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数轴、线段中的动点问题专题练习
- 格式:pdf
- 大小:822.89 KB
- 文档页数:19
初一上学期动点问题练习1。
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 ,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解:(1)由题意得点B表示的数为-6;点P表示的数为8-5t;(2)设点P运动x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如图)则AC=5,BC=3,∵AC-BC=AB∴5-3=”14”解得:=7,∴点P运动7秒时,在点C处追上点Q;(3)没有变化.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MN=MP+NP=AP+BP=(AP+BP)=AB="7"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MN=MP-NP= AP-BP=(AP-BP)=AB="7"∴综上所述,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7;2。
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点P移动时间为t秒.(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到点A和点C的距离:PA=______,PC=______.(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点A,当点Q开始运动后,请用t的代数式表示P、Q两点间的距离.解:(1)PA=t,PC=36—t;(2)当16≤t≤24时PQ=t-3(t—16)=-2t+48,当24<t≤28时PQ=3(t-16)—t=2t—48,当28<t≤30时PQ=72—3(t—16)-t=120-4t,当30<t≤36时PQ=t—[72—3(t-16)]=4t-120.3。
1.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⑴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⑵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5?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⑶当点P以每分钟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时,点A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问它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2.数轴上A点对应的数为-5,B点在A点右边,电子蚂蚁甲、乙在B分别以分别以2个单位/秒、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电子蚂蚁丙在A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
(1)若电子蚂蚁丙经过5秒运动到C点,求C点表示的数;A B-5(2)若它们同时出发,若丙在遇到甲后1秒遇到乙,求B点表示的数;A B-5(3)在(2)的条件下,设它们同时出发的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t的值,使丙到乙的距离是丙到甲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求出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A B-53.已知数轴上有顺次三点A, B, C。
其中A的坐标为-20.C点坐标为40,一电子蚂蚁甲从C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移动。
(1)当电子蚂蚁走到BC的中点D处时,它离A,B两处的距离之和是多少?(2)这只电子蚂蚁甲由D点走到BA的中点 E 处时,需要几秒钟?(3)当电子蚂蚁甲从E点返回时,另一只电子蚂蚁乙同时从点C出发,向左移动,速度为秒3个单位长度,如果两只电子蚂蚁相遇时离B点5个单位长度,求B点的坐标4.如图,已知A、B分别为数轴上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20,B点对应的数为100。
⑴求AB中点M对应的数;⑵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求C点对应的数;⑶若当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D点相遇,求D点对应的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类动点问题专题提高练习1.已知:a是最大的负整数,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c=a+b,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a= ;b= ;c= ;(2)a,b,c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请在如图的数轴上表示出A,B,C三点;(3)在(2)的情况下.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点C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请问:AB﹣BC的值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AB﹣BC的值.2.已知,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点A对应的数是﹣20,点B对应的数为80.(1)请直接写出AB的中点M对应的数.(2)现在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请解答下面问题:①试求出点C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②何时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15个单位长度?3.如图①,在数轴上有一条线段AB,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2和﹣11.(1)线段AB= .(2)若M是线段AB的中点,则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3)若C为线段AB上一点,如图②,以点C为折点,将此数轴向右对折;如图③,点B落在点A的右边点B′处,若AB′=B′C,求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多少?4.如图,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1)若点A表示数﹣2,将A点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 ,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 .(2)若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B,则B表示的数是 ;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 .(3)若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t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终点B,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5.已知数轴上的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为28个单位长度,点A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8个单位长度,点B在原点的右边.(Ⅰ)求点A,点B对应的数;(Ⅱ)数轴上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出发向左移动,同时点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移动,在点C处追上了点A,求点C对应的数.(Ⅲ)已知在数轴上点M从点A出发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同时点N 从点B出发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线段NO的中点为P(O为原点),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请说明理由并求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6.已知在数轴l上,一动点Q从原点O出发,沿直线l以每秒钟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来回移动,其移动方式是先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1)求出5秒钟后动点Q所处的位置;(2)如果在数轴l上还有一个定点A,且A与原点O相距20个单位长度,问:动点Q 从原点出发,可能与点A重合吗?若能,则第一次与点A重合需多长时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7.在数轴上,点A代表的数是﹣12,点B代表的数是2,AB代表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1)①AB= ;②若点P为数轴上点A与B之间的一个点,且AP=6,则BP= ;③若点P为数轴上一点,且BP=2,则AP= .(2)若C点为数轴上一点,且点C到点A点的距离与点C到点B的距离的和是35,求C点表示的数.(3)若P从点A出发,Q从原点出发,M从点B出发,且P、Q、M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P点的运动速度是每秒6个单位长度,Q点的运动速度是每秒8个单位长度,M点的运动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当P、Q、M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过程中,当其中一个点与另外两个点的距离相等时,求这时三个点表示的数各是多少?8.