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及其西部地区煤炭铁路运输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613.43 KB
- 文档页数:6
关于煤炭铁路运输建设的探讨【摘要】中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尤其是“三西”地区(即山西、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地区),煤炭消费重心在东部和中南地区,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长期以来,煤炭一直是铁路运输的重点。
加强煤炭运输通道建设,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给,对于增强国民经济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铁路;煤炭;运输通道建设0.前言目前,我国铁路承担了全社会60 %的煤炭运输任务。
全国铁路主要干线承担的货运量中,煤炭运量一直保持相当比重,尤其是京沪、京广、京哈、京九、陇海、浙赣等主要繁忙干线,在完成繁重旅客运输和其他货物运输的同时,还要承担大量煤炭运输。
铁路对于保证煤炭在全国范围的有效供给,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难以替代的关键作用。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占2/3以上。
从环境保护和世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的趋势来看,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的比重会逐步降低,但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改变。
目前,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价格和区域供需平衡等情况变化复杂,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为了增强国民经济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继续加强铁路煤运通道建设,提供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铁路运力支持。
1.铁路煤运通道现状及问题1.1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网络总量初具规模,路网结构有所改善,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与我国自然地理、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相适应的网络形态。
在煤炭运输方面,基本形成符合我国资源分布特点的重载煤炭运输网络,以大秦、朔黄、石太、侯月、陇海、宁西等铁路组成煤炭运输横向通道,以京沪、京九、京广、焦柳等铁路组成煤炭运输纵向通道。
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我国全面加快了各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炭外运通道的建设,煤炭运输能力持续大幅度提高,为国民经济安全、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
煤炭资源的运输与物流管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煤炭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生产、钢铁冶炼、化工制造等众多领域。
煤炭资源的运输与物流管理对于保证煤炭供应、提高能源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煤炭资源的特点、运输方式、物流管理等方面展开论述。
1. 煤炭资源的特点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资源,具有密度大、燃点高、产能大等特点。
由于其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煤炭资源的运输与物流管理中,环保因素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2. 煤炭资源的运输方式煤炭资源的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三种。
首先,铁路运输是煤炭资源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
铁路具有承载能力大、运行稳定、运输效率高等优势,适用于远距离、大量运输。
然而,铁路运输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运输路线的局限性、运输时效性等。
其次,水路运输也被广泛应用于煤炭资源的运输。
