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UT深度测试仪作业指引
- 格式:doc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2
维卡仪操作规程一、引言维卡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记录各种环境参数的仪器设备。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维卡仪,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设备准备1. 确保维卡仪已经接通电源,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检查维卡仪的传感器是否完好,无损坏或者异常情况。
3.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将其连接到维卡仪上。
三、操作步骤1. 打开维卡仪的电源开关,并等待仪器自检完成。
2. 根据测量需求,选择相应的测量模式或者功能。
3. 通过维卡仪的操作界面,设置测量参数,如测量范围、采样频率等。
4. 将维卡仪的传感器放置在待测环境中,并确保传感器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5. 启动维卡仪的测量功能,并等待测量结果的稳定。
6. 根据需要,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或者保存。
7. 完成测量后,关闭维卡仪的电源开关,并断开与传感器的连接。
四、维护与保养1. 每次使用维卡仪之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确保仪器无损坏或者异常。
2. 定期校准维卡仪,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周期根据仪器的规格和使用环境而定。
3. 避免将维卡仪暴露在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环境中,以免损坏仪器。
4. 定期清洁维卡仪的外壳和传感器,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
5. 避免将维卡仪与化学物质接触,以免对仪器造成伤害。
6. 若发现维卡仪有异常情况或者故障,应即将住手使用,并联系维护人员进行检修。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使用维卡仪时,应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2. 避免将维卡仪接触到高压电源或者其他危(wei)险电源。
3. 在进行高温或者低温测量时,应注意防范烫伤或者冻伤的风险。
4. 避免将维卡仪暴露在潮湿或者多尘的环境中,以免影响仪器的正常工作。
5. 在操作维卡仪过程中,应谨慎处理仪器,避免撞击或者摔落。
六、故障排除1. 若维卡仪无法正常启动或者显示异常信息,首先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常,并尝试重新启动仪器。
2. 若测量结果异常或者不稳定,可以尝试重新设置测量参数,并确保传感器与被测物体的接触良好。
标题:V-CUT作业指导书生产□人事□品质□维修□工程□计划□包装□仓库□生效日期:1.0目的:规范成型V-CUT岗位操作2.0范围:适用于成型V-CUT工序。
3.0责任3.1部门主管负责依本指引及辅导员工作业。
3.2 V-CUT岗位员工按本指引作业。
3.3品质部负责监控员工操作及生产记录。
4.0岗位职责4.1负责按照本作业指引正确操作并及时如实地填写生产记录表。
4.2负责设备日常保养和维护。
4.3负责本岗位区域的“5S”维护,对本车间进行清扫、清洁。
4.4负责生产物料的合理使用及整理保管。
4.5负责帮、教新进同事岗位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生产技能。
5.0作业内容:5.1作业前一定要查阅生产料号MI相同版本资料,留意是否有特别要求.5.2装刀:5.2.1 拆刀主轴:5.2.1.1打开主轴两边门及保护盖。
5.2.1.2松开主轴承压板螺丝,双手平行取出上下装刀主轴。
5.2.1.3将主轴上的刀、啤令、介子取下。
5.2.2 装V-CUT配制:5.2.2.1根据要求的V-CUT深度,选取相应的刀具;一般为20°25°30°或455.2.2.2 V-CUT公差按图示具体要求。