已知如图,在数轴上有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10,﹣4,点A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右运动,如果设运动时间为t秒,解答下列问题:(1)运动前线段AB的长为 ;运动1秒后线段AB的长为 ;(2)运动t秒后,点A,点B运动的距离分别为 和 ;(3)求t为何值时,点A与点B恰好重合;(4)在上述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线段AB的长为5,若存在,求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一只电子跳蚤在数轴上左右跳动,最开始在数轴上的位置记为A0,按如下指令运动:第一次向右跳动一格到A1.第二次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向左跳动两格到A2.第三次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向右跳动三格到A3.第四次在第三次的基础上向左跳动四格到A4,以此类推(1)若点A0表示原点,则跳动10次后到点A10,它的位置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 .若每跳一格用时一秒,则跳动10次后到点A10,共用去时间是 秒.(2)若跳动100次后到点A100,且所表示的数恰好是50,试求电子跳蚤的A0初始位置所表示的数A0.10.如图,A、B、P是数轴上的三个点,P是AB的中点,A、B所对应的数值分别为﹣20和40.(1)试求P点对应的数值;若点A、B对应的数值分别是a和b,试用a、b的代数式表示P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值;(2)若A、B、P三点同时一起在数轴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B两点相向而行,P点在动点A和B之间做触点折返运动(即P点在运动过程中触碰到A、B任意一点就改变运动方向,向相反方向运动,速度不变,触点时间忽略不计),直至A、B两点相遇,停止运动.如果A、B、P运动的速度分别是1个单位长度/s,2个单位长度/s,3个单位长度/s,设运动时间为t.①求整个运动过程中,P点所运动的路程.②若P点用最短的时间首次碰到A点,且与B点未碰到,试写出该过程中,P点经过t秒钟后,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值(用含t的式子表示);③在②的条件下,是否存在时间t,使P点刚好在A、B两点间距离的中点上,如果存在,请求出t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解:(1)由题意可得a=﹣1,b=1,c=﹣1+1=0(2)(3)∵BC=(1+5t)﹣(0﹣t)=1+6tAB=(1+5t)﹣(﹣1﹣t)=2+6t∴AB﹣BC=2+6t﹣(1+6t)=1∴AB﹣BC的值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AB﹣BC的值为1.2.解:(1)AB的中点M所对应的数为=30(2)①如图1,设点C所表示的数为x,则AC=x+20,BC=80﹣x,由题意得,=,解得,x=40,答:点C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40;②分两种情况进行解答,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Ⅰ)如图2,相遇前相距15个单位长度,则3t+2t=80﹣(﹣20)﹣15,解得,t=17(秒),Ⅱ)如图3,相遇后相距15个单位长度则3t+2t=80﹣(﹣20)+15,解得,t=23(秒)答:当两只蚂蚁运动17秒或23秒时,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相距15个单位长度.3.解:(1)线段AB=﹣2﹣(﹣11)=9.(2)∵M是线段AB的中点,∴点M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11)÷2=﹣6.5.(3)设AB′=x,因为AB′=B′C,则B′C=5x.所以由题意BC=B′C=5x,所以AC=B′C﹣AB′=4x,所以AB=AC+BC=AC+B′C=9x,即9x=9,所以x=1,所以由题意AC=4,又因为点A表示的数为﹣2,﹣2﹣4=﹣6,所以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6.故答案为:9;﹣6.5.4.解:(1)若点A表示数﹣2,将A点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3,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5.(2)若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B,则B表示的数是2;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是1.故答案为3,5,2,1;(3)若A点表示的数为m,将A点向右移动n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t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终点B,此时终点B表示的数为m+n﹣t此时A、B两点间的距离为:AB=|(m+n﹣t)﹣m|=|n﹣t|5.(Ⅰ)解:∵点A在原点的左边,距离原点8个单位长度,∴点A表示的数为﹣8,而|AB|=28,且B在原点的右边,∴点B表示的数为20.即A、B点对应的数分别为﹣8,20.(Ⅱ)解:由题意可设经过x秒后,点B在C处追上了点A,列方程得3x﹣x=28解得x=14因此C点在A点向左14个单位处,即﹣8﹣14=﹣22故C点表示的数为﹣22.(Ⅲ)解: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NO=20+2t,AM=t,OB=20而P为线段NO的中点,所以OP=(20+2t)=10+t于是故该线段的值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为常数6.解:(1)∵2×5=10,∴点Q走过的路程是1+2+3+4=10,Q处于:1﹣2+3﹣4=4﹣6=﹣2;(2)①当点A在原点右边时,设需要第n次到达点A,则=20,解得n=39,∴动点Q走过的路程是1+|﹣2|+3+|﹣4|+5+…+|﹣38|+39,=1+2+3+ (39)==780,∴时间=780÷2=390秒(6.5分钟);②当点A原点左边时,设需要第n次到达点A,则=20,解得n=40,∴动点Q走过的路程是1+|﹣2|+3+|﹣4|+5+…+39+|﹣40|,=1+2+3+ (40)==820,∴时间=820÷2=410秒(6分钟).7.解:(1)①AB之间的距离为2﹣(﹣12)=14.②AB总距离是14,P在数轴上点A与B之间,所以BP=AB﹣AP=14﹣6=8.③P在数轴上点A与B之间时,AP=AB﹣BP=14﹣2=12;当P不在数轴上点A与B之间时,因为AB=14,所以P只能在B右侧,此时BP=2,AP=AB+BP=14+2=16.(2)假设C为x,当C在A左侧时,AC=﹣12﹣x,BC=2﹣x,AC+BC=35,解得x=;当C在B右侧时,AC=x﹣(﹣12),BC=x﹣2,AC+BC=35,解得x=.(3)设经过时间T秒,则P点坐标为﹣12﹣6T,Q点坐标为﹣8T,M点坐标为2﹣2T.当Q在P和M的正中间,即Q为PM的中点时,2(﹣8T)=(﹣12﹣6T)+(2﹣2T),解得T=s.当P在Q和M的正中间,即P为QM的中点时,2(﹣12﹣6T)=(﹣8T)+(2﹣2T),解得T=﹣13<0,不合题意,舍掉.当PQ重合时,即M到P、Q距离相等时,此时MP=MQ,∴﹣12﹣6T=﹣8T,∴T=6s.因此,当T=秒时,此时,M=﹣,Q=﹣10,P=﹣.当T=6秒时,此时,M=﹣10,Q=﹣48,P=﹣48.8.解:(1)AB=﹣4﹣(﹣10)=6,运动1秒后,A表示﹣5,B表示﹣1,∴AB=﹣1+5=4.故答案为6,4.(2)运动t秒后,点A,点B运动的距离分别为5t,3t,故答案为5t,3t.(3)由题意:(5﹣3)t=6,∴t=3.(4)由题意:6+3t﹣5t=5或5t﹣(6+3t)=5,解得t=或,∴t的值为或秒时,线段AB的长为5.9.解:(1)∵在数轴原点上第一次向右跳动一格,到数1;第二次在第一次基础上向左跳两格,到数﹣1;第三次在第二次的基础上向右跳动三格;第四次在第三次的基础上向左跳四格,∴它跳10次后,它的位置在数轴上表示的数=0+1﹣2+3﹣4+5﹣6+7﹣8+9﹣10=﹣5.答:它跳10次后,它的位置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5;电子跳蚤跳10次所跳过的格数=1+2+3+4+5+6+7+8+9+10=55,∵它每跳一格用时1秒,∴它跳10次共用去的时间=55×1=55秒.答:它每跳一格用时1秒,它跳10次共用去55秒.故答案为﹣5,55;(2)设A0表示的数为a,则a+1﹣2+3﹣4+…+99﹣100=50.∴a+(1﹣2)+(3﹣4)+…+(99﹣100)=50.∴a﹣50=50.∴a=100.∴点A0表示的数是100.10.解:(1)∵P是AB的中点,A、B所对应的数值分别为﹣20和40.∴点P应该位于点A的右侧,和点A的距离是30,而点A位于原点O的左侧,距离为20∴点P位于原点的右侧,和原点O的距离为10.(2)①点A和点B相向而行,相遇的时间为=20(秒),此即整个过程中点P运动的时间.所以,点P的运动路程为3×20=60(单位长度).故P点所运动的路程是60个单位长度.②由P点用最短的时间首次碰到A点,且与B点未碰到,可知开始时点P是和点A相向而行的.所以这个过程中7.5≤t≤15,P点经过t秒钟后,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值为3t﹣35;③存在.点P接触到点A后调转方向,向B运动时,假设P为AB的中点,由题意,3t﹣35=,解得t=.∴满足条件的t的值为.。
完整版)七年级上期末动点问题专题(附答案)1.已知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满足|2b-6|+(a+1)^2=0,定义AB的长度为|a-b|。
1) 求线段AB的长度。
解:由定义可得,AB的长度为|a-b|。
2) 设点P在数轴上的坐标为x,且满足PA-PB=2,求x的值。
解:由题意得,PA-PB=|a-x|-|b-x|=2,分成两种情况讨论:当a>b时,有a-x-b+x=2,即a-b=2,解得x=a-1.当a<b时,有b-x-a+x=2,即b-a=2,解得x=b-1.综上所述,x的取值为a-1或b-1.3) 设M、N分别为PA、PB的中点,当P移动时,指出当下列结论分别成立时,x的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①PM÷PN的值不变,②|PM-PN|的值不变。