航运能够承载大量的煤炭资源,且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但水路运输受水位、天气等因素制约,对于内陆地区而言,水路运输并不方便。
最后,公路运输则适用于煤炭资源的短程运输。
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强、运输路线多样等优势。
然而,由于公路运输的承载量有限,且对交通拥堵等外界因素非常敏感,因此其运输效率较低。
3. 煤炭资源的物流管理为了提高煤炭资源的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物流管理在煤炭资源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物流管理需要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的仓储管理。
通过建立煤炭资源的储存点,合理安排仓储设备和煤炭堆放工艺,以减少堆放面积和堆积高度,提高仓储效率,避免煤炭自燃、自爆等安全问题。
其次,物流管理需要进行合理的运输组织和调度。
通过优化运输路线、运输工具的选择,合理安排装卸时间,提高煤炭资源的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成本。
此外,物流管理还需要对煤炭资源进行质量检测,以保证煤炭资源的品质符合使用标准。
通过建立规范的质量检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排除质量问题,确保供应方和需求方的双方利益。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简介
一、概况
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界。
面积118.3平方公里。
区内地势较高,海拔一般在800-1000米间。
铁路有京包、包兰、集二、包白、京通、通霍、平齐、甘武、滨州等线,各主要煤矿皆有铁路、公路直达。
全区1993年末累计探明储量22533490.7万吨,保有储量22445279.4万吨;预测储量总计112252
757万吨,其中可靠级为26963650万吨。
二、构造特征
天山-阴山巨型纬向构造带中的乌兰格尔-凉城隆起带,对华北石炭二叠纪含煤建造起了阻隔作用:其南是一大型聚煤坳陷,从南向北由过渡相渐变为陆相;其北全为陆相含煤建造,在石拐断陷中沉积了栓马桩组与杂怀沟组,在七苏木等断陷中沉积了大红山群。
总之,由由北向南含煤性逐渐变好。
早、中侏罗纪含煤建造:大多发育在相互分隔的内陆坳陷或断陷中。
除陕甘宁地区为大型聚煤坳陷外,其它均属中、小型盆地。
含煤性也是由由北向南逐渐变好。
晚侏罗-早白垩世含煤建造:在锡盟北部新华夏弧型构造的控制下,成煤条件最差。
在其坳陷或断陷内形成的白彦花群,不仅煤层多而厚,且分布广,这些含煤盆地的展布,随弧型构造的变移而变移,由东向西,方向北北东移向北东东,呈有规律的多字型排列。
含煤性由北向南逐渐变差。
三、储量
内蒙古自治区储量表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煤炭资源预测储量表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储量预测表。
我国煤炭铁路运输的主要线路我国煤炭铁路运输的主要线路⼤秦线⼤秦铁路⾃⼭西省⼤同市⾄河北省秦皇岛市,横贯⼭西、河北、北京、天津,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
⼤秦铁路主要经营货物运输,尤其是煤炭运输业务。
除了主要运载⼭西北部的煤炭,⼀些来⾃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的煤炭也由⼤秦铁路运出。
该线煤炭运输已经突破3亿T。
⼤秦铁路上⽬前主要运⾏10000吨级的列车,2006年3⽉起,⼤秦在中国率先开⾏了重载列车,单列最⼤载重达2万T以上,由4节机车共同牵引210节车厢,列车总长度2600M.同是,⼤秦铁路上所使⽤的货车也是专为铁路和秦皇岛港设计的,在港⼝卸煤时,列车并不停下,⽽是慢速⾏进过程中,由翻车机⾃动进⾏卸煤,卸煤之后,列车随通过环形线返回⼤同⽅向。
⼤秦铁路⽬前共设 37个车站,现正在实⾏扩能计划同,将拆除其中17个车站,以提⾼列车的⾏进速度。
⼤秦铁路原属于北京铁路⼤同铁路分局,⾄2004年10⽉,原分局改组成⼤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该线的运营。
丰沙⼤铁路起于北京枢纽丰台西站,迄于⼤同西站,全长354KM,主要技术标准为国铁I级,双线电⽓化,⾃动闭塞,限坡7‰,8k电⼒机车牵引,到发线有效长850M,牵引质量4000T,限制区段为沙城⾄张家⼝南,输送能⼒为客车24对,货运能⼒6500万T,2006年煤炭运量达到0.3亿T。
京原线起于北京枢纽⽯景⼭南站,迄于北同蒲线原平站,全长437KM。
主要技术标准为国铁Ⅱ级,单线内燃,半⾃动闭塞,限坡12‰,DF4B内燃机车牵引,到发线有效长850M,牵引质量3500t、4000t,限制区段为奇峰塔⾄徕源,输送能⼒为客车3对,货运能⼒1700万T,2006年煤炭运量达到0.17亿T。
集通铁路铁道部与内蒙古⾃治区合资,起于京包线责红站,迄于⼤郑线通辽站,全长945M,主要技术标准为国铁Ⅱ级,单线蒸汽,半⾃动闭塞,限坡6‰,QJ,DF4B、DF4D机车牵引,到发线有效长700M,牵引质量2300T,3200T,限制区段为好鲁库⾄⼤板,输送能⼒为客车2对、货运能⼒1000万T。
