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煎治疗膝关节病
- 格式:doc
- 大小:165.50 KB
- 文档页数:4
四神煎(房定亚经验方)关键词:四神煎房定亚益气活血,补肾解毒,涤痰通络气虚痰瘀互结证急性膝骨关节炎1,方名:四神煎2,来源:首载于清代鲍相之《验方新编·腿部门》3,组成:生黄芪30克,石斛30克,川牛膝15克,银花30克,远志8克4,功用:益气活血,补肾解毒,涤痰通络5,方解:该方重用生黄芪为君,其性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利水之功效.常用于气虚血滞所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等证.本方取其既可补气通痹,又可解肌托毒之功,可标本兼顾.石斛性甘,微寒,归胃,肾经,具有养阴,清热,明目,强腰膝的作用.故本方臣以石斛,助芪除痹.金银花甘,寒,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本品能清经络中的风,湿,热邪而止疼痛,故常用于风湿热痹.牛膝苦,酸,平,入肝,肾经.具有活血祛瘀,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引血下行的功效.本品既能补肝肾,强筋骨,又能通血脉而利关节.故治疗腰膝,关节酸痛为其专长.两者共为佐药.本方择远志为使, 其味辛,苦,微温,归肺,心经.具有蠲痰消肿,豁痰强筋的功效.6,主治:急性膝骨关节发作期,出现关节肿胀,皮温增高,活动障碍等一系列表现.7,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若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加用当归15g,玄参10g,生甘草10g;若合并痛风性关节炎加用土茯苓30g,威灵仙20g.辨证加减:瘀血甚,加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0g.痰湿甚,加薏苡仁30g,黄柏10g,苍术10g.8,验案举要:案一,重度骨性关节炎属气虚血瘀,痰热蕴结之痹证,以四神煎益气活血,化痰散结.李某,女,65岁.2003年7月5日初诊,患者有骨性关节炎病史,此次爬山后自觉双膝关节肿痛,晨僵<1h,活动后僵硬感可稍缓解,久立后疼痛加重,自觉双下肢重着.查体:双膝O型畸形,双膝可及骨磨擦音.ESR16mm/h,CRP7.8mg/dL.舌暗,苔白,脉紧.西医诊断骨性关节炎.中医辩证气虚血瘀,痰热蕴结.治宜益气活血,化痰散结.处方生黄芪3O 克 ,川牛膝15克 ,石斛30克,远志8克 ,银花30克 ,白芍30克,生甘草10克,蜈蚣2条,山慈姑9克,汤药七剂口服.服后顿觉双膝僵硬感较前减轻,肿痛明显消退,行动较前自如.2003年7月12日处方调为上方加木瓜10克,口服七剂后膝关节肿痛已基本消退,活动自如.案二,膝骨关节炎局部肿胀疼痛,施以四神煎化裁治疗.吴某,女,53岁.2008年4月9日初诊.双膝关节肿痛2年,加重半个月.初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弹响,肿胀酸痛,上下楼受限,蹲起困难,于当地医院行膝关节药物注射,每周一次,共七次,具体用药不详,症状无缓解,后因关节腔积液予以膝关节抽液治疗后好转,此后膝关节酸痛症状反复发作,无红肿发热,未系统诊治.半月前外伤后,患者双膝关节酸痛加重,以左膝为甚,疼痛影响睡眠.就诊时见其形体偏胖,双膝关节肿胀,以左膝关节为甚.双膝骨摩擦音显着,肤温不高,压痛明显,屈伸受限.舌暗,苔黄腻,脉沉细.辅助检查:血沉 13mm/h,双膝正侧位片示双侧膝关节退行性变.诊其为痹证(膝骨关节炎),证属湿瘀互阻.此为形盛气虚,湿瘀内停,随气流转,痹阻关节而致关节肿痛.治宜除湿通痹,活血祛瘀.投以验方四神煎加减.处方:生黄芪30g,银花30g,石斛30g,川牛膝15g,远志6g,豨莶草30g,鹿衔草15g,川萆薢2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5g,川芎10g,当归20g.