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操纵行为影响会计稳健性吗_基于季度盈余不同汇总方法的经验证据
- 格式:pdf
- 大小:578.11 KB
- 文档页数:9
会计研究(变量解释表)文章题目被解释变量产权性质、债务融资与会计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会计稳健性(会计稳健性的定义是公司管理层对“好消息”的确认比对“坏消息”的确认要求有更加严格的证据。
因此 ,稳健性使得会计人员对“好消息”的反应程度没有“坏消息”大,反映到盈余确认的及时性, 公司对“坏消息”的确认会比“ 好消息”的确认更加及时。
Basu ( 1997) 采用正的股Basu(1997) 构造了以下度量稳健性的模型:EPS it/P it-1 =β0 +β1DR it+β2RET it+β3RET it*DR it+εit)大股东控制、政府控制层级与公司价值创造投资绩效(边际Q,它结合了投资收益和资本成本, 反映了特定时间内因投资而引发的企业价值边际增量。
投资者保护与控股股东资产偏好公司适度投资水平(1.公司投资不足2.公司现金持有)资产注入、证券市场监管与绩效公司绩效(Perf为公司绩效的替代变量, 分别用市场指标和会计指标替代。
在市场指标方面, 分别采用长期事件研究法计算的长期(资产注入首次公告后12个月) 绩效指标CAAR和BHAR进行替代; 在会计指标方面, 分别采用资产注入后一年的 ROE (净资产收益率)和CROE (净资产营业利润率) 减去资产注入当年年初的 ROE和 CROE的差额ROE1和CROE1以及资产注入后两年的 ROE和 CROE减去资产注入当年年初的 ROE和CROE的差额. ROE2和CROE2进行替代。
公允价值计量与管理层薪酬契约管理层薪金报酬(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度报酬总额),在稳健检验部分,我们也采用“ 薪金最高的前三名董事”,“ 薪金最高的前三名高管”进行分析。
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类型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CAR /BHAR(CAR-短期累积超额收益率, 作为短期市场绩效的替代变量;BHAR--长期持有期超额收益率, 作为长期市场绩效的替代变量) 公司透明度的决定因素—基于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的经验研究公司透明度(透明度1---有序变量, = 1, 信息披露评级结果为不及格; = 2, 及格; = 3, 良好; = 4, 优秀。
是会计盈余稳健性,还是利润操纵?——来自中国上市公司
的经验证据
李远鹏;李若山
【期刊名称】《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年(卷),期】2005(007)003
【摘要】以往的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具备会计稳健性:较于好消息而言,上市公司更及时与充分的确认坏消息。
但是我们发现这种稳健性是由于亏损公司在“洗大澡”造成的。
我们运用4个稳健性指标进行检验,当没有控制亏损公司时,资料显示了一些稳健性的特征,但当控制了亏损公司后,会计盈余并没有表现出稳健性,而亏损公司却显示出了稳健性的特征。
【总页数】56页(P1-56)
【作者】李远鹏;李若山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博士生,200433;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5.2
【相关文献】
1.坏账准备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沈振宇;王金圣;薛爽
2.公司破产风险、成长性和会计盈余稳健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周橙
3.资产减值准备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来自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的证据 [J], 张婉君
4.应计操纵、真实交易管理与会计稳健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张子健
5.注册会计师的任期和强制轮换与会计盈余稳健性——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周玮;徐玉德;王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会计稳健性对盈余持续性和盈余反应系数的不对称影响研究吴璇;田高良;李玥婷;王建玲【摘要】会计稳健性对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潜在损害使其在准则制定与执行中饱受争议.本文实证探讨稳健性对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与市场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稳健性显著降低盈余持续性但不影响盈余反应系数,表明稳健性在中国市场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但不影响市场定价.基于前人研究,本文认为投资者权衡了稳健性降低公司内外部信息不对称的积极效应和稳健性降低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消极效应,在对盈余信息定价时未受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导致稳健性不影响盈余反应系数.本文对大资金交易活动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种猜想.本文结果为中国会计准则制定者在强调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同时保留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辅助要求提供了实证依据.%The potential adverse impact of conservatism on the usefulnes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 making makes the principle of conservatism being disputed among standard setters and practitioners.This paper empirically examines the influence of conservatism on decision usefulness and market pricing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We find that conservatism significantly reduces earnings persistence but has no impact on earnings response coefficient (ERC), which implies that conservatism reduces decision usefulness but has no impact on the pricing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Chinese market.Based on prior research, we conjecture that this neutral effect of conservatism on ERC is due to investors tradeoff between the positive effect of conservatism on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the negative effect of conservatism on decision usefulnes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ence, investors are notinfluenced by conservatism when pricing firms' earnings.Our conjecture is further confirmed by analyzing behaviors of market large trades.