解:由题意得,M、N的坐标分别为[(a+x)/2,0]和[(b+x)/2,0],则① PM÷PN的值不变时,有|a-x|/|b-x|=|a-x0|/|b-x0|,其中x0是PM÷PN的值不变时的一个定值,化简得(a-x0)(b-x)=(b-x0)(a-x),即ax0-bx0=ax-bx0,解得x=(ax0-bx0+bx0)/2=a/2+b/2-x0/2.② |PM-PN|的值不变时,有[(a-x)/2-(b-x)/2]^2=K,其中K 是|PM-PN|的值不变时的一个定值,化简得(x-a+b)^2=4K,解得x=(a+b±2√K)/2.综上所述,当①成立时,x的取值为a/2+b/2-x0/2;当②成立时,x的取值为(a+b±2√K)/2.2.如图1,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的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 PA=|x-(-1)|=|x+1|,PB=|x-3|。
2) 若PA+PB=5,则有|x+1|+|x-3|=5,分成四种情况讨论:当x≤-1时,有-(x+1)-(x-3)=5,解得x=-2.当-1<x<3时,有-(x+1)+(x-3)=5,无解。
初一数学动点问题20题及答案数轴上动点问题1.已知: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2,点C表示的数为﹣8,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M为线段BC中点,点N为线段BP中点.设运动时间为t秒.(1)线段AC的长为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点M表示的数为;(2)当t=5时,求线段MN的长度;(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求线段MN的长度.(用含t的式子表示).2.已知数轴上点A,B,C所表示的数分别是x,﹣6,4.(1)线段BC的长为_________,线段BC的中点D所表示的数是;(2)若AC=8,求x的值;(3)在数轴上有两个动点P,Q,P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Q的速度为2个单位/秒,点P,Q分别从点B,C同时出发,在数轴上运动,则经过多少时间后P,Q两点相距4个单位?3.动点A、B同时从数轴上的原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且A、B的速度之比是1:4(速度单位:长度单位/秒),3秒后,A、B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几秒后原点恰好处在两个动点正中间?4.如图A、B两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10和20,动点P从点A出发以10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出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1)当点P运动到B点时,求出t的值;(2)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遇,并求出此时P点对应的数?(3)在此运动过程中,若P、Q相距10个单位,直接写出运动时间t?5.已知a,b满足(a+2)2+|b﹣1|=0,请回答下列问题:(1)a=_______,b=_______;(2)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在所给的数轴上标出点A,点B;(3)若甲、乙两个动点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甲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乙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更多好题请进入:437600809,请问经过多少秒甲追上乙?6.在数轴上有A、B两动点,点A起始位置表示数为﹣3,点B起始位置表示数为12,点A的速度为1单位长度/秒,点B的运动速度是点A速度的二倍.(1)若点A、B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多少秒后,点B与点A相距6单位长度?(2)若点A、点B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是否有一个时刻,表示数﹣3的点是线段AB 的中点?如果有,求出运动时间;如果没有,说明理由.7.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为8,B是数轴上一点,且AB=1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点P表示的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H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H 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H?8.如图,数轴上的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0,5.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求线段AB的长;(2)直接用含t的式子分别表示数轴上的点P,Q对应的数;(3)当PQ=AB时,求t的值.9.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B是你数轴上一点,且AB=10,动点P从点O 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B所表示的数______;当t=3时,OP=_______.(2)动点R从点B出发,以每秒8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R 同时出发,问点R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P?10.如图.点A、点C是数轴上的两点,0是原点,0A=6,5AO=3CO.(1)写出数轴上点A、点C表示的数;(2)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以每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问运动多少秒后,这两个动点到原点O的距离存在2倍关系?11.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P为数轴上的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到点A、点B的之和为5?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当点P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时,点A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问,它们同时出发几分钟时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12.A、B两个动点在数轴上做匀速运动,它们的运动时间以及位置记录如下.(1)根据题意,填写下列表格;(2)A、B两点能否相遇?如果相遇,求相遇时的时刻及在数轴上的位置;如果不能相遇,请说明理由;(3)A、B两点能否相距18个单位长度?如果能,求相距18个单位长度的时刻;如不能,请说明理由.13.如图1,点A,B是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字分别为﹣12和4,动点P和Q分别从A,B 两点同时出发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是5个单位/秒,点Q的速度是2个单位/秒,设运动时间为t秒.(1)AB=.(2)当点P在线段BQ上时(如图2):①BP=________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当P点为BQ中点时,求t的值.。
专题02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点的往返运动
运动时间问题
(1)求a b ,的值;
(2)求AB 的长;
(3)动点P 从数1对应的点开始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同时点A ,B 在数轴上运动,点A ,B 的速度分别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每秒3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 秒.若点A 向右运动,点B 向左运动,AP PB =,求t 的值.
4.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个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4,6.
(1)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点A ,点B ,点C ;
(2)动点P 从点C 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到达点A 后立即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返回到点C ,到达点C 后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①当1t =时,PA 的长为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PB 的长为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PC 的长为__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
②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若9PA PB PC ++=个单位长度,则请直接写出t 的值为___________5.如图,在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6,点B 表示的数为10,点M 、N 分别从原点O 、点B 同时出发,都向左运动,点M 的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N 的速度是每秒3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 秒.