关于内蒙煤炭铁路运输市场调查报告关于内蒙煤炭铁路运输市场调查报告关于内蒙煤炭铁路运输市场调查情况汇报为更好的实施煤炭发展计划,解决运输对煤炭贸易环节上制约。
3月18日,由刘长青副总带领煤炭处相关人员到内蒙煤炭矿区进行深入调查并与呼和浩特铁路局相关企业接洽煤炭运输环节中合作事宜。
3月19日,通过煤炭介绍人带领走访了包西铁路线沿线(包头西安)。
目前,此铁路沿线正在实施大规模煤炭物流项目,必将极大提升陕西北部及内蒙古南部区域内煤炭的外运能力。
其中新街煤炭集运站较为重要,主要是其地理位置优越,现代化设施及管理完善。
周边煤炭矿区较多,产量较大。
通过与新街站(其公司名称为鑫聚源公司,与呼铁局多经公司合资成立的公司)工作人员了解得知,此物流项目正处于初步运营阶段。
现已有内蒙古伊泰集团、乌兰集团、铁鑫公司等10余家大型煤炭生产及贸易企业入驻。
每年每家发运数量定为100万吨,场地租赁费为1370万/年/户。
操作模式上,现有2种。
第一、完全由鑫聚源公司采购煤炭上站,与贸易商车板价交货。
由其承包的温家塔煤矿(5300卡左右)煤炭上站,价格一票430元/吨。
负责经营的张部长强调此种方式将是发展的最主要操作方式,不允许客户自行买煤上站装运火车。
第二、可由客户与煤矿方定煤(价格、煤质),但必须有鑫聚源公司操作买煤环节,在其账面体现,加收部分财务费用(提出约3元左右)。
此两种方式操作,都需要客户有自己铁路运输计划或由铁路多经公司计划运输,并办理新街站增发手续。
费用方面,鑫聚源公司收取35元/吨相关费用(装卸费10.32元/吨,防冻费3.5元/吨,物流服务费14元/吨,其他费用7元/吨)。
铁路方面费用如计划费、运费由火运计划单位收取。
通过对鑫聚源公司的考察,我们认为关于火车运输方式将来将向着统一公司统一操作的集中型模式发展,使其利润渗透到每个环节。
在呼铁局火车计划下批方面,经介绍人关系我们接触到了多经公司的王旭耀(财务)及张叶祥(车皮下批主要负责人)部长。
蒙古煤炭发展概况简介蒙古被称为“煤矿业的沙特阿拉伯”。
蒙古是全球煤炭资源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据蒙古国能源局统计,蒙古的煤炭总储量约为1623亿吨(包括推断储量)。
其中,靠近中国的南戈壁地区储量为530亿吨,世界最大的、为开发的焦煤矿塔旺陶勒盖煤矿就位于南戈壁地省。
目前在产矿井99%是露天开采,吨煤开采成本在10美元左右,焦精煤洗选后成本为15美元。
一、中国-——蒙古煤炭贸易现状(一)蒙古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焦煤来源地外蒙的煤炭资源储量大,开发潜力大,价格低廉。
凭借上述优势,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外蒙资源的开采力度和进口量。
蒙古国已经取代澳大利亚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焦煤来源地。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进口煤炭1.82亿吨,同比增长10.08%;净进口 1.67亿吨(不包括褐煤),同比增长15.1%。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煤炭进口维持高位的同时,进口渠道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以价格敏感的焦煤为例,由于焦煤的价格和区位优势,蒙古国已经取代澳大利亚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焦煤进口国。
数据显示,蒙古国占我国焦煤进口贸易比重有2009年的11.56%上升到2011年的45%(而澳大利亚则下降至20%)。
2011年我国进口蒙古焦煤2004万吨,同比去年上升33.2%;进口澳大利亚焦煤为1032万吨,同比下降41%;蒙古取代澳大利亚成为我国最大的焦煤进口国。
在我国北方地区,澳洲焦煤市场渐失份额的趋势更加明显。
钢铁大省河北,过去进口焦煤主要来自澳洲,而2011年前三季度,输入京唐港区的蒙古国产焦煤已经超过200万吨,远远超过澳洲焦煤105万吨的进口量,跃居首位。
2011年,,我国来自澳洲进口焦煤的均价为221.4美元/吨(约合1405.4元人民币/吨),而自蒙古进口焦煤的均价仅为91美元/吨(约合479元人民币/吨)。
虽然从蒙古进口的是原煤,但折算成精煤价格也要远远低于澳洲,价格优势让蒙古煤炭倍受青睐。
(二)进口结构中国从蒙古国进口煤炭,可分两种,一部分为焦煤,主要供给我国国内钢铁企业使用。
鄂尔多斯、榆林地区煤炭运输路径及经济性分析作者:李彬来源:《数码设计》2018年第08期摘要:内蒙古鄂尔多斯和陕西榆林地区,是我国煤炭资源集中赋存地区,也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神东、陕北两个大型煤炭基地所在地,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两地区也是我国煤炭核心调出区。
本文通过分析鄂尔多斯、榆林地区的煤炭铁路运输路径,建立煤炭至终端用户的路径费用模型,对不同路径下的运输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铁路;煤炭运输;路径;经济性1鄂尔多斯、榆林地区煤炭运输形势1.1鄂尔多斯、榆林地区煤炭生产及运输状况。