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provide empirical basis for standard setters to put emphasis on the decision usefulnes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meanwhile retain conservatism as a supplementary requirement for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期刊名称】《预测》【年(卷),期】2017(036)003【总页数】8页(P42-49)【关键词】会计稳健性;盈余持续性;盈余反应系数;会计信息质量【作者】吴璇;田高良;李玥婷;王建玲【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香港 999077;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香港 999077;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5虽然会计稳健性对投资者和债权人存在诸多保护作用[1~3],但其很可能降低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会计盈余的稳健性_发现与启示会计盈余的稳健性: 发现与启示摘要: 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是衡量一家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本文通过分析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探讨了稳健性的定义、原则以及影响因素,并深入探讨了它对企业的重要意义与启示。
一、稳健性的定义与原则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是指企业对不利信息持保守态度,即在缺乏充分证据时不予承认预期盈利,但对于预期亏损则要提前进行计提。
稳健性原则强调谨慎态度,根据风险与利益的不对称性,确保财务报告表达真实、合理、可靠的信息。
二、稳健性的影响因素1. 企业规模:通常情况下,较大规模的企业更注重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因为它们面临着更大的风险。
2. 行业特点:某些行业如金融、房地产等风险更高,会计盈余的稳健性要求更高。
3. 法律法规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会计准则有不同的规定,一些国家对稳健性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
三、稳健性的重要意义1. 提供可靠信息:稳健性原则保证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投资者和相关利益关系方可以凭借稳健性原则提供的信息做出明智的决策。
2. 防止财务欺诈:稳健性原则能够防止企业虚构盈余数据、操纵财务报告,有效减少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
3. 保护投资者利益:只有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才能提供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而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四、稳健性的启示1. 加强企业治理: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会计盈余的稳健性。
2. 提高透明度:定期披露企业财务信息,提高信息透明度,为投资者提供充分的信息,增强市场的有效运作。
3. 加强监管: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管,确保企业遵守会计准则,保护投资者和市场的利益。
4. 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养:会计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保证会计盈余的准确计算和稳健识别。
结论: 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是确保财务报告可靠性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的重要原则。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加强会计盈余的稳健性管理,加强透明度、监管以及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才能实现稳健健康的财务状况综上所述,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对于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投资者利益保护至关重要。
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成为了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之一。
会计盈余是企业经营成果的反映,也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
因此,理解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会计盈余稳健性的概念、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以及启示与建议。
会计盈余稳健性是指在财务报告中,企业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采用了相对保守和谨慎的会计政策。
这种保守的会计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度,从而有利于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会计盈余稳健性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同时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可靠的投资决策依据。
会计盈余稳健性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增加市场信心,进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案例研究法:通过对个别企业的深入研究,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会计政策下的会计盈余稳健性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统计分析法: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会计盈余稳健性的统计特征及其与其他财务指标的关系。
仿真实验法:通过模拟企业真实的经营环境和会计政策,研究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通过上述研究方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会计盈余稳健性的研究结果:会计盈余稳健性的表现: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都采用了相对保守的会计政策,如对收入的确认较为谨慎,对费用的确认较为及时等。