5.2.2.3根据V-CUT尺寸图用游标卡尺选用合适介子、刀具。
5.2.2.4将选好的刀具、介子、啤令按次序安装在滚轴上,调整刀口位置并符合MI工程图纸要求,注意上下刀口须尺寸一致。
上主轴刀口向上,下主轴刀口向下,拧紧装刀主轴螺丝。
5.2.2.5配啤令时检查滑动性,决不允许装上坏啤令使用,会带来V-CUT时板上痕迹,严重造成报废。
5.3调试:5.3.1 上、下主轴务必在轴承两边胶垫向上,防止损坏刀具。
5.3调试:5.3.1 上、下主轴务必在轴承两边胶垫向上,防止损坏刀具;5.3.2将深度调节螺杆调至最松,用两块待V-CUT板放在进料导轨上,使刀口与V-CUT槽位置对齐,拧紧进料导轨的固定螺丝。
5.3.3取出待V-CUT板,打开传送开关,首先用一块废板试刀,检查刀痕是否符合要求,上下刀痕是否对称,并调整至符合MI图纸的要求为止(注意:调刀不合格板必须重新V-Cut)5.4.生产时先V-CUT一块首板交QA确认,合格后方可生产,标题:V-CUT作业指导书生产□人事□品质□维修□工程□计划□包装□仓库□生效日期:5.4.1 接板人需注意,有无螺丝松动、V-CUT偏差,上下刀错位,深度控制,擦花。
第1篇一、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维卡仪器的操作流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维卡仪器的操作人员。
三、设备要求1. 维卡仪器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无损坏,并已进行校准。
2. 加热系统、测量系统、控制系统等各部分应正常运作。
3. 所需实验材料、工具、量具等准备齐全。
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认实验材料符合要求,并进行预处理。
b. 将实验材料放置在维卡仪器的试样台上,确保试样平稳。
c. 检查仪器各部件是否正常,如加热系统、测量系统、控制系统等。
2. 设置参数a. 打开维卡仪器电源,进入操作界面。
b. 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加热温度、加热速度、测试时间等参数。
c. 确认参数设置无误后,点击“开始”按钮。
3. 实验操作a. 仪器开始加热,待达到设定温度后,保持一段时间。
b. 观察试样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如变形、熔化等。
c. 在试样达到设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后,记录维卡仪器的测量数据。
4. 数据处理a. 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或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b. 根据实验需求进行数据处理,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
c.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5. 实验结束a. 关闭维卡仪器电源,清理实验台面。
b. 对试样进行清理,妥善处理废弃物。
c. 关闭实验室门窗,确保安全。
五、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维卡仪器的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2. 实验过程中,密切关注试样变化,防止发生意外。
3. 严格遵守实验参数设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实验结束后,对仪器进行清洁和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六、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手套等防护用品。
2. 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台面整洁,防止滑倒。
3. 操作人员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人身安全。
