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味焦仲卿对他母亲及兰芝的 对话,谈谈其作用?
1.通过仲卿之口证实兰芝是 无辜被遣并表现了兰芝和 仲卿夫妻恩爱。 2.初次展示了仲卿的性格。 3.塑造了焦母这样一个专断 蛮狠顽固而有心计的封建 家长形象.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zhuó)我 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 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 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 世无双。 此处写兰芝严妆,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 用?
却 与 小 姑 别 泪 落 连 珠 子
与小姑的告 别表现了兰 芝怎样的性 格?
倔强、善 良、对小姑 的依依不舍 的深情。
举 手 长 劳 劳 二 情 同 依 依
俯吏马在前,新 妇车在后。…… 誓不相隔 卿,……誓天不 相负! 感君区区怀!君 既若见录,…… 蒲苇纫如 丝,……我有亲 父兄,……逆以 煎我怀。
运用一连串 的夸张性的铺陈 排比(赋),旨 在写她的美,更 表现了她的从容 镇定,兰芝用自 己的美,向丈夫 表达了自己对他 的爱,向婆婆表 示了她的无辜和 坚强。
上 堂 拜 阿 母 阿 母 怒 不 止
昔作女儿时, 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 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 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
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 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结局 及作诗缘由。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徘徊,流连往复。
这两句起兴有什么作用? 托物起兴,引出故事,用 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 恋之情,渲染了全篇的气氛。 (有人认为,孔雀徘徊是因为 “失偶”,这样写奠定了悲剧 气氛)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君既 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 大人 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 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 及时相遣归。”
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 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 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鮭(xié )珍。从 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此处用铺陈(赋)的手法写了太守家的 婚事排场,其用意是什么? 豪华的排场,显示兰芝不为富贵所 动的节操;太守家的喜和兰芝、仲卿的 悲形成对照,强化了故事的悲剧性,反 衬了兰芝的痛苦、孤独和凄凉。
终老不复取
箱帘六七十 府吏见丁宁 摧藏马悲哀 蒲苇纫如丝
通“娶”。
通“奁”。 也写做“叮咛”,嘱咐。 同“脏”,脏腑。
通“韧”,柔软而结实。
请找出下列各句中的偏义复词:
(有些词语两字组合在一起,只取其中一字的意义,叫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我有亲父兄
逼迫兼弟兄 其日牛马嘶
理解下列互文句
听读课文
mŭ
pīng
rú
公姥
pì n
伶俜
jī
聘礼
否泰 仕宦
huà n pĭ
明月珰
赍钱 晻晻
dāng
腰襦
pá n zhí zhú
wēiruí
wè i fŭBiblioteka dà i mà o piá n
葳蕤 遗施 玳瑁
mí ng
磐石
拊掌
yăn
踯躅
冥冥 摧藏 奄奄
zà ng yăn
便言
序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 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 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 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 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发言
完成、成功
抬起 尽、完 行动 全、整个儿 推举、举荐 攻占、占领 发动、举行
谢: (1)谢家来贵门 辞别、离开 (2)阿姥谢媒人 谢绝、拒绝 (3)多谢后来人 嘱咐 (4)入而徐趋, 道歉、谢罪 至而自谢 (5)使君谢罗敷 告、问 宁可共载否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 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 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 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 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 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 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 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wèi) 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结尾处合葬化鸟,“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 更”,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而且“夜 夜达五更”,寄托了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 强烈愿望。 诗最后说“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 忘”,表达了激愤之情, 也表达诗人的强烈愿望— 不要阻碍有情人的恋爱自由。
合 葬 化 鸟
结构图示
讨论:
(1)在你心里刘兰芝、焦仲 卿、焦母分别是怎样的人? (2)诗中用了什么表现方 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入 门 上 家 堂 , 进 退 无 颜 仪
兰芝初还时,俯吏 见丁宁,……自可 断来信,徐徐更谓 之。……不得便相 许……阿母谢媒 人……作计何不 量……否泰如天地, 足以荣汝身。…… 处分适兄意,那得 自任专。虽与俯吏 要(yāo),渠会 永无缘。登即相许 和,便可作婚姻。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 “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否泰 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 云?” 问: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兰芝的兄长是一个怎 样的人? “作计何不量”足见他的粗暴训斥,盛气凌 人。 “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表现他的 趋炎附势、见利忘义。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弦外之音是: 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下逐客令,可见其尖 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这里用赋,互文,铺陈排 比,突出刘兰芝的多才多艺, 有教养。
兰芝是不愿离开仲卿的, 为什麽还 要自请遣归?
