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联
- 格式:doc
- 大小:567.50 KB
- 文档页数:15
名词解释网络互联
网络互联可谓是推动数字社会发展的催化剂,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
机等信息处理设备之间的硬件、软件和管理资源物理连接成协调一体的“企图”。
有了网络互联,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可以形成全新的信息交流环境;网络互联也实现了计算机及其他设备之间的无缝对接,共享资源,便利交流。
如今,已然建立起
了可信赖、可行、安全可靠的大型网络互联体系,为更多的网络应用提供跨越地域、跨时空的数据通道,从而使人们享受到无线互联的网络环境,使计算机网络数据的分发、搜索的成本降至最低,成为大众及企业获取各种领域资讯的重要渠道之一。
网络互联有助于促进信息和数据的共享交换,降低了信息采集、处理和传播所
需的人力、时间、空间等资源投入,这无疑有利于企业及其客户的快速反应,为基础设施的改善、社会管理的升级、及技术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网络技术支持。
此外,网络互联还可以构建虚拟的社交空间,实现络绎不绝的网上活动,为团队协作及社会参与提供了便利。
网络互联为数字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不仅给现代社会带来诸多变革,还
为将来产生了巨大影响。
网络互联不可忽略地拿到了全球社会的广泛认可,它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并为各行各业、各国的跨国经济合作搭建起了桥梁。
简答题1为什么要进行网络互联?互联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系统性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增强系统的安全性;组网建网和网络管理更方便。
⑴在需要连接的网络之间提供至少一条物理链路,并对这条链路具有相应的控制规程,使之能建立数据交换的连接;⑵在不同网络之间具有合适的路由,以便能相互通信以交换数据;⑶可以对网络的使用情况进行监视和统计,以方便网络的维护和管理。
2 局域网互联设备主要有哪些?答:有:中继器、网桥、交换机、路由器。
3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各层是什么?各层的功能是什么?答: (1).物理层: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
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
媒体和互连设备物理层的媒体包括架空明线、平衡电缆、光纤、无线信道等。
通信用的互连设备指DTE和DCE间的互连设备。
DTE即数据终端设备,又称物理设备,如计算机、终端等都包括在内。
而DCE则是数据通信设备或电路连接设备,如调制解调器等。
数据传输通常是经过DTE DCE,再经过DCE DTE的路径。
互连设备指将DTE、DCE连接起来的装置,如各种插头、插座。
LAN中的各种粗、细同轴电缆,T形接头、插头,接收器,发送器,中继器等都属于物理层的媒体和连接器。
(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数据通道。
物理层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其连接。
媒体是长期的,连接是有生存期的。
在连接生存期内,收发两端可以进行不等的一次或多次数据通信。
每次通信都要经过建立通信联络和拆除通信联络两过程。
这种建立起来的数据收发关系就叫做数据链路。
而在物理媒体上传输的数据难免受到各种不可靠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错,为了弥补物理层上的不足,为上层提供无差错的数据传输,就要能对数据进行检错和纠错。
数据链路的建立、拆除,对数据的检错、纠错是数据链路层的基本任务。
(3).网络层:网络层的产生也是网络发展的结果。
网络互联方式现代社会中,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
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在不受地域限制的情况下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而网络互联方式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本文将从有线互联和无线互联两个方面,探讨网络互联的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一、有线互联有线互联是指通过电缆、光纤等物理线路将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以太网是其中最常见的有线互联方式之一,它通过典型的RJ45接口将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连接在一起。
以太网的传输速度可以达到千兆甚至万兆级别,能够满足大规模数据传输的需求,因此在企业、学校和机构等组织网络中广泛应用。
除了以太网,还有一些其他的有线互联方式,如电力线通信、同轴电缆等。
电力线通信可以利用电力线路传输数据,省去了重新布线的麻烦,适用于家庭和小型企业网络。
同轴电缆多用于电视信号传输,但在一些特殊场景中也可作为网络互联的方式之一。
二、无线互联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人们对自由移动的需求增加,无线互联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线局域网(WLAN)是其中最常见的无线互联方式之一,它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使得设备可以在覆盖范围内进行无线连接和互联。
目前,Wi-Fi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无线局域网技术,许多公共场所都提供免费的Wi-Fi网络,方便人们随时上网。
蓝牙是另一种常见的无线互联技术,适用于短距离的设备连接和数据传输,如手机与耳机的连接、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等。
蓝牙技术具有低功耗、成本低等特点,在物联网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网络互联方式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互联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有线互联方面,光纤技术的进步使得传输速度更快、容量更大,成本也逐渐降低,预计在未来光纤会成为主流的有线互联方式。
同时,新的有线互联技术不断涌现,例如多点接入(MPON)技术和可见光通信技术,也为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无线互联方面,5G技术的商用化将为无线互联带来巨大的变革。
网络互联方式由于互联网络的规模不一样,网络互联有以下几种形式:1.局域网的互联。
由于局域网种类较多(如今牌环网、以太网等),使用的软件也较多,因此局域网的互联较为复杂。
对不同标准的异种局域网来讲,既可实现从低层到高层的互联,也可只实现低层(在数据链路层上,例如网桥)上的互联;2.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
不同地方(可能相隔很远)的局域网要借助于广域网互联。
这时每个独立工作的局域网都能相当于广域网的互联常用网络接入、网络服务和协议功能;3.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
这种互联相对以上两种互联要容易些。
这是因为广域网的协议层次常处于OSI七层模型的低层,不涉及高层协议。
著名的X.25标准就是实现X.25网、连的协议。
帧中继与X.25网、DDN均为广域网。
它们之间的互联属于广域网的互联,目前没有公开的统一标准。
我们下面所要说的网络互联的方式就是针对上述的网络互联来说的。
目前常见的上网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的英文全称是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中文意思就是综合业务数字网。