水煎服,日1剂,服6剂.二诊(2008年4月14日):服药后双膝关节酸痛好转,左膝轻度肿胀,右膝不肿,活动较前自如,舌暗,苔黄腻,左膝关节核磁提示左侧髌骨软骨软化,内外侧半月板变性(Ⅰ-Ⅱ度),左侧膝关节积液,左膝关节骨质增生.上方加穿山甲15g,滑石10g.水煎服,日1剂,续服7剂.守方随诊半个月,双膝肿胀消退,上下楼自如,蹲起较前改善.案三,验方四神煎加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膝骨关节炎.刘某,女,75岁.2008年9月4日初诊.反复发作四肢多关节肿痛7年,加重半个月.初诊: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肿痛,一直未系统诊治,至2007年4月症状加重,伴双上肢多关节肿痛,在外院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双膝骨关节炎',予服来氟米特,非甾体抗炎药,葡立等好转,近半个月来双膝疼痛严重,行走不便.就诊时见其双膝关节疼痛,左膝重,屈伸受限,行走不便,关节弹响,双肩,肘疼痛,双手小关节畸形,乏力,口干多饮,汗多,纳可,大便2-3日一次,质不干,小便调,夜寐可.舌暗红,苔少,脉细.辅助检查:血沉85mm/h,CRP:43.57mg/L,RF:89.20IU/ml,PLT:394×10^9/L,双膝平片:退行性骨关节病.诊其为痹证(类风湿关节炎,膝骨关节炎),证属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此为年高体弱,痹病日久,气阴亏耗,瘀血阻滞,故见双膝肿痛,固定不移,兼见乏力,口干多饮,汗多,舌暗红,苔少,脉细之证.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拟方四神煎加减.处方:生黄芪30g,石斛30g,川牛膝15g,远志6g,银花20g,白芍20g,生甘草10g,木瓜15g.水煎服,日1剂,服7剂.二诊(2008年9月12日):服药后双膝关节疼痛有所缓解,左膝较重,行走不便,双肩,肘疼痛有所缓解.口干多饮,汗多,纳可,二便调,夜寐可.舌紫暗,苔少,脉细.上方加桃红各10g,鬼箭羽15g,赤芍15g,川芎10g,日1剂,继服7剂.三诊(2008年9月19日):服药后双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活动范围改善,双肩,肘疼痛亦明显缓解.乏力减轻.口干多饮,汗多,纳可,二便调,夜寐可.舌紫暗,苔薄白,脉细.辅助检查:血沉46mm/h,CRP:2.86mg/L,RF:89.60IU/ml,PLT:331×10^9/L.治疗有效,上方继服7剂.四诊(2008年9月23日):服药后双膝关节疼痛进一步缓解,行走较前自如,双肩,肘疼痛亦明显缓解.乏力减轻.口干多饮,汗多,纳可,二便调,夜寐可.舌紫暗较前好转,苔薄白,脉细.治疗有效,上方继服7剂.守方进退月余,膝关节无明显肿胀疼痛,行走自如.9,注意事项:(1)方适应症为膝关节急性炎症,多表现膝关节红肿热痛,疗效较好.对单纯膝关节疼痛而无肿胀,红热者疗效欠佳.(2)可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所致急性膝关节炎。
四神煎治疗风湿关节痛有奇效
四神煎治疗风湿关节痛有奇效
第一味:生黄芪
在临床上治疗风湿病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方面补气祛邪,另一方面还有利水消肿的情况。
能够明显缓解因风湿导致的关节肿胀的问题。
第二味:金银花
清热解毒,风湿类风湿的发病与热邪密切相关,容易发展成毒邪,使用金银花能够很好地清热解毒。
第三味:石斛
能够健脾益气,养阴、清退虚热。
第四味药:远志
远志具有一定的安神作用,还具有化痰的作用。
第五味:川牛膝
川牛膝的活血力量非常好,血脉畅通,缓解疼痛效果明显。
川牛膝也能够补肝肾。