七、培训与考核1. 操作人员应接受维卡仪器操作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2.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具备独立操作能力。
维卡仪操作规程一、引言维卡仪(Vika Instrument)是一种高精度、多功能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科研、医疗等领域。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用户正确使用维卡仪,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同时保护仪器的安全性和可持续使用性。
二、安全注意事项1. 在使用维卡仪前,请确保已经子细阅读并理解本操作规程。
2. 使用维卡仪时,请确保工作环境安全,避免有害气体、液体和粉尘的侵入。
3. 在操作维卡仪之前,应确保仪器的电源已经正确接通,并检查电源线是否有损坏。
4. 使用维卡仪时,请确保手部干燥,避免发生电击事故。
5. 维卡仪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请避免将其摔落或者受到强烈的震动。
6. 在操作维卡仪时,请避免触摸仪器的电极部份,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三、维卡仪的基本操作步骤1. 打开电源:将维卡仪的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并打开电源开关。
2. 选择测量模式:根据实际需求,在维卡仪的面板上选择相应的测量模式,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3. 准备样品:根据测量要求,准备好待测样品,并确保样品处于稳定状态。
4. 连接传感器:根据测量要求,将相应的传感器连接到维卡仪的接口上,并确保连接坚固。
5. 校准仪器: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对维卡仪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方法请参考维卡仪的用户手册。
6. 进行测量:根据实际需要,将维卡仪放置在样品附近,按下测量按钮开始测量。
测量过程中,请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7. 记录结果:测量完成后,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8. 关闭仪器:测量完成后,请按下维卡仪的关闭按钮,将电源开关关闭,并将电源线从电源插座拔出。
四、维护和保养1. 定期清洁:使用维卡仪一段时间后,应定期对其进行清洁。
可以使用柔软的布轻轻擦拭仪器表面,并使用吹风机除去灰尘。
2. 防尘措施:在不使用维卡仪时,请使用防尘罩或者将其放置在干燥、无尘的环境中,以避免灰尘的侵入。
3. 避免高温和潮湿环境:维卡仪对高温和潮湿环境非常敏感,请避免将其暴露在高温或者潮湿的环境中。
文件撰写及修订履历
1.0目的
规范、指导锣板、V-CUT、斜边岗位首板操作规程,确保产品品质,减少批量问题发生。
2.0范围
本文件适用锣板、V-CUT、斜边岗位首板制作。
3.0职责
工艺部: 负责首板操作流程和制作规范的制定及员工的培训,为首板监控提供文件支持。
制造部: 首板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员工的培训与培养。
品保部: 负责对首板生产过程、内层首板生产质量和首板操作指引的落实情况进行监控。
4.0作业内容
4.1首板作业流程
4.2首板作业内容
4.2.1锣板首板作业内容
4.2.2锣板首板工具:二次元测量仪、卡尺、刻度镜、V-CUT余厚测量仪,所有测量工具必须定期进
行校验。
4.2.3检验标准:所有数据均以相应版本MI中PDF图标注数据为依据。
5.0相关文件与记录
《成型首板测量检验记录表》。
维卡仪操作规程
《维卡仪操作规程》
一、维卡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血压的仪器,操作者在使用维卡仪时需要遵循以下规程:
二、在使用维卡仪之前,操作者需要先确认仪器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可以通过对比其他血压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来验证维卡仪的准确性。
三、操作者需要选择合适的袖带尺寸并正确安装在袖带上。