内蒙古鄂尔多斯和陕西榆林位于我国能源“金三角”的核心区域,是我国煤炭资源集中赋存地区,也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神东、陕北两个大型煤炭基地所在地,两地区的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左右,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两地区也是我国煤炭核心调出区,主要调往东北、京津冀、华东、中南等地区。
铁路以长途运输和铁水联运为主,承担了大部分的煤炭调出量,公路以中短途为主,承担两地区煤炭到周边省区的运输任务。
1.2中东部地区煤炭消费缺口拉大,煤炭区域供给格局变化。
煤炭消费量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我国煤炭消费量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其中煤炭消费量最大的省份是山东,2016年煤炭消费量达4.09亿吨。
供给侧改革使中东部省份的消费缺口继续拉大。
2016年供给侧改革使中东部地区的煤炭产量大幅度缩减,中东部地区的煤炭消费缺口被进一步拉大,2015年湖南、江西和湖北三省煤炭消费量3.06亿吨,煤炭消费缺口2.17亿吨,占消费量的71%;2016年供给侧改革使三省消费缺口继续扩大,2016年三省煤炭消费量3.07亿吨,消费缺口扩大至2.62亿吨,占消费量的比例提高至85%,外省调入煤炭的需求持续扩大。
2016年存在消费缺口的省份较2015年的煤炭缺口又提高了1.78亿吨。
随着区域间煤炭调拨规模扩大,多年来形成的煤炭运输格局被打破。
关于煤炭铁路运输建设的探讨【摘要】中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尤其是“三西”地区(即山西、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地区),煤炭消费重心在东部和中南地区,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长期以来,煤炭一直是铁路运输的重点。
加强煤炭运输通道建设,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给,对于增强国民经济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铁路;煤炭;运输通道建设0.前言目前,我国铁路承担了全社会60 %的煤炭运输任务。
全国铁路主要干线承担的货运量中,煤炭运量一直保持相当比重,尤其是京沪、京广、京哈、京九、陇海、浙赣等主要繁忙干线,在完成繁重旅客运输和其他货物运输的同时,还要承担大量煤炭运输。
铁路对于保证煤炭在全国范围的有效供给,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难以替代的关键作用。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占2/3以上。
从环境保护和世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的趋势来看,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的比重会逐步降低,但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改变。
目前,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价格和区域供需平衡等情况变化复杂,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为了增强国民经济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继续加强铁路煤运通道建设,提供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铁路运力支持。
1.铁路煤运通道现状及问题1.1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网络总量初具规模,路网结构有所改善,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与我国自然地理、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相适应的网络形态。
在煤炭运输方面,基本形成符合我国资源分布特点的重载煤炭运输网络,以大秦、朔黄、石太、侯月、陇海、宁西等铁路组成煤炭运输横向通道,以京沪、京九、京广、焦柳等铁路组成煤炭运输纵向通道。
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我国全面加快了各个大型煤炭基地煤炭外运通道的建设,煤炭运输能力持续大幅度提高,为国民经济安全、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及其西部地区煤炭铁路运输简介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及其西部地区货运铁路运输简介一、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总体情况1、煤炭资源丰富: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现探明煤炭储量7323亿吨,居全国第1位,远景预测煤炭储量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2位。
