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粒径及其他相关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50.00 KB
- 文档页数:13
砂石料砂石料是一种广泛使用于建筑、道路建设、景观设计和水利工程等领域的建筑材料。
它由天然或经过人工处理的矿石块状材料和颗粒状材料组成。
砂石料包括河砂、山石、石渣等,其特点是硬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各种施工环境和工程要求。
一、砂石料的分类根据其颗粒大小和成分不同,砂石料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细砂、中砂、粗砂、细石、中石和粗石等。
细砂的颗粒直径一般在0.075mm-4.75mm之间,中砂和粗砂的颗粒直径分别为4.75mm-2.36mm和2.36mm-0.15mm。
细石、中石和粗石的颗粒直径分别大于2.36mm、大于4.75mm和大于9.5mm。
这种分类方式可以根据工程需求选择不同粒径的砂石料,以满足不同的建设要求。
二、砂石料的用途1.建筑材料:砂石料是建筑施工的必备材料之一。
细砂常用于砌筑墙体、制作混凝土、制作铺地砖等。
中砂和粗砂常用于制作砂浆、灌浆料等。
粗石常用于制作混凝土、砌块等。
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砂石料可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2.道路建设:砂石料在道路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细砂常用于道路表面的铺设,可以提供平坦的行驶表面,同时具备良好的排水能力。
中砂和粗砂常用于道路基础层的建设,能够增加道路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粗石常用于路堤和路堑等地方,用于加固和填土,防止土体的沉降和滑坡等。
3.水利工程:砂石料在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
细砂常用于水产养殖基地的底部铺设,以保持水产养殖环境的稳定性和热效应。
中砂和粗砂常用于河道、渠道和堤坝的加固和修整,以增加水体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粗石常用于堤坝的堆石和防护,以保护农田、城市和村庄免受洪水的侵袭。
4.景观设计:砂石料在景观设计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不同颗粒大小和颜色的砂石料,可以为园林景区、公园和建筑景观增添独特的风格和美感。
砂石料可以用作景观边界、人行道铺设、花坛、水景等。
它们不仅能够增加景观的美观度,还具备抗风蚀、防止泥沙冲刷和水分保持的功能。
级配砂石级配砂石(Graded sand)是指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用来做基础或其他用途的混合材料,它的配比是根据具体的工程设计不同而有所差别。
如设计未指明,你可以参照定额。
编辑本段垫层级配天然级配是指连砂石。
人工级配配合比是砾石(20mm-40mm):天然砂:水=9.11:4.97:3级配碎石垫层应密实稳定,其粒径级配范围满足下表:粒径级配表[1]以上两种级配均为垫层级配第一种规定了所有颗粒直径均不能大于50mm,为了更好满足压实度,推荐选用第一种!另外为了防止冻胀和湿软,应注意控制小于0.5mm细料的含量和塑性指数.在中湿和潮湿路段,用做沥青路面的垫层时,应在级配中加石灰,细料可适当增加,加入的石灰剂量占细料含量的8%--12%.目的在于增加垫层强度和稳定性.级配砾石有时候用来做垫层叫做级配沙砾垫层,其级配沙砾要求颗粒尺寸在5--40mm之间,其中25--40mm含量不少于50%级配砂石的办和比例按照设计要求配比。
如果设计不能详细交代,在参加图示会审的时候要提出来,以免在后来的施工中扯皮。
级配砂石一般是作地基处理用的,因此不同的设计要求不一样,主要是根据地基的承载力、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以及建筑物的重要性来确定。
我做过的关于用级配砂石地基处理的几种:纯砂垫层、1:1级配砂石垫层、石子:砂子=7:3、级配碎石垫层、石子:砂子=3:7垫层等等,不一而足;从纯理论研究来说:如果采用级配砂石就需要砂和石子的各自的级配做出来,然后将砂石混合的级配按照要求配合,在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密度最大的一组就是最合适的一组。
级配砂石施工完成以后,还要进行现场取样试验,在取样试验合格的基础上,还要做静载试验,静载试验合格才算这道工序完成。
取样有预埋纯砂点的方法,还有等体积代换法取样,直接在级配砂石中取样,随后用塑料袋铺在已经挖出的取样坑内,用量杯量水倒入,直至水和坑口一致,似乎要对外溢出水时,读出量杯的数据,数据相加就是挖出的体积数。
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μf分为粗、中、细、特细级。
粗砂μf=3.7-3.1mm
中砂μf=3.0-2.3mm
细砂μf=2.2-1.6mm
特细砂μf=1.5-0.7mm
可参见JGJ52-92《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按照土中单个颗粒(指碎石、砾石和砂颗粒,不指土块和土团)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
细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10mm,且其中小于2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5%;
中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且其中小于2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
粗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50mm,且其中小于4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
石灰稳定土: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水泥)和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当其抗压
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石灰(水泥)稳定土。
石灰土:用石灰(水泥)稳定细粒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石灰(水泥)土。
水泥砂:用水泥稳定砂得到的混合料,简称水泥砂。