袖带应该紧贴患者的上臂,但不应该过紧或过松。
四、在测量血压之前,操作者需要提醒患者保持安静并保持舒适的姿势,同时需要确保患者的上臂没有受到任何限制。
五、操作者需要正确使用充气泵充气袖带,确保袖带充气到适当的压力。
在充气完成后,操作者应该逐渐放气,观察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读数。
六、测量完成后,操作者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及时清洁和消毒维卡仪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七、操作者在使用维卡仪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专注和耐心,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八、在任何操作中,操作者需要随时关注患者的情况并确保其
舒适和安全。
如果在测量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操作者需要立即停止测量并寻求医疗帮助。
以上就是使用维卡仪的操作规程,希望操作者能够严格遵守并正确操作维卡仪,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1.0、目的建立设备操作详细作业规范,籍以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安全,并作为设备保养及操作的依据,此份文件同时也是本岗位新进员工培训之教材。
2.0、适用范围本作业规范适用于加工-成型.手动V-CUT机的操作及保养。
3.0、定义和职责3.1 V-CUT是将成型后有多连片或带折断边的PCB板,做V型槽切割.确保一定的余留厚度,以方便客户插件后分割拆解的加工要求。
3.2 制造部职责:3.2.1 员工按研发部提供之参数制造符合要求的产品并做好相关的记录,组长对此进行监督和审核。
3.2.2 员工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机器操作和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点检,并做好相应的记录,组长对此进行监督和审核。
3.2.3 组长负责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操作的培训和考核。
3.3 品保部职责:3.3.1 IPQC人员负责监督实施力度,对制造部的质量、保养、操作.作业参数和作业环境稽核并保证产品符合客户要求。
3.4 维修部职责:3.4.1 机器的周、月、年的保养和维护并按要求做好相关的记录。
3.5 研发部职责:3.5.1 评估和提供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要求及其实现方法。
4.0参考文件和数据4.1制作流程工单。
4.2工程机械成型机构图或客户提供成型图。
4.3工程变更通知单(ECN)。
4.4具体特别操作指示。
7.1操作示意图7.2 V-CUT 机开机操作流程8.0 工艺操作过程及操作要求:N/A 9.0 操作要求9.1 V-CUT 机操作要求流程 操作要求9.2 异常现象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9.2.1 露铜、露线、偏位原因:在生产过程中此类异常是较为常见的,造成此异常的主要原因是V-CUT机前后挡板松动及锣板在生产过程中有板大小不一造成。
改善措施:操作员在生产操作过程中要做到定时自检,定时查看V-CUT机文挡板是否有松动,在生产锣板的尺寸有不一致的须将尺寸不一的板挑出分开V-CUT并做到3-5SET自检一次。
9.2.2 跳刀原因:造成板在V-CUT过程中跳刀主要是因为刀具上有缺口和压板胶轮不转造成改善措施:操作员在调刀前必须有对胶轮进行检查,对废弃和有缺口的刀具应分开放置或打报废,胶轮须经常保养使其润滑表面无锈。
新标准法维卡仪操作规程
1、使用前需将滑动部分注入少许润滑油,并检查是否能上下自由滑动。
2、当测量水泥净浆标准稠度(标准法)时,将备好的试样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到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后,放松,使试杆垂直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后升起试杆,立即擦净。