(1)求点M 、点N 分别所对应的数(用含t 的式子表示);
(2)若点M 、点N 均位于点A 右侧,且AN =2AM ,求运动时间t ;
(3)若点P 为线段AM 的中点,点Q 为线段BN 的中点,点M 、N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PQ +AM =17时,求运动时间t .
点表示的数
(2)把点C到点A的距离记为CA,则CA=_______cm.。
完整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专题七年级上期末动点问题专题1.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和3,数轴上一动点P对应的数为x。
1) 若点P到点A和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
解:由题意得,PA=PB,即 |x-(-1)|=|x-3|,解得x=1.2) 当点P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时,点A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问几分钟时点P到点A 和点B的距离相等。
解:设P点向左运动t分钟后到达距离O点x的位置,则A点和B点向左运动5t和20t个单位长度后,分别到达距离O 点-5t和3-20t的位置。
由于PA=PB,因此有:x-(-1+1t)|=|x-3-17t|解得t=2,代入得到x=-1+2t=-3.2.射线上的动点问题如图,在射线OM上有三点A、B、C,满足OA=20cm,AB=60cm,BC=10cm,点P从点O出发,沿OM方向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从点C出发在线段CO上向点O 匀速运动(点Q运动到点O时停止运动),两点同时出发。
1) 当PA=2PB时,点Q运动到的位置恰好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求点Q的运动速度。
解:设Q点向左运动t秒后到达距离O点x的位置,则有:OC-x|=|OP+t|OB-2x|=2|PA-OP-t|AB-3x|=3|PA-OP-t|解得x=10,t=10,因此Q点的运动速度为3cm/s。
2) 若点Q运动速度为3cm/s,经过多长时间P、Q两点相距70cm。
解:设P点向右运动t秒后到达距离O点y的位置,则有:y|=|x+t-20|y|=|60-x-t|解得t=25,因此P、Q两点相距70cm时,P点向右运动了25秒,Q点向左运动了25秒。
3) 当点P运动到线段AB上时,分别取OP和AB的中点E、F,求OB-AP/EF的值。
解:设P点向右运动t秒后到达线段AB上的点E,则有:OE|=|20+t/2|由于AE=40,因此有AP=AE-PE=40-(20+t/2)=60-t/2.又因为OF=FB=30,因此有:OB-AP/EF=2OB/AB-AP/AF=2(20+t)-60/(2OF)=t+1.3.相向而行的动点问题甲、乙物体分别从相距70米的两处同时相向运动。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类动点问题综合题专题提高练习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解题)如图1,在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为a,B点表示的数为b,则线段AB的长可以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表示,即AB=b﹣a.请用这个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数分别为﹣2和4,P为数轴上一点,对应的数为x.(1)如图2,P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求P点对应的数.(2)如图3,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点到A,B两点的距离和为10?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4,若P点表示的数为﹣0.5,点A、点B和P点同时向左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是1、2、1个长度单位/分,则第几分钟时,P为AB的中点?并求出此时P点所对应的数.2.如图,在数轴上点A、B、C表示的数分别为﹣2、1、6,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1)请直接写出AB、BC、AC的长度;(2)若点D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E从B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点F从C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设点D、E、F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试探索:EF﹣DE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请说明理由.(3)若点M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从A点出发,点N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从C 点出发,设点M、N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试探究:经过多少秒后,点M、N两点间的距离为14个单位.3.已知:如图所示,O为数轴的原点,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30,B点对应的数为100.(1)A、B间的距离是.(2)若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8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以4个单位长度/秒向左运动.请问:多少秒后两只电子蚂蚁之间的距离是610个单位长度?(3)若点C是数轴上原点左侧的点,C到B的距离是C到原点O的距离的3倍,求点C对应的数是多少?4.若A、B两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间的距离可记为|a﹣b|:(1)如图:若A、B两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4,求A、B两点的距离为;(2)若A、B两点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同时沿数轴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解答下列问题:①运动t秒后,A点所表示的数为,B点所表示的数为;(答案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当t为何值时,A、B两点的距离为4?5.已知:如图1,数轴上有两点A、B,点C,D分别从原点O与点B出发,以1cm/s、3cm/s 的速度沿BA方向同时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1)若点A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9.①当点C、D运动了2秒时,点C表示的数为,点D表示的数为;②点C、D运动多长时间,C、D两点运动到原点的距离相等?(2)如图2,点C在线段OA上,点D在线段OB上运动,在点C、D运动的过程中,满足OD=3AC.①探究OA与AB满足的数量关系:OA=AB(直接写出结果);②利用上述结论解决问题:若N是直线AB上一点,且AN﹣BN=ON,求的值.6.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B是数轴上的一点,AB=1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经t秒后点P走过的路程为(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若在动点P运动的同时另一动点Q从点B也出发,并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问经多少时间点P就能追上点Q?(3)若M为AP的中点,N为BP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7.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若满足点C到另两个点A、B的距离之比是2,则我们就称点C是其余两点的亮点(或暗点).具体地,(1)当点C在线段AB上时,若=2,则称点C是【A,B】的亮点;若=2,则称点C是【B,A】的亮点;(2)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若=2,称点C是【A,B】的暗点.例如:如图1,数轴上,点A、B、C、D分别表示数﹣1、2、1、0,则点C是【A,B】的亮点,又是【A,D】的暗点;点D是【B,A】的亮点,又是【B,C】的暗点.(1)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2,点N所表示的数为4.