石灰砂砾土:用石灰(水泥)稳定粗粒土和中粒土得到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而定,原材料为天然砂砾土时,简称石灰砂砾土(水泥砂砾)。
石灰碎石土:原材料为天然碎石土时,称为石灰碎石土(水泥碎石)。
废渣稳定土: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它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养护)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简称石灰工业废渣)。
其中,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细粒土(含砂)、中粒土和粗粒土时,视具体情况可分别简称二灰土、二灰砂砾、二灰碎石、二灰矿渣等。
砂石的技术要求《砂石的技术要求篇一:建筑用砂的基本技术要求》引言:咱们都知道,在建筑工程里呀,砂石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基础材料。
就好比是人的骨架一样,要是这骨架不结实、不合标准,那这房子盖起来可就麻烦大了。
为啥要有这些技术要求呢?因为建筑工程的目标是要盖出安全、稳固又耐用的房子或者其他建筑物。
如果砂石的质量不过关,那可能会导致墙体裂缝呀,地基下沉之类的大问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主体要求:一、颗粒大小要求1. 粗砂- 粗砂的粒径一般在0.5mm - 2mm之间。
这个范围可不能太模糊哦,要是粒径太大,就像大石块似的,和其他材料混合起来就不均匀了,就像你做饭时盐巴没搅和匀一样。
要是粒径太小,那就不叫粗砂了,成中砂或者细砂了。
2. 中砂- 中砂的粒径得在0.35mm - 0.5mm之间。
这个大小的砂在混凝土里就像一个小团体里的协调员,能把各种材料结合得刚刚好。
3. 细砂- 细砂的粒径是0.25mm - 0.35mm。
细砂就像建筑材料里的“细腻小助手”,不过可不能太多细砂,不然会让混凝土太黏糊,就像粥太稠了一样不好用。
二、含泥量要求- 建筑用砂的含泥量那可是个关键指标呢。
一般来说,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3%。
泥太多了可不行,这就好比你做蛋糕,里面混了太多泥巴,那蛋糕还能吃吗?在建筑里,含泥量超标的砂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就像一个生病的人,没力气支撑起整个建筑结构。
三、有害物质含量要求1. 云母含量- 云母这种东西在砂里不能太多,不得超过2%。
云母就像个小捣乱分子,如果含量高了,它会削弱砂和水泥之间的粘结力,就像胶水里面混了油,粘不住东西啦。
2.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₃计不得超过1%。
这些东西要是超量了,就像小恶魔一样,会腐蚀混凝土里的钢筋,那钢筋一锈,整个建筑就摇摇欲坠了。
结尾:这些技术要求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要是不按照这些要求来,那后果可严重了。
就像你玩积木,要是基础的积木块都是坏的,那你搭出来的房子肯定会塌的。
砂石的粒径范围和划分类型及使用范围粒径大于5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有碎石和卵石。
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粗骨料,称为碎石。
岩石由于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粗骨料,称为卵石。
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技术要求:颗粒级配及最大粒径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情况有连续粒级和单粒级两种。
其中,单粒级的骨料一般用于组合成具有要求级配的连续粒级,它也可与连续粒级的碎石或卵石混合使用,以改善其级配。
如资源受限必须使用单粒级骨料时,则应采取措施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最大粒径。
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减少,故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尽量选大一些,比较经济节省。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对于混凝土实心板,可允许采用最大粒径达1/3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
对于采用泵送的混凝土,碎石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3,卵石的最大粒径应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2.5。
碎石或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
用于制作粗骨料的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
对经常性的生产质量控制则可用压碎指标值来检验。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所用粗骨料,要求测定其坚固性。
即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粗骨料中所含的泥块、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物等是有害物质,其含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另外,粗骨料中严禁混入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石块。
重要工程混凝土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还应进行碱活性检验,以确定其适用性。
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过多,会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强度降低,故粗骨料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砂在施工中称为细集料,我们可以按直径来区分粗砂、中砂和细砂。
第六弹砂石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一、概述砂石是混凝土组成中用量最大的材料,常用的有天然砂石、机制砂石和再生砂石骨料三类。