3、当测量初凝时间时,将试样从湿气养护箱中拿出放至试针下,降低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后,突然放松,垂直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后升起试杆,立即擦净。
4、当测量终凝时间时,在维卡仪上安装上终凝用试针(环形附件),螺纹端与滑动杆联结,拧紧终凝用试针。
以上标准稠度试杆,初凝用试针螺纹端及终凝用试针等三个配件重量相同,试验时可心互换。
5、试验操作时,各配件应轻拿轻放,以免变形,影响测量结果。
配件不用时放回盒中。
电子电路板公司测量仪器使用作业指引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电子电路板公司测量仪器使用作业指引一、目的:使仪器符合正常使用要求,确保产品测量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相关检测工具的使用。
三、作业细则:(一)千分尺:1、作用:用于板材料厚度检测。
2、操作步骤:2.1、取千分尺放置手上,右手以顺时针方向旋转顶部旋钮到底部转不动为止,调0刻度与基准线位置一致为准。
2.2、逆时针方向旋开旋钮大于板厚0.5mm左右,将板放置于千分尺卡口内1.5-2.0mm深处内放稳。
2.3、右手将千分尺顶部旋钮以顺时针方向将旋钮旋至板上,直到听到“咔咔”声时为终点。
2.4、读数:以主轴基准线对齐外轴的那条线读数。
主轴刻度每格0.5mm,外轴刻度每格0.01mm。
即主轴刻度0.5mm×格数+外轴刻度0.01mm×格数=所得数据。
2.5、记录数据,填写报告。
3、维护保养:3.1、每12个月外发校正一次。
3.2、使用完毕后擦拭干净放入盒内。
3.3、定时对零部件添加润滑油。
(二)针规:1、作用:用于孔径检测。
2、操作步骤:2.1、取待测板及相关资料。
2.2、取相应针规测量对应孔径。
2.3、针规垂直放入孔内,以水平放置板针规不掉下为准。
2.4、记录数据,填写报告。
3、维护保养:3.1、每12个月发外校正一次。
3.2、使用完毕后放入盒内。
3.3、定时添加防锈油。
(三)数显卡尺:1、作用:用于成品板外形尺寸的检测。
2、操作步骤:2.1、取待测板及数显卡尺。
2.2、开启电源将游标推至0刻度无间隙为准,将数据重新归零。
2.3、轻轻将游标拉于大于成品板外形5mm左右。
2.4、将板水平放入卡口内游标慢慢卡紧板子,以水平放板子不滑落为准。
2.5、记录数据,关闭电源,填写报告。
3、维护保养:3.1、每12个月发外校正一次。
3.2、使用完毕后擦拭干净放入盒内。
3.3、定时对零部件添加润滑油。
(四)波美计:1、作用:用于测试液体密度。
文件名称:V-CUT机作业指引文件编号:版本: A 页号:1/2 流程操作方法说明参数控制安全维护保养示图来料1、根据来料查看MI是否与来料相符合,先计算出V坑尺寸是否与MI相符合,确认无误。
2、根据MI指示数据,计算出V割间距所需垫圈、刀具等。
/1、板子型号与流程卡一致。
V-CUT机装刀调试装刀1、根据MI选用合适的刀片,按要求算出每把刀的距离。
2、用卡尺量取垫圈,装上要求的刀片,刀片两侧安装保护胶轮。
3、将V-CUT机左右护壳打开,调节螺丝打开并拆出。
取出上下主轴将上主轴主座及螺母取下(下主轴同样)。
4、将不同规格的间距垫片根据V-CUT工艺要求套入上下主轴。
5、根据生产制作指示安装刀片间距。
将装好刀片的下主轴轻放V-CUT机内,再将上主轴轻轻放入以免碰伤刀片。
6、装上深度螺丝,调节上下刀、垂直螺丝(用废料调试)把上下刀调整一致,至适当V割深度,再装上护壳。
1、1.6mm板材,上下刀各0.5mm2、1.2mm板材,上下刀各0.4mm3、1.0mm板材,上下刀各0.3mm4、0.8mm板材,上下刀各0.2mm5、0.6mm板材,上下刀各0.15mm6、有的根据客户要求为准。
1、装刀片时注意,上主轴刀尖角度向外,下主轴刀尖角度向内。
2、刀片之间距为切割间距,注意上下主轴的刀片间距一定要一致。
3、未调整好落刀深度时,切勿开机和废板试切割。
4、检查轮子的运转是否正常。
5、检查上、下刀是否对齐。
6、初步衡量V-CUT深度是否合格后试板。
7、未调整好落刀深度时,切勿开机和废板试切割。
调试1、启动吸尘控制机电源并按下控制钮。
用废料调试,V割板放在定位挡板间,使主轴的刀尖与待V割板切线相垂直,再锁紧定位挡板上的螺丝,即可调试首检板。
/每天清理机身及内部清洁。
2、每周清洗V-CUT刀片及间距垫片(用防锈剂清洗再用机油保养)。
3、每周检查传送系统及马达并加油保养(维修部协作完成)。
FA 1、首件板自检OK后送QA检查,经QA确认签字pass后方能批量生产。