在国内前两年才开始应用,而国外整整比我们早了二十多年。
ISDN的概念是在1972年首次提出的,是以电话综合数字网(IDN)为基础发展而成的通信网,它能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用来承载包括语音和非语音等多种电信业务。
ISDN分为两种:N-IS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和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目前我们国内使用的是N-ISDN。
ISDN可以形象地比喻成两条64K速率电话线的合并,虽然这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就目前市场上的上网方式来看,ISDN是想快速上网用户的最佳选择。
虽然它在价格上比普通Modem上网要高,但从实用性来看,还是值得的。
特别是对于上网下载东西和查资料的用户,最为有利。
由于ISDN是数字信号,所以比普通模拟电话信号更加稳定,而上网的稳定性是速度的最根本的保证。
网络互联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互联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网络互联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本文将探讨网络互联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一、网络互联技术的起源与发展1969年,美国的ARPANET(先进研究计划局网络)作为第一个广域网问世,被认为是互联网的前身。
随后,以太网的发明和应用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固定电话的呈现和大规模普及使得人们迈进了信息化时代,这使得各种商业网络迅速崛起并推动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
二、网络互联技术的发展阶段1. 早期阶段:在ARPANET推出后的几年里,网络互联技术主要集中在军事和学术领域。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建立起互联网互联的基础设施。
2. 商用化阶段:1990年代初,互联网开始向商业应用延伸。
各种企业迅速抓住商业机会,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来扩展业务和服务范围。
电子商务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网络互联技术的发展。
3. 移动互联阶段: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应用成为网络互联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享受各种服务和娱乐,推动了网络应用的多样化和创新。
三、网络互联技术的应用领域1. 通信领域:网络互联技术已经从传统的固定电话网络发展到移动通信网络,并为人们提供了更便捷的通信方式。
无论是语音通话、短信还是视频通话,互联网的发展促使通信领域迅速进步。
2. 商业领域:互联网的兴起催生了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和共享经济等业态。
人们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易和合作,大大方便了商业活动的进行。
同时,互联网也为广告营销、市场调研和客户服务等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方式。
3. 家庭生活:家庭生活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和智能家居系统越来越多地与互联网相连。
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智能家居控制和远程娱乐等功能,提高了家庭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4. 教育领域:互联网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机遇。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网络互联,简称网联,是指通过通信设备和协议将多个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过程,使得这些网络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在现代信息化时代,网络互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网络互联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概念网络互联是指将多个计算机网络通过链路或网关进行连接,使之形成一个大的网络系统。
网络互联可以实现多个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资源共享和应用扩展等功能。
这种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的,比如通过电缆、光纤等物理链路连接;也可以是无线的,比如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等无线技术进行连接。
二、基本原理网络互联的基本原理包括寻址、路由和传输协议等。
寻址是指网络中每个设备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以便可以正确地将数据发送到目的地。
常见的网络寻址方式有IP地址和MAC地址等。
路由是指根据网络中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和路由表等信息,选择最佳路径将数据包传输到目的地。
传输协议是指在网络互联中规定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和规则,例如TCP/IP协议簇。
三、应用领域网络互联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效益。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互联网:互联网是网络互联的典型应用,它将全球各个地区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网络。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进行网上购物、在线娱乐、社交网络等活动。
2. 企业内部网络:许多企业内部都建立了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将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的计算机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内部信息系统的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
3. 移动通信:移动通信网络通过基站和千兆光纤等无线设备实现了移动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语音通话、短信传送、移动互联网访问等。
4. 智能家居: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家居设备可以通过网络互联,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例如,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中的灯光、空调、摄像头等设备。