粒径为0.16mm~4.75mm的集料称为细集料,简称砂。
按照多组分混凝土理论,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砂的级配主要控制0.16mm、0.315mm和0.63mm三个筛子的分计筛余量在20%,是最佳的;由于砂子在成型后的混凝土中以紧密堆积密度状态存在,因此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采用紧密堆积密度作为配合比设计计算的依据;对于砂子中公称直径4.75mm以上颗粒,用含石率表示,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过程中按照石子计算;砂子的用水量计算分三种情况,符合国家标准的天然砂最佳的吸水状态为6%--8%,符合国家标准的机制砂最佳的吸水状态为5.7%--7.7%,而再生细集料的最佳吸水量通过压力吸水试验根据压力吸水率计算确定。
二、砂子的技术参数1、砂的颗粒级配砂的颗粒级配是指大小不同颗粒的搭配程度。
采用孔径为4.75mm、2.36mm、1.18mm、0.60mm、0.30mm、0.15mm的标准筛,将500克干砂由粗到细依次筛分,然后称量每一个筛上的筛余量,并计算出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根据多组分混凝土理论,配制混凝土时,我们采用的混合砂将0.16mm、0.315mm和0.63mm三个筛子的分计筛余量分别控制在20%是最佳的。
2、含泥量及泥块含量粒径小于0.075mm的黏土、淤泥、石屑等粉状物统称为泥。
块状的黏土、淤泥统称为泥块或黏土块 (对于细集料指粒径大于1.20mm,经水洗手捏后成为小于0.60mm的颗粒;对于粗集料指粒径大于4.75mm,经水洗手捏后成为小于2.36mm的颗粒)。
泥常包裹在砂粒的表面,因而会大大降低砂与水泥石间的界面黏结力,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同时泥的比表面积大,吸附大量的外加剂,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或增加拌合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及混凝土的干缩与徐变,并使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
我国的粒级分级制这个标准是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石粉粒径:粒径小于0.075 mm的岩石颗粒,粗砂粒径:2~0.5mm中砂粒径:0.5~0.25mm;细砂粒径:0.25~0.05mm石子粒径:5—40mm片石粒径:80mm以上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按照土中单个颗粒(指碎石、砾石和砂颗粒,不指土块和土团)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细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10mm,且其中小于2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5%;中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且其中小于2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粗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50mm,且其中小于4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
石灰稳定土: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水泥)和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石灰(水泥)稳定土。
石灰土:用石灰(水泥)稳定细粒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石灰(水泥)土。
水泥砂:用水泥稳定砂得到的混合料,简称水泥砂。
石灰砂砾土:用石灰(水泥)稳定粗粒土和中粒土得到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而定,原材料为天然砂砾土时,简称石灰砂砾土(水泥砂砾)。
石灰碎石土:原材料为天然碎石土时,称为石灰碎石土(水泥碎石)。
废渣稳定土: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它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养护)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简称石灰工业废渣)。
其中,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细粒土(含砂)、中粒土和粗粒土时,视具体情况可分别简称二灰土、二灰砂砾、二灰碎石、二灰矿渣等。
碎石土碎石土是指粒径大于2 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50%的土,按粒径和颗粒形状可进一步划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和角砾,具体划分见表1-5。
表1-5 碎石土的分类(GBJ 7-89)土的名称颗粒形状粒组含量漂石圆形及亚圆形为主粒径大于200 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块石棱角形为主卵石圆形及亚圆形为主粒径大于20 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碎石棱角形为主圆砾圆形及亚圆形为主粒径大于2 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角砾棱角形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用卵石、碎石国家标准一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2005-3-11]内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卵石、碎石的定义、分类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储存和运输。
砂石知识点总结一、砂石的定义砂石是一种由颗粒状矿物物质或岩石碎屑组成的岩石,在地质学中通常指直径在2mm-0.06mm之间的颗粒,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
根据颗粒大小的不同,砂石可以分为砂、砂砾和砾石。