一则因不堪屈辱:她感到与焦母实在合 不来,“妾不堪驱使” “君家妇难为”, 所 以不如回去。 二则因深知遣归之势不可挽回:兰芝从 焦母的故意挑剔(“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 嫌迟”)中, 感到了“徒留无所施”,因此 不卑不亢地自己先提出来。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 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 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 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 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 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 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 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 从许!”
愚拙,凡庸
诚挚
少,小 自称的谦辞 一定 相会
正赶上
我 表示被动
我
适: (1)始适还家门 (2)处分适兄意 (3)适得府君书 (4)适长沙 尔: (1)始尔未为久 (2)君尔妾亦然 (3)作计乃尔立 (4)诺诺复尔尔
女子出嫁
适合、适宜
刚刚、才 到、往 助词,无实义 这、这样 那、那样 如此如此
举: (1)举言谓新妇 (2)勿令事不举 (3)举手拍马鞍 举身赴清池 举头望明月 (4)杀人如不能举 (5)举动自专由 (6)举国上下 (7)唯才是举 (8)函谷举 (9)举大计亦死
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立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 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歌辞,分别用于朝廷祭祀和宴会演唱。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成 为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 合乐而袭用古乐府题或模仿乐府题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
后人从时间上把乐府诗分为两种:汉魏的古乐府和新 乐府(中唐元稹、白居易等发起的“新乐府运动”。)
二人行为都符合他们性格发展。兰 芝最后的反抗,表现坚强的性格,忠贞 不渝的爱情 。仲卿生性懦弱, 有一个徘 徊的过程,最后也不顾焦母劝告,违背 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 体现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对压迫的反 抗精神 。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 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2、铺陈排比的手法
3、起兴和尾声
以孔雀失偶兴起,以鸳鸯双飞 作结,由禽鸟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 的艺术手法,是民歌的特点。
课文小结
本诗以时间为顺序, 以焦、刘的婚姻悲剧的发 展过程为线索,揭露了封 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 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 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 反抗精神。
◎古今异义词的用法
例: 叶叶相交通 可怜体无比 槌床便大怒 举手长劳劳 守节情不移 本自无教训 妾不堪驱使 感君区区怀 处分适兄意 蹑履相逢迎 勿复重纷纭 多谢后世人 共事二三年 便利此月内 汝岂得自由 古义 今义 交错相通 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 可爱 值得怜悯 古代一种坐具 供人睡觉用的家具 忧愁伤感的样子 遵守府里的规矩 妇女不改变节操 教养 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使唤 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真情挚意 很小或很少 处理安排 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作出处罚决定 迎接 奉承、拍马屁 麻烦 多而杂乱 劝告 感谢 在一起生活 在一起工作 吉利 方便 自作主张 不受约束,不受限制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 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焦仲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表现焦仲卿因不了解情况,对刘兰 芝有误解;但“磐石”句也表达了他对 爱情的忠贞。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 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 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 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此处写兰芝与婆 婆告别,用了语言 描写,表现了兰芝 怎样的性格?
表现了她的从容镇 定、不卑不亢,“本 自无教训,兼愧贵家 子”,这番话表面上 自谦自责,实际上是 柔中寓刚,与那“怒 不止”的婆婆在修养 和性格上形成鲜明的 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