 准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3. 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
第四章作业中的监控第七条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第八条监护人员应全程监护作业,确保作业安全。
第九条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巡查作业现场,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第五章事故处理第十条发生事故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安全管理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减少事故损失。
第十二条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六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目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11)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流程 (14)风险管控工作流程 (1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例会制度 (16)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9)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年度辨识评估制度 (20)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专项辨识工作制度 (2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定期检查分析工作制度 (25)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方案制定制度 (28)重大安全风险公告制度 (28)重大安全风险区域作业人数上限管理制度 (29)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管理制度 (3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辨识评估结果应用制度 (32)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化管理制度 (3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 (3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按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及上级要求,本矿特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组和工作管理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全面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建设工作。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加强矿井安全生产工作,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进一步提高我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二条术语和定义风险点: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具体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传出来或爆发的地点。
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第二章工作责任体系第三条领导组织机构矿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组,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组下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检科,主任由安检科长担任,由安检科工程师具体负责本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并指导协调各职能科室和队组完成分管范围内的工作。
高风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高风险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规范高风险作业行为,确保高风险作业的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从事高风险作业的相关人员。
第二条高风险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舞台搭建、爆破作业、焊接作业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执行机构为本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
负责日常的高风险作业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制度的执行人员是所有从事高风险作业的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所有执行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二章高风险作业管理第五条本单位的从事高风险作业的人员需经过相关岗位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方可上岗。
第六条本单位应建立高风险作业管理档案,记录从事高风险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及上岗情况。
第七条高风险作业人员每年需接受一次高风险作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第八条高风险作业人员每次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进行安全交底,明确作业任务和风险点,并签署安全责任书。
第九条高风险作业人员应按照作业计划和方案进行作业,并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条高风险作业人员在开展作业前,应对相关设备、工具和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第十一条高风险作业现场应设立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
第三章高风险作业安全保障措施第十二条在进行高风险作业前,应编制详细的高风险作业方案,并报批相关部门。
第十三条高风险作业现场应设立专人负责安全监督和指导,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安全工具。
第十四条高风险作业现场应设立警示区域和隔离带,非作业人员禁止进入。
第十五条高风险作业现场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护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
第十六条高风险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应急预案,确保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第十七条高风险作业现场应设立紧急救援通道,并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
第十八条在高风险作业过程中,禁止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工具和材料。
第四章管理制度的监督和检查第十九条本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高风险作业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和检查。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风险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公司的财产安全,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高风险作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动火作业、爆破作业、化学危险品作业、特种设备操作等。
第三条高风险作业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保高风险作业安全有序进行。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四条公司成立高风险作业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制度,监督各部门执行本制度,协调解决高风险作业中的重大安全问题。
第五条各部门应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部门高风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职责:1. 负责本部门高风险作业的审批和监管;2. 组织开展高风险作业的安全培训和教育;3. 制定并落实高风险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4. 定期对高风险作业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5. 及时处理高风险作业中的安全事故。
第三章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第六条高风险作业前,作业单位必须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作业单位应根据作业内容编制作业方案,明确作业流程、安全措施、应急处置等内容;2. 作业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对作业方案进行审核,确保方案合理、可行;3. 作业单位应向作业人员发放作业方案,并进行安全交底;4. 作业单位应进行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确保作业现场符合安全要求。
第七条高风险作业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2. 熟悉作业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3. 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四章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第八条作业过程中,作业单位应严格执行以下安全管理措施:1.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作业方案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作业流程;2. 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明确安全注意事项;3. 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4. 作业现场应指定专人进行安全监护,及时发现和制止违章行为。