这五味药组成的方子集补气、利水、清热、解毒、养阴、健脾、安神、祛痰、活血和补益更伤神于一炉,五味药各司其职,攻补有道,临床上作为类风湿的一个专方应用较广。
类风湿在临床上有不同得类型,用药也是不一样的。
针对上肢肿:像腕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这些以上肢肿痛为主,中医上常用一些祛风的药,像:羌活、秦艽、防风、姜黄作为专药的治疗。
针对下肢肿:例如膝盖、踝关节、跖趾关节、趾间关节足部的疼痛等,临床上以清热利湿的专药为主,如独活、苍术、黄柏、川牛膝等等。
针对内脏的受累:可以用些黄芩、浙贝、全瓜蒌、桔梗。
针对心血管受累:可以用丹参、当归、桃仁等。
针对血液系统疾病:可以加一些,血余炭、仙鹤草、阿胶等。
针对一些神经周围病变突出疾病:可以选择一些走窜性比较强的虫类药,像全虫、蜈蚣等等。
四神煎膝关节病治验膝关节肿大积水方:生黄芪240 牛膝90 远志90石斛120,放一千五百毫升水煎至三百毫升,放金银花三十克煎至一百伍十毫升,一般一至二次可完全消除,临床无不应验。
四神煎临床运用四神煎出自《医书效方》。
方由生黄芪400克、川牛膝200克、远志肉(去净心)200克,石斛200克、金银花50克组成。
用水5000毫升,先箭前四味,煎至1000毫升,加入金银花,再煎至500毫升时,去渣取液,临睡前空腹顿服。
全身大汗,听其自止,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汗,揉搓全身。
功能扶正养阴祛邪,清热解毒,活血通利关节。
本方主治因三阴立损,风寒湿邪侵入而致膝肿粗大,形似鹤膝,步履维艰,日久则破溃之证。
当属现代医学所称关节结核病。
笔者引申运用临床治疗膝关节滑囊炎、损伤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亦颇效验。
兹举验案如下,并以次磋商于同道。
病案举例病例一:于xx,男35岁,职员,2001年9月15日就诊。
患者近三年来每年至九月份膝关节肿大而痛,难以屈伸。
经某医院确诊为滑囊炎,每次发作均需用中西药调治二个来月方愈。
留下右膝关节肿大如仙鹤之膝头,活动受限,难以屈伸,动辙疼痛难忍。
膝部皮肤略红,压痛明显。
体温37℃,右膝关节周径比左膝长1.5厘米,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辨证为风寒湿邪内侵,瘀而化热,气阴两亏。
用扶正养阴祛邪,清热解毒,活血通利关节。
如法服四神煎一剂,药后一时许全身大汗淋漓,二时许而自止。
次日晨起下床自如,患者自为梦中,故连服数次,果然不痛,步履自如,局部肿消七、八。
但行动久则膝关节轻微疼痛,故又进两剂,药尽肿消痛止。
随访三年未复发。
病例二:张力军,男,51岁,工人,2002年6月1日来诊,该患者于半年前右膝部外伤后,右膝关节肿大而疼痛,经某医院确诊为损伤性关节炎,用中西药调治至今无效,今邀诊治。
诊见患者步态蹒跚,右膝关节肿大,局部压痛明显。
右腿屈伸不直,活动受限,膝周径较健侧长1、5厘米,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膝关节炎--大剂黄芪治“鹤膝”--四神煎--王幸福用药真谛————大剂黄芪治“鹤膝”中央卫生部顾问王文鼎与名医岳美中,均对《验方新编》中的四神煎治疗鹤膝风极为推崇。
王氏云:“鹤膝风,膝关节红肿疼痛,步履维艰,投以四神煎恒效。
”岳氏亦云:“历年来,余与同人用此方治此病,每随治随效,难以枚举。
”根据两位专家经验,四神煎治疗鹤膝风的药方量为:生黄芪240g,川牛膝120g,石斛120g,远志120g,金银花30g。
同时要求“要保证药质药量,不可随意增多或减少。
”用水10碗先将前4味药煎熬,待煎至2碗水时,加入金银花,再煎熬成l大碗。
临睡前,空腹1次服下,全身大汗,听其自止。
用毛巾把汗擦干,搓揉全身。
“一般的用1付药,就可以肿消病愈,严重的两三付就行了。
病人空腹吃下药去,要出大汗,尤其身体虚弱的病人,方中用了大量黄芪,补了气,止了汗,防止了虚脱。
”无独有偶,明末清初的名医傅青主,也有大剂黄芪治疗鹤膝风的特效方,在其后人为之整理的《石室秘录》中作了详细介绍:药用黄芪三两,肉桂一钱,薏仁四两,茯苓二两,白术二两,防风五钱,水十余碗,煎二碗,分作二服。