砂是直径在0.05mm-2mm之间的颗粒,砂砾是直径在2mm-4mm之间的颗粒,砾石是直径大于4mm的颗粒。
二、砂石的分类根据砂石的成因和产地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河流砂、湖沼砂、海边砂、沙漠砂、玻璃砂等多种类型。
其中,河流砂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颗粒圆滑、含水量少、不易结块,是建筑用砂的主要来源。
湖沼砂和海边砂通常颗粒较圆滑,含盐量较高,需要经过清洗和处理才能用于建筑。
沙漠砂则含有大量的细沙颗粒,含尘量高,需要经过除尘处理后才能使用。
玻璃砂是一种由陶瓷搅拌而成的砂石,通常用于制作玻璃制品和陶瓷制品。
三、砂石的特点1.坚硬耐磨:砂石经过自然长时间的研磨和磨损,颗粒表面变得非常光滑,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适合用于制作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
2.抗压:砂石含有大量的硅石和石英石,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可以用于制作道路、桥梁和岩石填充等工程。
3.耐腐蚀:砂石中含有少量的金属氧化物和无机盐类物质,能够有效防止矿物颗粒的腐蚀和腐蚀,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4.多孔性:砂石颗粒之间存在着微小的孔隙和间隙,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渗透性,是非常理想的建筑材料。
5.稳定性:砂石能够与水泥、混凝土等固结材料相互粘结,构成一个坚固而稳定的工程材料。
四、砂石的用途1.建筑行业:砂石是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用于制作水泥、混凝土、砌块等建筑材料。
2.道路工程:砂石可以用于铺路、填埋和路基等道路工程,能够增加道路的抗压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3.水利工程:砂石在水利工程中广泛用于建筑坝、堤坝、围堰等水利工程,能够增加土体的稳定性和密实性。
4.人工沙滩:人工沙滩通常由砂石和其他填料混合而成,用于园林景观、游乐场和休闲度假村等场所。
砂石骨料是水利工程中砂、卵(砾)石、碎石、块石、料石等材料的统称。
砂石骨料是我们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和堆砌石等构筑物的主要材料。
我们生活的基础建设对砂石骨料的消耗巨大,每年可达数百亿吨。
何为石料?按照砂石骨料的定义,主要分成两大种:石料和砂子。
石料一般又分为卵石和碎石两种。
卵石一般是指河石、河砾石、石砾石这些比较光滑的石子。
碎石一般是指花岗岩、玄武岩、石英岩、砂岩等这些石头经过破碎机械粉碎加工成的石子。
石料的具体粒径按照卵石和碎石这两大类主要分为两种:卵石:(1)特细卵石,粒径在5-10毫米左右。
(2)细卵石,粒径在10-20毫米左右。
(3)中卵石,粒径在20-40毫米之间。
(4)粗卵石,粒径在40-150毫米之间。
碎石:(1)特细碎石,这种碎石比较小,粒径在5-10毫米左右。
(2)细碎石,粒径在10-20毫米左右。
(3)中碎石,粒径在20-40毫米之间。
(4)粗碎石,粒径在40-150毫米之间。
何为沙子?沙子的话主要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
天然砂一般是指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主要是岩石风化而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
人工砂一般是指经过除土处理,由破碎机、制砂机加工而成的粒径在4.75mm以下的岩石颗粒。
沙子的具体粒径一般是按照细度模数来划分,范围在3.7-1.6。
主要分为三种:粗砂:粒径不小于0.5mm中砂:粒径在0.5-0.35mm细砂:粒径在0.25-0.35mm砂石骨料作为基建的主要原料,其使用程度广泛。
了解清楚它们的定义和粒径大小,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就可以做好相应的管控,生产出符合粒径要求的成品。
砂石骨料分类
砂石骨料是水利工程中砂、卵(砾)石、碎石、块石、料石等材料的统称。
砂石骨料是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和堆砌石等构筑物的主要建筑材料。
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叫做粗骨料,包括卵石和碎石;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叫做细骨料,包括天然砂和人工砂(包括机制砂和混合砂)。
卵石: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碎石:岩石、卵石、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经除土、机械破碎、整形、筛分、粉控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天然砂:自然形成的,经人工开采和筛分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
机制砂:岩石、卵石、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经除土、机械破碎、整形、
筛分、粉控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
混合砂:由天然砂与机制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砂。
我国的粒级分级制这个标准是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石粉粒径:粒径小于0.075 mm的岩石颗粒,粗砂粒径:2~0.5mm中砂粒径:0.5~0.25mm;细砂粒径:0.25~0.05mm石子粒径:5—40mm片石粒径:80mm以上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按照土中单个颗粒(指碎石、砾石和砂颗粒,不指土块和土团)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细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10mm,且其中小于2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5%;中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且其中小于2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粗粒土。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50mm,且其中小于4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