【M,N】的亮点表示的数是;【N,M】的亮点表示的数是;【M,N】的暗点表示的数是;【N,M】的暗点表示的数是.(2)如图3,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20,点B所表示的数为40.一只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求当t为何值时,P是【B,A】的暗点.②求当t为何值时,P、A、B三个点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亮点.(友情提醒:注意P是【A,B】的亮点与P是【B,A】的亮点不一样哦!)8.如图,点A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同时点B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4秒钟后,两点相距16个单位长度,已知点B的速度是点A的速度的3倍.(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点A、点B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点A、B两点运动4秒后所在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几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3)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时,几秒后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10个单位长度?9.如图,一只蜗牛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另一只蜗牛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已知蜗牛A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蜗牛B的速度为4个单位长度/秒.(1)在数轴上(图1)标出蜗牛A、B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2)若蜗牛A、B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爬行2秒时,①两蜗牛在数轴上所处的位置所对应的数分别是多少?②两蜗牛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3)若蜗牛A、B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则爬行多少秒时B蜗牛刚好追上A蜗牛?10.已知AB两地相距50单位长度,小明从A地出发去B地,以每分钟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行进,第一次他向左1单位长度,第二次他向右2单位长度,第三次再向左3单位长度,第四次又向右4单位长度…,按此规律行进,如果A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6.(1)求出B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2)若B地在原点的右侧,经过第八次行进后小明到达点P,此时点P与点B相距几个单位长度?八次运动完成后一共经过了几分?(3)若经过n次(n为正整数)行进后,小明到达的点Q,在数轴上点Q表示的数应如何表示?参考答案1.解:(1)设P点表示的数为x,由题意得①x﹣(﹣2)=×[4﹣(﹣2)],x+2=2,x=0;②4﹣x=×[4﹣(﹣2)]×4,﹣x=2,x=2;所以P点表示的数为0或者2.(2)AB=6,P点到A,B两点的距离和为10,所以P点不可能在AB之间;①当P点在A点的左边时,设P点表示的数为x,则有:﹣2﹣x+4﹣x=10,﹣2x=8,x=﹣4;②当P点在B点的右边时,设P点表示的数为y,则有:y﹣4+y﹣(﹣2)=10,2y﹣2=10,2y=12,y=6;综上所述,P表示的数为﹣4或者6(3)A、B、P是同向运动,速度分别为1、2、1个长度单位/分,则B相对于A、P的速度是1个长度单位/分,设运动x分钟后,P是AB的中点,则有:﹣0.5﹣(﹣2)=[4﹣(﹣0.5)]﹣1×x,1.5=4.5﹣x,x=3,﹣0.5﹣3×1=﹣3.5;则3分钟后,P是AB的中点,此时P点表示的数为﹣3.5.2.解:(1)∵在数轴上点A、B、C表示的数分别为﹣2、1、6,∴AB=1﹣(﹣2)=3,BC=6﹣1=5,AC=6﹣(﹣2)=8;(2)不变,点D、E、F同时出发,运动t秒时,D点表示的数为﹣2﹣t,E点表示的数为1+2t,F 点表示的数为6+5t,则EF=(6+5t)﹣(1+2t)=5+3t,DE=(1+2t)﹣(﹣2﹣t)=3+3t,EF﹣DE=(5+3t)﹣(3+3t)=2,故EF﹣DE的值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3)①点M、N同时向左出发,依题意有4t﹣3t=14﹣8,解得t=6;②点M向左出发,点N向右出发,依题意有4t+3t=14﹣8,解得t=;③点M向右出发、点N向左出发,依题意有4t+3t=14+8,解得t=;④点M、N同时向右出发,依题意有4t﹣3t=14+8,解得t=22.故经过6秒或秒或秒或22秒后,点M、N两点间的距离为14个单位.3.解:(1)由题意知:AB=100﹣(﹣30)=130.故答案为130;(2)设t秒后两只电子蚂蚁间的距离为610,由题意得:130+12t=610,解得:t=40.答:40秒后两只电子蚂蚁之间的距离是610.(3)设C对应的数为x(x<0),根据题意得|x﹣100|=3|x|,解得x=﹣50或25(舍去),故C对应的数为﹣50.4.解:(1)AB=|4﹣(﹣2)|=|6|=6;故答案为:6.(2)①点A表示的数为﹣2+3×t=3t﹣2,点B表示的数为4+1×t=4+t;故答案为:3t﹣2;4+t.②∵A、B两点的距离为4,∴|3t﹣2﹣(t+4)|=4.整理得:2t﹣6=±4.解得:t=1或t=5.当t=1或t=5时,A、B两点的距离为4.5.(1)①当点C、D运动了2s时,OC=2cm,BD=6cm,∴OD=OB﹣BD=9﹣6=3cm,∴C表示的数为:﹣2,D表示的数为:3,故答案为﹣2,3;②设点C、D运动xs,C、D两点运动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根据题意:x=9﹣3x或x=3x﹣9,解得x=或,∴点C、D运动s或s,C、D两点运动到原点的距离相等;(2)①∵点C在线段OA上,点D在线段OB上运动,在点C、D运动的过程中,满足OD=3AC.∴3(OA﹣x)=OB﹣3x,∴3OA=OB,∴OA=AB,故答案为;②当点N在线段AB上时,如下图,∵AN﹣BN=ON,又∵AN﹣AO=ON∴BN=AO=AB,∴ON=AB,即=;当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下图∵AN﹣BN=ON,又∵AN﹣BN=AB,∴ON=AB,即=1,综上所述,=或1.6.解:(1)设B点表示x,则有AB=8﹣x=12,解得x=﹣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经t秒后点P走过的路程为6t.故答案为:﹣4;6t.(2)设经t秒后P点追上Q点,根据题意得:6t﹣4t=12,解得t=6.答:经过6秒时间点P就能追上点Q.(3)不论P点运动到哪里,线段MN都等于6.分两种情况分析:①点P在线段AB上时,如图1,MN=PM+PN=PA+PB=(PA+PB)=AB=×12=6;②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MN=PM﹣PN=PA﹣PB=(PA﹣PB)=AB=×12=6.综上可知,不论P运动到哪里,线段MN的长度都不变,都等于6.7.解:(1)∵=2,=2,∴【M,N】的亮点表示的数是2;【N,M】的亮点表示的数是0,故答案为2,0;∵=2,=2,∴【M,N】的暗点表示的数是10;【N,M】的暗点表示的数为﹣8,故答案为10,﹣8;(2)①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PB=2t,易得方程2t=2(2t﹣60).所以t=60.②当P是【A,B】的亮点时,∵PA=2PB,∴2×2t=60﹣2t,解得t=10;当P是【B,A】的亮点时,∵PB=2PA,∴2t=2(60﹣2t),解得t=20;当A是[B、P]的亮点时,∵AB=2AP,∴60=2(2t﹣60)解得t=45;当A是[P、B]的亮点时,∵AP=2AB,∴2t﹣60=2×60,解得t=90;综上所述:当t为10,20,45,90时,P、A、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亮点.8.解:(1)设点A的速度为每秒x个单位,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3x个单位,由题意,得4x+3×4x=16,解得:x=1,3x=3点A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4秒后A点在﹣4的位置上,B点在12的位置上.如图:(2)设a秒时原点恰好在A、B的中间,由题意,得4+a=12﹣3a,解得:a=2.∴A、B运动2秒时,原点就在点A、点B的中间;(3)设m秒后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10个单位长度,当B在A之后10个单位长度,3x+10=x+16,解得x=3;B在A之前10个单位长度,3x﹣10=x+16,解得x=13;答:3秒或13秒后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10个单位长度.9.