上午一服,临睡服,服后以厚被盖之,必出大汗,不可轻去其被,令其汗自干而愈,一服可也,不必再服。
傅氏认为:“此方妙在黄芪以补气,盖两足之所以能动而举步者,气以行之也。
今鹤膝之病,则之气虚不能周到,行步自然艰难。
今用黄芪三两,则气旺矣,又佐之肉桂以通其气,防风以散其邪,始相恶而相济,白术,薏仁以去寒湿之气,邪气去则正气自固,此所以速成也。
若以为人不能受,畏而不用,则反害之矣。
”治疗鹤膝,尽管两方配伍不同,但均以黄芪为君,如此大剂用之,古今实为罕见,其效亦卓然,可供借鉴。
我在临床上经常用此方治疗双膝关节肿大,疗效斐然。
曾治一妇人,65岁,双膝肿大,疼痛难忍,步履艰难,求治于余。
刻诊:人白胖,略高于常人,脉沉涩,舌淡白,苔略厚,饮食二便基本正常。
诊断鹤膝风。
处方:生黄芪240g,川牛膝120g,石斛120g,远志120g,金银花30g。
四神煎治疗膝痛四神煎膝痹1.膝痹概述膝痹以膝关节变形、肿大疼痛,肌肉枯细,下肢形如鹤膝之状为特征。
故又名“鹤膝风”、“膝游风”、“膝眼毒”、“膝疡”等,统属“中医风湿病”范畴。
早在《灵枢·经脉》就有“膝髌肿痛”的描述,《证治准绳》、《景岳全书》、《医宗金鉴》、《疡科心得集》等对此症皆有论述,近代专门论及的较少,大多附于历节、痛风而述。
膝痹具有“虚、邪、瘀”的特点,即正气不足三阴亏损、风寒湿(热)外邪侵袭和气血痰瘀痹阻为其三大基本病机。
膝痹相当于西医的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骨膜炎以及其他以关节肿大、积水、变形为特征的关节疾病,本文膝痹主要针对其中非化脓性的“风湿类疾病”而述。
2.四神煎方解四神煎首载于清《验方新编·腿部门》,原文云:“病在筋则伸不能屈,在骨则移动多限,久则日粗日肿,大腿日细,痛而无脓,颜色不变,成败症矣宜早治之。
立方四神煎:生黄芪半斤,远志肉、牛膝各三两,石斛四两,用水十碗煎二碗而入金银花二两,煎一碗,一气服之,服后觉两腿如火之热,即盖暖被,汗出如雨,待汗散后缓缓去被忌风,一服病去大半,再服除根,不论近久皆效”。
近代名医岳美中对此方治疗鹤膝风大为推崇。
广安门医院冯兴华教授等曾对该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行专门研究。
四神煎君药黄芪,温微甘,功效有四:重用以补气,上达脑络,下通四肢;益气固表,通利营卫,防止风邪入侵,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防止银花透发伤正;气能生血,若配合少量活血药,则有益气补血、行血利痹之功效。
《万病回春》之蠲痹汤,《校注妇人良方》之三痹汤,《医林改错》之补阳还五汤,《辨证录》之蒸膝汤,黄芪用量皆较大(可达八两)。
大意可如《辨证录》云:“此方补气未免太峻,然气不旺不能周遍全身,虽用利湿健膝之药,终不能透入邪所犯之处,而祛出之也。
”四神煎用大剂量黄芪,一般没有毒副作用,有个别报道超量黄芪致高血压、失眠,稍加注意即可。
谈谈验方四神煎及用方体会四神煎出自清代名医鲍相敖《验方新编》,为治鹤膝风之专方验方特效方。
(一)药物组成(1)全剂量生黄芪半斤240g 怀牛膝三两90g 远志三两60g 石斛四两120g 银花一两30g(后下)(2)半剂量生黄芪120g 怀牛膝60g 远志30g 石斛90g 银花15g(后下)注:病情重,时间久者用全剂;病情稍轻者用半剂量。
(二)煎服方法生黄芪、远志肉、牛膝、石斛用水十碗煎至两碗,再入银花一两,煎一碗,一气服之。
服后觉两腿如火之热,即盖暖睡,汗出如雨,待汗散后,缓缓去被,忌风。
(三)主治病症鹤膝风。
两膝疼痛,膝肿粗大,大腿细,形似鹤膝,步履维艰,日久则破溃之证。
痛而无脓,颜色不变,成败症矣。
【现代临床应用】(1)膝关节结核病(2)膝关节滑囊炎(3)类风湿关节炎(4)损伤性关节炎(四)名家经验费伯雄:此方峻补气血,而祛风除寒利湿之法,悉寓乎其中,本末兼顾,诚治痹之上策也。
岳美中:鹤膝风,膝关节红肿疼痛,步履维艰,投以《验方新编》四神煎恒效。
乔蔚然:黄芪30g 怀牛膝15g 远志15g 石斛20g 防己15g 伸筋草15g 鸡血藤30g 忍冬藤30g。