页码2/104.3.2工艺参数设定V刀转速行程速度V-CUT刀使用寿命设定7000-9000转/S 20-40M/min 50KM 备注:1.以上参数适用于英拓VCM-660PN电脑V-CUT机,Schmol电脑V-CUT机设置板厚及V-CUT 余厚后会自动识别调整V-CUT参数,无需另外设定。
2.TG-170及无卤素材料V-CUT时将行程速度下调20%生产,防止爆边.4.4 Schmoll 电脑V-CUT机操作程序4.4.1 开机4.4.1.1打开电源,将电源开关调至“on”4.4.1.2打开Emergency stop(紧急停止键)。
4.4.1.3键入“CNC”→回车→“CNC”→回车。
4.4.1.4按“Emergency Stop Reset”键(恢复紧急停止),待红色灯熄灭。
4.4.1.5按“1”→“1”,各轴及机台开始归零。
4.4.1.6按F1(Auto)出现自动画面和手动画面进行切换。
4.4.2编程式4.4.2.1在Auto画面中按F7进入编程画面;4.4.2.2在编程画面中键入资料名称、板长、宽、余厚等相应数据,将Test Score(试割)右栏中的开关设定“on”(开);4.4.2.3操作界面中英文对照表X Board width——X方向板宽编程画面Y Board length——Y方向板宽ZA Web ——板余厚(V-割后板保留的厚度)X Yspeed ——x.y方向运行速度X Hole ——X方向的管位孔割板边距离Y Hole——Y方向的管位孔到板边的距离Test Score ——试割Numker of side1~4——1~4面中的第n面S peed——转速页 码4/104.4.4.4关掉电源开关,关掉吸尘器开关。
4.5英拓VCM-660PN 电脑V-CUT 机操作程序 4.5.1开机操作步骤4.5.1.1 开启机台电源,从Window 画面点选V5D图标,始可执行运转。
《WI》作业文件封面页 次共11页/第4页V-cut 品质要求项目 要求 示图上下刀深度差≤0.05mm上下刀口对准度 ≤0.075mm7.5V-cut 程序说明7.5.1上刀——选取打勾,运作时刀具旋转,Z1 轴上、下行进。
反之刀具不旋转,Z1 轴无动 作。
适用于单面 V-CUT 板,只选取单刀使用。
默认为上、下刀勾选;V-Cut 刀寿命管控要求刀具类T (板厚) S (转速) 下刀速度 切割速度 寿命 钻石T ≤0.89500 20 300±100磨刀≤30000m ;刀具翻磨次数≦5次(刀齿损伤>2个不能修理的需报废)。
0.8<T ≤1.5950050800±200 T >1.5 9500 50 600±200说明:① T (板厚)单位:mm 、S (转速)单位:rpm/min 、下刀速度单位:mm/S 、切割 速度单位:mm/s ;② 此参数适用于所有内部要求的FR4材板,其它材质的板参数依工艺部跟进提供的参数为准; ③针对刀具未达寿命需换刀的,需在刀具管制卡内填写刀具的剩余寿命,当该刀具再次上机时, 机台内的刀具寿命上限设置应为 = 剩余寿命。
页次共11页/第7页尖之间的距离为设定的残厚值距离(此功能用以防止刀具外径或残厚等资料输入错误而造成上、下刀碰撞);7.6.1.2退刀:对刀完成确认 OK 后,点选退刀 Z1、Z2 轴回到原点;7.6.1.3停止:砂轮在运转时,点选此键砂轮会停止运转;7.6.1.4手动控制:手动控制 X、Y、Z1、Z2 轴的行进,常用于检测。
7.6.2‘用户参数’菜单说明7.6.2.1抬刀速度:机器运行时上、下刀分开的速度,默认 50;7.6.2.2下刀速度:机器运行时上、下刀合拢的速度,默认 50;7.6.2.3抬刀高度:机器运行时上、下刀各自分开的高度,默认 4;7.6.2.4残厚偏移:调整残厚使之在不改变整体残厚的情况下同时往上刀方向偏移或者往下刀方向偏移,补负值上下刀同时往上刀方向偏移,补正值上下刀同时往下刀方向偏移(可适用于上、下刀残厚不均匀时);7.6.2.5刀具补偿(Y):补负值 V-CUT 数据比设定数据偏大,补正值 V-CUT 数据比设定数据偏小,补偿范围 -0.3mm—0.3mm 发(适用于所有线整体偏移);7.6.2.6回切残厚补偿:切割方式为双向切割时对回切残厚起作用,补负值回切残厚比设定残厚浅,补正值回切残厚比设定残厚深;7.6.2.7试刀长度:测试加工时的测试距离(范围:1~1250);7.6.2.8送板速度:送板轴(Y 轴)行进速度(范围:1~600);7.6.2.9切割速度:切割轴(X 轴)去切时速度(普通板材速度范围:1~600;铝基板速度范围:1~300));7.6.2.10回切速度:切割轴(X 轴)回切时速度(普通板材速度范围:1~600;铝基板速度范页次共11页/第8页围:1~300));7.6.2.11刀具转速:砂轮转速设定(范围:9000~10000);7.6.2.12切割方式选择:加工时的 