2、煤炭资源分布集中:煤炭资源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以鄂尔多斯市为主的低变质烟煤区域;二是蒙东地区的褐煤区域。
3、煤种以动力煤为主: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探明储量中,低变质烟煤占53%,褐煤占45%。
而炼焦煤仅占2%,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桌子山煤田和乌达煤田。
4、全国尚未探明煤炭预测地质储量统计表:二、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分布及简介1、主要煤田的分布图2、主要煤田简介三、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简介1、鄂尔多斯市是我国第一大产煤地区,面积86752平方公里,市域面积70%含煤,现已查明并在国家能源局备案的煤炭探明储量4300亿吨,约占全国的13%、内蒙古自治区的58%。
2、截止2012年底,鄂尔多斯市已建成矿井306座,核定生产能力48161万吨/年,在建30座,设计能力10990万吨/年。
3、“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煤炭产量从2005年的1.5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5.97亿吨,年均增长约7300万吨,全市煤炭平均外调率约为88%。
4、 2012年,据统计全市共销售煤炭5.9亿吨,煤炭工业发展呈现出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态势。
四、内蒙古西部(蒙西)铁路运输大通道1、通过京包铁路向西发运至东北以及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蒙西地区与京包线连接的铁路线路主要有:包神铁路(向北)、包西铁路(向北)、包兰铁路以及呼准铁路。
货物通过以上铁路线路集中至京包线,至集宁站通过集通线发至东北,在大同站通过大秦线发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还有部分通过京包铁路发送至河北、北京、天津等沿线地区。
2、通过大准线向西发运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大准线西部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站,与准东铁路(东胜-准格尔旗)连接,东部在大同东站接入大秦线,成为鄂尔多斯地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的主要通道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及其西部地区货运铁路运输简介一、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总体情况1、煤炭资源丰富: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现探明煤炭储量7323亿吨,居全国第1位,远景预测煤炭储量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2位。
2、煤炭资源分布集中:煤炭资源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以鄂尔多斯市为主的低变质烟煤区域;二是蒙东地区的褐煤区域。
3、煤种以动力煤为主: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探明储量中,低变质烟煤占53%,褐煤占45%。
而炼焦煤仅占2%,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桌子山煤田和乌达煤田。
4、全国尚未探明煤炭预测地质储量统计表:二、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分布及简介1、主要煤田的分布图2、主要煤田简介三、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简介1、鄂尔多斯市是我国第一大产煤地区,面积86752平方公里,市域面积70%含煤,现已查明并在国家能源局备案的煤炭探明储量4300亿吨,约占全国的13%、内蒙古自治区的58%。
2、截止2012年底,鄂尔多斯市已建成矿井306座,核定生产能力48161万吨/年,在建30座,设计能力10990万吨/年。
3、“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煤炭产量从2005年的1.5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5.97亿吨,年均增长约7300万吨,全市煤炭平均外调率约为88%。
4、 2012年,据统计全市共销售煤炭,煤炭工业发展呈现出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态势。