石灰稳定土:在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水泥)和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石灰(水泥)稳定土。
石灰土:用石灰(水泥)稳定细粒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石灰(水泥)土。
水泥砂:用水泥稳定砂得到的混合料,简称水泥砂。
石灰砂砾土:用石灰(水泥)稳定粗粒土和中粒土得到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而定,原材料为天然砂砾土时,简称石灰砂砾土(水泥砂砾)。
石灰碎石土:原材料为天然碎石土时,称为石灰碎石土(水泥碎石)。
废渣稳定土: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它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养护)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简称石灰工业废渣)。
其中,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细粒土(含砂)、中粒土和粗粒土时,视具体情况可分别简称二灰土、二灰砂砾、二灰碎石、二灰矿渣等。
碎石土碎石土是指粒径大于2 mm的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50%的土,按粒径和颗粒形状可进一步划分为漂石、块石、卵石、碎石、圆砾和角砾,具体划分见表1-5。
表1-5 碎石土的分类(GBJ 7-89)土的名称颗粒形状粒组含量漂石圆形及亚圆形为主粒径大于200 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块石棱角形为主卵石圆形及亚圆形为主粒径大于20 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碎石棱角形为主圆砾圆形及亚圆形为主粒径大于2 mm的颗粒超过全重50%角砾棱角形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用卵石、碎石国家标准一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2005-3-11]内容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卵石、碎石的定义、分类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储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用卵石和碎石。
其他工程用卵石和碎石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177—1985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GB/T2419—1994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6003.1—1997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eqvISO3310—1:1990)GB/T6003.2—1997金属穿孔板试验筛(equISO3310—2:1990)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卵石Pebble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3.2 碎石crushed stone天然岩石或卵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3.3 针、片状颗粒elongated flaky particle卵石和碎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平均粒径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3.4含泥量material finer than75 um in pebble and crushed stone卵石、碎石中粒径小于75um的颗粒含量。
3.5 泥块含量clay lump卵石、碎石中原粒径大于4.75mm,经水浸洗、手捍后小于2.36mm颗粒含量。
3.6 坚固性soundness卵石、碎石在自然风化和其它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3.7 碱集料反应alkali—aggregate reaction指水泥、外加剂等混凝土构成物及环境中的碱与集料中碱活性矿物在潮湿下缓慢发生并导致混凝土开裂破坏的膨胀反应。
4 分类与规格4.1 分类a) 卵石;b) 碎石。
4.2 规路按卵石、碎石粒径尺寸分为单粒粒级和连续粒级。
亦可以根椐需要采用不同单粒级卵石、碎石混合成特殊粒级的卵石、碎石。
4.3 类别按卵石、碎石技术要求分为I类、II类、III类。
4.4 用途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I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混凝土。
5 技术要求5.1 颗粒级配卵石和碎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颗粒级配方筛孔,mm累计筛余%公称粒径,mm 2.36 4.75 9.50 16.0 19.0 26.5 31.5 37.5 53.0 63.0 75.0 90连续粒级5~10 95~100 80~100 0~15 05~16 95~100 85~100 30~60 0~10 05~20 95~100 90~100 40~80 0~10 05~25 95~100 90~100 30~70 0~5 05~31.5 95~100 90~100 70~90 15~45 0~5 05~40 95~100 70~90 30~65 0~5 0单粒粒级10~20 95~100 85~100 0~15 016~31.5 95~100 85~100 0~10 020~40 95~100 80~100 0~10 031.5~63 95~100 75~100 45~75 0~10 040~80 95~100 70~100 30~60 0~10 05.2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卵石、碎石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含泥量和泥块含量项目指标I类II类III类泥量(按质量计),% <0.5 <1.0 <1.5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 <0.5 <0.75.3 针片状颗粒含量卵石和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针片状颗粒含量项目指标I类II类III类针片状颗粒(按质量计),% 〈5 15 255.4 有害物质卵石和碎石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和炉渣等杂物。