网络互联概述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互联作为互联网的基础构架之一,扮演着连接各种设备和系统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网络互联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概念介绍网络互联,指的是通过各种网络设备和技术,将各个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这些网络可以是局域网(LAN)、广域网(WAN)或者更大范围的互联网。
网络互联主要依赖于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网络流量的控制。
通过网络互联,人们可以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实现各种应用的功能。
二、重要性1. 信息共享:网络互联使得不同网络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数据交换,促进了信息的共享和传播。
这让人们能够及时获取到所需的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学习质量。
2. 资源共享:通过网络互联,可以将不同网络中的计算机和服务器资源共享起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连接到远程服务器,使用各种应用、软件和存储服务。
3. 业务拓展:网络互联使得不同地域的企业和机构能够连接在一起,促进了业务的拓展和合作。
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跨地域的团队,都可以通过网络互联进行实时的交流和合作。
4. 社交交流:网络互联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社交媒体等平台的兴起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的交流和互动。
这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社交机会,扩大了社交圈子。
三、发展趋势1. 5G技术:随着5G技术的逐步普及,网络互联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5G的高速连接和低延迟将使得设备之间的互联更加稳定和快速,促进了物联网的发展。
2. 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一种将计算资源尽可能靠近用户或设备的方式,通过网络互联实现边缘设备间的数据处理和交换。
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兴起,边缘计算将成为网络互联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而网络互联为人工智能提供了数据和算力的支持。
未来,人工智能与网络互联的结合将创造更多的智能化应用和服务。
网络互联知识点总结一、网络互联基本概念网络互联是指将多个独立的网络通过一定的协议和技术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的交换和资源的共享。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互联已经成为了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它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包括:1. 互联网:互联网是由多个地理位置分散的计算机网络通过一定的规则和协议相互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全球性的网络系统。
互联网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互联网服务,如万维网、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
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一套规定了数据通信、传输、路由和以及网络设备之间通信协议的集合。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网络协议是网络互联的基础,它为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提供了统一的规范。
3. 路由器:路由器是连接多个网络,并在这些网络之间进行数据转发的设备。
它能够识别目标地址,并将数据包发送到正确的目的地。
路由器在Internet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网络互联的关键设备之一。
4. 客户端和服务器:在网络互联中,客户端是指用户在自己的计算机上通过网络请求和接收服务的设备,而服务器是指提供服务的计算机。
客户端通过发送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处理请求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5. IP地址和域名:IP地址是指用来唯一标识网络上的设备的地址,它由四个用点隔开的十进制数组成,如192.168.1.1。
域名是在互联网上的地址名称,它是一个便于记忆的字符串,通常用来指向特定的IP地址。
二、局域网、广域网和Internet1. 局域网(LAN):局域网是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
它通常是在一个办公室、学校或者住宅区域内建成的,可以通过网线或者无线技术连接在一起。
局域网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文件传输和打印等功能。
2. 广域网(WAN):广域网是连接在较大地理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它可以由多个局域网或者单独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组成。
武汉轻工大学《网络互联技术》课程设计学号:1205110121姓名:吴天亮班级:网工1202成绩:2015.5.17目录一、课程目的和任务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规划、设计和维护基于路由和交换的网络,能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VLAN的划分及安全设计,及广域网中的静态、动态路由的配置,NAT转换和访问控制列表的设计。
本课程通过实际的网络案例帮助学生掌握安装、配置和运营LAN、WAN和中小型企业网络的实践技能。
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应达到或高于CCNA的实际动手能力。
达到能设计、架设和维护中小型网络的能力。
二、课程的要求本课程通过典型的网络案例,分析从设备的选择、安装、配置、调试、管理的网络工程实施步骤。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CCNA所具有的规划、设计、安装、配置和管理中小行企业网络的动手能力。
熟练的把课堂所学的内容,包括VLAN 的划分及安全设计,及广域网中的静态、动态路由的配置,NAT转换和访问控制列表的设计,广域网协议的配置等运用到实际当中。
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和一名合格的网络工程师。
三、实训设备、工具、材料CISCO路由器、CISCO交换机、电脑、网线、CONSLE电缆、串型线缆、网络设备仿真软件等.四、课程的内容中小型企业网解决方案----工程实例二1、模拟中型校园网,基本要求和实例一类似,但要求更高的冗余可靠性。
本实例采用双核心交换机做冗余连接。
注:在以下的实现过程中,我们主要介绍容于连接的实现,与实例一相同的部分不在累述。
模拟软件网络拓扑图任务一:核心交换机与接入交换机之间的二层冗余连接1.每个接入层交换分别与两台核心交换机连接,核心交换机之间采用两个千兆接口相连,确保单点故障不会影响正常数据通信。
2.STP规划1).STP根的干预这里以一个接入交换和两个核心交换机为例来介绍,其他接入交换机做同样的规划和设置。
具体规划入下:Switch0作为VLAN10、20、30、40的主根网桥;做为VLAN50、60、70备份根网桥。
Switch1作为VLAN50、60、70的主根网桥;做为VLAN 10、20、30、40备份根网桥。