四、内蒙古西部〔蒙西〕铁路运输大通道1、通过京包铁路向西发运至东北以及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蒙西地区与京包线连接的铁路线路主要有:包神铁路〔向北〕、包西铁路〔向北〕、包兰铁路以及呼准铁路。
货物通过以上铁路线路集中至京包线,至集宁站通过集通线发至东北,在大同站通过大秦线发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还有部分通过京包铁路发送至河北、北京、天津等沿线地区。
2、通过大准线向西发运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大准线西部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站,与准东铁路〔东胜-准格尔旗〕连接,东部在大同东站接入大秦线,成为鄂尔多斯地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的主要通道之一。
我国煤炭资源多集中在山西、陕西及内蒙古西部,而用煤“大户”则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对我国经济发展尤其重要。
虽然近年我国交通运输建设速度加快,但赶不上需求增长,煤炭运输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之一。
目前,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主要集中在两条通道,即大秦线(山西大同-河北秦皇岛港)和朔黄线(山西神池-河北黄骅港)。
据了解,朔黄线终端黄骅港吃水较浅,仅能容纳3万吨级轮船,且港口航道上淤泥侵扰严重,进一步扩能存在困难。
另一条通道大秦线今年经过扩能改造之后,运力将增至2亿吨,然而与之相连的秦皇岛港装运能力已达1.5亿吨,进一步扩展接卸能力的空间有限。
按照规划,未来大秦铁路运输能力将增至4亿吨,秦皇岛港将难承其重。
基于此,我国着手开辟第三条“北煤南运”大通道。
据了解,目前迁曹铁路征地拆迁协议签订工作已经结束,工程建设将于近期全面展开,预计明年6月底前全线运营。
迁曹铁路从中国煤炭运输专线-大秦铁路迁安接轨,实现曹妃甸港、京唐港两大港口与大秦、京秦、京山(北京至山海关)等国家铁路干线的连接,成为港口连接内陆的纽带。
该段铁路全长大约200公里,全线位于河北省境内,是北煤南运的重要工程。
迁曹铁路建成后将为大秦线煤炭运输提供一条便捷的出海通路,充分发挥大秦线运煤大通道作用,该项目的建设可为大秦线远期实现4亿吨运量提供有力的疏运保证。
与时同时,曹妃甸港煤炭码头也在紧张建设之中,第一期工程按5000万吨能力建设,争取到2007年年底前建成投产,并抓紧实施二期工程,尽快形成1亿吨能力。
到2010年,我国第三条“北煤南运”通道将达到2亿吨运输能力。
(完)/newscenter/2005-08/02/content_3298853.htm北煤南运coal transport from north area to south area中国北方地区生产的煤炭向南方,主要是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运输,是中国煤炭运输长期存在的主流向。
内蒙古煤炭企业基本情况一、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概况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披露信息,内蒙古自治区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9个市;兴安、阿拉善、锡林郭勒3个盟;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2个计划单列市;52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7个县,11个盟(市)辖县级市,21个区。
二、内蒙古煤炭资源概况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极其丰富, 已查明和预测含煤盆地180 余个, 面积约1,118 万平方公里,其中75%的资源储量集中分布于鄂尔多斯市的东胜煤田和准格尔煤田、锡林郭勒盟的胜利煤田和白音华煤田、呼伦贝尔市的陈巴虎煤田、通辽市的霍林河煤田。
至2008年末,全区探明煤炭储量7,016亿吨,跃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投入煤炭勘查资金近80亿元,新增探明资源量3,254.89亿吨,其中达到详查程度126亿吨、达普查程度716.85亿吨、达到预查程度的有2,538.04亿吨。
2008年全区原煤产量完成47,269万吨,同比增加11,831万吨,同比增长了33.4%,其中:原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21,480万吨,同比增加3,761万吨,同比增长21.2%;地方煤矿原煤产量完成25,789万吨,同比增加8,070万吨,同比增长45.5%。
自治区确定的30户重点煤矿原煤产量30,300万吨,同比增加3,800万吨,同比增长14.3%。
2008年全区煤炭产量排全国第二名。