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因素:影响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因素有很多,如企业的治理结构、会计制度建设、宏观经济环境等。
其中,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会计制度建设是主要因素。
会计盈余稳健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会计盈余稳健性能够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投资者的信心,从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会计盈余稳健性还能够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增加市场的信心,进而有利于企业的市场表现。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与建议:改善公司治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要完善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会的职能,加强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业采用保守和谨慎的会计政策,提高会计盈余的稳健性。
《会计盈余的稳健性_发现与启示》篇一会计盈余的稳健性_发现与启示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一、引言在财务报告和会计实务中,会计盈余的稳健性被视为重要的质量特征之一。
它不仅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客观反映,也关系到投资者的决策判断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其发现和启示,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内涵会计盈余稳健性,是指企业在确认收益和损失时,应当以谨慎的态度对待可能发生的损失,而不过分乐观地估计收益。
这种稳健的会计原则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并充分揭示风险。
三、会计盈余稳健性的重要性1. 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通过遵循稳健性原则,企业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2. 保护投资者利益:稳健的会计盈余有助于投资者做出合理的决策,避免因过度乐观的财务报告而导致的投资损失。
3. 维护市场秩序:稳健的会计原则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防止企业通过不真实的财务报告误导市场,保护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四、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发现在会计实务中,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往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损失确认的及时性:企业应当在发生损失时及时予以确认,而不过分推迟或隐瞒。
2. 资产减值的充分性:企业应当根据资产的实际价值进行减值处理,充分反映资产的实际情况。
3. 收入确认的谨慎性: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应当谨慎,避免提前或过度确认收入。
五、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启示1. 加强会计准则建设:应不断完善会计准则,明确会计稳健性的要求,为企业的会计实务提供明确的指导。
2.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稳健性原则,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3. 加强监管和审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审计力度,确保企业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稳健性原则,防止企业通过不真实的财务报告误导市场。
操纵性应计利润对盈余管理度量影响的实证分析【摘要】文章通过1985年以来的文献回顾,将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比较前人提出的Healy(1985)、ELO(1986)模型等12个估计模型捕获操纵性应计利润能力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不同模型捕获操纵性应计利润时候的考虑,最终评价其优劣。
指出适当的盈余管理是存在的并且不会产生经济危害,建议使用收入和生产能力控制非操纵性应计利润。
【关键词】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度量;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一、引言随着操纵性应计利润模型理论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操纵性应计利润被用在衡量公司管理层调整利润的程度,评价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的质量。
在实证研究中,使用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水平、审计独立性或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取得了一系列被广为接受的成果。
本文利用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研究的成果,根据现金流量表法计算总体应计利润;利用需要回归的模型分行业回归得到了需要的参数,将参数代入模型得到了非操纵性应计利润,使用总体应计利润和估计的非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差值作为盈余管理水平的替代变量。
在评价各种模型优劣时比较了它们的均值、相关性以及识别ST公司的能力等。
结果显示Jones类模型各种特征相似,与其他模型区别较大。
1991Jones模型的特征处于各种模型中间位置,修正模型并没有达到一致有效的结果。
本文建议使用收入和生产能力控制非操纵性应计利润。
二、操纵性应计利润计算规定现金流量表方法是现在被承认的计算总体应计利润(TA)的主要方法。
现金流量表法的计算公式是:TA=非经常项目前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计算得到的结果需要用滞后总资产进行调整。
t期折旧和摊销费用计算方法为t期累计折旧和t期待摊费余额减去t-1期的累计折旧和t-1期待摊费用余额。
本文的数据来自于龙语财经信息分析系统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官方资料。
数据是可靠的。
研究中使用2003年,2004年和2005年中国上海和深圳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
《会计盈余的稳健性_发现与启示》篇一会计盈余的稳健性_发现与启示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一、引言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是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各方关注的焦点。
稳健的会计盈余不仅有助于企业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也有助于市场参与者做出合理的决策。
本文旨在探讨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得出启示。