解:(1)∵蜗牛A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蜗牛B的速度为4个单位长度/秒,∴A、B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蜗牛A的位置在﹣3,蜗牛B的位置在12,在图上标注如下:(2)①A蜗牛:﹣3﹣1×2=﹣5,B蜗牛:12﹣4×2=4,答:A蜗牛在数轴上所处位置对应的数是﹣5,B蜗牛在数轴上所处的位置所对应的数是4;②4﹣(﹣5)=9.答:两蜗牛相距9个单位长度;(3)设y秒后蜗牛B追上蜗牛A,依题意得,4y﹣y=15,解得:y=5.答:爬行5秒时B蜗牛刚好追上A蜗牛.10.解:(1)∵AB两地相距50单位长度,A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6,∴点B表示的数为:﹣16﹣50=﹣66或﹣16+50=34,即B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66或34;(2)由题意可得,第一次运动到点:﹣16﹣1,第二次为:﹣16﹣1+2=﹣16+1,第三次为:﹣16+1﹣3=﹣16﹣2,第四次为:﹣16﹣2+4=﹣16+2,由上可得,第奇数次运动到点﹣16﹣,第偶数次运动到点:﹣16+,∴第八次运动到点P为:﹣16+,∵B地在原点的右侧,∴点B表示的数为:34,∴点P与点B相距的单位长度为:34﹣(﹣12)=46,∴八次运动完成后经过的时间为:(1+2+3+4+5+6+7+8)÷2=36÷2=18(分钟),即B地在原点的右侧,经过第八次行进后小明到达点P,此时点P与点B相距46个单位长度,八次运动完成后一共经过了18分钟;(3)由题意可得,第一次运动到点:﹣16﹣1,第二次为:﹣16﹣1+2=﹣16+1,第三次为:﹣16+1﹣3=﹣16﹣2,第四次为:﹣16﹣2+4=﹣16+2,由上可得,第奇数次运动到点﹣16﹣=﹣16﹣﹣=﹣16,第偶数次运动到点:﹣16+,即当n为奇数时,在数轴上点Q表示的数为:﹣16;当n为偶数时,在数轴上点Q 表示的数为:﹣16.。
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和动线段问题专题练习模块一:线段的动点问题 1.主要分析步骤: (1)数形结合,画图;(2)设元,看清楚动点的速度和方向,表示线段长度; (3)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方程. 2.动点问题求解的几个辅助工具: (1)数轴上两点的距离①两点间的距离=这两点分别所表示的数的差的绝对值; ②两点间的距离=右端点表示的数-左端点表示的数. 例如:aba ,b 两点的距离可表示为b a -,也可表示为||a b -或者||b a -.特别地,||a 可以看成a 和0两点的距离,||b 可以看成b 和0两点的距离,如果||||a b =,那么有a b =或a b =-.(2)点在数轴上运动时,满足左减右加一个点表示的数为a ,若向左运动b 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a b -; 一个点表示的数为a ,若向右运动b 个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a b +. (3)数轴上线段中点公式: 如图,线段ab 的中点所表示的数是a b+2. 模块二:动线段问题已知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数分别为-2和4,P 为数轴上一动点,对应数为x. (1)若P 为线段AB 的三等分点,求P 对应的数;模块一 线段的动点问题ab(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点到A点、B点距离和为10?若存在,求出x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A、B点和P点(P点在原点)同时向左运动,它们的运动速度分别为1、2、1个单位长度/分,则第几分钟时,P为线段AB的中点?第几分钟的时候P到A和B的距离相等?已知数轴上顺次有A 、B 、C 三点,分别表示数a 、b 、c ,并且满足()2a +|b+|=+1250,b 与c 互为相反数.两只电子小蜗牛甲、乙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2个单位/秒,乙的速度为3个单位/秒.(1)求A 、B 、C 三点分别表示的数,并在数轴上表示A 、B 、C 三点 (2)运动多少秒时,甲、乙到点B 的距离相等?(3)当点B 以每分钟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时,点A 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点C 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问它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B 点到点A 、点C 的距离相等?如图,已知A 、B 、C 是数轴上三点,O 为原点,点C 表示的数为6,BC =4,AB =12. (1)写出数轴上点A 、B 表示的数;(2)动点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点P 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 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左匀速运动,M 为AP 的中点,点N 在线段CQ 上,且CN CQ 1=3,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t 为何值时,OM=2BN .AOBC ••••如图,A是数轴上表示-30的点,B是数轴上表示10的点,C是数轴上表示18的点,点A、B、C在数轴上同时向数轴的正方向运动,点A运动的速度是6个单位长度每秒,点B和C 运动的速度是3个单位长度每秒. 设三个点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线段AC=6(单位长度)?(2)t≠5时,设线段OA的中点为P,线段OB的中点为M,线段OC的中点为N,求PM PN2-=2时t的值.A OB C如图5-1,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的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如果点P是AB的中点,则x=________;(2)如图5-2,点P 以1个单位长度/s 的速度从点O 向右运动,同时点A 以5个单位/s 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 以20个单位/s 的速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M 、N 分别是AP 、OB 的中点,问:AB OPMN-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A O B ••1-3•A OB••1-3••••••M PN 5t120t图5-1 图5-2如图,在射线OM 上有三点A 、B 、C ,满足20cm OA =,60cm AB =,10cm BC =(如图所示),点P 从点O 出发,沿OM 方向以1cm/s 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 从点C 出发在线段CO 上向点O 匀速运动,两点同时出发.O B C•M ••A •(1)当2PA PB =时,点Q 运动到的位置恰好是线段AB 的三等分点,求点Q 的速度; (2)若点Q 运动速度为3cm/秒,经过多长时间P 、Q 两点相距70cm ? (3)当点P 运动到线段AB 上时,取OP 和AB 的中点E ,F ,求OB APEF-的值.模块二动线段问题如图,数轴上线段2CD=(单位长度),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0,AB=(单位长度),4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6. 若线段AB以6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C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A DB C(1)问运动多少时8BC=(单位长度);(2)当运动到8BC =(单位长度)时,点B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_________; (3)P 是线段AB 上一点,当B 点运动到线段CD 上时,是否存在关系式BD APPC-=3,若存在,求线段PC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已知A 、B 分别为数轴上两点,A 点对应的数为-20,B 点对应的数为100.(1)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 从B 点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 恰好从A 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 点相遇,求C 点对应的数;(2)若当电子蚂蚁P 从B 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 恰好从A 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D 点相遇,求D 点对应的数.