此方为小剂量四神煎加味方,治一般膝关节炎“屡用屡效”。
(五)用方体会此方有“三奇”,用量奇、配伍奇、煎服法奇,药虽寥寥数味,不输千军万马,重剂起沉疴,治疗结核、感染、创伤、风湿等多种原因所致膝关节肿大变形及屈伸不利,不论新久,用之得法,摧枯拉朽奇效如神。
余曾以此方半量治岳父外伤后右膝关节伸而不能屈,上下楼梯困难半月余,一剂知,三剂显效,云服药后先觉周身、下肢热,一时许全身汗出,头面颈部汗出如雨,顿感右膝屈伸轻松无比,肿消痛止,真神效方。
由此悟知,要重视单验方之收集与临床应用,俗语“单方一味,气死名医”,验方实为疾病通用方,属辨病论治范畴,用好了辄随手取效,不输辨证论治,但用时必须抓住疾病的某些特征性症状对症下药才行。
四神煎治疗痛风及关节滑囊炎
*导读:【处方】生黄芪120g远志30g石斛30g川牛膝30g 金银花30g土鳖虫10g地龙12g防己10g泽泻10g木通6g……
【处方】生黄芪120g 远志30g 石斛30g 川牛膝30g 金银花30g 土鳖虫10g 地龙12g 防己10g 泽泻10g 木通6g 五加皮12g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疗效】临床我用此方治疗痛风及关节滑囊炎常常能获得显著疗效。
【禁忌】服药期间要求患者忌口,如香菜、海鲜、动物内脏等等。
【说明】痛风的治疗临床收效很快,但不易根治,时常复发。
湿之故也,湿性粘滞,湿之入人体如油之入面,易入而难出也。
临床我常常叫患者坚持内服中药,能坚持者随访三年均未复发。
而大多数人无症状时很难坚持内服药物。
常常一年复发
1----3次。
第1 页。
四神煎-治膝关节肿痛的奇效良方四神煎出自清·鲍相璈《验方新编》,是一首奇方,神方。
该方用药虽仅五味,但组方严谨、药简量大、功专效宏,可谓是一首奇方、神方。
从1964年即有论文报道此方用于治疗鹤膝风疗效显著,后岳美中等中医名家也非常推崇此方为治疗膝痹的专方、良方,如岳美中先生言“鹤膝风,膝关节红肿疼痛步履维艰,投以《验方新编》四神煎恒效。
药用生黄芪240克,川牛膝90克,远志肉90克,石斛120克,先煎四味,用水10碗,煎至2碗,再加入金银花30克煎至一碗,顿服。
历年来余与同人用此方治此病,每随治随效,难以枚举”。
后世以此方治疗膝关节肿痛疾病之心得体会、临床观察报道亦不尽其数,本方之重剂起沉疴的快速疗效尤其令人惊讶。
1.方药组成及用法生黄芪半斤(240g),远志、牛膝各三两(90g),石斛四两(120g),金银花一两(30g)。
用法:生黄芪、远志肉、牛膝、石斛用水十碗煎成二碗,再入金银花两,煎成一碗。
服法:一气服之。
服后觉两腿如火之热,即盖暖睡,汗出如雨,待汗散后,缓缓去被,忌风。
一服病去大半,再服除根,不论近久皆效。
《医书效方》记去渣取液,临睡前空腹顿服。
全身大汗,听其自止,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汗,揉搓全身。
煎法用水10碗,最终煎至1碗,当属久煎。
四神煎药用5味,方名却谓“四神煎”,是否因金银花用量相对偏小或位居使药且后下而未进正式编制?猜测而已,真实理由不得而知。
2.功效及主治根据组方特点及原书中记载的药后反应,四神煎的功效当为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祛痰、利水消肿、通利关节《医书效方》载其主治“因三阴立损,风寒湿邪侵入而致膝肿粗大、形似鹤膝、步履维艰、日久则破溃之症。
”《验方新编》云:“病在筋则伸不能屈,在骨则移动多艰,久则日粗日肿,大腿日细,痛而无脓,颜色不变,成败症矣。
立方四神煎。
”此方比较广泛地运用于骨伤科及风湿科常见的膝关节疼痛,对于膝关节炎、滑膜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各类关节病均可见效,并非仅限于鹤膝风一症,但主要是对于膝关节肿痛疗效最为确切。
四神煎膝关节病治验膝关节肿大积水方:生黄芪240 牛膝90 远志90石斛120,放一千五百毫升水煎至三百毫升,放金银花三十克煎至一百伍十毫升,一般一至二次可完全消除,临床无不应验。