3 种加工方式,可根据加工情况来设定加工方式;7.6.2.13送板方式:推板加工时,送板轴依据加工数据从大到小加工,拉板加工时,送板轴依据加工数据从小到大加工;7.6.2.14X 线和 Y 轴自动切换:加工数据设定 2 个方向加工时,设定允许情况下,机器加工完一个方向会自动转换到另外一个方向,设定禁止情况下,机器始终默认一个方向;7.6.2.15加工时退刀控制:设定退刀时,机器加工完一条数据会自动分开上下刀,设定不退刀时,机器加工完一条数据时上下刀不会分开,此项选择退刀;7.6.2.16待机位(Y):对 Y 轴原点位置进行偏移,原点值数据不变,可根据板长值进行设置,用以节省送料时间或防板角翘撞板;7.6.2.17回位速度:送板轴(Y 轴)后退速度(范围:1~600)。
日期:日期:日期:章有限公司文件编号:页码:第2页共2页文件名称:V-CUT深度测试仪作业指引版本:A/0 流程操作方法说明参数控制安全维护保养示图开机1、轻轻按下ON键开机。
/ 1、清洁干净测试台面,2、保证台面清洁无杂务;检查上、下测试刀片的使用面是否完好;3、检查上、下测试刀片是否完全对齐;测试仪校正归零校正归零1、把深度计放置在大理石平面上,使针座平面与玻璃平面或大理石平面贴合(针尖完全压入里面)打开深度计开关“ON/OFF”,然后按“ZERO”归零(等于此时没有深度)提示:每次关机后重新开机必须归零操作后方可测量!/1、发现上下测试刀片缺损或没对齐时应立即通知当班管理进行更换或调校。
测量1、用升降手柄将上测试刀片升起,选择需测试的生产板,首先将待测生产板的V-CUT槽对准V-CUT测试仪的下测试刀片并移至需测试的位置,其次将上测试刀片降下来至生产板V-CUT槽的底部,不可大力往下压;最后读出显示仪上的数据。
1、量程:0-5mm2、分辨率:0.01mm1、避免跌落,碰撞2、避免针尖受损读数1、把测量针尖对准备测量物体的凹陷内,使针座平面与被测物体平面完全贴合,然后读数,按“INCH”可转换公英制,适合不同读数需求。
/1、使用测试升降手柄将上测试刀片下降至上下测试刀片刚好接触,用肉眼检查上下测试刀片有没有完全对齐。
FA1、操作员对FA确认OK后、交QA确认OK后,方可量产并做好首板记录。
/关机1、测试完成后将上测试刀片升回最高位,按显示仪上的“OFF”键关闭显示仪。
/ 1、更换电子时,在表头上面滑块打开更换即可。
2、请切勿自行拆卸部件,因自行拆卸导致的机器不在保修之列。
3、当屏幕显示数字闪烁时,此时电量不足,请即时更换电子。
测量。
页码:第1页共2页文件名称:V-CUT深度测试仪作业指引版本:A/0
修改记录版本内容修改内容生效日期
A/0 首版发行2013-04-20
受控文件分发记录序号分发部门会签分发份数接受签名
受
控
文
件
回
收
记
录
回收份数回收签名回收日期
签署编制:审核:批准:受
控
章日期:日期:日期:
页码:第2页共2页文件名称:V-CUT深度测试仪作业指引版本:A/0 流程操作方法说明参数控制安全维护保养示图
开机1、轻轻按下ON键开机。
/ 1、清洁干净测试台面,
2、保证台面清洁无杂务;检查上、下测试刀片
的使用面是否完好;
3、检查上、下测试刀片是否完全对齐;
测试仪
校正归零
测量
校正归零1、把深度计放置在大理石平面上,使针座平面与玻
璃平面或大理石平面贴合(针尖完全压入里面)打
开深度计开关“ON/OFF”,然后按“ZERO”归零(等
于此时没有深度)提示:每次关机后重新开机必须
归零操作后方可测量!
/
1、发现上下测试刀片缺损或没对齐时应立即通
知当班管理进行更换或调校。
测量1、用升降手柄将上测试刀片升起,选择需测试的生产板,首先将待测生产板的V-CUT槽对准V-CUT测
试仪的下测试刀片并移至需测试的位置,其次将上
测试刀片降下来至生产板V-CUT槽的底部,不可大
力往下压;最后读出显示仪上的数据。
1、量程:0-5mm
2、分辨率:0.01mm
1、避免跌落,碰撞
2、避免针尖受损
读数1、把测量针尖对准备测量物体的凹陷内,使针座平
面与被测物体平面完全贴合,然后读数,按“INCH”可转换公英制,适合不同读数需求。
/
1、使用测试升降手柄将上测试刀片下降至上下
测试刀片刚好接触,用肉眼检查上下测试刀片有
没有完全对齐。
FA1、操作员对FA确认OK后、交QA确认OK后,方可
量产并做好首板记录。
/
关机1、测试完成后将上测试刀片升回最高位,按显示仪
上的“OFF”键关闭显示仪。
/ 1、更换电子时,在表头上面滑块打开更换即可。
2、请切勿自行拆卸部件,因自行拆卸导致的机器不在保修之列。
3、当屏幕显示数字闪烁时,此时电量不足,请即时更换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