二、会计盈余稳健性的重要性会计盈余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直接体现,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业绩。
因此,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稳健的会计盈余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同时,稳健的会计政策也有助于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维护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发现(一)问题现状然而,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常常受到挑战。
例如,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可能会采用不稳健的会计政策,导致会计盈余失真。
此外,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缺陷、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等因素也会影响会计盈余的稳健性。
(二)具体案例分析以某上市公司为例,该公司为了提升股价,采用了激进的会计政策,导致会计盈余虚增。
这虽然短期内提升了公司的市场价值,但长期来看,这种行为损害了公司的信誉,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这个案例表明,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四、启示与建议(一)加强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完善针对会计准则和制度存在的缺陷,应加强其完善工作。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审查和修订,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同时,应加强对会计准则和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企业按照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企业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的稳健性,也有助于防范财务风险。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三)加强监管和惩戒力度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对违反会计准则和制度的企业进行严厉的惩戒。
《会计盈余的稳健性_发现与启示》篇一会计盈余的稳健性_发现与启示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一、引言会计盈余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是企业财务报表中重要的经济指标。
它的准确性、真实性和稳健性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成为了会计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会计盈余的稳健性,通过对其发现的分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提供启示。
二、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定义与重要性会计盈余稳健性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避免虚增利润。
这种稳健的会计处理方式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三、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发现(一)理论发现从理论角度来看,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是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要求。
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证实了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处理中的重要性。
企业应遵循会计准则,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确保会计盈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实务发现在实务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业存在会计盈余不稳健的情况。
例如,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部分企业可能通过操纵会计政策、调整会计估计等方式虚增利润。
这种行为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但长期来看,会损害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甚至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四、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启示(一)对企业的启示1.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应遵循会计准则和制度,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2. 强化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完善财务制度等方式,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3. 关注长远发展:企业应摒弃短期行为,关注长远发展。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兼顾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避免因短期利益而损害企业的长期发展。
《会计盈余的稳健性_发现与启示》篇一会计盈余的稳健性_发现与启示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及其相关数据的稳健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其中,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无疑是众多研究的重点。
会计盈余稳健性,既是一种重要的会计原则,也是财务报告的重要基础。
它有助于揭示公司的经济实力、反映其真实财务状况,同时也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本文旨在探讨会计盈余稳健性的重要性、发现及其对财务报告和决策的启示。
二、会计盈余稳健性的重要性会计盈余稳健性是会计报告的重要原则之一,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在会计处理中,稳健性原则要求企业对待可能的损失应有所准备,而不应过度乐观地预测未来收益。
这样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防止了财务报告的过度乐观或悲观。
2. 保护投资者利益:稳健的会计盈余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其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3. 维护市场秩序:稳健的会计盈余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防止因财务报告的误导而导致的市场混乱。