四神煎临床运用四神煎出自《医书效方》。
方由生黄芪400克、川牛膝200克、远志肉(去净心)200克,石斛200克、金银花50克组成。
用水5000毫升,先箭前四味,煎至1000毫升,加入金银花,再煎至500毫升时,去渣取液,临睡前空腹顿服。
全身大汗,听其自止,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汗,揉搓全身。
功能扶正养阴祛邪,清热解毒,活血通利关节。
本方主治因三阴立损,风寒湿邪侵入而致膝肿粗大,形似鹤膝,步履维艰,日久则破溃之证。
当属现代医学所称关节结核病。
笔者引申运用临床治疗膝关节滑囊炎、损伤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亦颇效验。
兹举验案如下,并以次磋商于同道。
病案举例病例一:于xx,男35岁,职员,2001年9月15日就诊。
患者近三年来每年至九月份膝关节肿大而痛,难以屈伸。
经某医院确诊为滑囊炎,每次发作均需用中西药调治二个来月方愈。
留下右膝关节肿大如仙鹤之膝头,活动受限,难以屈伸,动辙疼痛难忍。
膝部皮肤略红,压痛明显。
体温37℃,右膝关节周径比左膝长1.5厘米,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辨证为风寒湿邪内侵,瘀而化热,气阴两亏。
用扶正养阴祛邪,清热解毒,活血通利关节。
如法服四神煎一剂,药后一时许全身大汗淋漓,二时许而自止。
次日晨起下床自如,患者自为梦中,故连服数次,果然不痛,步履自如,局部肿消七、八。
但行动久则膝关节轻微疼痛,故又进两剂,药尽肿消痛止。
随访三年未复发。
病例二:张力军,男,51岁,工人,2002年6月1日来诊,该患者于半年前右膝部外伤后,右膝关节肿大而疼痛,经某医院确诊为损伤性关节炎,用中西药调治至今无效,今邀诊治。
诊见患者步态蹒跚,右膝关节肿大,局部压痛明显。
右腿屈伸不直,活动受限,膝周径较健侧长1、5厘米,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症属外伤后瘀而化热,久则伤阴,复因前医投予辛温散寒之剂更伤其阴,而致气虚阴亏。
治宜益气养阴祛邪,清热解毒,活血通利关节,随投四神煎。
嘱以法煎服。
药进两剂,肿胀消退大半,疼痛大减,步态平稳。
后续用上法,调减药量,调治一月痊愈恢复正常工作。
病例三:梁永柱,男,14岁,学生,2002年8月19日就诊。
左膝关节肿痛半月余,在当地医院注射青霉素无效,并逐渐加重,不能站立行走。
查体温37.3℃,白血球19、4×109/L,中性粒细胞0、77,淋巴0、22,嗜酸0、1,血沉109㎜/L,膝关节x片摄片无异常。
诊见:左膝屈曲,屈伸活动受限,肿胀明显,患侧膝周径比健侧长2厘米,双足第五趾关节外侧亦肿痛。
舌苔红,苔薄白,脉细滑数。
患者年方14岁形体未壮,阴长不足,易被六淫侵袭。
风寒湿邪留于关节瘀而化热,而致关节肿痛等症。
法当益气养阴祛邪,清热解毒,通利关节。
如法服用四神煎二剂。
肿胀消退大半,疼痛显著减轻,能站立并可慢行走,后以益气养阴,养血疏风散寒,兼活血通络药,调治月余,肿消痛止,膝关节功能正常,复查血沉15㎜/h 已上学读书。
体会本方剂药虽仅五味,但组方严谨,照顾全面,堪称药简量大,功专效宏。
黄芪一药重用多达400克。
考黄芪味甘性温,为补气圣药,又善祛大风,并可固表止汗,托疮排脓。
气乃血帅,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
正气充足,邪自易除,重用黄芪,用来扶助正气以统领诸药直达病所,蠲痹除滞,祛邪外出;牛膝味苦、酸、性平,益阴壮阳,强健筋骨,祛瘀止瘀,善治膝关节屈伸不利;石斛味甘淡,性偏寒,养阴生津清热;远志味辛、苦微温,补益心肾,以杜绝邪气内传之路,预安未受邪之地,又能祛痰消痛肿;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之功颇佳,此可消除因瘀而化热的关节肿痛,且可制约黄芪温热之性。
总观诸药相伍,扶正之功甚强,祛邪之功亦具,真乃补而不滞,清而不寒,大汗而不虚,堪称为妙方也。