如图2-1,点A 、B 分别在数轴原点O 的左右两侧,且OA OB 1+50=3,点B 对应数是90.(1)求A 点对应的数;(2)如图2-2,动点M 、N 、P 分别从原点O 、A 、B 同时出发,其中M 、N 均向右运动,速度分别为2个单位长度/秒,7个单位长度/秒,点P 向左运动,速度为8个单位长度/秒,设它们运动时间为t 秒,问当t 为何值时,点M 、N 之间的距离等于P 、M 之间的距离; (3)如图2-3,将(2)中的三动点M 、N 、P 的运动方向改为与原来相反的方向,其余条件不变,设Q 为线段MN 的中点,R 为线段OP 的中点,求RQ RO PN 22-28-5.AOBAOBP N MA O BP N M模块一 线段的动点问题图2-1 图2-2 图2-3如图3-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 、B 、C ,AB AC 1=2,点C 对应的数是200. (1)若300BC =,求点A 对应的数;(2)如图3-2,在(1)的条件下,动点P 、Q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 从A 点出发向右运动,点P 、Q 、R 的速度分别为10单位长度每秒、5单位长度每秒、2单位长度每秒,点M 为线段PR 的中点,点N 为线段RQ 的中点,多少秒时恰好满足4MR RN =(不考虑点R 与点Q 相遇之后的情形); (3)如图3-3,在(1)的条件下,若点E 、D 对应的数分别为-800、0,动点P 、Q 分别从E 、D 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点P 、Q 的速度分别为10单位长度每秒、5单位长度每秒,点M 为线段PQ 的中点,点Q 在从是点D 运动到点A 的过程中,32QC AM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A B C•••PRP••••R QQ200 200800-•E AD C •••0图3-1 图3-2 图3-3如图,P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点,C 、D 两点同时从P 、B 出发分别以1cm/s 和2cm/s 的速度沿直线AB 向左运动(C 在线段AP 上,D 在线段BP 上).已知C 、D 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 AC =2.(1)线段AP 与线段AB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2)若Q 是线段AB 上一点,且AQ BQ PQ -=,求证:AP PQ =; (3)若C 、D 运动5秒后,恰好有CD AB 1=2,此时C 点停止运动,D 点在线段PB 上继续运动,M 、N 分别是CD 、PD 的中点,问MNAB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MNAB的值. AB C P D模块二 动线段问题。
七年级上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最新最全版)654811.在数轴上寻找点P,使得点P到点A和点B的距离之和为5.如果存在这样的点P,请找出它对应的数x。
如果不存在这样的点P,请说明理由。
2.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其中B点到原点的距离是3,点A到点B的距离是点B到原点距离的两倍,点C到原点的距离是点A到原点距离的三倍除以5.求出点A和点C对应的数,并且考虑点P和点Q从点A和点C开始同时运动,点P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点Q以每秒6个单位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
设线段AP的中点为M,线段CQ上的点为N,且CN等于线段CQ的长度。
请用t表示时间的公式来表示点M和点N的位置,并且找到t的值使得点M和点N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3.在数轴上有四个点A、B、C、D,对应的数分别是a、b、c、d。
其中a和b是方程x+9=1的两个解,且a<b。
数c-16和数d-20互为相反数。
请找到a、b、c、d的值,并且考虑点A和点B以6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点C和点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
设运动时间为t秒,请找到t的值,使得点A和点B都在线段CD上(不与C和D 重合)。
在这个条件下,继续考虑点A、B、C、D的运动,当点B运动到点D的右侧时,请找到是否存在一个时间t,使得点B和点C之间的距离是点A和点D之间距离的4倍。
如果存在,请找到t的值。
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对应的数分别是a、b、c。
已知a+4+c-1=2014,且点B对应的数为-3.点A和点B同时向右匀速运动,点A的速度是2个单位长度/秒,点B的速度是1个单位长度/秒。
请找到a和c的值。
1.若运动时间为t秒,当A、B两点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时,求t的值。
当A、B两点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时,可以得到以下等式:a| = |b|其中,a和b分别表示A和B所在的位置。
因为A和B同时出发,所以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
1.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⑴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⑵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5?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⑶当点P以每分钟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时,点A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问它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2.数轴上A点对应的数为-5,B点在A点右边,电子蚂蚁甲、乙在B分别以分别以2个单位/秒、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电子蚂蚁丙在A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
(1)若电子蚂蚁丙经过5秒运动到C点,求C点表示的数;A B-5(2)若它们同时出发,若丙在遇到甲后1秒遇到乙,求B点表示的数;A B-5(3)在(2)的条件下,设它们同时出发的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t的值,使丙到乙的距离是丙到甲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求出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A B-53.已知数轴上有顺次三点A, B, C。
其中A的坐标为-20.C点坐标为40,一电子蚂蚁甲从C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移动。
(1)当电子蚂蚁走到BC的中点D处时,它离A,B两处的距离之和是多少?(2)这只电子蚂蚁甲由D点走到BA的中点E 处时,需要几秒钟?(3)当电子蚂蚁甲从E点返回时,另一只电子蚂蚁乙同时从点C出发,向左移动,速度为秒3个单位长度,如果两只电子蚂蚁相遇时离B点5个单位长度,求B点的坐标4.如图,已知A、B分别为数轴上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20,B点对应的数为100。
⑴求AB中点M对应的数;⑵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求C点对应的数;⑶若当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D点相遇,求D点对应的数。
5. 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⑴问多少秒后,甲到A 、B 、C 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⑵若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相向而行,问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⑶在⑴⑵的条件下,当甲到A 、B 、C 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