三、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发现近年来,随着会计研究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会计盈余稳健性的认识也日益深入。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1. 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盈余的稳健性: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有显著影响。
比如,对待资产减值和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上,采用更谨慎的态度有助于提高盈余的稳健性。
2. 经济环境影响盈余稳健性的程度:经济环境的变化,如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等,都会对会计盈余的稳健性产生影响。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更需要保持谨慎的会计态度来保证盈余的稳健性。
3. 审计质量与盈余稳健性的关系:高质量的审计能够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问题,提高会计盈余的稳健性。
因此,审计质量对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启示通过对会计盈余稳健性的研究,我们得到以下启示:1. 重视会计政策选择:企业在处理财务报告时,应选择更谨慎的会计政策,以保持会计盈余的稳健性。
利润操纵行为影响会计稳健性吗?* 基于季度盈余不同汇总方法的经验证据肖成民吕长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201620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433)摘要本文使用季度盈余的方法研究会计稳健性。
以往文献主要使用会计年度(即公历年度)盈余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相对无法有效地分离或控制利润操纵行为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本文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季度盈余进行汇总,得到会计年度盈余及其他三种受利润操纵行为影响较弱的年度盈余。
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年度盈余和其他三种年度盈余都表现出了稳健性特征。
这一经验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报告盈余具有实质意义上的稳健性,利润操纵行为并未影响会计盈余的稳健性。
关键词稳健性利润操纵盈余汇总盈余分布一、引言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标准之一,稳健性一直是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关注热点。
但是,相关研究主要针对会计年度盈余检验稳健性的存在及程度,而会计年度盈余往往也是诸多契约(如管理层薪酬和市场监管)的核心参数,易受利润操纵行为的影响。
李远鹏和李若山(2005)发现上市公司会计年度盈余表现出来的稳健性是退市监管导致的!洗大澡∀行为的结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稳健性。
他们的研究发现凸显了在考察会计年度盈余稳健性时分离或控制利润操纵行为的必要性。
本文借鉴Gunny,Jacob和Jorgensen(2007)以及Jacob和Jorgensen(2007)的研究设计,使用不同方法汇总季度盈余形成年度盈余。
与会计年度盈余相比,另外三种季度盈余汇总方法形成的年度盈余通常不是各种契约的核心参数。
特别地,其他三种非会计年度盈余同时涵盖了会计年度盈余中的利润操纵行为及其在下一个会计年度的转回,因此其受利润操纵行为的影响较弱。
本文的经验证据支持上述观点,同时发现会计年度盈余和另外三种季度盈余汇总方法形成的非会计年度盈余都表现出了稳健性特征。
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盈余信息在本质上是稳健的,利润操纵行为虽然是一个!噪音∀,但没有影响会计盈余的稳健性。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在评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第三部分在对季度盈余不同汇总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通过盈余分布图的特征分析和B asu(1997)模型检验研究假设;最后是结论。
二、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稳健性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一个重要概念。
与会计和财务领域的其他概念一样,寻找稳健性的有效计量方法是开展稳健性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Basu(1997)的研究设计使稳健性由一个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变为一个具体的可计量概念。
李增泉和卢文彬(2003)使用Basu(1997)模型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反映坏消息的速度确实比反映好消息的速度快,同时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变化也是不对称的,负的盈余变化比正的盈余变化具有更大的反转率。
基于这些经验证据,他们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在总体上是稳健的。
李远鹏和李若山(2005)认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具备对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强大需求,上市公司报告的会计盈余是不具有稳健性的。
基于我国股票市场的退市监管政策,他们提出如下观点:上市公司报告盈余表现出来的稳健性是亏损公司为了规避退市监管的利润操纵行为 !洗大澡∀造成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稳健性。
使用加入了亏损公司虚拟变量的Basu(1997)模型,该文的经验证据支持了他们的观点。
本文认为,一方面,李增泉和卢文彬(2003)在考察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时忽略了利润操纵行为对会计年度报告盈余的影响;另一方面,李远鹏和李若山(2005)在重新考察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时对利润操纵行为的控制也存在讨论的空间,具体表现为对!洗大澡∀式利润操纵行为控制过度,同时对避亏和保配等动机下的利润操纵行为控制不足。
!洗大澡∀式利润操纵行为会加快公司对坏消息的确认和(或)减缓对好消息的确认,从而使表现出来的盈余稳健性更强。
但是,避亏或保配动机下的利润操纵行为会使上市公司加快对好消息的确认和(或)减缓对坏消息的确认,从而削弱表现出的稳健性。
转型经济时期的特殊制度环境,往往使我国上市公司具有一些不同于成熟资本市场的行为或特征。
稳健性的存在与否对于会计监管和投资者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我们无法有效控制利润操纵行为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一些基于稳健性而展开的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将缺乏前提和基础,如Xu和Lu (2008)、Chen和W u(2007)以及朱茶芬和李志文(2008)等。