服此方后病人全身出汉,甚则大汗淋漓长达3小时之久,恐有亡阳之忧,特别对幼年之体。
临床验证不必惊惧,正如陈士铎《辨证录、鹤膝风》中释黄芪之发汗功用云“用黄芪补气以出汗,乃发邪汗而非损正汗也……,非但不会亡阳,且反能益阳也。
”籍黄芪等药之力通行经脉,宣畅腠理,充实营卫,阳气旺盛,阴精充足,自然汗出,而使邪有出路,随汗而解。
况有益心肾之远志和养阴津之石斛相伍,更乃万无一失。
一直以来担心方中的用量大而不敢使用,最近一个病号膝关节骨质增生5年,双膝关节积水肿胀变形疼痛,服用英太清控制疼痛,定期关节冲洗,甚为所苦。
平时低热,舌胖淡,脉细滑略数,口干。
辩证气血虚弱之湿热痹。
患者吃中药无数,效果时有效,要求我开中药,当时想起这方子,但是不敢用,和患者说明取得同意随原方忍冬藤50换双花两剂,服用两天两腿没有火热之感觉,但是关节肿胀减轻,疼痛大减,晚上睡觉不再痛醒。
随给与三服,同时骨质增生液离子导入,治疗十五天。
中药我怕药量太大,只给了十天。
服用期间检测血压,血压有落。
现在可以自己走到我诊所做治疗,正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
随时报告治疗进度,第一次用这个方子觉得效果很好,但是我说不清本方的道理,希望爱友前辈给与解释。
本方用量奇,构方奇,煎药奇。
非常罕见,单是效果却非常快,特别是关节积液肿胀疼痛,一例应用经验希望能给各位爱友一点启发。
出处:《验方新编》原著清·鲍相璈组成:生黄芪半斤,远志肉、牛膝各三两,石斛四两,金银花一两用法:生黄芪、远志肉、牛膝、石斛用水十碗煎二碗,再入金银花一两,煎一碗,一气服之。
服后觉两腿如火之热,即盖暖睡,汗出如雨,待汗散后,缓缓去被,忌风。
主治:鹤膝风。
两膝疼痛,膝肿粗大,大腿细,形似鹤膝,步履维艰,日久则破溃之证。
痛而无脓,颜色不变,成败症矣。
功效:扶正养阴祛邪,清热解毒,活血通利关节。
冯兴华运用四神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绎验四神煎------生黄芪半斤、远志肉、牛膝各三两,石斛四两,金银花一两。
岳美中中医师创方冯兴华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医风湿病临床、教学和科研近40年,自20世纪80年代初即开展痹证的辨证分型研究,对痹证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RA)的辨治有其独到的见解。
笔者现将冯师有关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提倡病证结合、专病专方。
冯师强调,治疗RA应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倡导运用专方治疗RA。
20世纪80年代初,冯师即发表《岳美中老中医运用方剂的特点》一文,详细阐释了岳美中的治学思想,推崇岳老重视辨病擅用专方之精神。
专方治病古来已久,早在《伤寒论》中,就已开宗明义地将“辨病脉证并治”列于篇首,并在每篇中都详论主病、主证、主方;同样在《金匮要略》中亦以专病专证成篇,也首标“病脉证治”为题,二者为后世提倡这一学术思想奠定了基础。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专方治专病的优越性非常突出,其疗效可靠,便于掌握,有很高的价值。
大凡临证中首先辨明疾病,然后辨病的证候属性,病证既明再辨古今专方专药的应用。
凡是先辨病后辨证的,则认病准,辨证明,方药专,疗效高;否则,一味辨证,必被繁杂的症状所迷惑心无定见,莫衷一是,致使方药朝更夕改,病无起色,诚为医者不得其要也。
冯师认为,RA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或风寒湿邪久郁,日久化热,耗气伤阴,常形成寒热虚实错杂之病机。
《医砭》云:“气、血、水三者,病常相因。
”气虚血瘀而阻滞气机,影响脏腑之气化功能,使水津失布,或聚而成湿,或停而为饮,或久聚成痰,复与热结。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云:“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