问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6.动点A 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 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3秒后,两点相距15个单位长度。
已知动点A ,B 的速度比为1:4(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1)求出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A ,B 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 (2)若A,B 两点从(1)标出的位置同时出发,按原速度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求几秒钟后原点恰好在两个动点之的正中间?(3)当A,B 两点从(1)标出的的位置出发向负方向运动时,另一动点C 也也同时从B 点的位置出发向A 运动,当遇到A 后立即返回向B 运动,遇到B 到又立即返回向A 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 追上A 时,C 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 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求点C 一共运动了多少个单位长度。
1 直接代入法:当12,2x y ==时,求代数式22112x xy y +++的值。
2 已知x 是最大的负整数,y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求代数式322325315x x y xy y +--的值。
3.已知3613211⎪⎭⎫ ⎝⎛⨯⨯÷-=x ,求代数式1199719981999+++++x x x x 的值。
4 整体代入法: 已知25a ba b-=+,求代数式()()2232a b a b a b a b -+++-的值。
5 变形代入法: 当7x =时,代数式53-+bx ax 的值为7;当7x =-时,代数式35ax bx ++的值为多少?6 已知当5=x 时,代数式52-+bx ax 的值是10,求5=x 时,代数式52++bx ax 的值。
1.已知3a b -=,2b c -=;求代数式()2313a c a c -++-的值。
2.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3m =,求代数式213()2263a b cd m m +++-的值。
3.已知5212121311⎪⎭⎫⎝⎛⨯⨯÷÷-=x ,求代数式x x x x x 19991998322199719981999+++++ 的值。
4.当23x y x y -=+时,求代数式22263x y x yx y x y-+++-的值。
5.已知2237x y ++的值是8,则2469x y ++的值?6.已知当2x =-时,代数式37ax bx +-的值是5,那么当2x =时,求代数式37ax bx +-的值。
7.已知a 为3的倒数,b 为最小的正整数,求代数式()()322++-+b a b a 的值。
8.已知3ab a b=+,试求代数式()52a b ab a b ab +-+的值。
9.已知当2x =-时,代数式31ax bx ++的值为5.求2x =时,代数式31ax bx ++的值。
10.已知代数式2326x x -+的值为8,求代数式2312x x -+的值。
11.已知1x =,2y =,求代数式223x xy y -+的值。
1.已知3a b =,2a c =,求ab ca b c --++的值。
2. 已知312x y z ==且99xy yz zx ++=,求2222129x y z ++的值。
3 已知0a b c ++=,求111111a b c b c c a a b ⎛⎫⎛⎫⎛⎫+++++⎪ ⎪ ⎪⎝⎭⎝⎭⎝⎭的值。
4 已知211=-b a ,求bab a bab a 232343--++-的值。
1.已知32,3a c b a ==,求代数式cb a cb a -+++的值。
2.若543zy x ==,且10254=+-z y x ,求z y x +-52的值。
3.已知211=+y x ,求代数式yxy x y xy x 535323+++-的值。
4.已知()01556677713a x a x a x a x a x +++++=- ,试求01567a a a a a +++++ 的值。
5.已知221=+y x ,求yxy x y xy x 284234-+-++的值。
6.若32zy x ==,且12=++z y x ,试求z y x 432++的值。
7.代数式()218x y --的最大值是( )A .17B .18C .1000D .无法确定 1.已知11x y+=,11y z +=,求代数式1z x +的值。
2.若ac zc b y b a x -=-=-,求z y x ++的值。
(整体代入法)已知a 为有理数,且a 3+a 2+a+1=0,求1+a+a 2+a 3+…+a 2001的值。
______,3,2=++==cb ba b c a b 则a+b+c=0,求(a+b)(b+c)(c+a)+abc 的值。
a=-0.2,b=-0.04时,求代数式)(41)16.0(7271)(73722b a b a b a +-++-+值。
x 2+4x=1,求代数式x 5+6x 4+7x 3-4x 2-8x+1的值。
(北京初二数学竞赛题)如果a 是x 2-3x+1=0的根,试求1825222345+-+-a a a a a 的值.x,y,z 是有理数,且x=8-y,z 2=xy -16,求x,y,z 的值。
1、 已知a+b+c=3,(a -1)3+(b -1)3+(c -1)3=0,且a=2,求a 2+b 2+c 2的值。
2、 若,ac zc b y b a x -=-=-求x+y+z 的值.1、如图,将图(1)中a ⨯b 的矩形剪去一些小矩形得图(2),图(3),分别求出各图形的周长,其中EF=c 。
2、(x-3)5=ax 5+bx 4+cx 3+dx 2+ex+f ,则a+b+c+d+e+f=______, b+c+d+e=_____.2、 设a+b+c=3m,求证:(m-a)3+(m-b)3+(m-c)3-3(m-a)(m-b)(m-c)=0. 7.已知b a b a +=+111,求baa b +的值。
8.不论x 取何值,分式4231826223+-+++-x x c x bx ax 的值恒为一个常数,求a 、b 、c 的值。
9.若y x z z x y z y x +=+=+,那么zy x+的值是多少?10.已知xy y x 2322=-,0>x ,0>y ,求yx yx -+2的值。
11.已知212-=++x x x,求1242++x x x 的值。
12.已知1=abc ,求111++++++++c ca cb bc b a ab a 的值。
13.已知0=++c b a ,求证:03)11()11()11(=++++++ba c a cb cba1. 如图:AB∥CD,直线交AB 、CD 分别于点E 、F ,点M 在EF 上,N 是直线CD 上的一个动点(点N 不与F 重合)(1)当点N 在射线FC 上运动时,,说明理由?B C A11o y x (2)当点N 在射线FD 上运动时,与 有什么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BE 为△ABD 的中线.(1)∠ABE=15°,∠BAD=40°,求∠BED 的度数;(2)在△BED 中作BD 边上的高;(3)若△ABC 的面积为40,BD=5,则点E 到BC 边的距离为多少?4. 如图,三角形ABC 中,A 、B 、C 三点坐标分别为(0,0)、(4,1)、(1,3),⑴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⑵若B 、C 点坐标不变,A 点坐标变为(—1,—1),画出草图并求出三角形ABC 的面积5. 如图,△ABC 中,点D 在AB 上,AD=31AB .点E 在BC 上,BE =41BC .点F 在AC 上,CF =51CA .已知阴影部分(即△DEF )的面积是25cm 2.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 cm 2.(写出简要推理)AB CD E7. 小明和小亮两个人做加法,小明将其中一个加数后面多写了一个0,得和为1080,小亮将同一个加数后面少写了一个0,所得和为90.求原来的两个加数.8.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合做6天完成,厂家需付甲乙两队共8700元;乙丙两队合做10天完成,厂家需付乙丙两队共9500元;甲丙两队合做5天完成全部工程的23,厂家需付甲丙两队共5500元.(1)求甲、乙、丙各队单独完成全部工程各需多少天?(2)若要求不超过15天完成全啊工程,问可由哪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花钱最少?9. 二元一次方程组437(1)3x y kx k y +=⎧⎨+-=⎩的解x ,y 的值相等,求k .11. 若m 、n 为有理数,解关于x 的不等式(-m 2-1)x >n .12. 已知方程组⎩⎨⎧-=++=+②①m y x m y x 12,312的解满足x +y <0,求m 的取值范围.13. 当310)3(2k k -<-时,求关于x 的不等式k x x k ->-4)5(的解集.15. 关于x 的不等式组⎩⎨⎧->-≥-123,0x a x 的整数解共有5个,求a 的取值范围.16. 若不等式组⎩⎨⎧-+n m x n m x 的解是53 x -,求不等式0 n mx -的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