其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有害物质含量项目指标I类II类III 类有机物合格合格合格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3质量计),〈0.5 1.0 1.05.5 坚固性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卵石和碎石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坚固性指标项目指法标I类II类III类质量损失,%〈5 8 125.6 强度5.6.1岩石抗压强度在水饱和状态下,其抗压强度火成岩应不小于80Mpa,变质岩应不小于60Mpa,水成岩应不小于30Mpa.5.6.2 压碎指标压碎指标值应小于表6的规定。
表6 压碎指标项目指标I类II类III类碎石压碎指标,〈10 20 30卵石压碎指标,〈12 16 165.7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 ;松散堆放积密度大于1350 g/m3 空隙率小于47%。
5.8 碱集料反应碱集料反应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卵石、碎石制备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击规定的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
6试验方法6.1 试样6.1.1 取样方法6.1.1.1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5份(在料堆放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均匀分布的1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6.1.1.2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定时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8份,组成一组样品。
6.1.1.3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6份,组成一组样品。
6.1.2 试样数量单项试验的最少取样数量应符合表7的规定。
做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试样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可用同一试样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表7 单项试验取样数量kg序号试验项目不同最大粒径(mm)下的最少取样量9.5 16.0 19.0 26.5 31.5 37.5 63.0 75.01 颗粒级配9.5 16.0 19.0 25.0 31.5 37.5 63.0 80.02 含泥量8.0 8.0 24.0 24.0 40.0. 40.0 80.0 80.03 泥块含量8.0 8.0 24.0 24.0 40.0 40.0 80.0 80.04 针片状颗粒含量1.2 4.0 8.0 12.0 20.0 40.0 40.0 40.05 有机物含量按试验要求的粒级和数量取样6 硫酸盐和硫化物含量7 坚固性8 岩石抗压强度随机选取完整石块锯切或钻取成试验用样品9 压碎指法标值按试验要求的粒级和数量取样10 表观密度8.0 8.0 8.0 8.0 12.0 16.0 24.0 24.011 堆积密度与空隙率40.0 40.0 40.0 40.0 80.0 80.0 120.0 120.012 碱集料反应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6.1.3 试样处理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堆放体,然后沿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堆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堆体。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6.1.4 堆积密度检验所用试样可不经缩分,在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6.2 试验环境和试验用筛6.2.1 试验环境: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5℃~30℃。
6.2.2 试验用筛:应GB/T6003.1、GB/T6003.2中方孔筛的规定,筛孔大于4.00mm的试验筛采用穿孔板试验筛。
6.3颗粒级配6.3.1 仪器设备a)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b) 台秤:称量10kg,感量1g;c) 方孔筛:孔径为2.36mm、4.75mm、9.50mm、16.0mm、19.0mm、26.5mm、31.5mm、37.5mm、53.0mm、63.0mm、75.0mm 及90mm的筛各一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筛框内径为300mm);d) 摇筛机;e) 搪瓷盘、毛刷等。
6.3.2 试验步骤6.3.2.1 按6.1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表8规定的数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表8 颗粒级配试验所需试样数量最大粒径,mm 9.5 16.0 19.0 26.5 31.5 37.5 63.0 75.0最少试样质量,kg 1.9 3.2 3.8 5.0 6.3 7.5 12.6 16.06.3.2.2称取按表8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精确到1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