a. switch0配置Switch(config)#host hexinjiaohuan0hexinjiaohuan0(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0 root primaryhexinjiaohuan0(config)#spanning-tree vlan 20 root primaryhexinjiaohuan0(config)#spanning-tree vlan 30 root primaryhexinjiaohuan0(config)#spanning-tree vlan 40 root primaryhexinjiaohuan0(config)#spanning-tree vlan 50 root secondaryhexinjiaohuan0(config)#spanning-tree vlan 60 root secondaryhexinjiaohuan0(config)#spanning-tree vlan 70 root secondaryhexinjiaohuan0(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root secondaryb. hexinjiaohuan1配置Switch(config)#host hexinjiaohuan1hexinjiaohuan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50 root primaryhexinjiaohuan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60 root primaryhexinjiaohuan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70 root primaryhexinjiaohuan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 root primaryhexinjiaohuan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10 root secondaryhexinjiaohuan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20 root secondaryhexinjiaohuan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30 root secondaryhexinjiaohuan1(config)#spanning-tree vlan 40 root secondaryc. 接入层交换机配置sushe1qu(config)#int range f0/1 - 2sushe1qu(config-if-range)#switchport mode trunk2).在核心交换机Multilayer Switch1上创建VTP server端,创建与Switch0一样的VLAN,配置一样的domain、password,当作VTP相互备份,为当前每个VLAN的SVI接口配置地址,如下表:Vlan ID Vlan name Switch0上IP Switch1上IP 备注1 guanli 172.16.0.1 172.16.0.2 管理VLAN 10 xingzheng 172.16.4.1 172.16.4.2 行政办公20 jiaoxue 172.16.8.1 172.16.8.2 教学教师30 tushuguan 172.16.12.1 172.16.12.2 图书中心40 caiwu 172.16.16.1 172.16.16.2 财务中心50 jiashuqu 172.16.20.1 172.16.20.2 家属区60 xuesheng 172.16.24.1 172.16.24.2 学生宿舍70 Server-vlan 172.16.28.1 172.16.28.2 服务器群a.设置VTP,启动VTP SERVERSwitch#conf tSwitch(config)#hostn hexinjiaohuan1hexinjiaohuan0(config)#vtp mode serverhexinjiaohuan0(config)#vtp domain ahipb.设置VLAN地址hexinjiaohuan1(config)#int vlan 1hexinjiaohuan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2 255.255.255.0hexinjiaohuan1(config-if)#no shutdownhexinjiaohuan1(config-if)#exit ..........................................................hexinjiaohuan1(config)#int vlan 70hexinjiaohuan1(config-if)#ip address 172.16.28.2 255.255.252.0hexinjiaohuan1(config-if)#no shutc.设置链路聚合(EtherChannel)hexinjiaohuan0(config)#int g0/1hexinjiaohuan0(config-if)#switchporthexinjiaohuan0(config-if)#channel-group 1 mode desirablehexinjiaohuan0(config-if)#exithexinjiaohuan0(config)#int g0/2hexinjiaohuan0(config-if)#switchporthexinjiaohuan0(config-if)#channel-group 1 mode desirablehexinjiaohuan0(config-if)#exithexinjiaohuan0(config)#int port-channel 1hexinjiaohuan0(config-if)switch mode trunkhexinjiaohuan0(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d.其他TRUNK端口设置(核心交换机的下行口配置为TRUNK)hexinjiaohuan0(config)#int f0/1hexinjiaohuan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hexinjiaohuan0(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hexinjiaohuan0(config-if)#int f0/8hexinjiaohuan0(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hexinjiaohuan0(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Hexinjiaohuan1(config)#int f0/1Hexinjiaohuan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Hexinjiaohuan1(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 ..................................................Hexinjiaohuan1(config-if)#int f0/8Hexinjiaohuan1(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Hexinjiaohuan1(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3).接入层交换机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如第一个桌面层交换机的配置如下:Switch>enSwitch#conf tSwitch(config)#int f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allSwitch(config-if)#exitSwitch(config)#int f0/24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60任务二:三层冗余相关设置1.在核心交换机Multilayer Switch0和Multilayer Switch1上分别通过三层接口连接到router0校区路由器上,同样也分别连接到出口路由器上,全部使用三层路由实现冗余和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