为此,我们需要通过一种有效的研究设计来控制或分离利润操纵行为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为我国上市公司的报告盈余是否具有稳健性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三、研究假设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盈余是以标准会计年度,即公历年度为基础的。
它是对该公历年度之内四个季度的盈余进行汇总形成的。
我们还可以使用其他三种方法对季度盈余进行汇总以得到年度盈余:第一种方法是将当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和下一年第一季度的盈余进行汇总;第二种方法是将当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下一年第一季度和下一年第二季度的盈余进行汇总;第三种方法是将当年第四季度、下一年第一季度、下一年第二季度和下一年第三季度的盈余进行汇总。
与使用其他三种方法对季度盈余进行汇总得到的年度盈余相比,会计年度盈余更多地被用来作为诸多契约的核心参数。
此时,会计年度盈余与公司及其管理层的利益关系十分紧密,披露的会计年度盈余能否达到相关契约的要求将影响管理层的私人收益乃至公司的整体价值。
这将导致公司及其管理层有很强的动机对会计年度盈余实施操纵行为。
相对来说,使用其他三种方法对季度盈余进行汇总得到的年度盈余很少被作为相关契约的年度盈余水平参数。
因此可以推测,这三种年度盈余受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影响较弱。
另一方面,公司及其管理层对会计年度盈余的操纵行为往往是发生在会计年度的第四季度(张昕,2008),并将在下一年度逐渐转回。
由于其他三种年度盈余都跨越两个公历年度,因此它们同时包含了利润操纵行为及其转回影响,从而其受利润操纵行为的影响更弱。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与会计年度盈余相比,其他三种非会计年度盈余受利润操纵行为的影响较弱。
如果会计年度盈余表现出的稳健性特征主要是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行为(包括!洗大澡∀)引起的,那么受利润操纵行为影响较弱的其他三种年度盈余将表现出较弱的稳健性或者没有稳健性。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其他三种非会计年度盈余的稳健性特征提供关于稳健性存在与否的进一步经验证据。
W atts(2003)指出,公司契约、法律诉讼、税收及会计监管可以解释稳健性的存在。
转型经济时期特殊的股权结构设置以及整体较弱的投资者保护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契约和法律诉讼对上市公司表现出来的稳健性的作用。
但是转型经济时期以监管推动发展的模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会计监管对稳健性的影响。
自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稳健性作为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项基本原则以来,其后的历次准则变迁仍然延续甚至强化会计稳健性的作用。
稳健性由会计监管推动的特征在转型经济时期的中国特别明显。
因此,我们认为,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标准之一,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盈余信息(包括季度盈余和年度盈余)是应该具有稳健性的。
另一方面,以稳健性为分析视角的相关研究普遍得到了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结论。
Chen和W u (2007)证实了会计准则变迁、报告激励和监督机制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朱茶芬和李志文(2008)发现国家控股主要通过内部人控制、债务软约束和政府干预三个途径影响稳健性。
代冰彬等(2007)的研究发现,虽然盈余管理动机会影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但是稳健性也是影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重要方面。
这些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我国上市公司的报告盈余是具有稳健性的。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Basu(1997)模型,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无论对于会计年度还是非会计年度,盈余反映坏消息的速度更快。
H3:无论对于会计年度还是非会计年度,负向盈余变化的持续性更差。
四、实证分析(一)样本选择与变量设定由于我国上市公司2002年起开始披露详细的季度数据资料,并且2007年上市公司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因此本文选取2002年之前上市的公司从2002年第一季度至2006年第三季度的数据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要求样本公司在2002年之前上市是为了保持样本公司的稳定性,同时避免新上市公司或退市公司的影响。
以2006年第三季度为结点是因为上市公司在2006年度报告中已经开始披露新会计准则的影响。
根据上述样本选取标准,同时考虑季度盈余和收益率数据的完整性,本文最终得到1034家样本公司,四组年度盈余的研究观测均为4136个。
本文的季度盈余和收益率数据来自于W i n d金融资讯。
根据B asu(1997)模型的要求,本文的研究变量如表1所示。
通过表2给出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发现,使用季度盈余不同汇总方法得到的四种年度盈余在总体分布上是相似的,都表现为均值小于中位数,即四种年度盈余分布都具有一个较长的左侧尾部。
年度盈余的这一分布特征与会计稳健性是对应的。
与四种年度盈余对应的股票收益率在分布上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特征。
(二)季度盈余汇总与利润操纵一般来说,以下利润操纵动机(或行为)可能对上市公司会计年度盈余的影响较大。
1.避亏。
上市公司为了避免会计年度报告亏损,可能会实施利润操纵行为,提前确认收入和(或)推迟确认费用。
这种调高会计年度盈余的利润操纵行为会削弱观察到的会计稳健性。
2.保配。
为了获得配股资格,上市公司也可能会实施利润操纵行为,以提高会计年度的ROE水平。
表1变量符号与定义E arn i ngs t &从第t 季度初起始的一年内每股收益除以期初股价Ea rning s t&从第t 季度初起始的一年内每股收益相对于上期的变化除以期初股价RET t &从第t 季度初起始的一年内股票收益率DR t &虚拟变量,当RET t 小于0时取1DE t&虚拟变量,当 E arn i ng s t 小于0时取1表2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观测值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Earn i ngs 141360 007990 016260 08718-2 001020 24557Earn i ngs 241360 006880 015790 09156-2 329630 24904Earn i ngs 341360 005420 017230 11876-2 833300 33760Earn i ngs 441360 006080 018250 12234-3 31806037635RET 14136-0 20139-0 233520 22386-0 909121 08541RET 24136-0 19291-0 216700 26896-0 922451 33097RET 34136-0 10009-0 233800 44148-0 879964 78833RET 44136-0 09695-0 197600 39133-0 894912 971493.洗大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