三、内蒙古大型煤炭企业概况1、上市公司概况表1:内蒙古自治区辖内上市公司基本情况2、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30户重点煤炭企业情况表2:内蒙古自治区30户重点煤炭企业情况3、30户重点煤炭企业中部分(17家)企业基本情况(1)内蒙古西蒙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呼和浩特市。
煤炭产业是西蒙集团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煤炭企业百强,是自治区20户重点煤炭企业之一。
“公转铁”背景下内蒙古地区铁路煤炭运输分析1研究背景为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切实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2021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
该计划要求大幅度提升铁路货运比例,降低公路货运量。
计划到2021年,全国铁路货运量与2021年相比增长30%。
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0年間,我国公路货运量快速增加,铁路货运量大幅度减少。
我国公路货运量占比从2021年的741%上升到了2021年的78%。
而在同一阶段,我国铁路货运量占比从2021年的13.2%下降到了2021年的7.8%,货运量占比减少将近一半。
与铁路运输相比,虽然公路运输更加的灵活便捷,是“门到门”运输的最佳选择;但是在污染物排放方面,公路运输的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了铁路运输。
根据交通运输部2021年统计数据数据,我国柴油车保有量仅占全国汽车保有量的7.8%,其排放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总排量的57.3%,颗粒物排放量占77.8%。
单位货物运输量下,铁路所需的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只有公路运输的15%和8%。
调整运输结构提升铁路货运占比能有效的减少交通运输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降低空气污染情况,提高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因此,本文以H公司在内蒙古地区的铁路运输业务为例,分析政策作用下煤炭运输和铁路运输的发展。
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之一,其煤炭资源储存量全国第二。
统计数据显示,到2021年底,内蒙古的煤炭储存量占全的四分之一,约为4200亿吨。
内蒙古地区的煤炭以烟煤和褐煤为主,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市。
总的来说,在内蒙古地区煤炭资源禀赋具有“动力煤为主,资源储量丰富”的特点。
该地区通过多年的发展,其煤炭资源开发形成了“产能大,水准高”的总体格局。
因此,内蒙古地区存在大量的煤炭运输业务。
H公司是一个以电为核心、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公司,其业务范围覆盖内蒙古、辽宁、江苏、山东、江西等多个省区,主营业务包括煤炭批发经营,铁路、港口、煤炭的投资管理,煤炭加工,信息服务,进出口煤炭业务。
关于鄂尔多斯区域铁路煤炭外运能力的分析作者:刘志军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从鄂尔多斯区域铁路网的布局、结构出发,简要分析了其煤炭外运通道的能力并提出了相关问题及其建议。
关键词:鄂尔多斯;区域铁路;外运能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是蒙西地区煤炭主要资源地和生产基地。
全市辖七旗一区,总人口194.07万,煤炭已探明储量为1702×108t,远景储量约为10000×108t。
其中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16.67%,占内蒙古自治区的50%,占全国的1/6。
由于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与工业布局的不平衡,鄂尔多斯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铁路将承担大量的煤炭外运任务。
一、区域铁路网布局及区域路网结构规划形成鄂尔多斯地区“三横四纵”的区域路网总体布局。
一横:大陆盖—独贵塔拉—大滩—大塔—马场壕—何家塔;二横:乌海—东胜—准格尔—大同;三横:新上海庙—嘎鲁图—新街—红进塔—朔州;一纵:碱柜—三北羊场—新上海庙—宁东;二纵:乌拉山—独贵塔拉—塔然高勒—浩勒报吉—嘎鲁图—巴图湾—靖边;三纵:包头—东胜—大包当(大柳塔);四纵:呼和浩特—准格尔—大饭铺—马栅。
“三横四纵”从形成了区域铁路网的主骨架,全部建成后可缓解鄂尔多斯地区铁路综合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基本适应鄂尔多斯社会经济发展铁路运输的需要,对进一步优化区域路网结构、提高技术标准和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基本步骤是在2010年初步形成“十字形”铁路网主骨架,2020年基本形成“三横四纵”的网络格局,最终形成“三横四纵”的网格状网络结构,实现干支线分工合理、衔接顺畅、机动灵活。