”强调湿热痰瘀、气虚阴伤等在RA病机中的重要地位。
冯师据此提出,治疗RA应从多环节、多靶点入手选药组方始可见效,方用《验方新编》之四神煎以益气清热、除湿消肿。
四神煎原方由“生黄芪半斤、远志肉、牛膝各三两,石斛四两,金银花一两”组成。
本方针对痹病三大基本病机,即外邪侵袭、正气不足和气血痰湿痹阻;体现了中医治疗痹病的三大基本治法,即祛邪、扶正和通痹;用药也体现了治疗RA的5种大法,即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化痰。
此方治疗RA尤以膝部肿痛、局部发热患者为佳,并可灵活运用,随证加减。
冯师临床实际用量如下:生黄芪60 g,牛膝30 g,金银花30g,石斛30 g,远志10 g。
2、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RA的病情错综复杂,就病机而言,显浅易见者少,隐曲难辨者多,经常是表里同病,寒热交错,虚实夹杂,气血并乱,宿疾兼新病,内伤兼外感,令人无从下手,并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虚热实火兼有、湿热气虚并存的病理变化,徒泻火祛湿则正更虚,单益气养阴则湿热更盛,很难处方用药。
RA病程日久,邪气未除,正气已虚,形成邪实正虚、虚实夹杂的局面。
对此宜使清热与补气、燥湿与滋阴药同处一方。
四神煎方中用药分别从气、血、痰、瘀入手,治以益气、养阴、清热、补肾、活血、涤痰、通络之法,切中病机。
3关于四神煎的临证运用。
3.1注重正气,气足邪出。
四神煎主用黄芪八两鼓动正气,以达到驱散隐伏于经隧深部、不易用温经散寒药驱出之邪气的目的。
所谓“邪气所凑,其气必虚”,其人卫气空虚,肌表不固而复感阴寒之气,邪气乘虚而深入于经隧之中。
此邪气不似麻黄汤证之在表,也不似桂枝汤证之在肌腠,故非一般发表散寒之方能解。
乌头、阡子之属往往只能温通经脉,缓解症状之一时,沉寒痼冷终穷难祛。
四神煎则另辟蹊径,祛邪且补正,靠正气驱邪,正胜邪却。
3.2芪斛除痹,每多效验。
黄芪性温微甘,功用补气,《本草求真》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本经》中载有“主大风”,而《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则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黄芪有透表之力”。
历代以此为主药治疗痹证之方剂颇多,如《万病回春》中蠲痹汤,《校注妇人良方》之三痹汤,即《千金方》独活寄生汤去桑寄生,加黄芪、续断,以黄芪强壮肌表而能祛湿,为方中主药,费伯雄评价云:“此方峻补气血,而祛风除寒利湿之法,悉寓乎其中,本末兼赅,诚治痹之上策也。
”《辨证录》之蒸膝汤,以重剂生黄芪为君(原方用八两),伍以利湿通阳益髓之薏苡仁、肉桂、石斛,原治疗“鹤膝风”,其意如书中云:“此方补气未免太峻,然气不旺不能周遍全身,虽用利湿健膝之药,终不能透入邪所犯之处,而祛出之也。
”石斛味甘性微寒,归胃、肾经,多用于养胃,本品亦为除痹之良药,尤宜于久痹虚赢者。
甄权日:“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肌风痹,骨中久痛。
”《太平圣惠方》中有很多以石斛为君治疗手足痹痛不遂的方剂。
如石斛浸酒方以石斛配杜仲、牛膝、丹参、生地黄等药,共作酒剂,主治风湿腰痛;《圣惠方》石劁丸,以石斛配天雄、侧子、牛膝、赤茯苓、狗脊、桂心、干姜等,主治风寒冷气攻腰痛强直,不能俯卧;又如《圣惠方》之巴戟天汤治冷痹、寒湿痹滞关节不利而痛,各方之中皆用石斛以除痹。
石斛除痹作用与其性质是分不开的。
《本草经解》云:“痹者,闭也,血枯而涩,则麻木而痹,甘平益血,故又除痹。
”石斛咸能益肾,益阴精而涩元气,强腰膝,坚筋骨,凡骨痿痹弱用之,则能益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