1 目的(Purpose )为加强公司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危险作业因未审批、未对作业现场检查、未采取相应有效防护而发生安全事故。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dangerous operations company, prevent the dangerous operations without approval, without inspection at the work site, have safety accidents because of not taking corresponding effective protection. 2适用范围(Scope) 仕匕份文件应用于以下音K 门/ 区域:This document is applied to the following departments/areas:办公室office制造部manufacturing department研发部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设备部Equipment Department项目部Project Department物流部Logistics Department其他others3.依据(According)EHS-005〈〈环境健康安全控制程序》EHS - 005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control procedures"4 用语定义(Definitions)“高空作业”是指:在离地面2米以上的地点进行工作时,一般称为“高空作业” ;在高空有固定操作室或作业平台的除外。
"Aerial work" refers to when you work above the ground work of more than 2 meters, generally called "aerial work"; expect forthose having fixed cab or the work platform at high altitude.5 职责权限(Responsibilities)5.1设备部EHS工程师负责对危险作业人员作业前进行必要的培训,同时对危险作业进行评估,提出建议,同时根据需要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高风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高风险作业的安全,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本制度制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高风险作业的单位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建筑施工、石油化工、矿山开采等行业。
第三条高风险作业是指有可能对人身安全和生命造成严重危害的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高空作业、爆破作业、有毒有害作业等。
第四条高风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对高风险作业的组织、指导、管理和监督的规范化制度。
第五条本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高风险作业的管理机构、管理责任、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安全防护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等。
第二章高风险作业的管理机构第六条每个高风险作业都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对该作业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第七条管理机构应包括责任人、安全员、作业人员代表等,具体人员配置根据作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第八条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制定高风险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安全防护措施、组织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等。
第九条管理机构应定期组织安全会议,总结经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高风险作业的管理责任第十条高风险作业的管理责任由作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承担。
第十一条作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应制定高风险作业的安全目标和安全规划,并将其落实到位。
第十二条作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应定期检查高风险作业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第十三条作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应定期组织高风险作业的应急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章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第十四条所有从事高风险作业的人员都应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取得相应的安全操作证书。
第十五条安全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高风险作业的危害、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
第十六条安全培训课程应定期更新,确保作业人员掌握最新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第十七条安全培训应由专业的安全培训机构或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
第五章安全防护措施第十八条高风险作业必须进行安全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九条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设备的配置、操作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安全信号的设置等。
津滨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文件
津滨城铁[2011]18号
高风险作业开工前检查验收制度
一、总则
为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推进安全风险标准化管理,有效规避和控制安全风险,确保铁路工程建设安全,依据铁道部《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津滨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建设项目文件审查分级管理办法(暂行)》和《高风险作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范围主要包括高风险盾构隧道(盾构始发、接收、下穿重点关注建筑物、小曲线段推进)、大型基坑(支护、降水、开挖、深大基坑混凝土支撑拆除和钢支撑倒拆施工)、高陡边坡、特殊结构桥梁和地下工程,临近既有线及既有线施工,涉及既有高速铁路施工,大吨位起重吊装、大型钢结构安装工程(构件吊装、空中拼接)、上跨下穿施工(防护、
监测、加固)、地质灾害及其他高风险工点。
三、组织形式
施工单位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提报监理单位进行预验收。
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及协作单位进行预检,预检合格后将预检情况形成书面报告。
开工前3日内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津滨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工程部、安质部)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监测单位及邀请专家人员等参加对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各方签字确认,方可组织开工实施。
参加检查验收人员:
1、津滨公司:主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工程部和安质部部长及主管工程师;
2、设计单位:涉及的专业负责人及主管工程师;
3、监理单位:总监及主管监理工程师;
4、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主管副职、总工、工程部、安质部等部门负责人和主管工程师、试验和监控量测人员;
5、第三方检测单位:项目负责人及主管工程师。
6、特邀专家及其他相关人员。
参会各方应依据相关规范和法规文件要求,对作业施工安全风险做出提示和要求,以及应采取的安全控制和预防措施。
会议应形成结论性意见的会议纪要,各方应遵照执行。
四、检查验收确认内容(针对具体工作各单位进行具体提报补充)
1、地质条件或周边环境安全的确认
2、监测或量测工作进行情况和结论的检查确认
3、重点风险工点的专家论证
4、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性施组)和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的审
批及专家评审
5、设备机具、物资准备及盯控人员值班安排情况。
6、进场人员的针对性安全、技术培训
7、大型机械的审批备案
8、应急预案培训演练及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
9、作业指导书编制及安全、技术交底情况
10、监控措施和设备的落实情况(如涉及)
11、基坑降水或支架预压情况(如涉及)
12、配合协议、安全协议的签订(如涉及)
13、营业线及临近营业线施工手续的办理(如涉及)
五、高风险作业项目的上报和确定
初步确定的高风险工点如下:(随工程进展,各单位可根据各自管段工程特点,确定的高风险作业进行进一步提报补充,经公司工程部和安质部研究确定。
)
1、跨津秦客专连续梁施工
2、跨津滨轻轨和唐津高速连续梁施工
3、塘沽站改造重点及关键工程
4、解放路隧道塘沽站明挖深基坑础施工
5、解放路隧道盾构始发出洞
6、解放路隧道盾构下穿重点关注建筑物(如东顺旅馆)
7、于家堡车站穹顶钢结构施工
附件:《高风险工点及验收确认内容提报样表》
二○一一年三月三日
主题词:基本建设安全检查制度
主送:中铁六局,中铁十六局,中铁十八局,中铁建工集团,北京铁建监理,北京铁城监理,天津新亚太监理,北京
赛瑞斯监理公司。
抄送:铁三院,上海岩土院,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
津滨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3月3日印发
附件:明挖基坑开工前检查验收表(例)
本表一式三份,各单位各留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