按照上述规划方案及规划年度,鄂尔多斯地区铁路网将快速扩展,路网结构趋于合理,路网质量明显改善,综合运输能力大幅提升,可以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二、外运通道的构成及运输能力鄂尔多斯地区铁路以煤炭运输为主,煤炭运输目前主要东运出市,部分供当地电力、煤化工等转化。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及其西部地区货运铁路运输简介
一、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总体情况
1、煤炭资源丰富: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现探明煤炭储量7323亿吨,居全国第1位,远景预测煤炭储量仅次于新疆居全国第2位。
2、煤炭资源分布集中:煤炭资源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以鄂尔多斯市为主的低变质烟煤区域;二是蒙东地区的褐煤区域。
3、煤种以动力煤为主: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探明储量中,低变质烟煤占53%,褐煤占45%。
而炼焦煤仅占2%,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桌子山煤田和乌达煤田。
4、全国尚未探明煤炭预测地质储量统计表:
二、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分布及简介
1、主要煤田的分布图
2、主要煤田简介
三、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简介
1、鄂尔多斯市是我国第一大产煤地区,面积86752平方公里,市域面积70%含煤,现已查明并在国家能源局备案的煤炭探明储量4300
亿吨,约占全国的13%、内蒙古自治区的58%。
2、截止2012年底,鄂尔多斯市已建成矿井306座,核定生产能力48161万吨/年,在建30座,设计能力10990万吨/年。
3、“十一五”期间,鄂尔多斯市煤炭产量从2005年的1.5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5.97亿吨,年均增长约7300万吨,全市煤炭平均外调率约为88%。
4、 2012年,据统计全市共销售煤炭5.9亿吨,煤炭工业发展呈现出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态势。
四、内蒙古西部(蒙西)铁路运输大通道
1、通过京包铁路向西发运至东北以及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
蒙西地区与京包线连接的铁路线路主要有:包神铁路(向北)、包西铁路(向北)、包兰铁路以及呼准铁路。
货物通过以上铁路线路集中至京包线,至集宁站通过集通线发至东北,在大同站通过大秦线发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还有部分通过京包铁路发送至河北、北京、天津等沿线地区。
2、通过大准线向西发运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
大准线西部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站,与准东铁路(东胜-准格尔旗)连接,东部在大同东站接入大秦线,成为鄂尔多斯地区煤炭外运至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的主要通道之一。
主要运送准东铁路及薛家湾地区煤炭2010年大准线运量为7129万吨。
3、通过神朔铁路向西发运至黄骅港港
神朔铁路由神华集团投资建设,主要针对其公司的黄骅港发运煤
炭。
西部在神木北站连接包神线,承接包神线向南发运的货物。
东部在神池站接入朔黄铁路,发往黄骅港;或往北在朔州站接入北同蒲线,之后经由大秦线发往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
4、通过包西铁路向南接入西安
通过包西铁路向北可经过京包铁路向东外运,向南可直达西安。
全线于2010年11月开通,2011年1-7月发送煤炭184万吨。
预计2015年向北发送量为7000万吨,向南发送量为1200万吨。
5、在建通道
(1)准朔铁路:准朔铁路西起准格尔旗红进塔站,向东接入北同蒲线,之后经由大秦线发往秦皇岛、曹妃甸、天津等港口。
主要发送准神铁路、大饭铺至马栅铁路及沿线煤炭。
(2)鄂尔多斯至曹妃甸铁路:该线由呼准鄂铁路、集包铁路、集张铁路、张唐铁路组成,定位作为国家继大秦铁路、朔黄铁路之后第三条能源大通道,设计运输能力2亿吨,主要发往曹妃甸港口。
(3)鄂尔多斯至华中地区铁路:由鄂尔多斯市东乌铁路浩勒报吉车站,向南经乌审旗进入陕西省,经靖边、安塞、延安站折向东南进入山西运城站,进入河南三门峡站再次进入陕西省,经商南站进入湖北省荆门站,进入湖南省,折向东南经岳阳站至江西省吉安站,正线全长约1850公里,设计近期2018年能力1亿吨。
(4)鄂尔多斯至川渝铁路:煤炭经东乌铁路、三新铁路集运至包兰铁路,经过包兰铁路至中卫后经中(卫)宝(鸡)-宝(鸡)成(都)铁路至成都地区,经过包兰铁路至兰州后经兰渝铁路至重庆地区。
五、内蒙古西部铁路运输网路
六、内蒙古西部主要煤炭发运站。